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共7篇)
1.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 篇一
第四章 晶体对称要素组合和国际符号
四、关于倒转轴Lin:能够在晶体中出现的Li1、Li2、Li3、Li4、Li6,除Li4是一种独立的对称要素外,其余四种倒转轴都可以用其它简单的对称要素或它们的组合来代替,其关系如下:
Li1=C
Li2=P
Li3=L3C
Li6=L3P(PL3)
分别说明如下:
Li1为旋转360o后反伸,因为图形旋转360o后复原,也就是说等于不旋转而单纯反伸,所以Li1=C。
Li2为旋转180o后反伸,如图,点1围绕Li2旋转180o后,再凭供Li2上的一点反伸与点2重合,但由图可见,凭籍垂直于Li2(过中心)的对称面的反映,也同样可以使点1与点2重合。因此,Li2=P,Li3为旋转120o后反伸,如图1经Li3的作用可以依次获得1、2、3、4、5、6共6个点,而由点1开始通过L3的作用可获得点1、3、5,再通过C的作用又获得点2、4、6,总共获得6个点,与由Li3所推导出来的完全相同,因此,Li3=L3C;
Li6为旋转60o后反伸,从点1开始,旋转60o反伸获得点2,依次类推,可获得点1、2、3、4、5、6共6个点,若将Li6代之以L3P上,由点1开始,经L3的作用可获得点1、3、5,再经过垂直于L3的作用又可获得点2、4、6,与Li6和Li4。(加讲,判断Li4、Li6的方法)。
五、对称要素的组合
在结晶多面体中,可以有一处公款称要素单独存在,也可以有若干个对称要素组合在一起。
经数学上运用群论的方法推导,对称要素的组合服从以下规律,即对称要素缚合定理: 定理一:如果有一个对称面包含Ln,则必有n个对称面包含Ln,即LnP11→Lnnp。此定理也可理解为:对称面的交线必为对称轴,其基转角为相邻=对称面的夹角的二倍(由对称面反推对称轴)。
举例:锆石:有对称面包含L4,则必有4个P包含L4,记为L44P1t;
又:两相邻对称面的交线为L,两相邻P的夹角为45o,则L的基转角为45×2=90o,此时对称轴为L4。
定理二:如果有一个L2垂直于Ln时,则必有n个共点的L2同时垂直于此Ln,即Ln×L2=LnnL2
举例:锆石,有一个L2垂直于L4,则必有4个L2同时垂直于L4,认记为L44L2。定理三:如果有一个对称面P垂直于偶次轴(L2、L4、L6),则其交点必为对称中心。
即:Ln(偶次)×P⊥→LnPC。
举例:锆石:垂直于L4有一个对称面P,则其交点为对称中心,记为L4PC。定理四:如果有一个L2垂直于Li4(或有珍上对称面P包含Lin)则: 当n为奇数时:必有n个L3垂直于Lin和n个P包含Lin。即:Lin×L⊥2(或P11)→LinnL2nP 举例:方解石:L33L23PC,此L3为Li3(有对称中心)有一个L2是垂直Li3的(或有一个P是包含Li3的)则:Li33L23PL33L23PC
当n为偶数时,必有n/2个L2垂直于Lin和n/2个P包含Lin 即:Lin×L⊥2(或P11)→Lin 举例:四方四面体:有一个Li4,有P包含Li4(或L2垂直于Li4)则:Li42L22P
六、对称型的国际符号(自学,讲了定向之后再讲)
七、晶体的对称分类
晶体的对称分类是以对称型为基础进行的。晶体对称分类体系如下:
高级晶族(高次轴多于1个)
中级晶族(有唯一高次轴)
等轴(立方)晶系(必定有4L3)三方晶系:唯一高次轴为L3或Li3 四方晶系:唯一高次轴为L4或Li4 六方晶系:唯一高次轴为L6或Li6 正交(斜方)晶系:L2和P决数≥3 单斜晶系:L2和P均不多于一个 三斜晶系:无L2和P 低级晶族(无高次轴)
2.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 篇二
我国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出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对粮食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描述的有力指标。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针对三大主粮的粮食生产率进行研究,不仅对我国整个粮食生产行业的效率提高有借鉴意义,而且三大主粮数据可得也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中的确定性前沿生产面方法,即Malmquist指数法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为投入产出指标的科学选取提供理论和方法保障,重点对三大主粮( 水稻、小麦、玉米)指标选择进行说明和描述,以此来测算我国实施粮食生产补贴十年来主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变化状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2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回顾
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 是表示生产效率水平的一种指标,于20 世纪60 年代,由以索洛等为首的一些经济学者提出。具体指某项经济活动的所有生产要素( 如土地、劳动、资本等) 的投入量不变情况下,该经济活动的生产总量仍能增加的比例。因此,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来衡量经济活动中所有投入有形的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完全是因为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该指标又被称为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增长会计法; 另一类可称之为经济计量法。
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而粮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粮食的TFP近些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粮食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生产投入主要又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三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各类生产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如果仅仅使用单要素生产率计算粮食生产的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动,那难以得到全面、准确的结果。TFP则充分考虑了粮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生产要素,因此这个指标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表达较为全面而综合,计算结果能够涵盖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创新和组织创新等进步水平等,从多个不同角度对粮食生产的效率进行描述。
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农业与粮食生产的TFP进行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中通常是以农业产业的全部子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也是涵盖农业整个产业的数据。在以往总体的农业TFP的计算中,研究者们采用的产出要素一般都为农、林、牧、渔所有子行业的总产值,而生产投入要素中主要是采用了劳动力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三大类。具体而言包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使用这些指标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获得,这些数据在国家统计年鉴上能够全部找到,但缺点是这些数据过于笼统,过于粗略,难以对粮食生产的真实投入进行准确反映。如马文杰( 2010) ,白林( 2012) 等。
多数学者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来测算粮食生产TFP。在测算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将粮食产量作为产出指标,而在投入指标选择上学者们有了不同的取舍。如周明华( 2013) 将具有完全替代或完全互补的投入指标进行归类,建立了综合投入指标。焦晋鹏、宋晓洪( 2011) 选取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五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由于指标选取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上有差异。以往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是广义的粮食投入与产出数量的指标,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投入要素、产出要素的观察与界定的方法不同,以致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宏观投入、产出的指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以往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计算结果在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的方法不同也会造成测算结果的差别。
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将采用DEA - 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进行测算,对其各种生产效率因素进行分解。值得说明的是,在选择具体测量指标时,考虑到使用全国的总量指标会像其他许多研究一样,面临主观性相对较强等问题,并且以往该领域对我国粮食生产的TFP计算的结果大多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本文选择全国主粮( 水稻、小麦和玉米) 平均每亩投入产出为计算单元。我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产出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这些记录见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为避免上述所言的可选择指标较多、差异大的问题,本研究根据粮食生产的函数,尽量选择明确而客观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生产投入和产出指标,产出的是每亩三大主粮的产量,投入指标主要是每亩三大主粮投入的资本和劳动数量。
3 指标选择与描述
本部分选择三大主粮( 水稻、玉米、小麦) 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产出指标只设一个,即全国主粮平均亩产;投入指标包括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二类共四个指标,劳动投入是亩均劳动用工数量,资本投入是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施用折纯数量、农业机械投入( 即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上述指标中均为投入产出的数量水平而不含价格因素,避免了各类投入产出要素受到价格上涨幅度不同导致的实际计量投入的误差,并且这四个指标也相对充分地表达了粮食生产主要投入的劳动与资本要素。这些数据除了当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指标来自于前文的相关统计外,其他数据均来自历年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以上数据( 2001—2013 年) 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 中可以看到,从2001 年以来,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亩均产量变化不大,中值为410. 8 公斤,标准差为35. 6公斤; 亩均种子用量、亩均化肥折纯用量变化也相对较小,一般都在均值的10% 范围内变动; 而亩均用工数量和亩均机械投入比例变化都非常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几乎都翻倍,图1 进一步对这二者进行描述说明。
图1 显示,亩均劳动用工数量从2001 年的近12 年呈递减趋势减少到了2013 年的6 人左右,而同时期的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从30% 左右呈递增趋势到2013 年增加到60% ,两类粮食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格局。
图2 进一步描述了粮食生产中的资本要素———亩均种子用量( 公斤) 、亩均化肥折纯用量( 公斤) 。
从图2 中可以看到,亩均化肥折纯用量近十多年来呈现不断缓步攀升的趋势,而亩均种子用量一直以来保持基本平稳。当然,种子虽然用量基本不变,但粮食种子中实际上蕴含着农业良种技术的科技发展,粮食种子中包含着良种科技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而同时期,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也呈现出间歇性的上升,如图3 所示。
从图3 中看到,我国主要粮食的亩产量在2004 年有个较大幅度的上升,在2005 年有个小幅度下降,在之后继续缓慢攀升至2008 年的近450 公斤/亩,之后反复到2013 年的亩产量仍然在这个数值左右。
4 统计结果与讨论
本文采用Win DEAP软件对以上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2004—2013 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统计分析。得到TFP变化指数( TFA) 、技术进步变化指数( TE)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PE)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TP) 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SE) 。2004—2013 年我国农业主要粮食的TFP变化及其Malmquist指数分解见表2。
表2 中数值显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实施粮食生产补贴的十年中发生了较大的震荡与增长,十年间的总体增长率是26. 6% 。其中,在农业税试点改革以及开始实施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的2004 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20. 6% ,当年的主粮生产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从当年TFP的计算数据中可以看到,当年的技术效率增加了12. 4% ,技术水平进步也达到了7. 3% ,说明当年初次试点的税收政策与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于农村的粮食生产与技术的提升在短期内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了农业粮食生产的组织效率,促进了在粮食生产中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到2005 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一个下降,TFP仅为0. 961,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指标都不到1,说明生产率在短期刺激下大幅提高之后的一个暂时回归,而在之后的数年中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着震荡状态,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本文认为,其更大可能是由于当年进行农业税试点改革而在短期内激发出的巨大的、潜藏的农业生产能力的缘故。这从上表中列示的 “后九年变化率”中可以看到,2005—2013 年的九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累计技术进步达到了0. 137,同时期技术效率累计下降0. 074,而全要素生产率累计增长0. 060,TFP增长平均每年近0. 6% 。
同时,我们从表2 中可以看到,在十年来生产率变化的总体指标中,技术进步的指标更接近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幅度,总体增长率为20. 6% ,而同期技术效率的增长率为5% ,说明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为农业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相对较小。其中,2004 年的技术效率提升达到了12. 4% ,而之后的九年间技术效率大部分在1. 0 以下,实际上之后九年技术效率累计是负值,说明技术效率在近些年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做出贡献。技术效率从理论上说,只是用来对投入产出的效果进行衡量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对于一定的投入,产出越高那么技术效率越高,反之则技术效率越低。而技术进步变化反映随着时间变化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一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总是在进步,从而会导致相同投入会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本文中的技术变化不单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它也包括由于时间变化,其他农业相关产业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渗透和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通常来说生产技术不具有可逆性,即生产技术一般是不会倒退的。因此,从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来看,我国在农业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在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增长。这个统计结果与郑京海等( 2005) 、方福前等( 2010)的研究相类似,他们研究认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推广存在问题( 例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应用与农村人力资本不匹配) 、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等。这个研究结果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我国这么多年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科技的投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即使不考虑我国2003 年粮食大幅减产与2004 年开始农业税试点改革对生产效率影响的重要因素来源,我国近十年来农业主粮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极其缓慢,其中尤其是技术效率在2004 年当年有了不错的增长外( 而其原因在本文看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进行的农业税试点改革而激发出的潜在生产力) ,近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负增长,阻碍了农业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与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预期目标并不一致。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主要目标———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必须依赖于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粮食生产补贴究竟对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将是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在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方面,我国需促进农业土地流转、构建并不断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加快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确保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如农业信贷制度、农业劳动力的培训机制以及粮食生产周边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文杰.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白林,万忠,罗其友,等.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及区域趋同性分析——基于1996—2010年Malmquist指数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3]周明华.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实证分析:1978—2010[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2).
[4]焦晋鹏,宋晓洪.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11).
[5]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2005(4).
3.初尝“要素组合”教学 篇三
[关键词]要素组合有效教学尝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57
要素组合模式是根据看、听、想、讲、做和动静结合等七要素组合设计教学过程,七要素轮换着用,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多方位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希望有效教学模式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一面,下面就通过展示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总结归纳学习心得。
一、教学回顾
(一)教学内容
本节赛课教授的是外研版初一上册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这是一篇以邮件的形式写的游历文章,Betty向Grandma介绍了巴黎的旅游经历。通过回答WHquestions的提问,描述旅游经历,同时学习使用一般过去时态。
(二)教学目标
a.To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email about Bettys holiday in Paris.
b.To learn the writing of travelling experiences by using the Past Present Tense.
c.Master the ways of using unregular verbs.
(三)教学过程
Prereading
1.Warming up
T:Im happy to have an English lesson with you.Are you happy ? Ss:Yes.T:Now clap your hands.Get a warm welcome to the teachers xxx.
2.Lead in
T:What wa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Ss:It was Childrens Day. T:How did you spend it? Did you go sightseeing? Ss:Yes/No. T:Our hometown is beautiful. Its famous for the jasmines. Lets make a appointment:I say “This morning,” You say “I took a walk.”
3.Teach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Look,On Childrens Day.I went to NanShan Temple. I took lots of photos.We were tired(疲惫的)and thirsty(口渴的),so we relaxed(放松的) for a short time. But they didnt sell(卖) fruit and water here.
设计思路:PPT1呈现教学目标,学生读。(防空讲);PPT2 出示话题相关风景,制定个性化约定,作为活动的结束用语;PPT3出示过去游历的风景,引入话题教学部分关键新单词(看+听+想+讲,防单一)。
While reading
1.Skimming
T: Did you visit Paris? Do you know these famous places?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Louvre Museum/the Eiffel Tower/the Mona Lisa. Teach them. Betty and Jenny went to the Paris last week.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email quickly. And then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2.Scanning
T: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y arrived and was tired. They relaxed at home. Where did they go the next day? Lets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diary.
3.Careful reading
Answer the WHquestions.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泛读、精读技巧理解课文,整理提取信息。由个人到小组活动,强化重点,交互补充检查,教师点评。(看+听+讲+想+做+动静转换,防泡沫)
Post reading
1.Look at the pictures. Write sentences about yourself.
2.Write a passage.
设计意图:知识拓展,学以致用。个人仿写旅游经历,大组交流评选、浏览,动中学。(防空、防敌)
二、教学反思
优点:1.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要素组合课型教学给学生不同的教学模式,七要素换着用,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它既要求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又注重团队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增强团队意识,不至于学起来枯燥。
2.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减少边缘生数量。由于课堂活动设计丰富,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知识面丰富了。
缺点:学情估计不足。赛课用的不是本校学生,时间仓促,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情,对学生情况掌握不够。该班是均衡班,中等生和后进生占大多数,所以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很有限,不能操之过急 ,阅读后马上到写的层次对大多数学生是不适合的,即使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也需要时间慢慢引导。反思输出环节应以加强记忆课文内容为主,多些训练阅读理解技能。
4.安全生产“五要素” 篇四
众所周知,安全管理工作体系主要由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四个方面构成。而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这五个安全生产关键要素,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也是紧紧围绕这五大要素进行的。这五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甚至互为条件。在这五个要素中,安全文化起到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应该说是基础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在安全文化的指导下展开。安全文化最基本的内涵是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始终抓在手上,放在心中,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在其他要素健全和成熟的前提下,才能形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培育出深入人心的“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就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力的武器,是开展其他工作的保证和约束,也是安全生产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制度、规程、标准,并严格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才能体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安全责任,简而言之,就是安全责任心和责任制。安全责任心是每个职工对自己、对家庭、对单位所要确认的一种良心,一种道德要求。特别是对专职安全管理干部来说,更为重要。安全责任制实质就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是落实安全法制的手段,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化。落实安全责任制,不仅要强化行政责任问责制度,更要执行
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谁违章谁负责,谁渎职谁负责。安全科技就是要科技兴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出路,决定着安全生产的保障和事故预防能力。安全工作需要科技的支撑,只有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手段,生产过程的安全才有根本的保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安全投入是指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经费。它是其他要素的物质支持。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的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需要为安全付出成本,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既是安全责任使然,也是安全发展要求。综上所述,是笔者对安全工作的肤浅之见。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平安稳定生活的最基本的保证。只有用心去想事,用行动去实践,牢牢抓住安全生产五要素,我们的安全管理才有精彩的过程,完美的结果,单位才能平安稳定发展,职工生活才能永远美满幸福。安全是个严肃、沉重的字眼,而生产的永恒话题就是安全。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效益的最大化,合情合理,天经地义,但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把安全生产“五要素”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第一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则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安全观念、安全环境和安全条件。增强安全意识,要通过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身我保护意识,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的理念,就职工而言,不要去伤害别人、不要伤害自己,同时不要被别人伤害。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要创造本企业的安全文化,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企业安
全意识、改善企业安全条件,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第二是安全法制。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着力加强企业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和行为。第三是安全责任。责任是安全的灵魂。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从企业一把手开始,层层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抓实安全生产中的人、机、料、环等工作,把握好安全方针、原则、政策、方向,加强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做到心中有数,抓好“三同时”,严密、科学、合理执行安全生产问责制。第四是安全技术。安全要靠技术来支撑,企业必须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同时也要组织技术攻关,要发挥集体力量,要对不安全的设备、工艺、管理进行科技创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各类事故发生。第五是安全投入。要实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惟有如此,才能做到最关键的本质安全,做到安全无欠帐、隐患无小事,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总之,只有创建安全文化,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更新安全技术,保证安全投入,才能保障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五个要素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运用谈点
看法。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由于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因此必须在抓好员工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可以通过搞好站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来实施,如根据各时期安全工作特点,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出版通讯、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广播安全知识,在班组园地和各科室张贴安全职责、操作规程,还可在班组安全学习会上,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将安全文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安全法制——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懂法”、“守法”、“执法”。“立法”,一方面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细则等,为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全体干部、员工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以法治安”打好基础。“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实到安全管理全过程,必须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生产
管理全过程。全体干部、员工都必须自觉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目标,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执法”,要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
督检查和严格执法。为此,要依法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安全责任——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企业应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安全投入——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同时,企业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安全工作人员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安全科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x射线安全检查机、卫星定位仪(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文化、安全法治、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人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提出的保障安全生产的“五要素”。这“五
5.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 篇五
一、价值生产主要投入以下五种要素
1、资本
2、土地
3、劳动
4、技术
5、信息
其中土地经常被资本化,如股东经常将土地折合成资本投资到企业中,同理其它形式的资产如房子也常常被资本化,因此资本、土地等要素统称为生产资料。
其中劳动、技术、信息提供者涵盖了除资本提供者以外的所有价值生产者,因此劳动、技术、信息等要素统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劳动、技术、信息)对生产资料(资本、土地)的占用和支配关系统称为生产关系。
二、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层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
1、资本创造价值阶层(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主要负责提供生产资料
资本家、老板、投资人、投行、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GP)、房东、拥有土地的部门或私人等
2、管理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一)――――――主要负责组织、管理生产行为 高管(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信息官CIO)、普通合伙人(GP)、生产部门主管、销售部门主管、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
3、生产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二)――――――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商品及对外提供服务
生产主管、工人、项目经理、工程师、技师、科研人员等
4、营销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三)――――――主要负责商品销售、品牌建设 销售主管、销售人员、客户经理、营销支持人员、广告策划人员、产品推广人员等
5、运营创造价值阶层(生产力的提供者之四)――――――主要负责企业内部运营、为其他阶层提供支持(即对内提供服务)
人力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人力资源师、会计师、培训师、安保人员等
五类层阶的人员经常存在交叉(交集),如生产主管可能既组织协调生产活动又参与到具体的核心生产过程当中。甚至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同时又是生产力的提供者,始普通合伙人既提供资本又参与公司管理。
三、微笑曲线与人力资本
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指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比生产环节的利润更丰厚,从业人员的薪资也相对更高。微笑曲线其实是人力资本做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价值体现。人力资本是指对资本投入到劳动力本身所形成的新的价值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生产要素。比如对人员的培训、教育等。人力资本可简单理解为劳动力不同质或劳动力质量的提升。
6.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 篇六
关键词:特殊生产要素,区域煤矿,安全度,数据包络分析
安全度是安全状况的综合反映, 虽然, 安全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及度量, 但一般认为它是安全系统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系统安全状态的度量免于危险的客观的程度, 为一无量纲的量, 值域为[0, 1][1,2,3]。已有对煤矿综合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的思路是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状况的因素来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 并请专家确定相应的指标权重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缺点是指标构建比较复杂, 某些指标数据获取存在困难或不够客观, 对评价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这在对区域煤矿的安全度进行分析时表现得尤为明显。结合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矿事故很难完全避免的现实特征, 在对区域煤矿的安全度分析时, 提出了煤矿事故可以认为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为获取一定的原煤产出而迫不得已投入特殊的生产要素的观点。即在对区域煤矿不同阶段的安全度进行分析时, 原煤的产出越大, 且事故越少, 则该阶段区域煤矿的安全度就越高。然后, 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以数据包络分析 ( Data Envelop- ment Analysis, DEA) 为工具的分析模型, 合理确定输入输出指标来探讨不同阶段某区域煤矿的相对安全度, 不仅指标体系简单, 而且数据易于收集, 并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1煤矿安全生产特殊生产要素的涵义
1. 1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特征
基于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为了便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要素进行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特征。为此给出以下命题并论证。
( 1) 命题1: 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煤矿的事故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1中国煤矿企业的开采条件恶劣, 且以井工开采为主, 并且随着开采的逐步转入深部, 安全形势更不容乐观; 2采掘工人素质较低, 大多为农民工且流动较为频繁; 3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匹配程度不高; 4煤矿的安全是可接受事故水平的安全, 当然这个可接受事故水平是随着时间、经济、技术和管理的水平发展变化的, 总体上是趋于严格的。
( 2) 命题2: 煤矿的生产是物质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结合体。
煤矿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 包括实体的物质生产和无形的安全生产2个主线, 二者是相互融合、 相伴相生的。物质生产是原煤的产出, 而无形的安全生产是事故减少、保持良好生产环境的保障。安全的实质是安全再生产与产品再生产之间协调统一关系。二者协调统一程度高, 则安全状态好, 即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好。否则, 安全状态差, 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就差[4]。
( 3) 命题3: 煤矿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不期望产出。
煤矿的生产伴随着安全的再生产, 而事故便是安全再生产中的不期望产出。
( 4) 命题4: 以事故及原煤产出数据来反映一定阶段煤矿的综合安全水平。
煤矿事故与安全度呈现的是反向关系, 即事故越多、事故后果越严重则某一阶段煤矿安全度越低, 反之事故越少, 事故后果越轻则煤矿安全度越高。 同时由于煤矿事故是生产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 所以还要把原煤的产出结合起来才能综合反映某一阶段煤矿的安全度。
( 5) 命题5: 事故反映了煤矿安全工作的不足。
一定阶段的事故综合反映了该阶段的安全状况, 与煤矿企业采取了何种管理手段, 安全投入是否充足、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必须重视事故所反映的安全工作的不足, 关注各项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 并努力改善。
1.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生产要素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物质产品的产出必须要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 这些要素既包括有形的原材料、设备和设施, 也包括无形的管理和服务等要素。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不可完全避免的现实特征, 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 可以认为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迫不得已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在对区域煤矿的安全度进行分析时可以认为, 煤矿事故是为了获得原煤产出而进行的“特殊”生产要素的投入。显然, 投入的要素越少获得的产出越大, 则生产的效率就越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某一区域煤矿某一阶段的事故越少, 原煤产出越大则表明该阶段的安全度就越高。因此可以建立起煤矿事故、原煤产出与煤矿安全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投入产出的关系, 可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区域煤矿安全度的分析。
由于DEA方法对各评价参数不需事先设定权重并能分析出安全效率低下的原因等诸多优点, 在煤矿安全效率评价方面已引起重视。梁美健、童磊等分别采用DEA方法研究了煤炭企业不同年度的安全投资效率[5,6]; 田涛、杨广俊、程晓娟等均采用DEA方法研究了不同煤炭企业的安全效率问题[7,8,9]; 戚安邦、汪涛分别采用DEA方法研究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和事故管理的绩效[10,11]。已有运用DEA进行煤矿安全效率评价的投入指标除了汪涛在评估事故管理绩效采用的指标不同外, 其余的均是传统意义上的要素投入, 输出指标则为事故的损失或安全效益。而本文则是将事故数据作为DEA分析中的输入要素即特殊的生产要素, 而将原煤的产出指标作为生产的成果。
2区域煤矿安全度分析的模型构建
2. 1模型的理论基础
数据包络分析是由A. Charnes和W. W. Cooper等人1978年创建的用于效率评价的方法, 首次给出了刻画生产规模与技术的有效性[12]。1984年Banker和Charnes等又提出了评价生产技术有效性的B2C模型[13]。下面给出了包含C2B和B2C模型的综合DEA模型[14]。
设有n个决策单元, 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输入和r种输出。
第j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向量, xj= ( x1j, x2j, …, xmj) T, j = 1, 2, …, n。
第j个决策单元的输出向量, yj= ( y1j, y2j, …, ymj) T, j = 1, 2, …, n。
输入权重, ω = ( ω1, ω2, …, ωm) T。
输出权重, μ= (μ1, μ2, …, μr) T。
综合C2B和B2C的面向输入的DEA模型如下:
( 1) 当 γ = 0时, 为C2B模型。若线性规划式 ( 1) 的最优解 ω0、μ0满足VP= μ0Tyj0= 1, 则称决策单元j0为弱DEA有效; 进一步, 若线性规划式 ( 1) 的最优解中存在 ω0> 0, μ0> 0满足VP= μ0Tyj0= 1, 则称决策单元j0为DEA有效。
( 2) 当 γ = 1时, 为B2C模型。若线性规划式 ( 1) 的最优解 ω0, μ0, μ00满足VP= μ0Tyj0+ μ00= 1, 则称决策单元j0为弱DEA有效; 进一步, 若线性规划 ( 1) 的最优解中存在 ω0> 0, μ0> 0满足VP= μ0Tyj0+ μ00= 1, 则称决策单元j0为DEA有效。
C2B为生产规模不变的模型, 求出的决策单元的效率为技术效率; B2C为生产规模可变的模型, 由其可得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各个效率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 TE为技术效率; PTE为纯技术效率; SE为规模效率。
基于DEA模型的特性及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特征的分析, 提出根据各决策单元事故和原煤产出数据, 以事故作为输入变量, 以原煤的产出作为输出, 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安全状况 ( 安全度) , 并且可以根据DEA模型分析在DEA的意义下各决策单元应改进的安全工作方向。C2B模型中的技术效率就反映了这里各决策单元的相对安全度, 而B2C模型中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能够进一步地揭示出影响技术效率 ( 安全度) 的原因, 这对指导煤矿的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2指标体系的构建
已有的反映煤矿综合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多是按照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分为几个大类, 再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指标。这些指标体系较为复杂, 某些指标值的获取比较困难或不够客观。而根据目前煤矿的安全生产特征和事故作为特殊生产要素的观点, 可以构建包含以事故数据和原煤产出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 ( 图1) 来反映区域煤矿的安全度。
结合DEA理论, 这里构建的指标分为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 其中输入指标又可以称为要素类指标, 而输出指标又称为成果类指标。综合反映区域煤矿安全状况的指标应包括年度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的绝对严重度、事故的相对严重度和原煤产出指标。 事故发生的频率可以包括事故发生的起数; 事故的绝对严重度可以包括事故的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损失以及间接损失等; 事故的相对严重度包括百万吨死亡率等; 原煤产出的结果包括原煤产量、原煤产值、销售利润等。而实际利用时并不需要这些详细的指标, 只选择代表性的指标即可。
2. 3分析过程
2. 3. 1确定评价对象
确定区域煤矿安全度评价的评价对象, 明确决策单元, 即针对某一区域煤矿历年的安全度分析时, 评价对象是各个年度, 而对同一年度不同区域煤矿的安全度进行分析时, 评价对象则为各个不同的区域煤矿。
2. 3. 2选定具体指标
明确了评价对象, 接下来就是具体选定能够反映评价要求的输入输出指标。图1所示的区域煤矿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为大类的指标, 具体分析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准确性和客观性选择代表性的指标, 这里输入指标选择事故发生的起数、 事故的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等, 输出指标选择原煤产量 ( 图2) 。这些指标均为目前煤矿统计中常用的指标, 较为客观、可靠且易于收集, 不仅反映了煤矿生产的成果, 还全面反映了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 事故发生的绝对严重度和相对严重度。
2. 3. 3模型的仿真及分析
由C2B模型所得到的技术效率即为所要获得的综合的安全度; 而由B2C模型可获得规模可变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经济意义上看,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给定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 而规模效率则反映了生产规模的状况是过大还是过小。 结合分析的对象, 这里采用基于投入的DEA模型, 即假定产出固定不变的情况下, 投入可以减少或可以改进的方面。由模型运算的结果可以分析各决策单元 ( 各年度) 的区域煤矿的安全度。同时还可以分析出各个指标投影值的状况以及可以减少的目标值等一系列需要改进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 DEA分析时对各个输入指标给出的权重值是等同的, 即认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以及百万吨死亡率对安全水平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
3实例分析
3. 1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笔者收集了河南省2008—2012年的事故和原煤产量数据, 包括发生的事故起数 ( X1) 、死亡人数 ( X2) 、百万吨死亡率 ( X3) 和原煤产量 ( X4) 等 ( 表1, 数据源于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年度公布的事故统计报告) 。
3. 2计算结果
使用DEAP2. 1软件, 采用面向投入的DEA模型, 运用表1数据进行基于C2B和B2C模型的运算, 输入指标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而输出指标为原煤产量。经计算后则可以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其中技术效率就反映了各个决策单元的综合安全度。
3. 3分析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 2008—2012年的5个年度中, 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1, 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同时达到了1。这说明通过比较, 2012年度的相对安全度是最好的。2011年、2010年、2009和2008年的相对安全度分别是0. 792、0. 175、0. 126和0. 108。而2008年度和2011年度的纯技术效率均达到了1, 不足的是规模效率比较低下, 说明生产规模过大, 处于规模递减状态。
表3反映的是在DEA的意义下输入和输出指标应达到的目标值, 即在输出 ( 原煤产量) 不变的情况下, 各投入指标所需要投入的数量。经过转换后, 可以得到表4所示的事故量要达到DEA有效应该减少的目标值。如2009年事故的起数至少要减少45起, 死亡人数要减少115人, 同时百万吨死亡率要减少0. 621才能达到与原煤产量所匹配的最佳安全度; 同理2010年事故起数要减少28起, 死亡人数要减少234人, 百万吨死亡率要下降1. 29才能达到与原煤产量所匹配的最佳安全度。值得注意的是, 2008年度和2011年度的输入指标均不能减少, 原因在于2008年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然较多但是原煤的产量较其他年度大得多; 2011年度煤炭产量处于5年内的第2位, 且事故量较少, 因此在DEA的意义下, 这两个年度所付出的“事故投入”要素与获得的原煤产出是匹配的, 只是由于规模过大, 导致规模效率较低才影响了总体的安全度。
河南省煤矿2008—2012年度各年的安全度与原煤产量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发现, 随着原煤产量的逐渐下降, 河南煤矿的安全度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说明适当的限产对安全是有利的。 而这与河南煤矿安全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 与河南省近年来加大整顿、关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小煤矿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4结语
7.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 篇七
摘 要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江苏省2005-2009年零售业数据,对限额以上的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苏省零售业TFP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2.3%,对产值增长的贡献平均达到20.56%,这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同时,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TFP增长率增长中各具特色,总体苏南最高而苏北最低,时间序列上呈现趋同增长态势。
关键词 DEA方法 零售业 技术进步
随着零售业的发展,零售业技术水平的变动情况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对零售业区域技术进步率的测算还很少有人涉及。本文将借鉴以往学者的实证经验,以江苏省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对2005-2009年江苏省各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因素分解分析,并以各市零售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区经济差异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零售业TFP进行测算与分解分析。Malmquist指数大于1表示生产率比上一期提高;小于1时则表明生产率比上一期退步,等于1表示生产率水平不变。TC即技术变动指数,是生产前沿面的移动。TC>1表示技术进步;TC=1表示技术不变;TC<1表示技术衰退。EC表示从t期到t+1期的相对技术效率的变化程度,即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是生产技术的利用效率,也就是生产前沿面和实际产出量之间的距离。并有EC>1表示DMU在r+1期与t+1期前沿面的距离相对于在t期与t期的前沿面的距离较近,相对技术效率提高;EC=1表示技术效率不变;EC<1表示技术效率下降。
(二)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口径的统一性、可比性原则,同时综合相关文献,本文选用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和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输人指标,主营业务收人和主营业务利润为输出指标。
本文使用的江苏省零售业数据来自于2005-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各市的零售业数据则根据江苏省统计网上公布的各县市统计数据整理取得,另外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数据未经其它处理。
二、实证分析
(一)江苏省零售业TFP变化总体分析
将2005-2009年江苏省零售业的输人、输出指标数据通过DEAP-2.1版本软件,基于投人导向的DEA-Malmquist模型计算运行,得到计算结果(如表1)。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零售业的TFP均大于1,但是2005到2006年增长相对下降,2007年明显上升,到2008年达到1.039,2009年略有下降。技术进步值与全要素生产率值变动趋势相同,而技术效率值在2007年后反向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趋负。所以2005-2009年江苏省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零售企业的技术进步作用。2005-2009年间,零售业纯技术效率值在0.998-1.013之间波动,但规模效率值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实际上2005年外资企业大量进人中国后,给沿海的江苏地区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知识,使得零售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整个零售业的技术水平,零售业的经营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零售业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自身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引起的管理效率降低,降低了规模效率值,成为制约零售业技术水平提高的负面因素。
(二)江苏省零售业TFP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按照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划分,我们也将零售业划分为苏北、苏南和苏中进行区域比较,以探究其区域差异。基本结论是:(1)就总体平均而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高到低依次是苏南(11.2%)、苏中(9.8%)、苏苏北(5.3%)。经过指标分解,我们发现苏北效率指数落后的主要根源是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偏低;苏南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稍高于苏中,但苏中纯技术效率指数远高于苏南,说明苏中工业经济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导致苏中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领先于苏南。(2)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在2005-2009年间呈现趋同收敛态势。具体而言,苏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而苏南表现的相对稳定,一直在10%左右波动;苏中2005和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直在三大区域中保持领先,而在2007年后由于技术进步水平的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出现了下滑。
综合分析相关结论给江苏省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是,三个区域在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面各有特色,苏南技术进步水平领先,苏中具有更高的纯技术效率,苏北在2006年后出现了更优越的规模效率改进,这也许正体现了经济进入不同阶段的特征。苏南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水平领先,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将在技术向苏中苏北扩散和转移中起到核心支撑作用。苏中处于工业化上升阶段,纯技术效率改进水平显著好于苏南苏北。对于苏北处于工业化初期,零售业初步发展,尤其2006年江苏提出南北挂钩和产业转移战略以来,我们并没有发现苏北自2006年以后呈现出较明显的技术进步,而是表现出了较显著的规模效率改进,这说明江苏南北产业转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扩大投入规模利用苏北后发优势,苏北正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而技术进步还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苏北今后需要在引进外资进入零售业的同时,加强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加强技术吸收型自主创新。
三、结论与建议
总结第二部分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两条重要结论:从江苏省近几年来看,江苏省零售业发展比较迅速,而且对经济贡献逐渐上升。经过分解,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而纯技术效率成为阻碍TFP增长的薄弱环节。
就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而言,2005-2009年苏南TFP增长率平均为11.2%,苏南为9.8%,而苏北为5.3%。经过指标分解,苏北效率指数落后的主要根源是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偏低;而苏南效率指数领先的更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高。在发展的时间序列上,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在2005-2009年间呈现趋同收敛态势。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李丹,胡小娟.中国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7).
[3]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1).
【生产要素组合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生产现场评价要素列表09-13
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10-14
要素比较法案例分析09-10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07-04
净水器小区推广成功的几大要素分析06-23
的成功要素07-08
房屋设计要素07-13
股权激励要素07-22
领导的要素09-02
餐饮品牌要素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