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2024-07-28

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精选9篇)

1.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篇一

近代艺术歌曲特征研究论文

摘要:艺术歌曲是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的音乐体裁,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作品而得名。本文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入手,从歌曲结构、作品内涵及其他方面扼要分析探讨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期寄弘扬中国艺术歌曲文化,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创新。

关键词: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艺术特征;歌曲结构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舒伯特为代表的音乐大师创作了一系列浪漫、抒情风格的歌曲,从此艺术歌曲名声鹊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在19世纪代初,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一些音乐爱好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由此拉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序幕。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文化底蕴深厚,旋律优美,感情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但是,绝大多数的国人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不甚了解,有必要开展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特征研究,这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取决于当时的时代需求,是在“五四”运动的引导下兴起的,而其发展得益于当时留学于日本、欧洲学习音乐的留学生。这些具有先进思想和音乐知识的留学生归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新音乐创作和新音乐文化建设中,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四”运动后,民主、科学、爱国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中国知识分子把握住时代脉搏,在文化界掀起了探索新知、传播新思想的浪潮,戏剧、诗歌等领域都开始了变革,一大批风格自然、朴实、清新的诗歌涌现出来,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了许多优秀歌词。一些从日本、欧洲留学归国的音乐学习者,如青主、萧友梅等人,基于这些优秀的诗歌,利用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创造了一些兼具中国韵味和西方音乐特征的艺术歌曲,以反映时代进步精神。这些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声处理等方面都打破了中国歌曲创作的传统形式模,确立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在这个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带有革命精神的红色革命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抗日斗志。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成立一些音乐专业院校,学院派音乐创作者越来越多,艺术歌曲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技巧难度等都有所增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空前繁荣发展,大量优秀作品涌现出来,如《天鹅之歌》、《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创作风格、音乐艺术等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歌曲更加完善。

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纵观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可见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变化而发展的,与中国社会变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赋予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特征。加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以中国优秀诗歌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底蕴更深厚,思想内涵更深邃,使得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总的来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具体如下。

(一)歌曲结构短小精炼,内容完整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结构大多短小精炼,内容丰满,细节讲究,好似一部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尽管结构短小,但是歌曲内容都比较完整,作品中的每个音调、每个歌词都有一定的深意。观众在欣赏作品演唱时,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可以从演唱者的歌声和神态中体味到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深意。比如《铁蹄下的歌女》,采用了多次过门的有力间奏,这种方式不是为了表示情绪的中断,而是用来表现歌女悲伤的心情和愤慨的态度。观赏这首艺术歌曲表演时,观众通过这些有力的间奏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歌女的心情和情感,了解创作意图。

(二)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文化底蕴深厚

在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兴起之初,青主、萧友梅等人把音乐和中国诗歌完美的结合起来,利用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开创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结构形式。在此后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这一传统依然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不少创造者根据诗歌原文创作歌曲,充分考量诗歌原意及其自身的抑扬顿挫,在此基础上融入创作者的理解和思想。如李叔同创作的《送别》,采用了《梦见家和母亲》诗歌中的“产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歌词,歌词哀伤而隽永,散发着古诗文的韵味,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而且,这样的歌词与《送别》这一歌名非常契合,很好的表达了这首歌的创作意图。

(三)歌曲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与传统诗歌相结合,其内涵之丰富,价值之高,是可以想象到的。如上文提及到的《送别》,再如《我住长江头》使用了李之仪同名诗,古风古韵的诗词赋予歌曲丰富的内涵,并形成了别样意蕴的歌曲意境,使得艺术歌曲在艺术表现力和欣赏有了更高价值。此外,中国近代一些艺术歌曲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文化精神及人们的美好向往。在这一点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众多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为人民扛起枪》等,这些歌曲既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也是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反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刻,能够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共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艺术歌曲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自身,上升到了革命战争和保卫国家的层面,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题材多样,形态丰富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因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歌曲。总的来看,主要题材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抒情类。此类题材的艺术歌曲情感真挚、朴实,注重刻画创作者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第二,古诗词类。这类题材的艺术歌曲使用流传已久的古诗词,古风古韵,充分隽永韵味。第三,现实类。现实类的艺术歌曲最接近中国现实社会和生活,时代气息浓厚,思想内涵深刻。

(五)时代特征浓厚,体现社会现实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伴随着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出现的,那个时代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一直是紧贴社会背景,有着鲜明而浓厚的时代特征。所以,从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直至今日,其时代特征一直存在,且体现得十分明显。如,1932年创作的《春思曲》,歌词描述了一位孤独女子雨夜难以入睡、清晨面容憔悴、无心打扮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情郎的想念,隐含了那个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的年代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那个时代许多人的无奈。再如抗日名曲《黄河大合唱》,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定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抗日热情,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真实体现。这些带有时代气息的艺术歌曲取材于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审美情趣,更能从中解决歌曲创作年代的风风雨雨。

(六)钢琴伴奏地位突出,艺术表现力强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堪比声乐主旋律,这一点在中国艺术歌曲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在艺术歌曲中使用钢琴伴奏,可以起到发挥衬托节奏的作用,也可以通过特定音型和织体表现歌曲的内涵、意境,所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时经常使用钢琴伴奏。如,赵元任创作的《茉莉花》、《凤阳花鼓》等作品,这些歌曲采用我国传统曲调的同时也融了西方音乐体系中多声部创造技巧,艺术表现力大大提升。综上所述,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从无到有,在近百年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我国音乐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而辉煌的一页。整体上看,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有很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有内容的丰富性,有风格的儒雅性,风格特征鲜明,题材丰富多样,思想内涵深刻,文化底蕴深厚,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娜.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美与时代(下),,(11):79-80.

〔2〕顾娜.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J].音乐大观,,(02):115.

〔3〕孙涛.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背景探讨[J].音乐创作,,(07):112-113.

〔4〕羡涛.浅谈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发展历程[J].北方音乐,,(07):39.

〔5〕张松.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才智,2013,(10):211.

〔6〕高文婷.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的大背景及特色[J].通俗歌曲,,(01):29.

〔7〕李丽梅.浅析信息背景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神州,2013,(10):454-455.

〔8〕杨文斌.探究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的大背景及特色[J].通俗歌曲,,(11):459-460.

2.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篇二

(一) 古诗词歌曲简介

中国是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音乐与文字本来就是一种抒发感情最直接的途径。古诗词歌曲是指用我国经典诗词作为歌词, 由音乐家谱成歌曲, 并搭配艺术性较强的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 在音乐会 (室内乐) 上演唱的声乐作品。古诗词歌曲可追溯至春秋时代, 大体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体歌曲、琴歌、元散曲、明清小曲等不同体裁的演变, 是历代声乐艺术的结晶。

(二) 古诗词歌曲的特点

1. 题材的传承性

中国古诗词歌曲大多都直接引用中国历史事件为背景, 或者名著诗篇为题材进行的创作, 这类作品容易引起听众共鸣达到良好传承的作用, 这也是对古代文化再现性的创作。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背景的作品下都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也是曲作者借古诗词抒发当下现实感受的有效途径。

2. 音乐旋律与诗词韵律的融合性

中国古诗词具有优美独特的韵律, 因此在音乐旋律上更倾向表现古诗词的吟诵性与韵律美。这也要求作曲家在创作前从古诗词的节奏、押韵、句法等方面为立足点出发, 力求达到音乐与诗词融为一体的效果。这与作曲家良好的知识文化底蕴与扎实的作曲技艺息息相关。

3. 钢琴伴奏织体的民族性

中国古诗词歌曲在钢琴伴奏上采用一些民族性的音乐织体, 着重于渲染诗词意境, 创造出古诗词的韵律美, 使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与发扬。

4. 调式调性及和声上的艺术性

七八十年代充分运用现代的技法为古诗词歌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之前作品中大都采用对比的调式与调性的转换手法。

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曲很多是借景抒情;曲调通常比较悠长淡雅;伴奏的乐器大多为古琴、古筝、洞箫、琵琶和羌笛。近现代的古诗词歌曲中大部分是模仿古代乐器的音色写作。此类歌曲是借古代诗词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 形成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形式。

二、中国古诗词歌曲的美学特征

(一) 文学意境美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 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具有古典含蓄的意境和意象, 以“雅”作为审美架构的一个大支点, 内容闲雅, 恬静, 古诗词是诗化的语言, 文词大都优美且有意境, 韵味大都含蓄且韵调和谐、音节工整等, 都展现出诗词意境的艺术性。作为歌词, 它的节奏舒缓、语音质朴、韵调错落有序、朗朗上口, 歌词语言富有音乐性, 表现为语音中声、韵、调的完美结合, 加之构词叠韵的鲜明特点, 尤其是声调的变化, 体现了歌词构成极高的艺术性。古诗词最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又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依托景物来抒发情感, 并将主观情感潜藏在客观写实的艺术形象之中。

(二) 旋律音韵美

诗词总有它自己独特的旋律, 它们或忧伤或喜悦或豪迈或柔情。古人常用诗或词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怀, 旋律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 旋律美取决于诗词意境的优美, 这样文情与声情才能完美的结合。古诗词歌曲多为抒情性歌曲, 旋律的起伏依诗词的喜、怒、哀、乐变化, 产生“音乐旋律记忆”效果, 陌生但又动听的歌曲会让人情不自禁陷入其中, 其旋律构成除音程级进外也有大跳, 呈现出律动和色彩变化。速度与节奏多为一种舒缓的韵律性。

(三) 声腔意味美

古韵诗词更应注意声腔调细呤, 行腔咬字、吐字技巧在歌曲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发声、吐字、咬字的角度, 结合语音系统的特点, 来阐述歌唱中的“以字带声, 以字行腔”。润腔讲究韵味, 具有旋律性、节奏性、力度性等。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创新, 强调: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 达到字与声相谐和的目的, 就是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声音的圆润通畅, 也既是声中无字, 字中有声。

现代社会出现的音乐类型层出不穷, 电子乐, 爵士乐等等, 在不同文化同台竞技的情况下, 民族歌曲的弘扬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传承下去。尤其是古诗词歌曲, 不仅良好的传承了古代文学瑰宝, 也给古诗词注了一剂现代音乐鲜活的热血, 为古诗词更添一抹绚丽的色彩。不论是古诗词的文学意境美带我们走进如梦如幻的仙境, 抑或是古诗词歌曲的旋律音韵美带我们走进如痴如醉的梦境, 还是古诗词歌曲的声腔意味美带我们走进余音缭绕的古代。古诗词歌曲给了我们许多画面感, 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应该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将古诗词结合现代音乐因素更好的传承下去。

摘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孕育丰富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古诗词音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是一种高品位的音乐表现, 同时高度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音乐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风貌。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西学东渐, 国学渐次处于弱势地位, 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地位受到冲击, 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和古诗词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应用更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鉴赏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 分析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审美特征。

3.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色彩 篇三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音韵美;和谐美;个性美

诗与歌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诗歌形式。在我国,诗歌的发源是民间歌谣,后来转化为诗、歌、乐结合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后来,文人将这种形式发扬光大,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与音韵美

古诗词有声调和音韵的变化,实现了声情与文情的一致性,无论是口头的吟唱,还是词曲的创作,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古诗词艺术歌曲大多以抒情的艺术形式为主,旋律跌宕起伏,语调也有着明显的变化,表现出色彩和动力性的变化,词曲通过长音和多音的形式清晰的展示出来。例如: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首艺术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乐章,此起彼伏,前面采用了平韵,声韵规律不同,那么旋律也会向着高潮发展,第一句的旋律表现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描绘出了歌者的情绪,在第二句中,采用高音进入,将情绪推向了一个高潮,自后大跳后上行,全曲结束,表达出了欲扬又抑的情感。音乐蕴含张力,高音都集中在“mi”上,让全曲可以前后呼应,在“去似朝云无觅处”的吟唱中,需要将“云”这个词拉长,这样不仅与诗词的节奏相符,也让整个曲调更加具有味道,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东方文化美学色彩

将古诗词与音乐结合起来,将我国独有的东方文化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我国东方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古典美特征。鉴于汉语言独特的艺术特征,我国古诗词的创作遵循着押韵、规范的原则,内容方面神韵兼备、情景交融,让诗词的创作进入了高峰。在音乐的创作上,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采用丝竹管弦替代传统的大型编排乐器,成为了文人骚客抒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的功能与形式是不同的,诗歌与乐曲艺术的结合表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品质。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和谐美

西方的艺术歌曲是诞生在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远离社会大众的生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在我国,虽然皇亲国戚有专门的戏班,但是普通的社会大众依然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由于社会艺术的普适性,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并没有贵族精神,反而十分亲民,为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赋予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特性。例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是却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这首诗歌不是抒情诗,而是采用简单的形式描写出了一幅春天的画卷,简单易懂。以《春晓》为基础,黎英海先生创作出相关的艺术歌曲,歌曲婉转低沉,略带惆怅色彩,将春天的色彩呈现出来,并蕴含着深刻的美学特征。

四、古诗词演唱中的个性美学

关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多以美声为主,当美声唱法遇到高音时,往往会迸发出新的生机,歌者采用流畅、柔和的方式将乐曲演唱出来,这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音响特色。而西洋艺术歌曲的传入也对我国古诗词的演唱带来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广义艺术歌曲与侠义艺术歌曲两种不同种类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增加了新的元素。古代歌曲的演唱,经过成百上千年无数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淀,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戏曲、曲艺、民歌体系,这些艺术表演形式中的唱法经过融合、改良,产生了全新的唱法。

五、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美

我国古代音乐与诗歌密不可分,诗歌是文学的,同时又是音乐的。从起始的诗、乐、舞一体到“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刘勰《文心雕龙》)的乐府诗歌,到讲究平仄声律之美的“永明体”诗歌,再到讲究平仄对称、集诗词之大成的唐诗、宋词,中国诗歌的文学语言本身发展出了成熟固定的、具有音乐美感的格律形式。古诗词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如比喻、烘托、象征等,有时则采用直抒情怀的表现手法并与“比”“兴”手法相结合,描绘出令人神往的诗的境界,使所抒之情淋漓尽致、所言之志精辟深刻。

古诗词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结晶,代表着我国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具备无穷的魅力。古诗词与艺术歌曲两种形式的结合与华夏文明的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追求,呈现出东方文化独有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蒋维.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主要特点及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0

[2]李花.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艺术魅力及演唱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李小燕.舒伯特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演唱版本比较研究[J].通俗歌曲.2016(08)

[4]魏军.一场跨越千年的“忧愁”和“情思”——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艺术价值[J].音乐创作.2015(11)

4.关于春节的谚语诗词歌曲 篇四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二、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三、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5.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篇五

江苏省响水中学

刘秀成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人音版)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魔王》初步感受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及情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体验,进而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

2、通过听、唱、讲解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

3、通过对《魔王》、《鳟鱼》、《菩提树》三首歌曲的听赏与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上艺术歌曲,喜欢上舒伯特。

4、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自主分析艺术歌曲特点,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艺术歌曲,并了解钢琴五重奏。教学重点:歌曲赏析 教学难点:归纳艺术歌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摇篮曲》,提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 简介作者——舒伯特。

二、新授

1、《魔王》欣赏

⑴初步听赏作品,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策马奔驰在黑夜的森林里,魔王不断的诱惑他,威逼他,父亲竭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孩子最后还是死在父亲的怀抱里。

⑵分析作品完成表格。

⑶结合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再次听赏。

2、《鳟鱼》欣赏 ⑴《鳟鱼》作品简介。

《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作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⑵分段赏析童声合唱《鳟鱼》

①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②鱼夫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流以免小鱼遭殃。③鱼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④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以及小鳟鱼对自由的向往。⑶再次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⑷观看钢琴五重奏《鳟鱼》录相片断。⑸配合图片,讲解什么是“钢琴五重奏”。⑹分部赏析钢琴五重奏《鳟鱼》。

3、《菩提树》欣赏

⑴欣赏《菩提树》,并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心情?

《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这首歌旋律抒情、朴实,感情亲切,表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乡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有过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主人公期盼找寻到安宁的心情。

⑵请学生朗诵歌词(配乐)。

三、探究活动及小结

学生选择艺术歌曲的特征,教师归纳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6.论歌曲中歌词的艺术特征 篇六

一、歌词的声调艺术

声调是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 而这四个声调正是歌词声调的基础。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第一声 (“ˉ”) , 又叫阴平, 或平调;第二声 (“ˊ”) , 又叫阳平, 或升调;第三声 (“ˇ”) , 又叫上声, 或上音;第四声 (“ˋ”) , 又叫去声, 或去音。四个声调的不同结合, 能够体现出歌词写作的一个重要关系, 也就是俗称的“字正腔圆”。歌词有了“字正腔圆”才会美, 歌曲有了好歌词才会更有魅力。

一首歌词不但要讲究声调还要注意声调的平仄关系。平仄, 即平声和仄声, 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 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平指平直, 仄指曲折。古代汉语的“平”指四声中的平声, 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包括上、去、入三声。而在现代汉语四声中, 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歌词的声调平仄的交替使用, 会使歌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富于艺术表现力。如唐代杜甫的诗词《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 浑欲不胜簪。”这首诗的平仄关系为“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可见一首好词平仄的关系尤为重要。

随着当代歌曲的创新和某些词作者的所谓“个性”, 很多歌词也不去讲究平仄关系, 只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 使得某些歌词失去了艺术魅力。所以, 歌词能够让后人去传颂和研究, 一定要讲究歌词的声调平仄。

二、歌词的押韵艺术

押韵, 又称压韵, 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 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 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 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 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以普通话为基础, 把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拼音的韵母归纳为十三辙。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发花辙的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注:《母亲》) ;梭波辙的歌词“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注:《我和我的祖国》) ;乜斜辙的歌词“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注:《满江红》) ;一七辙的歌词“啊哪一个人是不是只存在梦境里, 为什么我用尽全身力气, 却换来半生回忆” (注:《如果你也在这里》) ;姑苏辙的歌词“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 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 (注:《天意》) ;怀来辙的歌词“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注:《后来》) ;灰堆辙的歌词“你的心情总在飞, 什么事都要去追, 想抓住一点安慰。” (注:《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遥条辙的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鸟, 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注:《我是一只小小鸟》) ;由求辙的歌词“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注:《蝶恋花·答李淑一》) ;言前辙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注:《我的祖国》) ;人辰辙的歌词“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 (注:《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江阳辙的歌词“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 (注:《踏雪寻梅》) ;中东辙的歌词“每当我唱起东方红, 就想起领袖毛泽东” (注:《每当我唱起东方红》)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成韵的诗文中押韵的句末字, 都是“韵脚”。细分析每首歌曲中的歌词都与十三辙密切相关, 歌词的押韵艺术直接影响着作曲者的思路和谱曲时的乐思流畅。

三、歌词的节奏艺术

一首歌词要讲究歌词的节奏, 歌词的节奏是指在句子中词与词, 句与句之间, 对称与结合, 来反映词或字之间的轻重关系。独立的一个汉字, 就像音乐中的一拍子, 只有一个重音, 而没有弱音。比如“你”、“我”、“他”等;两个汉字组成的词组, 就像音乐中的四二拍, 有强弱之分, 即强音在前, 弱音在后。如“母亲”中的“母”是强音, “亲”是弱音;三个汉字组成的词组, 就像音乐中的三拍子, 为强弱弱关系, 如“风光好”中“风”为重音, “光好”为弱音。

完整的一首歌词, 通过歌词句子的节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结合, 使句子内部发生了强弱、长短的交替, 赋予了歌词整体的韵律美。曲作者根据歌词的节奏和韵律来分析歌词, 细细体会,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歌曲作品。

以歌曲《我的祖国》为例, (“二”表示双字, “三”表示三字音节) 分析其歌词的节奏:第一段“一条大河波浪宽, (二、二、三) 风吹稻花香两岸。 (二、二、三) 我家就在岸上住, (二、二、三)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三、三、二)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三、三、二) ”第二段“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二、二、二、二)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三、二、三) 为了开辟新天地, (二、二、三)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三、三、二)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二、二、三、二) ”第三段“这是美丽的祖国, (二、三、二) 是我生长的地方, (二、三、二)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三、三、三)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二、二、三、二) ”整个的歌词第一段、第二段为对称结构即A, 第三段为前两段的对比结构即B, AB决定了这首歌词为二段式。

第一段的节奏框架为“二、二、三/二、二、三/二、二、三/三、三、二/三、三、二”前三句相同, 是对称的节奏结合;第四五句对比, 有了新的节奏材料。第二段的节奏框架为“二、二、二、三/三、二、三/二、二、三/三、三、二/二、二、三、二”, 第一二句与上段不同, 但第三四句与上段一致, 第五句不同。虽说与第一段有明显的不同, 但是从整体的结构上分, 可以作为重复段。第三段的节奏框架为“二、三、二/二、三、二/三、三、三/二、二、三、二”前三句与前两段的节奏截然不同, 使整个段落处于不稳定, 将气氛和情感推向高潮。第四句又迂回而来与第二段最后一句节奏一致, 使整个歌词结构形成了完美的结束。

从创作规律来看, 歌词的节奏和诗歌不太一样, 歌词讲究曲式感觉与对称。一般每段歌词的开始多用相同的音节, 情绪较为平稳。随着结构及情绪的展开, 歌词的节奏也会越来越复杂。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歌词的声调、押韵和节奏艺术, 使得歌词充满了艺术魅力, 富于歌唱性。歌词是创作歌曲的基础, 声调、押韵和节奏的艺术特征决定了歌词创作的质量。歌词给作曲者提供内容、形象、情感等诸多信息和作曲素材, 要想创作出较好的歌曲, 歌词的创作尤为重要。

摘要:歌曲由歌词和旋律组成, 在中国歌曲的创作中, 大部分歌曲是先有词后有曲, 可见歌词是创作歌曲的前提。歌词给予曲作者以创作的灵感, 歌词的艺术特征, 决定了创作出的歌曲整体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歌词,声调,押韵,节奏

参考文献

[1]尹铁良, 蓬勃.歌曲创作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7.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特征研究 篇七

摘 要:艺术歌曲是一种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的音乐体裁,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作品而得名。本文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入手,从歌曲结构、作品内涵及其他方面扼要分析探讨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期寄弘扬中国艺术歌曲文化,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创新。

关键词: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艺术特征;歌曲结构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22-02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舒伯特为代表的音乐大师创作了一系列浪漫、抒情风格的歌曲,从此艺术歌曲名声鹊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在19世纪20年代初,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一些音乐爱好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由此拉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序幕。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文化底蕴深厚,旋律优美,感情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但是,绝大多数的国人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不甚了解,有必要开展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特征研究,这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取决于当时的时代需求,是在“五四”运动的引导下兴起的,而其发展得益于当时留学于日本、欧洲学习音乐的留学生。这些具有先进思想和音乐知识的留学生归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新音乐创作和新音乐文化建设中,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四”运动后,民主、科学、爱国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中国知识分子把握住时代脉搏,在文化界掀起了探索新知、传播新思想的浪潮,戏剧、诗歌等领域都开始了变革,一大批风格自然、朴实、清新的诗歌涌现出来,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了许多优秀歌词。一些从日本、欧洲留学归国的音乐学习者,如青主、萧友梅等人,基于这些优秀的诗歌,利用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创造了一些兼具中国韵味和西方音乐特征的艺术歌曲,以反映时代进步精神。这些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声处理等方面都打破了中国歌曲创作的传统形式模,确立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形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在这个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带有革命精神的红色革命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抗日斗志。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成立一些音乐专业院校,学院派音乐创作者越来越多,艺术歌曲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技巧难度等都有所增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空前繁荣发展,大量优秀作品涌现出来,如《天鹅之歌》、《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创作风格、音乐艺术等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歌曲更加完善。

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纵观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可见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变化而发展的,与中国社会变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赋予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特征。加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以中国优秀诗歌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底蕴更深厚,思想内涵更深邃,使得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总的来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具体如下。

(一)歌曲结构短小精炼,内容完整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结构大多短小精炼,内容丰满,细节讲究,好似一部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尽管结构短小,但是歌曲内容都比较完整,作品中的每个音调、每个歌词都有一定的深意。观众在欣赏作品演唱时,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可以从演唱者的歌声和神态中体味到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深意。比如《铁蹄下的歌女》,采用了多次过门的有力间奏,这种方式不是为了表示情绪的中断,而是用来表现歌女悲伤的心情和愤慨的态度。观赏这首艺术歌曲表演时,观众通过这些有力的间奏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歌女的心情和情感,了解创作意图。

(二)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文化底蕴深厚

在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兴起之初,青主、萧友梅等人把音乐和中国诗歌完美的结合起来,利用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开创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结构形式。在此后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这一传统依然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不少创造者根据诗歌原文创作歌曲,充分考量诗歌原意及其自身的抑扬顿挫,在此基础上融入创作者的理解和思想。如李叔同创作的《送别》,采用了《梦见家和母亲》诗歌中的“产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歌词,歌词哀伤而隽永,散发着古诗文的韵味,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而且,这样的歌词与《送别》这一歌名非常契合,很好的表达了这首歌的创作意图。

(三)歌曲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与传统诗歌相结合,其内涵之丰富,价值之高,是可以想象到的。如上文提及到的《送别》,再如《我住长江头》使用了李之仪同名诗,古风古韵的诗词赋予歌曲丰富的内涵,并形成了别样意蕴的歌曲意境,使得艺术歌曲在艺术表现力和欣赏有了更高价值。此外,中国近代一些艺术歌曲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文化精神及人们的美好向往。在这一点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众多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为人民扛起枪》等,这些歌曲既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也是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反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刻,能够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共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艺术歌曲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自身,上升到了革命战争和保卫国家的层面,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题材多样,形态丰富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因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歌曲。总的来看,主要题材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抒情类。此类题材的艺术歌曲情感真挚、朴实,注重刻画创作者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第二,古诗词类。这类题材的艺术歌曲使用流传已久的古诗词,古风古韵,充分隽永韵味。第三,现实类。现实类的艺术歌曲最接近中国现实社会和生活,时代气息浓厚,思想内涵深刻。

(五)时代特征浓厚,体现社会现实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伴随着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出现的,那个时代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一直是紧贴社会背景,有着鲜明而浓厚的时代特征。所以,从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直至今日,其时代特征一直存在,且体现得十分明显。如,1932年创作的《春思曲》,歌词描述了一位孤独女子雨夜难以入睡、清晨面容憔悴、无心打扮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情郎的想念,隐含了那个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的年代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那个时代许多人的无奈。再如抗日名曲《黄河大合唱》,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定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抗日热情,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真实体现。这些带有时代气息的艺术歌曲取材于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审美情趣,更能从中解决歌曲创作年代的风风雨雨。

(六)钢琴伴奏地位突出,艺术表现力强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堪比声乐主旋律,这一点在中国艺术歌曲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在艺术歌曲中使用钢琴伴奏,可以起到发挥衬托节奏的作用,也可以通过特定音型和织体表现歌曲的内涵、意境,所以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时经常使用钢琴伴奏。如,赵元任创作的《茉莉花》、《凤阳花鼓》等作品,这些歌曲采用我国传统曲调的同时也融了西方音乐体系中多声部创造技巧,艺术表现力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从无到有,在近百年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我国音乐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而辉煌的一页。整体上看,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有很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有内容的丰富性,有风格的儒雅性,风格特征鲜明,题材丰富多样,思想内涵深刻,文化底蕴深厚,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娜.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美与时代(下),2011,(11):79-80.

〔2〕顾娜.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J].音乐大观,2012,(02):115.

〔3〕孙涛.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背景探讨[J].音乐创作,2013,(07):112-113.

〔4〕羡涛.浅谈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发展历程[J].北方音乐,2010,(07):39.

〔5〕张松.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才智,2013,(10):211.

〔6〕高文婷.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的大背景及特色[J].通俗歌曲,2015,(01):29.

〔7〕李丽梅.浅析信息背景下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神州,2013,(10):454-455.

〔8〕杨文斌.探究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产生的大背景及特色[J].通俗歌曲,2014,(11):459-460.

8.中外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体裁特征 篇八

郑健

艺术歌曲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的一种重要音乐体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我国后,对我国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严肃音乐(或高雅音乐)。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在风格、特点、创作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艺术歌曲产生的影响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是巨大深远的,本文主要从中外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特点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推动艺术歌曲的创作对当代音乐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效果。

艺术歌曲 发展 特征

一、艺术歌曲的界定与发展

艺术歌曲,是诗与歌的结合体,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以名人诗歌为词而创作的歌曲体裁。19世纪兴起于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是抒情歌曲的通称,主要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舒曼、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我国,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是我国杰出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 对于艺术歌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对于艺术歌曲的科学界定,首先需要具备三个要素:诗歌、旋律、伴奏。 其次是作品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突出表现伴奏,侧重刻画人物心理、烘托情感。艺术歌曲的这些重要特点是区别于其它声乐体裁的主要因素。

1.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

欧洲艺术歌曲的产生, 是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结果。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钢琴已不再是贵族专享的乐器,而是作为普通乐器渐渐走进了家庭,也使得钢琴伴奏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和旋律有着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水平的提高,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增添了色彩,使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艺术歌曲承袭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 Lied(利德)。 受法国 Chanson(尚松)的影响,艺术歌曲创作得到很大发展。 艺术歌曲从登上历史舞台,就倍受作曲家关注,并逐渐走向成熟。“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音乐巨匠。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 代表作品有 《魔王》、《鳟鱼》、《圣母颂》、《小夜曲》等。 他的后继者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完美创造,使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了三大巅峰。 沿袭着伟大音乐家的创作轨迹,艺术歌曲这一古老的音乐体裁不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还焕发出新的活力。斯特劳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以及20世纪的那些钟情于艺术歌曲创作的音乐家们,他们为后世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艺术歌曲在表现力上的发展与完善,使欧洲的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2.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开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充分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点,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篇章,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和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果。在萧友梅先生的积极建议和倡导下,1922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音乐研究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成立了上海国立音乐院,为近代中国培育了一大批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贺绿汀、冼星海等。 萧友梅先生主张新音乐,在选取歌词时擅长使用新诗歌。萧友梅在《歌社成立宣言》(1931年)主张“各种新名词,均不妨采用,即改作新歌,即应为现代人而作,不必专为唱与古人听也。 ”这一观点对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萧友梅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注重现实性、时代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正如台湾刘靖之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一、中国音乐停顿一千二百,故后于欧洲音乐一千二百。二、中国音乐所缺少的,欧洲音乐有,尤其是记谱法、和声对位与转调、风琴与键盘乐器,故中国音乐应该全盘欧化,只要保存民族精神。三、中国应有常设音乐教育机构,以推发展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水准。 ”萧友梅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问》、《卿云歌》、《南飞之雁语》、《登高》、《新霓裳羽衣舞》 等, 及艺术歌曲作品集 《新诗歌集》。

在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青主、黄自、赵元任等也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学习德奥艺术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艺术歌曲体裁的作品,在学习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成功经验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创作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 我国第一首艺术歌曲是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作品豪迈大气、寓意深远,充分体现出荡气回肠、豪迈悲壮的英雄气概。 继《大江东去》之后,一大批优秀艺术歌曲及作品集相应而生,萧友梅先生的《问》、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及艺术歌曲作品集《清歌集》等等。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寓意深刻,突出表现人们对社会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时代性。

二、中外艺术歌曲的特征

艺术歌曲结构短小、寓意深刻。 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艺术歌曲需要具备娴熟的演唱技巧、综合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情感表现力等多方面因素。演唱艺术歌曲不是技巧的表现,更多的是文化底蕴的展现。 正确认识、深入了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对于演唱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诗歌与旋律的巧妙结合

艺术歌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声乐体裁,更注重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强调歌词的重要性,它不是一般语言的组成,它是音乐与诗歌艺术的结合,欧洲艺术歌曲歌词注重选用名人诗歌,中国艺术歌曲歌词注重选用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在艺术歌曲中,诗歌是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旋律是诗歌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作品的主要因素。 诗歌本身具有诗情画意、内涵深刻,加以优美的旋律,更能突出意境之美。 而优美的旋律又给诗词增添了色彩,犹如“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意。 诗词和旋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感,使两者突破界限结合在一起。 旋律与诗歌有许多相通之处,都以抒情见长,两者注重节奏、韵律和音调。它们两者的结合给艺术作品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作品的内涵,这也是艺术歌曲不同于其它声乐体裁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艺术歌曲中,因为诗歌本身就带有韵律性,而且极富有感情,且真挚深邃。 旋律是根据诗歌来创作的,因此诗歌与旋律联系紧密,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贴切伴奏与歌曲旋律的完美结合

伴奏在艺术歌曲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声音、情感融为一体,以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伴奏的旋律织体也如同诗歌和旋律一样丰富,它同样能表现出诗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刻画歌曲的感情,烘托歌曲的气氛,使整个作品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共同塑造和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萧友梅 《问》

如在萧友梅先生的艺术歌曲《问》中,首先要对作品的歌词、旋律、风格、情感、高潮、结构等全面剖析后,才能设计伴奏音型。在高潮部分“你知道今日的江山”中,伴奏声部的反向运动与力度的增强,和声织体的加重与和弦色彩的变化等音乐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声部的运行和加强,将歌曲的情感发展推向高点,达到了作曲家创作的目的。

3.体裁的多样性

歌曲的体裁,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根据歌曲艺术的表现特征及诸多因素来进行分类的。艺术歌曲作为外来声乐体裁,在中外歌曲音乐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丰富了歌曲的创作和表现力。

艺术歌曲作为外来声乐体裁,它和进行曲、抒情歌曲、儿童歌曲、歌剧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进行曲的曲式结构以单二段体和单三段结构常见,强弱明显,节奏感强,多以表现雄壮有力,斗志昂扬的气势。 如《解放军进行曲》、《游击队歌》、《我是一个兵》等。 抒情歌曲则是以表现情感为主,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情景交融”等,速度平稳舒缓,旋律性强,力度变化幅度较大,以突出表现创作情感。 如《大海一样的深情》、《送我一枝玫瑰花》、《我为祖国献石油》等。 而艺术歌曲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意深刻、意境深邃,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艺术歌曲的体裁结构主要有四种:多节形式、发展的多节形式、三段体形式和通贯创作形式等。它的体裁的多样性,增强了作品的创作元素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

多节形式。 不论几段歌词都采用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是常见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体裁。 如《摇篮曲》、《野玫瑰》等。 通常在乐谱上只是笼统地写上些表情记号,但是如果数段歌词都以同样的表情记号和表现手法反复数次则必然单调、乏味,因此,在实际演唱中,必须按照歌词内容及情感发展的需要而加以修饰或作一些表情记号上的轻微更动。

发展的多节形式。是在多节形式发展的基础上,在中间段落或结尾处有明显变化,或是删减,或是发展。

三段体形式。 采用传统的三段体创作手法,在中段作对比性的变化发展,首、尾段落的旋律大致相同。 既有歌曲整体的协和统一,又能在中段变化中突出情感发展的需要。

通贯创作形式。是根据歌词内容不拘形式地自由发展,一气呵成的创作形式。 如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通过四个不同人物对话的音乐构思,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通贯创作形式的艺术歌曲的演唱因曲而异、因词而异,把握好“节奏框架下的自由性”。

结语

总之,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增添了歌曲创作的灵活性、艺术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作曲家长期生活的积累,是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体,作为外来声乐体裁,艺术歌曲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伴奏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是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积累,是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艺术歌曲是音乐之林的常青树,更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正确认识、了解艺术歌曲的发展、体裁特征,对于演唱、发展、创作艺术歌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萧友梅.萧友梅全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上)[M].台北:耀文事业有限公司,1998.

[3]罗宪君等. 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张淑萍.浪漫的颠峰之美[M].北京: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社,2002.

[5]孙雅红.艺术歌曲的界说、教学与演唱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

[6]张晓钟.从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看艺术歌曲的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

9.井冈山时期红色歌曲的艺术特征 篇九

关于“红色”需稍作解释。张泰城在其《论红色文化资源》一文中对其进行了阐述,“红色”一词本意是一种颜色,一般认为代表着喜庆、热烈、警示等。在政治上则象征着革命。其在中国现代史上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事业。红色歌曲则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音乐体裁,这种体裁便于被人们所接受、理解,所以广泛流传。

这里标题中所说的井冈山时期指的是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至1930年2月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的两年零四个月。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兵群众在根据地建设中产生了众多的红色歌曲。它们为群众所创造,同时也为群众所利用来进行革命宣传、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等。因此,这时期的红色歌曲有其自己独有的艺术特征,厚重的历史积淀、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的革命性和多元的创作手法。

一、厚重的文化积淀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不是毫无根基、凭空而降的。都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批判和创新中产生的。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作为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是构建在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井冈山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有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和湖湘文化。

庐陵文化历史悠久,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还常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等民间故事,足见庐陵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在历史上的文化代表人物众多,例如大文学家欧阳修、杨万里,大政治家解缙、文天祥等,还有众多的史学家、思想家等。还有对红色歌曲产生直接影响的吉安、宁冈采茶戏。产生了《大放马》、《送哥哥上前方》、《自愿当红军》等。

客家文化是一种民族融合的文化,由于战乱、逃荒等原因,中原人民进入赣、闽、粤的三角地带,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共同生活而产生的一种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使得客家人形成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客家人爱唱山歌,其歌曲曲调优美、歌词朴实、反应现实生活,往往可以引起大众的共鸣。在井冈山时期,客家山歌被注入了新的革命内容,发挥了其山歌动员群众的重要作用。

湖湘文化被称为一种雅文化,是由古代著名思想家屈原、周敦颐开创的。主张行知合一的求实精神。毛泽东也是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湖湘文化中特有的湘剧艺术在井冈山时期获得了解放,艺人们将剧目重新编排来反应根据地的美好生活,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兵政府,为革命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井冈山正是处于这种有利的地理环境之中,使其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这里产生的红色歌曲也有其丰富的内涵文化,达到了广泛宣传群众、团结群众,使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兵政府的周围,奠定了厚实的群众基础。

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有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即为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和广大的工农兵服务。在井冈山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亦是反应这一首要任务的。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的日常训练都要高唱红色革命歌曲,如《国际歌》、《红军纪律歌》等,用以振奋军心,同时也达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当时的领导层也都会积极参与到红色歌曲的演唱之中,如周恩来、朱德等都曾亲自指挥过军队合唱红色歌曲。军队对歌曲的演唱以及以身作则的行为,为工农兵政府赢得了积极正面的形象,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如前文所说,红色歌曲来源于传统的历史文化之中,来自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红色歌曲旋律简洁、朗朗上口,歌词反应现实生活,尤其反应当时的实景。如歌曲《红米饭、南瓜汤》的歌词内容“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养好身体打豺狼。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与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歌词如实的反应当时的生活现实,虽然艰苦,但自由平等的生活使得人民群众也是乐在其中;旋律更是简洁明了,两句式,五声徵调式,节奏以十六分、二八节奏型为主,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普及传唱。

井冈山时期,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得以翻身解放,满怀激情的歌唱共产党、歌唱革命领袖、歌唱自己的自由平等生活。这种红色歌曲在井冈山时期比较繁荣,如《过新年》、《分田歌》等,此类红色歌曲在井冈山时期流传于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且也再不断的加以修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彻底的革命性

井冈山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经济,有些地方还处在杵臼时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前,其广大人民一直都是处于被压迫、欺凌、剥削的状态之中。但是这种压迫犹如被挤压的弹簧存在一股潜力,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条件,其就会像山洪一样彻底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为广大群众抒发革命战斗情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期盼自由平等的生活,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在此基础上,广大群众创作反应土豪劣绅的无情剥削和残酷压迫的罪行,表现了广大群众团结一致、通过武装斗争赢得自由平等生活,翻身做主人的彻底革命性。尤其是口头创作的红色歌曲,更具有彻底的革命意识,如《红军上了井冈山》中所唱的“红军上了井冈山,革命有了啊落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有地有枪啊胆包大”;又比如《跟着毛委员》“红军临架到遂川,土豪劣绅无处钻,穷苦人民开心笑,永远跟着毛委员”,等等歌曲都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彻底的革命精神。

根据地的人民过上了有田又有衣的新生活,通过武装斗争,赢得了自由平等,翻身得解放。因而自发的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中去。在此产生的红色歌曲具有鲜明的革命时代精神。

四、多元的创作手法

井冈山时期,根据地基本上还没有专业的歌曲创作者,其绝大多数是工农兵群众和投身革命具有一定知识的文化人。因此,此时的红色歌曲主要是用以填词或者改编的曲调,主要是填词唱新或改旧新唱。这些曲调主要有民歌、旧军军歌、学堂乐歌和国外歌曲。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所创作的,其包括山歌、小调等体裁。民歌因为是劳动大众所创造,因此也最为接近人民的生活,易于被大众所熟知、记忆。所以,此类曲调在红色歌曲的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在利用民歌曲调创作的红色歌曲,有的是比较古老的民歌,如《四季读书歌》、《穷人歌》等就是使用的宋元时期比较流行的南北曲民歌曲牌《玉娥郎》来填词而成的;《十月革命》、《打垮江西两只“羊”》等也是用古曲曲调《孟姜女》填词而成的;当然也有利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曲调,如《送郎调》、《采茶调》、《茉莉花》等。这类民歌一经填入新词,就不再受地域界限的束缚而广泛流传。

旧军歌是指辛亥革命以后,流传在中国各系军队中的军歌。这类歌曲也比较为人所熟知,尤其被军人所熟知,容易激发军士的报国激昂之情。如《打骑兵》、《粉碎敌人乌龟壳》等都是以旧军歌《军人争气歌》的曲调填词而成的。

学堂乐歌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对学校唱歌的一般称呼。这些歌曲往往都是由当时的音乐教师根据西洋或日本歌曲的曲调填词或改编而成的。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当属学堂乐歌《送别》,即是在原有曲调基础上重新填词而成。在红色歌曲的运用中如用《十八省地理历史》的曲调重新填词成了《工农兵》、《工农革命歌》等;用《海军》的曲调填词而成了《欢迎白军兄弟》、《红军行军歌》等。

外国歌曲主要指的是苏联歌曲,当然也有美、法等国的歌曲。其实,上面所提到的旧军歌与学堂乐歌与此处所说的外国歌曲皆有重叠之处。如《红军进行歌》、《共产主义进行曲》等歌曲就是使用的苏联歌曲曲调《同志们勇敢前进》填词而成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创作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照搬原曲,二是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重新填词而成,三是运用原有的曲调进行改编和创作。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登山井冈山时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事实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得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因此,了解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井冈山精神。

参考文献

[1]肖云岭,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