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2024-06-26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通用9篇)

1.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篇一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实施的。(2006年9月1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住院床位总数在________________以上 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100张)

4、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________________(灭菌水平)

5、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________________的处分。(降级、撤职、开除)

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共分为_______章_______条。(七章、39条)

二、是非题:

1.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2.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可以重复使用。(×)

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6.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三、单项选择题:

1、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A、12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

2、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

A、医院感染 B、医院感染暴发 C、医源性感染 D、以上都不是

3、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是()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

4、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B)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高压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B)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

6、手术室的分区包括(B)

A.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B.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C.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 D.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7、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C)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四、简答题:

1、医疗机构发生哪些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篇二

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网络

1.1 领导重视, 责任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医务科、护理部同属一级临床管理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规划和组织协调。各临床科室成立以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科内业务骨干为质控员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 定期召开质控会议。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为医院综合目标管理的考评项目, 按照感染办制定的月质量检查项目进行日常工作的检查, 将结果反馈质量中心, 作为医疗质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确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 加大了管理力度, 并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 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管理系统。

1.2 多部门合作, 齐抓共管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 管理环节多, 需要各部门参与组织协调, 齐抓共管。我院于2003年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先后制定了30余项管理制度, 审核受控后按照文件要求下发到各科室。对各科室感染管理目标和评分标准、抗生素使用管理、消毒剂使用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 明确各类人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 使医院感染管理责权明确, 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 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靠拢。

2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实行全员培训, 坚持和完善岗前培训、考核上岗和常规培训制度。感染办制定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 定期对医务人员、护理员、卫生员、工勤人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职业防护》等医疗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利用多媒体、请专家授课等形式进行, 参加培训人员培训时签到, 培训后考试。通过培训, 强化了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 增强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的观念, 养成了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

3 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把好一次性用品的采购订货关, 认真审查“三证”, 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医院。严格质量验收、严格查验包装, 特别注意包装上的灭菌方法、有效期等标识, 按要求抽样检验, 保证合格产品用于临床。临床科室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污染垃圾分类、初步消毒, 并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 实行无害化处理, 严防污染物品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4 规范医院垃圾管理

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装运, 医疗垃圾由专人收取、专用封闭垃圾车运送到医疗垃圾暂存站, 由专车运送到指定垃圾场进行焚烧处理。2003年封闭病房楼的垃圾通道, 各病区的垃圾分类袋装, 锐器用专用的锐器盒盛装, 减少了交叉污染, 使医院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5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控制医院感染率

感染办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1]。由专人对每月的出院病历进行检查, 与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复核后将感染率、漏报率、医院感染疾病顺位情况在院例会反馈, 对个别漏报科室加大惩罚力度, 有效地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和漏报率。每月滚动对各临床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后手术器械等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定期反馈给科室,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 促进科室提高医疗质量。

6 加强抗菌药使用的管理

抗菌药的应用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但抗菌药物管理又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难点。感染办会同医务科制定了抗菌药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院内网络, 限定抗菌药物使用权限;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药剂科、检验科定期反馈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结果, 推荐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同时利用网络邮箱提醒、科室个别谈话、网上通报等措施有效干预滥用抗生素行为。

7 小结

我院2003年成立感染管理办公室, 4年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重点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 (ICU) 、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室等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2005年我院手术室曾发生几例聚集性伤口感染, 我们通过对医务人员手、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器械等进行重点监测, 近2年手术量不断增加, 没有发生聚集性伤口感染。

在医院感染的接触传播过程中, 医务人员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进行多次关于手卫生的培训教育, 各临床科室配备脚踏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及干手设施, 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

我院的院内感染率从2004年的2.12%到今年的1.30%;漏报率2004年为20.23%, 我们加大了管理力度, 发现漏报即与科室个人奖金挂钩, 目前漏报率为0。院内感染病例的培养+药敏的送检率也从以前的不足30%上升到现在的75%以上。

通过不断地学习, 我们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后将进一步总结经验, 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3.医院感染原因及控制感染管理对策 篇三

【关键词】医院感染;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44-01

1医院感染原因

1.1易感人群集中一般住院病人由于原发病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易感性较高,因此,所有住院病人都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对象。

1.2毒力强耐药菌株易于形成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病人,此类微生物经过多次繁殖,反复传播,毒力很强而且长久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医院生长繁殖。当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生长繁殖,就会导致正常的相互制约的菌群失调,很快达到治病量,导致感染的发生。

1.3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院内感染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职业防护意识淡泊,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有的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1.4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由于种种原因,有关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到位,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概念不清楚,部分医院没有设立感染科,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医疗废物不断增加并已经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源,在基层医院由于这方面管理制不完善,容易导致二次交叉感染。

1.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特别是基层医由于不合理院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联合用药不规范,用药时机不规范,时间、用法、用量不规范等问题。

1.6院内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忽略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的检查,造成一些违反规范要求的操作行为。医疗废物如果分类不清楚,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就会引发传染源扩散或发生院内感染。

1.7医院环境污染严重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感染患者的病房,厕所的污染也很严重,抽水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起大量微生物气溶胶。

1.8侵入性诊治手段的增加美国每年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者占医院感染的45%。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入装置等侵入性诊治手段,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导人体内,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

2控制感染对策

2.1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对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等,从预防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

2.2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工作,减少漏报 ,能及时发现问题 ,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蔓延。落实制度 ,制定考核标准,每月考核 1次 ,每月向科室反馈漏报个案表、科室漏报率 ,使报告工作细化、量化 ,使漏报率逐步达到卫生部的要求 ,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3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规划和组织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

2.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以组织专题讲座、职工进修、岗前教育为重点,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5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2.6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有效的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临床科室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污染垃圾分类初步消毒,并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实行无害化处理,防污染物品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2.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低到最低。无菌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医疗法规,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

2.8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提高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避免盲目的经验用药。

总之,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困难 ,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 ,加强感染管理科工作的主动性 ,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医院感染岗前培训测试题 篇四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测试题(2016.5.27)

姓名:

成绩:

一、判断题 :(3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

2、不发烧的普通感冒是医院感染。

3、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按清洗——消毒——灭菌的步骤处理。

4、六部洗手法搓手时间应不少于15秒。

5、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移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6、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属于感染性废物。

7、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可使用。

8、导尿管不慎脱出,应当立即插好导尿管。

9、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10、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1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12、血压计袖带、压脉带、听诊器、床头柜、床单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需按时清洗干 净,用低效消毒方法即可,有污染时采取高水平消毒。

13、无菌棉签须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14、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1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二、单选题(25分,每小题2.5分)

1、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低危险用品

2、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3、使用中的皮肤消毒剂最好采用小包装,要求启开后不超过几天。()A、1d B、2d C、3d D、7d

4、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

色容器或垃圾袋()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投 F、以上都不可投

5、终末消毒是指()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6、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7、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

8、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9、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对于医院感染应持“零宽容”的态度,尽可能避免每一例医院感染;

B 医生查房时应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每查完一个患者即进行手卫生;

C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D 做好手卫生只是保护患者,并非保护医务人员。

10、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杀灭

()

A 病原微生物

B 非致病微生物

C 细菌繁殖体

三、多选题(45分,每小题5分)

1、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2、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A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 处理清洁物品后

E 摘掉手套后 4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D 芽孢

A.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C.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D.消毒伤口

6、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B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C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D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E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F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7、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A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

B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C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 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D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E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8、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

B、手套;

C、护目镜;

D、隔离衣; E、防护服。

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

A、掌心相对揉搓;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D、拇指在掌中揉搓; 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答案:

1、判断题:

8、13错

2、单选题AADDACDBDD

3、多选题1 ABC 2 ABCD 3ABCE 4ABCDE 5ABCD

6ABCDEF

5.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篇五

一、单项选择(9题)

二、多项选择(7题)

三、填空题(10题)

四、判断题(10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9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A 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4、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5、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C)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6、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臵的管理工作。(B)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7、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D)A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9、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

感染暴发信息,内容不包括(D)A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 感染初步诊断 C 累计感染人数 D 感染者家庭住址

二、多项选择(7题)

1、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BCE)A 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 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臵能力

C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 改善医患关系 E 保障医疗安全

2、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BD)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E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C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 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E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

部?(CDE)

A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5、医院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BD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E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6、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表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A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 累计感染人数

C 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 D 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 E 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

7、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E)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E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填空题(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3、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臵工作预案,有效

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4、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5、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6、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

病的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

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8、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

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

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9、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

区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臵工作的质量管理。

1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 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臵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指导。

四、判断题(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越级

直接报告。(×)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

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

5、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

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8、医院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5

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10、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缓报

等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简答题(2题)

1、简述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主要内容。

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

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

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

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

情况等。

2、简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含义。

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

6.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篇六

2014年1月15日

科室姓名职业成绩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

1、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不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2、多剂量用药可以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3、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

4、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可以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5、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备皮应当在手术前一日进行。()

6、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没必要分区放置。无菌物品也没必要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

7、超声探头没有必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8、工作人员可以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9、薄膜手套可以代替乳胶手套接触体液、血液。()

10、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24小时内报告。

二、填空题:

1、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

2、口腔科应使用手机。

3、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有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清洁消毒。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5、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

6、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

7、医疗机构所指的特殊感染是指

8、在给药途径上,合理用药的原则是

9、手消毒剂应标明

7.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试题 篇七

1 临床资料

(1) 规章制度不健全, 无内镜室消毒灭菌制度、消毒灭菌监测制度、内镜操作规范、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等, 内镜清洗消毒质控检查制度等, 以致从业人员无章可循。

(2) 布局、流程不合理, 清洗消毒、诊疗、贮镜室同在一室, 房屋有限或管理层院感意识淡薄, 布局流程不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造成人为的污染。

(3) 人员及基本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欠缺, 基层医院大都规模小、设施简陋、工作量不饱和, 无专职人员、单独的胃、肠镜清洗槽、专用内镜涮、高压水枪、酶洗剂、干燥机、超声清洗器、消毒、灭菌液监测试纸[1], 没有基本的设备, 更谈不上清洗消毒、灭菌效果, 基本的洗消程序:酶洗、清洗、消毒、清洗、干燥更无从保证。

(4) 清洗、消毒不彻底, 因内镜管道狭长, 结构复杂, 有活动的旋钮, 闭塞的盲端、尖锐的钳辩、清洗、消毒存在一定的难度[2], 洗刷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若没有慎独精神和一套严格的质控体系、相应设施的保障, 清洗、消毒质量就成为空话。

(5) 胃肠镜及附件数量少, 就诊病人多, 接台操作频繁, 为达到减少病人等候时间, 只有人为地缩短清洗、消毒、灭菌时间[3], 如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 胃肠镜浸泡达不到10min, 支气管镜浸泡达不到20min,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大打折扣, 如活检钳无周转基数或数量少, 若浸泡灭菌, 要达到浸泡10小时灭菌就是空话。

(6) 忽视对相关胃肠镜之外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如引流管、内镜四槽, 泠光源机器表面, 贮水槽, 治疗车表面。若不及时清洁、消毒导致环境贮源潜藏病原菌机会增多。

(7) 参加内镜规范培训少, 知识老化, 内镜从业人员对卫生部已出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不了解, 未参加专业的培训, 未及时更新医院感染新知识、新观念, 对消毒剂知识掌握不全、浸泡消毒时间不够、消毒液浓度监测未有落实等。

(8) 职业安全防护不到位, 对内镜室职业安全危害性认识不足, 标准预防落实不到位, 无相应的防护设施, 如防水围裙、袖套等, 诊疗室通风效果欠佳, 密闭、阴暗潮湿, 戊二醛消毒液浓度>0.05ppm, (国外最新规定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5ppm, ) 使用浓度的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轻度刺激性, 少数人可产生皮炎和过敏[5]。气味浓度大, 消毒液未及时加盖等。

2 对策

(1) 建章立制, 健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各级医院, 不论规模大小, 均要以卫生部出台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为基础,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落实本院制定的内镜操作规程。

(2) 强化三级管理网络, 院感管理委员会、院感科、科控感小组三级管理职责明确, 科室自查、院感科督查、院感管理委员会落实质量控制奖罚。建立科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发现问题及时实施干预措施。

(3) 强化院领导院感控制意识, 利用院周会、院务会向院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讲解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 结合国内当前形势, 生动形象上好领导的思想课, 提高院领导对院感工作的认识, 增加对胃肠镜室人员、设备、场地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扶持。

(4) 加强培训,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让全院工作人员认识院感工作的重要性, 对内镜室从业人员重在解读卫生部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的构造、保养、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的消毒, 手卫生规范的落实, 各种监测方法等。

(5) 完善布局及流程, 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原则, 根据医院条件应满足基本的院感控制要求, 对不合理的布局及流程应及时改建及调整, 做到功能流程合理, 洁污分开, 通风良好。

(6) 合理安排诊疗人次, 根据每个医院内镜的基数, 有计划的安排内镜诊疗人次。

(7) 建立科学的院感监测体系, 常规做好消毒液、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内镜室物体表面消毒每天1次, 消毒液浓度监测每天1次, 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每季1次。灭菌内镜每月1次, 掌握消毒、灭菌标准, 消毒后内镜每季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细菌数应<20CFU/件, 灭菌后内镜及活检钳每月生物学检测,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对不合格项目要查找原因, 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实施后再监测, 直到合格为止。

(8)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 管理层要大力改善内镜室工作条件, 从业人员操作时要作好标准预防, 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 房间应注意开窗、通风、安装换气设备、戊二醛消毒液要及时加盖、尽量选用替代戊二醛的其它高效消毒剂, 医院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保障体系[4]。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4) .

[2]黄靖雄.软式内镜的再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7) :653~655.

[3]李六亿.内镜医院感染现状、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4) :423~425.

[4]许慧琼, 潘晓平.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 :31.

8.精神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篇八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1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全部病患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分别给予5项院内感染特别控制管理措施和常规的感染管理措施。实施后,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检测指标,对观察组的特别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评估。调查期为3个月。

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总感染率为33.33%,两组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感染护理的满意率为82.05%(128/156),对照组为62.18%(97/156),两组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组5项特别管理措施抗感染率效果显著,而且满意率优良,是降低精神病医院院内感染率的有效管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院院内感染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5-02

院内感染主要指病人在医院内接触到感染源从而导致感染的事件。对院内感染的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精神病医院里,病人数量较多、病情复杂易复发,住院条件较拥挤,而且病程长,部分需要长期住在医院里,特别是“三无”流浪精神病人多合并营养不良的状况,因此病患获得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本文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1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感染病因进行调查统计,并提出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管理办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1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主要来自4个病区的长期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34例,年龄14.5~67岁,平均46.7岁。将全部病患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选定了观察对象之后,在2010年6月开始对观察组统一施行5项院内感染特别控制管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感染管理措施。实施后,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检测指标,并对观察组的特别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评估。

1.2.2精神科医院抗感染特别管理方法。①病区医护人员要熟悉本院的感染管理制度。领导和专门的管理人员要树立重视院内感染管理的观念,经常组织学习或者培训了解新的预防感染、控制感染的方法,并且建立感染管理的激励制度,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双重机制,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责任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感染的发生。②在每个病区设置都设立一個专门的传染病隔离病室。每当本病区的患者发生感染征兆或者感染症状时,例如;高烧、呕吐腹泻等,马上转入隔离病室,进行相应治疗和隔离,以免感染扩散,感染消除后才送返原病室。③增强医护人员的抗感染专科知识,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实践培训、观摩等方式途径进行。抗感染专科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预防感染的专业指导,例如饭前便后或者服药前指导病患要洗手,病患洗手后要统一检查,对于洗手不合格的病患指导、监督其再进行一次;熟悉精神病科的药学知识,例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会导致血球数量减少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降低病患的免疫力,因此要加强服用氯氮平病患的血常规检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当病患出现感染特征时,除了加强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测,也要合理利用抗生素。尤其是在确诊感染后,对病患的感染原因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紧密观测其用药后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停止和更换药物,这能够大大提高抗感染的作用。④对病患的水杯、餐具、毛巾、水桶等生活用品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做好标记,确保专人专用,使用后均要进行统一消毒。此外,对于病房的环境,也要保持干净和无菌,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消毒灭菌,使用2%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擦拭门窗和桌子,坚持每天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紫外线照射30~60min,实现定时、定量、定质地消毒。⑤对于老年患者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保持其皮肤体表的干净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具体的管理办法有:鼓励并协助变换经常翻身或者在床上活动肢体,以防止身体局部被压迫过久而产生褥疮等。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是使用用SPSS13.0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是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则采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经过为期3个月的观察研究,观察组尿路感染5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肺部6例、其他4例,总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8例,尿路感染13例,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各11例,其他9例,总感染率为33.33%,两组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满意率比较。经过访谈病患或其家属等形式的调查,观察组对感染护理的满意率为82.05%(128/156),对照组为62.18%(97/156),即患者对观察组的特别管理办法满意程度较高,两组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精神病医院里,环境比较封闭,病人数量较多、病情复杂易复发,而且病程长,需要长期住在医院里,同时病人活动减少,营养体质情况较差,年龄较大的病人多合并躯体疾病情况,一旦某个病人出现感染,比较容易在病区内扩散,或者影响到更大的范围。因此病患获得感染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隔离感染源是一个很有效的预防办法。在观察组运用的5项院内感染特别控制管理办法中,所提及的在每个病区设置都设立一个专门的传染病室,这就解决了隔离及继续进行治疗的问题。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率与满意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精神病医院加强实施5项院内感染特别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同时也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院内感染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严素玲.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786

9.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篇九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指在医院某一科室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数的同类感染,病人之间有相互联系,有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7、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均≤20%。

8、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指哪些?

答:高危区指手术室、重危病室、监护室、供应室、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血液病和肿瘤病室及器官移植室。

9、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答: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10、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

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11、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目的是什么?

答:(1)保护健康人免受细菌的侵扰。(2)帮助某些患者免受继发性细菌感染。

12、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范围是什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指在医院某一科室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数的同类感染,病人之间有相互联系,有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答:主要为手术感染率高或发生感染对愈后有严重影响的手术,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或手术时间长受细菌污染可能性大的手术;如外伤和烧伤病人的手术;心血管手术等。

1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

答:(1)必须有严格的指征。(2)联合用药应达到协同或相加的治疗效果。(3)及早找出病原菌。

14、合理选用抗生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分析可能致病菌并根据其药敏试验选药。(2)分析感染疾患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基础疾病的关系选药。(3)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理作用特点。

15、医务人员被乙肝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答:应尽早(最迟不超过7天)注射乙肝疫苗,剂量为HBIG100IV/ml、2ml,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

16、医务人员给HbsAg阳性者进行手术时应注意什么?

答:HbsAg阳性携带者,特别是e抗原阳性,医务人员在施行手术等损伤性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做好自我保护。

17、在工作中对有可能感染HIV的意外如何处理?

(1)HIV污染物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2)血液体液溅入眼、口内,应立即反复冲洗、漱口。(3)即刻抽血检测HIV,3个月、6个月后复查。

18、HIV的消毒方法有什么?

答:对HIV污染的废弃物可用焚烧法;需要重复使用的(如工作服)可用压力蒸汽法灭菌;医疗器械可用2%戊二醛浸泡2-3h或70%乙醇浸泡10-20min后再洗净;工作面、地面等可用次氯酸钠、乙醇、漂白粉消毒。

19、煮沸法灭活HIV需多长时间?

答:HIV对热的耐受力不是很强。煮沸(100℃)20分钟,完全可以使它灭活。

20、血液透析穿刺针应如何处理?

答:血液透析穿刺针因不易彻底消毒、灭菌,应采用一次性的。用后将针头装入耐刺的利器容器内,经无害化处理或烧毁。

21、无菌物品储存柜或架有何要求?

答:无菌物品储存柜或架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

22、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时间、温度、浓度、相对湿度、杀灭细菌对象的条件、不同物质的表面性质厚度、有机物质及不同消毒物品吸附环氧乙烷的情况等。

23、环氧乙烷灭菌过的物品,应如何注意散气?

答: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物品,必须将其中吸附的环氧乙烷驱散后才可使用。一般自然存放需灭菌后2-4周使用。用解析器或过滤器空气吹散8-12h后可使用。

24、外科刷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答:(1)每次大手术前。(2)进行侵入性操作前。(3)接生或助产前。(4)护理特别容易感染的病人前。

25、医院污水如何消毒?

答:医院污水先除去部分病原体后,然后进行消毒、常用加氯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等。

26、什么是一级预防?

答:适用于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具体做法: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手消毒和洗手。

27、含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含氯消毒剂可用于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室内空气的薰蒸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餐具、环境和疫源地的消毒。

28、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哪三类?

答:根据其危害程度分为高度危险物品、中度危险物品和低度危险物品三类。

29、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分为哪几种消毒方法?

答:可将其分为灭菌、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

30、空气微生物采样应如何布点?

答:当室内面积≤30m2时,可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一般是中心和两端距墙壁1米处各取1点。当室内面积≥30m2时,应取中央及四角距墙壁1米处共5点。布放高度为垂直地面80-150cm。

3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是根据什么制定本条例?

答: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32、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是依照什么执行?

答: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3、传染性废物特征?

答: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34、病理性废物特征?

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疗实验动物尸体等。

35、损伤性废物特征?

答: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36、药物性废物特征?

答: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37、化学性废物特征?

答: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38、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什么?

答: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39、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哪些相关知识培训?

答: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40、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指什么?

答:是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六、问答题

1、“感染性废物”,其废物的名称包括哪些?

答: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多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各种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其废物名称包括哪些?

答: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其废物名称包括哪些?

答: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药瓿等。

4、“药物性废物”,其废物名称包括哪些?

答: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呤、苯丁酸氨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其废物名称包括哪些?

答:1)医学影象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乙醛等化学清洁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6、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哪些措施,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发生?

答: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以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发生。

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什么?

答: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顶、臀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经培训应达到哪些要求?

答: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工作规范和流程。

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4)掌握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容易发生伤害的医疗废物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

5)掌握当发生治疗废物泄露、扩散时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能够开展事故调查。

9、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应采取哪些不同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答: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和处理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伤害。

对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刺伤、擦伤等损害时,应当及时上报医院感染专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根据受伤害的种类与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感染跟踪监测。

10、当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应当向当地卫生,环保部门报告,并要采取哪些应急处理措施?

答:1)确定泄露医疗废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泄露的医疗废物中含有特殊危险物质,应撤离所有与清理工作无关的人员,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应急方案进行紧急处置。

2)清理泄露物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的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3)对污染地区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地区以防扩大污染。

4)消毒感染性废物污染地区,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地区往污染最严重地区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5)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工作。

6)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11、医疗废物含义?

答: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2、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答:(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1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1)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植,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2)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3)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感染如单纯疱症病毒、弓形体、水痘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在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感染指征,不应列为医院感染。

1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流行时的报告制度?

答:(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各病区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和细菌室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立即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并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等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及时抽调相关人员参与调查和控制,提供充足的物资和资金供应。

(3)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于24h内上报省卫生厅和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5、什么是二级预防?

答: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具体做法: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12层以上棉沙口罩(4小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工作帽、戴手套、防护眼罩(近距离操作时),每次接触病人后手消毒和洗手,并注意呼吸道及黏膜防护。

16、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1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其潜伏期为7天,一般为1-3天。

急性起病,初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感样症状。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感染。查体可发现双肺干湿性罗音。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导致肺出血、ARDS、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等,最终因出现全身衰竭而死亡。

18、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

答:(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感染性疾病根据药敏结合临床,避免滥用。力争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5%。

(2)或更换抗菌药物前正确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力求做到有样必采,力争住院病人有样可采送检率>60%。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或纠正原有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分为一、二、三线,并实施分线分级管理(参照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二线药物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审批,三线药物由科主任或医务科审批,审批单随病历存档。

(4)更换抗菌药物必须在病历上记录,用二、三线抗菌药物及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必须有病情分析。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者,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5)根据感染部位与临床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尽量选用有效、价廉、毒性小的药物,能用窄谱抗菌药物控制的感染,尽量不用广谱,以减少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6)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若有不良反应,应作好记录并及时向临床药学实验室报告(电话:3702或3407)。

(7)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9)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参照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

(10)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三天,最多不超过7天(抗结核药物除外)。

19、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是什么?

答:(1)清洁无菌手术(如甲状腺手术、疝修补术等),无术前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2)可能污染的手术(如胃切除术、小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一般不预防用药。如事先估计手术时间长,污染可能性大,可适当选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3)污染手术,术后有发生感染高度可能者,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

20、洁静手术室和洁净病房卫生清洁制度?

答:(1)洁净手术部和洁净病房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各室使用专用抹布和拖把,使用后的清洁工具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浸泡消毒,悬挂凉干备用。

(2)每日早晨湿式擦抹各室内物表和地面,遇污染随时消毒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

(3)工作人员穿的鞋、推车轮子等每日用消毒液清洗消毒一次。每周末彻底拆洗一次。洁净病房的床褥定期清洗消毒。

上一篇:中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下一篇:维修队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