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2024-07-13

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8篇)

1.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一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成果汇报

杭锦后旗第三中学立项课题《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在课题主持人刘建军与课题组成员叶茹、高霞的共同努力下,在我校级旗教科研办公室的指导下,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量撰写教研论文,现已完成课题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扎实研究,初见成效 1.课堂变了。

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式在我们学校基本不见了。语文课堂上教师能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大多数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了。

2.教师变了。

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积极参加各种专题讲座,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上。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明显,教育观念更新了,业务素质强了,科研意识增强了,“科研兴校”的观念与氛围已逐步在学校形成。课内:教师能对学生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让学生牢记学习方法,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外: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出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3.学生变了。

(1)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随大流了,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困生有时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地表达、交流时,当我们听着孩子们那充满童真却不乏机智的回答时,我们被他们感染着。

(2)拉近了心理距离,学生乐于学习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研究中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体验情境以及适时的激励机智,缩短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理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温暖和谐的氛围,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心理上有安全感,不再感到压抑。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好的学法受到大家的鼓励,不全面有效的学法也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学生能轻轻松松舒展自己的才能,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融洽了师生关系。

(3)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大成效:学生能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质疑、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质疑水平,学生懂得了质疑的一般方法(如对课题的质疑、对重点字词的质疑、对课文的空白点质疑等),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敢说、愿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形成流程,运用教学

在研究中我们先后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并广泛总结我校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后总结出较为实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激趣→质疑→自学→合作→交流。

三、有效策略,支撑教学

1.教师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理念保障。

2.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分配上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3.合作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多样性和确定性。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5.师生及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6.通过合作学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结协作的意识。

2.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二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策略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 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 笔者现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 从以下两方面浅谈自己对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理解。

1. 组长的选择和培养

组长是学习小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一环, 他兼组织者、协作者、学习者三种角色于一身, 是一组之魂。完成角色任务的基础是具有这个角色相应的能力, 没有能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六种能力: (1) 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2) 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学习成绩应该优秀; (4) 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 (5)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6) 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2. 组员的编选和培养

合理编选学习小组成员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编组的基本原则为“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有着合理差异, 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组内异质为学生间开展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 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在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 为保证合作学习富有成效,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以下习惯: (1) 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前, 应要求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独立思考, 要针对问题自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 (2) 善于质疑的习惯。合作学习过程中, 对其他同学的见解和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做到“在疑中学, 在学中疑。” (3) 积极参与的习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育学生既要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也要学会参与、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尊重他人。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

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 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策略包括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个人评价。

1. 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使得整个评价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这种评价可以激发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鼓励合作竞争。

2.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 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和褒扬。通过他人的评价, 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 并经过反复对照, 从而强化积极的行为, 纠正不当的行为。努力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 合作意识得以培养, 使小组最终能够朝着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3. 个人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中, 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都是倾向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淡化对学生个体的单一评价。但是单一的集体评价方式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也减少了对学优生自身发展的关注, 同时也易减弱对学困生的督促力度。笔者认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应与个体评价相结合。

(上接第144页) 必然变大。这个例子学生速与其截面面积大小成反比的理论。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参与。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通过创设多种情境的交往平台和机会, 获取知识、技能, 形成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 最终真正实现健康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1. 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 学生通过交流, 有助于学生灵感的激发、思维的活跃, 有助于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从而扩大了获取知识的渠道。通过合作, 组内同学之间相互启发, 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通过讨论, 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断修正、明确自己的思路。在交流、合作、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吸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当代社会中, 合作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 通过合作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合作的意识。同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也能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倾听、尊重他人, 逐步掌握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能, 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3. 丰富学生的情感, 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平台, 使每位学生不论学业成绩好坏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种环境易于形成学生自信、自尊、乐于交往、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品质。

总之, 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需要认真审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继续探索, 我们应积极营造适合学生科学发展的环境, 努力做到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 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3.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三

一、营造积极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心理上建立起对英语的信心与渴望,才能让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在传统教学中,经常采用“填鸭式”英语教学,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但是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兴趣自然而然地也会提高,从而交流得深入、积极,英语学习也就变得容易了。在教材中,有很多英语对话,让学生采用小组学习,进行角色扮演,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也会更加富有情感地投入到英语中。

二、因材施教,關注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如果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独特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们应该关注所有的学生,分配小组的时候,应该让各个小组实力均衡,这样能够促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老师学生互动学习

师生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互动不仅可以交流情感,联系师生感情,更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生在心态上会很放松,学习也就更加自然和积极主动。

小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组内相互之间展开讨论与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适时地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必要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

四、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实践

我们学习英语就是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避免所谓的死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与学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4.新课改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1 篇四

实施误区与组织策略

(西华初中 王平)

(本文在2011年甘肃省中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的三等奖)

初中数学新课程走进我们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已有一段时间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与合作”。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满腔热情的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人们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变课堂桌椅的“秧田式”排列为“圆桌会议式”摆放„„我们教师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内容,如合作学习小组人数的多寡、分组有哪些原则、班级人数较多怎么办等。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下面是我校数学课堂中的几个典型现象: [现象1] 学生虽然团团坐,6——8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组长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余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现象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现象3] 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行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有人听课更甚),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现象4]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后果: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有效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我们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活动呢?我认为教师应采取以下一些组织策略:

(一)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 从以上几种现象,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我们跳不出过去的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精神对我们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我认为,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想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男女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长培训活动。在参与全班和小组合作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组长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教师在集体备课和自行备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组长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由小组长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四)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2X)(1-2X)(2)(2a+3)(2a-3)(3)(100+1)(100-1)(4)(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2、在迷惑、混沌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3、在深化、拓展处。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看哪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积极主动,编出了不少有特点的题目,但思维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学生从多角度来编题,这样就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不仅关注流畅性,还关注变通性,更关注独创性。

(五)倡导、鼓励竞争与挑战,激发小组合作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组员都要有奋斗目标,挑战对象,组与组之间要相互挑战,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利用是否完成目标,是否挑战成功,争座位,争全级排名的方式来激发各小组成员的斗志和竞争意识,激发各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与精神。

(六)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五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它要求老师在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要科学分组、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把握合作学习时机、加强合作学习指导与监控、注重与信息技术整合、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评价,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队战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当前,在初中的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时会因为时间安排不当、评价不准确、分组不科学等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半。本人作为学校政治学科带头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对政治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对合作学习科学分组

每个初中生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学习中各有优劣。所以,实施合作学习分组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教学中要按照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事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摸底,把全班同学每3~6人分成一组,坐在前后两排座位上。

2.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应当明确自己的任务,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这样,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集体责任感,有合作的意识,才会积极地互动、互助。如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一课时,我就先把学生按学习小组分别命名为“土地组”、“水组”、“森林组”、“大气组”等。让他们结合自己课前的调查资料,集小组成员的智慧,课上各小组精心准备5分钟,然后上台演讲,最后评出演讲最精彩的一组,各小组在接到任务以后便积极地行动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自然就收到了良好学习效果。

3.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这体现在三个时机:

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愿望的时候。如在《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一节中,我先请同学们观看了三个动画小故事,然后听一听黄河小浪底工程一名普通工人王凤兴爱国的事例。之后提出以下问题:1你会选择那种胶卷?2、穿洋服的学生为什么遭到大家的嘲笑?3、韩国小学生的行为给你的启示。4、怎样看王凤兴?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就更加全面地做到了全体参与,真正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们强烈地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二是当教师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如在教授“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必要条件”这内容时,如果教师采用就是事论事的教法,只能片面地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有那些主要形式?”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外开放只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还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对外开放。只有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我国对外开放这以国策。因此,在处理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及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之深刻理解对外开放地真正内涵。 三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例如,在教学《敬爱父母长辈》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父母长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爱他们就应该听他们的话,即使有意见也不应该提出来。有的同学则认为,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应该提出来。一时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安排在合作学习小组里结合自身实际共同探讨,最后通过小组评议,教师再引导他们一起达到对正确观点的认同。

4.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监控

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体现在:一是合作技巧的指导。主要有:(1)如何分配学习任务;(2)如何向同伴提问;(3)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4)学会共同讨论;(5)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二是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以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指导。例如,在《设身处地》一课中,我发现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有困难,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如何对待自家仆人孩子的故事,让学生借助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去探讨。教师这样指导,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有效地实施监控,当他们的思维打开闸门后,是否会有偏离主题的现象,要时刻注意“纠偏”。当成员不能相互配合,出现冷场局面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

5.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

当学生们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评价。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必要的奖励。对暂时表现不太好的小组应鼓励他们以后大胆思维、积极发言,并提出老师的希望。

6.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六

“把时间还于学生,把课堂还于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作为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教学策略,改变着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它将学生推向前台,更加有效、主动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过程。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是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来完成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的《掌声》一课,谈谈一点我的一些感受。

一、准备工作要充分

1、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榜样,还是展示活动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教会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第二,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三,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五,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培养参与骨干,由部分带动整体。

在科学建组的基础上,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局面。

3、多元的评价体系

小组展示汇报是合作学习的结果,如果光是在口头上表扬,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打击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因此,在每一次汇报后,都必须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对展示汇报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展示的方式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量化的评价,也可以是小组整体性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活动决定评价的方式。我一般采用的是对小组的捆绑式评价,为的就是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汇报语言书面化

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虽然以学生汇报展示为主,但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用书面化的语言串讲,注意语言的精炼、简洁,声音要洪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课堂中常用的组织语言大概有以下一些:

1、我们也许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组再补充吧。(我们这组的展示完毕,其他 组的同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2、我们想和你们展开辩论。不知可不可以?

3、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结果。谢谢大家的倾听,请指教。

4、关于这个问题,我查到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5、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吧。

6、我们组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

此类的语言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严格要求学生用书面化的语言组织汇报,无论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甚至于对学生的将来都会受益无穷。

总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作充分预设,大部分任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解决,而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全班共性的问题,我们的课堂不应为了展示而展示。

但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汇报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和汇报展示语言书面化也不容忽视,它会大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浅谈如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示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和信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我班有42人,分成六个大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生搭配,小组长要选择有组织能力、肯负责任、能协调同学关系、善于听取意见、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最好由组员推选产生,人选不要固定,要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人都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时间内角色可以互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同时,我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学习的一个整体,也是与其他小组开展学习竞赛、评比的一个单元,组内同学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启发学生和睦相处。同时,对于优胜小组教师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奖励,能促进小组成员更好的进行合作。如果个别小组确实不能正常工作,教师可及时调整人员,以确保各小组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教会学生如何合作

学生要掌握的合作技能,付之实践,切实有效。即要求学生做到四会:

a.学会倾听

要训练学生学会四听:

一是专心听(看)同学的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不插嘴;

二是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

三是听后,自己认真思考,判断别人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道理;

四是发现问题,不要急于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耐心听别人讲完后再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b、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具体体现。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同学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互助、探究问题。因此要逐步训练学生做到四会:

一会应用手语和口语的综合手段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打手语要求手势清楚、准确、到位;用口语要力求做到,发音尽量准确、口齿能够清晰、口型基本符合标准;

二会先准备后发言,发言围绕讨论中心,抓住重点,讲清道理;

三会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了,不啰嗦;

四会当别人提出疑问,要耐心解释,尽可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因为我们知道:实践出真知。

c、学会讨论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教师逐步要求学生做到三要:

一要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评议;二要勇于向别人请教,尤其是中、差生遇到学习中的困难要向同学请教,让别人明白你不懂,不会的地方,大家一起来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三要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d、学会评价

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他人和正确的评价自己。

1、评价他人:要正确、全面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虚心向别人学习、请教,要不耻下问;对别人的错误不嘲笑、不讽刺、不攻击、能主动帮助别人,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2、评价自己:要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批评,认真反思意见的合理性,不急燥、不发火,努力找出彼此一致的地方,作出必要的让步,达成一致性意见。

三、组织好小组合作活动的进程

“合作学习”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时,不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要及时启发、点拨,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讨论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在学生进行大组汇报、交流、评议时,教师要听取不同小组、不同类别学生的意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对于在交流中学生出现的不同思路和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用规范的语言和要求束缚学生,要给学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机会,并要适时、适当的给予个人或集体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题目答案多样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展开性的讨论题,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但学生考虏问题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是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发现了用平移的方法,有的用了旋转的方法,有的用了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的用了旋转与平移想结合的方法.这时我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几乎都可以从同组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另外的方法,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生思考出现捆乱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大腿,然后问学生:"有和感觉"?有的学生说:"胖墩墩的".有的说:"圆圆的".我马上接上话题:"对,圆的,那么,请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大腿的横截面应是怎样的?"同学们马上说是圆行的,我又接着问:你们能有办法知道自己大腿横截面的面积吗?这一问把大多数同学难住了,有的提出质疑:没有办法知道大腿的横截面半径或直径,怎么求出它的面积?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发现:可以从周长里求出圆的半径,(用绳子围住大腿量出大腿横截面的周长,学生自己动手量),从而求出自己大腿横截面的面积.这样学生体会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合作交流,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

五、增加适当的竞争、激励机制

合作学习要进行“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组际之间应开展竞争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

1、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敢于质疑的习惯;

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说出来供大家讨论,敢于发表看法让同学们评议,充分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3、要培养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4、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勇于体验的习惯;

5、同时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精神等。

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习惯的养成。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的出现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会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合作能力,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生存能力.我相信我们教师会有效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深化教学变革,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汇报之我见

“汝南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采用一年多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 展示汇报是其关键的一环。小组合作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 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效果 显著。但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汇报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和汇报展示 语言书面化也不容忽视,它会大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我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看法。

一、准备工作要充分

1、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 榜样,还是展示活动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选拔并培养小组长 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 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 的培训:第一,教会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第二,督促组 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 合作意识;第三,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 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 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 表率作用; 第五,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 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 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培养参与骨干,由部分带动整体。在科学建组的基础上,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 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局面。

3、多元的评价体系 小组展示汇报是合作学习的结果,如果光是在口头上表扬,必然 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打击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因此,在每一次汇 报后,都必须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对展示汇报的学习内容进行总 结,另一方面对展示的方式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量化 的评价,也可以是小组整体性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活 动决定评价的方式。

二、汇报语言书面化 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虽然以学生汇报展示为主,但是我们要培养 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用书面化的语言串讲,注意语言的精炼、简洁,声音要洪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课堂中常用的 组织语言大概有以下一些:

1、我们也许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组再补充吧。(我们这组的 展示完毕,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2、我们想和你们展开辩论。不知可不可以?

3、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结果。谢谢大家的倾听,请指教。

4、关于这个问题,我查到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5、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 的书来读读吧。

6、我们组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此类的语言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严格要求学生用书 面化的语言组织汇报,无论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甚至于对学生的将 来都会受益无穷。总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作充分预设,大部分任务在小组讨 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解决,而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全班共性的问题,我们 的课堂不应为了展示而展示。

广汉市雒城一小

刘光琼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掌声》。这是新科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编者意在通过本组教材让学生感受爱、表达爱。《掌声》是一片新入选的记叙文,作者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经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这样一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的机会。三年级学生,已适应了人教版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和内容,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心智能力和语文基础,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采用媒体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由外貌而悟内心的朗读感悟法和挖掘教材空白点等多种行之有效而又切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双基扎实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来,让暖暖爱意润心田。

因此,我确定了《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句,读懂课文。②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③积累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②通过人物的外在动作和语言,由外向内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我主要采用变序教学,多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对比体会,来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我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和挖掘教材空白点的想象说话来突破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设备。

教学过程

一、播放《掌声响起来》MTW,在歌声中。教师深情导入:这首歌曲《掌声响起来》深情动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掌声》同样感人至深。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继续体会掌声。

二、前后对照,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以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英子的神情,初步感受英子心理。其次组织学生细读第一自然段,从“总是”、“最后”、“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不情愿”等词语体会英子自卑、忧郁的内心世界。最后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传达出对英子内心感受的理解,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英子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用同样学法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在这部分内容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运用前一段“看图、读文、抓重点词、朗读品味”的方法自学。用活泼跳跃的语调传递出英子自信、活泼的心理,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形象。

此时,教师顺势设疑过渡:从自卑到自信,从忧郁到开朗,是什么让英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入到课文第三部分的学习。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请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两次写掌声的句子。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这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想起的?大家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英子听了掌声以后会有什么想法?

3.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品读课文,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说话练习。

重点带领学生学习写第一次掌声的部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第一次掌声是在英子经过思想斗争后走上讲台时同学们送给她的。请学生细读本段,勾画出写英子动作、神情的句子,以“犹豫”为切入点,体会英子此时内心的难过、矛盾、痛苦和害羞。请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假设自己就是英子的同学会怎样说,体会出第一次掌声里包含着的鼓励和信任。假设自己就是英子,此时此刻,会怎样想,怎样说,形象感受掌声的作用,并以此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发展语言。在此基础上,迁移学法,自主学习写第二次掌声的部分,那么,学生体会出的二次掌声中包含的赞扬与肯定的含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体悟掌声,作业练习,升华主题。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送出的掌声或得到的掌声。

2.教师一边完成板书,一边总结:这热烈的掌声中包含着鼓励和理解,包含着肯定和赞扬。这掌声就是一股爱的暖流,滋润英子的心田,拨动心灵的琴弦。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读一组名言。

4.此时此刻,相信学生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语要倾诉,一定有许多情感要表达,在《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中抄写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板书设计 掌声

自卑

忧郁

英子

自信

开朗

鼓励

赞扬

掌声

从我的板书来看,只有八个词语,简洁大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像一篇微型教案,展示出我本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是英子前后的对比,然后是对掌声的理解。其中的两根箭头既表示同学们把掌声送给英子这一课文内容,又暗喻爱的暖流。

7.小学小组合作课改汇报 篇七

第一, 确定学习小组的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就是方向, 目标是凝聚力产生的源泉。在进行小组建设时要让合作学习小组提出正确的合理的团队目标, 然后根据团队总体目标, 让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个人目标。以团队目标规范引领个人目标, 以个人目标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这样, 小组成员目标一致行动才能统一。如果团队没有统一的目标, 行动就会盲目和涣散, 小组就不会有健全的团队精神。

第二, 要注意挑选具有管理能力的小组长

一个团队要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同样一个学习小组也要有一个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小组长。小组长要具有帮助班主任管理本小组日常事务的能力, 还要具有良好的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挑选小组长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小组长要有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才能带动小组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小组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只有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才能发现小组成员的心里状况, 才能找到本小组成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才能求同存异, 形成小组的学习战斗力。

第三, 建立良好独特的伙伴关系

小组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 只有把小组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 使所有人都团结起来, 为取得优秀学习小组而努力。如果没有良好的伙伴关系, 小组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没有强力的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要注意。一方面要小组成果共同分享。只有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其他的成绩及时的表彰, 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鼓励, 才能让学生提高伙伴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 起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只有制定出优秀的管理制度, 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 才能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通过建立良好独特的伙伴关系, 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四, 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一切依约行事

犹太人的经商历史, 是一部订立契约与履行契约的文明史。他们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秘诀就是:“他们一旦订立契约, 就一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即使遇到了巨大的风险, 也会努力克服”。小组学习也是如此, 在建立小组时一定要建立起便于管理的各种制度, 与小组成员签订契约, 以此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行动。这样,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遵守纪律和遵守信誉的品质。学生有了信誉就等于有了学习的市场, 才能形成遵守纪律的优秀团队。

第五, 容许与众不同的行为, 张扬个性, 挥洒创意

人上一百, 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与行为, 我们在建设合作学习小组是也要注意包容个人的与众不同的行为, 在强调纪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思维。这样, 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的才华才能得以展现。

第六, 建立完善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体系

建设合作学习小组时, 一定要制定出详细的小组评价体系。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 千万不要今天一个评价体系。明天一个评价体系, 这样, 学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道小组学习中自己改做什么, 到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 我认为可以由四个方面组成。

1.任课教师对小组的总体评价和对个人的评价。

(1) 任课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 分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 分别记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 任课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和保存导学案的情况, 导学案完成情况与作业等级赋分相同, 每丢失一个导学案减10分。 (3) 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 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 分别赋分5、3、2、1分。 (4) 教师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上课遵守纪律情况, 分为优、良、合格、差四个等级分别记5、3、2、1分。 (5) 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 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 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 好的组酌情加1-3分, 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 差的酌情减1-3分。

2.小组长对本组组员的评价。

(1) 小组长课前评价本组成员作业完成情况, 自主学习情况, 课前准备情况, 桌上物品摆放情况, 准备不充分或未完成者, 每人次减1分。 (2) 小组长评价合作学习参与情况, 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 酌情减1-3分。

3.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评。

小组成员一周一次对本组成员的评价, 评价内容要包括, 上课纪律情况, 学习参与情况, 劳动卫生情况, 寝室学习就寝情况等。

4.班主任全面评价。

每周班主任要汇总各项检查评价结果, 每周评出合作学习优秀小组, 课堂积极参与之个人, 给予适当的奖励。还要把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 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 各班给予相应鞭策, 促其进步。

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述新课改下合作学习小组怎样建设的问题。主要从小组建设目标, 小组的结构, 管理制度以及评价体系等来论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凝聚力,团队目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萧野《沃尔玛的第一堂课》,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8.浅谈课改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篇八

一、目前课改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的现状

1.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反对教师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学习方法,但从多次听课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但对学困生来说,却成了交流的听众、讨论的旁观者、小组合作的衬托。因为老师在提问中学困生永远摸不着边,这导致学困生产生一种自卑感,得不到老师的真情互动。

2.班级学生多数是从山里来的哈萨克族学生,有的学生不言表达,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他们不知道先干什么、说什么、课堂上乱洪洪的。还有的教师只是盲目地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学生不明白小组合作的目的,交流什么,没有实质性的去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课改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的原则要求

新课改,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法,作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义和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张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排斥教师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摆在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会反思,创新,主动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和评价者。

三、课改教学中“小组合作”应注意的几方面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只有自己先有想法,才有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多数是民族学生的学习合作问题呢?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有充分的准备,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先去思考,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该让他们独立完成的还是让他们小组合作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其次,优化组合,合理组建小组。组成一个小组要根据内成员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优﹑良、中三内,使每组学生都有三内学生。这样的调配,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中等生“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

第三.合理分配,各显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充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其能力的要求定角色。这样每一位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小组成员分工定期轮换,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第四.教给技巧,变换形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提出问题,使各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使学生能不带情绪地随机组合。

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最根本的一点是让学生学的快乐,乐于去学,学有成效。

上一篇: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学习材料下一篇:励志长句子摘抄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