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教案

2024-06-22

应用心理学教案(共8篇)

1.应用心理学教案 篇一

心理课

[课程目的] 心理学,是一门能让人们加强自我了解的课程。让孩子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更好地了解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与物,能自主自强有信心地战胜自己的消极心态。并能帮助他人,理解他人,容纳他人。让孩子们有正能量,进而实现他们的梦想。本门课通过一些小游戏和生动的小例子,让孩子们在轻松学习课程之余,能学习到心理学的奥秘。【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1.老师通过介绍生动的例子,结合自己和社会上的著名人士(家喻户晓的例子),通俗地向同学介绍心理对人的重要性。2.用一些心理小活动如“我是谁”、“欢乐动物园”等,让孩子们身体力行知道心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并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更热爱身边的同学。

3.课外可以和一些孩子一起谈心,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课程设计] 课时1

我是谁

一、授课内容主题引入:5-10分钟 老师:孩子们,大家好。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大学生,我叫„„,在这**个星期呢,给大家上的是心理课。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心理课,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心理课呢,就是„„,在这堂课里老师我具体用一些游戏和生动的例子给大家来讲述这堂课,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更好地生活。

二、“我是谁”的小游戏: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

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三、收集同学们手中的A4张,以便下节课用

课时2爱自己

(联系自信、自我鼓励,让同学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为自己的优点开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并且能积极改正,教给他们爱自己的方法)(双手抱住自己)

课时3 正能量

1先给大家讲述一下正能量的意思

2.问同学们身边的正能量或经历,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同学要是没有,老师来分享)3.老师讲述一些名人、社会故事

4.正能量的意义,对人的影响(故事、例子、口号)

5.怎么样获取正能量,怎么给大家带去正能量,并让同学们互相鼓励

课时4 如何排泄负能量

课时5好情绪,寻找快乐

课时6 爱,分享,付出

课时7 信念

因为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还小,很难接受大道理。老师用一些小游戏、同学的例子、自身的例子、一些家喻户晓的名人例子还有室外的素质扩展让同学们能简单的感受心理学的力量。考虑到孩子们有些是留守儿童,可以增加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友情。让他们心中有爱,充满感恩之心,然后凭借信念成为了不起的人。也可以单个和孩子们交交心,一起玩~

2.应用心理学教案 篇二

1 饮食中的色彩规则

讲究色香味形养的饮食中, 颜色被排在了第一位。一盘同样材料烹饪的菜, 颜色鲜艳的让人感到有食欲, 而烧焦的食物会让人失去想要品尝的欲望, 其价值便大打折扣了。色彩在饮食中有着自己的规则, 高明度的色彩更会吸引人们的视线, 在这样的感受中人们的感官也被活跃起来, 从而更加兴奋。鲜艳的颜色会刺激人的视神经, 人们的注意力也多会停留在更为鲜艳的颜色上,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肉酱都被调成红色的。主菜的颜色选择尤为重要, 不要被其他鲜艳的副菜颜色抢去了“风头”。

而利用色彩混合搭配, 比如在一道菜中加入青椒和红椒作为配菜, 红色和绿色的强烈对比也会让人为之一动。在白色的餐桌上摆放一盘鲜艳的红辣椒是一个提高食欲的好办法。这种色彩的搭配更多被人们使用, 例如许多西餐中的水果沙拉中喜欢加入一点混合的颜色对比刺激人们的视觉;牛扒旁多会放置一片西红柿和一点点绿色的菜叶点缀从而达到激发食欲的效果。

2 留意身边服饰的颜色

留意于一个人着装的色彩选择上, 能够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动向。“服饰是第二皮肤”, 透过服饰的颜色, 你可以明显地发现他的内在气质。每个人在选择衣服色彩的同时, 也在向外人表达他们的心理活动, 暗示着他们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选择的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也因此不同。

红色象征热情、自信、喜庆, 选择红色服饰的人大多会吸引人的注意力, 表现自己的自信和热情, 表现出自己是坚强的乐观生活者, 同时也起到虚张声势的作用。不过红色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暴力、压迫的情感, 所以在谈判桌上红色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黄色需作为一种明度极高的颜色, 往往穿着黄色衣服的人会让人感觉有一种纯粹高洁的心境和智慧。黄色让人联想到秋天、黄金, 象征着光明、欢快, 同时又有引起注意的意思。一些轻松的场合, 黄色绝对会吸引别人的眼球, 另一方面, 黄色也有招摇和挑衅的味道, 不要在正规的场合让它出现。

蓝色的出现往往代表了天空、海洋, 让人感到深沉、理智、诚实、可靠和权威。穿着蓝色衣服, 往往会让双方平静下来, 不会那么急躁, 是谈判会议的最佳选择。同时蓝色也最容易搭配其他颜色, 比如说一条蓝色的牛仔裤可以搭配多种颜色的上衣而丝毫不显示出不协调。

白色代表纯洁、朴素、善良、开放, 具有积极作用, 婚纱的白色因此成为一个传统, 代表婚礼的神圣。企业中一件白色衬衫也是员工必备的服饰, 让人感觉有精神和干劲。缺乏感动性、决断力、实行力的人, 需要白色给他们一些必要的信心。

黑色作为低调、高雅、权威、执着的代表色, 是白领们和绅士们的不二选择。黑色表现着他们的权威和专业, 同时又不显得张扬, 不引人注目, 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情。

3 色彩让室内外具有神奇魔力

色彩在室内外设计中也被用在不同的场合。红色多被使用在快餐店内, 快速的节奏更适合那里的环境, 人们在那里会更加饥饿, 在吃过后也会更想快速离开。而相反的是, 咖啡色和更深沉的颜色才是西餐厅和酒吧的主色调, 那里会让人们心情放松, 人们在后者的影响下明显感到时间过的很慢, 不会那么急躁, 是与朋友约会和静下来享受时间的完美选择。

蓝色色调的办公室内会让职员更为冷静, 增强创造力, 许多办公室用品也被采用蓝色,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学校内墙的白色墙壁会让教室显得更加明亮和宽阔, 也让人感到屋子的洁净;橙色会刺激人的食欲, 是饭店色调的良好选择。银行和大厦的色调则为更深的黑色和靛蓝色, 深颜色具有更重的感觉, 远远看去更能表现出坚实和厚重, 如果从上至下过度加深, 这种感觉还会更加强烈;娱乐场所的颜色选择更倾向金色和银色, 除了表面上的华丽意外也能达到吸引人的眼球的目的。

此外, 日常生活中, 一个绿色的空间是不会被人讨厌的。绿色的自然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感觉, 同时还会减轻疲劳, 清新的淡绿色作为客厅的色调是个不错的选择。蓝色和橙色对应的冷暖色调也被人们所接受, 蓝色的镇定作用会让人平静下来, 人们在蓝色的环境中血压也会有所降低, 有利于睡眠, 橙色的卧室再配上温暖的白炽灯, 也有让人在安心的环境中渐渐入睡的功效, 而日光灯和红光灯会让人兴奋起来, 不是放置在卧室的好选择, 反之荧光灯更适合学校和办公室使用, 它的光线让人不会纳闷容易产生倦意。

4 成功的产品设计色彩分析

提到颜色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不难想到那些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的, 甚至是不可缺少的那些产品。1886年诞生至今的可口可乐可谓是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Coca-Cola商标已然成为了红色的代表, 而起初为了提神而被发明出来的可口可乐也正适合这个颜色, 红色与其刺激的口感配合, 让可口可乐公司占据了全球48%的饮料市场。而与其相对的百事可乐公司则走向了蓝色的路线, 他们的产品主张给人们带来清凉, 也同样做到了吸引消费者的不同品牌效应。

与其相似的是, IBM和facebook等商业化的网站都采用了蓝色为主色调, 经久不衰的蓝色成为了办公的一个代表, 其中充满了无穷的创造力, 成稳中又还能体现其明快的风格, 提高了网站的额吸引力和新鲜感。而这中蓝色风潮如今成为了办公类产品的不变规则, 戴尔、惠普、索尼、松下、三星、因特尔等公司均是使用蓝色作为品牌商标的主色调。由此可见, 颜色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代表了。

作为感性市场营销神话的苹果公司, 最初的设计采用了彩虹色的六色, 同时i Mac的一体机起初也采用了与当时市场完全不同的透明材料, 进而将苹果商标转化为单一色彩, 不断在视觉上征服了消费者。与其类似的是, 索尼公司的VAIO系列在当时的黑色和银色的多媒体设备的潮流中走了出来, 做了新的突破, 采用了蓝紫色的的色彩, 这以举动顿时让许多个人消费者眼前一亮, 索尼VAIO的这个改变让办公用设备和个人用设备区分开来, 抓住了消费者需求的心理, 迅速赢得了市场。任何一个世代, 产品的设计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都会产生巨大的成功, 这也正如当下i Phone5S被称作“土豪金”, 并迅速大卖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 色彩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且在饮食、服装、室内外设计、产品及平面设计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信在未来, 色彩心理学所间接对人们的影响会愈发明显, 更多地被人们所使用, 对色彩的研究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韩]权宁杰.设计师谈商业色彩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12.

[2]刘能强.设计心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8.

3.应用心理学教案 篇三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称为专业性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1]2011年我国招生院校首次招收应用心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性硕士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中的应用心理学硕士有相似之处,但从专业学位视角人们更关注的是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区别与特点。由于应用心理硕士开设不久,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将对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其应用心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剖析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以此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比较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作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代表,为科学理解专业硕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清专业硕士作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在创新人才中的特色,比较分析两者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成为我们以点带面理性而全面认识专业硕士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的比较

我国进行应用心理硕士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的学校主要有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各高校都有细化的研究方向。例如西南大學的培养方案为:应用心理硕士有4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司法与犯罪心理、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校心理学。[2]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有8大研究方向,分别为现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美学与服装设计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教学策略。[3]

以司法与犯罪心理和现场心理学为例进行比较,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现场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再现及利用问题,它涉及到犯罪学、刑事侦查学与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笔者发现,这两个研究方向都涉及到了犯罪现场心理等内容,所不同的是,司法与犯罪心理注重培养学生开展应用实践研究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更加关注的是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场心理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以专业硕士中的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和学术硕士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例,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EAP的实际问题等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招聘、任用、考核、培训等形式来有效调配相关人力资源。该方向是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它也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在人才培养中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应用心理硕士直指实践,研究特色是偏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研究着重于应用研究,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的研究特色则是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学科的思想,偏重于前沿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着重于学术或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方向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职业指向性比较明显,研究方向立足于实践领域分类,着重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则直指学科各分支,主要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学科体系,偏重于对学科体系的学术研究。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比较

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各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2]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规定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能够在上述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应用工作。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3]

比较二者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是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职业领域对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是为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培养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这些在对二者的具体要求中都有体现。应用心理硕士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综观二者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着眼于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科研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比较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设置采用的是必修-选修-必修环节这样的课程体系(如表1)。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两年内应修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程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分成几类相对独立的模块,可以根据课程模块来进行选择,选修最少不低于8学分。攻读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应修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8学分。

在必修课中,应用心理硕士的课程设置了3门方法类的课程和3门专题性研究课程,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设置了3门平台课和两门研究性课程。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偏重于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偏重于了解学科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在选修课中,两种硕士学位专业的选修课开设的门数均较多,但是要求学生选修的力度均不大。应用心理硕士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都涉及到实务或技术,应用心理学硕士则偏重理论,多为研究专题、研究进展等等。应用心理硕士关注实际操作,应用心理学硕士则注重本学科现代发展情况的学习与研究,对实际技术与方法的关注不突出。

在必修环节,应用心理硕士注重实践环节,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均有严格要求,应用心理学硕士则注重学术活动。综观二者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专业学位的应修总学分比学术学位的应修总学分少,由于两者的硕士学位的种类不同,其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差异,应用心理硕士突出了实用性,无论从课程内容、选修课程的细致划分还是实践环节学分所占比重都可以看出。而应用心理学硕士注重的是心理学系统理论的学习、学科前沿情况的了解以及获取国外学科进展的能力(即外语能力)的培养,其对人才培养的导向明显偏重于理论研究型。两者课程设置的层次清晰,分别突出了“职业性”与“学术性”。

(四)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

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采取课程学习、论文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其专业实践课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2]其具体的培养方式要求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成立导师组,并吸收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等加入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工作。

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3]中期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在研究生期间必须达到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

通过比较二者的培养模式,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少于应用心理学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重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培养。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成立导师组,采用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并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員和相关专家参与教学、培养工作,[4]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往往是一个导师专门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专业硕士着重培养实干家,为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提供所需人才,学术硕士则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着力为科研机构提供博士生生源。这一点在二者的培养模式中都有体现。

三、结 语

本文以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比较了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笔者发现,二者在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某些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一个着重应用研究、一个着重理论研究,一个着力于应用创新、一个着力于理论创新,一个重在实践,一个偏重理论。同样,二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的侧重点特色鲜明,应用心理学硕士更加趋向理论性,而应用心理硕士则趋向实践性和职业性。

参考文献:

[1] 肖琳.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J].四

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2):32-33.

[2] 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EB/OL].http://pgs.swu.edu.cn/new/peiyang/article.php?

articleid=236[2012-06-06].

[3] 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

OL].http://pgs.swu.edu.cn/new/peiyang/sort.php?sortid=8

[2012-06-06].

[4] 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2):100-102.

Comparison of Training Programs between 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and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Psychology

GAO Yuan

Abstract: 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as a new professional degree,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psychology in academic degrees. The study compares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with that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psychology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and analy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4.学前心理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心理学—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科。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的学科。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3)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个性心理包括:

(1)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3)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练习:

一、思考以下该段中都出现了哪些心理现象?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 1

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的实质: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了解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3.理解并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1.心理的实质;

2.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观点1: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观点2:身心平行论(冯特)

观点3: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从汉字中窥见:思、念、想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等心理活动和思考均看到与心脏有关;

2、孟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亚里士多德: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盖伦(130-200),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

科学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的产物,神经系统和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脑的结构和机能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小结: 左半球:

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分别对身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负责。大脑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大脑的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体觉区上

部支配身体的下部,下部支配上部;大脑半球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皮层以下的部位是低级神经中枢,二者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发出: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植物性神(主要分布于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体)这些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

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将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的重要性

思考:天生的盲人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吗?

天生的聋哑人可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吗?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由于遗传而导致的智力低下的疾病:无脑畸形儿;三色体病——先天愚;苯丙酮尿症;遗传的重要性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为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奠定最初基础。如: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水平相差很大;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儿童脑的发展成熟: 出生:400克 9个月:800克

一岁:900克 三岁:1000克 七岁:1300克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结果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T:第48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6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思考:过早地学习和训练好不好?

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一)家庭环境

1.家庭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2.家庭经济条件; 3.家庭结构; 4.家长文化水平; 5.父母教养态度与方式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至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我国曾有学者对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全家庭的儿童进行过情绪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

讨论: 你能举例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吗? 阅读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

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幼儿园及社会托幼机构

(三)社会环境、电视等各种传媒 讨论:你同意下面的论述吗?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华生:如果给我一打(12个)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三、主观因素——儿童自身心理

主观因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行为习惯等。案例讨论:

19世纪德国教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很小就被认为是“痴呆儿”。他却充满信心地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结果小威特8岁能流利地讲六国语言,13岁获得博士学位。前苏联建国初期,教育家马卡连柯将流浪儿、小偷等游手好闲的青少年组成成“儿童工学团”进行系统教育,结果这些儿童成长起来后,很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试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测试: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难点: 理解注意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

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不随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举例说明。b刺激物新异性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意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装。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例说明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2)间接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

(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两类 1.外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2.内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思的发展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新生儿刚才是接触外部环境就出现了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婴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前期的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转移。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控制,额叶的发展比脑部其它部位迟缓,幼儿的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小班幼儿逐渐能依照成人要求,指向并集中应该注意的对象,但注意的稳定性很低。注意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继续得到发展,注意集中的时间延至10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迅速发展,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0-15分钟。而且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给予注意,比如: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推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例如,让被试注视速示器,主试在不到 1/l 0秒的时间内呈现印有一些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幼儿最多能把握2-3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握对象时间的长短。从注意集中的时间看,小班幼儿3-5分钟;中班幼儿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10-15分钟。对象上看,具体生动的对象集中时间长,枯燥乏味的对象集中的时间短。

(三)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专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映了注意的灵活性。小班幼儿不善于实现注意的转移,大班孩子能根据要求实现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整个幼儿期还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但到大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大班体操时,既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注意体操队形的整齐。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注意的三种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案例分析一】

教师组织小班幼儿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二】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一些?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知道为什么吗? 课后练习:

一、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二、请判断下列活动中注意转移的难易:

1、刚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马上坐下来学计算。2、幼儿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妈妈喊他过来吃饭。

3、幼儿在听老师讲完故事后,用画笔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想象画在纸上。

第三节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转移

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其正常活动。如成人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布置完教室后,我们首先让幼儿熟悉环境,让幼儿感觉很新鲜,过渡很自然。平时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室内教玩具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教师若作了新发型或换新衣服,可提前与幼儿交流,再开始上课,以免引起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4、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选择教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趣味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幼儿认识轮船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后,可以安排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极其发展,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利用电脑画面,请幼儿根据画面上小猫的几种不同找有几只小猫,找对了小猫会“喵”的鼓励小朋友“真棒”,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注意都随着老师走,不知不觉完成了“7的组成”的学习,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5、适当控制儿童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6、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三)审慎处理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

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好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全神贯注,而不希望别人干涉,做事有一定目的和计划,最明显的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讨论:

观看视频《母婴卫士:学会判断儿童多动症》,讨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多动和多动症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题:

1、什么是注意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测试:第二章练习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对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整体(事物全貌)的反映 联系: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称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一)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贝克斯顿(B e x to n)等人于l 9 5 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让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提高,或者降低

例如:餐馆里看见端上来的食物颜色很好,你会觉得这道菜特别好吃

微软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能降低色觉得差别感受性(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月明星稀”

相继对比

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塘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辨认40多种黑色。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25

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不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会把之知觉为一个正方体,这是因为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尽管图形中没有一个立方体,人们却会主观地把它知觉为一个立方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物体各部分的关系,对物体各部分关系的反映则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人能知觉为同一首歌;而四条直线不同的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想的是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和谐;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潺潺流水;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的是什么树,河边长的是什么草,墙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表现在大小、亮度、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大小知觉恒常性

a.观察者不受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人适应环境极其重要的能力,人类长期生活时间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

(1)概念解释:指幼儿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视力)

(2)特点:整个幼儿阶段,视觉敏锐度不断提高,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发的转折期

(3)教育要求:教具,图片要大些;座椅高矮合适,采光充足

2、颜色视觉

(1)概念解释: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辨色能力)(2)特点:(3)教育要求:

(二)听觉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同样按照:①概念解释、②特点、③教育要求三个方面对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进行整理归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初期:不善于自觉、有目的的观察,不能接受观察的任务 幼儿中晚期:目的性增强,能根据要求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持续性短、3-4岁:6分8秒 幼儿中晚期:5岁:7分6秒,6岁: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只能看到事物粗略轮廓、面积大和突出特征

幼儿中晚期:能从属性进行观察,比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

4、观察的概括性

幼儿初期: 观察得到的孤立、零散现象

幼儿中晚期: 可以得到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交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测试:第三章练习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一个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编码相当于识记,信息储存相当于保持,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记忆的三个环节可以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类比。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与心理的关系

(三)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居重要地位

二、记忆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忆——回忆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思考:

1.什么是记忆,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遗忘,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 测试:第四章练习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想象的种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分析教材上马克思的话,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

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作业:

1、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5.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五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格的定义

一、人格的日常生活理解

二、人格一词的词源和早期历史

三、中世纪教会所采用的意义

四、历史上哲学的意义

五、心理学的意义

六、现代的定义及我们的看法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现状

一、应用研究的开展

二、多极化趋势

三、相关研究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派范型 第一节 佛洛伊德生平第二节 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意识和无意识机制

1、概念的产生

2、概念的含义: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以后的各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

前意识是虽然此时此刻不能意识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3、遗忘:存在而不能进入意识的经验。无意识经验进入意识会遭到抵抗,抵抗来自稽查作用。稽查作用后期为超我替代。

4、无意识活动的病理意义: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过失、梦、精神病状态。

5、测定无意识的方法: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国梦的显像揭示梦的隐义。梦的工作(曲解)形式:凝缩作用(用某件事的部分象征性地代表全部)、综合作用(以显梦中的一种思想代表隐义中许多思想的结合)、位错作用(把不愿被意识接受的观点移植为象征性的等同于或乐于接受的思想)。

日常生活分析:被压抑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过错的形式表现出来。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二、本能

本能即行为动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

1、本能的含义:本能是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找表现和紧张释放。本能的来源是躯体组织产生的需要。人的动机是以能为基础的。人类的主要动机就是去获得在所有生理需要度得到满足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稳定状态。

2、本能的特点

根源:肉体的某种欠缺或需求。

目的:减除由需要带来的兴奋、紧张。目的达到就感到一时的几乐,从而重建内部平衡。

对象:个体自身或环境中的任何人或物或事件都可能成为本能的对象。

能量或源动力大小:需求带来的能量总和,可根据个体在寻求达到目标时愿意克服的障碍多少得知。

3、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称为求生本能,有关的精神能量统称为力比多(libido),包括性欲、饥渴。

死亡本能是激发个体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动力。叔本华:一切生命的目标都是死。

三、人格结构

成年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超我、自我、本我。

1、本我:原始力量的来源,通过遗传获得,完全处于无意识中。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求直接的肉体快乐。受快乐原则支配。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人格结构成分。

2、自我:人格结构的表层成分,在个体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是本我与环境关系的协调者。受现实原则支配。

3、超我:人格的道德维护者,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受唯善原则支配。

四、人格适应: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具有防护主体心理安全的功能。威胁心理安全的三大焦虑源: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

3、自我防御机制

主体消减神经性焦虑的主要手段。特点:无意识水平进行,自欺性质

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经常多种同时使用。

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 达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

转移/替代: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拒绝: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的行为方式应付眼的环境。

问题:防御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了解防御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防御? 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五、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欲期

2、肛欲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器

第三节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1、阿德勒生平((1870-1937)2、追求优越,克服自卑,男性反抗

3、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 4、出生次序研究

二、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 1、荣格生平(1875-1961)2、人格结构

自我: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个人无意识:不再能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集体无意识:各种原始意象—人格面具 3、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

4种基本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8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型 按照固定的规律生活。客观而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情感受压抑。

情感外倾型 对传统和权威很有感情,热衷社交。思维受压抑。感觉外倾型 追求快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感觉体验。喜欢美味、精致的艺术品。非常实际。自觉受压抑。

直觉外倾型 以主观预感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决策。极易变化而富创造性。对自己潜意识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

思维内倾型 喜欢离群索居。由于活动判断力贫乏而不愿社交。极为聪颖而不顾现实实际。情感受压抑。

情感内倾型 文静多思、极为敏感。孩子气,对别人的观点和感情无动于衷。感情冷淡。思维受压抑。

感觉内倾型 现实。爱好艺术、被动、沉着。直觉受压抑。直觉内倾型:惯于产生新颖而离奇观念的梦想家。少被人理解但不为所动。重视主观体验。

三、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1、霍妮生平

2、儿童的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 3、基本焦虑的3种顺应方式: 趋向人的活动 反对人的活动 避开人的活动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1、埃里克森生平

2、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危机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了人们的生活基础时,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

3、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的美德(2)自主性对修怯和疑虑((1-3岁),意志的美德(3)主动性对内疚(4-6岁),目的的美德(4)勤奋对自卑(6-11岁),能力的美德(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立(20-24岁),爱的美德(7)繁殖对停滞(25-65岁),关心的美德(8)自我完整对失望(65-),智慧的美德

五、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意童年早期 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接受佛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概念。

2、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 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反叛

(1)成年人的人格并非在儿童5、6岁时就完全形成(2)反对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的力量,孤独是人类争取更大自由时付出的代价

(3)反对佛洛伊的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4)选择的自由和未来目标的作用(5)获得了自主权的自我

第三章 行为主义范型

第一节 第一节 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一、巴甫洛夫的工作

二、经典条件反射定律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刺激替代、条件反射的形成

1、习得律 2、实验性消退律 3、泛化律 4、分化律 5、高级条件作用律 第二节 操作条件反射模型

一、斯金纳生平

二、操作条件反射的本质

三、操作活动的强化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频率的因素都是强化,强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1、强化规律:强化规律揭示的是按什么顺序施行强化才能提高有机体的反应频率。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指动物每按一次杠杆都无例外地给与一次强化。间歇强化指按照一定的间隔实施强化。

间歇强化实施的方法有:(1)固定的间歇强化,指按事先规定的间隔给与强化,有固定间隔和固定比率两种方法。(2)不固定的间歇强化,指实验者对强化的间隔不作具体的规定,只作大致的规定。

问题:哪种强化方法最有利于新行为模式的快速形成?哪种强化方式最有利于动物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2、强化的形式:(1)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在有机体作出行为反应后,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走,就能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2)相倚强化和非相倚强化。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非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不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问题:非相倚强化导致动物怎样的行为表现?如何解释人类的迷信行为?

四、强化与惩罚

五、消退、辨别刺激和行为塑造

消退:得不到强化时,行为反应会逐渐消失。辨别刺激:指示强化出现的概率。

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给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最后使实验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问题:行为和人格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怎样解释人格的形成?

辨别: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精神分析的区别。自由或决定论——行为由什么决定?理性或非理性——行为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全体或元素论——人格是整体还是由元素构成的?可改变或不可改变——人格是否是可改变的?

第三节 观察学习模型

一、替代性经典条件反射

二、替代性操作条件反射

三、观察学习与人格

第四章 生物学流派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二、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气质

一、EAS气质模型

二、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第三节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第五章 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兴起

一、人本主义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

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人的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人的唯一性。

二、人本主义对人的基本看法

1、个人现实是个体对世界的独特知觉的产物,个体对世界的体验决定了它的行为。

2、个体具有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3、人格具有整合性不可分割性。

4、人有能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发挥潜能,把生活导向最适 合于自己的方向。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的责任

二、此时此地: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可能生活在今天。

三、个体现象学:没有人比一个人自己更了解他自己。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

四、人的成长:成长过程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第三节 卡尔•罗杰斯

一、自我完善的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他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二、焦虑和防御机制—焦虑有与自我概念不同的信息引起。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是扭曲和否定。

三、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第四节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动机和需要层次

二、对心理健康的人的研究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比普通人恩更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受自己的做人原则支配。以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的方式探究世界。只有很少的朋友,但友谊深厚而有益。具有富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高峰体验。

第六章 特质论范型

第一节 什么是特质论

一、什么是特质

特质就是最有效的“分析单元”,用于探求人们心灵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人格是许多个别特点的有机组合,这些特点代表着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特点,也预示着他在另外场合下会怎样表现。这些个别特点或单元就是“特质”。

情境 心理特质 对情境的反应 与别人一起工作 盛气凌人,专横霸道 体育运动比赛 竞争性强,要求赢

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 ? 制服弱小者,强权即真理 在学校 不惜代价获得成功

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愤怒,采取敌对行动

特质是刺激与反应的枢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所表现的内部特质是一致的。人一特质迎接外部世界,同时也以特质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也不完全相同。阿尔波特——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二、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

特质即人格维度。其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人格特 质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三、特质论范型的主要特征

1、注重了解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人的行为,如社会焦虑程度,女性化倾向强弱、自我意识强弱导致的行为差异。

2、注重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关心对人的行为的内部动机的解释。易陷入循环论证。

3、不涉及人格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一、高尔顿•阿尔波特

与佛洛伊德的会面、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亨利•莫雷

与精神分析的亲缘关系、主题统觉测验(TAT)、心因性需要、行为及环境与心因性需要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索

一、因素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对大批量的变量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因素分析,可以把一群变量根据它们间相关的程度归并到一组或分到不同的组。例如,了解数学和言语技能是否是智力的不同方面;热情、随和、容易相处、好说话与容易生气、不安分、易兴奋、脾气暴躁是不同的。

二、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

三、大五人格结构

四、常用的人格测验

1、一般人格测验问卷

2、单一维度的人格测验 焦虑量表

第四节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依赖于情境的

第七章 认知范型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认知范型研究人如何获得信息、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第一节 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一、个体建构系统

科学家的主要目标是缩减不确定性。人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力图减少不确定性,以便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个体建构是一个用来构筑或解释、翻译或预言经验的过程。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看法,是两极的,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行为不取决于环境的强化,而取决于构念及其有效性。

个体寻找建构系统的有效性。有些构念比其他构念更重要,称为超级协调构念,其次称为亚协调构念。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你最愿意知道他哪方面的信息?你头脑中最先出现的几种想法就可能是你最初预测他人行为的建构。

二、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源于建构系统的缺陷。当建构系统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焦虑就会随之产生。如果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变成非弥散性的(这种建构系统不轻易允许新的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之内),他就不会重新经验中学到东西。没有了学习和学习后对建构的完善,预测能力就会持续下降,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

第二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 情境特征 认知—情感系统 行为

从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中获取某种特定信息的难易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某种特定情境的解释或对这种解释作出什么反应,依赖于被激活的认知类别。

一、认知结构

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认知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人格的差异。认知结构主要有2种。一种是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觉、组织、获得、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原型,用来代表某种认知类别。

二、自我的认知表象

自我图式:组织并引导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由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自我图式的核心。

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而且受到“我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可能的自我有2项功能,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激励,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所发生事件的意义。

第八章 人格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一、早期阶段的重要性

人类个体出生后,约有十年或更长时间不能独立。冗长的幼稚期对人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习得性

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与动物代代相传的固定行为模式不同,人格和社会行为几乎完全靠学习获得。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

四、心理发展的共同性

各人心理发展的趋势大体上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人格特点的差异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通过活动水平、注意广度、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表现出来了。

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过程中,又表现出阶段性。每个阶段在生活和适应方式上都可能各有本质差异。例如,在人格和异常行为关系尚可表现出:各种环境的有害因素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起 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不良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导致的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不相同;有些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第二节 人格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2、体格 3、出身次序 4、人体生理学

二、社会因素 1、物质环境 2、家庭气氛 3、养育方式 4、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第四节 性别认同

一、性别感测验

二、影响认同的因素 生理、社会、社会阶层、智商 第五节 自我认同

一、自我观的发展

自我观成熟的标志:意识到自己身体大小、外貌、形状;学会使用有关自我的语词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了解个人的历史、需要、愿 望;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心理品质并自觉加以调节——完成同一性。

二、自我的成分

物质自我:身体、任何使个体深切关注的物体

心理自我:对自己信仰、态度、人恶特征、目标、需求的意识,对自己智力、能力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象;对自己思维、感知、情感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识流”。

社会自我:取决于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序列。理想自我

三、自我评价

取决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

四、认同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自居、自我中心

第九章人格测验

第一节 陈述法 第二节 评价法 第三节 投射法 第四节 作业法 第五节 行为观察

第十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 常态和变态的标准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定义

6.旅游心理学教案 篇六

课题:旅游心理学

教学目的:了解感觉、知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对旅游者鉴貌辨色。

重点:如何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七个方面 难点:知觉的变化规律

先总结上节课,再让同学们记住内容,从而引导新课——知觉的变化规律。

一、知觉的变化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规律;

2.知觉的整体性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A、知觉的选择性规律;

人从外界众多事物中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的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当人们确定某一事物为知觉的对象时周围其余的事物就会成了它的背景。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知觉的整体性规律;

知觉的对象是由许多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C、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人们对对象进行知觉时,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所知觉的对象。每个规律后都有图片引导,与同学们细细分析引导,帮助同学们理解其含义。

二、如何对旅游者鉴貌辨色

1、观察旅游者的衣冠服饰

2、观察旅游者的体型、肤色、面部轮廓、发色和发型

3、观察旅游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

4、观察旅游者的身体语言

5、听旅游者的语言特点

6、观察旅游者的随身物品

7、观察旅游者的生活习惯

每一点背后都有图片说明,或举出实例说明,重点列出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的见面礼及一些禁忌等。

7.心理学在小学信息课堂的应用 篇七

一、分析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原因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比较喜欢上的一门课程, 不仅因为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 更因为其具有时代性。 现在学生都喜欢不断创新, 追求新事物, 对一切接触不深的东西都充满好奇心。 而学习信息技术, 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创新心理。 信息技术学科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高, 只要认真学习, 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这就为学生成就感的满足提供了很大空间。 因此, 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二、分析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怎么样与心理学相互结合

1.利用成就动机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 使学生爱学习

首先何为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按个人愿意做, 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 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简言之, 即为追求成就, 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 其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 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 求知的欲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 取得应有的赏罚分明的欲望。 一般做法有三种:一种做法是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 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已经处于有心求通而不解的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的解答时, 便激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的东西才能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当有适当的梯度、密度和难度。 另一种做法是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 向学生展示部分以前学生的优秀作品, 以引起学生的向往, 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这是一种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别人的成功中体验到即将成功的感觉, 从而激发并维持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 当然不能向学生展示太完美的作品, 否则学生会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反而不易提高其动机水平, 影响学习效率。 也应注意精心计划以保证学生注意课内的目标, 不停留在欣赏层面, 以顺利完成其他有关活动。

2.利用和开发学生的集中力即:使学生长期学习

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力, 是进行学习和搞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注意力越集中, 学习效果越好, 注意力越分散, 学习效果越不好。 事实上, 培养学生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力的关键是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 兴趣好像是一种兴奋剂, 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人, 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 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可以通过悬念引起学生注意。 根据调查实验结果显示, 学习与注意力之间, 有极具意义的交互关系。 当注意力最高时, 所显示的学习也越高, 注意力最低时, 学习也最低。 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 往往喜欢动手操作, 对课堂理论性教学感到单调。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就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差异及所对应的措施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三种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一种学生, 真的是很想在电脑课上学习新知识, 主要对网络、绘图、机器人感兴趣, 也有极少数学生对logo编程饶有兴趣。 当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到达不能再承受的程度时, 就会产生心理饱和。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同样会发生在学生身上。 小学生心理素质正在逐渐培养阶段, 自我约束克制能力比较弱, 心理耐受能力很弱, 对各种事物的新鲜感、好奇心往往比较强, 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导致心理饱和。 在信息技术操作训练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操作, 因此, 会让学生反复练习操作, 机械重复的操作训练极易使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久而久之, 也就出现心理饱和现象, 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推进的方法。 所谓分层推进就是指要让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努力使学生向更高目标不断推进。比如上课时, 除了基础内容外, 还可以有计划地讲授扩展内容,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那么基础好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学内容简单重复而产生心理饱和现象。

(2) 开展兴趣小组,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市、 区信息技术比赛。 开展兴趣小组, 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定方向, 选择自己的组友, 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而参与市、区信息技术比赛, 通过这种竞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使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 持之以恒, 不断进步。

第二种学生, 把信息技术课当做是娱乐休息课, 上课喜欢玩游戏, 上网聊天。 当然信息技术课没必要像主课那样那么紧张, 上课还是比较轻松的, 有时也让学生上网浏览。 让学生上网的目的, 是让他们查找资料, 看新闻, 做些有意义的事。 有时候让学生参与网络上的一些活动, 他们总是会利用间隙玩网络游戏。 我们在上课时,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会采用游戏辅助教学, 这时要注意游戏的度与正确的引导。

第三种学生, 他们本身不想学信息技术或者说对信息技术存在抵触心理, 上课就带课外书偷偷看或者带小玩具偷偷玩, 教师布置的任务他们随便敷衍。 这种学生不太合群, 比较内向和孤僻。 那么, 我们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注重的是操作, 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演示些操作, 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操作步骤, 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沟通。 他们之间的想法比较相近。 那么我们在上课的时候, 应该鼓励他们自己上台讲, 从而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

通过心理学在小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我们不但可以较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性的应用型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章分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原因;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怎么与心理学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差异等方面, 旨在研究心理学在小学信息课堂的应用。

8.高校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优化探究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07-02

随着社会发展及学习、就业压力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困境的有效途径。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育实践的需要。为此,应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进积极心理学应用。所谓积极心理学,它是一种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强调利用心理学积极有效的实验及测量来探究个体的美德与力量。积极心理学理论倡导个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借此来排解心理困惑或社会困惑等,并激发个体形成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对心理教育对象应用积极心理学,可提升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效率。本文试从高校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优化的必要性出发,提出高校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优化的路径,从而为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高校积极心理学应用优化的必要性

目前,为了适应激烈抢夺生源及学生求学需求,高校的教育现状或多或少地加剧了社会快节奏下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在相对初始的阶段。为此,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应用具有必要性。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仅仅服务于少数学生,难以顾及整体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缺失。深究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存在明显偏差,教育行为总是在发生问题之后才介入学生精神世界,显得有些滞后。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认知上,许多人又将其等同于德育,显得武断而没有专业判断思维。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块,必须有强大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作为支撑。可惜的是,由于从业待遇及晋升的机会有限,所以大多数心理学方面人才并没有选择教育作为工作,使得心理学教师出现“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的尴尬现象。再者,大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离自己虽然挺近,但是这种教育是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而由于心理健康不如身体健康那么明显和容易判断,所以其隐蔽性往往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困难。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大多数心理学专家都提倡用积极心理学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辅助其走出教育迷局。积极心理学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板块。首先是积极情感体验。该板块侧重引导学生从主观上提升对幸福的理性理解,并对人在不同生活时期的情感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其次是积极的人格。积极人格的研究,其核心点就是准确划定积极人格的性质、类别,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界定,使得测量、编制量表等获得强力支持。最后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借助对不同单元的针对性研究,如家庭、学校或社会等,形成对健康人格教育的积极性思考与体系建立,从而积淀为有价值的积极情感。

因着不同学校的文化及建设差异,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行为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应该有潜在的标准或规范予以引导。从价值体现上,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心理治疗、心理监测与预防作为教育目标,通过积极的思考与转型为全体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换言之,积极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在社会认知、情感表达、意志锻造及选择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方法手段上,教育者要提倡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学习思考中来,避免知识的一味灌输,真正使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够在情绪波动时实施一定力度的干预,及时调整思路策略,逐步具备预知能力与自愈能力,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营造提供优秀模板。

二、高校积极心理学应用优化的路径

(一)营造积极心理学应用大环境

1.转变观念,营造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思维环境。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利于心理教育的理性化、高效化。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执行部门及授课教师,都必须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核心点。坚持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专业成长的理论指导与引导。广大教师及学生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专业教与学中去。通过心理教育对生活学习困难的及时解析,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在社会群体中的知识竞争力。

2.完善制度,创建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被作为硬性要求写入制度。一些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编入德育工作,对学生做心理引导与规范发展,相关的制度只是停留在对德育工作的规范与保护上。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多样化的现实,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针对性地制定积极心理教育制度。这是提升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实效化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在制度中明确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将经费投入、软硬件完善等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从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以价值为目标,优化教育服务环境。高校教育之价值就在于服务社会,推动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获得健康理念、疾病预防及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发挥好自身价值,做好从科系、专业设置到教材论证选取等方面工作,优化教育服务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形成可持续化的教育机制。

(二)构建积极心理学实践行为体系

1.围绕“三个坚持”展开积极心理学实践。积极心理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心理教育工作的内容及形式需求,这是积极心理学实践优化的基础保证。要保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日常心理教育工作中,并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坚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化。常规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须面对所有大学生,并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帮助其拥有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学习生活意识。

2.坚持“名师打造”,提高积极心理学实践实效。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执行,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高校可从两个方面做好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方面,通过引进心理学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定期进行“带师指导”,帮助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升方法技巧;另一方面,在提升薪酬水平的前提下,实行“评价末位淘汰制”。这样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具备一定的职业吸引力,同时也促使在职教师主动提升业务素养,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理论研究”,指导积极心理学实践。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将其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并无成熟的体系及经验可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者及专家要积极展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力争在理论上逐步补缺,为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行为提供有效借鉴,也为心理学学科的专业性提升奠定基础。

总之,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并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切实关注相关教育形势,并能针对性提出积极心理学实践的优化策略,为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提供帮助。

上一篇:小学立定跳远成绩标准下一篇: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