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2024-10-03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精选15篇)

1.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一

医学检验科室设置

一、检验科集中设置。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第二 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第九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 室应当临床检验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

二、检验科实验室按国家生物安全Ⅱ级标准建设。检验科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第二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实验室具备与其临床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后附表1检验科室设备一览表。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27人,其中高职2人、中级4人、初级8人、本科8人、大专15人、中专3人。设有采血室、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临床血液室、临床体液室、PCR检验、HIV初筛实验室。符合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诊疗科目。分为生化组和临检组两个专业组。检验科人员基本情况见附表2.三、临床检验服务项目能够满足临床科室的需要.检验项目的开展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见附表5。1.开展的检验项目见附表3.2.开展的项目均是经批准准入的项目。开设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如PCR、HIV等应有验收和准入程序,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4.相同的检测项目必须集中在一个实验室检测并有质量控制系统,统一管理。

5.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6.检验科开展的室内质控: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血常规、血凝、尿常规、细菌鉴定卡质量评价、药敏卡、药敏纸片质量评价等。检验科参加的室间质评:唐山市的生化、免疫、微生物、临床血液、临床体液等项目的室间质评,河北省的生化、免疫、微生物、临床血液、临床体液等项目的室间质评。确保全面提高检验科的服务质量,使检验报告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7.非临床实验室不得向临床出具临床检验报告,不得收取相应检验费用。

四.临床检验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检验科科室平面图见附表4,安全防护设备及措施到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明确;工作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制度的要求,并有生物危害标志;工作室通风设施合理;温、湿度符合要求;有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柜的配置(微生物与HIV初筛实验室,PCR实验室);各工作室有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有个人防护用

具(工作服、手套、口罩、护目镜、洗眼装置等);有消毒设备(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性能良好; 备有消毒剂,使用正确合理;空气消毒、工作台与地面消毒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的要求;实验室的废弃物及尖锐器具的处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要求;有防止触电、化学损伤及意外事故的措施。

五、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1.有迅速提供检验结果的运行机制,有明文规定并公示承诺; 2.急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临检≤30分钟,生化≤60分钟; 3.平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常规临检常规项目≤30分钟、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特殊培养培养应按不同病原体定出相应时限规定,但应有临时或初步报告制度;

4.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流程通畅; 5.有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6.为病人及临床医师提供咨询服务;

六、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

1.参加河北省和唐山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特殊项目的室间质评;

2.室间质评中出现问题(如不及格项目)须有分析、有处理程序、改进措施,并有记录文件;

3.所开展的检验项目按要求有室内质控,有完整的质控记录;

4.室内质控所采取的方法、质控品、判断规则等均有规范的文件规定,并能切实得到贯彻执行;有失控记录和失控处理程序;各类检验项目对病人准备、标本采集、保存、传递的要求有明文规定;对不合格的标本有处理规定及程序,及时告知临床医师,并建立登记分析制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制度与机制;接受唐山检验质控中心对检验科工作质量考核;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符合要求,结果有信息反馈,急诊和重要标本采集时间均有记录。

七、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1.有检验报告签发和复核规定; 2.制定检验结果报告单发放标准;

3.以中文形式出具报告。如为英文报告须向临床提供中、英文对照; 4.有参考范围与异常结果显示等;

八、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

1.仪器设备有操作规程和校验标准,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并有文字记录;

2.检测仪器有国家批准或注册的证明文件;

3.检测试剂有国家批准或登记的证明文件,特殊情况须具有其质量保证文件,如:批检的检测项目和PCR的检测项目应有标识; 4.检测仪器和试剂有标准操作规程,在有效期内使用; 5.检测仪器有维修维护保养使用记录;

6.有严格校准要求(包括新仪器校准、定期校准、维修后校准);

九、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二

关键词:卫生装备,零配件,管理

0 引言

在新时期军队药材工作形势下,为有效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药材保障能力,包括军区二级站和区域性三级检修站在内的军区卫生装备检修机构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检修机构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创造更加科学高效的保障模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加强质量建设,而其中零配件管理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笔者根据十多年在药检所业务办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探讨了军区检修机构对零配件的管理方法,并针对现状提出几点对策。

1 军区检修机构的零配件管理特点

1.1 供应保障的时限性高

军区卫生装备检修机构的保障对象是部队基层单位,而在部队日常的动态作业中,卫生装备常有较大损耗。同时有些部队担负着重要任务,有些则地处边远,使得卫生装备故障率高、检修需求紧迫,因此零配件供应保障就具有了较高的时限性要求,在遇有检修任务时,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检修所需零配件[1,2]。

1.2 仓储硬件条件有限

因实际条件所限,军区卫生装备检修机构普遍存在无专用库房、库房面积不足、缺乏配套设施等问题,造成零配件管理难度增大,保障能力受限。

1.3 军民融合资源少

在日常工作中,除全军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中心外,军区卫生装备检修机构缺少其他的零配件供应渠道,同时社会依托资源少,没有代储机制和条件。

2 库房要求

(1)库房应有防火、防盗等设施。

(2)库房的存储条件应保证零配件完好,避免霉烂变质、虫叮鼠咬。

(3)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库房门窗、电源情况、库存物资情况、设施设备情况等。

3.1 验收入库

3.1.1 数量点收

检查来货与入库凭证所列的零配件名称、单位、生产企业、效期、批号、数量是否相符。

3.1.2 包装验收

包装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2个部分。内包装为原始包装,也称商业包装,其目的是完整而良好地将配件提供给消费者。外包装为工业包装,也称运输包装,其目的是保证配件质量完好、数量完整和安全运输的需要。在验收时应要求包装完整、无破损、捆扎牢、清洁卫生,包装物的各项内容、标志印刷齐全清晰,附有“合格证”或“合格”字样。同时,查看包装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并严格按照标志要求装卸、搬运、堆垛码放及运输。

3.1.3 入库登记

建立手工或计算机台账,详细准确地记录入库零配件信息。

3.2 堆垛码放

3.2.1 安全

避免在装卸、搬运、堆垛、倒垛时对人身、零配件和设备造成损害,要做到“三不倒置”,即轻重不倒置、软硬不倒置、标志不倒置。

3.2.2 方便

堆垛布局既要保证进出库和盘点维护方便,同时又不能造成空间浪费,这就要求保持适当的垛距、墙距和通道宽度。笔者所在单位要求垛与垛之间不小于70 cm,垛与墙之间不小于30 cm,水暖、管道、配电箱等与堆垛之间不小于30 cm,垛与地面之间不小于10 cm,垛与梁之间不小于30 cm,堆码要牢固、整齐且倾斜角小于10°。垛位牌(卡)要利于及时找到零配件,不能有被其他堆垛围堵的“死垛”。

3.3 维护保养

根据零配件维护保养要求,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所有零配件进行维护保养。

3.4 出库

(1)零配件出库前要进行检验,凡质量可疑、过期失效、报废、霉变、虫蛀、鼠咬、包装破损严重的零配件不准出库。

(2)严格按照出库凭据,确保品种、规格、数量无误,出库要及时,登记要完整、准确。

(3)出库时要注意安全,保证零配件质量完好,包装完整、牢靠,标志正确、清楚。对水银等危险性的零配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并办理交接手续。在X线机球管、显微镜光学镜组、血压计玻璃管等贵重或易损零配件的包装内须放置纸条、泡沫、隔板等衬垫(必要时还应写上“不要倒置”、“小心轻放”等字样)。

(4)检修任务完成后,未使用的零配件要及时回收入库,并办理相关入库手续。

3.5 补充

(1)在检修任务保障中,如果库存没有相关零配件,要及时向全军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中心申领。平时对损耗较大或价值较低的零配件可多申领一定数量以作储备,避免在检修工作中零配件意外损坏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检修任务的完成。无法申领到的零配件,按照货源就近、价格合理的原则在市场中自行采购,采购程序应满足军队相关物资管理规定及本单位管理制度。

(2)除平时根据检修任务随时申领或购买零配件外,还要根据历史消耗情况,动态分析零配件的未来消耗趋势、配件品种和消耗量等,据此储备一定数量的相关零配件,以做到遇有检修任务时能在第一时间供应保障。当常用零配件库存数量低于安全值后要及时补充。

4 提高零配件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1)明确零配件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检修任务,根本目标是提高保障效益[3]。在提高硬件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现有、建管并重;在日常业务管理中,要坚持科学设计、高效保障、避免浪费。

(2)制定零配件管理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程序SOP,对日常工作提出规范性要求,编制自购零配件供应商目录、自购零配件目录等文件,将这些文件作为单位质量体系的一部分贯彻执行。

(3)对参与零配件管理的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上岗后要不定期检查考核,以提高人员责任意识及业务水平。

(4)零配件出入库要实现计算机管理,其中除了完成资产管理外,还要进一步挖掘数据库价值,采用多维数据处理等方法,动态分析配件消耗情况,以帮助统筹库存配件数量[4]。

5 结语

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军区卫生装备检修机构的零配件管理工作中,人少事多、软硬件条件有限的困难将继续存在,而面对不断提高的任务需求,我们只有科学地总结分析,采用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才能使零配件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王继升,周朝胜.联勤保障体制下军队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特点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2,23(4):37-38.

[2]高建全,郭永平,刘晓军,等.加强部队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保障工作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2):95-96.

[3]朱瑜,贾建革.卫生装备零配件中心库存实行零基控制法的设想[J].医疗卫生装备,2002,23(3):50.

3.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三

互认制度与实施细则

建立医院间检验报告互相认可制度,是减少病人费用支出、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疗效率、节约医疗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了患者医疗费负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根据国家卫生部、陕西省卫生厅相关文件要求,我院将逐步开展此项工作。

一、基本原则: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原则,对外院的检验、检查结果的认可应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尊重疾病变化规律,恪守诊疗常规,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改善服务、提高水平的原则。

二、实施细则

1、检查和化验科室的规范化。要实现医院间检验报告互相认可,必须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只有经法定机构审核认证的检验科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可以被其他医疗机构认可。

2、检验报告的规范化。化验报告必须有医院名称、检查项目、申请人及申请日期、报告人及报告日期、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正常值等。检查报告除以上项目外,还要有科室、入院诊断、检查部位、检查所见、印象等内容。还要有医院的检验报告专用章。

3、分层级逐步扩大互认范围。在互认制度的应用中,要充分地考虑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出现的不准确性和受检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的可变化性,以及技术操作的复杂性。

4、要明确认可条件与程序,规定拒绝认可及再次检查的适应情况,制定相互认可引起的医疗纠纷处理的办法,强化互认检查项目结果的可溯源性,若确实有一方结果不符,其责任由不符方承担。

5、参加互认的检查项目: 第一类:医学影像检查项目

1)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项目,包括PET-CT、PET、SPECT、CT、MRI、DSA等。2)部分超声检查项目,包括:(1)颈动脉彩超检查

(2)心脏瓣膜疾病的彩超检查

(3)腹部、盆腔内较大的占位性病变的彩超检查(4)浅表软组织较大肿块的彩超检查 第二类:临床检验类项目

1)临床生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钙、磷、镁、铁的测定。

4.医学装备管理流程模式 篇四

一、医学装备购置流程 1.医学装备申购

使用科室根据专业发展情况、人员技术水平、病员多少、申购医学装备的功能要求、技术参数向设备科提出申请,并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做出效益预测和工作计划。

2.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就申购医学装备的功能、技术先进性、现有同类医学装备使用情况、病人来源、效益预测、安装条件和使用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讨论,通过后报院长审批,形成购置计划。设备价值小于5万元,由使用科室申报,送设备科签署意见,报院长审批。3.采购

根据陕西省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按程序采购。4.合同签订

由设备科牵头,拟定或审核采购计划,由临床使用部门、设备科主管领导、院长签字后生效。5.医学装备考察

医学装备需要现场考察时,必须经院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参与商家组织的医学装备考察活动,考察人员由院领导、使用科室、设备科考察医学装备的市场准入合法性、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安装条件等、写出考察报告并存档。6.合同执行 合同由设备科执行。到货后,由设备科和使用科室共同按合同、设备装箱单严格验收,进行使用培训,医学装备正常运行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及安装工程人员签订《安装验收报告》,如有问题及时退货。谈判记录、合同、设备证件及安装验收报告等存档备查。7.入库调拨

医学装备安装验收后方可入库。入库单由采购员签字生效。调拨单由使用科室负责人及具体使用者签字。入库单和调拨单存档备查。

二、医学装备维修流程

医学装备维修首先由故障设备使用科室提出维修申请,设备科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若不能修复,则提出外修申请,报设备科主管签署意见后送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后即请生产厂家或院外技术人员维修。维修情况应做好详细记录。

三、医学装备使用管理流程

医学装备使用管理主要是对医学装备在用状态的监管,保证医学装备充分运转。使用科室定期向设备科提交使用记录,并填写医学装备状态、使用例数、开机时间和操作者等。设备科统计医学装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财务提供的医学装备收入和使用成本对医学装备作效益分析,为医学装备的保养维修、报废提供依据。

四、特种设备管理流程

特种设备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和放射设备三类。特种设备管理关系到医院安全和医疗质量,从设备购置开始到报废终止使用,必须全程监管。设备选型时应考察生产厂家是否具有相应资质。设备验收时查验相应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计量合格证,压力容器应有法定检测部门的压力检测合格证,放射设备应有放射防护合格证,设备科应给特种设备单列建账: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放射设备台账,同时制定特种设备标签张贴在设备上。台账和标签同时表明特种设备种类、投入使用日期、检定日期、检定周期。决不能超周期使用,到下一检定日期前应进行检定。特种设备检定合格,粘贴合格标志,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进行维修后再检测,合格使用,不合格报废。检定报告存档备查。设备科应对特种设备定期抽查其准确性、安全性。使用科室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备科报告。

五、医学装备报废流程

因方法落后、性能不完善、国家要求强制报废的医学装备,使用超期、自然损耗的医学装备,故障频繁、维护费用过高的医学装备,性能明显降低、维修后无改善的医学装备,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排除的医学装备等均应报废。报废由使用科室向设备科提出报废申请,设备科组织技术人员对医学装备性能进行鉴定,签署意见后报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讨论。根据医学装备的性能、诊疗效果、资金回收情况、使用年限,若继续使用的使用成本等综合情况决定是否应报废,再报院长审批。

六、档案管理流程

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应记录医学装备从进入医院到报废的全过程。医学装备档案包括医学装备的原始资料,如合同、安装验收报告、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注册证、合格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设备资质、供货商资质、设备的评价资料等。各环节资料均交设备科档案管理员归档。向院长、设备科和使用科室提供相应的查询、不同岗位查询权限不同。

七、医学装备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科根据合同和院长、设备科负责人与使用科室负责人共同签字的报销单据支付货款。合同约定有质保金应扣留质保金,待质保期结束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供货商三方签字的安装验收报告方可付质保金。根据医学装备购进、调配、报废情况编制折旧提取及使用成本表。财务科建固定资产账,设备科建实物总账及使用科室实物分账。

八、各管理流程的质量控制

5.医学装备验收管理制度 篇五

一、为防假劣医疗器械进入临床使用,切实保证医疗器械质量,数量准确。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云南省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入库时,按要求认真填写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购进入库验收登记表,并做好入库验收过程记录的档案保存,以便上级部门监督和检查。

三、购进的医疗器械必须依据《医疗器械验收通知单》和购货凭证、清单,对到货日期、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注册证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数量、合格证、质量状况、生产企业等逐一进行验收,并对其外观质量、包装进行感观检查,填写医疗器械质量状况,做好验收结论及医疗器械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1年。

四、验收首营品种,除按上述规定进行验收外,有条件的还应有该批号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报告书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检验。

五、验收特殊管理医疗器械、外用医疗器械,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特殊管理医疗器械必须逐一验收到最小包装。

六、验收进口品种应索取盖上供货单位红印章的进口医疗器械检验报告书,或《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医疗器械通关单》。

七、验收员应在规定的场所对购进的医疗器械和领料退回的医疗器械进行逐批验收,并有记录。

八、需安装的医疗器械到货时,应由质量管理人员审查规定的证书和文件后,方可开箱。

九、在安装过程中,应有质量管理机构的人员在场;医疗器械安装调试好,可正常工作后,应由质量管理机构填写验收记录,应建立设备档案。

6.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六

该标准是在《全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 (试行) 》 (2005年~2010年) 基础上, 以医疗器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检验为装备依据, 参考了部分国际标准, 并考虑其前瞻性, 以保障“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发展的需要, 是开展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监督抽验、应急保障和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所需装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 (区、市)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本辖区专项规划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加快配备, 以适应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需要。

7.医学装备三级管理知识考核 篇七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

1、为规范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部制定

了,并于执行。

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3、我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体系组织构成为:、、。

4、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工作开展核心指标是:大型医学装备完好率达以上,生命支持类

急救类医学装备完好率,无重大医学装备事故。

5、院医学装备兼职管理员职责包括管理,监测,管理。

6、全院各科室应根据本部门实际需要、技术人员构成,本着、的原

则,在做好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于每年年初向医学装备科提出更新、添置项目申请(填报

医学装备申请表),购置万元以上医学装备附。

7、医学装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不能使用或效能降低的,均为。

8、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过程中万元以上医学装备要建立档案。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

1、医学装备更新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设计制造质量

有严重缺陷B、技术落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佳C、操作复杂,使用人员较难掌

握D、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安全,无维修价值

2、医学装备添置的主要依据:()A、医、教、研任务急需B、开

展新项目、研究新课题、填补本地区、本省空白;C、病源情况D、突发事件

3、医学装备验收工作包括()A、开箱验收B、安装C、调试D、培训

4、重大医学装备事故为()A、贵重、精密、大型医学装备修复费用在5000-30000

元以内B、万元以下常规医学装备修复费用在1000以上C、贵重、精密、大型医

学装备修复费用在30000元以上D、贵重、精密、大型医学装备修复费用在20000元以

5、负责实施医学装备管理的组织有()A、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B、院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C、院部D、医学装备科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医学装备申购流程

2、简述医学装备报废流程

3、简述我院报修流程及医学装备故障替代流程

8.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八

《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

1.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 2.不准开单提成 3.不准违规收费

4.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 5.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 6.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 7.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 8.不准收受回扣 9.不准收受患者“红包”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根据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

(一)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医师。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人员。

(三)护士。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四)药学技术人员。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

(五)医技人员。指医疗机构内除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之外从事其他技术服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其他人员。指除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物资、总务、设备、科研、教学、信息、统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

第三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为规范,又要遵守与职业相对应的分类行为规范。

第二章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第四条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五条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第六条 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第七条 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带头控烟,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第八条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活动;不骗取、套取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或为他人骗取、套取提供便利;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倒卖号源。

第九条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诚实守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第十条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

第十一条 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活动,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

第三章 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第十二条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 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担管理责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服务临床一线。

第十四条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权力,遵守决策程序,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推进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尊重员工民主权利。

第十五条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人事招录、评审、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六条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各项内控制度,加强财物管理,合理调配资源,遵守国家采购政策,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和基本建设等工作。

第十七条 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机制。

第十八条 尊重人才,鼓励公平竞争和学术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不从事或包庇学术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

第十九条 恪尽职守,勤勉高效,严格自律,发挥表率作用。

第四章 医师行为规范

第二十条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二十一条 规范行医,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合理医疗,不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不过度医疗。

第二十二条 学习掌握人文医学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真诚、耐心与患者沟通。

第二十三条 认真执行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规范书写、妥善保存病历材料,不隐匿、伪造或违规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违规签署医学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 依法履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药品不良反应、食源性疾病和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报告职责。

第二十五条 认真履行医师职责,积极救治,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增强责任安全意识,努力防范和控制医疗责任差错事件。

第二十六条 严格遵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单位内部规定的医师执业等级权限,不违规临床应用新的医疗技术。

第二十七条 严格遵守药物和医疗技术临床试验有关规定,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充分保障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第五章 护士行为规范

第二十八条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第二十九条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技术规范,全面履行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协助诊疗、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三十条 工作严谨、慎独,对执业行为负责。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及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第三十一条 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或按规定报告。

第三十二条 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书写病历,认真管理,不伪造、隐匿或违规涂改、销毁病历。

第六章 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

第三十三条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科学指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第三十四条 认真履行处方调剂职责,坚持查对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不对处方所列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

第三十五条 严格履行处方合法性和用药适宜性审核职责。对用药不适宜的处方,及时告知处方医师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的,拒绝调剂。

第三十六条 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和患者用药适应症、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详尽解答用药疑问。

第三十七条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验收、保管、供应等各项制度规定,不私自销售、使用非正常途径采购的药品,不违规为商业目的统方。

第三十八条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觉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第七章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

第三十九条 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第四十条 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各类操作规范,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四十一条 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提高准确率,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第四十二条 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予必要的防护。

第四十三条 合理采集、使用、保护、处置标本,不违规买卖标本,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八章 其他人员行为规范

第四十四条 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营。

第四十五条 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第四十六条 严格执行财务、物资、采购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和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报废等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第四十七条 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科研有关管理规定,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合法权益,指导实习及进修人员严格遵守服务范围,不越权越级行医。

第四十八条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不随意丢弃、倾倒、堆放、使用、买卖医疗废物。

第四十九条 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制度,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不随意泄露、买卖医学信息。

第五十条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保持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舒适便捷、秩序良好的就医环境。

第九章 实施与监督

第五十一条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主要责任人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本规范,同时抓好本单位的贯彻实施。

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行政领导班子抓好本规范的落实,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医疗卫生有关行业组织应结合自身职责,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加强行业自律性管理。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六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低聘、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规范适用于经注册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业的乡村医生。

第五十八条 医疗机构内的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尚未进行执业注册的人员和外包服务人员等,根据其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类别,参照相应人员分类执行本规范。

第五十九条 本规范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9.医学计量与医学装备管理的关系 篇九

1 医学计量检定的重要性

1.1 医学计量的定义

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是以技术和法制手段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单位统一的测量。医学计量是指医疗卫生部门对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科研和检测、检验的器械、仪器、设备及装置等卫生装备进行的检定、检测及监督管理工作。

1.2 医学计量法律法规

198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国家规定的60 项117 种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中, 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就有37 项77 种。1987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详细罗列计量器具目录, 实行定点定期检测。2011 年卫生部印发《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进一步强调医学装备须计量准确, 做好医学装备质量保障工作。

1.3 医学计量检定意义重大

现代医院临床第一线应用着大量的先进医学装备, 这些医学装备绝大部分是通过一定量值直接或间接的表示检测结果, 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的依据, 其量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诊断和治疗结果, 更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学计量检定对保证医学装备量值的准确和安全可靠,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医学计量检定工作

2.1 加强计量法律意识教育

继续加强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强化医护人员的计量意识, 不定期邀请省市质监局、计量院专家开展讲座, 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计量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2 医院计量监督管理制度与机构设置

完善的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 医院应建立起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计量管理小组, 设置专 (兼职) 计量管理岗位, 协助开展计量管理工作, 制订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由设备处牵头, 各个临床科室设备专责管理者 (护长) 协助分级多级管理模式。确保临床、医技、科研等属于强检范围的仪器设备受检率达到100%, 统计、整理计量报表、计量器具台账。

2.3 信息化网络管理医学计量器具

医院在用医学计量器具种类繁多, 数量庞大, 给计量检测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漏检、过期未检情况时有发生。依托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采用信息化手段, 对日常计量仪器的采购验收、登记使用、维修保养、封存报废等, 实现高效、便捷的辅助管理。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系统, 开发关联程序, 智能化监控医学计量仪器, 实现提前预报到期需要检测的计量仪器, 避免计量仪器漏检或过期未检;分类管理检定报告, 定期更新计量仪器台账和检定证书, 其中检定证书原则上要求至少保管3 年, 对已经淘汰的计量仪器资料档案进行及时清除。

2.4 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计量管理

医学计量检测伴随着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 法定的周期性检测一般是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除此之外, 还应加强监控生命周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1) 计量仪器的采购验收, 厂家除提供三证及出厂合格报告外, 还要求提供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 方可正常使用。而医院设备工程师以往仅通过检查外观是否完好、配件是否与合同一致、通电是否正常开机等认为主观臆断进行验收, 缺乏从技术指标和相关参数进行科学、准确、必要的检测依据, 致使一些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医用设备进入医院, 导致临床医疗失误; (2) 计量仪器维护保养之后, 还要经过取得相关资质的医院计量工程师进行内部检测。因此, 医院与有资质计量院签订计量检测协议的同时, 还要要求计量院对医院计量工程师进行定期培训, 颁发相应资质证书, 保证计量仪器全生命周期计量值的准确性。

2.5 支持非强检医学装备和项目的计量检定

在完成常规强检计量器具外, 医院还有部分医学装备, 如检验科的离心机、酶标仪、恒温保存箱等, 实验室的移液器、比色杯、流量计等, 这些都不属于强制检定器具, 但医院在参加ISO15189 医学实验室国家认可时, 评选细则要求规范这部分仪器设备需要做计量检定。经科室上报医院计量管理小组审批同意后, 医院计量管理员把这部分医学装备纳入到年度例行检测中, 定期开展计量检测。

综上所述, 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装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 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通过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 以及对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有效的提高医学装备的应用质量, 使医疗装备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 减少误诊, 减少纠纷, 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更好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刘吉祥, 刘齐睿.医学计量与医疗质量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08, 5 (12) :24-27.

10.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十

医疗设备的完好状态是指设备完全运行在最好状态,为保证这个状态我们执行以下制度和规范

1.严把质量关从源头做起,从资质证件全面、重合同守信誉、售后服务好的企业或者经营公司签定正规有效的合同购买合格的相关设备,关于这一点我们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和相关人员参加。

2.设备只要一进入到我们医院,就进入我们的严格监管程序范围内,首先设备开箱前观察包装箱是否有破损和标识是否清楚、正确,如果正确无误则在我们和供货方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开始开箱验收,验收内容分整机验收和附件验收(包括软件和配套试剂)

a整机验收: 整机外观正常无损,机器型号和合同标注一致、机器序列号和合格证一致。

b 附件验收:(1)附件要齐全、正确、无损坏;(2)软件要正确能用符合要求;(3)如果有配套试剂要检查试剂的外观、品质、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日期、试剂证件等。

c.设备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单双方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3.设备验收合格完毕后,由设备厂方指定的工程师现场配训相关科室的有关人员,一致到有关人员都能完全正确操作设备为止(科室有培训记录)

4.设备培训完毕后,由工程师再讲解设备的一般特性、一般维护、设备校准和易发故障的应急和简易处理。

5.器械设备科和相关科室结合完成设备要求的定期保养和一般维护,保证设备完好运行,并记录入档。

6.设备维修方面,一般是找设备原厂家维修,这样可以保证维修后设备的性能和原设备一致,特殊情况下找有正规维修资质和证件的社会维修公司,这样也可以保证设备性能。同时设备故障现象和维修过程、维修结果以维修报告的形式记录存档。

11.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十一

1、医疗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审定“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对全院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

2、医疗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至少每半年召开会议一次,讨论总结全院的医学装备质量和安全情况,对有缺陷的科室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装备质量的持续改进。

3、小组成员按时参加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监督和参与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4、组长或其委托人为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召集人。

1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篇十二

1 通过对医院医疗装备排查和重新建账, 摸清了医院的医疗装备情况, 发现了许多问题。

1.1 存在医疗设备闲置状况:

为了引进人才或某项业务的开展而购置的先进仪器因引进人员的离开或业务的停顿而闲置。

1.2 没有规范的医疗设备淘汰、报废规章制度:

到了折旧年限的装备, 或设备损坏不能维修, 未经报废批准, 自行处置, 或闲置或淘汰。

1.3 赠送和划拨的设备不能及时登记:

有的公司或个人将医疗仪器赠送给科室, 科室存在认识上的误差, 认为不是医院医疗装备, 不上报登记;有的上级划拨的设备, 认为没有花医院的钱, 不是医院的医疗装备, 造成漏记设备账, 账物不符现象。

1.4 未建立正常的医疗装备交接:

对离职调动、转业、退休人员所管理及使用的设备如何办理移交手续, 如何转移使用、转让等工作缺乏管理, 未能建立正常的交接制度。“物随人走”或报废移交, 新上任者再重新操办的情况时有发生。

1.5 产权不清:

有些医院和公司合作项目医疗装备账目不清, 哪些是医院的医疗装备, 哪些是公司投资的未能严格建立账目。

2 针对以上情况, 制定了以下改进方法

2.1 落实装备管理制度:

督促和组织科室认真学习医院医疗装备管理规定, 从制度源头上搞好医疗装备管理。建立具体医疗装备管理制度: 医疗装备使用责任制度、医疗装备交接制度、医疗装备清查和登记制度、医疗装备报废制度等。职能科室要分别按医疗设备、一般设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房屋建筑物、图书等进行归口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制, 理顺医疗装备管理体制, 切实做好医院医疗装备的统一协调管理, 保证医院医疗装备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使医院的医疗装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2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医疗装备管理:

进一步落实和开发军队财务工程的资产二维条形码管理功能, 对医疗设备进行“身份证”式的管理, 就是每一个医疗装备具有唯一的编码。利用二维条码信息量大, 对医疗装备进行集中管理, 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管理平台。医疗装备在系统中进行登记处理后, 系统根据设备的类别及启用时间自动生成编码。此编码生成后不会改变, 作为该医疗装备的标识终身使用, 真正实现账、卡、物相符。将各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连成电脑网络系统, 提高医疗装备管理效率, 掌握各类医疗装备在医院的分布情况以及医疗装备的短缺和结余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 充分发挥医疗装备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服务作用。

2.3 建立医疗装备管理责任人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设专职医疗装备管理人员负责新购买设备的技术验收、清查各种资料和配件登记资产账、打印二维条形码标签并到科室粘贴;按时和定期到对科室医疗设备进行清查盘点并对闲置医疗设备做出调配计划;检查科室设备的登记使用情况和负责医疗装备处置及医疗档案资料管理。科室主任和部门领导是医疗装备的第一负责人。

2.4规范医疗设备的报废、淘汰的规章制度:

医疗装备如不能正常使用需报废、淘汰时, 由使用科室、部门填制医疗设备报废申请报告, 经由工程科维修人员写出技术报告、设备使用人员共同签字后, 按有关规定上报资产主管部门批准, 同意报废处理后并进行调账。

2.5加强医疗设备的下发、调配和赠送管理:

对于上级调拨或者配发的设备, 科室在收到设备的同时, 应主动到资产主管部门登记入账。个人赠送、上级奖励和社会单位捐赠的医疗设备, 科室和部门收到设备的同时, 应到资产主管部门登记入账, 进行正常的折旧等处理, 而不是科室个人的东西而随便处理。如因科室调整等情况需要发生设备调配变更时, 须到资产主管部门办理调整登记手续。填写“医疗装备调拨单”, 由移出部门和移入部门的负责人签认, 以明确责任

2.6定期进行医疗装备抽查和清查:

全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清查盘点, 每年至少盘点1次清查盘点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等;设备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是否有设备闲置、毁坏医疗装备现象;是否有外借设备。新购买医疗装备每月对账1次, 对闲置的设备进行调整, 确保医院设备的良性运转。

落实以上六项工作, 使医院医疗装备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走在全区、全军的前列。

摘要:分析和研究了医院医疗装备管理现状,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规范了医疗装备管理流程, 探索加强医疗装备管理和监督方法。

关键词:医疗装备管理,清查

参考文献

[1]于薇.医院固定医疗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4) :49.

1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篇十三

2007-04-18 15:08 环卫科技网 作者:未知

第一条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人事部共同负责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承担考务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 , 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 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第二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 , 可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 , 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基础考试分 2 个半天进行 , 各为 4 个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 , 每部分内容均为 2 个半天 , 每个半天均为 3 个小时。

第四条 符合《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八条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 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 , 详见附表 1, 下同)或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 详见附表 1, 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三)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 年。

第五条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 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第六条 截止 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基础考试 , 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6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7 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8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9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0 年。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2 年。

(七)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 , 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15 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5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0 年。

第七条 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 , 所在单位审核同意 , 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 , 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第八条 考试日期为每年第三季度。考点原则上设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如确需在其他城市设置 , 须经人事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

第九条 坚持考试与培训分开的原则。凡参与考试工作(包括试题命制与组织管理等)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和举办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培训工作。应考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坚持自愿的原则。

第十条 考试考务工作应严格执行考试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 , 切实做好试卷命制、印刷、发送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防泄密。

14.科室医学装备管理员职责 篇十四

1.知晓本科室各种医疗设备的用途和性能,并能熟练操作。2.能够处理医疗设备的一些常见的简单故障,对科室内医疗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工作。

3.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进行登记,并填写在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本上。

4.对新购置的医疗设备,须详细阅读说明书,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超过使用极限,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装或拆卸,做好保管工作。

5.50万元以上设备须有专人保管,建立设备档案,按设备说明书规定即时保养、维护,并做好记录,妥善保管。6.积极配合省、市计量监督单位,对本科室内的计量设备进行校正检验,做到无遗漏。如发现计量设备合格证缺失,应即时报告医学装备部。

7.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可疑不良事件,及时报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并做好记录。

15.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篇十五

1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范围

这类装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动洗胃机、输液泵、注射泵、供氧及负压装置、气管插管装置、简易呼吸器等。

2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调配及故障处置流程;指导临床使用科室日常保养和技术指导;定期组织预案调配及故障处置演练。

3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处的状态

A类:应急预案保障下的紧急救援工作, 需要各科室应时刻处于待用状态;B类:职能部门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C类:达到100% 完好率, 随时可正常使用。

3.1 A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

临床使用科室对A类装备应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1) 组织人员学习预案及流程; (2) 使用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并可熟练操作装备; (3) 做好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对装备使用和完好情况进行记录; (4) 遇有故障必须及时报修。

对于A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设立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①科室因业务需要 (抢救患者) 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②装备发生故障时。 (2) 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应明确组织结构与职责:医院应成立“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 (图1) , 统一指挥应急保障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由医院统一领导, 医疗设备科具体负责, 职责是负责预案启动后装备的调配、外借、紧急采购供应、维修及协调处理等各项工作。

临床医务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1)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装备的学习和培训, 熟知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 (2) 装备应在固定位置放置, 医务人员应知晓放置位置; (3) 使用科室应每日检查设备状况,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医务人员发现故障不能自行解决的, 应立即向医疗设备科修理组报修, 并在《医疗设备使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 (4) 医疗设备科分管工程师每月巡检, 并做好二级维护保养工作; (5) 对配有蓄电池的装备, 使用科室应定期放电、充电, 使蓄电池处于良好状态, 工程师巡检时, 须检查电池状况; (6) 在使用装备过程中, 医务人员应随时观察装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3.2 出现紧急情况时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处置方法

科室因业务工作需要 (抢救患者增多) ,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全部处于在用状态, 仍需要此类设备时, 应联系医疗设备科调配中心进行紧急调配或医院相关科室进行院内紧急调配。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达现场, 服从医院统一指挥, 协调设备中心及全院各科室调配设备, 如无法满足使用时进行院外调配 (向本市其他医院、供应商联系借调或应急采购) 。在用的装备发生故障时, 操作人员按程序关闭故障装备, 并采取紧急替代措施。如简易呼吸机替代呼吸机, 除颤监护仪替代心电监护仪等。并向医疗设备科报修, 同时向调配中心申请紧急调配或院内紧急调配。医疗设备科工程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修, 对不能立即修复的装备, 应将搬离工作区, 不易搬动的应挂上“故障暂停使用”的标识;同时向医疗设备科科长汇报状况。

3.3 对于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职能部门应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医疗设备科对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做好二级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工作由医疗设备科分管工程师按照工作制度每月定期巡检、安全检测, 填写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监管记录表。

临床使用科室对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1) 填写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记录本”; (2) 临床使用科室每日检查装备性能, 每班交接, 对故障及时上报医疗设备科; (3) 临床使用科室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 做好日常维护及保养, 保证装备表面清洁、结构完好等, 确保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4) 临床工作中装备出现突然故障, 应及时汇报科主任, 并第一时间通知医疗设备科, 及时报修, 实时监管。

3.4 对于C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保证装备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完好率100%;故障装备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对不能及时修复的情况, 在修复之前由医疗设备科调配中心提供备用机。

总之, 我院通过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细致科学的管理, 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也使我院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 同时也间接预防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帅万钧, 晁勇, 李玉鑫, 等.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3, 37 (6) :460-463.

[2]唐伟.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重庆医学, 2007, 36 (4) :378-379.

[3]曹江丽, 张崇英.急救设备中心化管理中的工作探讨[J].医疗装备, 2012, 25 (7) :36-38.

上一篇:学校信息化三年规划下一篇:合作真快乐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