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考试讲评

2024-06-29

语文期中考试讲评(精选6篇)

1.语文期中考试讲评 篇一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字词正音;

② 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 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5课时

三、课前准备

1.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课时安排 :5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试卷讲解

2.讲解方式:逐题讲解(见教师用卷)

参考答案:

一、(共20分)

1、D

2、B

3、B

4、A

5、C

6、C

7、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⑤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直上白云间,一片孤云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共6分)8.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送来希望。

9.示例:同学,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校园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校园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三、阅读理解(共44分)10.C 11.诗歌塑造了一位“约客”客人不至,无事可做,只能在摇曳灯下闲敲棋子。貌似闲逸,实则内心寂寞,心情烦躁不安的主人公形象。

(二)12.(1)才干和谋略(2)以„„为宾客(该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13.D

14.(1)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2)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15.略(该题3分,扣住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即可。)

(三)16.“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玥匙”比喻法国语言;只有牢牢记住祖国语言文化的根,才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才能团结起来求得解放。

17.对法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18.对普鲁士侵略者的讽刺,嘲弄普鲁士士兵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愚蠢。19.要有思想,有条理,充满正能量,言之成理即可。

(四)(18分)20、①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这样一位的超常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②周围的感染了我,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意思对即可,4分)21.排比。写出初见霍金时的复杂心情,增强语气语势。(3分)

22.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称述。(3分)

①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学成就;②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③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答对三点即可,3分)23.希望人们能够让霍金远离各种干扰,像常人一样平静地生活,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意思对即可,3分)24.乐观、坚强、有理想、有爱、有感恩的心等;启迪有条理,角度多,有现实意义,有正能量。

四、作文(共50分)范文

1、感谢老师

我要感谢我亲爱的老师,是他们呕心沥血,才让我健康成长。

我先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她,手把手教会了我们怎么握笔写字,是她,让我们知道了每个字正确的发音,又是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怎么写好一篇作文„„

老师的教育方法还真有一套。当我们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她并不是批评我们,而是举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把我们引向正确的答案。这样既不会伤到我们的自尊心,又激发了我们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由于我电脑打字速度比较快,所以陈老师经常让我帮她在电脑中打同学们准备投稿的作文。与其说我在给她帮忙,还不如说是她在锻炼我呢!在“帮”她的过程中,我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还让我从同学们的优秀作文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的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数学老师――吴老师。我从小就喜欢数学,成绩也不错,可是我又很马虎。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在写答案时把一个“0”漏写了,结果与满分无缘。是他,带着和蔼可亲的笑脸,用亲切的语气告诉我做每一件事都要认真、仔细。从这以后,我渐渐治好了“马虎病”,我又与满分有缘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毛老师。她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我喜欢上了学英语;她标准的口语发音,为我们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让我们早晚背单词的方法培养了我很好的学习习惯。我要努力学好英语,等到2008年时我要用英语对外国人介绍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

人的一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谢谢!我亲爱的老师们!”

范文

2、我心中的明星

一位旷世的音乐奇才,用他的一生把音乐掀到了顶峰,他的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他用激情但又悲惨的人生创造了奇迹,成为了音乐界灿烂的明星,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到了,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

他是一个神童,童年便显出了超人的音乐天赋,他也是一个苦命者,上帝在他的身上强加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难,用一声恐怖的闪电无情地击向了他理想的浪潮,上帝使他的听力世界永远变成了空白,切断了他理想的琴弦。这对于一位立志献身于音乐事业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言喻最大的打击了。他悲愤。他气恼。他?咒,他埋怨上帝对他的不公,他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生命。他的事业即将在一念之间化为灰烬。但是,在诀择面前,为了音乐,他选择了顽强与死神搏斗。从此,他用非凡的天赋和坚毅的精神顶着一座困难的大山,用激昂的旋律创作了一部部不朽作品,“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月光奏鸣曲”——是它们将音乐掀起狂澜,贝多芬,这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用他的生命。智慧的光芒在音乐史上写下了最优秀最灿烂的一页。我狂热地崇拜贝朵芬,不仅崇拜那悦耳的作品,更是崇拜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我从乐曲中聆听到了这位音乐家坚强不屈的心声,为事业奋斗。向命运挑战,将命运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一定要学习贝多芬,他遭受的苦难大于我们任何一 个人,贝多芬都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我们何偿不能呢?

同学们,为了我们心中那一个闪亮的梦想,努力吧!我们应该用全部力量与未来任何一个来犯之敌搏斗。只要我们心中有那一盏盏不灭的灯,我们就能镇静。从容地向它奔跑,虽然有时荆棘会刺破我们的脚,虽然有时会有小河阻挡我们前进的路,但坚毅是坚不可摧的,它的坚固比得上任何一座碉堡。让这把坚毅之箭披荆斩棘向前冲吧,当我们到达那银色的大海边,当我们战胜了命运的安排的时候,回过头来,才轻声叹息,原来上帝赐于我们的苦难不过是大海里的一粒沙,摆脱了它,我们就会看见一个全新的自己,全新的世界。而那一切的不幸都将随风烟消云散,那一轮火红的太阳正慈祥地对我们微笑。

2.语文期中考试讲评 篇二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对试卷的讲评不加重视, 特别是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学生错误的原因。学生更多是关注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分数。很多时候一部分教师都是给了学生一份答案后再也不讲评, 一些教师上课的讲评仅仅是简单地对一些问题加以解释, 并未达到真正的分析讲解。在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 试卷讲评中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1) 教师承包。很多教师在讲评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己一人包干到底, 学生思维根本没有被激发; (2) 学生参与度不够。由于讲评时以教师为主体导致大部分学生成为了看客; (3) 重结果轻过程。一个题目就是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整合, 教师在讲解时通常会忽视了过程而突出了正确答案; (4) 缺乏知识迁移。俗话说得好: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讲解中涉及的知识点缺乏迁移, 导致学生下次做同样类型的题目依然照样错; (5) 无法飞跃提升。学习中的优秀学生通过试卷讲评并未得到提升, 部分后进生也未得到有效地解决。

针对现在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课例组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如何让教师少讲, 学生多说。 (2) 如何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 如何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 (4) 如何兼顾优、中、后进生, 使得全面提高。

教学内容分析:教师所选的教材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期中阶段检测科学试卷。试卷中涉及第一二两章内容, 因此知识面比较广。第一章涉及:光学、声学、生物学等内容。第二章涉及:运动学、力学两大板块。

二、教学实践

(一) 第一轮教学实践

1. 授课教师的第一次教学程序设计及其主要过程。

2. 第一轮课后反思、评价。

(1)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本想通过学生交流解决一些问题, 利用好生带动后进生一起学习, 可是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大多数小组的合作交流部充分, 就算合作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就是上课时间不够, 后面的计算题根本来不及讲, 这节课上完起码还要10分钟。

(2) 小组合作居于形式缺乏交流。以研究其中一个四人小组为参考 (卷面满分150分, 试卷难度系数0.75) 。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所有人加起来总共发言次数仅9次。其中B同学发言6次, 其他三位每人各发言1次。且交流对象不平衡:B同学更多的是跟C同学交谈, 而忽视了另外两位同学;A同学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转头和其他三位交流, 而是独自一人看着试卷。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实实在在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过程中并未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仅仅是问一些“你做错哪题了”“这一题有没有问题”等无关紧要的话语。另一方面, 教师所预期的好生带后进生的效果也未显现。后进生依然是那么的“孤单”。

(3) 试题容量太多, 内容过散。本次试卷讲评, 教师原计划试卷分析题共计20题, 结果实际情况是教师赶着讲解了18题, 还剩最后2题计算题未解决。同时, 由于是期中试卷, 试卷中有大量的知识点出现, 而教师并未对知识点做过多的梳理, 造成学生一会用到这个知识点, 一会用到另一个知识点。

(4) 小组缺少层次 (按考试成绩) 安排, 讨论时间不够充分。

课后, 我们对该班做了一个简单的访谈 (片段) :

师:今天的试卷讲评你们觉得好吗?

生 (甲) :简单的不用讲, 难的讲一下。

生 (乙) :以前老师都是报报答案的, 然后讲一下其他同学提出有问题的题目。

生 (丙) :讨论比较好, 其他同学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能在大家一起讨论得到。

师:对于小组讨论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生 (乙) :我喜欢分组讨论, 但是有些小组四个都是成绩差的同学, 而有些小组四个都是成绩好的同学, 这个不太好。

生 (甲) :我们组都还没讨论好就结束了。

师:你们觉得本堂试卷讲评课在哪些方面值得改进?

生 (乙) :分组要好差放一起, 然后前面时间压缩一下, 还有就是最后两题计算题最好能讲一下。

3. 课例组教师讨论后提出的改进建议。

(1) 试题分模块进行分析, 将原来分散知识点加以整合, 分成五个模块:光学模块、力的平衡模块、惯性和力模块、实验探究模块、分析计算模块。

(2) 按照学生成绩将学生重新分组, 每组基本配置1个好生、2个中等生和1个后进生。并适当增加学生小组合作的时间, 希望以此达到好中差的共同进步。

(3) 精简精讲, 压缩题目将原先的20个题目为个15题。并适当减少教师在试卷讲评中的话语, 尽可能地让学生帮助学生。

(二) 第二轮教学实践

1. 授课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程序设计及其主要过程。

2. 第二轮课后反思、评价。

(1) 经过讨论与改进之后的第二堂课, 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 (1) 整个教学流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由原先”散落的知识点解答到现在分模块讲评”, 将学生的认知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梳理, 给学生一个网状体系。学生对任务单中“你能概括出这些题中考的知识点吗”这个问题回答比较全面。这样,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每一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迁移, 最终形成一个大的知识体系。 (2) 进行合理分组, 组员之间产生互帮互助的效果。由于第二轮上课之前, 教师已经重新布置了学生的座位, 由一个好生加一个后进生再加两个中等生组成四人小组, 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上, 好生能起到一个“小老师”的作用。

(2) 在第二堂课得到改进的同时, 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 (1) 小组成员之间还是存在沟通的问题。在小组交流的时候, 笔者观察了第三组的最后一个小组, 并记录了学生活动状态情况:

(2) 教师在分析试卷过程中引导过多, 讲解太多。比如在解决第32题有关“摩擦力”的问题时, 教师在让学生画图之后, 并未让该同学继续解释为什么要怎么做、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而是采取了自己一边引导一边自己解决题目。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沦为看客, 而并非通过生生帮助解决问题。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学生的问题终究要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 (3) 学生的表述能力欠佳。教师采用好生帮后进生以此达到共同的进步, 可是个别好生在为后进生答疑解惑的时候往往是表述不清、逻辑不强, 造成后进生似懂非懂, 一头雾水。应该说, 这个跟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存在着一定得关系, 小组交流的时间还是不够, 部分小组仍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表述需要一定时间的思考和整理, 时间越是充分则表述就越加有条理, 表述也就越加完整。

3. 课例组教师经与授课教师讨论后提出改进建议。

(1) 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先把错误的试题订正, 并写好错误的原因及反思,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和语言组织就扩展到了课堂外, 相当于把课堂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沿伸。

(2) 上课时三个模块一起交给学生, 小组内能解决的教师不讲, 不能解决的利用其他组或老师引导解决。由于第二节课上课时间仍然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 我们决定三个模块同时交给学生处理, 以此节省时间。

(3) 增加两块内容, 一块是总结知识点后交给学生总结方法, 增加相应练习达到巩固效果, 增加解题方法和相应练习。

(三) 第三轮教学实践

教师上课后首先交待了一些任务, 同时打出幻灯片对任务作出了细致的“小组合作要求”, 给每一位学生明确目的避免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知所措。 (附上“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 通过昨天的订正, 把你认为已经懂了的打“√”, 还没有明白的打“×”。

2. 把你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 同学一起解决。

3. 小组长负责组织工作。

(1) 组织有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

(2) 把已解决的打“√”。

(3) 小组合作后还没解决的打“?” (指没人能解决的) 。

(4) 继续下一题的讨论。

(5) 汇报没有解决的问题 (可以谈谈没有解决的原因所在) 。

之后小组开展交流, 场面很热闹, 学生参与度很高, 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有话可讲, 在这里相比第二轮试卷讲评课好得多, 这个跟教师提前一天布置的任务 (要求学生先对错误的试题订正, 并写好错误的原因及反思) 有着很大关系, 学生在经过前一天晚上的反思后对题目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 思维也更具逻辑性。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未解问题在讨论中已经解决了。之后小组讨论结束, 开始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一些小组未解问题在其他小组的帮组下得以解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组与组之间就能解决的, 这时教师的合理介入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解决了三大模块后, 教师打出幻灯片, 出示练习题中的5题,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应该说第5题与前面所探讨的题目是有一定联系性的。同时, 该题又涉及到计算问题, 教师在此的目的是对学生掌握能力的一种检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最后, 分析计算模块, 教师出示了两位在考试中回答错误的答案, 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至此全部教学内容结束, 教室外传来了悠扬的下课铃声, 执教老师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没有了叹气, 没有了紧缩的眉头, 有的是灿烂的笑容。

三、教学反思

1.学生的问题学生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有许多的原因, 让学生对于自己得分和丢分的情况, 进行认真的审查。通过对试卷的自我分析, 得了30分的, 能够找到可以得40分的感觉。得了120分的, 能够找到可以得130分的感觉。让每个同学通过试卷分析, 找到还可以得更多一点分的感觉。这个试卷分析就比较实惠。这也是教师为什么要提前一天让学生回家对试卷做一个全面的反思和分析的原因所在。

2.点-线-面的组合式教学——兼顾优、良、后进生。试卷分析课中, 教师往往只能解决某些题目, 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的一个梳理, 而不能面面俱到。而恰恰他所面对的却是全班四五十位学生, 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必然造成顾了一边顾不了另一边, 除非每一题都讲, 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这样的结果是顾及了后进生那么必然导致讲的题多, 而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在这堂课中获得的就少。相反, 试卷分析的少课外拓展的多, 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是后进生只能听得一知半解。似乎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次课例研究在总结前两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点-线-面的组合式教学”的方式, 即:

(1) “点”。提前一天让学生对试卷中错误的试题订正并写好错误的原因及反思, 大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并能把大部分问题在反思中解决。

(2) “线”。学生带着未解的题目走进课堂, 在课堂的小组交流中, 对于未解的题目通过小组互帮互助得以解决。

(3) “面”。小组的帮助总归是有限的, 部分问题非小组能够解决, 这时小组可以把问题抛到课堂中, 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若全班都无法解决则由教师出面加以合理的引导解决。最终达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把试卷中的问题解决掉。由于前期反思落实到位, 在课堂上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此时教师出示若干课堂练习题加以巩固和提升, 兼顾了优、良、后进生的学习需求。

试卷讲评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交流环节, 教师对于试卷的认识更多是侧重于问题的根源, 即:为什么学生会错, 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好等等方面。而学生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对错题的反思, 避免下次重犯错, 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则应该学会分析问题, 能对题目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次课例研究中, 我们还是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好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待提高, 很多时候一个好生知道答案、也知道答案怎么来的, 但却不知如何表述, 追根究底不仅仅是语言表述能力, 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深度不够, 不能构成熟练地逻辑思维。教师如何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 一些难题生怕学生解决不了, 教师往往是包干到底。因此, 教师在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如何更好地加以合理的引导仍需要继续思考、研究。

摘要:试卷讲评是学生考试后对试卷的一次全面认识, 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梳理和巩固。对学生的思维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对试卷的讲评不加重视。文章针对这些问题, 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庆芳.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3.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讲评教案 篇三

第1课时

一、讲评目标:

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学科语言、书写、序号化、段落化、提示语)。

3、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答题的规律。

4、培养学生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归纳、概括、比较、评价能力。

5、培养良好心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刻苦精神。

6、判断历史材料真伪的能力。

二、错题与分数分析:

1、错题统计与错因分析:(1)错题统计:(10人以上)题号 2 3 5 6 10 11 15 16 18 20 人数 15 26 24 30 25 22 10 14 15 10(2)错因分析:

①审题粗心,对题干、选项、命题意图(考哪里)不能准确把握。第16、18、21(1)题 ②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如第3、10题。

③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如第2、5、15、20、21(2)(3)、22(3)(4)题。

④提取、理解历史材料(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的有效信息能力欠佳。如第6、21、22、23、25题。

⑤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如第22(2)题。

⑥归纳概括、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欠佳。如第6、12、21(1)、22(2)题。

2、分数统计:(1)80-90共1人;70-80共2人。(2)Ⅰ卷40分以上共6人,其中45分以上3人,最高51分。Ⅱ16分以上共7人,最高分18分,35-40分共10人。

3、试题分析: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注重基础,考查能力,中外、横向、纵向考查。

三、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

1、学生自主纠错,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5分钟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自主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8分钟

3、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典型错题约15分钟

(1)第4题: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①考点: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

【同类训练】马丁•路德坚持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B、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C、教皇对马丁•路德的围剿

D、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方法归纳: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的考虑

⑥知识回顾:19世纪上半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原因。

(2).鸦片战争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政治制度.振兴中华

B.经济制度.御侮强国

C.军事技术.抵抗外侮

D.印刷技术.传播西学第11题:

①考点: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的复兴

B、宗教神学的发展 C、资产阶级的兴起

D、人文精神的弘扬

⑤方法归纳:性质类问题,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

⑥知识回顾: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3)第16题:①考点: 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见《5.3》相关习题。⑤方法归纳:排除法的运用 ⑥知识回顾:(4)第20题:①考点: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李鸿璋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立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开平煤矿 ⑤方法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中心项 ⑥知识回顾:洋务运动的意义。

4、总结技巧与方法、规律。写在学案上或试卷上。(组内交流,收缴,)约5分钟

5、巩固与落实:练习,见《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选择题,约10分钟

第2课时

(二)材料解析题

1、卷面案例约6分钟(1)案例一

杨洋同学复述答卷情况(2)案例二

冒健同学复述答卷情况(3)案例三 孙慧同学复述答卷情况

小组讨论回答:从卷面规范看,案例一、二、三哪个更好,为什么? 从回答内容看,案例一、二、三哪个更好,为什么?解题思路是什么? 讨论回答:同样都是8分,这些案例存在哪些不足?

2、自主合作分析试题,重新整理答案。约20分钟

3、试题思路分析:约10分钟 21题:

(1)问,要分析明确材料中的文字含义;理解“怎样的明显变化?”这类问题怎么回答。(2)问,分析文字,联系课本。注意要求回答什么:影响。基础不牢,迁移能力不够。(3)问,明确回答什么:原因。什么原因:什么历史现象的原因。回答内容:所学知识。对课本宏观把握不够,审题不仔细。(4)问,“趋势”类问题的规律性回答不够(包括有题头和无题头两类)22题:

(1)问,时序不清,回答要点不全面。怎样回答“大跨度、大综合”一类问题仍然不明确。(2)问,回答很好。

(3)问,总体不错,个别同学找不准、找不全材料,对材料不能很好地概括。(4)问,“文字”拟定不能反映材料的内容或片面。

3、强化练习:(1)、“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继承、借鉴与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① 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6分,每一答案要点不超过两字)

材料二见《一轮》相关习题

4、学生总结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并上交

【教后记】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教案设计(第六单元)

第1课时

一、讲评目标:

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学科语言、书写、序号化、段落化、提示语)。

3、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答题的规律。

4、培养学生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归纳、概括、比较、评价能力。

5、培养良好心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刻苦精神。

二、错题与分数分析:

1、错题统计与错因分析:(1)错题统计:(10人以上)题号 1 3 4 6 10 11 13 16 17 19 20 人数 11 26 14 30 25 22 12 14 15 16 14(2)错因分析:

①审题粗心,命题意图(考哪里)不能准确把握。第6、10、21(1)、22(1)题 ②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史实混淆。如第3、10题。② 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如第2、5、15、20、21(2)(3)、22(3)(4)题。③ 取、理解历史材料(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的有效信息能力欠佳。如第5、11、22、23、45题。④ 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如第21(2)题。

⑥归纳概括、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欠佳。如第3、11、22(1)、23(2)、24、25题。

2、分数统计:(1)80-90共0人;70-80共5人。(2)Ⅰ卷40分以上8人,其中45分以上1人,最高48分。Ⅱ卷16分以上共7人,最高分18分,12-16分共9人。

3、试题分析: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注重基础,考查能力,横向、纵向考查。

三、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

1、学生自主纠错,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5分钟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自主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8分钟

3、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典型错题约15分钟

1、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翻封建帝制②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③政治革命的根本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①考点: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

【同类训练】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⑤方法归纳:理解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旧与新”

⑥知识回顾: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4、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①考点: 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启蒙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的复兴

B、宗教神学的发展 C、资产阶级的兴起

D、人文精神的弘扬

⑤方法归纳:性质类问题,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

⑥知识回顾:新三民主义的性质分析。(3)第8题:①考点: 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见《5.3》相关习题。⑤ 法归纳:排除法的运用 ⑥ 识回顾:(4)第15题:①考点:②错因: ③解析: ④同类变式:、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⑤方法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中心项

⑥知识回顾: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内容。

4、总结技巧与方法、规律。写在学案上或试卷上。(组内交流,收缴,)约5分钟

5、巩固与落实:练习,见《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选择题,约10分钟

第2课时

(二)材料解析题

1、卷面案例约6分钟(1)案例一

严蓉同学复述答卷情况(2)案例二

高嘉琪同学复述答卷情况(3)案例三

丁元同学复述答卷情况(4)案例四

孙超成同学简述答卷内容。小组讨论回答:从卷面规范看,案例一、二、四哪个更好,为什么? 从回答内容看,案例一、二、三哪个更好,为什么?解题思路是什么? 讨论回答:同样都是6分,这些案例存在哪些不足?你的建议是?

2、自主合作分析试题,重新整理答案。约20分钟

3、试题思路分析:学生汇报。约10分钟

21题:

(1)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写出材料一中属于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的文字。(4分)

历史叙述:注意阅读 历史评价:注意阅读

(2))为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先后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基础不牢,迁移能力不够。

(3)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8分)22题: 存在问题:时序不清,回答要点不全面。怎样回答“大跨度、大综合”一类问题仍然不明确。

22题(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面,存在问题:审题不仔细,时序不清,逻辑混乱。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暴露问题:基础不牢,迁移能力不够;审题不仔细,时序不清,逻辑混乱,角度太小太窄。

3、强化练习:夯实基础,提高解题能力。见《一轮》相关习题

4、学生总结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并上交

4.语文期中考试讲评 篇四

教学目的:

(1)分析各个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从而拓宽学生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捷径,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

(4)通过讲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有利于老师以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教学内容:

一、考试情况介绍:

五班及格率62﹪

六班及格率67﹪ 二:试题分析

1、考点覆盖面

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的区分度较好,试题做到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2.各题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7题,填空题的8、9题,解答题的第七题和第八题失分较多,其它题目个别同学出现错误。三:试卷讲评

1、自我诊断: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并分别勾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因为马虎出错的问题。

2、小组讨论:自己改正完后,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中会的同学负责讲解。(15分)

3、教师点拨 分解因式

(1)4x2-25(2)16a2-49b2(3)(x+p)2-(x+q)2

特点:以上三式均是二项式,每项都是或者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可以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1)4x2-25=(2x)2-52=(2x+5)(2x-5)(2)16a2-49b2=(4a)2-(2/3b)2=(4a+2/3b)(4a-2/3b)(3)(x+p)2-(x+q)2=(x+p+x+q)(x+p-x-q)=(2x+2p)(p-q)=2(x+p)(p-q)分解因式

(1)-2x4+32x2(2)ab-ab

特点:以上两题中每题的各项均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在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解:(1)-2x+32x=-2x(x-16)=-2x(x-4)=-2x(x+4)(x-4)

3422222(2)ab-ab=ab(a-1)= ab[(a)-1]=ab(a+1)(a-1)

选择题的7题,总结这类题的解题思想转化为方程,利用方程来求角。

填空题的8、9题。解答题的第七题,注意一题多解和总结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四、强化训练

4222

231、(1)9-x=__________.

(2)4m-n=__________.(3)m3-4mn2=__________.

2(4)x(y-4)-(y-4)因式分解的正确结果是()A.(y-4)(x2-1)

B.(y-4)(x2+1)

C.(y-4)(x+1)(x-1)D.(y+2)(y-2)(x+1)(x-1)(5)若m为任意整数,(m+11)2-m2的值总可以被k整除,则k的值为:______。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326 325A.a×a=a B.(a)=a

C.(a+b)(a-b)= a-b3、分解因式

(1)x-xy(2)x-4x2(3)36(x+y)-49(x-y)(4)(x-1)+b(1-x)

(5)(x+x+1)-1(6)

五、作业

《综合能力训练》单元测试 222

4222

D.(a+b)= a+b

222

(xy)42-

5.语文期中考试讲评 篇五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3分)

白颊()倜傥()相偕()

剥落()厉叱()炮制()

2.体会下面句子的感情。(3分)

A.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

B.“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B.燕然未勒

C.晴空一鹤排云上D.人生易老天易老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远上/寒山/石径斜B.更在/斜阳外

C.小桥流水/人家D.岁岁/重阳

5.揣摩下面各句中“哭”的原因。(4分)

A.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

B.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6.按要求回答。(6分)

①写出下列当代散文中灵活运用的词语的出处。(3分)

水天相接——

风急天高——

青山绿水——

②默写《采桑子重阳》(3分)

7.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段,完成有关题目。(2分)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处。

8.“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共8分)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

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答: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3分)

答: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选文第一、二段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之情。(2分)

10.摘出文中既能表现“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赞美,又能显示儿童的天真心理的一个句子。(3分)

11.在事过30年之后,作者还记得长妈妈为“我”买书的时间、穿着打扮以及书的包装,这些细节说明了什么?(3分)

12.阿长买的《山海经》装帧并不精美,印刷质量也很粗拙,但作者为什么说它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4分)

13.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描写长妈妈在买到《山海经》时的心理活动。(4分)

(二)落叶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消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哪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嫉妒:

②憧憬:

15.第③节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16.第⑦节指出“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请结合文章,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哀叹”的内容。(3分)

17.文章中作者对法桐的态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春日里对长满叶子的法桐的,到秋日里对法桐的,到作者醒悟后对法桐的。(在横线上填写表示人的态度的词语)(3分)

18.本文第①②段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举出一例,并分析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6分)

①例句:

②修辞手法:

③作用分析:

(三)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4分)

2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6分)

三.作文(45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jiátì tǎngxiébōchìpáo

2.A.说明童年充满天真的幻想B.体现阿长朴质善良、直爽

3.因为刻冲破 衰老

4.C

5.A.失去心爱图书的悲痛。B.对自己错误的行为感到羞愧。

6.①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衣白朴《天净沙》

②略

7.(1)“我们”与“广大顾客”对换位置。(2)B

8.①示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②示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③示例: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9.渴慕

10.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11.当时的情形非常难忘,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12.《山海经》满足了作者当时的求知欲望,实现了他的阅读期待,而且是他人生道路上最早得到的书。

13.答案不求统一,想像合理、符合情理即可。

(二)14.①嫉妒:原意是“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在这里是“羡慕”的意思。②憧憬:原意是“所向往的境界”,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15.对法桐叶子凋落十分失望的心情。与“失望”意义相近的词,如“伤心、伤感”都可给分。

16.法桐叶子凋落、变得削瘦、寒伧,不再柔软婀娜。

17.喜爱(欣赏);哀叹(怜悯);敬仰(赞美)。

18.①例句: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②修辞手法:拟人③作用分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法桐叶那娇美的情态,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19.边塞秋色思乡之情

20.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三.作文(45分)

【题目解读】

此次作文话题是隐含在材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把握材料的精髓。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其实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驾驭的,只要我们扣住“善待挫折”来写就可以了,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驾驭的写作方向。我认为本题在写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审好题。因为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更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关键一环。如果审题草率,匆忙入笔,势必影响整篇文章的构建,甚至连题目中最起码的写作要求都难以完成。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材料所给内容简单理解为“意外的收获”或“生病=挫折、摔跤=挫折、失败=挫折”等,没有或很难理解本材料的内涵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抓不住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文章东拉一句,西扯一句,全是与“挫折”无关痛痒的文字组合。在这一关键句中,有三个思考层次值得注意:①“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②“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③“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只要你抓住了任何一句来行文都能在审题上占得先机。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好。

21.佳作:

阳光总在风雨后(童话)

我是一只幼小的蝌蚪。

经历了从一个卵子到一只蝌蚪的过程,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险阻:担心人类的破坏,害怕蛇的吞食„„终于,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的心是火热的,是兴奋的。水——我快乐幸福的家园。我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石缝间、水草下甚至石螺洞里都是我的乐园。我的家很大很大,我家的成员很多很多。我们兄弟姐妹爸爸妈妈还有我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每天,我和其他蝌蚪们成群地游在岸边,望着蔚蓝的天空,鱼鳞般的白云,幻想着自己赶

快长大,赶快走出水中去一睹大地的风采。我等着,我等着。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的家——水正在一天天减少,水草似乎也将我们的领地占领,我们的活动空间在一天天减少。

幼小的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整天只知道玩耍,嬉戏,水还在不停地下降,下降„„终于,那可怕的一天还是降临了。正午的阳光,灼热极了。炙热的阳光烘烤着我们,我的背部难受极了。我想要回到水里去,想要回到冰凉的水中。可是,现在的我正在承受着无比的痛苦,我努力地向那已经浑浊不堪的浅水里游去。可是泥泞的稀泥让我举步维艰。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阳光也越来越毒烈。我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绝对不可以。我还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一睹大地的风采,我不能在没有变成青蛙之前就死去„„

我的背部难受极了,感觉像被针扎那样痛。我努力着,拼搏着,与时间赛跑着„„

不知不觉中,我爬到了浅水沟边,我用尽全身力气跳跃进去,尽管这里的水很少,但是我终于成功了。我欢呼着,尽管没有谁会听见我的声音,也尽管没有谁会分享我的成功。好景又出现了,傍晚时分,天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尽情享受着雨带来的舒爽,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现在,水又满了,我又一次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又一次在石缝间、水草下、螺洞里嬉戏。

我是一只蝌蚪,一只快乐而又幸福的蝌蚪。

点评:

这是一篇获得高分的考场佳作。优点主要有:

一、成功运用童话的形式和拟人口吻。面对这一材料,小作者没有拘泥于一般的写作思维,而是借用童话的形式拟人的口吻演绎了“挫折”这一话题。这是写作的智慧在文章中的成功运用。

6.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篇六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如下

一、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各分数段双上线人数均偏低,制约了语文语成绩的提高,这也是语文学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下一步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成绩,强化培优补弱工作。

2、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选择题只得了一半的分,与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4、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个别学生学习动力还不足,作业、错题本落实不到位。

5、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解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二、近期目标:

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和各班边缘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三、具体措施

1、狠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结构构建、知识点排查、重难点突破,习题选择,教学结构优化等主要方面,从集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将备课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备课要在坚持集体备课思想的前提下,立足个人特长和所教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

3、聚集课堂,决战课堂,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应从各个环节入手下大气力研究课堂教学。备课中坚决杜绝不扎实,不充分,对教材研究不深不透的现象;上课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防止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作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4、要加强练习与测试,要使练习数达到一定的量,但也不能搞题海战术。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题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5、做好学生的分类推进工作

优生语文偏科一直是制约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优生语文成绩,增加双进线人数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将根据这次考试成绩,分批分类找学生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然后根据学生薄弱情况,分组进行辅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双进线人数能有较大幅度地增加。

6、教会学生把准自己的脉搏,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学习目标,学会放弃偏题、难题、怪题,任课教师在每次考试后要及时指导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要能够发现问题,避免重犯类似错误.另外任课教师要认真讲评试卷,通过讲评回扣知识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上一篇:全身体格检查汇报60下一篇:婺源写生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