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2024-07-06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精选10篇)

1.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篇一

中医学生临床诊断推理能力的研究论文

近几年,随着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中医院校教育在学生中医诊断推理能力培养方面逐渐开始出现一些不足和缺陷。医教分家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吻合度差。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不能很快转换角色,适应临床工作,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于临床,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学生基本知识不扎实,基本知识点往往把握不准,需要查书确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给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这一目标带来巨大的影响。此次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医学生的诊断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索中医学生临床诊断推理能力的发展规律,丰富中医推理研究,为中医理论学习提供指导;同时为中医临床从业者提供工作参考,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

1 临床推理

1.1 诊断推理概念

诊断推理是指医生从接触患者开始到获得确诊的推理过程,是一个把观察到的证据或表现转换为某一或几个疾病名称的过程。证据或表现由四类事实或资料组成,即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或X线检查结果[3]。临床医师的诊断推理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即使作为临床教员,这个意识活动的机制也往往不能内省。

1.2 临床推理模式

1.2.1 假设-验证的推理模型 假设-验证的推理模型是最经典的推理模型。此模型将诊断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1)假设生成阶段,列举出一系列与患者主诉相符的疾病。(2)信息搜索阶段,进一步搜索与疾病假设有关的资料。(3)资料解释阶段,判断所搜集到的资料与目前假设的疾病之间的关系。(4)假设评价阶段,接受还是拒绝目前的假设,或者按照可能性给出一个等级。此模型基本上采用后推的推理策略,专家与新手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这与中医诊疗时持有的信念是一致的。

1.2.2 情境推理模型 Groen的医疗诊断推理理论是建立在冯迪克和钦斯基的情境模型理论基础之上的。冯迪克认为,在读者的工作记忆中对文本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表征:文本背景的表征和情境模型的表征。文本背景是所输入的论述的句法上的表征。情境模型则是事件、行为和人物的认知表征。文本背景决定了即时的回忆,而情境模型则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性质。情境模型基本上与心理模型相似。文本阅读能同时创建起一个命题的背景和一个框架基础的情境模型。推理能进一步精致情境模型。所谓的专长就体现在个体形成情境模型的能力中。个体所拥有的关于形成情境模型的规则越多,所形成的情境模型也越令人满意。当个体意识到情境模型的不正确性和不完整性,就会停止前推的过程而采用后推的方法,但这并不会减少专家的前推。

2 中医诊断思维

2.1 中医诊断思维概念

中医诊断思维是中医诊断疾病活动中表现的思维,通过比较辨别、辨认和判断望、闻、问、切四诊活动收集的资料来认识疾病。其中,辨别病证阶段为理性思维,是中医家把握疾病本质的主要阶段。四诊活动属于宏观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是中医医师收集资料的过程,通过症状比较、取象比类等思维方法进行辨证,其结果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辨证要全面精炼、灵活规范,以揭示当前阶段疾病的病理本质,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临床可用的辨证思维方法很多,但应根据疾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思维方法,以增加辨证的准确性。

2.2 中医诊断思维模式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发展深化对辨证的认识,形成了多种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由于辨证的思维方法和临床信息、资料来源不同,临床辨证模式也不尽相同。

2.2.1 指标辨证模式 指标辨证模式是在中医证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确定每一证型的理化指标,在诊断过程中套用相关的指标为依据进行辨证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辨证模式。运用在技能训练,易引导学生把西医的知识与中医知识机械结合,不利学生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形成掌握。

2.2.2 单症辨证模式 单症辨证模式具有直觉性思维的特点,其必须建立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之上,要求医生对各种或某种疾病的全过程,及临床表现的主次矛盾的准确的定位必须非常熟悉。其缺点是患者表达能力会影响辨证准确性,医生易主观臆断或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2.2.3 系统辨证模式 系统辨证模式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辨证方法,综合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并辨别为某种证候的.模式。这种辨证模式比较符合中医整体观念,也比较容易保持理法方药的一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临床资料完整性要求较高。缺点是辨证方法较多,不同的辨证方法结论也不尽相同。

2.2.4 症状贡献度辨证模式 朱氏认为,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症状对各病、证的都有诊断意义,但不一定是一对一的直接关系,即一个症状对多种病或证,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每一个病或证的诊断,则往往需要根据多种临床表现才能明确。为此,对每一症状对某一病证辨证的贡献度,以分值的方式进行界定各证的诊断的通用值,即当各症状对各辨证要素贡献度之和达到或超过时,则这些辨证要素的诊断成立。这种模式比较客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但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过程体现的不太充分,应用难度大。

国内对中医诊断推理的研究主要基于个人经验的总结,这些总结颇具经验价值,具有形象性、概括性、融通性、理论性的特征,但缺少实证。国外研究则侧重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考察医疗诊断推理能力背后的机理问题,他们对医疗诊断推理能力背后机制的探讨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

参考文献

[1]马骥.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医教育,,28(4):1-3.

[2]张英剑.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1(014):491-497.

[3]郑仁宗“.计算机诊断”和临床推理.医学与哲学,1984,3:5-11.

2.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篇二

关键词: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中医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有利于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增加患者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费用,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提升医院管理效率以及促进学科建设[1,2,3]。临床路径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在美国医疗机构中根据内外环境的改变应运而生。最初目的是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以及降低国民平均医疗费用,但随着其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还发现它具有降低平均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增加患者满意度等优势[4,5,6]。随后,世界范围内关于临床路径的研究和应用逐年升温。我国自2009年6月30日起正式逐步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但中医药临床路径的管理并未完全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评析,以期为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中医临床路径的发展与理论基础

1.1 中医临床路径的发展

中医临床路径最早由张敏州等[7]于2004年提出,该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8]。据统计,2001-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1120多篇临床路径相关论文中,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报道不足20篇[9]。近年来我国加强制定中医药临床路径,2009年中医临床路径制定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拟定选择中医药治带状疱疹、漏病(肛瘘)、乳痈(乳腺炎)、脱疽(糖尿病足)、桡骨远端骨折、附骨疽(骨髓炎)、混合痔、肛裂、单纯胸腰椎骨折、小儿泄泻和胃脘痛(慢性胃炎)等病种作为第一批中医临床路径的病种[9]。2010年11月第一批骨伤科9种中医临床路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0],随后陆续公布了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2011年1月下发,标志着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正式开始实施[11],2012年组织开展第二批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12]。然而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具有其复杂性,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相关科研与实践工作。

1.2 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是注重整体观、辨证观的传统医学学科。它以症状改善为主,强调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治疗以及临床疗效评价[4]。临床路径起源于西医诊疗体系,是否适用于中医学范畴,前人也进行了尝试。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门实践科学,中医和西医一样,可以利用临床路径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在中医诊治过程中体现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性,同时在患者治疗的各方面均能体现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此外中医和中医养生保健均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因此诊疗、护理以及保健间的多专业合作同样也有助于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综上所述中医临床路径的理论基础取决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这两个特点。

1.2.1 中医整体观念与循证医学。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13],它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中医学的思维方式[14]。学者对中医整体观的内涵也有不同评析,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观点。程雅君[15]认为,中医整体观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即时间整体观、空间整体观和时空整体观。循证医学同样突破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具有整体观念,提倡临床措施和医疗决策都要以病人为中心。

1.2.2 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

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原则与循证医学从高准确性和精确性诊断试验获得检查数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治决策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而循证医学的实质是利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发现临床问题,再升华到理论以及方法去指导实践,这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

2 中医临床路径的特点

中医是注重整体观、辨证观的传统医学,以症状改善为主,强调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治疗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中医临床路径基于中医的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遵循中医诊疗的独特性,制定与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2.1 以“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以中为主”为原则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目的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体现中医优势、发挥中医特色。因此中医临床路径必须遵循中医基本思维与理念,坚持“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以中为主”的原则。此外中医临床路径必须充分体现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佳中医诊疗方案并切实解决临床难题,通过科学合理安排住院时间,达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2.2 以具有优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入选病种

从常见和多发病种中筛选出疗效肯定的中医优势病种,作为制定中医临床诊疗路径的切入点。这些病种中医特色优势突出,治疗效果可预期可控制,治疗方案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诊疗过程变异相对较小。

2.3 以重点专科优化的诊疗方案为开发基数

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开发基础为重点专科专病的诊疗方案,是以专科协作组验证优化的诊疗方案为基础,根据各病种行业的诊疗指南全面吸纳中医文献内涵以及老中医经验,结合了中西医先进的研究成果。中医临床路径纳入了中医药的特色疗法、适宜技术、中医诊疗设备等优化中医诊疗方案,这是形成中医临床路径的核心内容。

2.4 规定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路径知识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部分基本原则,按照疾病诊断的主要症状与表现,在体现辨证论治共性规律性的同时,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和客观规律,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相应诊疗方案,比如诊断的要点、辨证论治的种类、方剂中药的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等,从而更能突出个性化的特色诊疗。中医临床路径在充分掌握疾病中医证候规律、辨证分型的规律和病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致病因素、地理差别和患者个体差异。

2.5 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流程

中医临床路径是由医师、护士与其他人员针对一系列特定诊断或手术所制定的适当的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医护计划。在确保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和疗效的前提下,中医临床路径规范了诊疗行为,使得中医诊疗程序达到了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特色更加鲜明。实施临床路径可以促进诊疗过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医疗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了不恰当的诊疗行为,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医疗费用。此外中医临床路径明确了中医手法、牵引、针灸、理疗、口服中药汤剂及其它治疗方法。从适用对象、治疗方案、诊断依据选择、中医证候学观察等内容明确住院流程,给出上限标准住院日并严格规范入院必查项目和可选项目。住院表单则根据不同入院日期包含主要重点医嘱、诊疗工作、主要护理工作等项目内容并需记录病情有无变异。

2.6 突显中医特色优势

中医临床路径纳入了中医药的特色疗法、适宜技术、中医诊疗设备等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让老中医的经验疗法成为临床共同财富,提高年轻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保障医疗质量。

3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中医临床路径的实行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纯中医临床路径的推广受到限制

在现行的医疗和法律体制下,对于纯中医的临床路径推广而言,现行的西医指南或常规是医疗纠纷出现时责任判定的金标准,这样导致临床医生诊疗疾病用西医的诊疗规范解决不了中医的问题,即使是中医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敢用纯中医的手段和方法,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的积极性。另外在多数患者眼中,年轻临床中医师经常由于中医思维根基不牢和临床经验不足,无法灵活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现今在综合性大医院采用纯中医疗法难度较大,很难开展纯中医临床路径。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门诊量大、住院量小,现阶段就可借助中医门诊治疗的优势,让中医临床路径走向门诊,在门诊治疗的病人中去综合评估中医的疗效、康复时间和诊疗费用。

3.2 中医辨证及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性

尽管中医诊断标准国内已颁布一系列严格的规范,但辨证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影响,在实践操作中医护人员往往缺乏客观性,人为主观的因素导致目前中医辨证治疗很难完全客观化和标准化[7],这导致了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十分困难。目前在中医临床中主要采用单一指标进行比较且不统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对临床路径实施后的效果评估不够完整,评价标准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所以制定中医临床路径过程中就提出了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从治疗费用、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12]。目前认为评价指标应主要围绕以下3方面的内容,一是健康/疾病相关指标,如改善健康情况和异常指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二是资源利用/节省评估指标,如住院周期、医疗费用等;三是人本指标,如患者满意度等[16]。总之,目前中医临床路径疗效评价的主流发展趋势是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因此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上,中医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除应具区分性好和有代表性的特点以外,还应结合中医主症、其他症征的变化等情况从多维角度进行评价[16]。

3.3 中医医护人员缺乏临床路径观念

根据目前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制定国内外临床路径依据国家标准和专家意见,缺点是缺乏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17,18]。部分医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持怀疑态度,甚至存在抵触情绪[19],在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各自的角色,工作衔接中常出现漏洞,且存在相互推诿、职责不清的现象。医院管理层对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重视程度不够,且管理体制的科学性不高,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等[20]。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着力构建较为严格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注重激发医务工作者参与临床路径实施的积极性[21]。

3.4 临床路径变异对管理提出的要求

虽然中医临床路径是建立在科学循证医学基础之上且源于实践,但毕竟只是一种预先安排的人为设置的医疗服务程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2]。另外由于病人病情和个人体质不同,对治疗的反应也会不同,所以不能完全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路径来进行诊疗、护理或康复服务,要随机应变,因此临床路径的变异随之而来。因此,做好临床路径变异的管理与应用是科学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先决条件。应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分析变异结果,及早发现病人病情变化趋势完善临床路径,使患者得到合理的检查与用药;二是基于分析变异的数据,优化和改良目前的诊疗、康复、护理和公共卫生措施而积累经验[23]。

3.5 中医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待加强

国内外研究表明,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参与临床路径管理优势十分明显,大大促进了这一质量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基于电子病历实施临床路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电子病历产生的临床诊疗数据是结构化、标准化的,它可以达到临床路径管理可配置、效果可评估、执行过程可控制的水平,实现临床路径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二是便于检索分析以及调取特定病种的诊疗方法,提高制定临床路径的效率和可靠性;三是利用电子病历产生的临床路径较为客观,且可以进行自动验证和自动提醒,信度较高;四是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可以管理和控制医护工作业务流,便于了解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应的费用情况。然而在国内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数字化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刚刚起步,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利用和推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4]。

4 总结与展望

3.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儿腹泻;黄芪建中汤;中医药疗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为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共59例,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1~1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均在3天之内,均为腹泻,便次增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其中伴有发热、呕吐、腹胀者36例,不伴有明显发热、呕吐、腹胀者26例,大便镜检无白细胞,无红细胞,部分有未消化物(+~++),大便培养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比例均大于40%。全组患儿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西医维持治疗。

1.2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儿科学》。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每日10次左右,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或蛋花样,有时伴有少量粘液或未消化物,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胀、纳呆。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给予中医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各药方剂量为:黄芪5~12 g,炒麦芽、大枣、苍术各6~10g,茯苓6~8g,桂枝、白芍、党参、白术、葛根各5~8 g,炙甘草6 g,槟榔3~6 g,木香2~6g。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20~60 mL,每日3次。表邪重可加苏叶5~8 g,荆芥3~6 g;热甚、大便有脓球加黄芩4~6 g,蒲公英3~8 g,黄连3 g;呕吐频作者加旋覆花、炙枇杷叶各5~8 g,法半夏3~5 g;腹痛者加延胡索、枳壳各5~8 g;久泻不止者加莲子5~8 g,乌梅、禹余粮各3~5 g。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维持治疗,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及能量合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日一次,热甚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1.4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中药内服外敷1天~3天后腹泻次数减少至每日少于或等于2次,大便外观成型,临床伴随症状消失;有效:中药内服外敷1天~3天腹泻次数减至每天小于或等于四次,大便水分明显减少,临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中药内服外敷7天后腹泻与临床伴随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资料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一周后对全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9.0%,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属祖国医学泄泻的范畴,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其危险性也就越大。本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呈流行性,但多数为散发,四季均可发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中医认为以感受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六大邪气),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先天性为多)等多见。其主要的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肠,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进入胃后,水谷不化,精微物质不能布散全身,合污而下,并走大肠,导致腹泻。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腹泻严重者常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死亡。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者多见于秋冬季节,大肠杆菌感染等引起者以夏季多见。1992年我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将腹泻病分为感染性(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和其他原因)两大类[3]。祖国医学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甚多,但主要是外感、内伤饮食、脏腑虚损所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金匮要略》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温中补虚,温建中阳而和阴,和里缓急,行气止痛,健脾渗湿止泄。方中黄芪补气,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葛根甘凉,人肝胃经,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白芍养阴而缓肝急;桂枝温阳而祛寒;炙甘草甘温益气,助桂枝辛甘养阳,益气温中缓急,合白芍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大枣补脾,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调营卫;木香调气,槟榔破气,合麦芽消运兼备,开胃和中,振奋食欲,利浊消食导滞、止泻,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木香对肠肌痉挛有松弛作用;苍术微苦性温,芳香悦胃,醒脾助运,对脾失输化、湿盛为主的腹泻有芳香燥湿之功效,临症加减用药,以消食化积,清肠化湿,运脾止泻,诸药合用起到很好的疗效,为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寿元.加昧七味白术汤治疗小儿腹泻36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2):27-29.

[2]孙燕鸿,李艳萍.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久泻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06,11(15):1287.

4.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篇四

时行感冒的中医学经典病机包括六经病机、温热病病机、湿热病病机和温疫病机。目前为止对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基本已达成共识,但临床研究大多缺乏病原学诊断支持。综合地域、气象、病原学、体质等多因素,确立时行感冒关键发病病机,从地域、气象、病原学、体质等几个方面揭示中医外感证的本质是该病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所在。

时行感冒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为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之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行疫病之气流行所致,见于温病的“风温”“春温”“湿温”“伏暑”及伤寒中的“太阳病”“阳明病”。时行感冒四季皆可发病,冬春二季多发,因“春有余寒,热疫易行,冬有烈风,寒疫易行”。时行疫邪分为热疫、寒疫、燥疫、火疫、湿疫和暑疫,其中以热疫、寒疫侵袭人体为多见。六淫之邪犯人体必夹时疫邪毒,正如清·徐延柞在其《医医琐言》中所指六淫之邪无毒不犯人”,该病包括西医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在内。

六淫邪气是引起外感热病的主要原因,是致病的外因,是构成多种热病的主要因素,并强调季节性疾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时疫毒邪侵袭人体能否发为外感热病〈时行感冒〉,与疫毒的多寡、毒气的强弱及自身正气的盛衰有关。

5.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篇五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国内中医类高校在上述问题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医学研究生临床经典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对今后的中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有所裨益。

中医研究生是国家为中医事业培养的高端专门性人才,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使之早日成才,是中医研究生教育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之一,而中医研究生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不足也是目前中医教育中的“顽疾”。本文将从临床经典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改革方向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望能引起读者共鸣和相关人士重视。

一、中医学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现状

1.注重招生数量,轻视中医研究生“去精英化”的现状。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也无可避免的卷入了扩招的浪潮中。一方面,从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从的21.17%增加到的33.07%。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增加的同时,本科生质量下降也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由于生源质量下降,使很多原本达不到研究生要求、对学术没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进入了研究生队伍,扩招后研究生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导师增长,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太多,由于精力有限就不能提供更细致的指导,就导致一些研究生长期处于“散养”状态。

另一方面,国家为提高中医药理论研究水平,探索培养中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新模式,从起,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意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中医药研究生。这些考生中医基础相对薄弱,在对其开展与本科为中医学背景的考生相同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时,为了照顾其能跟上学习进度而削弱临床经典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出现中医学背景的研究生“吃不饱”,跨专业研究生“吃不了”的现象。

此外,在扩招的研究生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只为取得一个学历。这类学生对中医临床经典进行深入研究并无兴趣,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医研究生“去精英化”进程。

2.过于注重科研实验与医疗实践,轻视经典教学与临床的结合。

目前,在很多中医高等院校,考核中医学研究生的标准,极易将其引向只重实验或只重临床实践两个极端。一方面,申报或参与课题级别、实验数据及发表文章等级巳成为学术型研究生必须重视的考核标准,而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就比较侧重科研,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科研中,从而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经典的学习与思考。

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研究生当对于临床实践的渴望往往超过对中医经典的研习。而事实上,这种热情很快会被中医院西化的模式和每天高强度的劳动消磨殆尽。试想,一个研究生每天从事着和本科实习生类似的临床工作,经过一天高强度的西医化临床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最想做的事会是打开中医经典细细品读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开展可谓难上加难。这使得中医高端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的后劲严重不足。

从近代名老中医之路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无不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临床经典并有其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而且其先辈和先师均十分重视其临床经典的学习。他们也指导后学要研习经典,在他们的医案中,运用经典理法治疗疑难重证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可见,学好中医临床经典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是成为合格乃至优秀中医的必由之路。

3.过于注重西医与外语的学习,轻视中医经典的地位。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本科开始就是中医、西医、基础课并行,干扰了学生中医思维的建立与发展,据相关分析,在同样5年本科的学习时间里,西医院校的学生只用1/60的`时间(约60学时)学习简单的中医知识,而中医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却必须用1/3的时间(约1200学时)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在研究生阶段,诸如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甚至占去了更多时间,这些时间本可用于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探讨。

而研究生外语课程的课时数占到了三年总课时数的近一半,为了升学和发展的需要,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外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很多中医研究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医古文知之甚少。这就使其古汉语基础不牢固,不能完整、准确掌握中医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由此产生的困惑和误解,就使其根本无法形成正确、系统的中医思维,更谈不上细细参透中医经典中的规律。

二、中医学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的改革方向

1.合理控制招生数量,强化中医研究生“精英”地位。

针对研究生扩招和跨专业攻读中医类研究生等现实情况,对其教育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各中医院校应守住研究生招生和录取的底线,切不可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忽略了生源质量。既要对其专业成绩等级进行严格划定,还要尽可能深如若了解其思想动态、未来职业规划等情况。还要控制好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切不可盲目扩充导师队伍,避免滥竿充数者误人子弟。另一方面,根据入学研究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因材施教,引导中医研究生使其个性得到发展,不断创造条件使其根据自身条件、个人志向和社会需求,形成最佳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比如对基础较薄弱的研究生,教学不仅要着重夯实中医经典理论基础,还可开设诸如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古代汉语、周易、老子、运气学说、孙子兵法等与中医学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使其文化底蕴更深厚,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医学科的统一性,理顺其中医知识结构,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而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应侧重于临床经典的深入研习并与临床实践结合,建立更多中医临床实践基地,这类基地应尽量避免西医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还原中医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一体化”模式,使学生在“中医模式”下进行学习与实践;创造条件使学生集众医家之所长,尤其是要加强与民间各中医学派(如江浙一带的温病学派、孟河学派、丹溪学派、钱塘学派等)学术传承者的联系。只有这样,中医之根本才能留存,中医研究生在中医人才中的“精英”的地位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

2.完善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实验为我所用。

组织长期从事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资深教师,重新修订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临床经典课程研究生教材。在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采取如对话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多媒体式等多种互动方式。尤其是在如何引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特别是辩证思路方法的自我总结,方证规律的自我发现,临床方药的独立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不再认为中医临床经典是枯燥乏味、难学难用的,而是实用性强、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切不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空谈理论,甚至照本宣科,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优化课程结构以符合学科特点,由于中医的学术理论并不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而是朴素辨证法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完美结合。历史经验和医学实践都证明,中医的经典著作,是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医理论的精妙阐释,也是对中医临床思维高度概括。因此,对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中医临床经典著作的教学,且不应局限于临床经典本身,还应通过对后世医家的注释、应用和发挥,来逐步参悟临床经典理论实质,揭示核心规掉。

现代实验方法分析,治则治法研究等应是为上述目的服务的手段和工具。在实验过程牛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最好能以科研成果为平台,进一步掌握临床经典内容,从而突出临床经典在现代临床运用中的学术价值。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课题级别、发表SCI文章而勉强为之,这样不仅是对学生极大误导,浪费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其结果很可能跟中医的本质规律南辕北辙。

3.强化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队伍素养。

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根据学生的求职需求,定期对中医研究生,尤其是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医师文献学等专业方向所开设课程进行评估,缩减与上述方向关系并X密切的西医课程,酌情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研习中医经典,同时应采取古汉语和外语并重的授课模式,强化中医临床经典及相关课程在中医专业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相关任课教师要想给研究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教学体验,就要加强自身中医临床经典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虽然目前受现实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工作环境、生存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真正能够静心体悟中医经典的教师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中医临床经典教学工作者,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中医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激励调动研究生研习中医临床经典的热情,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小结

6.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篇六

床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精心筹备,今天在我院就要正式揭牌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蔡县中医院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前来参加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我院的揭牌是全县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院几代职工干部努力和期盼的大喜事。中医院建于1984年,它的前身是城关卫生院,经过几代的风雨同舟、艰苦创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已发展成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我院的揭牌必将更加激发广大医务人员钻研技术、爱岗敬业、提高优质服务的激情,将全面推动我院乃至全县中医事业的大发展。

近几年来,上蔡县中医院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自身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内涵建设,使管理水平、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全面提升了上蔡县中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我院的揭牌,是高等医学院校与临床

1医院合作的又一成功盛事,临床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的挂牌仪式,将是双方友好合作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一个新机遇,一个新跨越。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我院的揭牌,使上蔡人民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水平,我院广大干部职工将以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在我院的揭牌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以发展中医院特色优势为主题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科技攻关水平,努力建设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环境一流,职工心情舒畅,群众、领导、社会各界满意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上蔡崛起、为上蔡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万事如意,全家和睦!

7.中医治疗脾肠病症临床研究 篇七

关键词:脾肠病症,中医,临床研究

脾肠病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1]。中医理论认为, 该症属于“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西医治疗主要根据症状给予西药, 治标不治本, 效果一般。本文主要研究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临床效果, 选取100例脾肠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进行西医西药治疗和中医内科辨证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00例脾肠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 对照组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9~78岁, 平均年龄 (54.5±3.2) 岁;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8~79岁, 平均年龄 (53.5±4.3)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实用中医内科学》[2,3]中关于上腹部反复或持续的疼痛、恶心、反胃、胀气等症状, 持续时间4个月以上。经胸透、CT等检查无其它器官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医西药治疗:吗丁啉, 3次/天, 10mg/次;雷尼替丁, 2次/天, 150mg/次;维生素B, 3次/天, 120mg/次。口服, 30天为1个疗程。

1.3.2 观察组

采用中医内科辨证治疗, 药方组成为:槟榔15g、云木香8g、党参20g、茯苓20g、厚朴15g、白术20g、枳实20g、炙甘草12g、干姜8g、麦芽20g, 所有药材加水煎煮, 每天1剂。同时进行针灸治疗, 气海、中脘、足三里, 配合行针阴陵泉、内关、公孙穴, 每天1次。30天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痊愈:临床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 2个月内没有发作;有效:部分症状消失, 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腹痛腹胀等症状没有减轻, 无好转迹象。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脾肠病症为消化系统常见病, 易复发, 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辨证治疗从整体出发, 认为脾肠病症是指由脏腑失调、外邪侵入、情志不遂、内伤饮食等因素诱导, 肠道、脾胃等发生的一系列病症, 中医治疗主要选用中药方剂治疗。西医治疗效果并不明显[4,5]。本研究所有患者主要症状为嗳气不爽、胃痞隐痛、厌食呕吐等, 胃部表现均为阳明燥土, 由于外邪入侵、饮食不当不规律、心情变化波动大, 均会对胃部造成伤害, 长久会导致气虚胃弱, 引发胃痛胃胀。

本研究中药配方中, 党参为君药, 性平, 味甘且微酸, 《本草纲目》中记载中期胃弱可选用党参调补, 是治疗胃虚气弱的根本药物。白术为臣药, 性温, 味甘苦, 《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术可扶植脾胃、消食除痞, 有效改善腹胀腹痛症状。炙甘草调和所有药物药性, 为使药。槟榔可消食积;云木香可理气疏肝、行气止痛、健脾消滞;茯苓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厚朴可行气消滞、降逆平喘;白术可健脾利水、燥湿利水;炙甘草可补脾和胃;麦芽可健脾开胃。诸药合用, 共奏补脾益气、行气活血之功效。

综上所述,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医治疗脾肠病症效果确切, 能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可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 2009, 1 (1) :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3:74.

[3]王永炎, 鲁兆麟.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98-403.

[4]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 2009, 10 (1) :10-11.

8.冠心病中医临床的防治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临床治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中医学认为冠心病是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属于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论治时视病情变化而定;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使心胸之阳舒展,血脉运行畅通。进行辩证分型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现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我区医院收治并经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66例,年龄45~69岁,平均57岁。

1.2 方法

1.2.1 治疗

(1)活血化瘀法: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心脉不整等。常用方剂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川芎5g、生地黄9g、怀牛膝9g、柴胡3g、赤芍6g、当归9g、桔梗5g、枳壳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方中桃仁、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组成此五味药药性温和,活血而不破血,行气而不伤正,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2)芳香温通法:主要症状为气滞血瘀,寒凝则加重气滞血瘀。常用方剂如苏合香丸:苏合香3g、龙脑3g、青木香6g、安息香6g、熏陆香3g、沉香6g、麝香6g、丁香6g、香附白檀香6g、荜茇6g、白术6g、诃黎勒6g、朱砂6g、水牛角6g。研药为末,制成丸剂,1d3次,每次1丸,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温中之功效。(3)宣痹通阳法:表现阳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乘虚痹阻,故用宣痹通阳法。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实24g、薤白9g、半夏12g、白酒(适量)三味同煮,分温再服,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化瘀之功效。(4)益气补肾法:胸痹心痛者本虚以气虚最多见,其次阴虚、阳虚。通补兼施,扶正祛邪同时应用,常用益气方四君子汤:人参9g、茯苓9g、白术9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用补益气血,滋阴补阳,扶正祛邪。(5)其他治疗:从心、肝、脾三脏论治,采用调肝、理脾、养心之法治之而获效。用柴胡10g,赤芍10g,白芍10g,丹参30g,郁金10g,半夏10g,青皮6g,陈皮6g,茯苓15g,白术10g,砂仁6g,黄芩10g,太子参10g,麦冬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本方为逍遥散、六君子汤、生脉饮、丹参饮、二陈汤、小柴胡汤等六方合用加减化裁而成,具有调肝、理脾、养心之功。柴胡、青皮、郁金、白芍疏肝柔肝、解郁止痛;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砂仁调理脾胃,和中化痰;太子参、麦冬、甘草益气养心;丹参、赤芍养血活血通脉,黄芩与柴胡配合,清透肝经之郁热。诸药合用,可使肝郁得疏,脾虚得复,心虚得养,瘀痰得化,郁热得清,则胸痹心痛可除。

1.2.2 预防

(1)一般预防注意饮食,不要超食;减少胆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摄取量;保持乐观态度,少酗酒,不要吸烟。保持充足的睡眠,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2)药物预防平时可服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一定常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药物,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逆转心脏肥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同时还要保证正常血液粘稠度,可服用活血化瘀药,如复方丹参片、川芎嗪片等。

2结果

2.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

2.2治疗结果治疗痊愈4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5.5%。

3讨论

冠心病是当代威协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广泛已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疾病形成的过程中,肾虚为本,痰疲为标,肾虚内生痰痕。若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则津聚成痰,痰浊淤塞,心脉闭阻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承滋养心阴,心阴不足,心火偏旺,灼津为痰,痹阻心脉。痰饮积久,淤滞血脉,必酿淤血内阻,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基本法则,但是冠心病在临床上确实存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等证。本虚以气虚、气阴两虚多见,累及脏腑主要在心,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血脉不通而发为心痛;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其次为痰浊,寒凝仅为诱因并非主要病因。不论是血瘀、气滞还是痰浊,主要病机在于心脉痹阻、脉络不通而发为心痛。因此活血化瘀法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独到之处。总之,要辩虚实、明标本进行补虚或泻实,或标本兼顾,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要积极预防避免冠心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133~180.

[2] 杨丽,刘海涛.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进展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6(3):149.

9.中医临床实践 篇九

病案一:

患者,赵依斌,男,36岁。初诊2011年5月20日。反复腹痛腹胀头痛三月余,近一个星期来持续频繁发作,食少,口渴喜冷饮,四肢乏力,口苦,排便不爽,口唇干燥有裂痕,舌苔黄腻,脉数。平素喜饮烈酒,三天前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辨证:腹痛(湿热内蕴,热重于湿)治法:健运脾胃,清热燥湿兼顾养阴

黄芪12g白术15g厚朴10g木香9g(后下)砂仁12g黄芩10g黄连6g天花粉20g 麦冬15g石膏25g(打碎先煎)知母10g蔓荆子9g 川芎9g山楂15g。水煎服,3剂。药后症状消失,嘱其清淡饮食忌油甘厚腻之品,适当饮用低度酒。

病案二:

患者,罗巧梅,女,61岁。初诊2011年9月15日。病人子宫下垂17年行子宫全切阴道修补术后反复腹痛一月余,近来腹痛加重,伴腹泻,食少,口渴饮少,神疲乏力,舌边有瘀点,脉细涩。辨证:腹痛(气虚血瘀夹热)治法:补气活血化瘀,止泻。

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 黄连6g木香9g白头翁10g秦皮10g肉豆蔻10g。2剂水煎服。

二诊:9月18日。药服2日后,腹泻止,饭食增,口不渴,腹痛较前减轻。舌边瘀点仍见,因病人惧服中药,嘱其用米汤送服云南白药1g每日三次,连服7天。服后症状消失,嘱其用黄芪泡水继续服用云南白药1个每日2次,继续巩固半月。

(颜德馨:术后疼痛多与瘀血有关,瘀可化热)

病案三:

患者,陈美珍,女,50岁。初诊2009年7月20日。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夜间更甚,曾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给予X线CT检查未见异常。近来加重甚至影响到睡眠,痰少,舌苔白腻,脉滑。辨证:咳嗽(痰蕴)治法:宣肺止咳化痰疏肝

紫菀15g款冬花15g桔梗9g白前10g炙麻黄10g杏仁12g当归15g 代赭石30g(打碎先煎)旋覆花15g(包煎)茯苓10g陈皮10g柴胡12g香附10g。5剂水煎服。服后症状消失。

10.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篇十

一.

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

婚姻状况:未婚

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

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

咳嗽

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草2g

芩10g

菀8g

部8g

牛蒡子6g

仁6g

翘6g

荷8g

金银花8g

叶15g

枇杷叶6g

茹10g

蜕6g

梗6g

黄3g

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

草3g

芩10g

胆南星10g

部10g

牛蒡子6g

仁10g

翘6g

荷8g

金银花10g

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蜕10g

梗6g

翘10g

根10g

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15g、竹茹10g

2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2

老年女性

受凉后出现咽喉干,怕冷,鼻塞,咳嗽咯痰,口服西药后咳嗽咯痰好转,鼻塞好转,易半身汗出,受压部位明显,咯少量黄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稍弱。

辨证为气虚感冒

处方:参苏饮加减

参30g

紫苏梗15g

皮15g

壳15g

胡15g

法半夏15g

根15g

草6g

梗15g

苓15g

芍15g

枝10g

茹10g

胆南星30g

仁15g

菀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好转,咳痰不利,咯少量黄粘痰,饮冷水后咳嗽明显,纳可,大便不成形

参30g

草6g

芍15g

法半夏15g

菀15g

黄6g

仁15g

皮15g

壳15g

辛6g

紫苏梗15g

茹10g

枝10g

苓15g

胆南星30g

梗15g

3付

随访诸症缓解。

病案3

咳嗽

咳嗽3月余,于本地乡镇医院行胸片无异常。口服西药无明显缓解。咳嗽频繁,干咳为主,白天夜间均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咳嗽,咽喉无疼痛,背心不冷。咳后汗出,自觉身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外感咳嗽,表邪未尽

处方:三拗汤加止嗽散

黄6g

仁15g

菀15g

款冬花15g

部15g

前15g

牛蒡子15g

蜕15g

五味子10g

芩30g

草6g

仙鹤草30g

子10g

梗15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

g

3付

二诊:咳嗽时间缩短,咳嗽频率无改善,仍感乏力,精神差,咳嗽后汗出明显,无咯痰,干咳为主,1天咳嗽10余次,闻及刺激性气味及咽痒时咳嗽明显,睡眠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咳嗽时伴有流清涕。

南沙参30

g

草6g

芪30g

芩30g

前15g

菀15g

精30g

部15g

五味子10

g

牛蒡子15g

仁15g

款冬花15g

蚕15g

蜕15g

梗15g

仙鹤草30g

徐长卿15g

茶15g

3付

咳嗽好转,痰难咳,易感疲乏,睡眠差,无流涕,原方去徐长卿,儿茶加陈皮15g,法半夏15g

3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偶有咳嗽,干咳为主。

病案4:咳嗽

儿童

诉咳嗽5天,干咳,食则宜干呕,夜啼,大便偏稀,带泡沫,精神较差,近2日轻微发热,家属自测体温波动37.2-37.8℃。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仁3g

草2g

芩6g

梗3g

花6g

翘3g

叶6g

法半夏2g

茹3g

曲6g

焦山楂6g

皮3g

2付

复诊:药后咳嗽减轻,夜间明显,纳食差,汗出减少,大便不成形,睡眠可

蝉蜕3g

苦杏仁3g

建曲6g

陈皮3g

法半夏5g

茯苓8g

甘草2g

黄芩6g

焦山楂6g

桔梗3g

桑叶6g

蜜枇杷叶3g

2付

病案5

感冒

女性

诉感冒后鼻塞流涕,遇冷空气打喷嚏,平素冬天怕冷,夜寐欠佳,无口苦,小便黄,既往大便偏稀,现大便正常,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辨证:感冒

气虚感冒

处方:桂枝加玉屏风汤

枝15g

芍15g

枣15g

徐长卿15g

夷10g

芩30g

芪30g

术15g

风10g

地肤子15g

薏苡仁30g

草6g

仙鹤草50g

参30g

补骨脂15g

鹅不食草15g

3付

随访未再有流涕、怕冷明显减轻。

病案6

咳嗽

自诉感冒1月余,前期发热,最高体温38.3℃,输液治疗后好转,现症见:痰多,咳黄痰,咳嗽时牵扯胸部疼痛,头稍昏痛,背冷,口干,夜尿4-5次/夜,无汗出。舌质红苔稍黄腻,脉浮滑。

辨证为痰热咳嗽

予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草6g

翘15g

黄芩30g

黄6g

苦杏仁15g

鱼腥草30g

冬瓜子30g

志6g

梗15g

胆南星30g

根30g

葶苈子15g

桂枝15g

芍15g

夏15g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好转,胸痛未见,下肢乏力,出汗多,背心不冷,胃脘不适,稍有反酸,梦多,舌暗红,苔白腻,脉滑。

草6g

芩30g

芍15g

法半夏15g

根30g

葶苈子15g

冬瓜子30g

苦杏仁15g

翘15g

枝15g

胆南星30g

梗15g

胡15g

海蛤粉30g

芪30g

随访咳嗽、咳痰基本缓解。

病案7

咳嗽,咳嗽,每年秋季发作,此次持续2月,受冷风吹时明显。喉中有痰,言语增加时咳嗽明显。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风寒咳嗽,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黄6g

仁15g

菀15g

款冬花15g

部15g

前15g

牛蒡子15g

蜕10g

五味子10g

芩30g

草6g

仙鹤草30g

梗15g

3付

复诊

咳嗽缓解,痰少,偶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加桂枝10g、白芍15g

3付

三诊

咳嗽仍作,咯白色泡沫痰,咳嗽次数减少,易出汗,无明显气紧。

原方加诃子10g

3付

病案8

感冒

诉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昨日夜间体温37.8,出汗多,活动、睡眠时出汗明显,大便干,痰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叶30g

花15g

梗15g

翘15g

仁15g

草6g

荷8g

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鱼腥草30g

淡竹叶15g

芩15g

部15g

蜕10g

2付

二诊诉前日体温39℃,伴恶寒,无寒战不适,仍有咳嗽,痰较黄,量稍较前减少。汗多,自诉腹痛,按压无压痛。查咽充血,扁桃体红肿,舌脉同前。

蚕15g

罗汉果1个

桔梗15g

连翘15g

仁15g

草6g

桑叶30g

芦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枳壳15g

蜕15g

芩20g

部15g

3付

三诊:无腹痛,咳嗽好转,有痰,痰减少,汗出减轻,未有发热,扁桃体红肿无脓点,原方去枳壳加鱼腥草30g

3付

四诊:咳嗽好转,纳可,痰呈白色,稍多,扁桃体无充血,稍感疲乏,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

辨证:痰湿蕴肺

处方: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15g

参30g

苓20g

草6g

术15g

皮15g

牛蒡子15g

蚕10g

梗15g

蜕15g

曲30g

朴15g

3付

病案9

咳嗽5天,咯吐黄白痰,时有泡沫痰,口干,无咽痛,咽痒,轻微出汗不适,鼻流清涕,平素体型偏瘦,胃纳可,未有发烧,查见:咽喉轻微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叶20g

花15g

梗15g

翘15g

仁12g

草6g

荷10g

根30g

部10g

蜕10g

法半夏10g

罗汉果1个

2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

病案10

感冒

诉感冒10天,咽喉有痰,咳嗽,睡前易清嗓,咽喉痒,睡眠时未见明显咳嗽,偶有鼻塞、流涕,口干,眼稍干涩,无流泪。有轻微发烧,体温37.8°,汗出,舌稍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叶30

花15g

梗15g

仁15g

翘15g

根15g

草6g

荷10g

牛蒡子15g

朴15g

苑15g

部15g

蜕10g

2付

复诊:偶有咳嗽,痰少,常清嗓,白天咳多,口干,活动后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叶30g

梗15g

仁15g

蝉蜕10

g

翘15g

根30g

草6g

薄荷6g

牛蒡子10g

苑15g

部15g

僵蚕10g

陈皮15g

2付

随访感冒、咳嗽好转80%,白天基本不咳嗽,夜间偶有1-2次咳嗽。

病案11咳嗽

诉咳嗽剧烈,痰少,身痒,口干,怕冷,鼻塞,无流涕,咽痛咽痒,反酸,无打嗝、肚子胀,无胃痛、烧灼感。无汗出、发热。舌淡红苔腻。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寒咳嗽

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黄10g

仁15g

菀15g

款冬花15g

部15g

前15g

牛蒡子15g

蜕10g

草6

g

地肤子30g

梗15

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g

枣30g

3付

复诊诉遇灰尘咳嗽,气稍紧,胸胁痛,有痰难咯,易疲倦,未再身痒,怕冷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黄10g

仁15g

菀15g

款冬花15g

部15g

前15g

牛蒡子15g

蜕10g

五味子10g

草6g

仙鹤草30g

梗15g

徐长卿30g

南沙参30g

枣15g

旋覆花15g

辛6g

3付

三诊偶有咳嗽,痰多,呈黄白相间,乏力,气紧明显,恶寒,仍有反酸,二便难解。舌淡红苔薄腻,脉浮滑。

旋覆花15g

芍15g

草6g

紫苏梗15g

长前胡15g

法半夏15g

苦杏仁15g

白芥子10g

梗15g

菀15g

部15g

仙鹤草60g

胡15g

芩30g

子10g

壳15g

紫苏子30g

海蛤粉30g

车前子30g

3付

随访诸症均明显缓解。

病案12

咳嗽

咳嗽一周,于本地乡镇医院口服西药后咳嗽无明显减轻,现在咳嗽咯痰,痰少,伴咳剧时气喘,背部起皮疹,未有发热,咽痛不适。查:咽喉轻微充血。舌红少苔,脉浮数。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叶15g

花15g

梗15g

仁15g

翘15g

根20g

草6g

荷10g

地肤子30g

蜕10g

草15g

枣15g

芩15g

板蓝根15g

徐长卿15g

龙10g

3付

复诊仍咳,还是有痰,痰少,早上黄痰,白天白痰,其他症状缓解,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叶30g

花15g

梗15g

仁15g

翘15g

根20g

草6g

牛蒡子15g

芩15g

朴15g

夏15g

皮15g

3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13

咳嗽

咳嗽2月余,咳白色泡沫痰,气紧,背心凉,无汗出,疲乏易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滑。

辨证为寒痰犯肺

处方:小青龙汤

黄10g

姜10g

辛6g

五味子10g

枝15g

芍15g

法半夏15g

仁15g

部15g

菀15g

芩30g

翘15g

浙贝母15g

梗15g

蜕15g

3付

复诊天气变化易气紧,背心不冷,痰多咳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黄10g

姜10g

辛6g

五味子10g

枝15g

芍15g

法半夏15g

仁15g

部15g

菀15g

芩30g

翘15g

浙贝母15g

梗15g

蜕15g

制天南星30g

3付

病案14

感冒

诉受凉感冒后鼻塞难通气,晚上易被憋醒,流清涕。怕冷,咳嗽,有痰,痰呈黄白色,遇到风则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平常身体弱,容易感冒。

辨证:感冒

风寒表虚

处方:桂枝汤加减

枝15g

芍15g

枣15g

草6g

姜10g

苍耳子10g

夷10g

芩30g

荷6g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翘15g

叶30g

芪30g

3付

复诊:诉服上方后鼻塞有减轻,夜间无憋醒感,未流清涕,怕冷感有缓解。黄白痰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枝15g

芍15g

枣15g

草6g

姜10g

苍耳子10g

夷10g

芩30g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陈皮15g

翘15g

芪30g

3付

随访鼻塞减轻70%。因有事外出故未再来复诊。

病案15

咳嗽

诉咳嗽咳痰,痰多,痰呈黄,稠厚,有块,口干,口苦,气稍感紧。无胸闷痛,无怕冷,汗出。咽喉不痛,痒。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辨证为痰热咳嗽

处方:清气化痰汤

胆南星30g

法半夏15g

皮15g

实15g

仁15g

瓜蒌子30g

芩30g

部15g

菀15g

翘15g

鱼腥草30g

梗15g

草6g

旋覆花15g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减轻,痰黄减少,口仍干苦,气紧减轻。无发热、出汗。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在原方上减旋覆花、紫菀、百部加芦根30g、柴胡15g

上一篇:十一册语文教案(新人教版)下一篇: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