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沧海教授谈家庭教育
1.听黄沧海教授谈家庭教育 篇一
福建是我国传统民居类型较多、保存较好的区域,闽西土楼、闽南红砖房早已著称于时。在闽中永安,乡土建筑也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我国学者曾将闽中民居概括为“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以及“连排屋”这几种类别。如此划分虽属粗略,但基本反映了当地复杂多样的建筑形态。
永安青水畲族乡地处闽中核心位置,山高路远,文化多元,木构合院护厝(护厝)式民居、地面干栏式结构迥乎其表,独树一帜。这种民居同时具有“合院”、“干栏”两大特征,在青水沧海畲族村发展的比较丰富。2013年初,沧海畲族村由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当地大多数建筑平面布局相同俗称“二进三堂五栋”建筑。建筑均利用地形而建,具体由上堂、下堂、厢房、习文厅,门楼、围墙、横屋、附楼、绣花间、花坛、排水沟等十多个单元组成,不同建筑在组成单元上略有不同,但整体格局大多为典型的合院护厝型民居,即由中间的带有祭祀性合院以及两侧护厝组成。结构形式上,建筑多为杉木材质,以穿斗式构架为主,墙壁木竹骨编蔑泥灰粉墙(编竹夹泥墙或称灰板壁)隔断。
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平面布局均可分为3个流线,分别为中间合院会客(祭祀)主流线以及两侧生活流线。主流线上的空间由前至后分别有门楼、前院、下堂、天井、上堂等,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无论从平面布局、流线规划、风的遮引、水的给排、材质应用以及建筑装饰上处处都体现出了以中轴线,即祭祀会客用途的合院为尊的思想。
其中,建筑装饰是中轴线上建筑单元最为突出的特色。建筑装饰是指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前提下,运用雕刻、绘画、陈设等艺术手段对其进行美化,以满足户主感官上的愉悦,同时也传递出他们的理想追求和审美趋向。我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材为基本构架和装饰材料,沧海村传统建筑也不例外。这种“恋木情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体表现。
以下主要以中轴线为主,从前至后简析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装饰特色。
1门楼
门楼为主流线入口,沧海村传统建筑门楼选址分为两类,一类门楼设于前院正中,如龙德堂、龙长坊、东发堂、余庆堂等;另一类门楼设于前院侧方,如龙昌坊、长盛堂、龙归祠等。这种区别就直接造成了门楼建筑装饰的巨大区别。
1.1正中门楼
上文提及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以中为尊,当门楼设于正中,就很自然的成为建筑中轴线中最为前端的建筑单元,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此类门楼梁架木构件上常常雕刻花草等祈求吉祥平安的图样,以彰显其地位。
作为内外风水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正中设置的门楼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增加威严、震慑不良风水,门楼均设置“虎眼”即门楼上左右相对的圆形雕刻的装饰线木构件,其雕刻手法十分复杂,一般分为内圈和外环,麒麟等瑞兽居于内圈,其外侧环绕对视的草龙及反复的祥云图样(见图1)。据村民描述亦可使心怀不轨者不敢窥视建筑内部,保证主人家以及贵宾的隐私安全。
正中设置门楼不仅仅需要阻断外部不良风水,还需要留住内部好运。因此,当地人民在门楼的檐檩上也颇费力气进行装饰。檐檩宽半尺有余,檩条底部平雕阳刻,饰有较为简单的花鸟图案,油饰略施粉黛,清新脱俗(见图7)。这样的花檩可以帮助主人家的好运回转与檩下,财气不易不外流。
1.2侧方门楼
与正中门楼不同,当门楼设置于前院侧方时,就已不属于中轴线范围内了。因此,侧方的门楼多数以素面木构件为主。而且,由于位置不在正中,就不存在主人家以及贵宾的隐私安全之虞,自然的也就不必考虑风水阻隔的问题,故不再设置“虎眼”与花檩。
2下堂
下堂是中轴线上建筑单元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堂又成为倒座,与上堂及天井两侧的厢房形成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合院形式。承担着会客、祭祀等重要时刻贵宾的通行与住宿功能,其建筑装饰自然是不能马虎。
上文提及门楼的不同设置方式,当门楼设置在侧方时,作为此时中轴线最前端的建筑单元,下堂自然承担起了外部不良风水的“重任”。这种情况下,下堂次间朝前院一侧就是设置“虎眼”,工艺形式和装饰内容均与正中设置的门楼上的“虎眼”相同,但是由于下堂次间一般兼有宾客住宿功能,故设置于下堂的“虎眼”一般为透雕工艺,使得“虎眼”兼具采光通风之功效。
下堂稍间门一般朝前院一侧开启,门形式主要为隔扇门。在沧海村传统建筑中,隔扇门、窗仅仅设置在下堂朝前院一侧及中轴线的天井四周房间朝天井一侧。隔扇主要由槅心、裙板、绦环板组成,其间以抹头分隔、两侧抱以边挺,形成一个完整的门扇或窗扇。下堂朝前院一侧隔扇门的抹头及槅心上一般雕刻精美而且总是成组出现相互呼应的四种意象,最为常见的就是文人四艺———“琴棋书画”纹饰,反复的以相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在槅心或者抹头的装饰上(见图2)。这种反复出现的情况,不仅仅代表了当地工匠手艺的代代流传,也体现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迈过大门,走进下堂明间,明间两侧缝架上亦装饰有各类卷草,花卉图案,下堂明间的脊瓜柱演变为雕饰构件,常见雕饰麒麟驼住脊檩,麒麟性格温顺为仁兽,置于下堂明间缝架最为高处有迎宾送子的意义(见图3)。同时不得不提的是下堂明间的脊檩,与门楼檐檩相同,采用花檩的工艺,构件尺度与装饰精美程度却更上一层楼,油饰也更加丰富,突出了下堂与门楼的不同地位(见图7)。相同的是花檩的设置亦是为了保留更多的优质风水于内部。
下堂朝天井一侧的门窗作为祭祀、会客时,主人、贵宾从上堂回望所见最大面积的装饰之一,其装饰的华丽程度自是不低,故均采用格扇门、窗。其槅心为图案装饰的重点,多采用木条组成的各种网格状连续规则图案打底,如万字纹、冰裂纹、亚字纹、菱形纹、回字纹以及井格等。打底图案之上加以题材丰富的图案,如树木花卉、山水风景、博古杂宝、人物神仙等,两者复合在一起。
3上堂
作为同一房族人的公共使用场所,合院各屋明间,尤其上堂正厅是会客、家庭议事、对歌、婚嫁、祭祀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村民获得丰收和荣誉都要在厅中陈放,是整个建筑对外展示的最重要部位。因此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的雕刻装饰在上堂大厅部分是最为精美的。
进入上堂首先到达便是上堂大厅的前廊,前廊梁架装饰也十分精美。单步梁上瓜柱均演化为精美的整块雕刻件,常见有麒麟,凤凰等,其中尤以龙昌坊的花瓶为精美,瓶身雕有密布的钱纹一圈,茂盛的花草从瓶口涌出,依随屋面至坡度延展开来,花草均为双面透雕,中间通透处以麻刀灰填缝隙(见图4)。
前廊的隔扇窗是另一个亮点,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的前廊两端与上堂次间朝前廊一侧窗均为隔扇窗,采用的亦是常见的复合型的雕花,但题材却略有不同。如龙昌坊的前廊隔扇窗,在变体的龟背纹上,附有行楷字体的对联,甚至连印章都不落下,实属沧海少见的做法,这种雕刻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在前廊还有一处有意思的地方,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上堂次间因层高较高,常常隔出阁楼使用,阁楼入口小窗也朝前廊,因此这个小窗也十分讲究装饰,龙昌坊的该处小窗以螭龙团字对书“福”、“禄”二字,东发堂以螭龙团瓶图案祈祷平安。图案内容的直白与其所处高处角落位置的低调,两者互相辉映更显韵味十足。(见图5)
上堂明间两侧缝架的插梁,即大通、二通朝明间一侧均单面见光雕饰。大通在各个柱间做逐层突出的方正线纹,寓意刚正不阿,并以这样厚重的装饰突出祭祀的严肃。与之不同的是,大通上方的二通在与柱连接处以卷草流云相连的,简约中透露着这间厅堂中所进行的祭祀乃天地归一的意境。梁架瓜柱与柱之间的付束多做喷涌而出的泉水状的卷草图样,因为房屋构件均为木质,火灾成为房屋安全的最大威胁,人们通过这样的图样祈求房屋远离火患。
图6龙德堂上堂正厅梁架
此外由于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中轴线上的各个厅是敞开的,不封闭,通透的,外人可以自由出入。厅中的檐檩和脊檩的装饰是最讲究的,据说如此在通透的厅中,风水在厅中转的时候,可以被雕有吉祥图案的檩条锁住。风水挡在屋内,形成风水不外流,家中才会兴旺。上堂的檐檩与随脊檩便是如此,同上文提到的门楼檐檩以及下堂脊檩,三个中轴线上建筑单元的花檩由外至内,一根比一根宏大、华美,通过这样递进的趋势,烘托出正厅的最高地位。同时,随着由外至内标高的增高,花檩底部的空间也在逐级递增,大大的丰富了垂直空间的层次感(见图7)。
上堂明间正中的神龛是祭祀活动中的目光焦点。增设两柱,将厅堂后壁分为三开间,神龛居中,两侧为素面的板门,通过这样的方式凸显神龛的地位。在装饰方面,神龛上部的后壁均用条形草龙硬团的图形装饰,神龛下部厚重的龛台上浓墨重彩的雕刻有锦鸡茶,莺歌菊、梅花雀等多幅祈福纳吉图案。神龛几乎是整个建筑装饰最为极致之处,但如今如此精美的神龛,沧海村仅存龙德堂一处,着实令人感到惋惜(见图8)。
4结语
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精美的装饰背后蕴含着驱邪避讳、祈祥纳福的永恒主题。各个建筑大量运用麒麟、凤凰、牡丹来祈求富贵吉祥,以仙草、八仙等寓示长寿美满,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群汇集了大量雕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体现出造房工匠卓越的艺术才华。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装饰在位置上基本相同,形式上却又用巧夺天工的技艺,体现不同建筑之间“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其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钦佩。
沧海畲族村传统建筑是闽中畲族传统民居的一个缩影,凝聚着闽中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先人将独特的思维观念和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渗透到建筑方方面面,赋予了建筑独特鲜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戴志坚.福建闽中民居[J].古建园林技术,2004(4):47-51.
[2]许东锬.福建永安青水传统木构民居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8.
[3]薛力.福建永安青水民居东兴堂初探[J].建筑学报,2011(S1).
[4]薛力.福建永安青水福临堡初探[J].建筑师,2009(06).
【听黄沧海教授谈家庭教育】推荐阅读:
蝴蝶飞不过沧海10-22
观沧海拼音版06-26
见证沧海变桑田散文10-22
如何使用沧海桑田造句07-03
《观沧海》书法作品08-27
观沧海读后感作文08-19
《沧海日出》教学设计(简要参考)09-18
观沧海的经典学案11-02
《观沧海》的优秀教学设计10-1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