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2024-08-31

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共6篇)

1.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篇一

陈寅:合肥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合肥寿县结对合作经济发展培训班报道之四(图)

7月7日上午,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寅为培训班授课。县委常委孙业成主持会议。

陈寅先后在肥东县政府办公室、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等11个部门工作过,曾任合肥市酿造厂厂长,合肥市驻深圳办事处、合肥市驻北京办事处、合肥市政府接待办主要负责人。2007年任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长期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工作。

陈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合肥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合肥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推进情况;

三、“十二五”合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

四、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体会

陈寅重点讲述了合肥市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和发展工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系统研究和谋划,2009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正式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决策部署,2009年2月,合肥市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一)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合肥已牢固确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鲜明导向,初步形成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规划体系。几年来,我市围绕“六个一体化”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一体化、全覆盖要求,以全域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编制,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庄建设、水系等规划基本实现城乡对接。按照“建设大城市、繁荣新市镇、建设新社区”的思路,实行“1419”空间布局,将三县纳入城市副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牵引,建设“四大组团”,拉开城市发展空间构架,整合更多的农村和资源统筹发展,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要素吸纳能力增强,新市镇建设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新社区)的重要节点。形成了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加速了近郊融入城市,辐射带动了中心城镇和农村快速发展。合肥市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坚持把“工业立市”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一方略,提升“以工促农”的动力源。按照集聚集约、合理布局的思路,城镇规划区地区,明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地区,明确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农业规划区、生态水源保护地区,明确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按照“经济区域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农民居住向社区、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全市“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农业“三圈、两区、一带”建设步伐加快。采取合作、托管等方式,创新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83.6亿元提高到66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19.8%提高到24.5%,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工业增加值291.8亿元,是2005年的6.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960个,净增809个,增长6倍。

坚持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市“三农”工作发生重大变革,初步实现了农业政策保障从“就农言农”向“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作为”跨越,农村经济结构从“一产独唱”向“接二连三”调整,农业产业功能从“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拓展,农业经济管理从“纵向管理”向“横向服务”变迁,农民生产经营行为从“闭塞保守”向“开放现代”的转变。到2010年,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产丰收创历史新高,连跨160、170、180和190万吨四大台阶;农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二位数增幅,连续5年跨千元增长,连续3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从2005年的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7位;农业产业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初步形成六个年产值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76亿元,连续跨上300亿、400亿、500亿台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功能化”建设,长丰县五大农业开发区、肥西县“两点两岸四线”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肥东县和包河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万亩连片的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以园区为主的规模农业面积突破150万亩。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中,按照“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的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统筹推进的格局。实施了市域高速公路网、省道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多公里,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农村客车通村率达98%。城市供水网络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和三县近郊乡镇。近郊乡镇全部纳入城市环卫体系建设,90%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加强农村生态绿化建设,全市林业资源总量达108万亩,“森林合肥”建设向纵深推进。

四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坚持把促进公共服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加快城市资源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5年来,先后以“12项”、“28项”、“36项”和“33项”民生工程为总牵引,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向农村覆盖。农村教育全面实现“两免一补”,市本级年度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4%,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从2005年的32所增加到2010年的115所。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98.93%村卫生室都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公共文化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电影放映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实施了25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城乡“就业、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失地保障、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社保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农民创业园、就业救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201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达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0%以上。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联动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肥东和肥西县成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市31.91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市级统筹;实施农村低保3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4亿元,惠及173.8万人次低保农民,城乡低保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和散居供养农村五保老人3万人,供养标准为全省最高。

六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以城乡行政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着力点,不断探索政府管理方式由单向管理为主向多元、综合管理为主转变的方式。大力推进四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将四区农、林、水等部门,组建成立农林水工作局。以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乡镇行政区域布局,精简机构,整合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全市乡镇和行政村由2004年的109个和1516个,精简为55个和832个;着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和发挥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联结”和“辐射带动”效应。把农村社区化和加强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大力实施农村新村居工程建设,探索出了“整村推进型、迁村腾地型、城中村改造型、项目带动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整治型”“六种型态”的农村新村居建设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农村新社区420万平方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将城市管理理念引入农村,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推进“1+8”模式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21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办事、医疗、购物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二)改革举措不断创新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进程,必须注重改革和构建长效机制,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带动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体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度推进、调查研究、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考核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政策制度。在全省率先构建较为完善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等一系列主导政策;各部门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配套文件50多个,形成了操作性强、互为补充、系统配套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县域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奖补扶持政策。设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自2006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重点支持新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布点保留中心村整村整片综合整治工程。设立了“合肥市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了资金整合、重点投入机制,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和资金,集中力量打“组合拳”。对全市22个部门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支持“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十一五”以来,全市财政支农投入186亿元,五年增加5倍。

三是创新要素配置制度。深化城乡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城乡要素互动流动的对接机制,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统一管理。在市招投标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积极推进县、乡两级农村综合产权改革、村(居)集体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服务等试点,长丰县建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农村资产变资本步伐,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空间用于“三化”、利益促进“三农”。积极推进城市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盘活城区土地存量。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和万亩土地整理复耕及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打造了“合肥模式”;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累计流转农村土地104万亩。

五是创新农村经营管理制度。探索开展基层农经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服务合作和要素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推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股份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规模经营,全市“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1264个。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市农委事业单位,成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综合性的市级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

六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建立了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市建设了10个县区级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在105个乡镇(街道)、388个社区和443个行政村建立了就业服务工作站,建立了“一站式”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促进了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工作。投入近亿元资金,建设了19个农民工创业园,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

(三)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突破城乡分割思想,确立“全域合肥”的理念,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地理区位与经济区位匹配、行政管理格局与经济开发格局兼容、一方水土与一方产业的和谐的要求,实行城乡产业、人口、用地、空间结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统筹谋划,并以统筹规划为总牵引,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

二是在发展路径上: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镇村重建、农地重整、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大力推进产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大力推进滨湖新城、新市镇、新社居“三大建设”,深化统筹城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农民身份、农民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个置换”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民身份“三个转变”,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并进,统筹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让更多的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

三是在发展模式上:探索以做大城市为平台、做强工业为保障、壮大县域为动力、创新驱动为推进、富裕农村为基础、做实民生为根本的具有“合肥特点”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以做大城市为平台,实施了“大建设”战略,实行新城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重在整体规划,重在基础建设,重在聚集和辐射功能,在加快城市更新中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提升合肥“以城带乡”一体发展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制定实施了“一个主城区、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通过四大组团拓展,北接南延,东拓西展,加速近郊融入城区,辐射带动中心城镇和农村;通过老城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区功能,强化内外联动、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探索出了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生态环保优先、惠及群众优先的建设模式。建设对外交通、城市道路运行、城市客运、货运和内外衔接“五大体系”,快速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

--以做强工业为保障,实施了“工业立市”战略,着力招商引资,培植龙头,集群发展,优化环境,重在形成合肥特色和比较优势,重在产业升级,重在集约发展和集聚效应,在推进“工业立市”中提升合肥“以工促农”一体发展的动力源,着力构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推进合肥工业化进程,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化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埠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启动实施了“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工程,着力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家电、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5个千亿产业以及公共安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5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旋律。

--以做大县域为动力,实施了“县域突破”战略,着力工业强县富民、统筹园区联动、加快城镇建设、推进流通联结,重在推进城乡产业融合,重在县域强筋壮骨,重在就地城镇化、重在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梯度辐射“点轴”,在推进“县域突破”中下活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全盘棋,拉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板”,激活县域经济发展蓬勃活力,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县强才能市强”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工业强县富民”意识。三县主动承接城区工业产业转移辐射,以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把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突破的主载体、主平台,推进市县园区对接发展、优势互补,经开区与肥西县新港工业园、高新区与肥西县柏堰工业园及蜀山区南岗镇、新站区与长丰县三十头镇工业园,实行城园一体,合作共建,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促进了工业向县域辐射,要素向县域集聚,设施向县域延伸,服务向县域覆盖。围绕“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把握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趋势,正确处理大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与中小城镇建设“百花齐放”的关系,坚持建城镇与建园区相结合,推进镇园一体发展,加快农民就地城镇化步伐,把县域城镇建设为对接主城、四大组团、中心村的重要节点,县区城镇集群建设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推动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覆盖的重要承接点和辐射地。

--以创新驱动为推进,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着力壮大高新产业、汇集创新人才、增强创新能力,重在体制机制创新,重在创新平台建设,重在科研成果转化,在推进“科技创新”中探索城乡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城乡经济优化升级,为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构建“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搭建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现已成为助推合肥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全市科技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突破100家,5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立省级、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6个,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种业高科技研发基地,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以富裕农村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新经济、建设新村居、构建新生态、培育新农民、开启新生活,重在农业转型升级,重在产业化提升,重在基础建设,重在土地规模经营,重在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推动“三农”与“三化”比翼齐飞,拓展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加速城乡对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夯实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基础。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以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为标志,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功能化“五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持续能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迈入了跨越赶超的新阶段。同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如何利用新农处建设这个着力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如何破题,我们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实施了农村新村居建设,探索出的新农村建设“六种型态”,不仅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三个集中”,而且促进了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提供了社会资本集中投入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通过把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内容引入农村社区,提高了基层政府发展经济、为农服务和管理社会的能力,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积极实践。

--以做实民生为根本,实施了“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新增财力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四个倾斜、延伸和覆盖,重在民生改善,重在民生保障,重在民生网络建设,重在城乡居民同享发展成果,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中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使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速一体化。通过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覆盖,大力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均衡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了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构建“人人有就业、家家有保障、年年有增收、户户有优居、组组有坦途、村村有服务”的农村“六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新体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陈寅介绍了“十二五”合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

当前,合肥正在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意义重大。《合肥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1;城镇化率达到75%,减少农民30万人以上;规划布置600个中心村建设,总人口达到100万人,每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少于10万亩;每年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以上;城乡基础上设施联网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对接,城乡管理体制基本接轨,初步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确定了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七个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以及实施“县域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县域城镇化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百万农民转移就业”七大工程建设,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一,在推进城乡规划有机融合,强化全域规划建设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以新一轮合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1个主城-4个组团-1个滨湖新城-9个新市镇-600个新社区”的新型城镇结构形态和“开发区-产业集中区-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以“三个集中”为导向,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

第二,在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上取得新突破。深化户籍管理、土地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农村经营方式、农村综合改革等六大改革,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三,在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救助、安全、权益“七大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民生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第四、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新突破。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城乡一体的均衡教育、卫生服务、文体服务、科教服务、精神文明建设、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社区服务等八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水平,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把农村社区“1+8”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在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探索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整合更多的城乡资源和人口布局,加快近城乡镇融入大城市的进程,走大区域城镇化的路子。到2015年,实现肥东店埠、肥西上派和长丰北城区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全市建成9个“规划科学、产业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独具特色”的新市镇。

第六,在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先规划、后整理,先建设、后搬迁”的建设原则和“规划建村、产业富村、硬件强村、文明兴村”的建设思路,以“五化”、“六通”、“八有”为标准,因地、因村制宜,加快“六种型态”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

第七,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延伸农业综合功能,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推进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建设。到2015年,全市高效规模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50%,形成5个年产值10亿元规模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20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第八,在建立促进农民转移和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深入推进“十万农民自主创业,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建设,大力构建农民增收的“十大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富裕农民与减少农民相结合,通过大力加强各种形式培训,努力减少“明天的农民”;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转移转化,努力分流“今天的农民”;通过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努力消化“昨天的农民”,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2.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篇二

1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

1.1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筛选

要建设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要选好基地卫生院。为保证基地建设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我们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1,2], 制定了具体的筛选标准: (1) 基地卫生院是一级甲等医院, 卫生技术力量较强, 整体功能比较完善; (2) 卫生工作基础较好, 有健全的村级卫生组织; (3) 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 (4) 交通便利; (5) 经营状况良好, 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较为先进; (6) 基地的乡 (镇) 政府和卫生院都有共建的积极性, 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积极支持; (7) 有足够的教学和学习空间或场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如图书资料室、健康教育室。

根据上述标准, 我们对二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认真调查, 最后筛选出4所卫生院作为我院社区护理实践基地。根据学院现有力量我们采取了先试点、后分步实施的做法, 即先选择某中心卫生院作为第一个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与当地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试点共建, 于2009年初步建成。

1.2 共建单位与基地卫生院签订协议, 明确责任

对选定的实践基地首先召开共建单位与基地卫生院协商会, 参照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基本要求, 各方签订适应高等医学院校要求的协议书, 并正式悬挂实践基地的牌匾, 以提高教学医院在当地的知名度, 利用学校的无形资产扩大其影响, 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1.3 改善教学条件

学院为改善基地卫生院的教学条件, 积极争取了国家与地方共建项目以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项目资助, 为实践基地购置了便携式B型超声仪、心电图机、血液生化设备及简易康复设备, 设计开发了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软件, 建立了规范的健康档案室和健康教育室, 并配备多媒体设备等, 为学生在社区参加护理实践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

1.4 规范教学制度

自实践基地创建起, 我们边创建边完善和规范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教学管理制度, 先后制定和修订了《社区护理实践大纲》《社区实习生管理规范》和《社区护理实践操作指南》。各实践基地要有规范的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监督措施, 成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领导机构和领导小组, 负责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的制订及工作协调。

1.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基地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核心[3]。我们对社区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选派多批教学骨干到美国、泰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考察学习, 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进行学习或学术交流。不定期开办培训班, 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为学院兼职教师, 并选派专家巡回指导,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开展内容[4,5]

2.1 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

利用讲座或宣传栏等形式, 向社区居民宣讲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以老年病、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口腔疾病、妇科疾病等为主, 提高社区居民的保健意识, 改正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2.2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根据实习基地居民情况,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大组, 每个大组又分为4~5个小组, 每组2~4名学生, 每个实习大组由一名教师带教, 入户调查社区居民情况, 并收集资料, 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 经整理完善后录入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质量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

2.3 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开展社区儿童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评价、计划免疫等项目;对社区妇女进行B超检查, 如发现有子宫肌瘤、附件炎及其他异常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或转诊, 并建议她们定期复查;对老年人、残障患者定期进行按摩、针灸等康复护理。

2.4 进行调查研究

鼓励教师到基地所在社区进行调查研究, 如农村社区的疾病模式, 患者的依从性, 新医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社区医学方向的本科生, 指导他们如何设计社区课题、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论文,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拓宽其知识面。

3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连续性, 影响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

由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课时较少, 每年只能集中1~2次在农村开展社区护理实践。这种集中、间断性的教学一是不利于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通常是发现教学问题需要改进时, 该阶段的教学任务即将结束, 或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时, 实习任务就已经结束;二是不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可度, 教学没有成为一贯性工作, 社区居民难以得到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 久而久之使社区居民感觉自己成为教学的实验品, 出现拒绝参加或接受服务的现象, 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服务能力。

3.2 缺乏高素质的带教教师

由于历史原因,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医务人员不仅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业务水平低的问题, 而且缺乏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知识, 符合要求的带教教师少之又少。没有高素质的带教教师, 为新农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 应开办培训班, 采用让医务人员到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插班听课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迅速建立一支合格的带教教师队伍。

3.3 没有摆脱专科化服务模式的束缚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薄弱, 起步较晚, 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专科性医疗模式, 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尚未建立[6]。实践基地较少承担预防保健职能, 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中, 尚没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缺少为患者在病前、病中、病后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综合性服务的理念。因此, 可用的社区卫生服务教学资源较少, 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4 缺乏实习效果评价与考核体系

无论在实践内容、实践目标和实践要求方面, 还是在实践过程的考核和实践效果的评价方面, 在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实习与综合性或专科性医院实习相比, 存在很大区别。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实习效果评价和考核体系, 不仅是对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实习效果的检验, 也是改进和优化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实习工作流程的依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Worley, Paul, Silagy, et al.The Parallel Rural Community Curriculum:an integrated clinical curriculum based in rural general practice[J].Medi-cal Education, 2000, 34 (7) :558~565.

[2]周志衡, 王家骥, 雷毅雄, 等.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5A) :763~764.

[3]Murray E, Modell M.Community-based teaching:the challenges[J].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1999, 49 (5) :395~398.

[4]Long, Kathleen A, Weinert, et al.Rural Nursing:Developing the Theo-ry Base[J].Research and Theory for Nursing Practice, 1989, 3 (2) :113~127.

[5]廖春玲, 周振座, 吴佩玲, 等.浅谈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J].广西医学, 2004, 26 (10) :1557~1558.

3.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改革征地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与思考

一、改革征地制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新时期探索改革土地征管制度,解决“三农”突出问题,不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而且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改革征地制度的简要状况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涉及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统筹协调发展,推动或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及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长期以来,各国专家、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始终在研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土地征用改革措施。如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依然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

英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化高度发达国家,在土地利用、管理上,采取政府统一领导、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公众参与的制度。如英国土地征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经过研究与探索,2004年颁布了《规划和强制购买法》,地方当局通过强制购买实施城市开发,强制购买需要符合下列要求:促进或者改善该地区的经济福利,促进或者改善该地区的社会福利,促进或者改善该地区的环境福利;明确补偿与安置等相关措施;征用矛盾的解决部门包括法律部门、土地裁判所。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土地资源紧缺国家,在土地利用、管理上,采取高度指令性和强烈参与性的分工合作、职责分明、高度统一、法规与行政并重的制度。

我国依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探索与实施了土地征用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各省、市在实践中也根据当地实际相应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在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例如,浙江省在土地征用中实施了“征地一书三方案”制度,规避了因征地补偿标准的异议而引起的工作反复和减少了群体上访等等。

三、永清台湾工业新城改革征地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始建于2006年3月,2011年5月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主导产业为服装制造、商贸物流和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中国服装之都,京南宜居名城。园区辖六个村街,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京津两个国际都市之间,距北京第二机场20公里,京台高速穿园区而过(京南高速第一站——永清站,建在园区管委会东侧200米处),园区内建有北京828路始发站通达北京永定门。

为破解园区建设用地难题,推动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借鉴国内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经验,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进行土地股份制改造。

一是在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土地征管制度的改革,试行土地托管制度,建立园区宝岛土地银行(土地托管中心)。

规划区内农民在依法、自愿、协商、有偿的基础上,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对规划区内的土地统一经营管理,目前农民签约1550户,占拟托管户的98%;托管土地10679亩,占拟托管土地的98.5%。入股农民按年领取股息,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按永清县执行的每亩3.2万元区片价作价入股,农民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80%的股息1792元;村集体每亩获得20%的股息448元,用于公益事业和村民福利。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发放托管福利费385万元;农民股息发放3700万元。

二是园区引进建立永清吉银村镇银行,缓解了主导产业及园区的建设资金。2012年5月4日,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引进建立的第一家金融机构——永清吉银村镇银行开业,它是一家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银行。永清吉银村镇银行的引进建立,有效地破解了园区建设与发展资金需求的难题。银行以最适合的金融产品、最便捷的差异化服务,为企业投资提供后盾,极大地推进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6岁以下每人每月享受80元补助;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每人每月享受100元补助;助学奖励本科录取每人5000元、专科3000元。

四是统筹考虑城镇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园区创业辅导基地,为农民就业免费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园区主导产业——1000家品牌服装生产基地需要近10万技术工人的实际,域内18-40岁农民在创业辅导基地享受免费外地参观考察、免费用餐、免费初级工技术培训、培训发放全国统一技术等级证书、培训后直接到园区企业就业。

改革征地制度推动了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实施土地托管制度,实现了互惠共赢,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农民都是园区的股东,农民和园区都在一艘发展的“航船”上,园区、企业、农民结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使农民真正享受到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的发展成果。实施土地托管制度以来,解决了工农矛盾,未发生一起因土地矛盾引发的上访案件,真正实现了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四、改革征地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4.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篇四

崔各庄乡望京村是地处东五环线内的典型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域面积105.6公顷,户籍人口2998人,流动人口4万余人。2009年2月,按照市、区部署,我们启动了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到6月7日,试点中难度最大的企业占地和村民住宅腾退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并且实现了零上访和零强拆。4月启动的承载回迁村民安置任务的京旺家园建设进展也非常顺利。回顾望京村的试点历程,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这对于我们全方位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一体化战略不无裨益。

深化认识,坚定一个具备超强凝聚力的发展机遇理念,是成功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首要前提。首先,我们着力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城乡一体化。经过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重要论述的再学习,经过对北京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再讨论,经过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理论学者关于城乡一体化观点的再研究,经过对我乡特别是望京村历史沿革、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再思考,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新阶段;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渐进过程。其次,搞明白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意义何在。时下,城乡之间差距还比较明显,有的地方差距还有加大的趋势。因此,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抓住了城乡问题的主要矛盾。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达城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精神实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共同要求,是城乡关系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市委市政府之所以特别重视城乡一体化,就是为了不失时机地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状态,达到现代化的社会公平状态。而试点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可以为全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再次,要搞透彻推动试点应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是追求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物质、文化、制度等层面的差距。我们主要是抓住“六个契机”,切实解决城乡结合部存在实际问题:抓住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的契机,加速现代企业聚集,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契机,加速居住产业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抓住社会保障事业一体化的契机,加速转居转工进程,扩大村民社保覆盖率;抓住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契机,加速绿化美化建设,拉动休闲旅游产业;抓住市场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契机,加速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村民收入水准;抓住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契机,加速管理体系转型,推进行政效能升级。

创新思路,打磨一套具备超强吸引力的人本安置政策,是成功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根本措施。我们经过长时间打磨后出台的两个区域性法律文件———《崔各庄乡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住宅房屋腾退补偿安置办法》和《崔各庄乡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住宅房屋腾退补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最大限度地切合了试点村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提升了试点村村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支持一体化的热情。一是全过程贯穿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推动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拆迁腾退补偿安置工作,我们多次组织不同层面的干部对望京村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摸底调研,对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并把归类后的46个热点问题和32个具有代表性的关注问题提交到党政联席会上进行认真研究,之后利用《试点特刊》作出统一的公开解答。如搬家费的确定,违章建筑的处理,原住户和外迁户的补偿区别等,都是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参照周边地区腾退补偿安置做法,参考经济、法律等专业人士建议,经向人代会审议后形成的政策条款。使得政策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试点村的实际,并通过报纸、手册、广播等方式正式发布实施。二是最大限度地用足了腾退补偿安置的政策。望京村试点政策,凸显了乡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特色,凸显了用足用好试点政策、力求村民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如预留5万平方米建筑底商和新望京公园10万平方米公建用地的探索性做法,为村集体成员实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打下了基础;鼓励选择定向安置的村民迁到建设中的现代化居住区———“京旺家园”的创新型措施,基本可以确保动迁的望京村居民身份改变、生活环境改善、收入渠道拓宽等目标的实现;人与户的认定、宅基地的核准、住宅及附属设施的补偿取相同地区的最高值,年满18周岁以上未婚青年可以购买100平方米安置住宅等条文,都较大幅度地突破了其他类似地区拆迁安置补偿的政策;异地购房补贴、周转房补贴等特惠性政策条款,都贯穿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腾退村民的合法权益这条主线。三是充分满足特困群体及个体安置的意愿。望京村试点充分考虑到困难群体改善住宅条件的愿望和一些住户实现自主选择安置方式的意愿,做出了突破性的规定,这也成了政策中受人瞩目和称赞的亮点之一。例如,我们针对一些人均不足50平方米的住宅困难户,制定了可以人均购买50平方米的照顾性政策,这是其他地区的动迁村民不曾得到过的优惠。同时,我们还针对部分村民自主选择安置方式的意愿,制定了允许自主选择定向安置或货币补偿安置的政策,突破了周边地区动迁要么是定向安置、要么是货币补偿的单一模式。这些创新性的政策条款,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为群众谋福祉的政策方向。

云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思路,着手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民小镇,使小集镇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城乡社会的联结点和农民致富的信息枢纽。

云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思路,着手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民小镇,使小集镇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城乡社会的联结点和农民致富的信息枢纽。

以小集镇建设切入,抓出新农村建设亮点

云县12个乡镇有7镇5 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镇的建制逐步超过乡的建制。目前,乡镇所在地将在近期全面实现油路通县。市委常委、云县委书记余炳武于今年春季对全县所有乡镇的大多数村委进行系统调研后,召开县四班子领导会议,提出全县要迅速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实施。云县农村通达工程遍布全县,国家直接对山区农村投入巨额资金搞公路建设,既是解决农民出行难的的交通问题,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浩大的基础性工程,如何使新农村建设工作与通达工程有机结合,是乡镇、村委干部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云县提出民居改造必须本着简洁、大方、实用的原则进行建设,自然村民居改造规划的决策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乡镇、村委重在引导。民居改造不再重复简单地“换瓦”,要一次到位,杜绝农民重复投入加重经济负担。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但实施更重要,现在的自然村,农民居住太拥挤的疏一下,太分散的聚一下,离公路太远的单家独户搬一下。乡镇、村委引导的重点就是逐步让那些先富起来的村民率先向交通便捷的乡村公路沿线,向镇、村驻地和集市靠拢,引导那些处在高寒、贫瘠、生存条件恶劣地带的农户逐步向交通相对便捷的地方靠拢。村民所用宅基地跨组的由村委协调挑换,跨村的由乡镇协调挑换,跨乡镇的由县直主管部门协调挑换,总原则把握所用宅基地与耕地必须占补平衡。

扩大小集市规模,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因路成商、因商成集、因集成镇”这是农村发展的自然趋势,云县因势利导,将国家巨额投入的通达工程与历史形成的小集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促使外部世界的现代文明通过更加便捷的交通融入偏僻的山乡。在乡镇所在地集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每个乡镇均选择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镇的区域重点培育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新街”,漫湾镇昔宜、涌宝镇分水岭、晓街乡万佑山、大朝山牌坊村、茶房乡的桥街、大寨镇的新合等,小集镇发展势头强劲。新打通的忙怀至后箐的公路、月牙地至岔河街的公路,将成为云县东南片区城乡一体化的又一条经济线,成为沿线村组农民的致富路。在涌宝、忙怀、后箐接壤的大山深处,一个叫分水岭的小集镇,3乡镇农民逢集日在此交易赶集,小镇上一些农民首先富了起来,去年以来,小镇上一下子矗立起数十幢“小洋楼”。基层干部因势利导,扩大集市,促使农民建设新居的积极性向周边村寨辐射。

大干沼气建设,推广洁净能源,让农民告别“烟熏火燎”的日子

县委指出,沼气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全县今明两年每年的硬任务是新建15000口,使全县农村沼气池在近期内达到45000口的目标,要求各乡镇务必把沼气建设作为一项农业产业来抓。县委要求基层干部给群众算一笔账:建成一口沼气池,仅柴薪一项每年可节约300元以上,相当于耕种一亩中等肥力的旱地,加上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所节省的劳力,沼气将成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促进村民管好用好沼气,将组建全县沼气协会,由使用沼气的村民筹资,县上给予适当补助,由协会组织为村民维护、维修沼气设备,使所有的沼气池都能发挥效益。县下达的沼气池建设任务是硬任务,县对乡镇的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在加大沼气建设力度的同时,农村电网改造也在有序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走进如今的云县农村,到处可以看到墙壁雪白,庭院整洁,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了,昔日那种烟熏火燎,墙壁黝黑的“老屋”已逐步变成民居的历史,农民切实感到,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这一代人可望可及的现实

11月26日,市委书记李国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走出会场,深入现场,专题讨论研究临沧城规划建设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模式等问题。会议强调,全市要始终坚持“错位”发展和“不对称”发展理念,以“反弹琵琶”的战略思路和创新举措,把最佳宜居城作为8县(区)、孟定镇的城市功能定位,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的核心、基础和主线,利用一切资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城、生态城、田园风光城、旅游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城等靓丽城市名片,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市委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创业环境”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一湖两坝一园一水”要求,结合临沧城核心景观区项目,临翔区将建设农耕文明主题公园和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深入到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片区、文华后山,现场听取临翔区对农耕文明主题公园建设方案和临沧城引水入城工程实施方案的汇报,讨论研究临沧城规划建设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模式。

常委会指出,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要指导思想的提出,全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思维方式和建设模式中,特别是城市建设上,应解放思想,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眼光,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来重新认识临沧、解读临沧、定位临沧。目前,临沧城市建设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拐点,全市上下要紧紧抓住机遇,始终坚持“错位”发展和“不对称”发展理念,以“反弹琵琶”的战略思路和创新举措,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借鉴全国其他城市建设的模式,吸取经验教训。临沧城镇的面孔要突出鲜明个性特色,突出不可被复制性;临沧城镇的原有规划不应成为僵化的教材,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大胆的、独具个性特色的理念和创意来修改完善。

常委会提出,在临沧城市规划定位和城市功能定位上,规划定位要尊重科学,以专家、机关干部和群众三结合来集中智慧,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深刻思考、深刻论证,不断修改、完善和升华;城市功能定位要遵循化繁为简,简单战胜复杂,要把最佳宜居城作为全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作为城镇建设规划的核心、主线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城、生态城、田园风光城、旅游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城等靓丽城市名片。最佳宜居城是本,其他特色为枝;最佳宜居城是“红花”,其他特色为“绿叶”。

常委会提出,社会不断发展进入到现代文明和工业文明,在这种情势之下,人们更加怀旧,更加愿意返璞归真,所以,临沧建设以“凤翔天籁”命名的“农耕文明主题公园”是“反弹琵琶”的思路和举措。主题公园将通过包括基础设施、道路、田地和一系列的景观来展示和表达农耕文明的艺术。主题公园在建设思路上,应选择永久保留1300多亩田地,建设永远的田园风光。建设模式上要采取主干道路政府建、饮食娱乐设施招商引资建、田地留给农民耕的模式。农耕文化古朴,看似笨拙,建设中要敢于奇思妙想,敢于做奇景大观,要体现拙中见巧、拙中生奇,使主题公园融农耕文明、工业文明、都市文明为一体。农耕文明主题公园建成后,将与周边的现代文明和工业文明形成一个巨大的视觉反差,形成具有动静结合,强烈的竞争和相对的安宁结合的特色效果。在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都市文明的不断繁华、农耕文明的永远保留下,三个文明将相互传承、衔接、映衬,临沧将是一个在喧嚣中有宁静、在宁静中有成长、个性化突出、唯一且不可复制的最佳宜居城市。

常委会要求,农耕文明主题公园规划中,要把周边村寨纳入规划,并把它作为城市建设的有机部分,迅速形成新农村新社区。社区规划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绿化和路网建设要形成一个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过渡带。在城市建设中,临沧要改变一种观念,就是不要把城里的农民不断地往城外迁,让城外的人不断往城里涌。临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要创新机制,认真研究科学的补助政策,走把城市周边的农村作为社区进行规划,让农民自拆自建,把农村变为居民小区这条路子。主题公园建设第一要先做路网,要全部建弹石路,两边镶上标准化条石,保留土护坡。主题公园内的田不能大开大挖,保留土田埂,保留梯田景观。第二要引水入园,把水网规划出来。第三再来研究用哪些景观、哪些文化符号来表达农耕文明的理念,这需要集思广益,需要专家来研究、论证。引水入城项目中,首先要把水引来,然后集中使用。引水入城不是引水灌溉,而是要以水作景,以水招商。要通过引水入城,用一半流量的水集中把8号路打造为临沧城水景街,用另一半流量的水打造西门公园。在水景街道路建设中,应遵循新城区房让路、老城区路让房的原则。

常委会决定,市政府为农耕文明主题公园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临翔区为引水入城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两个项目建设要创新机制,迅速启动。相关具体规划不要停留在图纸上,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来讨论、完善、提升和完美它。交通局要尽快确定项目中两桥的桥位,尽量不建平板桥,多建有特色的、赵州桥式的石拱桥、文化桥。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好项目建设。

常委会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在临的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市政府分管城建和分管农业水利工作副市长,市直相关部门和临翔区政府负责人列席会议。

为进一步提升选派干部工作能力,确保在最后半年里更好地开展工作,全面完成选派任务,本人于5月19日至23日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三批选派干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班,这次培训学习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发展等理论知识,同时现场参观学习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的村居情况。培训知识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通过紧张的学习培训,本人收益匪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规划必须先行 虽然当前农民的生活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务必做到先行科 学规划,全面地规划村容村貌,避免重复乱建。同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物质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农民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一要靠农户个人的努力,二要靠集体经济的带动和支持。因为有些事情是一家一户干不了、也办不到的,如村庄绿化、亮化、环境卫生、打井、修桥、修路、建校等等。集体要投入,钱从哪里来?单纯伸手向国家要,或者是从农民口袋里掏,是不现实的。尧南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办好公益事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一条最现实、最有效、最可靠的路子。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村办集体企业—惠黎酒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做好物质保障。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村的面貌也有了相当的改观。但农村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这就决定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脱离实际情况的盲目学习和模仿。要结合本村实际,要因地制宜,把握住机遇找准切入点,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农业种植(蔬菜)、养殖业(鱼、鸡鸭、猪)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流转。要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实施农业规模经营

苏州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实施农业的规模经营。没有规模化就没有产业化,更没有现代化。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相对集中得以实现,如将股份制引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自愿把土地使用权折股,加入和组成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即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如农民蔬菜合作社)。这样,通过土地的流转使经营规模得以扩大。二是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由村组织和中介组织(协会)介入,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如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引导农民依据当地优势,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联合兴办生产基地,用公司+农户的方法,调整结构,推广区域化种养,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而农民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都是基于他们主体地位的确认。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党的先进性教育,引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坚持群众路线,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三要进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让农民真正组织起来,确保他们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四要确保农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

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承担着领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村干部队伍,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村干部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在创新选任方式、提高培育实效、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民主监督等方面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做文章,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级干部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突围思路建设新农村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在开远市中和营镇挂职学习锻炼的思考

绿春县大水沟乡人民政府——朱泽和

一、城乡差距的存在和主要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和发展差距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就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发育程度、国民享受的文明程度和公共待遇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和差距。存在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地理区位条件的原因。如沿海、坝区自然地理条件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优势和城市建设的条件,而内陆和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建设难度较大;二是自然资源优势原因。物产和资源丰富的地方具有较快的经济发展优势和城市建设的条件;三是交通要塞和战略位臵突出的原因。交通要塞和战略位臵突出的地方具有明显的优先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四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原因。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的地方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优势和城市建设的条件;五是历史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西方国家的封锁下,政府只有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大量资本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六是产业布局的原因。我国大量的加工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而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吸引在城市所在的大量的公司和企业里;七是投入不均衡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建设的投入而轻农村建设的投入;八是体制机制原因。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和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存在着政策上的不平等、待遇上的不一致,农村土地等一些价格“剪刀差”仍然还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等等以上这些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化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规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是人类追求的进步和文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直探索研究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从渊源上看,城乡一体化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如“城乡融合,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另一种是西方城市学家的思想,著名英国学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倡导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在我国,城乡一体化不是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是实际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在苏北地区1983年最先使用这个概念,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性的经济区”的论断。到目前,对城乡一体化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什么是城乡一体化?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经济基础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统一布局,实现最佳发展,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规划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从空间角度对城乡做出统一的规划,进行系统的安排;生态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我认为,城乡一体化应当是最终结果。

城乡一体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把某个乡村建设成城市,更不是把某个城市搬到某个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变化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当是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要城市发展建设的理念去规划、建设和发展乡村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其内容是:“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新农村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的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综合分析得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建设的对象和内容一样,都是农村,都是说城乡的统筹,农村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深化,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不同点:一是建设的阶段时限期有区别。在我国,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的时间(1983年)早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间(2005年),但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的初始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小过程;二是衡量的标准和要求的高度不同。新农村建设是按照“二十字”方针,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理念建设农村,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样是建设一条农村卫生路,新农村建设项目只要人踩上去泥不脏脚,容易打扫卫生,村容整洁就可以验收了,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卫生路要达到以上的要求标准外,还必须要达到拉着20吨水泥的车子压过去保证路面不烂;三是规划不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个别的、孤立的村组的规划,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城市化发展的理念来规划。因此,我们搞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建设新农村而建设新农村,上项目,搞花样,迎付检查和验收。我们搞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围思路,要站得高,看得远,立足稳,以城市化发展的理念去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建设的水平。

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具备的条件 就目前开远和绿春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扫除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户籍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城乡居民的自由流动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低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国家对城乡居民的政策日趋平等、国民待遇日趋一致;《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颁布,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如村民民主议事制度、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村民民主听证会制度等等,不断扩大了村民的民主和权力,健全了法制,提高了村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基层农村党组织的建设,保证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正确领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延续30年,允许土地经营权自由流转,为农村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为活跃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市场铺平了道路。

(二)、国家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和投入不断向农村加大,保障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税费制度改革,解除了农村所有的税收,减轻了农民负担;农业综合植补,良种补贴,农机购臵补贴等政策大力扶持和鼓励了农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新农村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拉动内需剌激消费项目、扶贫开发项目、挂勾联系扶贫项目、民居地震安全项目、国家对边境村的建设项目以及一些地方性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农村的公益事业、农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的建设和夯实;金融体系的市场运作,农村小额贷,扶贫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拉动了农业产业的培植和发展,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并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三)、农民强烈的发展愿望,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强大的动力支持。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得到翻天复地的变化,由过去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固步自封,麻木乐观的状况,转化为现在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农村工作方式由过去的要你发展,逼你发展转变到了广大老百姓我要发展,我求发展,我抢项目等等自我发展的行动上来,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发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当中来,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四)、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大地的不断传播,给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城市文明得到了渗透。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重视和开展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先进思想和文化,培训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科学技术;实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家电进村入户;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群众听广播看戏难的问题;不断实施农村闭路电视网络建设、程控电话网络建设、手机信号机站建设,不断扩大了农村的信息覆盖面;重视组建农村业余文艺队,大力宣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实施,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广大的农村得到了不断的渗透,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接受,具有一定先进科技含量的种植业、养殖业等之类的个体经济、么营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各种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园)基地等等异军突起,甚至一些村办企业,如荼叶加工厂等农副产品加工厂也陆续发展了起来,一些农资连锁店、小食品加工厂、小食品药品销售连锁店等个体工商户纷纷入驻农村,从而发展了农村经济,活跃了农村市场,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培训了农民的技术和培养了农村的人才,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分工,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增产的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有一部分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城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农民盖上了“洋房”,改变了他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过上了富裕的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得到了渗透。

五、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5.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篇五

关于龙口市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解亚楠 方小教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7期

摘 要 县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本文试图以龙口市为例进一步加深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山东省龙口市遵循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开创了以城带镇、城镇互动、城镇促村的新局面,在践行制度均等化、产业均等化、基础设施均等化、社会保障均等化等方面有了新突破。龙口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对其他县域城乡一体化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龙口市;县域;城乡一体化;均等化

1.坚定不移地推进龙口市县城和城镇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镇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县域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县域地区,具体来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始终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中心任务,使县城、乡镇和农村之间的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与要素得以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协调发展。但是不能忽视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城乡均等化,又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龙口市城镇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该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再造”,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00余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8家,与此同时,大力支持农民企业家、民营企业家投资办厂。第三产业繁荣活跃。伴随着工业的发展,龙口市旅游业、餐饮业、信息服务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县城经济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新农村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龙口徐福镇就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典型缩影。镇政府将农村人口集中到小区,以民房土地换楼,实现全民住楼,取消农村户口,再将农民耕地收回,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让农民去打工、上班,成为工人,由于地少人多的现状,通过重整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利用稀有土地,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鉴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龙口市相关部门要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明确各个县域的行政区划,并在实践基础上充分了解各个行政单位的发展程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为统筹城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推进龙口市新农村社区建设,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过去的县域规划重点在城镇,农村在人才、资源、资本等方面严重滞后,农村在与城镇的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县域城乡一体化要求从思想和行动上立足全局、统筹规划。具体途径表现如下:统筹城乡制度建设;统筹城乡金融体制;统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建设。

2.1 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县域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先天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直以来龙口市的城乡一体化趋向十分明显,而体制机制的健全从政治环境上进一步推动了龙口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2]

2.2 以民生建设为重点,实现城乡社会建设均等化

龙口市按照“全面覆盖、逐步提高”的思路,全面强化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卫生医疗、养老等六项保障措施,打造惠及城乡的公交网、水电网、信息网和污物处理网。龙口市加快利用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农保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22万;全市10万名60岁以上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全部领取了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具保;龙口市健全完善了义务教育段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实现无缝隙覆盖。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初见成效。

2.3 践行“金融内生”和“金融外入”两种金融发展策略,实现金融体制均等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民的生产、消费、投资、理财等都需要金融,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农民发展身心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正规金融服务农村存在成本太高的现象,因此,金融组织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龙口市要以金融内生型和金融外入型为指导原则,盘活农村金融,为农村提供发展的动力。

金融内生型即把农民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发展农民合作互助金融组织,金融服务的利息也归农民所有,确保资金用于农村和农业发展。龙口市应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的可用资金实现最大化收益。

参考文献:

6.外地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篇六

一、做好“三个加强”, 夯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顺利实施, 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 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长、街道主任为成员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具体负责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社区村居也相应地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 健全工作制度,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管理体制。与此同时, 市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和现场会, 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为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在电视台、《今日新泰》、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专题专栏, 编发环境综合整治简报, 大力宣传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重要意义, 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和卫生意识。各乡镇街道进村入户,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 普及环境卫生知识, 大力宣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和政策措施, 以及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和要求, 切实改变广大群众的卫生习惯, 引导全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示范带动。为促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稳步实施, 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 划分为城区乡镇、偏远山区乡镇、矿区和库区乡镇几种类型, 先期在645个行政村启动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村居就垃圾箱布点选址等前期基础性工作进行提前准备,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清扫保洁队伍, 尽快使垃圾压缩运输车投入使用, 迅速开展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二、搞好“三个创新”, 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运行网络

一是创新模式。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先期派出住建局、环卫处等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人员到昌邑、莱芜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新泰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前期论证, 精心测算各种费用, 新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门汇报, 亲自算账对比, 帮助出主意、解难题, 重大问题当场拍板解决。针对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选址征地难、前期投入大且易造成二次污染、运转费用较高等实际情况, 决定将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改为各乡镇街道配置垃圾压缩运输车, 最终确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较为科学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即:由住户自行清扫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 将属于集中收集清运范围的垃圾倒入自己设置的垃圾收集设施, 或袋装后按指定位置分类存放;各村居按标准要求配备保洁员, 配置垃圾箱, 合理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 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垃圾, 并运送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各乡镇街道按标准要求配置垃圾压缩运输车, 定时到村居收集各垃圾箱内的垃圾, 并运送至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市垃圾综合处理场对收集的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创新运作。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流程化作业, 环节多, 单靠行政推动成本高, 也很难实现高效管理。因此, 经研究决定采取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积极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采取项目承包、招投标等方式, 将垃圾收集和运输作业承包给专业的保洁公司或物业管理公司, 把社会事业管理推向市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 由乡镇街道与承包人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人负责保洁员、司机及装卸工的聘用、管理, 对工作人员统一配备作业工具、三轮车, 统一服装, 并承担交通安全等风险。村居保洁员由村委按照村民自治原则选聘, 由村委与保洁员签订务工合同。通过这种方式, 由政府出钱管理变为政府花钱买服务, 由过去的花钱养人变为花钱干事, 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良性运作机制。

三是创新管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过程在收运, 根本在处理, 必须完善设施, 创新管理, 确保及时收集处理。我们通过BOT模式招商引资建设运营, 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了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采用“分选+好氧堆肥+消化处理+小型无害化填埋”的处理工艺, 较好地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各乡镇街道每15~20个村庄配备1辆垃圾压缩运输车, 各村居每100户设置1处600升垃圾箱, 设1名保洁员, 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三轮垃圾收集车。目前, 各乡镇街道共配备垃圾压缩运输车42辆、三轮垃圾收集车3446辆、垃圾箱4898个。在此基础上, 我们不断加强垃圾收运环节管理, 合理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 科学设置垃圾箱, 不断调整优化垃圾收运线路, 合理测算运行费用, 探索更加优化的运输方式。同时, 强化末端处理环节控制, 搞好收运与处理环节的衔接。市环卫处设立垃圾运送登记簿, 对各乡镇街道垃圾收集运输情况进行计量、登记, 每月进行一次通报, 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进行暗访督导, 避免了收运过程中乱拉、乱倒等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三项机制”, 为城乡生活垃圾实现一体化处理提供保障

一是强化投入机制。为加快推进速度, 我市投入4600余万元, 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住建局联合集中采购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箱和三轮收集车, 分期分批配发给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箱、三轮收集车等一次性设备的购置费用由各乡镇街道承担, 市政府采取专项补助和以奖代补的方式, 根据各乡镇街道的经济条件, 每购买一辆垃圾压缩运输车、一个垃圾箱、一辆三轮收集车, 市财政分别给予30%、50%、70%的购置费补助;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费用, 按照各乡镇进场垃圾数量和运距分别给予每吨5元、10元、15元的奖励补助。村庄保洁员务工补助, 由市、乡财政每户每月各补助1元, 不足部分由各社区村居按照村民自治原则自行解决。此外, 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 积极探索城乡企事业单位、工商业户等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强化队伍机制。依托乡镇街道建设办公室, 加强环卫管理机构建设, 配备足够的管理力量, 全面搞好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的指导和管理, 组织好辖区内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清运, 确保环卫设施的日常运转管理。同时, 建立镇级、村级保洁队伍。各乡镇街道由物业公司或保洁公司聘用保洁员, 每辆垃圾压缩运输车配备1名司机和2名装卸工。各村居按照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 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三轮保洁车、1套保洁工具、1件标志服的标准, 采取村庄推荐、公司聘用、乡镇监督的管理模式, 配备保洁员。市住建局、环卫处派出专人到各乡镇街道对保洁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帮助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保洁措施, 尽快使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人员到岗、工作到位。截至目前, 各乡镇街道共签约保洁公司22家, 配备保洁员4898名, 招聘压缩车司机42名、装卸工84人, 并全部进行了培训, 各乡镇街道初步实现了环卫工作有人管、卫生保洁有人干、生活垃圾有人清。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五花山下一篇:模拟实验报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