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考点归纳

2024-08-15

工程项目管理考点归纳(共6篇)

1.工程项目管理考点归纳 篇一

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交流的知识。(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可以交流的,信息形成知识)

信息的特性

共享性、时效性、事实性、层次性、价值性、可存储性、可传输性、增值性、不完全性、滞后性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

按处理的对象,可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3、决策支持系统(DSS)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特点: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人机系统,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一)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战略管理:规定企业的目标、政策和总方针;企业组织层次;决定企业的任务。战术管理:资源的获得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资金的监控等。作业管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在预算限制内活动

(二)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层次结构

按管理职能划分,管理信息系统可由下列子系统构成:销售与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财务与会计子系统;人事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MIS开发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步骤: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开发顺序、资源分配等。系统分析:可行性分析、系统调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设计:代码设计、系统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程序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解决系统“怎样做”的问题。系统实施:程序的设计与调试、系统转换。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运行及系统评价。

优点 1严格区分系统开发的阶段性2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相结合3用户至上4符合实际,客观性和科学化5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6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缺点1开发周期过长2过于理想化

2、原型法

特点:

1、实际可行。原型不是抽象的系统结构模型或理论设计模型,而是可以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

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原型是形成最终系统的基础,通过不断丰富其功能,3最终形成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产品

4、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过程:1.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功能。2.构造初始原型3.运行、评价、修改原型。4确定最终信息系统。优点 1有利于对问题的认识 2便于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 3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风险 4能够启发用户需求 5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

缺点1与结构化系统开发相比,原型法不够成熟,不利于控制和管理,对软件开发工具依赖性强2原型法系统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系统全面、细致的分析,可能导致系统质量不高,从而增加系统维护的代价。

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动态连接性。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4个阶段:

1、基本MRP阶段原理: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计算物料需求计划,以达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2.闭环MRP阶段原理:以能力满足为前提,实现物料需求计划。

3.MRP-II阶段原理: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

4、ERP阶段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规范的、结构化方法。

BSP法的作用1)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子系统的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BSP法的步骤

1)定义企业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各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企业各级管理的统一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要服从总体目标。

定义企业过程的对象——资源及其生命周期。

资源:关键性资源、支持性资源、计划与控制性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产生、获得、服务和归宿

2)定义企业过程定义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企业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定义企业过程的步骤

1识别企业过程:关键性资源、支持性资源采用生命周期法识别企业过程;计划与控制性资源按其特点具体分析 2合并、汇总企业过程绘制组织过程矩阵

3)定义数据类是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划分子系统,确定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实施的先后顺序。

数据类的概念: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信息归成一类数据,称为数据类,如客户、产品、合同等,都可以成为数据类。

定义数据类的方法:实体法和过程法

4)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是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划分子系统,确定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实施的先后顺序。

步骤:1绘制过程数据类矩阵2划分子系统3确定子系统4确定子系统的实施顺序

CSF法

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规划。1.CSF法的主要步骤☆ 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 明确各关键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2.CSF的优点CSF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能够较快地取得收益。3.注意事项应用CSF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来自对待开发系统的迫切性,而可行性则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是否具备。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管理上的可行性(管理者对系统开发的态度、管理条件)2)技术上的可行性(软硬件支持、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3)经济上的可行性(开发费用支持、预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调查

1、组织结构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科室等)的组成以及这些组织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常用组织结构图来表示。

2、组织结构调查的内容

详细了解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决策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对新系统的要求等。业务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调查的方法: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

2、业务流程调查的内容 包括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经去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报告、单据、屏幕显示等)。业务流程的描述——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不合理流向。

数据流程分析

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存储介质的典型格式;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式和计算方法;在收集到的单据、报表上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在收集到的单据、报表上注明各数据项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

数据流程图:是数据流程调查的结果,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流程图具有以下两个特性

抽象性:表现在它可以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信息中的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数据元素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作进一步完整地描述。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1结构化语言 :※ 简单祈使语句※ 判断语句※ 循环语句

2判断树 3判断表

系统设计内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物力配置方案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代码设计原则:代码的唯一性,可扩充性,代码要易于理解,要尽量避免误解,代码结构不易出错,长代码应分段

分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校验码;

数据库的设计就是从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抽象过程,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三个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即实体-关系模型,其具有三种基本成份:实体、关系(联系)和属性。用E-R图来表示。

逻辑模型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为能被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即关系模型、网状模型或层次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逻辑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

输出设计的任务是使管理信息系统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目的是为了正确及时反映和组成用于管理各部门需要的信息。信息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系统的成功与否。系统设计过程与系统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具体业务要求,确定适当的输入形式,使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正确的信息。输入设计的目的是提高输入效率,减少输入错误。系统实施阶段是要继承此前各阶段的工作成果,将技术设计转化成为物理实现,是前两个阶段工作成果的结晶。

主要内容: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 系统调试的目的是找出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系统转换方法:直接切换法,并行切换法,分段转化法

2.工程项目管理考点归纳 篇二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际上体现了一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被称为宏观管理体制,后者则是微观管理体制。

2、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间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

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

(1)中央集权型 以法国、意大利为典型。

(2)权力分散型 美国。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以德、日、英国为代表。

4、我国的高校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即“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5、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管理包括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1)欧洲大陆模式,法国、意大利。(2)美国模式,(3)英国模式,6、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7、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在结构上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和系。

相关推荐: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3.政治--初一二考点归纳 篇三

一、“最„„”

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性。

2、自尊的表现?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2)重要表现:知耻。

3、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4、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投射社会实践。

5、面对社会影响,最重要的是学会选择。

6、我们最亲的人是父母。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8、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其它2个?)

9、诉讼途径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0、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

11、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12、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是认识自我的最佳途径(更全面、更客观)

13、人身权利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

14、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15、法律具有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最本质特征);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6、实力,是撑起自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二、“„„核心”

1、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2、诚信的核心是善。

3、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

4、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6、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

7、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三、“„„关键”

1、自强的关键是战胜自我。

2、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3、尊重理解是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关键。(其它的?)

4、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其它的?)

四、“„„表现”

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性。

2、自尊的表现:1)知耻;2)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要格。

4、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5、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6、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要求: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7、干涉、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

9、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侮辱他人;诽谤他人。起、叫别人绰号(花名)是侵犯名誉权(人格尊严权)的行为,而不是侵犯姓名权和荣誉权。

10、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表现: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非法逮捕。

五、“„„途径”

1、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劳动创造。

2、认识自我的途径有: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3、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4、公民维„„权的“通用版”:

第一,„„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依法保护公民的„„权;

第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可采取非诉讼途径来维权:①与„„(侵权、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组织、个人(如消委会、老师)调解;③向„„政府机关(如工商局)投诉;

第四,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六、“„„(基本)要求[做法]”

1、正确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要求我们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尊重的要求: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3、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4、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5、宽容的要求(做法):

①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②宽容要讲究策略,但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③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我。

6、诚信的要求(做法):

①言而有信,一诺千金。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③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④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⑤我们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我们要站在法律一边。⑥要尊重他人的隐私。⑦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我们需要说些“善意的谎言”,这是在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7、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8、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七、“„„特征”

1、过渡性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2、法律的最本质特征,是它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它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4、义务教育的特征,是它具有国家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5、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八、“„„方法(做法)”

1、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注意:答题时要采用“方法+做法”)

1)使用注意转移法;如„„2)合理发泄法;如„„3)理智控制法。如„„

2、从容应对考试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要增强自身实

力。4)如: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等。

3、培养自强能力的方法?

1)理想是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3)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4)勇于面对困难,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5)自强要从少年始,少年能自强。

4、应对挫折的方法?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学会自我疏导。

5、磨砺意志的方法?

1)必须树立正确的目标;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应善于管理自己;4)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6、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2)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想是关键;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结果要求同存异。3)要学会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九、“„„关系”

1、知耻和自尊的关系: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

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相互依存,两者是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

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谴责的行为。而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则不一定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一般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犯罪行为一定是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轻,没有触犯刑法,不会受到刑罚处罚。犯罪行为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必定触犯刑法,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4.组织行为学考点归纳 篇四

2、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在管理职能的讨论中,人的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计划、组织、控制都必须以对组织人力资源的掌握为前提,理解员工行为的规律性。而激励、领导则更是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4、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

5、组织行为:个人、群体、组织

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中,前两个单元--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把组织行为学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而进行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

7、组织行为学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8、组织行为学定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9、在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组织行为学模型中,因变量通常有生产率、缺勤率、流动性、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组织承诺、组织主人翁意识)

10、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X 理论)

(二)社会人假设:梅奥(霍桑试验)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阿吉雷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麦格雷戈Y理论

(四)复杂人假设:埃德加·沙因

11、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论点: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13、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4、需要转变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求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15、价值观体系的由来:一部分是遗传的,其余则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民族文化,家庭教育,教师,朋友等

16、价值观的分类:

(一)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

(二)罗可齐的价值观分类: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17、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与我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18、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如果在对一个人的知觉过程中,某人给我们留下了比较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将影响到以后我们对他(她)的知觉。反之亦然。即使我们感知的某人表现已经变化了,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也将是缓慢地、滞后地改变的。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看待别人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看人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人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凡是领导者、公关人员、供销人员、做群众工作的管理人员等,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又确实是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

19、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第二,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2.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分析时常做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任务(事业)难度大小,四是机遇状况的好坏。

3.归因理论对认识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组织活动中,各级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20、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

21、组织公民行为:个体的行为是自由的,并非直接地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这种行为的不断积累能够增加组织的有效性

22、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都是呈现负相关关系

23、工作满意度的重要特征:工作本身、公平的薪酬和晋升政策、上级的管理、同事、工作条件(可能是简答题)P7824、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从管理的角度说,人格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是个体所有反应方式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总和。

25、: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的含量决定了人的气质

1.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于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较强。

2.粘液质,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言语、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情感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内倾性明显。

3.胆汁质,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外倾性明显。

4.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易于疲劳、疲劳后也易于恢复。办事不果断和缺乏信心。内倾性明显。

26、三因素具体包括:情感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简单地说,人们之所以留在组织中是由于他们愿意(情感),有需要(连续性),或是感到应该如此(规范化)。

27、我国学者凌文铨等提出了组织承诺的五因素观点: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

28、职业承诺也可以表现为情感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分别是指: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转换职业的难度;由于社会规范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

29、上司承诺:上司承诺也可以表现为情感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分别是指:对上司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变更上司会给自己带来损失;由于社会规范(例如“ 上司曾有恩于我,我应该知恩图报”)而导致的不愿变更上司的程度。

30、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一)员工-组织匹配

(二)期望满足

(三)因果归因

(四)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

(五)回顾性文饰作用

31、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2、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33、间断-平衡模型:群体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以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分水岭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群体运行的方式与第二个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

34、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成员们扮演任务角色的多而扮演维护角色的少,则被称为任务群体。这种群体很适合应付紧急任务,但很容易瓦解。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多扮演维护角色以帮助群体发展为团队群体。

35、凝聚力的作用:满意感、沟通、生产率

36、顺从(从众):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导致顺从现象产生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37、处理冲突的二维模式:竞争型方式、合作型方式、妥协型方式、回避型方式、体谅型方式

38、团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团队是由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中的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39、创建成功的团队:

(一)阻碍团队成功的潜在障碍:团队成员内部的冲突、团队得不到相应的资源、管理层过分干预团队、团队与外部合作不力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具有对共同目标的信念、对团队有高度的承诺与投入、团队成员有相互信任和依赖感、成员全力投入并通过协商作出决策、自由畅通的信息沟通、公开表达情感和不同意见、团队自己解决其中的冲突、(离职、缺席、事故、错误和抱怨的低发生率)

(三)创建成功的团队应该注意的问题:(1)澄清团队使命和目标。(2)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3)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4)设定适当的绩效标准。(5)设置合理的奖酬体系。(6)要有清晰的行为规则。(7)培养团队精神和外部支持。(8)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9)保持团队的开放和创新。

40、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以及职位、职责和职权对应程度上都是不同的。两者相比较,正式组织具有法定性、以组织为纽带,更具有确定性和明确性;而非正式组织则以感情为纽带,更具有社会属性。本质上来讲,非正式组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要,通常是在友谊和共同爱好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由于个体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正式组织很难满足其所有需求,非正式组织便常常伴随着正式组织产生,所以说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是相促而生、相伴而存的。

41、政治行为的第二种观点———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1.政治行为的领域:组织结构变动、部门间协调、管理连续和资源分配2.增强权力基础的策略:介入高不确定性的领域、创造依赖性、提供资源、战略应变

3.使用权力的政治策略:(1)建立联盟。(2)扩充网络。(3)控制决策前提。(4)增强法定权和专长权。

(5)明确表述倾向,含蓄使用权力。

42、建立越级报告管理机制:(1)明文禁止越级报告,以防对正式沟通机制的破坏。(2)组织要积极进行个别访谈。(3)健全其他各种沟通方式,接受组织成员的建设性与创造性意见,并使他们能够提供反应事实的信息与资料(4)对越级报告处理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43、期望理论的内容: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他们某方面的需要。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44、公平理论的内容:,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45、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6、成就需要和工作绩效的关系:首先,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其次,在大型企业和其他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原因是高成就需要者往往只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兴趣,而不关心如何影响别人去做好工作;其次,归属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最后,可以对员工进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成就需要。

47、组织文化的结构:器物层》制度行为层》观念层

48、三力理论:政治力(企业竞争力的保障)经济力(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文化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49、第五级领导:将谦逊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融于一身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催化剂

50、魅力型领导: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能深刻影响他人的行为、感情,经常被人们当作史诗般的英雄或楷模式的人物持有明确价值观的领导者,通过明确表达愿景,向组织和工作中注入自己的价值观,使得被领导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情感与之发生共鸣,从而唤醒追随者对集体愿景的认同,导致领导者自我价值的实施。组成要素: 种子要素,基本要素,衍生要素,强化要素领导过程:领导者注入价

值观,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共同价值观的强化价值观领导者方式成功的原因:第一,基于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愿景,为企业变革和努力指明了方向,克服了变革的不确定性;第二,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者的强烈自信与对下属和工作(愿景)的信心,是克服下属焦虑与疑虑的镇静剂

51、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多信奉的价值观共享和强烈认同,持有

52、交易型领导理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认为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契约行为,目的在于交换特定有价值的食物。

53、沟通就是信息交流

54、在组织行为学中,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同理解的过程。

55、沟通模型包括七个组成部分:信息源;信息;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反馈。

56、正式沟通按信息的流向分类: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57、下行沟通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容易形成一种权力气氛,影响士气;对下属人员是一种负担;逐级传递信息有曲解、误解和搁置现象。这些信息失真现象伴随沟通所涉及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补救的方法是辅以自下而上的沟通。

58、不少管理者对这种沟通重视不够,即对来自下属人员的信息注意不够,对他们的要求了解不够,经常出现管理者的看法不符合下属人员思想实际的现象。

59、平行沟通是同一管理层次的人员间的信息沟通,是要通过协商、合作、谅解来互通信息,以进行业务协调,取得行动上的一致。

60、组织变革的内容:一个单位的组织改革一般都从三方面着手:组织结构、技术和人事方面。

61、变革阻力和发动员工:1.第一,心理因素造成的阻力。第二,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第三,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2.第一,变革的发动集团必须认清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第二,发动和鼓励下级人员参与制定变革规划和实施变革。第三,组织成员必须感到有一种非改不可的压力和紧迫感。第四,必须从组织外部引进一些新的观点、思想和意见,以帮助组织成员找到组织变革的新方法、新途径。第五,在组织变革的开始阶段,应把组织变革的创新项目安排在小范围进行,从小规模的实验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加以普遍的推广。第六,要善于捕捉变革的最佳时机,及时变革。

5.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点归纳 篇五

名词解释

文学研究会: 1921年 1 月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和郑振铎等 12 人。

文学研究会宣称要“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创作上强调写实主义,人们习惯将其创作称为 “ 人生派 ” 或 “ 为人生 ” 的文学。新月社:它于 1923 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它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文学上表现个性,反对功利性,以人性为基本,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

他们中间有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等人。他们倡导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

湖畔诗社: 1922年 3 月成立于杭州,中间有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等人。

他们的作品以爱情诗闻名,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语丝社: 《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 年 11 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 “ 语丝文体 ” 而获 “ 语丝派 ” 称号。他们致力于社会批判文学,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感受美的生活。

鲁迅被称为语丝社主将,成员还有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人。

创造社: 1921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等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初期主张 “ 为艺术而艺术 ” , 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 “ 内心的要求 ”,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

《故事新编》: 鲁迅以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 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它们多用神话与楚辞典故,营造了古今叠印、虚实相生的浪漫主义意象,情感极为浓烈充沛,想象奇特丰富。问题小说: 典型的“ 五四 ” 启蒙时代平民文学的产物,不是流派而是一种题材是一种创作风尚热潮。

从广义上,是思想性、针对性强的小说;从狭义上,指在“ 为人生 ” 的文学思潮指导下,风靡于知识分子中探究人生之类的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 的主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等

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 乡土文学 ”。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 为人生 ” 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小诗:一种即兴式的短诗,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并执着于意境的追求,引起读者,联想,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四后,失意青年抒发哲理情怀。较著名的有冰心的的“ 春水体 ” 或 “ 繁星体 ”,宗白华的 “ 流云体 ”

简答题与论述题

1、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

答:第一点, 从观念上,否定了代圣贤立言,游戏消遣的传统文学观,以文学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精神。

第二点,从内容上,表现民主、人道主义思想,表现时代个性解放精神。

第三点,从语言形式上以白话代替文言,吸收国外文学的手法和形式。创造一种既具世界性,又具民族性的新文学形式。

鲁迅

《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 年 5 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 “ 狂人 ” 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人物形象与小说意义: 狂人是个是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其现实性不在于它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 迫害妄想 ” 症患者,而在作品集中描写了他在迫害妄想中时时表露出的强迫观念,让人们透过病态,推导出一个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何因传统势力的迫害而致狂的,《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狂人的形象具有“ 狂 ” 与 “ 不狂 ” 的两重性。狂人的 “ 狂 ”,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 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 “ 不狂 ”,则在于他 “ 超前 ” 的思想认 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 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 “ 疯子 ” 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 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 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 文言小序 ” 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 “ 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阿Q 正传》

人物形象: 它是一个贫苦落后的流浪雇农, 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好面子,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游手好闲,而其麻木健忘是精神胜利法的核心。

形象意义 :落后民族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安于粉饰落后民族和被奴役的盲目自安自我欺骗的民族精神病态,赤裸裸的剖析和揭露民族劣根性。阿Q 是一个符号,一面镜子,一面警钟,他或许象征了人类的困境,生活的困扰,阿 Q 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阶段、集团或是民族,是人类某种普遍性的象征,有超越时间性、超越阶段性和超越国界线性。

小说意义: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3.用“ 传记 ” 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 “ 间离效果 ” 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4.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龙点睛。《伤逝》

小说意义: 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 五四 ” 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 “ 新的生路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 小说采取“ 手记 ” 的方式小说采取 “ 手记 ” 的方式 , 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首先,在叙述中抒情 , 其次,也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再次,作者也借助景物描写抒情。

爱情悲剧原因: 失去职业后,生计成了问题,这使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加上结婚后,子君以为追求的目标达到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中,不再去上进了,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靠丈夫养活的附属品。实际上,子君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停止了追求。软弱而自私的涓生在感受到婚后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只想着“ 救出自己 ”,并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 “ 向着新的生活跨出去 ” 的第一步,结果是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并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

叶圣陶

叶圣陶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冷静观察,客观地描写,是他的小说特有的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具有结构严谨、布局讲究、结尾含蓄等特点。

《潘先生在难中》通过一个小学校长 潘 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 潘 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来写人物。

第一个片断,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儿女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

第二个片断,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

第三个片断,先写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惶逃入洋人的“ 红房子 ” 里避难,后写战事停止后,潘先生为欢迎杜统帅而写颂辞。许地山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出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春桃》发表于1934 年,以饱满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命运恶浪的播弄面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的强者 —— 春桃。

当兵匪战祸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了两个男人时,这位朴实坚强地位卑微的劳动妇女作出自己勇敢的,令人吃惊的决定。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 三人公司 ”,以自己的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要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

春桃的性格正是在苦难命运的反衬下显得熠熠生辉,高洁华美,是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富有现代气息与魅力的下层女性形象之一。春桃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仅显示了比敏明、高洁、惜官、玉官等人高得多的道德审美价值,更显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正了解。

《缀网劳蛛》

1922年发表。童养媳尚洁逃离婆家后与长孙可望结为夫妻,后遭遗弃,到马来半岛独自为生。长孙知错,将尚洁接回,自己则去槟榔屿赎罪。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

《缀网劳蛛》里的尚洁,得失随缘,不求闻达,一切都任其自然,“ 表面看来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实际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 ”,她的这种人生态度井 没有导向对现实人生的否定,却进一步强化了人物生存的意志,是有积极意义的。“ 缀网劳蛛 ” 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独到的隐喻,人生如 “ 网 ”,这个 “ 网 ” 对人的制约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紧相交织。许地山把对人生的思考探究推到了皙学的、形而上的境界。可见,他真实的意图是从教义里 “ 抽取一片 ”,放进一 个他自认为合理的人生观,而并没有把小说化为形象的宗教教义。

冰心

1921年发表的《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 “ 药方 ”—— 这就是 “ 爱 ” 的哲学。“ 爱、童心、自然是她的 „ 爱的哲学 ‟ 之鼎的三足。”

然而过分夸大“ 爱 ” 的作用,沉湎于美丽而不免空洞的幻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 “ 药方 ”。其问题小说的倾向性由侧重对人物心理的关注到后面重视现实小说的思想艺术基调。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从追寻宣扬,最后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郁达夫

小说特点: 一是有强烈的自叙传主观色彩。二是,忧郁,伤感的余零者的自我形象。三是感伤忧郁的时代病的展示。四是大胆的“ 性 ” 描写。五是,抒情性,以情绪,以心境结构小说,散文化,诗化的语言风格。

《沉沦》: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潮流之始。《沉沦》中的主人公“ 他 ” 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曾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 弱国子民 ” 的身份的拖累,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 “ 忧郁症 ” 的患者。在彷徨失措中,在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绝望中投海自杀。

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

胡适

《尝试集》: 胡适等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亦即新诗),主要是突破古典诗歌的形式限制,故重在“ 诗体大解放 ”,《尝试集》 —— 第一部白话诗集,取意 “ 自古成功在尝试 ” 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尝试集》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的确不能算是一部经典的诗集。但是,换一个角度,即文学史的意义上看,它又是进入现代文学不可不谈的一部“ 经典 ”。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 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 , 蜕变 , 逐渐寻找 , 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虽然内容上依然存在着浓郁的古诗风,但为新旧诗架起了桥梁。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是人生一大转折点,他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艺术趣味,人生理想,政治理想。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 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诗歌特点: 1.抒写灵性。2.追求艺术已意境美。3.格律美。4.飘逸柔美的诗风

新格律诗: 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新格律诗派提出了“ 理性节制情感 ” 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闻一多

《 死水》

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这首诗也是实践其新格律诗主张的范例。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

李金发

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其主要作品有:《弃妇》, 描写人生与命运的悲哀。《有感》,描写死亡与梦幻的境界。《夜之歌》,歌唱爱情的欢乐与失恋的苦痛。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 “ 观念联络的奇特 ”。

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

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

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

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 1925 年至 1927 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郭沫若

《女神》: 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有很大影响,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成就之一。集中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凤凰涅磐》、《天狗》、《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

《女神》表现了冲破封建束缚、扫荡旧世界的五四时代精神,创造了新型的艺术抒情形象,对新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诗中强烈而鲜明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对祖国的眷恋和新生的渴望溢于言表。

诗中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这一方面受到国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帮助作者构铸了一个鲜明的“ 抒情主人公 ” 的形象。也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诗中还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天狗》: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6.教育学心理学考点归纳 篇六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

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2)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9.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发展的含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以及中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难点: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及相应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联结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8.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 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的类型、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难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难点: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迁移与教学的关系。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3.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早期的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②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③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④关系转换说

(2)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重点难提示

重点:学习迁移的种类、早期迁移理论。难点:根据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促进教学。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保持。知识点梳理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7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4.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5.知识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②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6.知识的概括(1)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的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②干扰说 ③同化说 ④动机说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难点: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技能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心智技能的形式。知识点梳理 1.技能的概念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3.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仅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且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第八章 学习策略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几种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训练。知识点榜理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2.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与批注。(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4.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

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6)自我效能感原则

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提问(QLIe x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六个步骤。(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2至5尧-k-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以及学习策略训练法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以及创造性及其培养。知识点梳理

1.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需要被克服的障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定含糊的问题。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3)序列性

2.问题解决的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问题解决的含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条件,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②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③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得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重患难点提示

重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难点:依从与认同的异同。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知识点梳理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 ④视听辅助。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其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③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教学方法的类型以及三种教学策略。

难点:三种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群体的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管理。知识点梳理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意的干扰。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 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重点难点提示

上一篇:国庆讲话下一篇:以探索创新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