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2024-10-13

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共10篇)

1.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一

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苏教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教学内容】统

【教学要求】、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第 65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

二、练习:想想做做2-5。

.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

(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

(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

(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

(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集体交流。提问

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

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

(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结。

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 68

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近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

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

独立完成

5、出示第7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 69

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的第8~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完成"期末复习"第8、9题。

学生独立口算。

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集体交流

5、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1)原来有足球35个,借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跳绳借出36根后还剩4根,跳绳原来有多少根?

(3)毽子有50个,借出一些后还剩8个,借出了多少个?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 70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6+53=

32+29=

93-42=

86-17=

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 71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期末复习”第18题。

出示第18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第19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期末复习”第20题。

出示第20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www.5y

kj.co

m

2.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二

年级 一年级 课题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四

上课教师 黄慧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 仔细观察课本P16页主题图,想一想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

“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

()1()()()5()()

()( )8 7( )( )( )( )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0

3.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

通过手势图和儿歌引导学生弄清每个月份的天数。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10月26日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二、指导朗读理解。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齐读。

4、(出示挂历或年历)讲述课文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按天数不同分为大月、小月,大月31天,小月3天,二月份比较特殊,平年二月28天,四年一次的闰年二月份29天。

5、学生看右边图示,做小游戏。

教师先示范,仿照图上,将手握成拳,一边指一边说儿歌。

学生跟着做一做,说一说。

三、练习。

1、学生边做游戏边念儿歌。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写好铅笔字。

1、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八、太、木。

(2)指导辨析3个字的异同。(3个字都有“撇”和“捺”。“八”的撇要低于捺,撇和捺分开写;“太”的撇高于捺,“木”的撇捺一样高。)

(3)描红仿影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1)观察3个字的笔画在田字中的位置。

(2)学生写一个,指名展示,评价,纠正。提醒学生运笔时注意撇捺的写法:撇要有尖,捺要有脚。

4.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四

式)

科目:数学第 执教时间:XX年月日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编写者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体会到乘法的含义,感悟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乘法含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玩过山车的共有多少人?做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说算式及结果。

2、能解决这些问题吗?4+4+4+4+4=20

3+3+3+3=12

2+2+2+2+2+2+2=12……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新标第一网在游乐场的一个角落,一些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形,咱们来看看他们都摆了什么?你们想摆吗?把自己的小棒拿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你能摆出多少个?看着你摆的图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操作汇报自己摆了几个什么?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把你的算式说出来

学生汇报的同时师板书由一个较长的加法算式如:3+3+3+3+3+3+3+3=24师:这么多个3,胳膊都写酸了,算式也太长了,有什么好办法吗?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谁认识这是什么法?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明确8х3=24也可以把相同加数3写在前面

3х8=24谁会读?

1、能把黑板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2、把自己练习本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决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荡秋千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5.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课   题 18、月光启蒙

课   型 阅读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学情分析     童谣、歌谣,神话故事,这是每个孩子心中美好的事物。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童年回忆。因此,这篇课文能很快地吸引孩子。并能留给孩子一个美好心灵体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法教法 点拨法 自读自悟法

导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导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3分钟)生齐读课题。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板书课题。 设疑导入,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目标

渗透学法

(2分钟)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学习

讨论研究

(10分钟(1)读生字词,师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交流点拨

达成目标

(10分钟(此环节包含在前一个环节中,互相渗透)

同步训练

关注慢生

(10分钟)写生字作业。师从后进生起,巡查保证全班当场过关。

质疑问难

总结拓展

(5分钟)生质疑,师组织解决。

6.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3.通过整理减法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请你们从口算卡片袋中拿出算式结果为“7”的卡片,看谁动作快?

师:请找出都是减去9的算式或者找出都是12减几的算式。(多数学生是把卡片全部倒出来,手忙脚乱地翻,好长时间也找不到需要的卡片。有的学生报怨卡片太多了,找不着。)师:咱们能不能利用我们上学期制作2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来做个减法表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探讨研究

1.小组内商量方法。

2.全班交流。我们把这些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就能很快找出指定的卡片。

3.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样排队,然后再整理算式。

要求:(1)将卡片进行整理,再贴在大纸上;

(2)组内要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可以找卡片、贴卡片、递卡片、涂胶棒;

(3)活动时间10分钟,小闹钟一响,活动结束。

4.组长拿出学具,活动开始。师巡视,留心学生的分类方法。

师:哪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

展示各组作品,各组成员介绍摆法。(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组内成员可补充,其他同学帮他们看看算式摆得对不对。)

5.将第17页的减法表补充完整。

师:仔细观察第17页的减法表,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一说,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物品单价:

1瓶牛奶3元一袋喜之郎5元

1个汉堡8元一斤葡萄18元

一盒饼干15元一斤橘子?元

一支黑人牙膏12元一个牙杯9元

猜价格:

1.买一个汉堡和一支黑人牙膏一共要多少钱?

2.20元买一斤葡萄,够吗?

3.(1)一盒饼干比一袋喜之郎贵多少钱?

(2)一个牙杯比一支黑人牙膏少多少钱?

4.一支黑人牙膏比一瓶牛奶多的钱正好是一斤橘子的价格,问一斤橘子多少钱?

5、根据这些东西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给你20元钱,你会买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7.五年级上册练习2表格式电子教案 篇七

五年级上册练习2表格式电子教案

练习2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练习2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重点 难点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预习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教学设计或修改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1、 教学第二部分。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2、拓展。 1、学习第一部分。 (1)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2)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 (3)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学习第二部分。 (1)要求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课题 练习2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重点 难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预习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教学设计或修改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 第三课时 课题 练习2 课时 3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难点 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能够连贯表达意思 教具 学具 板书设计 预习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情景;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它们取名:晓鸣、小强、小静) (2)组织讨论:已有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3)学生小结出图意。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第二幅图应该是个什么内容?(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5)分组交流。 3、练习。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第二幅图应该是个什么内容?(晓鸣拍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5)分组交流。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教师以鼓励为主) (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给同学们听。 教学反思:

8.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八

格式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序号 13 课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P34例2(乘法结合律)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难点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具准备

学习

程 二次备课 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主题图引入

(1)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 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4字母表示。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

=30×(□×□)

125×8×40=(□×□)×□

9.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九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题

第一课

天天好心情

课型

合 课

容、新学期畅想

2、集体舞活动《快乐小舞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画纸

知识目标:学会《快乐小舞曲》的基本动作。

能力目标: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愉悦。

情感目标:能够积极的乐于参与《快乐小舞曲》的集体舞活动。

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的动作

教学

难点

创编集体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新年问候、新年祝福。

2、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入、新学期开始了,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好吗?

2、请同学们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画面要精美。

3、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进行制作学习计划卡。

、各抒己见。

2、勾画蓝图。

3、进行制作。

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良好的氛围。

动、初听这首乐曲,体会乐曲的节奏。

2、再次感受乐曲体验情绪。

3、听音乐自由手舞足蹈。

4、用语言来表达舞的兴致。

5、随音乐唱一唱歌曲。

6、再唱一编让学生们在听到歌中那些让人高兴的地方,用动作表现出来。

7、播放或看图片想并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高兴的心情。

、拍手、感受拍子。

2、体验。

3、作动作。

4、说一说。

5、唱歌曲。

6、自由表现。

7、用舞蹈、集体的多人的形式。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创编

教学、讲解创编的要求。

2、分组创编,教师适时指导。

3、师生同跳集体舞。

、了解要求。

2、创编活动。

3、集体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一课

天天好心情

课型

合 课

容、学唱歌曲《天天好心请》。

2、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律动。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

知识目标:能学会演唱《天天好心请》这首歌曲。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律动来表现歌曲。

情感目标:能够表现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

随乐学会长歌曲《天天好心情》。

教学

难点

创编歌曲律动及间奏、附点八分音符的唱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礼仪教育

入、准备工作,在教室粘贴五颜六色的笑脸挂饰。

2、播放《天天好心情的》歌曲让每一个同学伸出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用你最喜欢的彩色笔,用最简单的简笔画,快速画一张笑脸在你的大拇指上”。

3、比一比看谁的笑脸画的最灿烂。

、充满愉悦的走进教室。

2、画简笔画。

3、比一比。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好心情的氛围。

唱、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学校里、社会上、家里最开心的事儿,与大家一起分享。

2、学唱歌曲。

3、随乐哼唱旋律,用母音吟唱或用衬词吟唱。

4、教师指导唱法。

、体验情绪。

2、学唱。

3、哼唱。

4、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教师指导、引导、听辩等方法来学唱歌曲。

分析

情境、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分析有几个不同的场景。

2、教师引导归纳三个不同的场景。

、听辩、分析。

2、掌握场景内容。

分析并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创编

表演、根据刚才分析的场景分成三组。

2、分组创编。

3、开心地表现。

、分组布置场景。

2、创编活动。

3、集体活动。

用各种方法展示和表现开心的心情。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二课

绿色之歌

课型

合 课

容、听赏《绿色的祖国》。

2、听赏《绿色的小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片、头饰、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聆听《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小兵》。

能力目标:能模仿小兵的样子走步;乐于拿起彩笔,为荒山添上绿色,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环境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能随着清新优美的旋律,感受绿化给祖国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

感受绿色的重要,绿色带来的美。

教学

难点

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文明礼仪教育

《绿色的 小兵》

一、引导、看三张图片,请同学们想办法为荒山、沙漠、小河添上绿色。

2、让学生选择两种方式集体表现。

、大胆说出想法。

2、集体表现。

利用观察法调动积极性、学习兴趣。

二、初听全曲、播放歌曲,学生扮演角色表演。

2、边听歌曲,边神气地走步。

、分角色表演。

2、活动。

感受自然界的美丽。

三、复听全曲

、将学生分成组。

2、进行表演。

、分组。

2、表演。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绿色小兵的快乐。

四、相关活动

为课本上所画的荒山添上绿色。

拿出画笔添色

进一步感受。

《绿色的祖国》

一、初听全曲

播放录音,看,让学生轻松地听赏歌曲。

赏、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二、讨论、交流

、再次听赏感受。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说或表演。

讨论、交流、表演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堂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2、说说你的收获。

课题

第二课

绿色之歌

课型

合 课

学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图片、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学

难点

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自己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文明礼仪教育

一、学生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二、歌表演《小燕子》。

、观看仔细寻找。

2、小草发芽了,小树绿了,小鸟…

观察法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

初步感知

提升兴趣

二、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

体会歌曲

感受情绪

三、歌曲体验、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唱旋律。

2、读词。

体验学唱歌曲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师生同唱歌曲。

3、听范唱感受。

4、演唱。

歌曲

表现、小精灵听到你们的歌声,非常高兴,它也来到了小树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棵小树,盼望着它快快长高。小朋友,你们听,它是怎样唱的。

课堂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表现。

课题

第三课

阿里里

课型

合 课

容、学唱歌曲《阿里里》。

2、参与表现歌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能力目标:能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教学

难点

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伴奏与表演动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验、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2、图片将我们带到哪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3、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欣赏图片。

2、仔细观察。

3、掌握民族。

观察法

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一、初听歌曲、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讲解歌词撒小秧的意思。

初步感知歌曲,了解衬词。

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二、再听歌曲

、仔细听学上两句。

2、学会的唱给大家听听。

学一学,唱一唱

初步学歌曲

三、学唱歌曲

听老师弹琴,随琴学唱。

模唱法学唱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2、引导学生说出哪强些,哪弱些,并自己尝试。

3、全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体验强弱,用身势伴奏。

培养节奏设计能力。

情感

处理、引导学生说出情绪。

2、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各抒己见。

2、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引导、点拨。

参与

表现、分成两小队唱合。

2、全体起立用身势伴奏唱歌曲,告别纳西族小朋友。

、分组。

2、边唱边律动。

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参与活动,更深理解。

课题

第三课

阿里里

课型

容、听赏《阿细跳跃》

2、表现音乐。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教学打击乐。

知识目标: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跃》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

能力目标:能随音乐律动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动。

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听赏《阿细跳跃》,了解相关民俗,引导学生自由地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

难点

体会节拍的强弱,能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跃》即兴律动。

初步体验音乐

参与体验

一、整体聆听《阿细跳跃》

、听,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2、为什么?

3、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各抒己见。

2、说基本情绪。

3、听辩。

10.一年级数学表格式教案 篇十

式)

科目:数学第 执教时间:XX年月日

题2、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熟记2、3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了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法背一背。

2、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口诀。

二、新授

(一)2的乘法口诀

3、看书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向日葵发芽了,一棵幼苗张开两片子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幼苗,问:“能不能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列算式:1х2=22х1=2同桌试着编口诀:一二得二

4、再填上一棵幼苗,说:“现在有几棵幼苗,一共有多少片子叶?”试着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学生汇报时,师板书2的口诀,采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两句口诀。

(二)3的乘法口诀

1、这些向日葵在两个小朋友的精心护理下,渐渐地长高了,请同学们看:出示例3的图: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小组能够看着这幅图把3的口诀编出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

3、汇报:师板书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提问?这几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记忆口诀。两个人一组,对口令练习2—3的乘法口诀。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l.做教科书第一2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结:同学们,这节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后小结:

上一篇:丧事主持词开场白台词下一篇: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