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2024-07-23

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通用10篇)

1.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一

珍爱生命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凤二小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材料

凤阳路第二小学 二0一七年十一月

珍爱生命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凤二小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材料

凤阳路第二小学创建于1936年,占地面积4252平方米,曾荣获蚌埠市首批示范小学、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范学校、安徽省少先队示范大队、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安徽省翻转课堂实验校、蚌埠市信息化先导校、蚌埠市首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着力打造“三精”、“四园”的办学思路,“三精”即:精细的学校管理、精致的课堂教学、精美的校园文化。“四园”即:温馨的家园、启智的学园、美丽的花园、成长的乐园。自2003年学校一直进行“小班化”教学这一办学模式的探索,提倡“阳光普照”、“均等教育”的教育原则,各项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龙子湖区名列前茅。

学校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全面动员,人人参与,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把防震常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求生技能、应急设施等普及到广大师生中,宣传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舆论和思想基础,师生应急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下组织实施,成立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班子人员组成,政教处、总务处、教导处主任为防震减灾办公室主要成员,主要负责防震减灾具体事务,校长室为指挥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

2、师资队伍: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抄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由于分工责任明确,工作力度大,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推荐政教处副主任杨静和大队辅导员刘锦为专职科普教师,具体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由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期初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 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设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为了促进创建活动正常、持续、有效地进行,我校还设立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平时还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向学生进行大型的地震知识宣讲。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还结合黑板报、校报、微信平台等阵地,定期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学校备有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及科普资料,配备了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等,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师生们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

4、编写安全校本教材《安全伴我成长》。2014年9月,由学校政教处牵头,6名骨干教师历时一年的时间自编的校本教材《安全伴我成长》与学生见面,这本教材共分为家庭生活篇、校园生活篇、饮食卫生安全篇、交通安全篇、社会安全篇和灾害逃生自救篇六个单元,教材中设计的安全知识范围广、内容全,重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长学生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能力。这本教材图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让小读者们看得懂,用得上。目前,安全课已经成为凤二小学生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这本校本教材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安徽网、蚌埠电视台、《淮河晨刊》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5、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制定了详细的、切合实际的《凤二小地震应急避震预案》。在学校地震应急 预案建立后,我校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多次有组织地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两学期来大型的应急演练有4次,对培养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与技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不但对常规可能的安全事件严格落实,对于突发的安全事件的控制,特别是对于像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如果能在平时就进行安全事故疏散演练,必然能把突发性的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小,使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获得最大限度的保障。学校每学期都严密制定《师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火灾疏散演练方案》、《地震疏散演练方案》。从方案设计、组织安排、人员培训、岗位要求、现场监控等方面精心部署每次演练活动,确保了疏散演练的安全、实效。师生通过认真参与演练,提高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有效地集体疏散,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6、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需要学校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拓展教育资源,使学校的安全形成多方合力,既丰富了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又因为把教育放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请延安派出所的法制副校长、学校的共建单位武警消防支队的警官和海军士官学院的有关人员为师生们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讲座,这些来自第一线的相关案例往往能给师生们带来震撼,有效地提高师生们的法制意识、消防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的意识。

7、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活动。每年寒暑假,学生干部参加延安社区组织的“安全进社区”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帮助社区的居民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又能让自己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自己在校园中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安全意识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和实践。

8、学校还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和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和期末阶段和寒暑假放假之前,对家长们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并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延伸到家庭,发挥家长的责任和力量来共同有效地做好安全教育,如每到春夏之交,天气转热的时候就适时地就“游泳安全”问题发出给家长一封信,对游泳安全问题进行预警,并对家长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三、凸现内引外联,推进工作长效发展

我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等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我们发动学生自愿担任义务宣传员,组织了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手抄报,以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定效应。

目前,科普教育活动正在我校蓬勃开展,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了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回顾一年多的创建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普活动形式以传统型为主,创新型活动较少;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的实效性值得继续研究;社会化社区科普平台有待进一步扩大。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将防震减灾工作引向深入,促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

2.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二

关键词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汇报 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2011年8月医院确定骨科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现总结汇报如下。

护士转变思想,发扬团队精神

这是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才能成功。今年8月我科会开得最多,学习优质护理的精神,领悟优质护理的目的,用心和患者沟通,用行动感动患者,用最真挚的语言和患者交流,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更换了保洁员

要求保洁员不怕脏,能吃苦,动作利索,同时加强了保洁员的监督检查力度,随时保洁,及时完成出院病床的清洁。做好入院宣教,指导患者不乱扔垃圾,方便后及时冲马桶,家属将礼品及时拿回家。每天扫两次床,整理患者的物品,并且在巡视病房时也会将病房的物品进行归位。美化了护士站,玻璃明亮,采光好,护士站台清洁,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轻巧、洁净。

改变护士排班方式

排班模式的改变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第1步,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满意护理,采取的护理方式是责任小组包干负责制,每位责任护士负责6~8个患者。24小时班次为责护6人,小夜1人,大夜1人,早晚班1人。

将14个病房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个责任小组负责21名患者的护理,每个小组有3名护士组成,其中以年资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组织能力强的护士为责任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所在组的护理质量检查以及对年轻护士工作的指导。由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实行全程管理,把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对患者的治疗、功能锻炼、健康指导融为一体。并在夜班增加早晚助班,以保证夜班护理安全。

优化工作流程,满足患者的需求

优化白班工作流程和职责,可使护理工作具有针对性,整体性和连续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每天护理工作流程为:晨间护理→晨会交班→医护查房→日间治疗→入出院接待→手术患者的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晚间治疗→晚间护理。

工作流程中需做到:新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立即护送至床边,并在1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12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确保上午和下午有半小时和患者沟通;主动巡视病房,更换输液无需家属呼叫,确保患者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无误执行;护士长24小时内查看患者,监督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危重症患者12小时内查看并指导抢救治疗护理工作;在患者至出院的各项环节细化服务内容(即患者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致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节日到来有祝贺声,患者出院有送行声)。

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基础护理包括生活護理、病情观察、基本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生活护理就是使患者舒适,还患者以尊严,生活护理是架起和患者沟通的桥梁。

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自理能力,通过实施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种护理活动,落实患者住院期间的喂饭,擦身,扶卧位等生活需求,骨科以卧床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患者较多,生活上照顾占用了很大工作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

将口腔护理,擦浴,洗头,导尿维护常规的基础护理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使基础护理项目“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制定每周基础护理工作日,每周1更换床单,每周3擦浴剪指甲剃须等,每周4床上洗发,强化生活护理,做到责任到人,人人参与生活护理。病情重护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患者,安排高年资护士完成。

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科优质护理服务所特有的,能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部分的患者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

护士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熟悉患者的病情,掌握功能锻炼的适应证。护士必须按时按点指导患者怎样做,看着患者做。及时和医生沟通,正确指导。

4次/日功能锻炼:8:00,12:00,17:00,21:00,并建立了《骨科功能锻炼宣传册》。

爱心行动,特色服务

3.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三

-----------####初中

####初中创办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原来位于##唐塔路书院街,面积仅十五亩。2008年“5.12”大地震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洋州镇北环路东段征地150亩,列入了陕西省灾后重建三个试点项目之一,建设了建筑面积21024平方米可以抗八级地震的钢结构教学、实验楼两栋和框架结构的师生餐厅、大门广场工程、公共卫生间工程及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绿化面积9750平方米,可容纳6000余人的新校区,总投资近一亿元。学校的主要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前均取得了防震审查及防雷电达标验收。学校于2010年8月0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现在共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人,教职工225人。学校一直重视对师生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时刻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制定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了许多有效的工作:

1、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教育的专题内容,购置了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印发了科普资料;

2、每年利用重大纪念日如《防震减灾法》实施日(2009年5月1日)、国家防灾减灾日(5.12)、科普宣传周、国际减灾日(10.13)及每学期开学第一课举行大型活动或进行专题教育,学生参与率为百分之百;

3、在校史室开辟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栏,在学校广场的报栏设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橱窗、展板,定期更换内容;

4、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每学期分年级开展一次模拟地震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练;

5、每年邀请消防队来校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及消防演练指导。由于我校一直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取得了上级部门 的充分肯定,2009年被##地震局、##教体局、##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表彰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2010年11月被陕西省地震局、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表彰为“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下,继续抓好学校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发展。

4.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四

汉南区纱帽街滨江路社区位于纱帽街以南,东起纱帽正街,南临长江,西接陡埠村,北靠百花街。辖区面积0.22平方公里,社区民成总户数1973户,居民4433人,暂住人口13人,9个居民小组,属城乡结合型社区。

滨江路社区在近年综合减灾创建工作中,狠抓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频繁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在提高群众知晓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该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江艳为组长的社区减灾工作领导

小组,副组长涂莉。成立了救灾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两套机构协调指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活动;

制定《滨江路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预案》结合社区实际,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灾害隐患,成立了指挥机构,建立了预警机制,确定了人员转移路线、避灾安置场所和信息传递渠道,强调了灾后救助措施,建立了经常性减灾避灾宣传和预案演练制度。根据《预案》,社区每年组织2次以上预案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2010年5月12日与薇湖路社区联合实施了地震灾害预案演练,参与群众500多人,3000多居民观摩,群众反映教育效果良好,防灾减灾避灾意识明显增强。

社区市民学校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培训,社区图书室备有各类灾害预防和救援的专业书籍,设立了社区减灾宣传栏,定期轮换

宣传内容,提高居民对各类灾害的防范和应急能力。向社区居民发放市民应急救助手册,印发了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等灾害防范救助宣传资料,面对全体居民按户发放各4000份。

滨江路社区在居民聚居区设置防灾减灾知识固定宣传栏两

个,社区市民学校、社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均具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功能。社区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沙袋、消防栓、应急灯、报警器,还备有铁锨、钻头、铁斧、撬棍、铁钎、铁锤、防电胶鞋、胶手套、救生绳、缓降器等设施,还添制了水桶、毛巾、吸水毯、手电筒等应急物品。部分居民自觉配备了家用救灾器材。

社区组建了130人的中青年社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里有种机修能手、驾驶员、木工、泥瓦工、安保等人员,发挥各自特长,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社区还组建了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消防抢险活动。

该社区辖区单位有区政府大院、区人民医院、机关幼儿园、堤防管理段、商管中心、经贸委、丽红超市等。社区发动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将防灾减灾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采取居民与单位互动的方式,开展社区全覆盖的防灾减灾教育;找到防灾减灾教育与辖区单位业务工作的连结点,协调单位主动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教育。如在幼儿园,加强教职员工和幼儿的避灾知识和校园安全知识教育;邀请区人民医院开展居民医疗急救、食品安全教育;组织丽红超市实施物资紧急调配演练,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滨江路社区每季度聘请专家举办减灾培训,举办疏散演练和消防演练,定期开展安全排查排险,使居民做到各类灾害风险清楚,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技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逃生路径和避难场所,减轻灾害损失。以上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一些群众担当了义务宣传员,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进小区、进家庭;将防灾减灾宣传单散发、信息传递等工作作为社区公益劳动项目,组织社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无条件参与。这样,集中式的宣传教育模式发展成了口口相传的群众自我教育模式。

2010年,该社区被评为“武汉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申报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候选单位。

5.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五

工作方案

为大力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增强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防震减灾教育进校园活动,努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一、充分认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加强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应采取有力措施,把提升我校应对地震灾害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抗震减灾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防震减灾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防震减灾科普氛围,努力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原则是: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师生防

震减灾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公民地震科学素质教育,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工作措施

1、成立有校领导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兼职的防震减灾教师,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学不少于2课时,并作为班级考核内容。

2、编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编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程序。

4、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内容列入课外活动计划,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5、在校园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页、专栏;校园内设置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演讲或报告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览、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6、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每学年举办或接受校际防震减灾科普公开课(班队主题观摩活动)或者演练示范观摩。

7、每年重点利用“3.1”、“5.12”、“5.29”、“11.6”、“7.28”、10月国际减灾日等时机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通过节假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8、加强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在保障全体师生避险的情况下,并向社会开放。

9、保障创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

长钢小学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9月

长钢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为落实长震发【2011】15号和郊震发【2011】9号文件精神,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予以验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组织领导

青少年学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小学又是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以及各科教师为志愿者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的领导机构,小组内分工明确,以便促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更快、更好的开展,使效果落到实处、落到明处。由校长负责,创建分工责任明确,工作力度大。为了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校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照创建标准和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创建工作计划。由于我校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

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理念

我校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精神为指导,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加强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我校是一所有着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有着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小学。部署设置了地震疏散通道。将东西楼梯按班级、按年级进行划分;还将操场划分成片以防在灾害发生时,学生出现慌乱、拥挤、踩踏等意外情况。除此之外,还在每学年举行一次由政教处牵头、主管领导指挥的全校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演习”。力求使学生在地震等灾害面前做到处乱不惊、行动有序。学校建立了防震减

灾科普活动室,购买了防震减灾教育所需要的仪器。电脑多媒体查询系统学生可查询地震基础知识,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了解中国和世界地震资料,学习防震减灾法律,参与地震游戏等活动。我校图书馆也购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挂画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一)广泛宣传

课堂教育:我校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现行地理教材内容为主体,坚持在地理课中贯彻落实地震知识。

专题宣传:我校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展板、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二)举办纪念周。2009年5月,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自然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纪念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利用展览板,生动而全面地向师生介绍了地震知识、防震方法,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组织学生参加汶川5.12大地震纪念活动,观看《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

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专题讲座。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形成、海啸的形成、防震抗灾的方法等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生动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四)开展活动。为了落实防震减灾知识学习和了解,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地震知识竞赛活动,演讲赛、讲故事比赛、版报赛、墙报赛以及红领巾广播站,以点带面,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

(五)培养兴趣。我校通过个人自愿、集体报名方式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活动,活动主题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主要有地震知识、防震知识、地震时紧急避险方法的学习和演练等。

(六)积极实践。为了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10年6月部分年级走进社区进行“防震知多少”问卷调查,内容有地震小知识、防震小常识、地震时如何紧急避险等自然灾害防御方面知识的调查。通过各方面的组织教育活动来增加和拓宽这方面的知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保护生命安全意识。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让学生获得一生必备的防灾抗灾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

6.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六

王庄镇初级中学2012年9月从原一中、二中搬迁到中鹤新城。现有32个教学班,2368名学生,116位教职工,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毕业 75人,正在参加本科学习的有 20人,有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3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学校现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生均42.29平方米;建筑面积58547.03平方米,生均24.72平方米。有教学楼3栋、实验综合楼1栋、教师办公楼1栋,学生宿舍楼2栋、教师公寓楼1栋,食堂、餐厅、库房齐备,20000平方米运动场正在建设中。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分明,校园环境优雅,是学生求学成才的好场所。学校内部设施较齐全:按二类标准配备的物理、化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微机房,内部设备正在进行中。

自建校以来,我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教学计划。

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作为工作发展战略的核心。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政教处主任为主管,各处室紧密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供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责任,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按照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加以考核,对于一些成功的的案例进行推广。另外,政教处要求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

为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我校聘请浚县震局为校外辅导员,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由于,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着眼全局、科学筹划、精心组织,这些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

我校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按8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根据规定师生每人1平方米,全校约需2500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而学校广场可用面积就有3000平方米,每栋教学楼前后均有10平方米左右的草坪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

我校有着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我校专门有防震减灾科普展示室,约54平方米,室内有地震知识、自救互救常识宣传画廊约米,有图书画册专栏等。少年宫的多功能教室坚持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多形式(知识授课、讲座、观看vcd防震减灾科普教学光盘、知识竞赛等)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向学生开放,知识面广,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另外,我校充分地利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教室前的长廊等基地,宣传地震应急、地震问答、科普长廊等相关知识,信息丰富,为师生创设一个防震知识教育的平台。

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活动,我校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为拓宽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我们通过晨会、班会、校会、团队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防震常识,并组织师生观看地震科普动画片,参观学校地震展览室。通过防震常识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地震来临时,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生命、尽量减少损失等知识,让学生广泛了解地震知识,增强防震自救意识。我校还开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进行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另外,兴趣小组成员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我校每学期都要根据科学制定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练方案进行实践。我们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强化孩子的认识,我校还要利用电视、广播、图书、宣传栏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的培训。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进行测试,充分了解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的情况。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我防护与求生知识的普及,努力提高师生应对震灾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校将继续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引向深入。

王庄镇初级中学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7.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七

申 请 报 告

我校依据合震〔2015〕41 号文件 《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标准》的通知和合震〔2015〕50 号文件 《关于组织开展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区教育体育局、科技局、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现呈上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创建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学校申请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前身为“三塾”合一的隆岗小学,创建于1949年。现有大通路校区、和平校区和南陵路分校。三个校区共有71个教学班,4302名学生。在岗教职工249人,其中特级教师一人,高级职称教师71人,中级职称教师102人,省级教坛新星9人,市级教坛新星26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区“教坛新星”和学科带头人47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优秀班主任2人、市拔尖人才1人。

多年来,三十八中人秉承“自我加压,敢于争先;为了明天,拼搏今天”的精神,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优秀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近百项荣誉;这里曾先后培养出前国家棋院院长王汝南、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合肥华泰集团总裁陈先保等杰出人才。总校占地面积39059㎡,校室面积28823㎡,运动场面积26672㎡,藏书107750册,电脑358台。

1、体育活动用地:学校现有篮球场5个,排球场3个,室内乒乓球室两个,200米和180米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各1个,风雨小操场1个,小足球场1个,运动场地总面积26672㎡,生均6.2㎡;其中大通路校区8400㎡,和平校区18272㎡。

2、装备条件

(1)学校建有音、美教室5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2)体育器材室2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3)计算机教室4间,多媒体教室4间,达到省级标准。

(4)理化生实验室14个,其中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4个,仪器配备达到省级标准;(5)学校建图书室2个,图书共计107750册,生均25册;每个班级均设置图书柜,每班配备图书约200册,定期更换,达到省级标准。(6)学校现有72间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

(7)学校还设有机器人训练室、科技创新活动室、航模(建模、车模)训练室、计算机训练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学校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朱家芳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等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教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定科普示范校创建学期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管理联系学校部门创建活动,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办公。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组、班级等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教处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大力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全体教师会、行政会、班主任例会、年级组、班会等各种会议,积极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创建工作要求,学习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创建工作靠你我,搞好创建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创建科普示范校与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应急工作先进学校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在校园里新开辟了“艺术天地、科普长廊、读报栏”等宣传橱窗,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升旗仪式、班会、校园之声广播和校园网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作条幅、标语、宣传牌,营造宣传氛围。在校门口电子屏定期通报学校创建工作成果,使全体师生及时了解创建工作进展。以此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三)、活动育人,突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和体验丰富师生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了“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成立与科普活动有关的社团及兴趣小组,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普展览、讲座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利用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橱窗、校园网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及时获取科技新知识,感受科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墙报、黑板报、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周和主题教育月,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法制等讲座,组织了震灾预防演练等活动。积极开展“四防”(即防火、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科普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活动,如环保小报或环保漫画、环保作品制作展、科技作品制作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优化措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专门由学校领导和政教处人员对全校各班级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题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形象直观接受教育。三是每学期都安排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年级组、班主任实施。四是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科普进课堂”活动,使我校“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深入。

(五)、通力合作,落实好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为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在2015年5月12日上午8时50分,在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在明光路街道、大通路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组织了一次合肥市38中学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体现“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有序;认真策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群策群力,演练活动到位;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的格局”。2015年9月18日上午8时45分,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我校又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校园安全疏散演练活动,通过多次演练,使师生知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于全体教职工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和各项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或其它险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我校定期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多次的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学校防震减灾科普设施

我校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广阔。我校校舍的抗震性能均达标准。其中主体办公大楼按7度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均达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的抗震等级。同时,在学校空旷地都设有专门的抗震避险场所,安全疏散标志齐全,全校约3万平方米应急避险场所,学校操场可用面积就有2万6千多平方米,每栋教学楼前后均有30平方米左右的草坪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并设置了明显标识,能够满足学校和基地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学校开展科普活动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校园内设立了宣传橱窗和专栏,各班设有科普教育专栏,定期更新更换科普教育内容。

四、学校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加强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普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依托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推荐宣守西、徐祥俊两位老师为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由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期初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每班双周一节安全教育课,每学期防震科普教育4课时;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分年级组建了多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定老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每学期举行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一次。特别是结合每年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省科普宣传周、国际减灾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的等教育时机,重点举办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编制详细的、切合实际的“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安全疏散演练预案”。

4、组织学生观看系列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资料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在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编制预案,建立志愿者队伍

为了搞好防震减灾工作,根据我校所在的地形及板块的分布状况,编制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定期由总务处负责对疏散出入口进行隐患排查,成立了有30多人参加的防震志愿者队伍。同时,每年组织两次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四)实施保障

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专题宣传,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人员及物质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8.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八

一、目的意义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进一步在学生中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增强学生防震意识,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特制订此规划。

二、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积极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2、继续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尖子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积极参加市地震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向市局反馈我校最新进展和最近工作重点,多向兄弟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学习、取经,扬长避短,形成本校特色。

4、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教材,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5、努力培养防震减灾科普小讲解员为兄弟学校和单位参观者作讲解,培养他们的讲解水平和能力。

6、加强领导。学校成立创建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工作,做到不断统一认识,转变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7、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认识到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演练工作的重大意义。

8、优化工作环境。积极建设科普工作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9、健全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科普活动落实。

三、具体计划: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创建示范学校领导小组,狠抓落实。

2、落实人员,组织教师着手编写地震科普校本教材。

3、继续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晨会课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利用科学课对最新地震及灾情等予以及时介绍,组织同学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上课,让学生亲身体验。

4、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公布最新地震消息及学校科普动态,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研究。

5、邀请市级以上地震局专家来我校作地震科普知识科普讲座。

6、在全校举行了一次震时紧急撤离演练。

7、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8、学生在家组织一次家庭1分钟地震应急演练。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校要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主要活动可选择在有关重要纪念日进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要充分利用广播和互联网等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积极探索,善于总结。

9.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九

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领导 组

长:万莺燕 副组长:唐

员:朱

龙(后勤保障中心)*** 张晓锋(课程教学中心)*** 周海娣(学生发展中心)*** 倪卫国(课程教学中心)*** 顾

强(后勤保障中心)*** 吕

坚(学生发展中心)*** 朱玉刚(体育教研组)*** 全体年级组长、正副班主任

二、防震减灾科普小组 组

长:万莺燕 副组长:倪卫国

员:顾

强、冯

丽、吕

坚、陈小燕、各班主任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春江小学

10.防震减灾示范校汇报 篇十

工作报告

为落实咸阳市《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形成。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秦都区明德小学建于2007年,座落于咸阳世纪大道中段的河南街小区内,是秦都区新建的一所完全制公办小学。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3.49亩,建筑面积4053平方米,操场面积3200平方米。学校建有1部14室,分别是:少队部、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15万册电子图书)、电教室、体育室、卫生室、劳技活动室、科学实验室(自然实验室)、多媒体室、远程教育室、教师电子备课室(2个)、档案室。

学校现有学生107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设18个教学班,教师48人,其中大专学历26人,本科学历22人,岗位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6人。曾获得区级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5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0年9月启动攀登英语和数学分层次实验教学,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荣获:秦都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集体,联合国教科文协会组织的作文比赛最佳组织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优秀组织奖,秦都区文明校园,秦都区元旦文艺汇演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开展,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下组织实施,成立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陈海文担任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炳国、政教主任刘云担任副组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要成员,主要负责防震减灾具体事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班主任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办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黑板报,特色展示牌,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注重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高,严格落实我校升国旗,示范课、主题班会等活动,定期培训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提高,推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

3、加强学科渗透

我校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课堂阵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给各班提高教育资料,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学生掌握了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

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科普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校开展聘请专家讲座活动,专家通过丰富的图片向学生讲解地震形成、防震减灾抗灾的知识方法等,学生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解了地震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我校开展地震演练活动,2013年5月10日,全校师生开展地震演练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地震知识,了解地震常识,培养了学生自救互救避险能力。演练活动我校每学期开展2次,让所有学生参与,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看防震减灾录像,了解地震小常识,防震自救互救小常识,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看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学生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实施保障

为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宣传活动,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及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回顾一年多的创建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次数还不够多。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将防震减灾工作引向深入,促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秦都区明德小学

2013年9月

明德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工作报告

秦都区明德小学

上一篇:秋季运动会小学作文600字下一篇:医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