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基本操作

2024-10-22

实验1基本操作(10篇)

1.实验1基本操作 篇一

2014年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组考工作总结

考点:白水县仓颉中学

时间:2014年3月23日

2014年高中理化生实验组考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文件安排,仓颉中学考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工作在3月22日得以顺利进行,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井然有序,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就实验操作考核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在实验操作考核前我校成立了由赵高栓校长为主考,教研处赵云峰主任为副主考的实验操作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生管理医护组、宣传、接待组和后勤保障组。围绕实验操作考核,全校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同时得到了德育处和后勤处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实验前两周分别召实验教师培训会和学生实验专题会议,落实考务工作,将实验操作测试的有关精神向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大力宣传,制作了醒目的宣传牌匾,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使上下统一了精神,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形成了重视实验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认真决策,精心策划,科学实施。

针对本次实验操作,我校校委会高度重视,从实施原则、领导机构、考试时间、考试办法、考试成绩统计、考前准备工作、考试程序等方面认真决策,并根据文件精神狠抓了落实。

1、考试之前教学处要求理化生各组长根据实验课题对实验室用房、实验管理员、仪器药品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查漏补缺,对所缺药品、仪器提前进行补充,确保实验操作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2、重点抓好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理化生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从实验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结果记录都进行培训,实现了实验操作考核的目的,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狠抓纪律,确保公平。我校成立了学生管理、医护组,教学处王辉主任、办公室马新荣主任及各工作人员提前半小时进入各自岗位,认真负责。学生有序出入实验室,确保了实验操作考核安全、迅速的进行。

三、学生操作熟练,考场秩序井然,社会反响良好

1、由于平时重视实验教学并狠抓了考前实验操作训练,整个实验操作测试过程,考场秩序井然,学生熟练操作,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2、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工作人员一律挂牌上岗,从学生分组、候考、发卷、评分,都有专人看管负责,做到了井然有序、环环相扣。

3、考试成绩当天及时输入微机并同时上报,达到了端正考风考纪,规范考试的目的。

4、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测试工作组织严密有序。县教研室张民生主任、刘宁副主任等领导深入实验一线,查看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赵高栓校长更是对实验操作考核高度重视,不停巡视,确保实验操作考核顺利进行。

四、不足之处。

1、实验仪器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日常实验操作,还需进一步添置。

2、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对一些仪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

针对于以上问题,学校计划在下学期逐步对实验仪器进行添置,要督促实验教师提高学生实验的开出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白水县仓颉中学 2014年3月23日

2.实验1基本操作 篇二

一、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实验基础知识薄弱, 实际动手能力不足

随着近几年, 各高校扩招, 学生入学时普遍化学基础差、操作水平低, 学生在实验室手忙脚乱, 不能快速进入状态。并且学生基础实验知识薄弱, 例如, 在取固体试剂时, 由于药匙大, 放入时不能深入试管内使试剂洒落或粘附在试管内壁, 而不知用V形纸槽代替药匙送试剂入试管内, 倾倒液体试剂时, 试剂瓶口没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试剂外流, 标签没向着手心, 造成标签被腐蚀。甚至还有学生把倒出的多余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中, 造成试剂的污染浪费。

2.实验课时相对较少, 针对性不足

我校目前基础化学实验是在原有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重组的, 大量的缩短了实验课时, 注重综合化学实验比重, 而轻视了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时, 一些基本实验设备数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多人同组, 针对性不足, 教学质量差;精密的现代仪器基本上都是教师操作, 学生只是走马观花的围观, 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只注重实验结果, 忽视操作技能训练

部分同学主观上重理论、轻实践, 忽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操作的重要性, 造成基本操作等基本功不扎实, 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按照教师所讲内容机械地操作, 只求重实验结果, 甚至实验结束还不清楚实验目的和原理, 处理实验报告时拼凑数据或抄写他人报告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举措

化学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告别以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 就要结合实际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 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学生基本操作实验。

1.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 协调安排实验人数。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化, 实验分组人数严重超标。因此实验缺乏针对性, 指导老师不易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致使学生把自己的那套错误的操作带到高年级乃至以后的工作中。基于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 笔者所在高校实验分组人数限制在每组2人, 这样就方便指导老师观察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避免学生相同错误的重复发生, 有助于学生良好实验技能的培养。

(2) 制作仪器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和展板。

多媒体课件和展板以其形象直观的优势, 现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因此, 把小型仪器设备 (如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 的操作规程做成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可以降低仪器的损坏率;把需要熟练掌握的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类 (如:药品试剂的取用、试管操作、加热方法等使用方法为一类;酸式滴定管操作姿势和读数、移液管的操作、锥形瓶的操作等操作为一类) 设计成展板, 便于指导教师示范讲解,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流程。

2.规范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1) 先演示后练习, 讲练结合。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都融到具体的每个实验中。因此, 实验操作前指导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展板, 然后进行具体的讲解和操作示范, 重点在操作示范。操作示范时指导老师要做到动作熟练准确、规范、有条不紊, 这将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 在“溶液的配制”实验中, 涉及到移液管、容量瓶等操作, 在演示移液管的操作时, 指导老师着重强调用右手拿移液管, 左手拿洗耳球, 右手食指按住移液管上端口而不是大拇指, 然后让学生用水反复练习, 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 10分钟后经指导老师检查, 确认合格后, 方可取用药品试剂。这样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同时让学生明白科学规范的实验基本, 然后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2) 悉心指导, 规范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 指导老师从始至终都要强调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同时还要指出操作中常易犯错的地方。比如, 学生实验时, 时常把滚烫的坩埚、蒸发皿等直接放在桌面上, 烫坏桌面;滴定操作时, 眼睛直视滴定管而不是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导致滴定超过终点, 影响实验结果。因此, 指导老师注意随堂巡视, 悉心指导, 观察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 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让学生明白实验既要观察现象, 也重视实验结果, 只有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加大操作考核力度。

为了让学生科学规范操作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加大操作考核力度。实验操作考核规定每次实验操作占平时成绩40%;实验课程结束后, 将整个实验操作内容进行操作考试, 占期末成绩50%;另外, 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操作抽出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只给实验药品、材料和仪器,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并交出实验报告。监考老师在一旁观察、记录, 主要考察操作的规范性、观察敏锐性以及记录实验现象、归纳、综合、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多次实验操作考核, 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

3.搭建学生开放科研实验训练平台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并加以实施,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拓宽实验的时间, 将实验下行到课外, 将课外的讨论搬到课内。在学校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生资源, 建立化学包, 化学箱, 厨房样品库开放实验室, 建立研究性学习综合大棚, 搭建实验平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

4.建立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长效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长期的应试教育, 使部分学生仍重视理论课学习, 而轻视实验课学习。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部分学生不愿学习基础的化学实验技术, 本末倒置。因此建立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 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 化学试验中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教学实验和政策管理上认真对待, 积极结合各方面力量, 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操作, 同时, 建立长效机制, 保持一定的持续性, 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目标, 为培养全能型、创新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宇华, 车喜全, 高玉祥.强化基本操作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J].通化师范学院院报, 2004, 25 (12) :43-44.

[2]宋彬.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报, 2005, 21 (2) :126-127.

3.实验1基本操作 篇三

A.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

B. 将胶头滴管插入滴瓶的试剂中,捏瘪胶帽,缓缓松开吸取试剂

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1.0 mL KMnO4溶液

D. 鉴别MgCl2中是否含有AlCl3,可以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硝酸易挥发和不稳定,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加水液封

B. 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的气体一定是氨气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和CCl4溶液,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静置,产生白色沉淀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溶液颜色变浅色

D. 向赤热氧化铁粉末、赤热氧化铜粉末中通入一氧化碳,红色粉末变成黑色,黑色粉末变红色

4. 下列检验气体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某气体通过赤热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B.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收集氧气集气瓶内,若木条燃烧更剧烈,则氧气已收集满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收集二氧化碳的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D. 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红色,则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是氨气

6. 下列实验针对装置选择和实验目标的分析正确的是(其它操作均相同)( )

A. 测定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选择Ⅰ-Ⅱ装置比甲-Ⅱ装置的误差大

B. 测定生石灰中碳酸钙含量,选择Ⅰ-乙装置比甲-乙装置的误差小

C. 测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测定氢气摩尔体积,选择Ⅰ-Ⅱ装置比甲-Ⅱ装置的误差小

D. 测定纯碱样品纯度(只含氯化钠),选择甲-乙装置比Ⅰ-乙装置的误差大

7. 已知固体氯化铝和氯化铁混合物中含有少量氯化亚铁和硫酸铝,为了分离提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铝和氯化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a. 硫氰化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 溴水和硝酸钡溶液

c. 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4.实验1基本操作 篇四

化学实验安全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一、教材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是学生了解不多的,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3.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

4.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事故的处理方法,过滤和蒸发

四、实验准备

(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

15、稀硝酸、氯化钡。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 【学生回答】 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板书】

一、化学实验安全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学生讨论、回答】仓库、实验室、研究所……等,它们都是安全标志。【简介】各图标的意义。

【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老师穿插、补充、完善)【板书】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思考】根据初中你做的化学实验,想一下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写在卡片上同为交流。

【交流】讨论情况及归纳总结。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思考与交流】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学生回答】具体的方法。(水冲刷、磁铁)

【过渡】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实现。

【板书】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学生阅读】P5中间自然段,思考回答“学与问”。

【过渡】粗盐中还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提纯后才可食用;但粗盐中的杂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理原料。例如我们山东的海化公司,就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的大型化工厂。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来提纯你课桌上的粗盐。

【板书】

1、过滤和蒸发 【学生阅读】实验1-1内容

【学生实验】(前后位四人一组)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实验。【交流】P6所填的操作步骤及现象。【幻灯】展示图1-2 图1-3 【问题】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交流回答】学生回答:“一低、二帖、三靠”;老师补充、完善。【板书】(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一低、二帖、三靠”)、蒸发。【点击高考试题】 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④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______等

答案:(1)③过滤,④蒸发结晶(2)B(3)滤液浑浊(4)液体飞溅(5)K2CO3、K2SO4、KCl等 【思考】制得的食盐中可能含含有哪些杂质?如何检验? 【阅读】 资料卡片;注意:物质检验的原则。

【过渡】通过刚才习题我们知道食盐中可能含有K2CO3、K2SO4、KCl等,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检验食盐中是否含SO4。【讲解】操作步骤:【分组实验】1-2; 老师指导试管实验的操作方法。【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向老师汇报。【板书】(2)SO4检验: 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Cl2=BaSO4↓+2NaCl 【思考交流】为何加入稀硝酸酸化?

【讲解】排除CO3等的干扰:Na2CO3+2HNO3 =2NaNO3+CO2↑+H2O 【问题】食盐中除去SO4、CO3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同学们考虑如何除去?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小结】主要内容:过滤与蒸发操作、SO4检验。【作业】

1、P7思考与交流

2、P10习题3、4

2-

2-

2-2-2-2-

3、预习:蒸馏和萃取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一低、二帖、三靠”)、蒸发。(2)SO4检验: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Cl2=BaSO4↓+2NaCl

六、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操作,以及了离子检验的化学方法。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必须做,时间长了不做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分析拓展能力。在小组的合作实验中,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好,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就差一些。所以教师要着重强调实验的规范性,特别是实验仪器的使用。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5.物理实验基本操作小结 篇五

1、三个“零”

1.1 天平调零前,游码应放在横梁的零刻度处。

1.2 使用弹簧秤、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时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1.3 一切非零数字和非零数字后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2、四个“不估读”

2.1 秒表在读数时无须估读。

2.2 欧姆表读数时无须估读。

2.3 电阻箱读数时无须估读。

2.4 游标卡尺读数时无须估读。

3、五个“位置”

3.1 测单摆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3.2 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时,要估读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2到2/3为宜。

3.3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尽可能使指针处在中央附近。

3.4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3.5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4、五个“标志”

4.1 天平平稳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

4.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摩擦力平衡的标志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3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气体不漏气的标志是:用像皮帽堵住小孔,将活塞拉至某一刻度后再放开,能恢复到原刻度处。

4.4 在“用描点法画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待测等势点与基准点等势的标志是: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

4.5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选择“分压电路”的标志是:“零电压”标志(如果题目明确要求待测电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必须使用分压式电路,因为限流式电路不可能使待测电路的电压为零。)、“大电阻”标志(如果滑线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若使用限流式电路,则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不利于多次测量,测量偶然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5、五个“应大”

5.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小车包括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5.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5.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玻璃砖每一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些,入射角也应大些。

5.4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封入气体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些,每次体积的变化也应尽可能大些。

5.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弹簧秤测拉力时,拉力应适当大一些,但不要超出量程。

6、六个“平行”

6.1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拉弹簧时一定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6.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6.3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方木板应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平面平行。

6.4 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应使狭缝与线光源的灯丝(或灯管)平行。

6.5 用公式法或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应调整物体、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中心在同一平行于光具座的直线上。

6.6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要保证斜槽口必须与水平面平行。

7、七个“不变”

7.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温度不变。

7.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纸铺好后位置不能改变。

7.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7.4 在“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物和屏的距离是不变的,且物和屏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

7.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结点位置应不变。

7.6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质量不变。

7.7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倾角不变。

8、八个“数据”

8.1 1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是0.1mm, 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分别为0.05mm和0.02mm.8.2 螺旋测微器读数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

8.3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8.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测量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点的位置算起,纸带第一、第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8.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球的摆角应小于50。

8.6 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交流电,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每隔0.02s打一次点。

8.7 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宽度一般小于0.5mm.8.8 1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9mm, 2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19mm,5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49mm。

9、九个“不宜”或“不能”

9.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移动活塞不宜迅速,不能用手握注射器。

9.2 电流不宜长期接在电路中。

9.3 手拿玻璃砖时,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

9.4 打点计时器不能接直流电。

9.5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不宜将电流调得过大。

9.6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待测电阻不能与别的元件和电源相连;两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9.7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9.8 使用温度计时,测量时间还过短,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其达到热平衡。温度计不能做搅棒。

9.9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探测等势点不宜靠近导电纸的边缘。

10、十个“顺序”

10.1 用游标卡尺测工件时,应先用制动螺丝把游标尺固定后再读数。

10.2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10.3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取下时应先取小砝码,后取大砝码。

10.4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安装完实验器材后,首先应平衡摩擦力。

10.5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在木板上铺纸的先后顺序是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10.6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应先查明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再连接电路。

10.7 连接电路实物图时,应先画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先连接干路,再连接支路;电键先断开,最后再合上。

10.8 换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先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 篇六

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

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

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

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

实验用品

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两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之前,复习一下量筒的知识。

[提问]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注意其刻度。

[要点]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小刻度为0.1mL,不估读,使用时应注意:

1、使用时,应选合适的规格,观察刻度时量筒要放平,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2、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3、量筒内残留的液体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4、量筒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

[过渡]实验时,有时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这时量筒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用什么仪器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

[板书]一、滴定管的使用

[实物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酸、碱式滴定管的结构、规格、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描述后教师讲解]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规格有25mL、和50mL。滴定管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0.01mL。

[提问]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使用前应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充满,夹在滴定台架上, 静止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渗出。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漏水应重新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 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的一层,在离活塞孔的两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塞住塞孔,或者在活塞粗的一端和塞槽细的一端的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初学者用此方法较好),将活塞插入活塞槽中并拧紧,同时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直到活塞中的油膜均匀透明;如果活塞不配,需重新更换;如发现转动不灵或活塞上出现纹路,表示凡士林涂得不够;若有凡士林从活塞缝内挤出,或活塞孔被堵塞,表示凡士林涂得太多。遇到这种情况,都必须把塞槽和活塞擦干净后重新涂上凡士林;涂上凡士林后,用橡皮圈将活塞栓好,以防活塞脱落打碎。

2、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盛放碱性溶液,不可互换。均不可盛放热液体。

3、用蒸馏水洗涤后,用操作液润洗滴定管2~3次,第一次用10ml左右,第二、三次用5ml左右,装入操作液时用漏斗,烧杯等仪器。

注意:无论何种滴定管,每次洗涤(操作液润洗除外),将水倒出后应擦干外壁,观察内壁,若不挂水珠,表示洗净。

4、读数时,应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5、滴定管内气泡的排除。

滴定管内的气泡:对酸式滴定管可迅速转动活塞,使溶液很快冲出,将气泡带走,如带不走则有老师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处理。对碱式滴定管,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利用气泡上浮原理,挤动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处喷出,气泡即可排除。注意,只有排除气泡后才可以读数。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操作]1、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2、向滴定管装液,润洗滴定管。

3、排除滴定管内气泡。

4、练习滴定管读数。

5、学生们测出25滴水的体积。

6、用滴定管量取10.00mL水。

[总结]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检查 2、润洗 3、赶气泡,调液面

4、读数(眼睛平视,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板书]二、容量瓶的使用

[实物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容量瓶的结构、规格,了解其用途。

[学生描述后教师讲解]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的玻璃塞或塑料塞、瓶体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所量液体的体积,瓶颈部有一环形刻线,当液体凹液面与此刻线相切时,溶液的体积即为容量瓶所标注的体积,没有零刻度。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几种。

使用容量瓶应注意:

1、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2、容量瓶不能被加热,也不能装热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才可转移入容量瓶。不可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溶液。

3、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到刻度线(眼睛平视,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4、容量平使用完毕后及时洗净、凉干。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操作]P170 操作练习1、2。

[板书]使用方法:

1、检漏 2、移入室温溶液 3、定容 4、摇匀

7.实验1基本操作 篇七

关键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重,实验习惯,合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实验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两方面。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达到较好的效果呢?下面笔者就在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教学中的一些体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就是学生实验的开始。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提出进行化学实验的要求, 如课前做好预习准备, 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听从教师的指导, 按实验说明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 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分析原因写好实验报告;废液和废物要妥善处理, 仪器用毕要及时清洗,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这些要求不仅要在实验课开始时提出, 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实验中要一直坚持贯彻, 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时, 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示范操作的规范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 无论是仪器的使用或是实验的基本操作, 都要一丝不苟地、严格地按规范要求进行。要知道纠正一个已形成的不正确的动作要比掌握一个正确的操作技能困难得多。进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一定要注意贯彻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要通过他们自己实践才能达到, 因此要重视让学生自己练习。对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难的部分, 教师必须再一次加以讲解和示范操作, 以便学生模仿, 达到使全体学生学会规范性操作的目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除了要加强示范性,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外, 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 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验失误:如用试管给固体加热, 将试管口向上倾斜, 当有些固体试剂受热时会放出水蒸气, 水蒸气冷凝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这样就容易造成事故。通过此类教学,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分别进行反复练习是必要的。但是这样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 要善于改变活动方式, 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液体的量取”的练习中, 可以提出用胶头滴管取一定量的液体, 比一比谁估计的液体量最准确, 谁取的速度最快;在做“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练习时, 可以比谁的操作最符合要求等。这样做,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对提高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很好的效果。

教学要求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 这些器材在以前的物理课中就学习过或者接触过, 教学方法如果采取像第一次接触到那样逐点讲解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仪器和实验操作, 按教学要求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回答, 例如,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为什么称量物应该放在左盘而砝码应该放在右盘?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 为什么视线必须与液体的凹掖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高于凹液面, 读出的数据是偏高还是偏低等。这样做, 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活跃, 而且通过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 以便教师针对实际, 做好填平补齐的工作。

三、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它主要是通过学生分组, 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完成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可通过相互配合协助、相互讨论交流和共同合作分享实验成果, 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为取得有效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课前对实验进行预习, 编写详细的实验方案, 观察和记录实验的实施过程、现象, 实验结论的分析, 完成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使学生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学习效果。实验结束后展开分组发言, 总结实验的得与失, 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案。这一教学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

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掌握好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化学实验学习, 能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 发挥化学实验在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问题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 对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慧姝, 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8.实验1基本操作 篇八

例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 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 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解析 没考虑到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有腐蚀性,A项错误;对量筒的精确度把握不够,B项错误;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对,C项错误。答案:D。

点评 实验的基本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操作的第一步是什么:如加热、制取气体、收集气体、中和滴定、焰色反应等;2.几个“零”点的位置:滴定管的零刻度、量筒及容量瓶没有零刻度、托盘天平、温度计等;3.几种仪器的精确度:托盘天平、滴定管、量筒等。

考点2 实验仪器的使用

例2 有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下列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A)][(B)][(C)][(D)][(E)][(F)]

(1)能用做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有 ;(填代号,下同)

(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 ;

(3)在氯气和铁反应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

(4)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乙烯装置和加成反应装置之间,以达到控制气流速度使气流平稳的目的的是 ;

(5)若用C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

解析 (1)AEF (2)AB (3)AF(或AE) (4)D (5)安全瓶,防止碱液倒吸

点评 我们不仅要知道每种仪器最常见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还应该知道各仪器“延伸”的用途和多仪器组合在一起时的用途。

考点3 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及意外事故处理

例3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A. 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 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在250 mL烧杯中,加入216 g水和24 g NaOH固体,即可配制10% NaOH溶液

解析 银不溶于稀硫酸,A项错误;NaOH溶液对皮肤也有强腐蚀性,不能使用,应该直接用大量水冲洗,C项错误;配制溶液的体积超过了烧杯容积的二分之一,在搅拌过程中液体有可能溅出来,D项错误;先称坩埚的质量,然后称装有硫酸铜晶体的坩埚的质量,加热失水后再称量一次,然后再加热再称量,到连续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 g为止,所以,最少需要称量四次,B项正确。

点评 1. 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2. 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水洗法、药剂洗涤法。洗涤干净的标态。3. 常见事故及其处理方法。4. 易变质和具有危险性的药品的特性及保存方法。

【专题训练】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混合物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实验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3. 为了进行某实验,必须用下列仪器:镊子、小刀、滤纸、坩埚钳、烧杯等,所进行的实验是( )

A. 观察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B. 观察铜丝在硫中燃烧

C. 观察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 观察铝片氧化膜破坏后在空气中跟氧气反应

4. 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有:①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②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炭化;③灯内的酒精只占灯容积的[12];④使用的是99.5%的酒精,含有水。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量的钾、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亦可保存在四氯化碳溶剂中

B.实验时未用完的药品均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烧杯、容量瓶都需要墊石棉网才能加热

D.试管、坩埚、蒸发皿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需垫石棉网

6. 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若指针偏右,则可将右则螺母向内旋转

B. 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7. 下图表示中和滴定时的一步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正在使用的是酸式滴定管

B. 该操作是为了排除滴定管内的气泡

C. 该同学正在检查该滴定管是否漏水

D. 该操作是为了调节滴定管内的液面到0刻度

8.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做蒸馏实验时,冷凝管的进水口在下侧,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溶液中但不能触及瓶底

B.蒸馏时应该在蒸馏烧瓶内加几颗沸石或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C.做萃取实验时,加入萃取液后要先倒转分液漏斗并用力振荡,再静置

D.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由下端流出且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9. (1)使用常用仪器,运用化学原理进行巧妙的设计,就可以用同一个简单的装置实现多种用途。

[钢丝网

隔 板][钢丝网

隔 板][A B][a][b][c]

①利用上图中a装置,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收集NO,试简述操作: , ;

②甲同学把试管底部钻出一小洞,并和广口瓶组成图中b装置,通过开、关导管上的阀门可以控制试管内的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如果该装置中的隔板是用铜丝制成,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常见气体有 (填两种);

③乙同学认为,可把b装置作如上图c的改动,用橡皮塞替代铁架台来固定试管。请判断乙同学的做法是否可行? ;

(2)拟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为了防止污染,在右边的试管中盛放足量的NaOH溶液。操作中怎样加入硝酸和铜片才能避免铜与硝酸刚一接触时生成的气体外逸到空气中? 。

10.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硫酸配成1 mol·L-1的稀H2SO4。现实验仅需要这种硫酸24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 mL浓硫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3)配制该硫酸溶液除上述仪器外,还用到的仪器有 ;

(4)在量取浓硫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待稀释的硫酸冷却至室温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将浓硫酸注入盛有若干毫升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

[眼睛](5)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若出现如下错误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1. (1)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自的一个主要错误:

A. ; B. ; C.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

粉末][CO(CO2)][NaOH溶液]

9.实验04 Excel的基本操作 篇九

姓名 XXXX

班级

0000000

学号

00

实验日期xxxx-xx-xx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名称:Excel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2.3.4.熟悉单元格、行、列、工作表的基本操作;熟悉公式和常用函数的应用。掌握设置批注、边框和底纹的方法;掌握自动套用格式与条件格式的方法。体会区域的选取、命名和引用;体会工作组的选取和基本作用。

熟悉数据排序和自动筛选操作;掌握图表的创建和编辑;体会分类汇总、透视表的创建。

实验环境:

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文Excel 2003应用软件。

实验内容:

1.打开配套光盘“实验素材实验6”中sy6-1.xls文件,按下列要求操作,结果如样张sy6-1所示。(1).将Sheetl中的标题的格式设置为“楷体、蓝色、12磅、粗斜体”,并在A1:G1区域跨列居中。

(2).将Sheet2更名为“商场销售表”,将Sheetl中“飞利浦”的批注复制给“三星”,并显示所有批注的内容。

(3).以公司名称递增方式对Sheetl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取消“利润”列的隐藏,计算预计利润、预计营收及营收、利润、预计利润和预计营收的平均值。

(4).将Sheetl中的所有与货币有关的数据格式设置成“小数位数为2位,货币符号为$”,在“名称”框中选择“SKL”区域,并将该区域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红色、粗体字、黄色背景”。最后适当调整列宽,使各货币数据能正确显示。(5).在A21:E30区域按“样张sy6-1”建立图表。

2.打开配套光盘中的sy6-2.xls文件,按下列要求操作,结果如样张sy6-2所示。

(1).将标题设置为“楷体、蓝色、16号字、粗体”,并将其中的“百万美元”四个字改为“红色、11号字”,标题跨列居中。(2).分别计算各公司的预计营收和预计利润,其中利润的数据存放在Sheet3工作表中,计算结果均采用“($#,###.##)”格式。将“增长率”列的数据格式改为以百分比表示。

(3).将“飞利浦”单元格的批注复制给“摩托罗拉”单元格。在C19单元格中计算名称为”SKL”区域的平均值(计算结果采用红色、14号字、淡绿色底纹)。(4).筛选出所有美国和荷兰公司的记录。

(5).按样张sy6-2所示,在A22:F35区域中创建图表并按样张对图表进行编辑。3.打开配套光盘中的sy6-3.xls文件,按下列要求操作,结果如样张sy6-3所示。(1).计算表中每个公司的预计利润及营收、增长率的平均值(不计隐藏项)。

(2).隐藏“预计营收”列,以增长率为第一关键字升序、营收为第二关键字降序(平均值行除外)。(3).将“增长率”列的数据设置为百分比样式,将SKL区域中的数据设置为“红色、加粗、倾斜”。(4).修改“飞利浦”批注信息为“著名品牌”,将该批注移动到“LG”单元格,并显示批注。(5).将Sheet2中的图表复制到Sheet1中的H2:L14区域,并对图表进行编辑,如样张sy6-3所示。

(实验结果见提交作品)

实验小结:

10.实验10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篇十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十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

2、掌握在二叉链表上的二叉树操作的实现原理与方法。

3、进一步掌握递归算法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按照下面二叉树二叉链表的存储表示,编写头文件binary_tree.h,实现二叉链表的定义与基本操作实现函数;编写主函数文件test4_1.cpp,验证头文件中各个操作。

二叉树二叉链表存储表示如下: struct BTreeNode {

ElemType data;

// 结点值域

BTreeNode *lchild , *rchild;// 定义左右孩子指针 };基本操作如下:

①void InitBTree(BTreeNode *&BT);

//初始化二叉树BT

②void CreateBTree(BTreeNode *&BT, char *a);

//根据字符串a所给出的广义表表示的二叉树建立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③int EmptyBTree(BTreeNode *BT);

//检查二叉树BT是否为空,空返回1,否则返回0 ④int DepthBTree(BTreeNode *BT);//求二叉树BT的深度并返回该值

⑤int FindBTree(BTreeNode *BT, ElemType x);

//查找二叉树BT中值为x的结点,若查找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⑥void PreOrder(BTreeNode *BT);//先序遍历二叉树BT ⑦void InOrder(BTreeNode *BT);//中序遍历二叉树BT ⑧void PostOrder(BTreeNode *BT);

//后序遍历发二叉树BT

⑨void PrintBTree(BTreeNode *BT);

//输出二叉树BT ⑩void ClearBTree(BTreeNode *&BT);

//清除二叉树BT

2、选做:实现以下说明的操作函数,要求把函数添加到头文件binary_tree.h中,并在主函数文件test4_1.cpp中添加相应语句进行测试。①void LevelOrder(BTreeNode *BT)//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②int Get_Sub_Depth(BTreeNode *T , ElemType x)//求二叉树中以元素值为x的结点为根的子树的深度

3、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文件取名为report10.doc。

4、上传实验报告文件report10.doc、源程序文件test4_1.cpp及binary_tree.h到Ftp服务器上自己的文件夹下。

三.函数的功能说明及算法思路

(包括每个函数的功能说明,及一些重要函数的算法实现思路)函数:void InitBTree(BTreeNode *&BT)功能:初始化二叉树BT 思路:将BT指向NULL

函数:void CBTree(BTreeNode *&BT)功能:输入二叉树

思路:按先序次序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一个字符)特殊字符 $ 表示空树

函数:void PBTree(BTreeNode *BT,int n)功能:横向打印二叉树

思路:先递归输出右子树,按层次输出空格和“---”控制格式,再输出当前结点值,最后递归左子树

函数:void CreateBTree(BTreeNode *&BT, char *a)功能:根据字符串a所给出的广义表表示的二叉树建立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思路:根据广义表表示的”(”,”)”和”,”等字符来构建二叉树,用栈S来存储根结点指针,用p来接收当前结点值数据并链接为栈顶元素的左/右孩子

函数:int EmptyBTree(BTreeNode *BT)功能:检查二叉树BT是否为空,空返回1,否则返回0 思路:返回判断BT是否指向NULL

函数:int DepthBTree(BTreeNode *BT)功能:求二叉树BT的深度并返回该值

思路:若一棵二叉树为空,则它的深度为0,否则它的深度等于左子树和右子树中的最大深度加1

函数:int FindBTree(BTreeNode *BT, ElemType x)功能:查找二叉树BT中值为x的结点,若查找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思路:类似于前序遍历,若空树则返回0。若根结点值等于查找值x则返回1,否则先调用函数本身查找左子树,还未找到则再查找右子树,所有操作完成均为找到,则返回0

函数:void PreOrder(BTreeNode *BT)功能:先序遍历二叉树BT 思路:使用“根左右”的顺序遍历二叉树

函数:void InOrder(BTreeNode *BT)功能:中序遍历二叉树BT 思路:使用“左根右”的顺序遍历二叉树

函数:void PostOrder(BTreeNode *BT)

功能:后序遍历二叉树BT 思路:使用“左右根”的顺序遍历二叉树

函数:void PrintBTree(BTreeNode *BT)

功能:输出二叉树BT 思路:按照广义表表示方法输出二叉树(与输入时相同)

函数:void ClearBTree(BTreeNode *&BT)

功能:清除二叉树BT 思路:按照先子树后根结点的顺序删除二叉树

函数(选作):void LevelOrder(BTreeNode *BT)功能: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思路:初始化一个空队列,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树根指针入队列。当队列非空时循环:出队首元素,并输出该元素(指针)所指结点的值;且若该结点存在左右孩子,则左右孩子指针进队列。输出结果就是层序遍历序列

函数(选作):求二叉树中以元素值为x的结点为根的子树的深度 功能:int Get_Sub_Depth(BTreeNode *T , ElemType x)思路:在FindBTree函数的基础上修改,将找到结点时的返回值改为调用DepthBTree求出以该结点为根结点的子树深度即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包括运行结果截图、结果分析等)

测试数据:a(b(c),d(e(f,g),h(,i))),abc$$$def$$g$$h$i$$ 结果分析:针对该二叉树,程序输出深度为4,正确;查找值f能够找到,正确;先序遍历结果为a b c d e f g h i,正确;中序遍历结果为c b a f e g d h i,正确;后续遍历结果为c b f g e I h d a,正确;输出二叉树的结果与输入一致,正确;使用先序输入二叉树和横向输出部分正确。选作部分,层序遍历结果为a b d c e h f g i,正确;以结点d为根结点的子树深度为3,正确。

五.心得体会

(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

上一篇:天车工操作规程下一篇:周工作总结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