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2024-10-04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精选6篇)

1.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一

《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

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的明确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课前准备: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秤及用途。

教学手段:合作交流

感知体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千克”和“克”与生活的联系

1.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他们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

(4)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淘气的体重是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是用“克”作单位。这两个单位表示的质量是不同的,一个重一个轻。

2.认识秤,学会看上面的读数。

(1)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

例如:学生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重量该怎么办?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2)出示实物秤(托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和数表示的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3)教师或学生介绍:“生活中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的质量”,引出下面对这两个单位的认识。

生: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重量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生:人比小鸟重多了。

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或者通过看图,见到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

课前充分准备,保障活动质量。

(1)学具准备充足。

(2)合理划分活动小组。

(3)制作活动记录表。

(4)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

本节课操作活动多,教师要及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及范围,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都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动手实践: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千克”的概念

1.称一称。

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建立1千克的概念。

2.掂一掂。

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再用秤来量一量,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1)动手称一称多少个鸡蛋的质量是1千克,几袋牛奶的质量是l千克。

(2)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l千克。

5.掂一掂。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书包、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的质量。

生:两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一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等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真实体验,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原本模糊的生活经验逐步转化成为清晰的知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

三、放手实践:称一称、说一说、找一找,建立“克”的概念

1.称一称。

(1)示范如何使用天平。

(2)分小组称量物品。

用天平称出桌上的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物品名称

质量

2.说一说。

汇报自己的实践成果。

引导发现:称量比较轻的物品都使用克作单位。

3.掂一掂。

把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

4.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2粒药片大约是1克。

生:我称的一粒花生米大约是1克。

生:5张纸的质量大约是1克。

四、掌握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1.估一估。

可以把一枚2分硬币和一桶油比较,让学生通过刚才掂一掂的实际体验进行估计,多少个2分硬币和一桶油差不多一样重,也就是1千克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克。

2.认一认。

学生估计的结果不一定准确,这时可以出示教科书中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自己得出“l千克=1000克”的结论。

五、进一步深化对千克、克的认识及应用

练一练

第1题学生要根据托盘秤上的指针,准确读出所示质量。

第2题学生根据情境图所示称量内容并结合刚刚的实际称量体验,填出准确的质量单位。

第3题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进行准确的单位换算。

第4题比较“1千克的棉花和l千克的盐,哪个重?”这道题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区,虽然很多学生能够明确相同质量的东西应该一样重,但是仍然会在潜意识里认为盐重,这是因为二者密度差距太大,体积大小不相同,从而产生质疑。但是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的本质就是比较质量,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活动?你们在学习活动中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3.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三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4.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建立1吨的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 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2)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

2.填一填。第1题

4千克=()克 3吨=()千克

5000克=()千克()t=2000 kg t=()kg()kg=6 t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

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t○3600 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4.数学故事。

(1)估算。

刚才同学们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或多媒体出示)

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

第几次 2 3 4 5 6 7 8

质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找生汇报。

(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3页内容。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掌握合理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算理算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听算

6×4 8×5 9×3 4×3 7×8 6×9 7×5 9×9

2、口答 40、60、80、120里面分别有几个十? 600、800、3000里面分别有几个百? 5000、7000、9000里面分别有几个千? 3个

十、6个

十、12个十分别是多少? 4个百、12个百、30个百各是多少? 2个千、5个千、9个千分别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2、准备题:开学啦,我们班准备美化教室,陈老师买来几盆竹子,你们看: | | | | | | 根据上面的图例列一道乘法算式并口算(你是用哪句口诀?)生独立完成,汇报

3、教学例题

我们学校也买回一些树苗来美化校园(出示课本图),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树一共有几棵?)

让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列式并解答

小组交流,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几棵”这个情境,说说自己列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20+20+20=60(棵)

20×3=60(棵)(式中的20表示什么?3呢?60呢?)

你是怎样算出20×3=60的?(2个十×3=6个十=60)指导学生把课本例题填写完整。三,反馈练习:

①完成P2试一试第1题并讲评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②完成试一试第2题,(选两题结合题目说说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看谁最细心:观察这几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计算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最方便? 四,巩固提高

1,模拟练习:P3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列式的含义,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完成第2题,然后选几题说说口算的方法。3,完成第3题

①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每堆香蕉有几根,有几堆香蕉,大、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②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再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隐含的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4,数学游戏

①同桌互相抽取卡片口算 ②小组对抗赛

6.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过河”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4、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过河 1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大自然美丽图片,不知不觉马上就要进入秋天,班级里或者同学们自发的组织去郊游活动。看,同学们已经整装待发,让我们一起来跟随出发吧!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供情境,让学生进入探究新知的热情。)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课件出示教材8页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1.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 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

一条大船坐9名同学,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同学3人。(让学生自主寻找信息,发现问题,进行思考。)

(二)课件出示教材8页第二个问题: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1)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需要的信息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2)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算式?

(3)组织学生汇报,展示解题方法。

一共有多少人要坐船?

29+25 ÷9

29+25=54(人)

=54÷9 至少需要几条船?

=6(条)(√ 或 ×)

54÷9=6(条)

(三)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1)出示学生的错误算式:

29+25÷9,请大家讨论:这样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

在这个算式里,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应该怎么办?

(3)引出小括号: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请出一个帮手——小括号,算式里用小括号括上的部分就要先算。

(29+25)÷9 =54÷9 =6(条)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组织学生进行脱式计算,体会运算顺序。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 29+25=54(人)

(29+25)÷9 54÷9=6(条)

=54÷9

=6(条)

(让学生结合情境,在学的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计算和归纳。)

(四)课件出示问题: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了解要解决的问题,独立收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列出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54÷(9-3)

=54÷6

=9(条)

答:需要9条船。

(五)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小括号的用法。仔细观察,下面的综合算式,试着总结归纳。(29+25)÷9

54÷(9-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它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综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发现问题和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多多种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并进行总结。)

四、巩固练习,发展应用。

1、数学书第9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1)观察情境图,说说获得的数学信息;

(2)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用综合算式进行列式并运算。

五、全课总结。

回顾本课堂学到知识: 你学到了什么?

在一个综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综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上:

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列式计算的习惯。

板书设计:

过河 1 29+25=54(人)

(29+25)÷9 54÷9=6(条)

=54÷9

=6(条)答:至少需要6条大船。

在一个综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过河 2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脱式计算。

4×(56-48)

(32+16)÷8

72÷(21-12)

(100-73)÷9

2.李奶奶家有15只花鸡和17只黑鸡,每8只鸡装在一个笼子里,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

二、谈话导入,掌握新知。

(一)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我们想改变这样的运算顺序,应该请谁来帮忙?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还要请小括号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二)课件出示情境图,教材9页“试一试”:

(1)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理解每条信息的含义 限乘46位乘客就是、、、、、、(2)了解要解决什么问题

(3)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剩下多少人,再算、、、、、、(4)独立列式计算。

(70-46)÷8

=24÷8

=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三)组织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 70-46=24(人)

(70-46)÷8 24÷8=3(辆)

=24÷8

=3(辆)

(四)出示算式(70-46)÷8,提问:

生活中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解决?

范例:妈妈有70元,买一桶豆油花去46元,剩下的钱买了8袋精盐,每袋精盐多少元?

三、巩固练习。

1、数学书第10页练一练: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1)观察情境图,说说获得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2)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理解题目中每步算式的意义。

(4)可以自己提出新问题,用综合算式进行列式并运算。(5)对带括号的运算顺序有整体认知,好好应用。

2、课外巩固:(练一练,做一做)

(1)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个盘放几个?(2)有30盆花,又买来18盆,把这些花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几盆?(3)饲养组原来有9只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几个笼子?

(4)美术班有44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8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几组?

四、全课总结。

回顾本课堂学到知识: 你学到了什么?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弄懂算式意思。

(2)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与联想到的实例结合起来。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列的综合算式必须先计算加减法,后计算乘除法的,就需要给加减法添加小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板书设计:

过河 2

(70-46)÷8

=24÷8

=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小括号

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

上一篇:企业文化委托授权书下一篇:申论写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