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2024-09-10

家庭教育讲座标语(8篇)

1.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篇一

1.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一支人民满意的消防队伍。

2. 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

3. 消防安全常抓不懈,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4. 风高物燥,注意防火。

5. 防火两大忌,麻痹和大意。

6. 消灾解难,真情奉献。

7. 报警早,损失少,火警电话要记牢。

8. 贯彻消防法规,落实消防责任。

9. 进入林区,防火第一。

10. 爱心献人民,安全送万家。

11.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升你我安全意识。

12. 消防工作,人人有责。

13. 防火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

14. 坚持依法治火,保卫沈城平安。

15. 任何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篇二

2014年4月6日至4月12日, 应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吴玉军教授的邀请,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哲学和法律系系主任科林·麦克劳德 (Colin MurrayMacleod) 教授进行了题为“儿童·权利·家庭·正义”的系列讲座, 围绕儿童的抚养、儿童言论自由、儿童信念的塑造、父母的自主权、善、儿童身份等问题对儿童政治哲学进行讲解。该系列讲座对儿童问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解读, 同时也反映出当代西方学界关于儿童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儿童抚养:“谁”应该负责?负有什么责任?

谈及儿童, 必然要从儿童的抚养问题说起。儿童是社会中的特殊成员, 他们的发育尚不健全, 需要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 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道德能力与成人存在差距,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权利方面应该低于成年人。在科林教授看来, 出于社会正义, 儿童应该享有与成人平等的基本权益。

科林认为, 儿童权利问题方面存有最低供应论 (minimum provision thesis) 和平等供应论 (egalitarian provision thesis) 两种理论。最低供应论认为, 所有的儿童都应该获得必要的、基本的养育, 以便过一种体面的和富有尊严的生活, 这需要提供给他们基本的需要来发展他们的道德能力 (moralpowers) 。最低供应论对因种族、民族、阶层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是予以容忍的, 它并不要求所有儿童拥有一样好的童年、拥有一样好的未来前途。

平等供应论有温和与强烈之分。前者认为, 儿童在教养方面应该机会平等。温和的平等供应论比最低供应论要求的要多, 但它允许在儿童教养质量方面有一些不平等, 关注的是儿童的未来。在它看来, 并不是所有发生在童年时期的事情都能影响儿童的未来, 不管是在富有家庭中成长的儿童, 还是在普通环境下成长的儿童, 只要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即可。而强烈的平等供应论认为, 儿童应该享有平等的福利和发展利益, 以确保他们有平等的机会过一种好的生活。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社会正义要求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拥有平等的生活前景。

科林教授赞成平等供应论。因为正义要求消除影响人们生活前景的一些偶然性因素, 如种族、性别、国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但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不平等问题就是由这些不可选择的偶然性因素引起的。

科林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即责任敏感性或选择敏感性问题 (responsibility/choicesensitivity)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物质方面的不平等可能与个人工作努力与否、自愿选择怎样的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 在科林看来, 责任感、自愿选择度等主观因素并不适用于儿童, 因为与成人相比, 儿童对责任和选择的敏感度是相对较低的, 儿童并不能意识到承担某种责任或做出某个选择对他未来产生的影响, 责任敏感性只适用于成人。抚养人有义务帮助儿童和保护儿童, 这是抚养人基于正义平等应该承担的。那么, “谁”有责任抚养儿童?在此, 科林教授区分出几种责任:一是无差别责任和有差别责任。前者适用于所有的抚养人, 例如, 所有的抚养人都有责任保证儿童权利不受侵害。这是无差别的责任, 是每位抚养人都必须承担的。在其他情况下, 不同的抚养代理人在满足儿童的要求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如学校、家庭和社会, 在抚养儿童方面各自承担的具体责任是不一样的。二是首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儿童监护人有首要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责任, 但当首要责任人不能和不愿意履行时, 应该由其他人来承担这一责任, 即为次要责任人。三是辅助责任问题。例如, 在学校, 教师对儿童负有首要责任, 但父母要辅助学校并帮助儿童完成学校任务。四是指导责任与承担费用的责任。指导主要出于儿童不能自理和做出正确决定的考虑, 成人有指导儿童的责任。无疑, 父母负有费用承担的责任。但在此, 科林教授特别指出, 不能让父母承担孩子的所有抚养费用, 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些费用以及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些花费应该由社会或国家来分担。

那么, 在抚养儿童方面, 父母、学校、国家和社会这些代理人是如何协调各自的责任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就必须找出它们最基础的潜在联系, 也要顾及抚养代理人的权利要求。科林教授认为, 责任分配存在两种标准, 即策略性配置 (strategicallocation) 和原则性配置 (principled allocation) 。前者主张将抚养儿童的责任分配给最佳代理人, 因为他们有能力保护和抚养儿童, 这对保障和实现儿童的权益是有益的。在科林教授看来, 策略性配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意义的, 要求父母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教育费用, 以便满足儿童成长的要求;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抚养代理人会失去抚养孩子的资格, 如父母在遗弃和虐待子女的情况下, 就会面临被剥夺抚养人的权利。尽管如此, 策略性配置在很多情况下是说不通的, 如“我的邻居更为富有, 他有更好的能力抚养孩子, 但不能因此就要求他来抚养我的孩子”。

科林赞成原则性配置。他认为, 抚养孩子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如配置正义、尊重父母的自主权、互惠性等。在抚养儿童与保护儿童权益方面, 父母是最佳人选, 国家和社会也应帮助父母承担部分责任, 但他不赞同将不打算生育的人列入责任承担者的行列, 认为不打算生育者分担社会养育儿童的费用, 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在父母的自主权方面, 科林教授认为, 父母养育孩子是因为他们希望拥有家庭的温情, 而将抚养孩子的权利交给那些“最适合”的父母, 实际上忽略了父母作为孩子代理人的基本权利。

二、自由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儿童言论自由

从密尔到罗尔斯,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主张言论自由。尽管自由主义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但自由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探讨并没有聚焦到儿童的特定权益领域。因此, 科林教授在考察自由主义关于言论自由理论的基础上, 对儿童的言论自由问题进行分析。

科林教授认为, 在自由的言论环境下, 儿童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如过度接触暴力和色情的图片、影像资料会导致儿童产生反社会的行为, 使儿童对暴力行为感到麻木, 进而阻碍他们正常的道德发展, 同时也会影响家长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人们提议应将儿童和成人加以区分, 将一些文件和材料印上“成人”标志, 禁止儿童接触, 诸如色情和暴力的内容。但, 一些自由主义的捍卫者反对将儿童和成人分开, 认为这对成人言论自由构成威胁, 同时, 对成人言论自由会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他们也深表质疑。

将儿童与成人区分开来的做法, 难道就与自由主义理论相对立吗?科林教授认为, 言论自由主义者不能是绝对主义者。他认为, 言论自由十分重要, 无论是对个体心智的发展, 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有显见的价值。但, 过度的言论自由会导致煽动社会仇恨、有损他人声誉的问题。对言论自由予以“时间、地点和方式”上的限制是合理的。对一些诽谤性、煽动社会仇恨的言论加以制止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言论也有不同的类型, 如政治型言论、宗教言论、审美型言论、科学型言论与商业型言论等, 不同类型的言论应该给予区别对待, 特别是不能让商业型言论主宰整个社会。

既然言论自由十分重要, 那么过度的言论自由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因此, 我们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即如何使儿童远离有害言论;二是未成年人的言论表达问题, 即怎样承认和尊重儿童的言论自由。

科林教授认为,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脆弱性, 绝不能将儿童视为单纯被动的存在者, 一定要承认儿童成长时兴趣转变的方式。基于此, 科林教授谈论了三个主要话题, 即儿童在发展方面的权益 (developmental interests) 问题, 主要关注儿童道德能力的提高和健康的发展;儿童的生活品质问题, 主要关注儿童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言论自由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状况;监护人的权益 (guardianinterests) 问题, 主要关注父母是否有权管控、如何管控儿童对自由言论的接触。

科林教授对这三种权益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 未成年人处在尚未定型过程中,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儿童道德能力发展中, 如果过多地暴露在一些不当的言论下, 会有损他们正义感的发展;过多地暴露于肤浅的媒体内容下, 会影响儿童想象力的提高, 阻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一些广告, 如烟草广告可能会危及儿童的幸福。我们要让儿童接触各种符合其心智特点且令人愉悦的东西, 如健康的图书、影片和歌曲,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监护人方面, 由于儿童最初阶段会缺乏对“善”概念的认知, 他们要承担起塑造孩子对“善”的认知的责任, 有权控制孩子接触的一些东西。科林教授强调, 监护人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价值观念, 但不能将价值观强制灌输给孩子。当孩子长大后, 监护人对孩子接触的外在音像、图片等素材的控制权会有所下降, 孩子们也有了他们自己的考虑和想法。

科林教授提出, 平衡儿童的利益, 一方面要获取和扩充有助于儿童权益的言论, 另一方面要消除威胁儿童权益的材料, 把两者平衡起来。人们需要认识到随着儿童的逐步成长, 两者的平衡点会发生变化, 要积极探求成人的言论自由权如何与这种平衡做到共存。

三、塑造儿童的信念

科林教授已经分析了儿童由于自身的脆弱性需要抚养人的引导和帮助, 需要他们引导孩子远离不当的言论, 那么抚养人要如何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科林教授在开场白中讲述了自己家族的一个故事, 说他的爷爷是从英格兰到印度的基督教传教士, 后来移民到加拿大, 因为自身信仰的缘故, 爷爷希望自己的父亲也信仰基督教, 为此, 他教导父亲查阅《圣经》, 分享《圣经》中的故事和箴言, 但最后父亲还是没有信仰基督教。科林教授与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旨在表明, 儿童有自我促进 (autonomy facilitation) 的能力, 他们的心智是不断发展的, 孩子们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 确立自己的信念, 人们要尊重他们的信念和选择。由此, 科林教授引申出“苏格拉底式”的培养 (Socratic nurturing) 问题。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 儿童的情感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他们会理解和体会人们所追求的各种关于“善”的观念, 获得和评价各种重要事情的信息, 会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以一种批判的方式做出独立且审慎的思考。科林教授认为, “苏格拉底式”的培养方式旨在发展儿童的理性反思能力, 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自主能力。在他看来, “苏格拉底式”的培养方式也包括培养孩子的推理技能, 引导他们接触多样性的观点。

“苏格拉底式”的培养方式有“温和论”和“强烈论”之分。“温和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仅仅是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方式鼓励儿童接受父母赞成的观点。“强烈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恪守尊重儿童自主性、发展儿童自主性的承诺。科林教授指出, “苏格拉底式”培养方式的合理性建立在下列看法的基础上:人们对“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的判断并不可靠, 需要识别正确的观点、修正错误的认识, 需要不断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适合自己, 即人们需要培养和发展审慎能力。良好的审慎能力有助于人们阐明为什么要承担这一义务, 使人们认为这一责任是自己做出的。而且审慎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对“人之为人”的本性的认可, 是对“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的确认。

在科林教授看来, “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 如何处理儿童自主性与义务承诺之间的关系, 这一教育是否会将目标的可修正性置于目标的遵循之上, 是否会夸大理性选择的重要性等。

由于儿童心智不成熟, 如何才能让儿童接受父母的启发, 比如家长会让孩子参加课外培训班, 认为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但儿童有时会产生抵触和反抗, 这时家长应该如何解决?针对“如何启发儿童”这一问题, 科林教授认为, 在启发儿童的过程中, 父母必须保证儿童的自愿原则, 他们可能会让儿童接受某种他们认为的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物, 强加给儿童, 但无论如何, 家长需要与儿童进行良好的交流, 这在儿童的养育过程中非常重要。

四、父母自主权

科林教授认为, 父母自主权 (parental autonomy) 问题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因素。儿童生性脆弱, 容易遭受其他影响且具有依赖性, 但父母的养育可以深刻地塑造他们的自主性。与之相对应, 儿童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自己生活的能力, 不具备与成人一样的自我指导能力, 会服从成人的权威。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塑造儿童的价值观念, 指导他们的生活, 希望将自身“善”的观念传递给儿童。

科林教授指出, 父母自主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父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管束儿童, 并向其传递“善”的观念。针对这个问题, 科林教授认为, 最低供应论是父母自主权的界限, 即家长要满足儿童的基本权利, 儿童有权获得基本的营养、衣着、住房、医疗和教育;父母自主权的实施要求基本的道德平等, 即平等地对待儿童和成人的利益。

为了进一步阐明父母自主权问题, 科林教授阐述了父母的权益 (parent’s interests) 、儿童的权益 (children’s interests) 和社会的权益 (societalinterests) 这三种权益。在科林教授看来, 儿童有权过一种好的生活, 过一种和其他儿童一样体面的和富有尊严的生活, 需要发展自身的道德能力。对父母而言, 父母有权在没有明显干预他人的前提下实施自己“善”的观念, 将孩子纳入自己“善”的观念实践 (如宗教活动) 中, 将特定的“善”的观念传递给他们。对社会而言, 社会有权确保儿童成为负责的、有益的公民。社会应当承认, 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且尊重他们的权利, 应当让儿童了解民主进程以及如何参与民生, 应当引导儿童学会对自己负责, 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科林教授指出, 关于父母自主权的问题, 学界有三种理论, 即保守主义的父母自主权理论、民主主义的父母自主权理论和自由主义的父母自主权理论。

保守主义的父母自主权理论认为, 家长有权决定儿童关于“善”的观念。科林教授认为, 保守主义的观点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第一, 假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利益和谐一致, 且认为父母将子女看作是自身存在的一种纯粹延伸。第二, 父母对儿童利益有着特别的认知, 无条件的父母权威最有助于儿童的利益。第三, 父母的仁慈动机, 即父母对儿童的关爱确保父母的权威, 有助于保障儿童的利益。第四, 父母很强的自主权对实现家庭的亲密关系十分必要。科林教授认为, 保守主义的观点忽视了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养成的意义和价值, 没有充分认识到民主公民身份的必要性。

民主主义的观念改良了保守主义父母自主权的观念, 要求儿童接受基本的公民教育, 认为这有利于宽容、尊重他人权利美德的形成和发展。民主主义的观念认为父母有权利用自己的权威决定孩子的目标。在关于父母对儿童利益的认知、父母的动机以及家庭亲密感的建立方面, 民主主义与保守主义具有相同的诉求, 即父母自主权的提高有助于维护多元主义, 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宗教多样性。

同时, 科林教授认为, 民主主义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误解多元主义的价值, 将多元主义的维护本身看作是有价值的。多元主义之所以有价值, 是因为它有助于公民审慎精神的培养, 有价值的多元主义应该来自人们富有反思性的选择。民主主义理论低估了公民批判性审慎能力的重要性, 而对民主社会的公民而言, 恰恰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儿童有权对“善”的观念进行自由、理性的思考, 父母不能独断地确定儿童的观念。父母应该在各种不同的“善”的观念中保持中立, 儿童需要理解和体悟不同的“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 人们关于“善”的观念的判断容易出错, 好的生活有赖于人们能够富有反思性地接受一种关于“善”的观念。

在科林教授看来, 自由主义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会危及那种植根于共同承诺的家庭密切关系, 削弱家长对孩子亲密呵护的良好动机。同时, 这个观点有点自欺欺人, 缺少家庭的亲密情感纽带, 缺少对某种“善”的观念的认知和承诺, 儿童不可能成为富有反思性的理性审慎者。

鉴于上述理论的缺陷性, 科林教授主张一种改良的自由观 (refined liberal view) 。改良的自由观关注儿童自主权的发展, 否认家长有权决定儿童的目标, 允许父母在某种“善”的观念方面拥有暂时的特权。具体而言, 在家庭领域, 父母告诉孩子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要让孩子理解和参与到这些想法中。在家庭领域以外, 父母要给儿童提供接触多元文化和多种资源的机会与途径, 不可以将儿童与其他“善”的观念相隔离, 儿童必须有接触信息的途径, 有权了解各种不同的“善”的观念。父母要鼓励儿童接受不同的“善”的观念, 培养他们的批判能力和反思精神。

五、基本善、能力与儿童

何谓正义, 不同理论流派的看法各不相同。功利主义认为, 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功利原则, 即是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幸福的实现。罗尔斯不赞同功利主义主张的幸福或福利, 更为关注社会对“基本善” (primary goods) 的分配方式。阿马蒂亚·森同样反对以福利为标准的正义观, 但对罗尔斯关于“基本善”的观点做出批评, 他认为正义应该关注能力 (capabilities) 问题。

科林教授认为, 就个体生存状况的比较而言, 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假设A有1000美元, 其幸福感为500;B有500美元, 其幸福感为1000。资源主义者 (resourcist) 会认为A的状况要好于B, 但福利主义者 (welfarist) 会认为B的状况比A更占优势。

在回顾不同正义观的基础上, 科林教授对用“基本善”作为正义评判标准的观点和以“能力”作为正义评判标准的观点进行分析。他认为, 诸如自由、机会和收入等“基本善”对人的道德能力发展、对在思考和反思过程中道德能力的运用、对在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过程中道德力量的运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基本善”这一尺度评判正义与否, 体现出“自主性假设” (agency assumption) , 假定人们能够运用道德能力, 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能够承认并尊重其他人的自主性。同时, 他又指出, 这种自主性假设是有问题的, “基本善”主要用于具有道德能力的人, 与缺乏成熟道德能力的人无关。很显然, 儿童并不具有完备的道德能力。同时, 这些“基本善”虽然与道德能力的发展相关, 但不能用来评判儿童之间的比较优势。例如, 两所学校都成功地培养了儿童的道德能力, 但其中一所学校的孩子有更多的学习音乐的机会, 而另一所学校的孩子则缺少这样的机会。在这里, 用来进行优势比较评判的是两所学校的孩子们所拥有的学习音乐的机会, 但这种机会与道德能力的发展无关。

在对以“能力”为正义批判标准的分析中, 科林教授引用阿马蒂亚·森的观点, 认为能力 (capability) 是指人们有机会获得某种功能性 (functioning) 活动, 如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政治参与等活动。通过比较个人有多大机会获得某种功能性活动, 可以对他的个人状况做出评价。科林认为, 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能力方法” (capability approach) 强调人们之间的多样性, 这一方法对转化因素, 即将资源转化为功能比较敏感, 但他在界定能力的过程中如同“基本善”的方法路径一样, 建立在“自主性假设”的基础上, 倾向于将一些有价值的功能性活动视为成人自主性的特征。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关注自主性问题, 忽视那些并非植根于自主性基础, 但对儿童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善”。在科林教授看来, 童年有其内在的“善”, 如天真无邪、亲密关系、想象力、玩耍等, 这些“善”对儿童来说必不可少, 对衡量儿童的状况十分重要, 它们的价值并不能够使儿童更好地成为成年人, 而是因为它们能够让儿童更好地成为儿童本身。

六、儿童的身份权问题

身份 (identity) 或认同问题, 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少数群体, 如少数民族、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 他们对自身权利的争取往往是与身份紧密相关。因此, 科林教授对儿童的身份权 (identity claim) 问题进行了专门考察。

科林教授认为, 学术界和现实中关于少数群体权利的讨论通常与成人的身份有关, 缺乏关注儿童的身份权问题。这一状况的背后实际上蕴含这样的假设, 即成人的身份权与儿童的身份权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科林教授看来, 这一假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一做法实际上忽视了两个问题, 即在何种意义上, 人们认为儿童有身份权?儿童的身份要求与儿童的其他要求, 如福利权、道德发展权之间有什么关系?所以科林教授就身份的三个维度, 即身份的来源 (source) 、特性 (quality) 和可变性 (alterability) 进行分析。

关于身份的来源有下列几种观点。一是给定性来源 (givensources) , 即身份特征植根于生物谱系, 不容易改变。二是传递性身份 (transmitted identity) , 即身份特征源于个人得到怎样的养育, 如接受的语言、受到的宗教熏陶等。这些因素是偶然的, 不是出于个人自愿。三是假定性身份 (assumed identity) , 即身份特征产生于人们的选择, 如宗教信仰的改变就属于这种情况, 具有自愿性。四是被施加的身份 (imposedidentity) , 即个人的身份特征是由排斥他的那些人施加的。科林教授指出, 不管这个身份是给定的、传递性的还是假定的, 通常与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有关, 虽然被施加的身份通常不是个人的自我认知, 但他会认识到, 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会影响到他们如何对待自己。

身份的特性有重要和次要之分。一些重要特性, 如语言、宗教信仰等往往在个人的身份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有些特性虽然真实存在, 但在个人的身份构成上并不产生多大影响。可变性涉及个人的身份特征能够改变的程度。

科林教授认为, 可以从上述三个维度比较成人和儿童身份权的异同。成人的身份和儿童的身份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之处, 其共性是儿童和成人都有自己给定的身份, 不同在于成人有传递性的身份和假定性的身份, 但对年龄小的儿童而言, 他们没有传递性身份和假定性身份, 他们身份的可变性要强于成年人。科林教授还特别指出, 儿童的身份与父母的身份可以不同, 甚至平行存在, 如父母的宗教身份不必然决定孩子的宗教身份, 父母不能将构成自己身份的因素, 如宗教、文化、语言等直接归结到孩子身上。事实上, 父母与孩子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语言等方面不一定相同。

此外, 科林教授指出, 判断一种身份要求合理与否的标准有三个:一是价值状况 (value condition) , 对受保护者而言, 寻求保护的身份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二是脆弱性状况, 即那些有价值的身份因素处于受到威胁的境地。三是公平性, 身份权问题必须辅之他人的公平对待。现实中, 很多关于少数群体权利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言权问题、同性恋的婚姻问题及不同种族间的接纳问题等层面。

那么, 如何判定身份的价值, 科林教授对两种观点进行区分, 即建构性的身份权益观 (constitutive identityinterests) 和工具性的身份权益观 (instrumentalidentity interests) 。前者认为人们维护某种身份完全是出于身份本身, 而非为了增进某种好处;后者认为人们维护身份是因为这种身份在增进他们的非身份利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工具性身份利益并不依赖人们已有的身份因素, 如道德力量的提升依赖语言学习, 但并不依赖对某种特定语言的学习, 并且身份因素和非身份利益之间存在很大的变量, 对道德能力的提升而言, 语言因素比国籍因素更加重要。

3.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篇三

这场特别的活动便是上海特级教师联谊会发起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金山公益活动”,在4月7日这一天内共在金山区举行了三场学前教育的公益讲座,有8名市级学前教育的特级教师进行了微报告和集体教学活动,吸引了近千名金山地区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市“第三届农村培训师班”学员。

公益课堂开到乡村里

“粉丝”不远来追随

“今天我也听上应彩云的课啦!”刚走进活动现场,前来听课的年青幼儿园老师便快乐得像林间小鸟。作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长期在本溪路幼儿园从事一线的幼教工作,她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能够体察幼儿的需要,进行自主性的教育,深受一线幼儿园老师的喜爱。

这一次,应彩云对着金山亭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即兴式的现场教学,并针对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选择与实施,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是临时过来上课的幼儿,还是四面八方赶来听课的教师,都被应彩云的精彩课程感染。

此刻,她仿佛就是这些小朋友的带班老师,那么亲切和蔼,领着孩子们融入绘本课堂的世界。她又仿佛是金山老师们身边的好友或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分享幼儿教育的快乐。

活动结束后,更是有一群群的幼儿园老师讲将应彩云围住,或合影,或闲谈。虽然应彩云与这群农村幼儿园教师分处上海不同的区域,但频繁地前往郊区与异地进行公益活动和帮扶支教,让她的优秀教育经验播撒至每一处不起眼的大地。

应彩云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到外地的农村幼儿园讲课,有位偏远地区的年轻女教师便早早地了解到了消息,安排日程。甚至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奔波三个小时的车程,就为听上应彩云的公开课,与她见面留影,交流幼教工作心得。

这样的“粉丝”并不少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在上海或外地,每当她到一处讲课时,周边的幼教老师都想方设法获取活动信息,早早地调课,留下空档以便专程去听课。“应老师不仅课讲得精彩生动,而且她对幼儿教育的细致入微,值得我们每一位幼儿园老师学习与借鉴。”亭林幼儿园的奚老师由衷地说道,“应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和精神力量。”

作为上海特级教师联谊会的副秘书长,应彩云如今还负责联谊会学前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动的召集工作。她坦言:“这些年以来参加过不计其数的公益活动,是公益为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让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幼儿教育经验传播给更多的人群,传向更远的地方。”

园长帮扶“一对一”

“传经送宝”惠及全园师生

同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汇区科技幼儿园的园长高一敏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学前教育专家。在“上海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金山公益活动”上,高一敏以“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实践与思考”为题,向教师们介绍了如何在幼儿阶段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如何实施?科学活动的几个阶段怎么样……高一敏在讲解中总是结合科技幼儿园的的教学实践成果,真切实在地给金山的幼儿园老师和园长们传授最前沿的幼儿科学教育方法,让他们获得清晰、科学的启发。

高一敏表示,她与金山区的学前教育已经结缘了很多年,每一次帮扶支教,都能欣喜地看到这里的幼儿园教育和管理越来科学、人性化,园长和老师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金山是徐汇区对口的教育扶持区域,作为扎根幼教的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与成果分享给每一位一线教师,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是双赢甚至多赢的过程。”

在金山亭林幼儿园园长奚新梅的眼里,高一敏就是这样一位智慧平和、富有情怀和胸襟的学前教育家。

她与高一敏正式相识2012年的金山区“领军校长培训班”,那时高一敏是她的“师傅”。两位分处上海不同区域的“一对一”配对帮扶就开始于此。此后两年的交流培训,培训的“受惠”对象已远远不止她们“师徒二人”,更是扩散至金山亭林和徐汇科技两所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

据介绍,高一敏不仅将前沿的幼儿园办学思路带到金山亭林,而且鼓励徐汇科技幼儿园的名师走进亭林、传经送宝。此外,高一敏还频繁邀请亭林的一线教师前往徐汇进行观摩学习,每一次徐汇的园本培训、教育学术节、培训基地活动,都少不了金山幼教老师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高一敏还时时关注幼教改革动态,引导金山的老师们关注最新的政策讯息。记得2012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高一敏便青睐教研室的专家,共同为金山和徐汇的一线教师们解读文件内容,指导幼儿教育深入发展。

“这对我们郊区的幼儿园来说,无疑是紧跟时代的一场‘及时雨,这对我们把握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建议。”

奚新梅表示,如今两年期的“领军校长培训班”已经结束,但两所幼儿园的合作从未停止过,“只要我们有问题或需求,高园长便会带着她的团队给我们提供无偿的扶助。”

“高园长的公益之心就像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幼教职业生涯一样,永远充满着激情、没有倦怠。”奚新梅感慨道。

上海特级教师联谊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方培君表示,特级教师团队已经在上海多个区域践行了公益行动。金山区学前教育公益活动,不仅让郊区的老师们亲临现场。领略特级教师的教育风采和精神内涵,也给金山区的幼儿园教育送来了科学前沿的信息和专业化的指导。

4.2023禁毒日讲座宣传标语 篇四

2、提高禁毒意识。

3、深化禁毒斗争。

4、无毒防毒保净土。

5、毒莫沾,沾必悔。

6、增强拒毒防毒意识。

7、毒品是犯罪的祸根。

8、万众一心,禁绝毒品。

9、人生百年,禁毒千秋。

10、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11、不沾毒品边,幸福每一天。

12、人生路漫漫,吸毒全玩完。

13、今天你吸毒,明天毒吸你。

14、今日些许毒,明日终生毁。

15、吸毒一小口,祸害一家子。

16、吸毒一时欢,人生从此断。

17、吸毒是美妙的名义毁灭你。

18、吸毒毁人生,禁毒得民心。

19、吸毒耗生命,毁家毁人生。

5.家庭教育讲座 篇五

为你的孩子喝彩

课程开始:

1、问好

2、提问:(1)家长,您爱你的孩子吗? 您真的爱您的孩子吗?

答案是毫无置疑的,每个家长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但是孩子接受到的爱又是多少呢?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们真正收到的爱居然不到百分之十。

人世间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为什么会如此紧张?人世间最美好的家庭教育为什么如此沉重?独生子女们本应最美好的童年到底缺少了什么?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缺爱。

家长一定会很惊讶,我那么爱我的孩子,他怎么还会却爱呢?

那是因为我们的爱发生的错位,我们走进了爱的误区。我们没有真正去了解我们的孩子他到底需要的是怎样的爱。

问题(2)家长,您了解您的孩子吗?你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吗?现在先请我们的家长朋友在白纸上分别学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3、举例子

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在学自己孩子的缺点时,一气呵成,而且越写越多,而在写自己孩子的优点时却左思右想,找了又找,想了又想拼错出那为数不多的优点,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很多的家长,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看别人的孩子总是那么的宽容,而对自己的孩子确完全不是。

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考了倒数第一,爸爸回到家,看到孩子居然还在看电视,立刻开始数叨:“同样是十二岁的男孩,人家考第一,你为什么考倒数第一?” 孩子指着电视屏幕说:“爸爸,同样是四十六岁的男人,奥巴马都当美国总统了,你为什么还是一个小职员呢?” 比的结果,孩子非但没有发奋努力,反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当一个父母真的认为孩子“不行”的时候,他也可能真的朝着“不行”的方面去发展了。

每个人都渴望鼓励,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会为你对他的欣赏欢呼雀跃。关注孩子,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与成功,这都会令你的孩子觉得信心百倍、动力无穷。

在8月份 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幸福人生讲座,邀请了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田秀英老师到校讲课,田老师的儿子蔡振国三岁时被大火烧伤,面部变形,双手致残,两个手掌都缩成了“肉球”,失去了自理能力。由于儿子的烧伤,家里变得一贫如洗。那时的田秀英只有23岁,丈夫蔡相坤性格内向,儿子的烧伤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田秀英用“哭也是活着、笑也是活着”的乐观精神支撑起了险些破碎的家,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始终鼓励儿子“你一定能行”,引导儿子正视自己的残缺,时刻以张海迪、朱彦夫的事迹激励着儿子,告诉儿子“要当状元,不当乞丐”。她鼓励残疾的儿子,培养儿子笑对人生的信念。再苦再难,田秀英从没在儿子面前掉过一滴眼泪,她给儿子的始终是笑脸。在田秀英的教育下,蔡振国变得坚强而乐观。他8岁又重新学会了走路,用两个“肉球”一样的残手,历经千辛万苦学会了吃饭,穿衣,洗衣服等,直至生活完全自理。后来又用两只手抱笔学会了写字。8岁时,蔡振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进入小学,13岁又重新第一次走出家门。受母亲田秀英的影响,蔡振国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第一名,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在2005年的高考中又突破重点本科分数线,被山东轻工业学院提前录取。2009年蔡振国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当天我们也请到了蔡老师来到现场与我们的家长朋友一起分享他成长的经历,在他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自信阳光的大男孩,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优秀和父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残缺的孩子尚可那么优秀 何况是我们的在做的父母的孩子呢。

4、看视频

孩子对父母的话

5结尾 送祝福。写鼓励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都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可。请我们的家长朋友多看看孩子的优点。

6.家庭教育讲座 篇六

——城阳区家庭教育讲座七中专场

11月25日14时30分,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实验楼阶梯教室里,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家长代表们共聚一堂,兴致高涨地来参加"城阳区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座(城阳七中专场)"活动。在城阳七中九年级教导主任万延东的主持下,讲座分两个篇章举行:第一篇章,由讲师团成员、城阳区教学能手矫美芹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了精彩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初中学习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并就家庭教育的具体建议与家长们进行了分享交流,积极传播了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家长们受益良多;第二篇章,万延东主任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一场切合实际、深入人心的讲座,将平时对孩子的细心观察与教育方法分享给家长,精彩纷呈、金句频出,获得了家长们的掌声与赞许。

在由班主任组织的分散会结束后,讲座正式开始了。矫美芹主任幽默地称这次讲座等于“回娘家”,因为她曾经在城阳七中工作了十年之久,同时也是七中的学生,所以倍感亲切。矫主任现任实验二中八年级教导主任,对中考的应对策略和家庭教育的窍门有着独到而精辟、系统且全面的把握。

矫主任的讲座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概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二,分级部讲述初中阶段的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家庭教育的“疑难杂症”给家长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矫主任强调,八年级是一个很关键的承上启下的年级,八年级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考的结果,要注意跟上物理学科的进度,严肃对待八下的地理生物中考,保证微机的操作和理论都不失分。接着,矫主任从四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八年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九年级,矫主任告诫家长一是英语听力要让孩子打好基础,听力是慢活、细活,不能突击,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三是注重化学的学习。矫主任对指标生、普高、特长生的区别给家长作了解说,尤其是特长生的专业要学精,“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对于七年级,矫主任则强调要学生养成复习巩固的学习习惯。

随后,矫主任给家长朋友提了六个反面针对性强、对症下药的建议,包括知识的查缺补漏、知识的拓展、关于课余时间分配的建议、软硬兼施的教育策略、保证学习时间、多关注孩子和形成家校合力等方面。她鼓励家长多和老师沟通,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创造奇迹。

第二篇章,万主任的讲座体现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育机智,不仅结合了城阳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活动,而且是一场别开生面、恰到好处的七、八、九三个级部的小型家长会。万主任强调了七、八年级是基础年级,家长要提高意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在九年级容量大、节奏快、要求高的情况下很难适应。万主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家长讲述了几个在学校观察到的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案例,这体现了一些家长由于想把自己童年缺失的东西以一种不理智的方式加之于孩子,而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各位家长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八年级个别学生由于受到网络的影响,容易滋生出青春期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关注孩子的衣着、发型等方面。九年级的家长要和学校共同配合,双向努力,保证学生跟上节奏,尽快适应。

万主任说,父母是一项职业,也是一份事业,没有天生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让我们不断学习,以正能量思想影响孩子,以平常心对待生活细节,尽己所能,静待花开!

7.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篇七

关键词:村级健康教育讲座,相关因素,对策

按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版) 中的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各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全年完成12 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2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全年完成6次。通过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引导居民学习、掌握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 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1]。金沙县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1 个,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行政村卫生室234个, 现就金沙县2013-2014 年村级健康教育讲座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如下分析。

原因分析

客观原因:1乡级师资力量强于村级卫生人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无论在学历方面, 还是在业务水平方面, 总体上都强于村级医务人员, 而且在乡级卫生人员中不乏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演讲、传授知识的医生, 这从师资方面决定了乡级优于村级。2乡级硬件设施优于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环境设施和业务设备方面历来都优于一般村级卫生室条件 (有个别例外) , 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 乡级卫生单位设施、设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健教设施方面有专门的场所和设备, 而村级卫生室虽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改变, 但差距甚远, 场地窄小, 健教设施不全, 甚至缺乏。这从硬件方面决定了乡级优于村级。

主观原因:1城乡居民对乡级卫生单位的信任度高于村级卫生室:乡级卫生单位与村级卫生室相比, 其环境条件较好、医疗设备较齐, 医生业务水平总体较强, 城乡居民的信任度较高。当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时, 就能比较容易地召集到辖区居民参与, 而开展同样的活动, 村级的召集力却远达不到, 究其原因, 还是信任度差距引起的。所以, 从居民的信任度上来讲, 乡级优于村级。2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工作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的村医, 能够按要求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而工作积极性不够高、责任心不够强的村医, 工作完成情况也较差, 甚至不能完成任务。所以说, 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样是影响村级讲座能否开展好的重要因素。

采取措施

金沙县于2014 年年初开始, 就针对村级健康教育讲座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相关原因做分析, 拟定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弥补村级客观条件的不足:1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村医的讲座能力:村医业务知识的提高涉及两个方面:医学知识的加强和巩固。除要求村医加强自学、自我提高外, 乡级卫生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特别是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知识,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 提高村医知识水平。提高健康教育讲座技能。在提高村医知识水平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村医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技能, 各乡级卫生单位定期组织有经验的医师传授村医一定的讲课方法和技巧, 必要时请有经验的专家医师为他们授课示范, 从而提高村医传播知识的能力。此外, 我县还要求乡级卫生单位把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直接安排到村级卫生室开展, 这既可使村医直接感受和参与讲座活动、得到锻炼, 又可学习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能力。2克服具体困难, 设法举办活动:村级卫生室环境条件问题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部分村级卫生室有办公用房而无健教设备, 只需配齐相关设备即可, 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解决, 协调部分资金即可办妥;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村级卫生室既无办公用房, 又无健教设备, 靠租房办公。对这种情况, 一方面, 积极向政府写报告申请资金, 另一方面, 只有创造条件, 开展活动, 或租用场地开展, 或协调村委会会议室举行等, 务必完成好工作任务。

解决村级主观因素的影响:1与辖区居民建立起良好的“医群”关系:据了解, 部分村医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力不够, 老百姓对其信任度不高, 开展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积极支持, 主要原因不是医疗技术不够, 而是与广大居民沟通不足, 交流过少, 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不理解。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 我们要求村医必须多深入群众, 大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惠民政策, 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 使广大居民理解村医, 并支持工作, 建立起良好的“医群”关系, 从而逐步提高村民对村医的信任度, 这样, 就解决了与群众沟通难、开展活动难的问题。2加强村医管理, 注重思想教育, 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由于村医所承担的工作较多, 任务较重, 而工作待遇不高, 难免会造成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所以必须重视村医的思想教育, 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基层医务人员的职责及社会价值,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另外, 加强对村医工作的绩效管理, 促使村医把工作落到实处, 也是加强村医管理, 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乡级按月开展督导, 按季度实施绩效考核, 县级按季度开展督导考核, 考核结果与管理经费挂钩, 通过督促指导和绩效管理, 来促进村医对工作的完成效果,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灵活组织, 巧妙安排和完成村级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在开展村级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为村医支着, 建议他们灵活地组织、开展活动, 就是需通知辖区居民集中开展的工作, 都可以巧妙安排成讲座活动, 即在开展当天主要工作之前, 先利用一定时间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作为开场白, 一般居民都会乐意接受的。这要比单独举办一场讲座要省事得多, 是村医完成讲座活动最为可取的办法。当然, 讲座的内容一定要与通知的对象和当天的工作相关联, 那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果

村级医生思想水平得到了提高, 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加强, 开展村级健康教育讲座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得到较好的开展, 特别是在村级健康知识讲座完成方面, 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为全县健康教育讲座覆盖率和宣传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县2014 年共完成健康教育讲座1 632次, 参加活动人数共57 422 人次, 与2013 年相比, 活动次数增加279 次, 参加人数增加4 969人次。其中, 乡级卫生单位完成359次, 完成率96.5%, 与2013年相比, 变化不大, 仅增加0.8%;但村级完成情况变化较大, 村级卫生室完成1 273 次, 完成率90.7%, 与2013 年相比, 增加了19.7%, 见表1。

讨论

当前, 要抓好村级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想方设法弥补村级客观条件存在的不足, 开展好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村医健康教育讲座能力;针对条件较差的村级卫生室, 积极采取协调解决的办法, 克服场地问题, 创造条件完成任务。2千方百计地解决好村级主观因素的影响问题, 指导村医深入群众, 加强沟通, 建立起良好的“医群”关系, 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要加强村医管理, 注重思想教育, 提高其工作责任心, 通过绩效考核与经费挂钩, 促进村医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3充分发挥灵活组织、共同推进的工作优势, 利用两项工作所具备的共同特点, 巧妙安排讲座活动, 这既节省人力物力, 又较好地推进了工作, 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2]。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2013-2014 年金沙县村级健康讲座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观和客观原因, 并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金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更好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

8.家庭教育讲座标语 篇八

讲座采用检察官与学生互动式,主要围绕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趋势、学习法律常识的必要性、犯罪案件类型、以及如何规避违法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侵害四方面开展,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向同学们讲述违法犯罪行为及不良习惯的巨大危害。在讲座中回答了分部学生的提问,该院检察官还向学校和学生赠送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书籍和资料,公布了该院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救助热线电话。

法制讲座进校园活动是固原市原州区检察院针对原州区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特点重点开展的一项活动,是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一项重大举措。在该院组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中,发现在校学生案件具有以暴力性和侵财性犯罪为主,形式上具有突发性和盲目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特点。通过法制讲座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达到有效遏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发案率的目的。

上一篇:一年级热爱祖国作文下一篇:提档函范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