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2024-09-16

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10篇)

1.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篇一

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内容再要:中国共产党,这个响亮的名字,在成立90年来,经历了多少风雨和苦难,迄今而又取得了多少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成就和硕果,在历史绵延不绝的长河中书写了一笔又一笔的辉煌 „„

关键词:马列主义、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

国际因素: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5.4青年运动后。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榜样效应,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拓宽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视野;苏俄政府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声援也使中国人民倍感亲切。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文明的缺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战争结束后日渐暴露,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怀疑和对帝国主义的不满日渐加深。加之,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倡导和宣传,使更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总之,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思想界前进的先进思潮,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产生作了干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必须具备阶级条件和思想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互相结合。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不会变成伟大的物质力量。而工人运动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能是自发零散的、限于经济的斗争,不会有任何政治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阶级已开始觉醒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工人阶级的身上看到了改造社会的中坚力量,也看到了自己的归宿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更加深入。不仅在知识分子中成长起一批能够率领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而且工人中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这些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汇合起来,形成了建党的骨干队伍,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作好了干部准备。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得正式成立全国性的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臻成熟。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下,党的成立,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国内因素:事实证明农民阶级救不了中国、资产阶级救不了中国;只有无产阶级能救中国,随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的领导中国无产阶级。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80年的革命斗争,一方面是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想要在中国建立一种带有某些空想色彩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社会;另一方面,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革命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这些革命运动由于自身阶级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原因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开始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开始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但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事件,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纲要》(2008年修订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

2.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篇二

19世纪真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受到了法国自然文学的影响, 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龚古尔兄弟和左拉以及居伊.德.莫泊桑, 他们的思想主张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科学作出解释,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只是有思想的动物。

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开始在欧洲蔓延, 在自然文学思潮的影响下, 19世纪末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文学,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易吉.卡普阿纳 (1839-1915) 和乔万尼.维尔加, 他们主张描写社会真实事件, 他们的文学作品也都是深刻揭露社会矛盾, 揭露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斗争, 力求还原现实真相, 反应真实生活。如乔万尼.维尔加的短片文学作品《乡村骑士》, 作品就是反应小人物之间扭曲的爱情生活, 爱情与婚姻的背叛。他除了这部作品还有《马拉伏利亚—家》、《堂.杰苏阿尔多工匠老爷》, 作品都是描写意大利在统一后广大人民群众受到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压迫穷困潦倒生活的社会现实。

二、真实主义歌剧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同样是在19世纪中叶, 意大利在受到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瓜分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情况下, 意大利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复兴运动, 在经历了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党武装起义以及以马志尼为首的民主派等一系列革命的失败后, 撒丁王国于1861年建立了意大利王国, 并于1870年实现真正的统一。

意大利同意以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可是意大利的这次资产阶级革命却存在着弊端, 资产阶级代表疯狂的积累财富, 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也不愿轻易放弃他们既有的权利和地位, 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没有获得解放, 反而受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笔者认为这个时期文学作家把笔墨放在真实主义这种题材有以下几点原因:

1、这种将社会真是现象用文学作品体现是之前作家们没有触及过的, 题材新颖。

2、作家们想借此来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 将统治阶级丑恶的嘴脸公之于众。

3、广大市民阶层、群众百姓群体庞大, 人数众多, 真实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三、真是主义歌剧的产生

在这种文学思潮和社会历史背景下, 真实主义歌剧就应运而生了, 第一位就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皮埃特罗·安东尼奥·斯泰法诺·马斯卡尼 (1863-1945) , 他出生在一个面包师的家庭, 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成为法学家, 可是马斯卡尼还是选择了音乐, 并于18岁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 之后便开始从事音乐教学和在一些三流的剧团担任指挥。一个偶然的机会, 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独幕歌剧大赛, 25岁的马斯卡尼便找到他的两个朋友乔凡尼.塔尔焦尼—托泽帝和圭多.梅纳西帮他改编乔瓦尼.维尔加的同名小说《乡村骑士》脚本, 并于1890年2月作曲完成。更没想到的是这部作品竟然获得了比赛评选的一等奖, 从此马斯卡尼的名字便名扬天下。

《乡村骑士》于1890年5月17日在罗马的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并获得很大的成功, 这部歌剧的故事讲述的是西西里乡村发生的事情, 年轻的退伍军人图里杜 (男高音) 爱上了马车夫阿尔菲奥 (男中音) 的妻子洛拉 (女次高音) , 洛拉在图里杜参军之前曾是一对情侣, 他们的这畸形的恋情被图里杜现在的妻子桑图扎 (女高音) 发现, 再忍无可忍之下告诉了马车夫阿尔菲奥, 愤怒的阿尔菲奥决定找图里杜决斗, 并在最后的决斗中杀死了图里杜。

这部作品被后人们称之为真实主义歌剧的开山之作, 那么马斯卡尼自然也就成了开真实主义歌剧先河的大师。在受到马斯卡尼的影响, 另一位真实主义歌剧大师鲁杰罗.来翁卡瓦洛, 也创作完成了又一部真实主义巨作二幕歌剧《丑角》, 这部作品于1892年由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米兰上演, 获得巨大成功。

真实主义歌剧另一位大师就是普契尼了, 曾和马斯卡尼同为米兰音乐学院的同学, 他一生创作的12部歌剧中, 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 如《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

四、真实主义歌剧的历史意义

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到结束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二三十年, 但是他却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把人们从瓦格纳的长篇的繁杂的“乐句”中解脱出来, 神话故事不再能够成为当时凄惨的社会现实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浪漫主义的一些陈旧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开始反对浪漫主义那些不真实的虚幻的东西, 开始寻找真正能够反应人们内心情感的呐喊。而作曲家们就是想把百姓内心那种狂躁与不安用歌剧的形式表达出来。

2、真实主义歌剧基本上都是以爱情的悲剧作为结尾, 歌剧里还充满了血腥的杀戮场面, 以主人公死亡的结局来揭露社会黑暗一面, 表现了广大人民遭受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压迫的那种恐惧、凄凉、悲哀、无奈的社会现实。

3、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虽然有些人认为真实主义歌剧没有真正的触碰到统治阶级的最敏感的神经, 甚至认为作品缺乏深邃的内涵, 但是它确实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真实主义歌剧歌剧的经典咏叹调唱段至今被人们广泛传唱。

参考文献

[1]谢丹.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艺术特征.

3.概率论诞生前的早期历史 篇三

在1654年,两位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通过通信讨论解决了“点数问题”,标志着概率论的诞生,因此公认的概率论创始人是帕斯卡与费马.但是,概率论诞生之前的早期历史却鲜为人知.

据考古证明,早在古代就有了骰子,人们通过它来预测未来、占卜命运和赌博游戏,可以说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作为一个理论——概率论,却为何诞生得这么晚,直到17世纪才开始呢.在17世纪之前,又是社会、生活中哪些方面的逐步发展为概率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此略作概述.

2 概率论的萌芽

任何一门科学技术和理论都需要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只有当社会上有新的问题和动机时才能推动新技术与理论的发展.那些具有概率性质的最初的问题,也是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如财产保险、海运保险、人寿保险等.

2.1 财产保险与海运保险

最早的财产保险在古老时期就已存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去远东做生意的商队,商人事先要签一份协议,协议包括在约定的途中遭抢劫、偷窃或丢失,就要得到损失赔偿金.根据犹太教法典,类似的协议也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出现.

签订这类协议更多的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即海运保险.在腓尼基和古希腊,梭伦法律里曾提到:从事海上贸易的公司,包括在海上贸易中在海湾上岸的商人行动,如遇到海盗、风浪或抢劫等时也可得到损失赔偿金.但这些协议缺少随机的思想和观念,支付保险费用的制度也没有建立.直到12世纪,才在日本出现相应的保险费用制度.而在欧洲,直到14世纪才出现保险基本法,这些法令主要内容是解决保险价格争论.

14世纪的荷兰、意大利率先建立了海运保险公司,这些公司通过计算各种风险,收取相应的保险金.海运的保险费是货物价值的12~15%(或以船作抵押),陆运的费用是货物的6~8%.从16世纪开始,许多国家也出现了海运保险公司,17世纪其他保险形式也相继诞生.

2.2 人寿保险

除了财产、海运保险外,人寿保险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这种保险就是国民付了人寿保险费或以终身年金的形式来保证在死亡时获得保险赔偿费.

《查士丁尼法典》的制订者之一、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P.Ulpianus,170~228)曾估计了当时不同年龄存活的期望值(见表1),然后根据期望来给出相应的年金保险的价值,这被认为是17世纪以前最高水平的人口统计工作.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这张表被遗忘了.

到了中世纪,人寿保险开始多样化,如在1284年,英国开始讨论事故或疾病保险,准许为不治之症或盲人保险,而意大利则在12世纪末就开始实施这种保险.但随后的发展很缓慢,妨碍人寿保险的主要原因与赌博的发展有关.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在1598年的法令就明确禁止将任何人的人寿保险与赌注相联系;意大利的热那亚政府在1588年禁止人寿保险.众多的禁令妨碍了人寿保险终身年金形式的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年金保险诞生于17世纪的荷兰.但那个时候,年金保险的价格并没有依据保险人的年龄,真正以科学为条件的人寿保险年金形式在18世纪才出现.由此可见,“人寿保险也没有对促进随机思想和观念起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概率的需求仅仅到了19世纪才出现.”[1]

尽管保险出现得很早,但14世纪以前的财产、海运保险、人寿保险形式对随机思想和统计观念没有起任何推动作用,因此只属于萌芽时期.

3 概率论的酝酿

3.1 统计的需要

随着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需要考虑风险.如海运保险的损失率,人寿保险中不同年龄的死亡率等.于是就需要各种各样的统计,如17世纪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首先出现了各种参考手册,上面记载着教区居民结婚、参加洗礼、举行葬礼的登记数.这是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引进的方式,最早可追溯到1517年.后来还增加记录了出生、死亡人口的性别以及死亡原因等.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荷兰人德维特(J.De Witt,1625~1672)的人寿年金保险价格的计算表和英国人格朗特(J. Graunt,1620~1674)的死亡率表(见表2).他们通过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来估计人口及各种疾病对死亡率的影响,从而计算出各年龄段的保险价格.正是基于这些统计资料,出现了一些概念,如在某一阶段死亡的可能性,能活到某一年龄的机会等等.显然,社会对统计的需要及在这方面的发展开始酝酿出概率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表2:格朗特的死亡率表(不同的年龄段对应的百分比)

3.2 机会游戏

但真正对概率论的诞生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古代的机会游戏[2].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A.Dante,1265~1321)在其《神曲》(1307~1321)的“炼狱篇”第6节中,提到了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机会游戏:一人同时掷三个骰子,另一人猜点数和(3~18).其中,3=1+1+1和18=6+6+6这两个点数各只有一种组合方式,而9、10、11、12、…等其它点数则可通过几种不同的组合得到(如9=1+2+6=1+3+5=1+4+4=2+2+5=2+3+4=3+3+3),显然,3点和18点猜中的可能性要比其它点数小.

这个游戏令经常玩的佛罗伦萨贵族们感到困惑.因为9、10、11、12都有六种组合,即

9=1+2+6=1+3+5=1+4+4=2+2+5=2+3+4=3+3+3;

10=1+3+6=1+4+5=2+2+6=2+3+5=2+4+4=3+3+4;

11=1+4+6=1+5+5=2+3+6=2+4+5=3+3+5=3+4+4;

12=1+5+6=2+4+6=2+5+5=3+3+6=3+4+5=4+4+4.

4.初中历史美国的诞生教案优秀 篇四

想 在设计本课时,我研究了新的课程标准,力求在教学中突破旧的教学理念。美国诞生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很遥远的,如何将遥远的历史再现到我们课堂中来,拉近到学生身边来,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也对学生学好这一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以“美国独立战争门诊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入历史,再现当年北美独立战争的一幕幕,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历史,这样就能到达预期的教学目的。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很抽象,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应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用学生演历史小品剧活动来突破它。九年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性

(2)了解美国建立中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美国建立历史背景中的若干因素,掌握分析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发生必然性的关系;

(2)通过归纳美国建立的大事件,以及战争过程中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掌握归纳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必胜。

(2)北美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终于赢得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

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对华盛顿的评价

教学难点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采用“分组学导” 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实践,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合作、交流,活动、实践,表达和展示九年级

教材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独立战争是美国的起点,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看,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独立战争》这节课的重点在独立二字,要让学生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更要让学生理解独立战争为何能够在劣势中取胜这样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值十五六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我在上课时,就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年龄和心理特征,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一、出示幻灯片:美国国旗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补充讲述。谈谈你对当今美国的印象。当今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技、军事都是最强的,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就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华盛顿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二、出示幻灯片:

由美国次贷危机漫画引出“美国独立战争门诊报告”,先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病因: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北美殖民地的发展,组织学生议一议北美经济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收集的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资料。对表现好的进行赞扬。

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1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下面请同学欣赏小品《税税税不停》(学生上台表演小品)

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 经济矛盾)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英国对北美实行民族压迫 ( 民族矛盾)

概括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病因

四、出示幻灯片:

小组合作完成美国独立战争“发病、药方、好转、痊愈”等问题,小组同学选出一名同学以战地记者身份介绍北美独立战争的主要经过(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来克星顿的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英军约克镇投降:英承认美国独立)

出示幻灯片《美英力量对比表》学生归纳总结弱小国家打败强国的原因

五、出示幻灯片:各抒己见,我心中的华盛顿

六、出示幻灯片:意义

指导提问:美国独立战争胜利有哪些历史意义?(启发学生从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七、课堂小结

美国虽然建国时间不长,却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原因在于他能在危难之际懂得改变,找到恰当的药方。比如林肯通过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罗斯福通过新政摆脱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学习美国历史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巩固练习:

出示幻灯片练习题

通过图片及问题直接导入新课,观察回答踊跃谈论

1、先小组议议北美经济的发展情况,后由某一个小组推举一人在班上做小结。2、由某一小组推举一人上台展示收集的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资料。

3、通过小品,引出独立战争的爆发的原因

通过欣赏小品,思考回答

北美殖民地和英国之间存在哪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1、看课文,讨论独立战争中的一剂良药-------《独立宣言》的发表

2、齐声朗读《独立宣言》文摘。分析其包含的内容、意义。

3、负责收集华盛顿资料的小组推举一人在班上介绍。

学生小组讨论美国胜利的原因。

5.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篇五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欧洲宪章运动的名称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3、通过对课文中的资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壮大后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所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本课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主地去探索,讨论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从教学角度讲,本课的教学基于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历史课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阅读归纳,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述,同时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

一、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查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生平和活动。

【教学方法】:阅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

2、引导回顾: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享有政治权利,可以不择手段的追求财富,然而创造这些财富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却越来越贫困。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创立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展示《共产党宣言》的画面)

二、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

三、学习新课:

阅读课文 ,思考探究(默读)

1、展示学生要探究的问题(多媒体)

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和主要政治要求是什么?

列举欧洲的三次工人运动,这三次工人运动表明了什么?

归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自己寻找答案)

2、师生讨论(借助多媒体)

6.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 篇六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共三课,主要阐述了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主要阐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三课内容层层递进,由理论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本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坚持不懈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不少内容在初中《世界历史》第一、二册已出现,如“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等。初中课本侧于史实的描述,高中的则重在理论的阐发,比较抽象,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晦涩,学生不易掌握。但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有了一定的感知,与初中学生比,他们思维更活跃,自学能力更强,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则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有很大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利于在本课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②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③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⑤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和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作答,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的创造精神。逐步树立起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以“引入历史 →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式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完成学案,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2、教师在课前收缴批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展示马克思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导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先后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阶段。马克思主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过去今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专题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合作学习: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捏造的,它需要具备特定的人、物方面的主客观条件,还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提示: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危机周期发生,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根本条件);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互动探究的方式,掌握三大工人运动)

3、思想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以互动探究的方式,掌握三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主观条件:马、恩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以互动探究的方式,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提示:

1、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以互动探究的方式,归纳《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阶级斗争学说

(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1)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三、互动探究

探究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以互动探究的方式,了解三大工人运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提示:

1、1831、1834法国里昂 工人起义

2、1836-1848英国宪章 运动

3、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意义: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探究二: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以互动探究的方式,了解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提示:

1、德意志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探究三: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以互动探究的方式,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理解马、恩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内容见课件。

探究四: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以互动探究的方式,归纳《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

提示:

1、内容:

(1)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阶级斗争学说

(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2、意义:

(1)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探究五: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以互动探究的方式,讨论思考,以下问题解决。

思考1:你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

提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马克思主义“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实事求是,依据社会实际重新验证理论、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说,为后世提供了榜样;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都能证明,只有将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思考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提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历史感悟

材料一: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7.历史长河景区详细规划诞生记 篇七

(一)立项可能性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当年一大流行语,其实文化本身就是一台大戏,就看怎么唱了。此前各地已有不少仿古的风景点,作为某些城市首长的业绩工程热闹过,大都后来因缺少文化内涵、缺少真实性和缺少适当的功能选择而失败了,甚至有“汉”城改为农贸市场的。因此我们对历史长河项目也是担心的,担心纳税人的钱被政府滥用,担心又是一处被人诟之为假古董的粗制滥造之作。但此项目有三点与他处不同:一是由企业投资,不是首长业绩工程,企业家是经过核算的,不用担心投资失败;二是整个景区不收门票,企业不是依靠景点而是依靠房地产经营而房地产又与商业链接,游客逛景点如同享受城市福利;三是义乌是小商品市场基地,商业主导着城市的经济,而又偏偏缺少名胜古迹,如今寓教于游,又寓游于商,正可谓对症下药。不妨说它是又一类型的新一代的小商品市场的组成部分。

自然,从另一方面说,可以说是借历史文化为名,行商业活动之实,这涉及城市规划对该区地块土地性质的定位,这是政府要承担起责任的,义乌市政府结合市情作出了这一综合开发的定位。

对于规划设计者的我们来说,仍然担心是否会被人绑架,使自己的规划设计沦为附庸或道具,主要策划者之一同时也是投资公司的顾问的何京月以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和体会的成果说服了我们。

古装下的商业建筑如何能既销售现代商品又传送历史信息,规划设计必须解决好这一种角色矛盾,不然就成了穿帮的角色了,何京月同志动足了脑筋,在最重要的涉及商业的建筑的经营内容上不断斟酌,而我们则有一种基本的思路,那就是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的最主要载体不是建筑而是环境,或者说是景区的各个部分的景观的总和才是历史长河的内容体现。大量的室外景观是有心人可以选出的享受,也是无心人不经意中获得的意外惊喜和愉悦。这也是我们两个单位在此前绍兴的柯岩名士苑景区实践基础上各自发挥优势以环境艺术的基本思路来应对挑战的经验的延续和再开拓。通过这两方面的思考和布局,规划设计就有信心提供景区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的规划设计也是在经过了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之后,才次第展开。

(二)规划原则

历史长河景区规划的最主要的原则是:

1、尊重山地环境建设的环境特点。不仅要处理好景区区位与城市区块的关系,也注意合理利用景区内部的地形地貌等环境资源,使景观主题借助环境得以充分表现,控制工程成本和注意灾害防治。

2、强调生态。利用好景区内的水系和植被,根据主题和功能要求,创造符合新世纪标准的绿色人居环境。

3、创造独特的人文环境。在继承传统山水文化中审美艺术手法的同时,根据策划书的内容,调动多种环境艺术要素,创造有有鲜明主题和深刻人文精神的景点。

(三)规划内容

义乌历史长河景区的核心是历史长河主题公园,作为依托此风生水起之地则又附带上和历史长河毗邻的东西两块别墅区。

按照策划书的要求规划安排了以下内容:

分别为:1)古史景区;2)夏商周三代景区;3)秦代景区;4)两汉景区;5)三国景区;6)魏晋南北朝景区;7)隋代景区;8)唐五代景区;9)宋代景区;10)辽金元景区;11)明代景区;12)清代景区;13)近代大同景区;14)未来景区(现代科技景区);15)横向景区。

别墅区则是为各地客商服务的房地产项目。

同普通规划有所不同,本规划关注的是各景区之间和景区内各建筑之间的空间景观,如中部开天广场主入口和自东向西的中华门入口,以及锦绣牌坊入口和横向景区,中间文昌阁入口及西侧与景西别墅之间的主干道入口,这些空间的景观是规划的重要内容。

(四)功能结构与空间组织

整个景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主要集中在沿城市干道南环线一侧,顺南环线往南后退30m设辅道,在辅道上设五个主要出入口联系内外道路。

历史长河主题公园诸景点,按历史年代的纵向和文化现象的横向两个层面来表现。纵向景区安排在东侧,横向景区在西侧,中间设主入口,十五个景区按照游线组织划分成十五个部分,其中横向景区中包括了师尊坊、帝王苑、道庄、隐士村、咫尺西天、半边天、才子街、状元第、二十四孝、艺文斋、四大书院、四大传说、百忍居等不同的主题区块,四大书院和百忍居穿插在纵向景区中,其余主要集中在古史景区中轴线以西位置的横向景区。

纵向景区以古史景区的开天广场为开端,此处也是整个景区的一个主要入口,至华夏阁的整条轴线序列,延续城市干道篁园路的景观序列,其顶端的华夏阁将成为整个景区的亮点,同时也会成为义乌城市新的象征和标志。

顺山脊布置的夏商周三代景区结合生态环境,展现上古生产力低下而精神文明发展全面奠基的历史片段,以文化景观旅游为功能特色。秦代、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代诸景区从它们在历史中各自所起的不同作用结合地形展示不同的面貌。

唐代景区范围较大,分山地高位景区和平地低位景区两部分。山地景区完全以风景文化旅游为主,也是附近居民休闲的理想场所。平地景区是以会议中心为主体功能的建筑群体和大型露天活动广场,可以满足整个景区综合性功能和商务配套的需求。

五代至明、清和近代大同景区在文化旅游的大前提下以历史上商业、市场、专业街的模式来从事商业文化展现,其中安排必要的配套功能,诸如辽金元景区以餐饮为主,明、清和大同景区沿景观轴线设置会展功能,形成现代完善的旅游商业街市模式。

未来世界景区以生态环保的概念为指导思想,运用信息时代科技的最新成果,营造一个集科研、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未来新科技孵化器。其中的文体、休闲设施兼顾主题公园和景东别墅区的要求。

横向景区以传统人文内涵为依托,形成与较为独立的与商业模式相辅相成的特色文化景区。沿山麓向上,因借山水幽静设佛教文化展示区。其余沿景区西别墅区形成文体、休闲功能区,既为别墅区作公建配套,也为主题公园提供不同类型特色的服务功能。

(五)景观规划

历史长河主题公园内部由南往北,顺应地形地貌,功能由人文、生态景观旅游转向人文商业景观旅游,建筑布局由点缀、疏朗向密集过度,景观面貌由山水型向特色街市转化。

沿环城南路各景区是以商业经营为主的建筑较密集的硬质景观空间。主要有两种类型.

1、宫殿型,如唐代兴庆宫空间组合及辽金元宫城,分别体现不同时代的建筑,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空间布局较对称,建筑体量大,气势宏伟。

2、街市型,其中商铺林立,街道喧哗,烘托一种热闹围合的空间气氛,反映不同年代的商业发展特色。

靠近山边或山上的南片是以旅游开发为主的自然生态的软质景观空间。可分为三类:

1、开朗发散的景观空间。包括现代科技景区、佛教文化景区和唐代五大教景区三块有大的水面的空间,以及地势低平开阔的秦汉景区空间。大体量的建筑群和大尺度的环境空间体现了符合当时特色以及现代人心目中的盛世气象。

2、纵深变化的景观空间。主要是位于山谷凹地中,景观面貌变化丰富的隋、两晋南北朝、三国和宋四大书院景区空间。这种空间类型中庭院依山傍水,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比较有利于创造一些亲切宜人的或隐居田园或傲啸山林的文人文化气息浓厚的空间氛围。

3、幽闭狭窄的景观空间。此类空间分别指两条位于狭长山谷和山脊区域,四周空间限定较为明确的四大传说和三代景区空间。

别墅区的景观空间,可分为三类:

1、硬质、开阔的景观空间。这类景观空间主要是别墅区公共活动的空间,集中在会馆、中心水景等公共空间及其所辐射出来的空间。

2、软质、私密的景观空间。这类景观空间主要是别墅区内结合地形形成的沿山体的局部围合空间及宅前屋后的私人交往与活动空间。

3、带状有秩序的景观空间。这类景观空间主要是沿道路结合带状水系形成的赋于变化的空间。

(六)回眸《历史长河》

8.“中国脸谱”的诞生背后 篇八

同一时间的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正以每4分钟一次、每小时15次的频率在街角的六块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听说跟在我们片子后面的是一个比较清淡的广告片,完全被压住了。”国家形象宣传片摄制组总策划人、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中国区创意合伙人朱幼光对记者说。

2008年,国新办曾经组织过一次竞标,当时朱幼光所在的公司落选了。直到2009年11月,国新办再次组织竞标,机会才眷顾了他们。半年后,朱幼光所在的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被通知中标。

两年里,朱幼光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外国人拍中国的纪录片。他解释说:“我看这些片子是为了了解老外看我们的角度有哪些欠缺。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看我们国家的。正面、负面的我都看。”

去年十月,就有消息传出该片即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朱幼光告诉记者,该消息并不属实,这条广告片的投放时间此前始终未敲定。事宴上,短短60秒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直到2010年底才正式制作完毕。

“正好赶上胡主席访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间点。”朱幼光和执行制片人苏明霞都认为,如果不是凄巧,广告片或许没有登上时报广场大屏幕的机会,反响也就不会如此之大。

然而,广告片随之引发的批评声也汹涌而来。除质疑《人物篇》选择章子怡、林浩等争议人物的标准外,拍摄制作该片所用的费用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疑问在于,这一形式是否为美国人所乐见?“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形象宣传片”

谈及拍宣传片的意义,朱幼光说:“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形象宣传片,但是每个国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宣传自己。”在他看来,美国没有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因为美国的所有大片、音乐、漫画都在宣扬它的国家形象。它的大众文化消费品都暗藏了国家理念、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宣传能力,所以,必须有这样的宣传片才能在短期内达到一定效果。

据朱幼光介绍,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60秒的《人物篇》和17分钟的《角度篇》。《人物篇》里59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分组亮相,他们将代表“智慧的中国人”、“美丽的中国人”、“勇敢的中国人”等诠释中国形象。《角度篇》将在全国取景,通过800多个画面,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今天的中国和中国普通人的生活。

回想当初,朱幼光说,最开始设计策划《人物篇》时,很多人都认为邀请50多个名人的想法太天真。他们问:“这些人能来吗?”

结果,都来了。朱幼光心中有道不尽的感激:“人总得做点需要很努力才能办成的事情。而且,那个过程令人十分感动,他们都放下手头的事情来了……那十几天真的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工作过程,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被爱国情绪感染,都会感到非常光荣。”

不能只给世界看四大发明

与人们通常意料的不同,此次国家形象宣传片无论是《人物篇》还是《角度篇》,其构思、拍摄和制作过程都并未受国新办过多指导,而是由灵狮广告全权负责。

“他们真的是给了我们很高的自由度。”朱幼光感叹。

而《人物篇》这一方案能够中标,也是此前灵狮并未想到的。

灵狮广告公司资深客户总监苏明霞告诉记者,在竞标时,创作团队一共给出了三个方案,鉴于《人物篇》被一致认为“有点出格”、“不会通过”,被放在了最后提出。没想到,最终获得青睐的却正是《人物篇》。

“你知道老外心目中最有名的中国俗语是什么吗?”朱幼光问记者。“中国现在在全世界最有名的一句俗语是: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坦克,我们都吃。其实,咱们国家只有广东人说这个话,但是对他们来说印象太深刻了。”

“我问过很多外国人,他们都对我说,别再给我们看故宫和四大发明了,奥运会开幕式我们也都看过了。”朱幼光回忆,当时整个团队都很满意“人物”这一概念,但让人物来诠释国家形象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冒险。

最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国家形象里,是影视女星、互联网巨头、经济学家、科学家、宇航员等各领域杰出人物和普通民众的群像。

对于为什么只选择名人来拍宣传片,朱幼光的解释是:“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一砖一瓦地慢慢来,先从这些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开始,尽量选他们熟悉的面孔。否则,让老外在网上挨个查这些人是谁,没有意义。”

“关键是这个概念,让59个中国人来代表中国形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朱幼光补充说。

苏明霞告诉记者,在是否选择章子怡的问题上,摄制组的确请示过主管部门。彼时,“泼墨门”、“诈捐门”等新闻正沸沸扬扬,但主管部门的回复是,用。

“包括林浩也是,尽管事后我们得知了一些关于他的争议,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疑罪从无吧。”朱幼光说。

尽管画面中多是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但他强调,《人物篇》不是完美人的排行榜,也不是对以后

不会犯错的人的押宝

画面的最后,屏幕上的chinese(中国人)淡化渐变成China(中国)。朱幼光表示,这里试图传递的讯息是“中国人组成中国”、“中国人的中国”。

美国观众认出了他们

“为什么拍‘全家福’?”记者将网友的问题转述给了朱幼光。

事实上,选择“人”作为要素来表现中国,是整个创作团队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确实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人物的摆拍不如风光、景物好看。”

朱幼光说,“但是,风光景物能代表的内涵太有限了,主创团队关注的焦点则是‘人物’背后蕴含的深意。我们要让外国人看到片子,就意识到,这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中国。”

摄制组总制片人沈赞臣举了个例子,“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最擅长用这招。他们的封面人物,就是一个历史时期、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标志。新中国成立,他们就用过毛泽东。改革开放了,他们就用邓小平。最近几年还用过姚明、刘翔,还用李宇春、童子怡等等。我们也有类似的思考,但是我们要展现的角度更多,要尽可能多地涵盖‘中国’这样一个很广阔的概念和改革开放以来这样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

从最早选择角色的时候开始,这一理念就深植于朱幼光的心中。“我们选择的对象,一定要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让外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人。一定要能展现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勤劳、聪明、善良或者坚强等等。”

灵狮团队这个创意最终成为现实。在纽约时报广场,一位美国高中生不但认出了姚明,还认出了一直在国内定居的邓亚萍,他知道邓亚萍曾经叱咤乒乓球坛,而乒乓球在中美外交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到世界各地免费“抓”中国名人

早在《人物篇》拍摄时,摄制组工作人员就曾透露,此次参与拍摄阵容空前豪华。曾经创作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笔墨纸砚”的导演高小龙担任国家形象宣传片总导演并亲自执导《人物

篇》的拍摄。参演人员不仅有演艺界的国际巨星,商界、学界等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也将鼎力支持。仅在拍摄现场的一小段时间,记者便看到了陈鲁豫、郭晶晶、马艳丽等人。

在现场的工作日程安排上,记者还看到了李彦宏、姚明、谭盾、水均益等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需要讲话,不需要表演,只要以你最舒服的姿态和表情亮相就可以。在这里,你代表你自己,是一个中国的名人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的普通人。”摄制组总制片人沈赞臣说。

“谭盾、郎朗、马云、甄子丹等拍摄者都是专门从国外飞回来的。吴宇森在现场告诉我,他听说要拍一个国家形象宣传片,感觉重温了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自己眼泪不自禁涌出的心情。每个人都怀着吴宇森这样的心情来配合拍摄。”

朱幼光还兴奋地介绍了《人物篇》的一大特色:英文拼出每个人的名字,没有头衔,排序也没有讲究,除黄永玉和袁隆平等少数几位长者“享受”了短暂的“特写”,其余绝大部分镜头都是“集体照”。“我们不仅仅让这些杰出华人都出现在一部片子里,我们是让他们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你绝不能想象李嘉诚、王建宙、马云、李彦宏、丁磊这些人站在一个镜头前将会让观众感受到多重的分量。还有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也会被从全世界各地被“抓”到一起来。而且,这一切全都是不计片酬的。

航天英雄破例出镜

朱幼光还特别谈到航天英雄集体出镜的场面。

此次宣传片由于是国务院新闻办牵头,所以一向对于航天员出镜十分谨慎的中国航天员管理中心大开绿灯,积极配合制作团队的工作。

“去年7月26日,摄制组赶赴北京航天城拍摄压轴画面: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全体航天员集体出演的镜头。在我国自主生产的航天器材、装备和宇航服的背景陪衬下,身着训练服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6人昂然出现在镜头里,为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结尾奏下一记强音。”朱幼光告诉记者,初次参与这样重要的拍摄,几位航天员落落大方,镇定威武的神情不时赢得主创人员的阵阵赞叹,拍摄工作不到半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

做形象片没钱赚

形象片播出后,最受人关注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一则微博消息称,中国投入450亿元用于国家形象公关。

“450亿元可以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宣传到他们都吐死。”朱幼光玩笑道。

尽管灵狮出于商业合同保密考虑,拒绝透露招标方给出的价格,但公司透露,包括人物篇60秒完整版、两个30秒剪辑版和另一个总长约17分钟的角度篇,总价不及一般60秒商业广告的一半。

而在拍摄角度篇的过程中,摄制组“走遍中国的边疆,去了所有有代表性的城市”,最后仅在宣传片中呈现的就有十四五个。

“所有全部的出镜人物都是没有报酬的,凡是询问给多少钱的我们都没敢再联系他们。”朱幼光说。

宣传片制作完毕后的环节就不再由灵狮经手,关于投放所需费用,朱幼光并不知情。

广告只负责吸引眼球

朱幼光不是没有想到过争议,也并没有指望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有人将2009年商务部的“中国制造”广告与此次的形象片比较,认为前者画面和语言更为西化,而后者浓重的中国红色和一张张对外国人来说并不熟悉的面孔则没能做到“用西方听得懂的声音说话”。

朱幼光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关键还是“国家形象”这一概念过于抽象。相比之下,商务部的“中国制造”目标明确,目的在于说服观众中国货是携手世界共同制造的,获益者并非中国一家。

“这年头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争议的,何况是国家形象。”朱幼光坦言,“何况这个形象片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但至少在时报广场上放这个片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马上就有很多纸媒免费来帮你宣传。”

不过,美国当地媒体对形象片的报道大多未提及该片的效果,而仅是将此作为胡锦涛访美的引子,正文内容则仍然涉及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失业率高企、双边贸易摩擦以及人权问题。

一名不愿具名的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形象片并不能帮助他更懂中国,另外,姚明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中国派作这个用场。

但朱幼光仍颇为自信。

“我们不求西方人认识片中的每一个人,但一个哈佛数学系的学生肯定会认识丘成桐。”朱光幼说。

在灵狮办公室里,记者观看了此次形象片角度篇的部分内容。与人物篇的强势冲击力不同,角度篇无论画面还是内容都更为和缓。“但人物篇只是广告,广告的目的是短时间内吸引眼球。”苏明霞说。

朱幼光期待能有西方人对片中的人物发生好奇,并通过搜索进一步了解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中国。

9.中国元旦是怎么诞生的 篇九

中国人习惯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元旦”一词是如何来的呢?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夏朝的时候产生了“夏历”,就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世界各地元旦习俗

中国

由于农历新年的存在,中国的元旦习俗相对并没有国外那样隆重。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除夕在亲友家做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元旦的相关传说

10.中国猎头行业的诞生与发展研究 篇十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82)

建国后,中国一直实行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在管理内容上,以事为中心,主要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在管理形式上,员工被安排到一定的岗位后,被动性地进行工作,甚至是一次安排定终身,由其自然发展;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等机械的手段;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工作,就事论事,缺乏长远;在管理技巧上,传统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管理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等等。因此,在这种体制下,人才归属于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人才自身是没有所有权的,无法支配自己的流动权。企业员工从开始工作起, 便被动地分配到某个岗位,直至退休。员工进来不容易,想出去也比较难。个人的流动必须依靠政府、企业的行政调配命令,甚至于因为严格的户口管制政策,高级人才连辞职这样的权利,都要考虑户口、家庭、子女上学等制约因素。有关部门人事管理中的招聘、录用、工资管理、奖惩、退休等环节的工作被人为地分开,由各部门孤立地进行管理,各单位、各部门只重视本单位本部门拥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而不管是否有效利用,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计划经济后期,高级人才领域已经出现了新萌芽和新动向。1977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

须有知识,有人才”。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在会议开幕时宣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恢复高考是这一时期的亮点之一。1977年8月8日,一批老教授和老专家情绪激动地希望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邓小平同志当即表态,“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当年,570万考生走进了关闭10年的高考考场,仅北京市的报考人数就超过15万人。在考试成绩合格后,各级地方政府还组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后来,27万多人被全国各高校录取。

2.改革开放初期(1982—1992)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始认识到高级人才的合理流动,并尝试着进行局部的改革。典型事例就是科教兴国战略形成、尝试引进国外专家和成立全国人才市场等几个方面。

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引进了外国高级人才。1984年11月,中国武汉武汉柴油机厂公开聘请65岁的德国专家格里希,出任厂长。格里希成为中国猎头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此举打开了国有企业技术引进、智力引进的闸门。1987年,国家科委和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并在香港设置联络处,主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大批国外高级人才。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猎头行动,均由政府一手完成和实施。

成立了全国人才市场。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务院于1992年颁布的《全国人才市场管理条例》,是发展和规范中国人才市场的第一部国家行政法规。此后,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工作被提上了各级人事部门的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全国人才市场和区域人才市场先后投入建设。

3.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1年)

在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标志:

(1)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人才市场体系。1993年,人事部明确提出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包括人才市场体系在内的“三个制度、三个体系”,要求在2000年前初步搭成全国人才市场体系框架。1994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下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把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才资源,提升为国家战略任务。1993—1997年,全国人才市场网络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多层次的全国人才市场网络基本形成。国家人事部在天津、上海、沈阳、郑州、武汉、广州、西安建立了7个国家级区域

性人才市场;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的省、市、区、县人才市场已达1956个;行业性和民办人才中介机构也得到蓬勃发展,达1800余家。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为主渠道,以行业人才市场为辅助,以民办人才中介组织为补充的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1996年全国各类人才市场共举行人才交流会、洽谈会等5000多场次,进场招聘单位近70万家,进场应聘近2,000万人次,约300万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流动。

(2)猎头公司诞生并快速发展。在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特别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动政策,极大地刺激了高级人才市场的成长。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在人才市场化的大背景、大气候下,已经在香港、东南亚地区发展起来的海外猎头公司,把目光瞄准了中国腹地。经过1989—1992年连续3年的治理整顿,中国政府主要克服了通货膨胀、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整顿了国民经济秩序,使得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猎头出现的政策和环境机遇。

1992年6月18日,新加坡一家集团公司投资,在老工业基地沈阳成立了第一家以猎头命名的机构——维用猎头服务部,其最初的业务是负责外资企业在当地招募公司职员。它被视为中国猎头产业的萌芽。1993年3月,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成立,是最早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猎头服务机构,也是第一家公司化的大陆猎头企业。1993年8月1日,赛思管理咨询公司(现名赛思卓越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成立,是北京市的第二家猎头公司。它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100多家国内外客户的委托,寻猎成功的人才包括总经理4人,副总经理7

51人,业务主管、高级文秘126人;涉及的行业包括石化、机电、外贸、商业、医疗、交通、通讯等,美国的惠普、通用公司,以及德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大公司成为他们的重要客户。由于猎头在国内完全是开拓性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泰来、赛思这两家公司的早期骨干后来成为许多猎头公司的中坚。赛思公司的总经理黄剑说过,“不谦虚地说,北京的猎头公司,1/3和我们有血缘关系”。

在1994、1995两年,受国家整顿人才市场、人才中介行业的宏观政策影响,绝大多数猎头公司损失惨重,整个行业一度徘徊不前。1996年,猎头公司达到第一次产业发展高潮,仅北京地区就有30多家猎头公司。到1996年年底,猎头公司数量猛增到300多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大中型跨国公司纷纷收缩业务、开始裁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加大打击人才中介机构力度。这里,出现了著名的雷文失手事件。1993年,英国雷文公司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外资猎头公司中国办事处猎头。1997年10月,雷文公司因为挖取了北京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触犯了尚未解冻的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体制,旋即被政府严令限制活动,最终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在雷文公司告别晚宴上,送行的人和被送行的人都寂静无声、黯然落泪。

到了1998年,几乎所有的猎头公司都不得不承认,那一年是最为艰难的一年。仅仅北京、天津地区的猎头公司倒闭比例高达50%以上,剩余的公司也大都奄奄一息。

1999年,盛行中国市场的网络热,迅速复苏了猎头业。濒临破产的猎头公司老总们,突然发现来自通讯、IT、网络、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定单,如同雪花一般,纷纷扬扬掉到自己的头上。时隔一年,猎头公司重新复活,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2006年,公司数量猛增到3000多家(图5—1);从公司分布的区域来看,猎头公司主要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如京津地区、长江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等(图5—2)。

(3)外资猎头公司择机潜入中国市场。雷文公司失手后,并没有影响外资公司对中国大陆的垂涎。蜂拥而来的国外猎头公司,通过委托中国人才中介机构的方式,选择了一些比较安全的猎头公司形式,如合资公司、民营企业等。

2001年12月1日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对外资的谨慎开放。但是,外资获准参与中国的人才服务并受到条件限制,条件之一就是不得设立独资公司。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政策口子,却让国外猎头巨子们欣喜若狂。

4.市场经济时期(2001年以后)

伴随WTO协议的签订,中国政府开始有条件、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开放了大陆的人才(含高级人才)市场。

2001年11月10日,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终于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据此,外国资本已经可以按照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堂而皇之地进军中国市场。

2001年11月25日,距离与中国公司举办合资公司不到30天、号称全球最大猎头公司的美国光辉国际公司,如愿拿到了中国政府签发的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家进入中国人才中介市场的外国公司。次日,日本最大的猎头公司——仕达富(Staff service)也取得了第258号人才中介许可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02年6月,《北京市鼓励设立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暂行办法》出台,直接刺激了国际猎头公司入驻北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外资并购热浪,更是被引向了高潮。2002年5月,亚太地区最大的招聘网站——JOBSDB,在广州宣布购入中国人才热线40%的股权。2002年10月8日,号称年营业额达6亿美元的全球第一大猎头公司MRI,收购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睿特管理顾问(北京)有限公司(BriTay International)。2002年12月,欧洲猎头公司MPS与上海伟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中国的“猎头”业务。

2002年10月初,海德思哲公司与北京恒先人力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联姻,设立了合资的北京海德思哲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把IT领域、金融领域和国有制造业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随后,美国光辉国际公司也于当年10月31日,与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CIEC)成立合营公司——光辉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10日,根据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符合条件的外资人才中介机构可与中方人才中介机构依法成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开展人才中介服务。这意味着中国人才中介市场正式向洋“猎头”公司开放。

到2006年年底,绝大多数的、在国际猎头市场上排名前20位的跨国型猎头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光辉国际、CHINATEAM、JOBBANK、TMP、ONSTER等国际猎头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置了中国办事处,其后又升格为分公司或收购了中国猎头公司的份额。

上一篇:《燃烧和灭火》5则范文下一篇:武汉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