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导学案

2024-07-10

论语2导学案(共8篇)

1.论语2导学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积累《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理解和会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学法指导】

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联系实际,加深体会。

第一课时

【自学互助】

1.自学要求

(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2)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背诵默写。

(3)熟记本课相关文学常识,

(4)完成自学检测,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2.教材助读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3.自学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曾子( ) 笃志(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曲肱( ) 罔( ) 殆( ) 箪( )

(2)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古今异义】

①学而时习之 时:习: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 三省:

③温故而知新 故: 新: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译为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译为

③传不习乎 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

(3)写出并解释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4)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并用/给句子划出正确的停顿。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

(请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自学互助”环节,确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第二课时

【质疑互究】

1.预设问题

(1)本课所选十二则《论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3)归纳名言警句

①用于学习态度:

②用于学习方法:

③用于品德修养:

2.生成问题

【检测互评】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五经”指 、、、、。

3.请用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5)“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文中孔子的话: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吾日三省吾身

C.饭疏食,饮水

D.可以为师矣

5.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人不知而不愠

D.择其善者而从之

6.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文中选择一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

【总结提升】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2.论语2导学案 篇二

复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复习重点 :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背诵课文。2把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复习过程 一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对子间检测)

(1)《论语》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3)注音。论语()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

...

(二)解释下列括号内的词。(小组长检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可(以)为师矣()5.学而不思则(罔)()6.思而不学则(殆)()7.(诲)女知之()8.是(知)也()9.不(耻)下问()

(三)译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中考题集)

1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学习的知识要注意复习和运用,尤其到期末总复习时,应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做到_______。

(五)简答。

1说说这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给你的启示。

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分析。请写出其它的你知道的孔子的名言及其启示。

答:名言:言必行,行必果。启示:讲信用,要说到做到。

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启示: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旧知识这一问题,两则语录强调的重点是否相同?请做分析。

3.论语2导学案 篇三

一、教你知道: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说-悦女-汝知-智)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三、课文学习指导: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四、分章说明: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和“知新”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 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解]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解]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讲解]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讲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解]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默而识之——不断积累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归纳成语、格言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问题研究《论语》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今天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

六、教师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反思自己:◆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论语》十则 评估测试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吾日三省吾身()

二、解释句中加粗的词。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思而不学则殆()传不习乎()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士不可以不弘毅吾日三省吾身()是知也()诲女知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三、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折关系的有________,③表并列关系的有_______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任重而道远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

四、填空。1.《论语》主要是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_言行的书,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不亦远乎?7.岁寒,________________。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8.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七、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2-2、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篇四

2、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前言:我们知道振动产生了声音,使我们生活在充满声的世界里,有很多优美的音乐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是什么使音调有高低的不同?又是什么使得不同的乐器演奏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进行新课 探究与学习

知识点一: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你会发现前者的声音比较,后者的声音比较。(选填 尖细或闷粗)

问题: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猜想:音调可能与_______有关。

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按如下要求两..

次拨动尺子:

(1)将尺子长度的3/4(较长)伸出桌外,拨动尺子,仔细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并认.....真辨别音调的高低; ...

(2)将尺子长度的1/4(较短)伸出桌外,用同样大的力再次拨动尺子,仔细观察尺....

子振动的快慢并认真辨别音调的高低; ....

注意观察思考:(1)先后两次实验,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

(2)发出声音的特点?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尺子振动发出的音调。

实验

1、小明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乙、丙两种波形,从波

形上可以看出乙的音调丙的音调。

练习、在生活中管乐器很多,有笛子,葫芦丝等,他们都是靠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实现的。弦乐器也有很多,二胡、古筝等,他们的声音是靠

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实现的任务二

1、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5秒振动2200次,请问蜜蜂的频率是多少?

任务三:什么叫做超声波、次声波?

问题: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看课本33页并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2)通过看课本我们可知自然界的许多活动能产生次声波如、、、(3)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

________。

讨论: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知识点二:响度——人耳感觉到的 声音的强弱(大小)

任务一: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怎样才能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大?

猜想:响度可能与_______有关。

实验:把尺子伸出桌面一定长度,使尺子发声,想办法改变尺子发声的大小(也就是响度)。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保持钢尺伸出的..使钢尺振动,仔细辨别声音,度,简称。那么,声音响度大时,振幅,反之振幅小时,练习1:(1)蚊子的叫声和牛的叫声相比,的响度大,音调高。

2、医生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的,使声音的增大些。

拓展1: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拓展2: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解释: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决定的;

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决定的。

练习:春节文艺晚会上,男低音在放声歌唱,女高音在轻声伴唱,歌唱时的响度大,.这里的男低音和女高音中的“高”“低”指。

小结:(1(在鼓

面上撒些纸屑,击鼓时先轻敲后重敲,使鼓发出的声音由弱到强。观察纸屑的跳动与听到的鼓声的大小,可得出结论: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2越小。

(3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应用练习

知识点三:音色

辨别:播放一首乐曲时,在没有看到它们的前提下,仅凭耳朵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声音还有别的特性吗?换句话问,如果两个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这两个声音就一定相同吗?人耳就一定不能分辨

出它们吗?请举例说明。

探究:观察下图可知,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不同,即使发出________

与都相同的声音,借助仪器可能观察到不同的声音,它们声波的是不同的。

课后练习

1、实验:将家中相同的玻璃瓶(类似啤酒瓶)中装入深度不同的水,(1)听声音,瓶中水多时音调(高、低),声音是由于振动动产生的。

(2)向瓶中倒水,听声音,水越多,音调越,声音是由于振动动产生的。

(3)实验结论:

3、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4.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

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 真好听()(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

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________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

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解释有误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3、图1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4、如图2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5、图3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8、如4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

7、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1、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 形.

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图和____图;

响度相同的是___图和___图.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你能选用其他器材(如音叉、鼓等)设计实验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吗?尝试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1、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课中检测:

1、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

音调频率

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声

音色振幅

2、牛的叫声与小鸟是不同的,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_____比较高;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另外两者的________也不相同。

3、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________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

4、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

(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使一钢尺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5A.录音机B.电话机C.扩音机D隔音罩

课后拓展:

1、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用硬纸片刮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当轮子由慢到快转动时,硬纸片振动变___________;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3、要提高胡琴的音调,应将()

A.琴弦调紧一些B.琴弦长一些

C.琴弦松紧不用调,只要用力拉弦D琴弦松紧不用调,加快拉弦的速度

5.观察下图可知,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不同,即使发出________与都相同的声音,借助仪器可能观察到不同的声音,它们声波的是不同的。

6、百米赛跑场上,记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开始记

时,他所测到的运动员成绩比实际成绩要()

5.2《哦,香雪》导学案 篇五

学生姓名:_____班级: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本文相关知识,并概括文章内容;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学习重点: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学习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合作、质疑、探究

学习安排:1课时

【学习流程】

一、简介并导入

(一)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作者介绍

铁凝,女,姓:屈。1957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共16届、17届中央候补委员。原籍河北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后被认定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9在保定地区《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2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之后名声鹊起,受到广泛称誉,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三)内容介绍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二、预习检测

(一)生字词读音及字形

褶()皱娇嗔()虔()诚凛()冽温馨()悸()动怂()恿吮()吸搡()碾()轧()嘟()囔()斟()酌()胳()肢()荆()棘()黑黝黝()窸()窸窣()窣

(二)小说主要写了哪四个情节?

(三)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四)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学习探究

(一)火车对山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火车象 征什么?大山象征什么?

(二)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三)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四)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五)香雪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四、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一)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二)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三)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四)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五、课堂小结:作者铁凝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的态度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要刻画香雪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主题探究)

六、布置写作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6.命题与证明2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内角互余。会添加辅助线,构造新图形。知道作辅助线的几何证明常用的方法。

学习重点:“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例4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已知:ABC,如图14-14(课本)

求证:ABC180.1 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加的线叫做_______,辅助线通常画成_____。2 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

_____.3 如果三角形中一个角是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另两个角的和应为_____,于是得: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_____。(什么是推论?)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补充完成下列证明,并填上推理的依据:

已知:如图,ABC,求证:ABC

证明过点

则D—————E 180.A作DE//BC,(); EAC_____,()DAB______,所以BBACC___________(_)

=180.()补充完成下列证明:

已知:如图ABC,(图略,如课本练习)

求证:ABC180.//AB,DF//AC。分别交AC、AB于点E、F.证明点D是BC边上一点,过点D作DE

(作图)DE//AB,(请补充完成证明)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求证:BADBBCDD360

7.7、2弹力导学案 篇七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自主预习】

1.自学课本P6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

2.自学课本P6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自学课本第7页并做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合作探究】

任务1:弹性、塑性、弹力

1、像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_。像橡皮泥一样,一旦受力变形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形变。弹力发生在具有弹性的物体上,具有塑性的物体(选“能”或“不能”)产生弹力。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的弹力越大,它的弹性形变越大C.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

4、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任务2:弹簧测力计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5.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

A这样制作容易 B为了便于读数C为了提高精确度 D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当堂达标】

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当物体产生弹力时物体将 发生__________形变。2.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B.万有引力 C.人对墙的推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3.几个同学用同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4.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5.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_______

6.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得弹簧原长为2cm,当受到5N的力后,弹簧伸长0.5cm,当受力后长度为3cm时,所受外力大小为(在弹簧限度内)_______

7、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图1

8.5《再塑生命》导学案 2 篇八

知识目标

⑴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⑵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人物形象。能力目标

⑴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⑵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⑶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情感目标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教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通过速读课文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2、研讨点拨法。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涵,师生互动探究文意,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主要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外还有运用泛读、精读搜索信息的方法;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型】自读课【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收集有关海伦•凯勒与沙莉文老师的资料,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社会贡献以及精神境界。教学过程

1.音画导入,烘托气氛(幻灯片1)

(播放歌曲视频《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更是美丽的。刚才的歌曲画面中,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欣赏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重温童年的快乐纯真。(再转换一张黑色幻灯片2,稍停顿)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

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看看年轻的家庭女教师是如何“再塑生命”的。板书课题:《再塑生命》(幻灯片3)

(这样设计导语的目的:用图片音乐、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

(二)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对海伦•凯勒及其老师莎莉文小姐的生平事迹的认识和了解。① 学生演示自己所查询的资料。(学生将资料进行整理,用投影仪进行演示)

(整理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国籍、成就、生平、他人评价,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适合多媒体演示。)② 教师准备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

幻灯片4: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幻灯片5: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幻灯片6: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灯片7: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识记字词。(幻灯片8、9)

搓()捻()繁衍()迁徙()觅()食譬()如 栖()息小憩()遨()游花团锦簇()冥()思遐()想企盼(qìpàn):盼望.繁衍(fán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qiānxǐ):迁移.花团锦簇(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理,概括的能力。)

1.(幻灯片10):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主线十分清晰。请大家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幻灯片11)学生回答后明确:

①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②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

③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2.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幻灯片12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幻灯片13)(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组把我抱在怀中的图片)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叫我识字的图片)

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幻灯片14(背景幻灯片展示海伦和莎莉文小姐在树上的图片)

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紧紧搂住海伦的图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养成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另外在阅读前适当给学生一些阅读任务,会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

(五)深入理解课文

逐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幻灯片15)①关于“爱”的教育: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爱”的?②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是什么?③请说说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1.对于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爱”的句子:(幻灯片16)爱是什么?爱在这里。(指着心)爱就是花的香味吗?不是。

爱是不是太阳?是太阳吗?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2.学生思考2、3个问题,分组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幻灯片17)

安妮•莎莉文: 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海伦•凯勒:勇敢、坚强,聪明、好学,有旺盛的求知欲,情感丰富,悟性高。3.对“再塑生命”的理解:(幻灯片18)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这里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4.创造思维活动(幻灯片19)

请用一个比喻句说出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所起的巨大变化。

例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记忆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中引向光明。仿写: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六)小结:(幻灯片20)再塑生命

莎莉文海伦因势利导认识具体事物勤思好学循循善诱了解大自然坚韧不拔甘于奉献认识“爱”热爱生活关心爱护感激爱戴

(七)情感体验:(幻灯片21)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关爱他人,让生命得到升华。(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八)互动共享,体验反思:(幻灯片22)

1.海伦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资料,并出示有关幻灯片23—29

①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②阿炳 :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③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④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⑤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⑥邰丽华:]如果有一天,能够给我有三天的听力。第一天,我要听听陪我渡过20多年的音乐。第二天,要听听关心关爱我的周围的朋友们的声音。最后一天,我要听听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最美妙的声音。……

像海伦这样身残志坚的人有很多,他们的生命可以说是不幸的,可是他们用坚强和乐观弥补了这个不幸,他们要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请学生畅谈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成功与挫折,快乐和不幸。并积累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幻灯片30)

①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荻更斯

②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③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九)幻灯片31:海伦•凯勒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有了对生命的热爱,才有了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欣赏诗歌《热爱生命》——(幻灯片32)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风雨,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受到洗礼。)

(十)教师寄语:(幻灯片33)

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能在你的生命长河中勇敢地藐视困难、直面人生。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十一)推荐作业:(幻灯片34)

1.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 挠的奋斗精神和莎莉文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写读后感,或写一写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业灵活,重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心灵更易得到净化,更易理解生命的意义,爱的意义。)

(十二)请同学们记住: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幻灯片35)

(十三)在歌曲《隐形的翅膀》中结束本课.(幻灯片36)

上一篇:新闻消息写作下一篇:三基建设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