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

2024-11-16

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共8篇)

1.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 篇一

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申报总结材料

XXXX年XX月

孩子们,你们都是老师手心里的宝儿

我叫XXX,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就职于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是该校旅游烹饪部的一名专技教师。相城中专是苏州市相城区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是相城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之一。任教之前,本人曾经在云南省旅游学校实习过三个月,担任临时班主任并承担《旅游英语》的教学工作。云南省旅游学校也是一所职业学校,由于在里面实习过一段时间,所以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及教育教学工作有较深的了解和感悟。

职业学校的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大多来自单亲、离异、留守等特殊家庭,在行为习惯、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自我封闭、自尊心过强、缺少家庭关爱、没有集体荣誉感等,不易于老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这一背景,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就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既要当好课堂教学的指挥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每一堂课;又要做好这些孩子们的长辈,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当成是手心里的宝儿,让他们感受到老师那份浓浓的关爱;还要和同学们交朋友,交“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

本项目的实施对象为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11旅游电子班(对口单招班)旅游专业学生,实施时间从209月起,推广范围为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如11旅烹园、12旅烹、13春季旅烹园等。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有如下:

首先,可以给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了解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针对11旅游单招班学生,我给他们建立的个人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情况,包括籍贯、民族、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身高、体重、血型等;二是个人规划情况,包括入校原因、自我评价、自己的梦想等;三是教师评语,主要是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对该学生的评价(详见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案例照片1)。这份成长档案开学就让学生填写,然后交由老师保管,追踪调查班级学生,最后形成一个任课老师评价,然后交由班主任填写对学生的评语。

其次,和同学们过集体生日(生日可以是同在一个或几个月,也可以是生日挨在一起的),老师也可以自制一些小礼物给小寿星。11旅游单招班学生5、6月份生日的学生比较多,可以把这几个学生组织到一起过一个集体生日。去年11月份,我们班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小寿星非常感动,流下来感动的泪水说到:长这么大我是头一次在学校过生日,想不到这么多人记得我的生日,好感动呀,

1

谢谢董老师,谢谢同学们!

以上两张图片就是班上学生过生日的剪影,来自本人空间。至于给小寿星的生日礼物,老师完全可以自制。本人就自制过一些小礼物送给我的学生,比如下面的“钥匙挂件”,还有给过生日的同学画素描当做给他(她)的生日礼物,既

2

省钱又非常有诚意和纪念意义,一下子就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再次,多和学生谈心,一起参加各类活动。-第一学期我有11旅游单招班的晚自习,本人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不仅抓每个学生背书,而且还时不时找学生谈心,聊聊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小疙瘩甚至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等等。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春游、秋游,老师可以利用外出游玩的机会和学生多沟通,或许能看到学生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当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

最后,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更多地养料,比如偶尔放一两段名人励志视频,描绘大学校园的美好,讲讲优美的小故事等。给学生放几分钟俞敏洪的励志演说,告诉大家起点并不代表终点,不断超越自我,人生终将辉煌;给学生讲大学的银杏道、未名湖,引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上仅仅是主要的几个操作方法与步骤的例举,具体操作可以灵活多样,而且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要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和开展。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每个小细节,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乎和关心他们。比如前几节课要立马能叫出每位同学的名字,建立好个人档案后最好能记住学生的生日,偶尔说出一两个学生的生日,一定要对,这样学生马上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从去年9月份(此为本人刚从学校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任教时间)到今天,通过本项目的推广,我和11旅游单招班的`学生亦师亦友,老师把他们当成“宝”,学生也打心里敬爱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对本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美丽的大学校园产生了无限憧憬与向往。具体的实施效果及突破性成绩可以量化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了一本11旅游电子学生个人档案小手册。通过这本小册子,老

3

师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学、谈话等工作,还能够了解到一些侧面的信息,进行个性化关怀。等学生毕业之前,还能返还给学生留作纪念,也算是三年来的一个见证和师生互动的成果。

第二,老师和学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也经常跟学生这么说:上课的时候我们是师生关系,下课后我们就是朋友。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和空间固然重要,但是老师要是能放下身段,和学生交朋友,或许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帮助。

第三,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之前更加融洽。以前这个班上老是喜欢搞小集体,然后相互挤兑。现在这个班上的学生关系非常的好,少了以前的勾心斗角,多了一家人的观念和温馨。很多时候都能相互帮助,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了。

第四,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很好。说到对口单招班,老师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沉闷死板。没错,和中专生学生的积极活跃相比,单招班的学生确实要低调很多,一提问头就要埋到桌子底下去了。开学之初,11旅游单招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一个学期下来,情况完全变了,我去上课一改这种沉闷的味道,上课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说一个问题,知道的同学都能一起回答。

第五,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上课前,黑板总是干干净净的;见到老师,要么说老师好,要么送个微笑;作业本上的字迹越写越工整。等等这些,无不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表现。

这五点不足以完全概况本项目取得的突破性成绩,这些效果也不是一时的,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们都知道要养成一个坏习惯非常容易,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却很难,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后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一直坚持之那是难上加难。目前他们(11旅游单招班学生)已经基本上要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这种正能量,他们将受益匪浅。

总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习惯、需求,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手心里的宝儿,给予他们“爱”和正向的引导,这样他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4

2.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 篇二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素养, 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深思的课题。三年级是学生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 加上学生的辨别能力差,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 就会走上不好的成长之路, 下面我结合自己教育工作的实例, 浅谈几点做法。

一、案例一:用爱点亮心中那盏灯

1. 基本情况

李昊砼, 12岁, 三年级学生, 独生子女, 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 亲人非常溺爱他。

2. 学生的问题行为

该生上课时经常从后门跑出、前门进入。有一次我在上课, 正在黑板上板书, 当我转过身时, 发现他的一只鞋子竟然扔在讲台下, 人趴在地上。上课不专心听讲, 经常做小动作, 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时喜欢在教室乱跑, 坐不住, 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拖拉拉, 不能按时完成, 而且作业质量差, 错误较多, 学习成绩差, 是全校出了名的老大难。

3. 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和询问他曾经就读的幼儿园, 了解到由于是隔代教育, 所以爷爷奶奶十分溺爱他, 在家里打人, 爷爷奶奶也不教育他, 因为住在镇上, 父母平时周末休息才回家一次, 所以管教他的时间比较少, 导致他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4. 辅导策略

(1) 家校沟通, 培养习惯。李昊砼这样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很大原因是由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此后, 我经常与李昊砼家长联系, 详细分析了李昊砼的在校表现及原因, 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 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 建议孩子放学后由自己带, 平时下班后尽量抽空多陪陪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 终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有一次通话中, 他爸爸向我反映, 李昊砼在家四个小时只读了两遍课文, 学习的效率很低。他爸爸向我咨询怎么办?首先我对他表示肯定赞扬, 谢谢他们配合学校工作, 放弃休息时间, 陪伴在孩子身边, 其次对孩子近阶段在校表现进步的地方表示鼓励。李昊砼明显属于在校、家都坐不住的, 自觉性极差, 每写完一个字就这里动动、那里摸摸, 自我控制能力差。平时在校老师如果不看着他写作业, 他就一个字都不写, 我建议家长在家规定时间完成作业, 完成方可玩, 否则今天不可以玩, 通过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 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时会主动把作业做完再玩, 但有时也会只顾着玩而忘记写作业。

(2) 激励教育, 唤起信心。在学习中我发现李昊砼是有进步要求的, 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小组比赛方式, 哪一组作业先完成就加一个“语文之星”的章, 有一次我奖励第一名的组长一颗糖果, 哪知李昊砼竟然说, 他把作业做好为什么没有糖果?其实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找他闲谈, 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 发现他有进步时及时表扬, 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鼓励他, 还经常对同学们说:“看, 李昊砼同学今天坐得真端正, 听课非常认真!”“李昊砼同学今天在课堂上准时把作业做完了交给我!”……渐渐地, 通过他的不断努力, 李昊砼的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现在的七十多分, 他开始慢慢喜欢上学习, 自我约束性也明显提高了。

二、案例二:用耐心爱心解决矛盾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的基础, 是“亲其师, 信其道”的关键,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付出爱心。

1. 基本情况

张晓鹏, 男, 12岁, 三年级学生, 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 上小学后, 这种情况有增无减, 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 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东张西望, 下课经常惹其他同学, 有时还大打出手。在家表现任性、冲动, 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个性比较鲜明, 让老师感到头疼。

有一次他与班上一位学生刘毅涵发生矛盾, 双方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来找我, 要求不要将两个人安排在一个班学习, 甚至在放学的路上, 两家长还为了孩子的事斗嘴, 这样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而且给其他学生家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 做法

首先, 好动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爱心、关心和耐心, 从生活、思想上教育孩子, 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其次, 纠正要坚持鼓励、积极强化, 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 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表扬, 并循序渐进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再次, 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

对于刚才所说双方家长斗嘴之事, 首先要做好双方家长的工作, 别让家长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自我交往和处事的能力, 还能加强同学间的团结。于是我分别找来两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 两位同学都低着头, 承认了自己的不对, 经过我耐心的教育, 他们的关系变得跟原来一样好, 爱打架的张晓鹏也逐渐转化了, 同学关系也较好。

3.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篇三

如今有的孩子爱撒谎,说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令父母和老师都很头疼。本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认识到诚实的好处和说谎的危害性,逐步养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讲述自己的诚实故事,体验与家长、老师、同学沟通的快乐。

2.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

三、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诚实的小故事、教师准备《狼来了》故事视频 大红花。

四、活动过程

记得还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来到教室收费,当浩来到我面前时,他摸摸索索地从兜里掏出了钱,我数了数却发现少了十三元,还没等我问怎么回事,一群孩子立刻围住了我,你一言,我一语,原來浩又和几个同学买零食了。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平时我一直都在讲吃零食的危害,告诫孩子不要买零食吃,孩子们应该不会明知故犯吧。况且这钱是交给老师的,他也敢挪用?虽说我难以置信,但想想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说谎吧?问浩,他不又承认,于是,我决定把相关的学生叫来问个清楚:原来他们放学后经过那些小卖铺,看见超市门口挂着那些色彩鲜艳、包装精美的零食,就动了心。头脑灵活的浩想了个鬼主意:反正老师要收钱,回家拿了钱,下午买了互相换着吃。于是,他们四个各自买了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还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成果。知道原因后,我非常生气,怒气冲冲地训斥了他们一番,可是浩却嘀嘀咕咕地说:“老师,我只不过就买了一瓶汽水吗?”脸上的表情好像告诉我:“老师,你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对我们发这么大的火吧!”

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起了以前发生的几件事情:洁偷偷地把家里的钱拿出来买玩具分给同学们玩;浩同学也不止一次地背着爸爸妈妈拿钱买零食分给要好的同学吃,为这事,浩的妈妈打过几次电话给我,每次我都会狠狠的批评他一番,而他们也曾表现出一副改过自新的样子,可现在这些孩子怎么都忘了呢了?我作为班主任,一直都是简单的口头教育,没有重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诚实的品质。于是,我毅然决定这件事不能就此结束,一定利用这件事情,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诚实与我手牵手。

诚实故事会

星期一早上,我批改日记时,发现哲同学写了一篇《狼来了》的读后感,读后我心中一亮,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我迅速将这篇日记作了细心修改。班会课上,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边看边议论。

故事演完了,教室里变得异常安静,同学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看到这里,我说:“孩子们,看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了?”我们请哲同学起来说说吧!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哲朗诵了这篇日记,紧接着,孩子们踊跃发言,我顺势引导说:“是啊,牧童经常说谎,所以,人们都不信任他了, 最后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人們都不去救他了,结果牧童和羊都被狼吃了。现在,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都说出了要诚实,不说谎。看来孩子们都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再看看那几个经常偷偷从家里拿钱的学生也羞愧地低下了头……。

接着我让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讲述自己搜集的关于诚实的小故事,讲故事的同学声情并茂,下面的同学听的津津有味。我高兴地说,“老师为你们刚才出色的表演感到高兴,从你们讲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诚实,不说谎话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的和尊敬。”

诚实剧场

我趁热打铁,对孩子们说:“我们从小就应该做个诚实的孩子,怎样做到诚实,不说谎的?请看大屏幕,小朋友这样做诚实吗?为什么?(情景图文)

(1) 亮亮把废纸扔地上,老师说:“谁扔的废纸”?亮亮连忙说:“不是我”。

(2)“妈妈,老师要我们买本子。”红红向妈妈说,可红红没有买本子,而是用钱买玩具和零食。

(3)小明正在玩踢足球,“砰”玻璃砸碎了,小明向叔叔说:“叔叔,对不起,我把你家的玻璃窗打破了。”

(4) 玲玲吃完香蕉,把香蕉皮随地扔在地上。清洁工人叔叔看见了,说:“小朋友不能随地扔果皮,应该把它放在垃圾箱里。”冬冬连忙把它捡起来,放在垃圾箱里。”

诚实讨论会

你们各小组先说一说,告诉队员们,你们是怎样做的?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平时诚实或说谎的事情,以及自己以后该怎样做。(各队员自由讨论。)

“谁先来说一说呢?”还没等我把话说完,那几个犯错的孩子早已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不应该偷偷拿爸爸的钱买汽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向妈妈撒谎要钱买玩具了。”听了他们的话,我知道这次班会的效果达到了。

“诚实之星”表彰会

现在,我们要评选“诚实之星”,谁将成为我们中队的“诚实之星”呢? 各组队员评选,选上的同学佩戴“诚实之花” 。戴大红花的孩子满脸地高兴,没选上的孩子满眼的羡慕,纷纷表示以后也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争取早日成为“诚实之星”。

五、活动反思

这次班级德育教育体验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过程便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当然要求老师产生热爱之情。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改正了错误。

4.德育案例_班级管理优秀案例 篇四

“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教育学生有时犹如培育花种,要学会尊重他的花期,用心把他栽培好,静待他长成他应有的样子。

作为一名班主任,时刻处理着种种与学生有关的事宜,甚至可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或许比家长还了解孩子,正因如此,我们更明白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是是十分必要的,而德育犹如阳光雨润,它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能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知进退,明取舍,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思维习惯,这时,德育教育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作为老师我们更应明白,对待孩子,要放低期待,放慢脚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每一个德育案例中的孩子,都有其独特性。下面我想用我工作中的德育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

案例背景

刚接手xx班的时候,一位胖胖的爱笑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何他会引起我的注意呢?那是因为他的嘴角总是留有口水,衣角上也时常是湿的。这对一个已经在小学学习生活两年的孩子来说是不应该的。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第一天放学的时候,孩子的奶奶来接他放学时来找我,直接和我说了这样几句话:“x老师,我家这个孩子非常调皮,请老师多包涵。至于孩子的学习,也希望您能多关注关注,我年纪大了,很多地方真的已经照顾不上了,只能麻烦老师多关心了。”我一听这样的话,就知道这个孩子肯定不是一般的难管。

但当时因为刚接手这个班,对一些情况也不太了解,所以只能先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等以后慢慢处理。但接下来的相处,也证实我的猜想。接手这个班第一周,这个孩子身上的恶习,就一点点的暴露出来,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不是一般的差。

在生活上:手里的水瓶时刻拿在手里,上课、下课玩耍、放学路上随时随地需要打开水瓶喝水,嘴角的口水时常留在嘴边。他的桌子周围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垃圾场,书桌从不会自己收拾,经常把所有的书本和学习用具都杂乱放在桌子上。在学习习惯上:课堂上很少正常坐在椅子上,经常需要老师们提醒才能坐好,但是没多久之后又恢复常态。无论课上课下都喜欢做一些吸引人注意的行为。当然这个孩子身上也有闪光点,比如:上课时能紧随老师的思路,你的任何问题,他都会积极正确的回答。

诊断过程

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不给孩子增加思想上的负担。我决定在课下,利用闲聊的机会了解这个孩子。通过聊天我发现:孩子经常与我说奶奶爷爷如何关心、照顾他的生活,很少与我谈起自己的父母,我想这就是造成孩子众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是孩子的奶奶接待我的。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孩子从小的生活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但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一定的溺爱心理,导致孩子出现以上问题。当然在家访中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奶奶留一些空间给孩子,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访后,我主动与孩子的父母电话联系,告诉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并提出希望,无论他们工作有多忙,都要多花时间、精力在孩子身上,孩子渐渐长大,他需要父母的陪伴与教导,不要因为一时的工作,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爷爷奶奶是无法取代父母角色的。

教育契机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希望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发展,他——当然也包括在内。但面对他该怎么办呢?这样的孩子,面对老师的批评、警告早已习惯。孩子的种种表现,一方面说明孩子在习惯培养上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但凡孩子做一些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行为,这一般是缺少爱的表现”。我想,我有必要与孩子进一步进行交流,走进他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每当他上课回答问题正确时,我总会及时表扬他。回答不来我也肯定他思维的某些亮点,看得出他上课比以前认真了。

接下来我经常趁下课或者上操时和他聊聊天、开开玩笑。慢慢的,他在我面前放开很多。有一天,突然有其他学生对我说,这个孩子肚子不舒服。我主动走到这个孩子身边,询问他身体情况,看见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我把他带到我的办公室。给他倒水,把他叫到面前耐心询问才知,孩子早晨起晚了,匆忙间没有吃饭就到学校了。

于是我给孩子准备好食物,告诉他,能谨记按时来校这一点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说着说着,明显能看到这位孩子内心的触动。我想,通过这次交谈,他应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从此对我们老师也多了份尊敬、信任。

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发现孩子身上渐渐有了明显的变化,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均有所好转,每天送孩子放学时也能看到孩子奶奶脸上的笑容变多了,虽然孩子身上还有一些问题,但是看到他的进步,我还是倍感欣慰。

后记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成绩……但是教育是过程,要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他才能积蓄力量默默成长。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孩子们需要的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正确引导。而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都不晚,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成长过程,对他来说都是一笔人生财富。

5.优秀德育教育案例 篇五

一、案例介绍

刘某,男,9岁,跟随进京务工父母来校学习。家庭条件不好,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接触,对同学和集体漠不关心。自由、散漫,性格暴躁,缺乏自制力,一旦同学无意中碰到他,他会表现得非常无理。虚荣心强,总想表现自己,却常常弄巧成拙,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头脑比较聪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马虎,错别字特别多,学习成绩较差。

二、案例分析

经过我的调查了解,刘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缘于他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1.学前教育缺失

入学前,他跟随爷爷、奶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生活,没有上过幼儿园。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学前教育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上任性、散漫,学习上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2.家庭条件较差

他家租住的房屋拥挤、狭小、不卫生,没有单独的厨

房和厕所,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且由于父母更换工作、房租到期等原因,经常更换居住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他的性格也会变得压抑和封闭。

3.家庭教育不当

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孩子手段简单粗暴。训斥、责问的多,理解、倾听的少,与孩子有限的交流也仅限于问一下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不管不问。另外,由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父母不顺心时经常拿孩子出气。使他形成了暴躁、反叛的不良心理。 三、辅导方法

1.用爱温暖他的心灵

爱是教育的前提。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用真诚的心与他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让他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的位臵,老师始终都在关注他,消除他的戒备、排斥心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能主动地向我吐露心迹,进而接受我进一步教育引导。

2.积极进行家校沟通

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他的家长建立起经常联系。首先让其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教育

方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其次教授一些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家庭创造温馨的环境,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

3.引导他融入集体

我利用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积极创造他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们逐渐地接纳他,认可他,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改变他不良的人际关系,培养他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更多的与同学交流,合理渲泄他的情绪,陶冶他的情操。

4.帮助他树立自信

在学习上我抓住他几次正确回答问题的时机,对他大加赞赏和鼓励,逐渐建立他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培养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参考心理学书籍,对他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到,树立学习斗志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5.引导他进行自我教育

在学校、家庭协力对他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用他身边的好学生为他树立学习的榜样,用自强不息的事例激励他,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在

生活、学习中对照榜样学会自我教育,主动地改掉自己的自由散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学会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辅导效果

6.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 篇六

类别: 案例类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与你一同成长 姓名: 吴鹏斌 单位: 敦煌 市 县(区)孟家桥中学 学校 联系方式:敦煌市孟家桥中学 736200 0937-8665935

与你一同成长

——攻击性行为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吴鹏斌

(敦煌市孟家桥中学,敦煌,736200)

摘 要 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行为的不成熟,在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时,往往以骂人,更以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攻击性行为。本案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小明(化名)这样比较典型的学生,通过对其行为方式形成的研究,结合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家庭因素、学校方面、社会交往入手,分析学生攻击行为形成的诱因,尝试从生活中关心他、学习中帮助他、行为中引导他、加强个性培养等多角度转化学生攻击行为的一次大胆探索。

关键词 教育合力 责任意识 角色互换 成长气象站 润滑剂

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数学110分,英语90分,语文82分(满分130分)”。“好小子,太给力了”,我心中一阵惊喜。待会等下课,我一定要到班上去夸他一番。这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

记得小明在小学时,就听见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喜欢打架闹事,其它同学在课间玩游戏时,他故意把脚伸出,绊倒别人,造成同班一位同学手臂骨折;一次体育课打篮球,因为一件小小的分歧,便对其它同学拳打脚踢;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经常完成,时不时顶撞老师等。这样一位学生,可真让老师头疼。“七年级分班时,可千万别分到我班来”,尽管我心里这样想,但今生注定我俩有缘,他还是被分到了我班。瘦高的个子,面无表情,不爱说话,是个难缠的“对手”。

开学后的一个学月,学生们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小明也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直到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学生给我打电话说,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与八年级的学生打架了。于是我第一次走近了他,走进了他的家庭,开始了我与他的成长故事。

一、小明的基本情况:

家庭:父母离异,母亲又嫁人,随母亲生活;与家长关系比较紧张。

学习生活:聪明;动手能力较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同学间的矛盾习惯用“打架”的方式解决。

二、形成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

父母离异,产生了自卑感,心胸变的狭隘;在后来的家庭环境中,继父对他影响较大,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小明灌输“凡事要厉害一些,别人就不敢欺负你”的思想;在小明不听话以及犯一些小错误时,他便以“一顿打骂”来解决问题,导致小明形成爱“动手打人”的毛病。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温暖,小明也渐渐变得不爱回家了,他的母亲更是无可奈何。

2、学校教育:

以前老师在教育方法、方式上的不足,使其形成“我就这样,你也不敢把我怎样”的偏执想法。很多时候,教师也选择了放弃——“随他去吧”,这样他就更加放任自流,我行我素。

3、社会不良交往:

由于家长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得当,使小明感到“回家没意思”,经常与一些“问题少年”混在一起。而这些“问题少年”大多是由于家庭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他们经常用手机发短信联系,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其它同学若稍有冒犯,他们便群起而攻之;有人甚至充当“老大”,为小学生“摆平”一些事情,性质十分恶劣。小明和他们在一起沾染了许多坏毛病。

三、与你一同成长:

面对这样“令人头疼”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呢?将来他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他该怎样与别人相处,该怎样生存呀!教师的责任心,使我暗暗地下定决心,只要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就不能把他放弃!我要与他一同成长。

1、通过家访,进行家教辅导,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帮助他,还必须从他的家庭环境入手。第一次家访时,他非常惊喜,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1)、缓解母子矛盾,感受家人的关心;

在和小明的母亲谈话中,了解到母子矛盾主要集中在他经常去奶奶家;屡教不改的毛病使母亲对他失去信心。由于父母离异,母亲不希望他去奶奶家,而他又非常想念奶奶。我发现这是个教育的好机会——“亲情是割不断的”。于是给小明的母亲做工作,大人的事情不要影响到小孩,无论怎样都要给他成长的机会,不要灰心。最终,他母亲采取了我的建议:从关心他的情感入手,鼓励他到奶奶家去玩;经常对他说一些激励的话,多分担他的苦恼。同时,针对他的状况,我也同他的奶奶进行了交谈,一起从正面教育小明看待许多事物的态度。事后证明我是对的,小明对母亲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2)、少喝酒,忌打骂,多陪陪;

在一次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他的继父经常喝酒,并且喝酒之后常给他讲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这让小明很烦;同时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爱责骂、打他,所以他很叛逆。我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他继父后,作为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注意从各方面关心小明的生活,喝酒少了许多,无谓的唠叨也少了很多;并且利用自己的特长,给小明辅导功课,与小明下象棋,渐渐地父子间的话多了,有时还会一起聊天,畅谈未来。同时小明也开朗了许多,有想法也学会与父母亲交流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家不回”的现象。

(3)、拥有自己的学习房间,学会管理自己;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们一家3口睡在同一个炕上;小明写作业也在土炕上,字迹因而较为凌乱;当他休息时,家长往往看电视到深夜1点多。这样的学习环境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我要求家长给他单独的房间学习、休息,使他能够更加专注地做每件事情;平时通过整理自己的房间,培养其讲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管理。

2、促使其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意识。(1)、“每做一件错事,必须做一件好事来改正”;

当我正为他的变化而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又闯祸了。那天下午放学,他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校门口等人,看见我的时候,眼神有些异样,他轻轻地对我说“老师再见”,当时我也没在意。就在我刚回到家时,学生打电话说,小明动手打了其它班的学生。而理由很简单:看别人不顺眼。我听后非常生气,但静下心来一想,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不能急躁,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给他讲了事情的严重性后,我并没有让他写检查,写保证书。对他的处罚是——给小学一年级、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每周抬煤。以后也一样,每每犯错误时,我总让他做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学会对自己负责任,并要敢于承担责任。对于这样的处罚,他也欣然接受,慢慢地在改变自己,偶尔还会主动做一两件好事。

(2)、“角色互换,体会人间真情”;

有一次,我由于外出培训离开班级。下午陈老师发来短信说,小明与班上的其它3位同学没有来上课。我心里很是着急,联系家长先找到学生,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待我回校后再进行处理。等我回校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他们的哥们在召唤他们”,对于逃课这么鲁莽的行为,他们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承认了错误。为了更好的起到教育作用,我让他们四个人分配角色,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学生”,内容为这次“离校事件”,要求将各角色的情感真实的反映出来,包括父母、老师的焦急、担心等,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表演通过,才能获得班级的原谅。通过这次角色互换表演,使他们更加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真情。

(3)、数学课代表——你的“成长气象站”;

由于我代本班的数学课,大胆选用小明为数学课代表。利用课代表收、发作业,布置学习任务,锻炼他的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能到我面前报到2次。而我,充分利用这一条件,面批他的数学作业,关心他的学习,和他谈心,经常提醒他预防自己的“糟糕天气(不良行为)”,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数学课代表让小明对自己的行为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老师非常重视我,没有放弃我,我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3、打破你的“常规”,学会做人做事。(1)、学会承认错误,勇于说“对不起”;

一次刚下课,班长就来到我的面前,还没等到我开口,委屈的泪水一涌而出。原来上自习课,小明不遵守课堂纪律,班长管他,他不但不听还与班长顶嘴,还说脏话。把他叫来后,他的态度是“承认错误,坚决不道歉”。因为他说过,不会对别人说“对不起”,那怕他是错的。为了纠正他这种偏激的想法,我先替他向班长道歉,让他感觉到不好意思。随后几天,我便像唐僧一样对他“喋喋不休”,不断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终于他说出了第一声“对不起”。

(2)、晨谈讲故事,接受心灵的洗礼;

一天我将学校的德育教材《感悟》给他,让他读一篇《打好手中的牌》的文章,第二天和我交流感想。起初,他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我对他谈了我的看法。第二次让他读《母爱如山》,再与我交流心得,他依然如故,我也没有批评他,照旧与他分享我的感想。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五次的故事《教会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他对我谈了很多。我发现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平台,于是我决定前一天我俩分享一则《感悟》中的故事,第二天晨谈的时候让小明将我们分享的哲理故事读给同学们听,谈感想。刚开始,他还有些难为情,但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不仅由“读故事”变成了讲故事,讲道理。通过这件事情,不仅使他懂得了许多道理,而且无形中教育了他,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集体的帮助,我们一起进步;

在学习中,为了不使小明掉队,我找学习好的小乐同学给他教读落下的单词,督促他读写英语,努力学习其它课程;让其他同学在问题的时候叫上小明,背课文、概念的时候喊上小明。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使小明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没有让他游离在学习,班级之外。

4、为你加油,我永远相信你!

小明的许多不良习惯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教育完全改变,期间也出现过多次“反复”。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对我说谎,但我不计较,总是为他的成长一次次默默努力,纵然是他的谎言我也试着去相信他。但在我调查出真相后,总会问他“为什么欺骗我?”,“既然做不到,为什么答应我?”。我始终相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次心与心的较量之后,他终于在面对我的时候都会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会掩饰自己的谎言,我成功了,他也感受到被人信任的力量。我告诉他“你的昨天与我没有关系,但你的明天和我息息相关,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好今天的每一步!”,他比以前更加努力了!

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身的坏毛病也少了许多,他终于长大了!我也感受到了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四、案例反思:

1、教师要做学生和家长的“润滑剂”,建立和谐的家教环境。

小明的家庭变故较大,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家教环境;家长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没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家长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对许多事情缺乏信心。学生与家长产生很大的摩擦,家庭教育也就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扮演好“润滑剂”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与家长交流,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的家教环境,合理建议,与家长配合一起创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2、了解学生、会爱学生、相信学生更能教育好学生。

通过对小明的转化教育辅导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有的放矢。爱学生要敢管学生,更要会管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因为某些顾虑一味地迁就学生,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去爱每一位学生”更能激发我们教育的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是很多各种因素,长时间形成的,需要我们有耐心,更要相信学生会改变的,重要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的处理。“爱学生,相信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小宇宙”,使其更好的转变自己。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积极转变学生。

学生犯错误时,更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解决的办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只要我们运用适当的教育艺术,灵活处理问题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案例中的小明,本身逆反心理较强,如果采取以前教师的处理办法,他很可能事事与你作对,更别提转化了。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寻找教育的契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使他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学习兴趣,转变自我。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小团体”,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尽快转化他们。

4、存在的不足。

现在社会上手机价格便宜,功能比较全,拥有手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小明和他的同伴们经常利手机上网聊天,QQ联系,下载一些不健康的电子书看,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上课玩耍等,影响非常大。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自己也想过许多的办法,没收手机,找家长谈话等,但收效甚微。如何让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手机,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利用网络,避免成瘾,这将是我继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光兴,王希平.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归队的雁儿2000-4,142-148.[2]冯观福,王大延,陈东升,叶贞屏,陆雅青,熊曣.儿童偏差行为的辅导与治理.2009.作者简介:

7.小学德育案例 篇七

姓名:涛涛;性别:男;年龄:十一岁;现况:五年级学生 (四年级下学期从外校转入) 。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 性格方面表现:以自我为中心, 任性, 自私, 缺乏宽容心, 常与同学打架。

2. 学习方面表现:

该生聪慧, 但自制能力差,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好做小动作, 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 自信心不足。

3. 生活方面表现:

真可谓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对于物质上的要求, 家长几乎有求必应。在校不能当好值日生, 在家从不帮忙做家务, 不懂得理解关心别人。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1. 长辈溺爱孩子。

他的父母虽然都受过高等教育, 但是, 一直分居两地, 三十多岁才有了这个孩子。他们同学的孩子大多已经上大学了, 有的甚至大学毕业了。相比之下, 年龄偏大的父母会更加疼爱孩子, 甚至溺爱孩子。爷爷奶奶更是对迟到的孙子倍加呵护, 容不得半点委屈。

2.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能达成共识。

孩子的母亲在机关单位工作, 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小时候经常被别人欺侮, 吃了许多亏, 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再受到任何委屈。所以, 孩子在和别的孩子闹别扭时, 她支持孩子一定要赢, 宁愿让孩子打了别人自己去赔礼道歉, 也绝不能让孩子吃亏。为此, 他的父母常常互相指责、争吵。由于他在学校和班级不合群、好惹事, 比较孤独, 上学期转学到我班。

3. 家庭教育方式有偏差。

孩子在0~6岁, 采取的是放羊式教育, 爷爷奶奶对他更是“有求必应”;上小学后, 望子成龙心切, 家长过分紧张, 孩子温习时一直陪伴在侧, 心想能及时辅导, 但如此便令小孩丧失自我思考的机会, 欠缺自信, 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四、个案分析

1. 苏霍姆林斯基说:

“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 它是一种本能的、缺乏理智的爱。”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 不仅给自己带来苦恼, 而且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 家长爱子心切, 百般照管, 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对孩子投入全部精力、倾入全部感情, 把孩子放在一个全家人之上的特殊地位。处在这样一个地位上的孩子, 必定产生相应的思想, 存在这个意识, 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你管不了他。

2. 大量研究表明, 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 与同伴关系一般较差, 小朋友会对他持拒绝态度, 一般会说:

“我不爱跟他玩, 因为他老是打人。”由于他爱惹是生非,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 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 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鲍里斯·塞德兹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 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 家庭是创造幼儿健康人格的第一工厂。因此, 我认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 我便开始了转变他的工作。第一步是要取得他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 我能接受, 他的父母很是感激, 要改变他的现状, 更是喜出望外, 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毕竟他们还受过高等教育。他父母积极地配合我分析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 找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偏差和错误, 制订了一个“改变计划”:

1. 父母必须改变对他的态度, 重新调整教育方法, 应该用平常

的态度对待孩子, 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 学校、家庭相结合加强对其是非观念的教育, 明确哪些事有危害性, 是绝对不能做的。

3. 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小委屈最不能忍受, 常常以牙还牙,

甚至大打出手, 不能小事化无, 这一点需要老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 读读关于宽容的名言。如,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

4. 以强项来淡化弱项。

我发现, 由于他从小参加过少年宫的美术培训, 书法、画画有一定基础, 我将班级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他。同时, 鼓励他多参加活动, 为他创造展示才华、为集体争光的机会, 培养他的责任感、荣誉感, 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他能融入这个集体。

5. 学习上, 鼓励他独立完成作业, 大胆发言。

家庭辅导时, 不能一味告诉标准答案, 要采用让孩子“跳一跳, 才能摘到果子”的方式, 发挥孩子的智慧。

6. 根据他的家庭条件, 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走走, 多

到书店看看, 增加他的知识面, 提高他的阅读能力, 为他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教育效果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及教育, 涛涛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期末, 当我把“进步之星”奖状发给他时, 他抱着奖状热泪盈眶地对我说:“谢谢您, 老师!”从他的眼神中, 我看到了自信和自尊。他的妈妈也高兴地说:“这是他上小学后获得的第一张奖状。”

8.德育工作者优秀案例 篇八

石家庄市针对市区、山区、平原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要素均衡协调配置,不断提升扩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一、一加一乘,推动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扩充。一是做好加法,增加存量。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为抓手,强化项目推动,加大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力度。同时,严格落实《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科学合理确定教育设施布局。仅2014年,市区就新建中、小学校24所,增加学位17 058个。二是做好乘法,盘活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3个新城区面临由农村县向城区转型的实际,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及正定县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通过建立学校联盟、校长教师交流、教科研互动、对口支援等形式,积极推进新老城区教育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二、教育扶贫,促进山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针对西部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布局散、教育质量低等问题,从2011年开始,石家庄市实施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目前,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9.08亿元,新、改扩建的56所项目学校全部投用,累计转移安置学生41 132名。一是加强顶层政策设计。二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就读。四是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政策倾斜,实现平原教育发展的良性突破。石家庄市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机制、新方法,突出均衡要素,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平原地区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一是着眼长远调整布局,积极实施学区化管理。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物化资源。三是以均衡配置师资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山西省晋中市:全市一盘棋 城乡一体化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辖11个县(区、市)、327万人口,义务教育学校903所。近年来,晋中市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思路,整体设计了“四化两改三保证”均衡发展模式。“四化”即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交流制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两改”即改造薄弱学校、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三保证”即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一、实施“千校达标”工程。市委、市政府把“千校达标”工程作为市长工程、县长工程,先后投资31亿元实施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薄弱初中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学校近800所;投资8亿元实施了城区和县城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新增学位2万多个;投资6亿元实施了标准化配套系列年活动;投资4亿元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市近5年投入近50亿元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校舍标准化全覆盖,装备标准化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覆盖。

二、实施“万人交流”计划。晋中市有2.8万名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从2008年开始推进教师制度化交流工作。全市5年交流和公选校级领导1 300多人、教师1.5万人。

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校。晋中市从2001年开始,探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办法,比例从5%逐步提高到100%。规定只有在片区内学校入学,并在该校建有学籍,连续3年在本校就读的初中应届生,才能享受下校指标。

四、实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2009年开始,每年招生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招生方案,确定划片范围,制作划片示意图,并向社会公示。每年秋季开学前,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进行电脑派位、随机编班。

上海市闵行区:扩大优质资源 各校特色发展

近年来,闵行区区委、区政府持续提升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水平,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优质学校比例不断提高,一大批学校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

一、引进培育并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闵行区通过整体引进、合作办学、一校多区、委托管理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规模,满足区域居民的优质教育需求,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品质。

二、创新管理体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础教育统筹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区、镇两级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各部门从人、财、物各方面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优化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受教师编制制约,创新“纳民小学”管理机制,推行由镇政府委托、各镇资产公司举办的办学模式。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体学生实行全免费。区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改善16所“纳民小学”办学条件,区教育局推进公办学校与纳民小学的结对帮扶,大大缩小了“纳民小学”与公办学校的差距。

三、坚持育人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进。推进“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系统”项目,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建立具有闵行特色的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坚持把“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质量标准,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内生力。坚持15年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搭建“智慧传递”平台,把全区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小智慧汇聚、提炼、升华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智慧,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增值与共享,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激发了教育活力,促进了学校自主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阶段式推进迈向高位均衡

近年来,泰州市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為手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义务教育发展之路。

一、实施三步走战略,阶段式推进,致力实现义务教育全域高位均衡。第一阶段,实现县域基本均衡。2014年,所有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实现县域基本均衡目标。第二阶段,推进县域优质均衡。2014年底,靖江市、姜堰区通过江苏省首批“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验收,其他市(区)在迈向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阶段,致力全域高位均衡。突破县域管理体制束缚,推进跨区域教育共同体;立足师资动态均衡目标,推行名师片管校用全市域走教制度;着眼师资队伍整体提升,开展教师市级平台全员培训;打造“泰微课”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共享。

二、坚持硬软件齐抓,融合型发展,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等,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及推动名师送教走教,努力实现师资动态均衡。通过组建名校集团(共同体)、实行学区一体化、推进名校孵化、尝试跨区融合等举措,进一步放大名校资源效应。

三、集聚三方面合力,创新性引领,有效激发教育主体内生发展活力。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政府层面做到规划布局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师资配备到位、公平政策到位、督查考核到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部门层面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教育评价多元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学校层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优化、特色文化立校、特殊群体关爱。

安徽省亳州市: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孩子公平享受优质教育。

一、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坚持每季度在一个县区召开一次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分组参观建设现场,互相交流学习,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严格评估验收,对创建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错位验收,确保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资金渠道,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职责,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共同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校安工程,为学校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实施千所村小提升工程,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让农村孩子就近接受优质教育。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把对初中学校质量监测情况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定向生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实施结对帮扶工程,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发展联盟。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十二五”期间,对2 000名校长进行素质提升。“十二五”期间,计划培养3 000名市级教坛新星、1 000名市级骨干教师、1 0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00名市级特级教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农村学校培训1 000名专职骨干音体美教师、3 000名兼职音体美教师。近5年来,全市每年补充教师近2 000人,并向紧缺学科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建立教师层级遴选机制,新招中小学教师一律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集镇学校缺编教师从农村学校遴选,城区学校缺编教师从集镇学校遴选,解决农村教师长期不能流动问题。

江西省芦溪县:推进标准化法治化公平化建设

近年来,芦溪县坚持教育强县战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镇部门积极配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保障机制,基本实现了机会均等、条件一流、师资精湛、内涵优质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

一、在“管”字上下工夫,推进标准化建设。条件标准化。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适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着力解决镇区大班额突出和专用教室不足的矛盾,加大镇区学校扩容改造力度。校园建设体现育人功能,突出安全环保,反对奢侈浪费,“一校一品”文化建设特色明显。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着力解决宿舍拥挤、食堂简陋、厕所脏差等问题。资源数字化。在打造数字化校园的同时,实施网络教研,科学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衔接的数字资源,探索以慕课方式推送资源。教育手段实现信息化,80%以上教师能实行电子备课、上课。队伍均衡化。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建立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实施“牵手育人”帮扶制度。

二、在“办”字上下工夫,推进法治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实践、文化、管理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认真落实学生守则,编制《养成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科研兴教。大力开展“县促片、片帮片、片扶校、校领区”的网络教研和片区教研模式改革,,深入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致力于课题研究的开发。强化标准管理。力行《课程标准》,把开足开齐课程标准作为开学工作检查的重点内容。力行《管理标准》,将其作为对学校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三、在“破”字上下工夫,推进公平化建设。通过推进免试就近入学、狠抓保学控流工作、实施阳光招生考试,破解“择校入學”问题。通过统一教学行为、规范办学行为,破解“行为规范”问题。通过关注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人员子女、留守学生,破解“特殊学生”问题。

河南省新郑市: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近年来,新郑市坚持“均衡普惠和优质特色”两个重点,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努力探索“从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的初级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之路。

一、教育合力工程: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认真落实“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职责,完善督导机制,努力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硬环境、大格局,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和教育合力。

二、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协调、均衡达标”。按需撤并,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完善机制,切实加强经费保障。统筹师资,着力推进队伍建设。编制上力求“教育优先”,确保师资力量“够”。政策上力争“三个倾斜”,确保农村教师“稳”。管理上力促“专业发展”,确保队伍素质“高”。招生改革,引领学校规范发展。2011年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减轻初中升学压力,区域内形成了办学条件基本相当、学生基本不择校的良好格局。

三、共同体建设工程:交流共享让城乡教育“互帮互动、共同提升”。“云信息网络”促进城乡教育“探究”共享。在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全面使用“班班通”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融合,实现了城乡教师网络学习和网上教研“人人通”。

“大交流平台”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共进。校际交流平台促学校综合提升,主题论坛平台促队伍思想碰撞,师资交流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

四、内涵提升工程:个性化发展促城乡学校“优质高效、各具特色”。一方面持续推进“多元课程”建设,中小学开发出符合本校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300余项;另一方面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道德课堂”实践探索、“动感高效”课堂等教学形态推动了全市课堂生态文化的形成。

湖北省宜昌市:科学布局标准化建设推动整体均衡

宜昌市是三峽工程所在地,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以上。2013至2014年,13个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

一、优化校点布局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确保布局调整科学性。连续6年召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现场会,明确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布局调整工作,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

二、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根据实际,分别于2002年、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保育寄宿制合格小学建设工程和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设备配套和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建设,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

三、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着力化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全面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着力加强教师分层培养培训,初步形成一支以杰出校长和宜昌名师为龙头,市级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县级优秀教师为基础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校,立足于评价,建立健全课程、质量监测和学生评价体系,深化初中学业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三方面的突破。

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实施基于互联网与电子白板技术平台的“班班通”工程,加快打造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湖南省泸溪县:待遇职称倾斜确保教师扎根农村

泸溪县是“老少边穷库”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三个倾斜”、实施“三大工程”、创新“三种模式”,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坚持“三个倾斜”,确保城乡师资水平均衡。一是调配机制上倾斜。推行中小学教师定岗招聘录用制度,将90%新进教师分配到农村任教;推行定期服务制度,每年选派100名乡镇中心完小教师到片村小锻炼,全县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服务时间不少于一年。二是经济待遇上倾斜。坚持教师工资优先发放、福利待遇优先落实、培训奖励经费优先保障的“三优先”政策,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政治待遇上倾斜。评优评奖、职称评审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将80%的指标投放到农村学校。

二、实施“三大工程”,确保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实施城镇学校班额均衡化工程,认真做好新建学校规划和城镇学校扩容提质。实施农村学校建设标准化工程,推进农村学校“除旧换新”。实施城乡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城乡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创新“三种模式”,确保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创新城乡学校帮教模式。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完善“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生”全方位关爱体系,全县2万余名留守学生实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学有人教;开展“捆绑式”支教,每年选派100名城镇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助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模式。逐步推进“高效课堂”“生本教学”等4种课改模式。全面落实每天“三个20分钟”活动,使学生都能开起口来说话,静下心来写字。

广东省顺德区:让每个学生接受最适合的教育

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区加强顶层设计、填谷扬峰,抓住义务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以“一个目标”“两个破解”“三维构建”的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

一、“一个目标”:让每所学校都成为“名校”。顺德区将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提高质量、提升内涵,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成为名校,让每个学生接受最优质、最适合的义务教育。

二、“两个破解”: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破解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读难题。建立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读机制,坚决落实“两个为主”政策,非户籍学生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共有近13万名的非户籍适龄儿童在顺德接受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58%,其中88%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破解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难题。为满足城镇化带来的学生布局的变化,顺德区对新建住宅小区基础教育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保障教育资源及时配套。

三、“三个构建”:驱动创新促每一所学校内涵提升。构建有力于激发学校活力的管理机制,让社会资源广泛进入学校,形成发展合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促进特色发展。

构建有利于学校内涵提升的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学校自主发展评价体系,改变学科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册,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构建有利于形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格局的保障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城乡教师引入标准及统一公开招聘制度,实现教师待遇“同城化”。

上一篇:商场工作半年总结范文下一篇:2018年暑假校本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