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024-09-06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精选6篇)

1.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一

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1 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谈心谈话记录,供大家参考选择。

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谈心谈话记录

李根据镇党委的安排,今天我们谈谈心,你对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有什么认识

祁看了警示片,让人触目惊心。看似腐败的是个人,但是受害的是国家、是群众。究其根本,主要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思想堕落。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忘记了他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把自己独立于人民之外,丢弃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成为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奴隶。二是监管缺失。从落马的领导看,这些人都掌握着较大的权力,或是主政一方,或是管理着一个领域,权力的过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监督无力造就了这些人唯我独尊,胆子越来越大,手越伸越长,破坏也越来越大。

李请你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从思想,作风,工作方面谈谈自身存在的问题。

祁按照镇党委岗位的安排,今年我主要办理教育扶贫、文化、旅游、电商、工信等方面的业务,结合自身实际,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信念不够坚定。虽然能够坚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及时掌握。但心中认为理想信念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是整体层面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做好领导安排的事情就好了,不需要认真思考,不需要理解至深,在学习上仅限于抄讲话、看教育片,没有把学习上升到理想信念到高度,存在突击学、随机学,没有系统的认识,也没有把党的最新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二是工作标准不够高。由于承担多个业务,工作任务量大,每天是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在心态上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对工作任务满足于如何完成,不求如何提高质量,工作的标准和完成质量有所下降。

李请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建设等方面谈一谈党委班子存在的问题

祁:一是学习实践性不够强。有的班子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作用。二是对“四个意识”理解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践行“四个自信”的自觉性上还有一定差距,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还有待加强。三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劲。有的班子成员仅停留在确保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推进日常工作上缺乏新意。四是个别班子成员在落实“一岗双责”上还没有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抓业务工作的多,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少。对干部的思想关怀、信任关怀、困难关怀方面等还做得不够,致使有的干部产生了惰性。

李谈谈自己下一步打算.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习重点。既学习有关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还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别是非的能力。2、保持务实作风,推动工作落实。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当做锻炼自己的难得机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状态,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与周围同事融洽相处,工作上团结合作,生活上热心帮助,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发扬优良传统,做到廉洁自律。学习和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和诱惑,多交益友、诤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圈、社交圈。

李请问对我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祁希望你继续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经得起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继续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动身边同事。

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

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安排召开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专题组织生活会,我高度重视,全心投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将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密切结合,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的决定》等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到“扎实学、深刻悟、彻底改”,特别是近期通过背诵默写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开展谈心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等系列具体措施,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共产党员应当牢记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修复净化我市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全面透彻的认识和分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下面我简要就三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感想和认识

2016 年以来,省纪委先后查处了曾在我市担任党政主要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张智全、栾克军等 6 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十分深刻,影响极为恶劣,使全市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些问题如果任其泛滥,必然会给党和组织造成更多损失,给群众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更会让我党丧失党心民心,腐蚀我们的执政之基。通过警示教育和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庆阳腐败的严重性和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

(一)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不懈加强思想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

心地位,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二)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倡导、弘扬、培植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等具有时代特点和共产党员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特别是要以张智全、栾克军、王谦等反面教材为镜,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统筹运用纪法“两把尺子”抵制和清除官场术、“潜规则”、“圈子文化”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污染源”,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背诵默写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开展谈心谈话方面分析查摆,共梳理归纳了四个方面 10 条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加深了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理解,提高了自己崇规、守规、执规意识,增强了看齐意识,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对党忠诚,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四个服从”。但是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政治敏锐性还不够强。在政治信仰上始终是坚定的,但是对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认识还不够高,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不够,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二是对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认识不够深。有时认为自己在行动上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就行了,思想认识不重要,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政治言论没有主动抵制,存在麻痹思想。比如,对社会上传播小道消息、诋毁时政的现象有“见怪不怪、不攻自败”的麻痹思想,以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份去力所能及的进行抵制做得不到位。

(二)背诵默写入党誓词方面。

入党誓词,是党员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践行入党誓词的每一句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初心,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入党 13 年来,我能够始终严于律己,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但从严对照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觉得自己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还不够扎实、不够全面。党员义务第一条,要求党员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虽然我平时也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但还存在理论学习不系统、对理论知识的科学体系掌握不够全面;

“实用主义”思想尚未根除,感兴趣的东西多学,不感兴趣的知识少学、甚至不学等问题。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不够。党员义务第六条,要求党员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虽然自己也知道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是做得不够。还存在自我批评不够经常;

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等问题。

(三)重温入党志愿书方面。

通过对照《入党志愿书》,这些年来仍然存在党性修养不够强,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年龄的增长,总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缺乏持续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党性的自觉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不能全面的把握,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一些错误的东西缺乏应有的敏锐性。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不深不透,把握不准确,缺乏从政治高度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开展谈心谈话方面。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经过认真思考,深刻剖析,我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扎实。由于业务工作量大、任务重,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研读的时间还不够多,对一些新政策、新理论、新观点学习缺乏深度,往往只是粗略地浏览一下,缺乏系统的研究,学习的时间和质量常常难以保证,导致不能很好的用新知识来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

二是政治站位不够高。没有完全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和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兜底保障、安全住房方面工作的严肃性;没有完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兜底保障、安全住房工作的紧迫性,敢死拼命的精神还不够足,一定程度上还有盲目乐观情绪。

三是担当意识不够强。工作中顾虑较多,对一些重点工作落实,不能大胆去干,所有这些问题,往深里说,实际上还是不勇于担当的思想在作怪。对一些敏感工作,有时候不闻不问,工作中缺少动真碰硬的勇气,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担当精神。

四是党性锤炼不经常。党性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作风,自己认为个人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毫不动摇的,对党性修养提升做的不够,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对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缺乏主动提高和自觉锻炼,带头表率作用发挥的不够好。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今后,我将以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为契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抓手,对照查摆问题逐一整改提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一是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要旗帜显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肃清张智全、栾克军等 6 人思想流毒和恶劣影响,始终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始终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

致。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在提升理论素养、扩大知识视野、推动工作发展上见实效。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站稳政治立场。一是突出学习的重点。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充分利用各类学习安排和闲暇时间开展学习,保证学习时间,保持经常学习。三是提高学习的实效。坚持边学边思,学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深学、深思、深研,真正吃透精髓、领会实质,学深学透、融会贯通,以全新的理论武装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三)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做到知责尽责。着力办理好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做到立足岗位,用心谋事,尽心干事,敢抓善管,勇于担当;

工作上做到有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主动性,善于思考,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四)自觉锤炼党性,始终做到遵规守纪。一是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背诵默写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撰写心得体会、主题教育对照检视,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筑牢党性之魂,夯实信念之基。二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持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拒腐定力。

2.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二

1 农村基层党组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

良好的政治生态对于推进农村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 大力惩治腐败, 狠抓作风建设, 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了一个好的氛围。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 是党和国家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部分, 决定了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劣。政治生态的整体面貌又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政治生态状况不佳就会导致“跑关系、走后门”等现象, 危害严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切实地规范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 规范其行为规范, 激发其想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勇气, 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从政环境, 阻断腐败等侵蚀党组织凝聚力的积弊, 从而严肃党内生活,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保障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核心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保障自身的执政党地位, 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执政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 不断改善各党派、组织关系,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增加人民收入,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是反映执政党党内风气、执政能力及协调发展能力的体现。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环境, 能够增加人民对执政党的信心, 保障执政的稳定性, 因而营造良好的农村政治生态环境十分必要。

1.3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更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进步、国家强大。营造良好的执政生态, 更有利于推进村民参政、议政, 参与到村民自治的过程中, 参与到民主监督、协商的过程中, 有利于推进农村的政治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2 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 我国农村基层党内生态仍存在诸如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农村不稳定性增加、民间组织团体与基层党组织合作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良好政治生态的养成。

2.1 村委与村党总支关系矛盾

在农村基层中, 村党支部是由乡镇党支部直接任命产生的, 是处理农村事务的党的核心, 而村委会则是由农民选举产生的参与管理本村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与村党总支的关系对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现阶段, 村委与村党支部关系产生矛盾, 冲突明显, 严重危害了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态。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村委与村党支部双方能力都较强, 两者互相争夺权力, 村党支部认为自己是领导核心, 而村委则认为自己是民族选举产生, 都认为自身是村级权力核心,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导致权力职责不明, 严重危害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 村委与村党总支两方其中一方权力大。村党支部权力独大, 村里事物皆由村党支部决策与执行, 村委难以发挥自身村民自治的权利, 参与村务;或村党支懒于作为或不作为, 任凭村委会不服从党支部领导擅自作为, 严重损害了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和领导作用。另外, 不乏部分偏远地位, 农村基层村委与村党支部两者皆不作为, 唯利是图、推诿扯皮等, 这些行为都造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严重恶化, 损害党的权威性。

2.2 农村基层人口“空心化”严重, 不稳定性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人口出现空心化现象, 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 村民精神贫乏, 容易导致各类不法行为。同时, 由于青壮年的大量外流, 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无人, 领导层更新速度较慢, 难以与时俱进, 解决各类新问题。这就导致干群矛盾较为突出, 群众关系不协调, 村民态度冷漠、行为极端, 不支持村委和村党支部的工作, 阻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

另外, 村级事物需要村民的共同参与和治理, 需要村民的集体认同感。但是,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 大部分家庭只有老人和学龄儿童, 这些群体都难以为村民自治产生有效助力, 导致农村基层集体感弱、缺乏荣誉感, 更缺乏维护村民自治的自觉, 缺乏对各类不法行为的抵制能力。长此以往, 极容易造成农村基层社会的无序。基层党组织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 容易产生各类不法行为, 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2.3 民间组织、派别缺乏有效引导, 难以与基层党组织共同发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过程中, 各类民间团体和组织应运而生,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多元化发展。但是, 民间团体和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脱离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执政方针, 出现各类问题, 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带来不良影响。

一是部分民间组织、团体容易为宗教组织所利用, 利用村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缺点, 大肆宣传封建迷信和邪教思想, 严重扰乱民心, 危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二是存在部分不法组织利用民间团体的名头, 蛊惑人心, 怂恿部分群众扰乱治安, 破坏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 甚至为了夺取农村基层的领导权, 恶意扰乱正常的基层民主选举程序。三是部分民间组织、团体借由公益牟取暴利。以上种种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 损害了党的权威, 严重危害了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态。

2.4 基层党组织腐败问题层出不穷

马克思曾说过:“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农村基层党组织腐败问题突出, 不外乎逐利心理的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交织, 存在部分村干部将村民自治异化, 霸占公共财物、独断专行, 实施腐败。

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实施腐败, 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家族式腐败”现象。在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宗族势力、封建思想影响还较为深刻, 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很容易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导致“小官巨腐”现象出现。二是集体性腐败行为。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腐败的机会比较多、渠道广, 他们往往利用手中职权, 大开方便之门, 大肆敛财;甚至出现以权谋私, 架空民主决策、监督, 截留集体资金等现象, 严重污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环境。

2.5 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受阻, 未能促进良好政治生态形成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 减缓空心化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大学生村官制度应运而生。但是, 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大学生村官制度却产生了以下问题。

2.5.1 大学生村官不受重视, 难以开展工作。

鼓励优秀大学生扎根基层, 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预期。但是,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类问题和阻碍。一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期限设置, 一般为期2 a。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来说, 远离以往熟悉的风土人情、城市生活, 往往还未适应农村的生活节奏和环境, 就要离开, 更别提制定规划、施展抱负, 因而农村大学生村官就会出现懒作为、乱作为甚至不作为的现象。二是大学生村官往往是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缺少工作经验, 对农村事物接触较少。有些村党员干部并未将他们当作主要决策人员对待, 甚至只是让其担任助手或秘书, 让其“跑跑腿”“打打杂”, 并未真正将村级事务交到他们手中, 严重浪费了优质知识资源。

2.5.2 大学生当村官存在后顾之忧。

不可否认, 存在部分大学生选择大学生村官只是为了光鲜履历, 去农村任职村官只是为了涨涨见识。但是,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是为了扎根基层, 默默奉献。而农村基层环境艰苦, 甚至部分偏远山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 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缺乏保障, 薪金待遇较低, 难以为继基本的物质生活, 使得大学生村官产生放弃的念头。

3 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构建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 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3]由此可见,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培育不容小视。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培育良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环境, 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1 明确村委、党总支职责,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5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夯实管党治党基础, 特别要有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有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4]因而要想真正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环境, 就必须要明确村委与村党支部的权责。其中, 村委是村民自治组织, 是在党的领导下参与村中经济社会事物的管理, 其具有非政党性质。村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延伸, 村委开展工作需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 不能违反党的方针政策, 并且要自觉维护村党支部的领导, 自觉接受党支部和人民的监督, 处理好自制村民自治与法治的关系。与此同时, 村党支部在处理各类村级事务的同时要不断优化自身, 提高自身的协调组织能力, 最大限度地推动农村各组织功能的发挥,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自身权威的树立, 营造良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环境。

3.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空心化的产生, 根源在于农村经济的落后,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 导致农村基层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诸如受教育水平低、打架斗殴等的增加。面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 更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效力, 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

首先,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人员的考核与选拔, 建立村级党员干部联动流动制度, 促进村级党员干部的流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党员干部的能力和作用。同时, 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壮大党员队伍, 提高党员整体素质, 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和模范,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其次, 积极引进资金和申请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 促进知识青年投身基层, 创新大学生村官计划, 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不断的人才来源, 促进基层党组织人才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并出台政策吸引外商或企业进村投资办厂, 为农村增加就业机会, 吸引人员回流。另外, 加强农村就业人口的技能培训, 注重岗前培训, 加强九年义务教育, 提高农村的受教育水平, 改善农村基层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政治生活的和谐发展。

3.3 优化基层党组织与民间组织、团体的合作, 加强依法治理

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转型期, 各种利益关系交织, 因而更要加强基层政府的监管, 趋利避害。一是要不断完善相关立法, 确保各民间组织都能在法律的准绳下开展活动, 确保各民间组织、团体能够有法可依, 确立明确的权利与义务范围, 能够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二是村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规范, 规避不法组织利用民间组织、团体做出各类违法行为, 危害农村政治生态, 破坏社会治安。同时, 对于借由民间组织为由进行邪教组织活动、封建迷信宣传的, 应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三是农村基层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组织、团体的宣传, 让村民明确了解各个民间组织、团体的宗旨和目的, 鼓励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使得村民对民间组织和团体有一个清醒的了解, 能够正确地选择合法的民族组织和团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另外, 还要加强对民间组织和团体的监督。只有这样, 才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保障。

3.4 树立“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反腐败决心, 落实反腐

要切实做到反腐倡廉, “老虎苍蝇一起打”, 就需要确立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 面对腐败问题, 坚决查处。首先, 要筑好制度的笼子,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用制度管权管事, 加强顶层设计, 树立反腐高压线, 使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 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薪酬制度, 稳定基层党员干部的薪酬, 保障其基本的物质生活, 明确具体的弹性福利保障机制, 确立政绩与薪酬挂钩的机制, 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为基层领导干部解除后患。最后, 要加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坚持村务公开, 完善各类监督渠道, 明确职责范围, 奖罚分明, 一经查处, 绝不姑息纵容, 加以严惩。

3.5 改革大学生村官制度

要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 还需要大力改革大学生村官制度, 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作用, 推动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进步。

3.5.1 保障大学生村官权力。

首先要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存在感, 注重大学生村官参与决策的权力。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 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村级事务的管理、决策中。帮助参与到各类村级事务中, 充分激发他们实际工作潜质。其次, 要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培育工作。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才刚走出大学校门, 毫无工作经验, 对农村工作更是接触甚少, 这就需要村级官员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培养, 注重对他们执行决策、创新服务等能力的培育, 使得大学生村官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

3.5.2 完善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

只有确立了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村官才能真正无后顾之忧地安心扎根基层。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 一是要不断完善灵活的薪酬补贴制度, 保障大学生村官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二是要建立立体灵活的村官联动制度, 使得2 a村官期满后的大学生, 有后路可选,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帮助村民、开展工作中,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良好政治生态的培育。

摘要: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农村是我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劣, 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面对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的一系列问题, 拟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大学生村官制度和树立“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反腐败决心, 落实反腐等方面加强治理。

关键词:政治生态,党组织,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N].人民日报, 2015-03-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习近平.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N].人民日报, 2015-06-19.

3.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三

关键词:政治生态;集中;民主;发展;完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0-01

一、政治生态的内涵

政治生态( Political ecology) 这一现代政治学术语“主要被用来描述环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是政治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整体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与人的政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净化和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措施,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尤其是廉洁政治生态建构已经取得历史性的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也逐步被腐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105年曾指出:“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目前政治生态不健康甚至恶化的原因和后果表现颇多,比如:管党治党不严格,“一把手”带头搞腐败,导致本地区本部门窝案易发多发;用人导向不正确,选人用人不公平、拉帮结派、乱象丛生,产生“逆淘汰”现象;政商关系不分明,形成利益集团;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组织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价值追求不健康,庸俗作风滋长。

实践证明,政治生态环境不健康甚至腐化的危害,就在于国家法律、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效,权力失衡,导致腐败行为不断发生。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不够与集中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有些单位、地方存在权力过分集中、个人集权、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地方和单位则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三、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净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生态结构上最重要的要素,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高低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存在深层次的相关性,党风建设和党员党性培养与国家政治生态环境的构建和净化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并用于指导党的全部活动,使之成为我党最根本的组织原则。当回首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几十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整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处在是政治生态系统的关键地位。

(一)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有领导的民主制。

民主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根据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所面对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不同,相应地调整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中民主和集中的轻重关系,但是最终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依然是民主制。

作为一个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在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更应该与时俱进。首先,要使党内民主在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这三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设计和规定,使全体党员都能按规定认真践行,使党内民主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其次,通过强力的党内监督贯彻党内民主制度的执行。完善党内监督就是为了使党内充盈着民主的氛围,使党内言论开放,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的知情权、言论权。最后,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使中央的政策从上到校得到贯彻落实,将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加以推进。这就是保持党的活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二)集中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是社会转型的领导者、社会制度改良的推动者、社会知道规范的制定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能够形成强大的领导力,推进社会的民主化稳步前行,使现代文明民主的社会行为规范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掌控局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无疑具有这种强有力的条件。形成这样强有力的执政党,首先,需要建构起从地方到中央上下垂直的组织结构体系,中央有权威,对于政令畅通、政策执行具有好处;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处理地方的选举与被选举、罢免和监督等方面更有灵活自主的权限。其次,需要制定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和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准则,规范党的组织活动,既有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把各级党组织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使党成为坚强有力和集中统一的整体,又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使党充满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党的组织运作形态的民主性。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民主氛围。

(三)正确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政治上平等,组织上集中统一两者的有机结合。我国在吸取苏联政党教训的基础上将民主集中制加以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不同和形势的变化,使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得以充分合理的遵循。完善民主集中制要從思想上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及其相互关系的内涵。

我们讲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是主体,在党内,党员是主体。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才能为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必须破除无政府主义和无组织无纪律的观念。民主要有领导有组织有原则地开展,坚持自由和纪律的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我们讲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思广益, 集中正确的意见,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产生实际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4.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四

摘 要:党内政治生?B是一个地方党内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对社会风气、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等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也成为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必然。认真研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规律,找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有效措施成为了学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 净化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党内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党内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又是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是习近平同志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

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意义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弘扬风清气正社会风气的现实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内政治生态是党风的集中体现,因此,党内政治政治生态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党内政治生态健康,社会风气就比较淳朴。党内政治生态污浊,社会风气也不会风清气正。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培育健康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政治文化是人类进行政治实践的产物,体现并影响着政治参与者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优秀政治文化。但是如果污浊的党内政治生态长期得不到净化,党的优秀政治文化必然会受到侵蚀。一旦党内政治文化受到严重侵蚀,那么对从政主体将会产生持久而深入的恶劣影响,就好似疾病入骨髓。因为比之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传承性,政治文化有时候不会因为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们国家两千年前的政治文化还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因此,净化、修复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弛而不息。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力量有时候大的惊人。总书记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党内政治生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制度、软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说到底还是被污浊的政治生态在经济发展上的综合反映和具体折射。

二、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

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个总的目标是风清气正。这样党内政治生态至少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在选人用人上是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这是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得重用。让乱作为、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让跑官要官的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受到严肃查处。

第二:健康的政治生态在从政主体之间关系上是健康的形成机制。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从政主体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互相协助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或者是互相拆台的对立关系。这种健康的关系既是在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内在运行过程。

第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有自觉的纠错和修复机制。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中,其自身往往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某一从政主体出现破坏政治生态自身系统的行为,那么其他从政主体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抵制,而不是跟着一起破坏或者是保持沉默。

第四: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从政主体积极作为、不怕出错的勤政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做不做事都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懒政庸政行为。当然也是不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一种反映和折射。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每一党员干部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勇于试错、敢于担当,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内在气质,鼓足干劲去做事。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

1.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首先要抓“关键少数”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党内政治生态恶化,主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干部的权力失控,也就是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没有做到依法依规用权。主要领导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约束,主要领导的行为是否规范廉洁,直接影响到本地区、本部门的政治生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抓“关键少数”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2.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有效的措施。

总书记形象的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列宁《怎么办》中指出:“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其性质自然而然而且必然取决于这一机构的活动内容,即党的实际活动内容决定党的组织形式和性质。”如果党的政治生活不严肃、随意化,那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会由为人民服务的党,变成为自己服务的官僚阶层。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态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因此,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始。

3.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的反腐败

政治腐败是一类社会现象,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公权力或职务之便,牟取职权以外的利益,或做出某些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腐败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敌人。苏联共产党就是因为长期解决不了腐败问题,最后亡党亡国。恩格斯1879年给马克思的信中说:“当各种腐朽分子和好虚荣的分子可以毫不阻碍的大出风头的时候,就该抛弃掩饰和调和的政策,只要有必要,即使发生争论和吵闹也不怕。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的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高压反腐,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反腐措施,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快制度建设和具体的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反腐”,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十八大以来,一方面,中央修订出台很多新的党内法规,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使全面从严治党有规可循。另一方面,狠抓制度落实。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很多人都感叹,党内那么多法规,就是管不住一张嘴。但是八项规定出台后,可以说效果非常明显,这就是狠抓落实的结果。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进行“思想反腐”,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位一体”的长效体制机制。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进行“思想反腐”。由于我们采取的反腐措施科学,反腐成绩有目共睹。这就是腐败蔓延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随着反腐的持续深入,党内政治生态逐渐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态势。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党上下同心,持之以恒,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就像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全党同志要严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从而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2]?近平.《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讲话》,新华网2015年3月9日

[3]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07月01日

[4]王长江《以党内民主改变政治生态》.,《领导文萃》2015年第17期

5.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突出强调了其地位作用,明确提出了重点内容,深刻阐明了思路方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

一、三个深刻认识,揭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书记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三个深刻认识”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概括的“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可以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首先,它具有教育功能,是锻炼党性的熔炉。其次,它具有净化功能,是解决党内矛盾问题的钥匙。再次,它具有凝聚功能,是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法宝。

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会使党的自身发展和党的事业遭受挫折。在这方面,我们党有过十分惨痛的教训,在党的历史上出现过两段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时期。一次是在大革命后期至遵义会议之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家长制”“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等问题,使党和革命事业蒙受严重损失;另一次是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到“文革”结束,特别是十年“文革”,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党的组织、优良作风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党内政治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主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严肃的现象比较普遍,形式化庸俗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给党的事业、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人带来严重危害。

二、明确重点内容,把握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环节

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指向,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要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

坚持党的“四条路线”是根本。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规定,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三十六年后,总书记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坚持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同样要坚持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之所以强调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一方面,是因为组织路线是实现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组织保证,只有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组织建设、用好选人用人导向标,党内政治生活才会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保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激发活力,坚持开门评议,使普通党员群众参与进来,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基础,孕育健康政治生活的深厚土壤。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软弱涣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脱离群众等问题,党内政治生活失去了组织保障和群众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坚持“两条路线”,到坚持“四条路线”,反映了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思考、继承创新和丰富发展。

完善民主集中制是重点。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保障。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党的实践历程表明,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党就团结统一、充满活力;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健康,党内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基础。组织生活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和经常手段。严格党的组织生活,重点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关键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当前,有的地方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化、随意化、边缘化,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变成“钝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加强”“创新”要求,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用够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着力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党员实际、紧扣突出问题,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

三、保持原则性战斗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决定政治生态。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

在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党内政治生活”这个词共出现了14次,不仅在工作体会中首次单独“列项”,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在工作部署中也首次以“黑体字”的形式出现,提纲挈领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要求。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去年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好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抓手。六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明确提出“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等要求。实践亦充分证明,没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良风气就会滋长,不守规矩、任人唯亲甚至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的严重问题就会发生,管党治党就会失之于宽松软。可以说,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强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提高政治站位、纠正政治偏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最为重要的遵循。总书记明确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工作报告亦指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党内政治生活原则性和战斗性”。

四、以准则和条例为尺,履行党内监督职责

除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外,十八届六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作出明确部署。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在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切实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要求“以准则和条例为尺子,加强对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执行准则、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党内监督,离不开制度笼子的约束作用。准则和条例尊崇党章,总结经验,直面问题,是管党治党的“金钥匙”。工作报告指出,“把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同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贯通起来,把制度蕴含的力量释放出来”,彰显了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重要地位。

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无论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是加强党内监督,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聚焦在讲政治、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上来。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同违反党的纪律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6.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篇六

党的政治生活是党内各项政治活动的总称,是调节党内关系、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政治生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环境和状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主要实践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的时代命题,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全党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地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定理想信念补钙铸魂,挺起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始终坚持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铸魂,以强基固本、正本清源的标准治心,坚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思想境界的崇高实现政治生态的清明。各级党组织从抓理想信念教育入手,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大力学习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产党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政治灵魂,凝聚起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强大思想共识。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推动自我净化革新

坚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推动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进一步提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的出台等,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党组织全面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等制度,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强化纪律约束,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

坚持把严明纪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用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突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采取专题教育等各种形式,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引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修订出台了《准则》《条例》等50多部党内法规,基本形成了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全体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准得到有效校正,党内政治生态越来越好。

(五)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惩贪治腐,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反腐。党中央出台整治“四风”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务接待、公车改革、会议费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推动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旗帜鲜明地向党内外宣告:反腐无死角,打虎无禁区。坚决查处小官巨贪,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有效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六)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引领党内政治生态气象更新、持续向好。严格落实领导班子“三重一大”、民主生活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各项制度,有力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严肃化、长效化,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全面加强对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巡视和督查,各级党组织制定了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办法细则,积极探索约谈一把手、开展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述职述责等方式,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基本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树得不牢

一些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尚未入脑入心,有的地方小山头、小团伙、小圈子等依然存在;

一些党员干部奉行地方和部门利益至上,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就搞变通、“打太极”;

还有的党员干部对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的言论不敢发声、不敢批驳,甚至随波逐流。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仍然存在

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常年失修、拧得不紧。有的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嘴上讲信仰、心里持怀疑;

有的党员干部“四个自信”不坚定,总认为“国外月亮比国内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自信;

还有的党员干部价值追求扭曲,将权力和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二元标准”,热衷追求位子、房子、车子、票子,淡忘初心使命,贪图安逸享乐。

(三)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四性”要求不严不实

当前党内政治生活总体向好,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够强,形式化、走过场等顽疾尚未根治。一些党组织未真正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生活聚焦理想信念、纪律规矩不够,政治味不浓,组织生活仍是开开会、念念文、表表态“老三样”,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一些党员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原则性不强,存在不讲党性讲交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正气讲私利、不讲真话讲假话症状,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没有真刀真枪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搞选择性、协商式、包装化批评。

(四)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不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权力运作监督制约不断加强,但难监督、监督难还一定程度存在,影响良好政治生态的构建。如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度不够导致难以监督,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多是封闭运行,难以监督;

一把手权力大导致不敢监督,担心遭受打击报复,同时往往由于监督主体层级较低,缺乏对“关键少数”的有效制约;

民主集中制落实形式化,存在程序化、走过场现象,在重大事项决策中还存在临时动议、先定调子、随意性大和“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

监督网络作用发挥欠佳,上级对下级监督多为事后监督、不出问题不过问,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监、弱监、漏监”现象还存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发挥不够。

(五)“四风”现象和腐败问题犹存

有的是形式主义变种抬头,如贯彻落实机械式、调查研究走秀式、服务群众推诿式、项目建设形象式、工作实效包装式、履行职责签单式等;

有的是官僚主义禁而不绝,个别官员官气十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等问题,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此外,贪污腐败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新特征,任人唯亲、说情打招呼、拉关系等不正之风尚未根本遏制。

三、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对策措施

(一)紧紧扭住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一关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将政治建设深度融入党内集中教育,通过组织生活会、干部考察考核、谈心谈话、日常监管等深入考察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注重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提高领导干部把方向、把大势、把全局能力,并将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原则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刚性指标。二是抓实党章学习贯彻,让“绝大多数”守纪律懂规矩。把党章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育培训必备课程,作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根本标尺,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重要内容,健全“学讲考评”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尊崇、维护党章。三是抓深浸润熏陶,涵养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融入党组织各项活动和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让党内政治生活“熔炉”烧旺起来,同时建立领导干部政德考核考察机制。

(二)紧紧扭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首要任务,补钙铸魂固本培元,擦亮党内政治生活精神底色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补钙壮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织理论学习“第一议题”,作为党校、干部学院主课,采取领导干部上台讲学、专家学者辅学、讨论交流互学等方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强化党性教育醒脑铸魂。深度挖掘利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开发系列主题课程、特色教材,让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营养,并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好红色基因教育,净化心灵、淬炼本色,铸牢政治灵魂。三是开展主题教育砥砺初心。充分总结运用党内集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联系实际创新载体,以直抵人心的方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三)始终把好选人用人这一源头,突出政治标准鲜明用人导向,培塑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一是紧卡标尺广植良木“育生态”。严卡政治标准“硬杠杠”,严把专业能力关,在比较中甄别、比选中择优。二是把牢关口层层防病“护生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观五看”要求,把“一时”与“一贯”结合起来,广泛听取上级部门、分管领导、所在单位、群众“四方”意见,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双签字”等制度,把有政治病、品行病、廉洁病的人挡在门外。三是动真整饬清淤治污“健生态”。加强日常选任监督,加大对下级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力度,实行选人用人全程记实,严格执行选人用人职责离任检查、责任倒查制度,净化选人用人风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四)用好用活党的组织生活这一重要载体,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四性”,发挥“熔炉”“净化”功效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采取经常性教育、专项检查、责任追究等方式,强化各级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体责任意识、一把手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自上而下抓、以上带下严,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紧盯问题靶向施策增强“四性”。增强党组织生活“政治味”,丰富内容形式、路径渠道、方式方法、载体手段,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严明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党的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敢于揭短亮丑、深挖根源、触动灵魂。三是健全机制促常态长效。研究制定政治生态考核评价、党内政治生活考核评价具体办法,构建由党委主导谋划、有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关部门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全程指导、督查考评、定期通报。

(五)充分运用监督制约这一有效举措,切实规范约束权力运行,确保用权不任性权力不滥用

一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权力公开机制,分层制定省、市、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健全检查考核机制,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公信力。二是加强对关键人物和重点领域的监督。采取巡视巡察、专项督查、经济责任审计等手段,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质询、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强化廉政风险分析研判、评估和日常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三是推动民主集中制从严落实。健全民主集中制决策机制和程序,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三重一大”事项严格实行集体研究决定,确保民主集中制真正落实。

(六)持续强化正风反腐这一有力保障,纠治“四风”惩贪治腐,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上一篇:台州银行总行应聘人员笔试通知下一篇:校园小卖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