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欺凌应急预案(精选6篇)
1.预防欺凌应急预案 篇一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2016-06-16 14:27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校园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校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三、组织机构
1、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王滨
副组长:张李辉 成 员:全体教师
2、职责:全体教师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害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格斗等,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班主任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学校校委会成员负责对校内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1、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由于种种因数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各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
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心理咨询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老师、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3)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4)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5)经常性的以当地政府、派出所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和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五、处置流程
一旦学校发生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自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全体教师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尽力要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学校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六、善后处理
1、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2、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3、及时向师生及家长通报事件经过,稳定情绪。
2016年5月
2.预防欺凌应急预案 篇二
菲律宾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小学的校园环境安全,于2012年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Dep Ed Child Protection Policy),它被认为是菲律宾第一个对处理网络欺凌与“基于性别的欺凌”事件做出明确规定的政策,并首次提出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Children Protection Committee),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菲律宾预防校园欺凌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频繁发生校园欺凌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呼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针对中小学兄弟会和姐妹会[2]但鉴于兄弟会与姐妹会在学校中的特殊作用,教育部并没有强制禁止其开展相关活动,结果校园暴力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影响十分恶劣,有些甚至导致了青少年的死亡。2006年1月,菲律宾教育部颁布7号令,提出学校应该与内政部的地方单位和当地政府、社会工作和发展部以及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合作,监督控制中小学中兄弟会、姐妹会以及类似组织中暴力行为的增加,并强调开设相关辅助课程与课外活动,给兄弟会、姐妹会以及类似组织提供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学习和生活选择。[3]
校园欺凌影响深远,无论是对受害者,还是侵犯者和旁观者当前的学业和今后的人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从短期来看,欺凌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使其不敢外出甚至是辍学;欺凌行为给侵犯者带来的快感使其花费较多时间在恶作剧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长期来看,欺凌行为易使受害者产生严重的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侵犯者的攻击性也会使其卷入成年之后的暴力和犯罪行为等。欺凌行为使旁观者更易产生逃课、辍学、抽烟与吸毒等消极行为,并造成诸如沮丧、焦躁等精神问题,进而对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公众期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防治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
(二)国际关注
菲律宾校园欺凌现象不仅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und)在其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儿童成为虐待、暴力和剥削等行为的受害者,但是菲律宾缺乏国家儿童监督保护与报告体系,以确定需要提供特殊保护的儿童,遏制校园安全情况越来越糟糕的局面。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菲律宾国家及地方政府合作,从儿童、家庭和社区等基层着手,试图最终打造菲律宾国家级的儿童保护网络,为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5]
(三)法律背景
菲律宾在《1987年宪法》第十五章第三节第二条中规定:国家应该保护儿童接受援助的权利,包括适当的关怀和养育以及特殊的保护,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免受忽视、虐待、暴力、侮辱等其他形式的差别对待。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也强调:尊重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免受各种身体与精神上的伤害,包括暴力、虐待、忽视、剥削、辱骂以及性暴力等;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和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加诸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旨在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基于此,菲律宾教育部从儿童最根本的利益与需求出发,于2012年5月14日颁布了《保护学校儿童免受虐待、剥削、歧视、欺凌以及其他暴力形式伤害的政策与指导原则》(The Policy and Guidelines on Protecting Children in School from Abuse,Violence,Exploitation,Discrimination,Bullying and Other Forms Abuse),简称《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Dep Ed Child Protection Policy)。
二、菲律宾预防校园欺凌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将儿童的兴趣和利益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强调对儿童虐待、剥削、暴力、歧视、欺侮以及其他形式的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旨在为儿童提供特殊保护,使其免受各种形式的虐待和剥削等伤害行为,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该项政策要求所有的公立与私立学校都应采取相应政策,预防与处理学校欺凌事件。政策明确定义了关键术语,规范了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提出了预防与补救措施,制定了处理机制与程序,并首次提出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和设立儿童保护热线,以便报道与咨询相关信息,为学校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指明了方向,为塑造“零暴力”学校奠定了基础。政策不仅关注儿童本身,也重视发挥家庭监护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术与非学术人员等相关方的作用,让他们关注儿童并学会处理欺凌事件。[6]
(一)欺凌行为与类型的界定
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很多,不同学者对其定义也不同。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将欺凌定义为:欺凌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失衡,是一种通过身体接触、言语攻击、心理操纵等给他人造成不适,或故意伤害他人的重复行为。[1]菲律宾《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中对校园欺凌行为有详细的规定:在学校范围或学习的地方,一个学生直接对另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进行的一项或一系列的行为,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包括虐待、性骚扰、恐吓或羞辱等。具体包括威胁损害荣誉、财产;跟踪他人的日常活动;当众羞辱或诋毁污蔑他人;故意破坏损毁他人财物;对他人施加身体上的暴力;向他人要求性交易或金钱、财物等行为。这样使得人们对校园欺凌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政策的执行。
其中,对各利益相关方,包括儿童(未成年人、学生和学习者)、学校工作人员、家长等都有清晰的界定。比如儿童指的是任何未满18周岁的个体或者是超过此年龄但无法照顾自己或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无法使自己免受虐待、忽视、剥削、暴力等行为伤害的个体;还包括超过18周岁的在校学生。该政策对各种欺凌形式,如儿童虐待、儿童歧视、儿童剥削以及性暴力等行为都有给予具体解释。欺凌行为与类型的具体界定是政府采取有效惩戒与法律行动的依据,便于儿童、家长、学校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校园欺凌行为,使学校确立具体实施细则,有效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二)国家培训网络与反欺凌能力建设
1. 积极非暴力的纪律建设
积极非暴力的纪律建设旨在以现实情境为基础,帮助儿童建构适当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并最终学会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两种处理不当行为的方式是惩罚与训导。惩罚和训导是两种不同的力量,对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掌掴、鞭打和体罚儿童等方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仅仅是因为害怕与恐惧,会给儿童造成更久远的伤害;而训导是基于儿童拥有基本人权的完整个体,应该被关注和尊重,因此要采取更多积极的方式,比如鼓励、奖励等方式消除暴力行为。教师应该对儿童的未来生活具有清晰的目标,利用每天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来教授相关的生活技能和价值,让学生学会自律。
2. 形式多样的反欺凌教育活动
反欺凌能力建设要求学校及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会议、能力建设计划、主题研讨会等。具体来讲主要有:(1)组织以“体罚与训导”为主题的教育会议,并在家长—教师协会(the Parents and Teachers Association)的计划中体现。(2)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与非学术人员实施能力建设计划,重点关注儿童的权利与发展,以及积极非暴力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重视家庭以及社会咨询的重要作用。(3)与家长、照料者召开以“抚育儿童”为导向的会议,鼓励支持学校工作的社区人士、家长和照料者组成各种援助团体,共同为儿童提供帮助。(4)针对特定事件组织学校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体罚和训导的重视,促进全社会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反欺凌工作。(5)建立儿童友好机制,了解儿童的想法,使其参与制定、监督以及评估学校与学生学科建设相关的规则和政策。
3. 具体有效的反欺凌意识与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和当地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欺凌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处理儿童虐待、剥夺、暴力和歧视等欺凌行为,该政策要求搭建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平台,制定实施细则与程序,统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反欺凌力量。
根据该项政策,所有的公立私立中小学都要加强学校工作人员、未成年人、学生或学习者,家长与监护人的能力建设,以便更好理解与处理儿童虐待、剥削、暴力和歧视等欺凌案件。对不同的主题组织各种教育会议或培训与研讨会,比如“欺凌与同伴欺侮”、“构建积极的同辈关系,加强社会与情感竞争力”等主题会。有关教育培训与能力建设工作应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相关训练模块进行,注重在课堂管理、情绪管理和性别敏感等方面讲授与保障儿童的权利。通过对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进行训练指导,使其能够通过学生身体、情感或行为上的标识来甄别学生是否遭受过伤害。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敢向教师举报欺凌行为,但教师或学校工作人员又无法及时识别学生是否遭受过伤害,使得欺凌事件愈发严重。
为了加强各教育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建设,菲律宾立法与法律事务部办公室决定每年进行儿童保护培训师的国家培训,在各地区、分部和学校选拔了解儿童身心发展与儿童权利、熟知儿童保护政策,并具备一定儿童引导技巧的人员,设计地区、分部和学校三个层级水平的培训包;讨论儿童虐待与欺凌事件的处理措施,提高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国家培训的主题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对政策的学习解读、儿童发展、欺凌(网络欺凌)、性虐待以及体罚与训导等方面。培训目的是通过让各教育利益相关方了解儿童保护政策的实质,掌握各种处理欺凌事件的方式方法,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目前,菲律宾有7个地区的93个学校与分部拥有各自的培训师。根据政策实施结果分析,该项国家培训能够有效地增进各利益相关方对儿童权利与发展的认知,增加对政策内容的理解,提高处理虐童与欺凌案件的能力。[8]
(三)构建健全的国家报告体系
政策规定各学校应该及时处理欺凌事件并记录在案,按照学校、分部、地区和中心办公室的顺序依次递交每年的报告,最终形成一个资料存储库。库中详细记录了欺凌事件的相关信息,便于政府及社会了解学校安全的整体情况,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价并不断修正完善,利于家长和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处理欺凌行为的措施,从而形成合力,真正有效防治校园欺凌。比如学校每年的欺凌报告包括欺凌的性质(身体的、社会的、基于性别的,等等)、受害者与侵犯者的基本信息、惩罚措施以及处理情况等信息,清晰明了地记录了整个欺凌事件的过程。
为了明确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增加相关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策建立了国家四级报告体系。
1. 学校:
实施监督儿童保护政策,在欺凌案件的调查过程中维护欺凌受害者、侵犯者以及旁观者的合法权益,记录相关信息并将报告递交给分部办公室。
2. 分部办公室[8]
(四)规定具体的处理机制
政策就欺凌事件的调查与报告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①当学校校长或部门主管收到书面投诉之后,应与纪律部门在一周之内组织实情调查;期间学校指导教师、当地社会福利与发展办公室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心理干预。②若调查证明此案件证据确凿,纪律部门将发布正式起诉,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实施处罚,包括停课、开除等。③若侵犯者不服从也可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帮助下,向纪律部门提起上诉。上述程序既体现了对欺凌事件相关者的尊重与人性关怀,又突出了事件处置的严谨性,保证了欺凌事件处理的真实、合理与合法。具体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举报并回应。
受害者以及任何知情者应立即向校长或学校工作人员报告;学校工作人员知道后,应立即进行干预,停止伤害,并通知事件双方的家长或监护人;鼓励人们匿名举报欺凌或报复行为并对其提供保护。
2. 实情调查与分析。
校长或学校工作人员对事件双方以及其他相关者分别进行访问,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并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干预策略,并就欺凌事件的干预、转交和监督向儿童保护委员会提出合适的意见与建议。
3. 干预与转交。
儿童保护委员会根据实情调查,结合学校的相关意见,确定针对事件相关者合适的干预计划,并将受害者和侵犯者送往校外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比如社会工作者、指导教师、心理学家或者儿童保护专家等,进而确定进一步的评估与干预措施。若事件严重,应通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妇女与儿童保护平台(the Women and Child Protection Desks of the Philippine National Police),决定是否对侵犯实施者进行合理的犯罪指控。
4. 实施纪律处分。
政策规定所有的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纪律与行政处分规则,根据欺凌或报复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其伴随情况来区别对待。校长应考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是否累犯以及其伴随情况等,根据学校已有的或教育部的规章制度对侵犯者实施合理的纪律处分,包括书面警告、社区服务、停课、隔离或开除等。若侵犯者不服从也可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帮助下向适合的机构提起上诉。
(五)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责任义务
政策涉及的各教育利益主体较为广泛,包括:(1)教育部、中心办公室、地区办公室、分部办公室和学校;(2)学校管理者、校长、学校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及其家长;(3)儿童保护委员会以及各个相关部门,比如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妇女与儿童保护平台、当地社会福利与发展办公室(the Local Social Welfare and Development Office)、其他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构成了以学校为主,各主体广泛参与的支持体系。校长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在防治校园欺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不仅要与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向上级部门传达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并接受其监督评估,所以明确校长的职责对于处理欺凌事件非常重要。
政策规定校长职责主要有:(1)必须确保学校采纳并制定相关反欺凌政策;(2)使所有的学校人员、家长、监护人或监管人以及参访者等都予以重视;(3)组织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并指导实施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活动;(4)在所有事项中确保儿童的参与性及其他合法权利,可对违反相关政策与准则的儿童实施纪律处分;(5)制定学生行为准则与冲突解决机制,使学生学会并使用;(6)与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门、政府代理人或非政府组织合作设立儿童保护热线(Children Protection Hotline),以报道与咨询虐待、剥削、暴力、欺凌、歧视或其他类似行为的相关信息等。在校长领导下,其他相关人员在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保障防治体系的有序进行。相关人员的职责主要如下所述。
1. 学校工作人员。
这里的学校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学校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儿童的引路者和指导者,可以说是儿童除了家长之外接触最多也是最亲近的人,对儿童成长影响巨大。当儿童在他们的监督、指导与监管下时,教师应该行使特殊的家长式权威与责任。不管在学校、实体或机构的内部还是外部,教师应时刻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用正确的规范与榜样进行指导,为儿童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教育材料,使其免受不良影响,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行体罚。学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儿童保护政策,积极参与学生的预防与干预项目,并及时向学校权威部门报告欺凌事件。
2. 家长。
家长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欺凌防治中,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政策建设与能力建设,提高对儿童权利、体罚与训导的重视,参与建立儿童友好机制,经常与儿童沟通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与情感动态,从根本上防止欺凌行为的发生。当欺凌行为发生时,家长应该及时做出反应并积极配合学生的干预项目与康复计划,将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家中强化,不断加强自身处理欺凌行为的能力。
3. 学生。
政策强调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预防与干预项目,也明确规定了学生的禁止行为,包括:(1)歧视或唆使其他学生歧视别人;(2)任何不恰当或带有性暗示的行为;(3)煽动其他学生参与非法、不安全或虐待性的活动;(4)乱涂乱画或破坏学校财物;(5)参与打架斗殴或任何攻击性行为;(6)将学校严禁物品或作品带入校园范围内等。同时也强调学生参与受害者保护与匿名举报的必要性。
此外,政策还要求所有中小学都应该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由校长、指导老师、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代表6名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在尊重儿童的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起草学校儿童保护政策、组织实施信息传播活动、建立识别监督体系、提供帮助与建议等。自2012年开始,59%的公立学校已经建立儿童保护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欺凌案件,并为学校政策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10]
三、菲律宾预防校园欺凌政策的实施效果
2012年菲律宾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自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欺凌事件数量的减少方面,奎松城市长指出,儿童保护政策在学校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解释道在她管辖的地区,欺凌数量明显减少。[11]这得益于学校对这一政策有效的贯彻实施。鉴于此,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该政策的实施,并及时加以修订完善,加大对各学校的监督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施行,构建“零暴力”的校园。
该项政策不仅引起菲律宾国内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2013年,泰国教育部代表团对菲律宾教育部进行访问,期间菲律宾教育部立法与法律事务副部长指出:儿童保护政策的目标就是对任何形式的儿童虐待、剥削、暴力、歧视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泰国教育部代表通过对菲律宾《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及其实践的交流学习,在泰国召开了一次相关问题的政策研讨会,提出泰国要吸收借鉴菲律宾儿童保护政策的做法。[11]
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以及各利益相关方来说,菲律宾儿童保护政策是反对校园欺凌的标志性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教师是政策实施的主体力量,该政策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要靠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作为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媒介,而且还是各相关方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教育部长阿明·卢斯托(Armin Luistro)指出,儿童保护政策由教育部与民间各社会团体、教师群体、公立和私立学校代表、国际机构以及其他儿童保护倡导者合作开发。教师作为替代式权威的实施者,在保护儿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政策将会成为教师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反对日常教学中的灌输式的训诫。[13]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技能和方法将与儿童权利有关的知识整合到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尊重关心他人的观念,进而有效防止教师欺凌与同辈欺凌的发生。当然,政策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与支持。
四、结语
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标志着菲律宾政府开始通过政策法规,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一方面,政策有效地减少了菲律宾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安宁的校园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交往能力,有利于增强家长、教师、学校等应对与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以及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政策也存在些许问题,比如政策未对特殊儿童提出具体详细的保护措施,而他们往往最易于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此外,政策中规定的处罚方式也较为有限,包括停课、开除等,并没有对期间儿童接受教育做出任何规定,相比之下,英美两国明确规定为受处分的儿童提供替代性教育服务,保证儿童合法的受教育权益。[14]这一点在今后的立法中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7]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From Insult to Inclusion:Asia-Pacific Report on School Bullying,Violence and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54/235414e.pdf.2016-06-12.
[2]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Philippines.Prohibition of Fraternities and Sororiti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EB/OL].http://www.deped.gov.ph/sites/default/files/order/1991/DO_s1991_020.pdf.2016-06-12.
[3]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Philippines.Reiterating the Prohibition of the Practice of Hazing and the Operation of Fraternities and Sororiti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EB/OL].http://www.deped.gov.ph/sites/default/files/order/2006/DO_s2006_07.pdf.2016-06-12.
[4]Cezar M.Barranta Jr.Philippine Issues on School Classroom Bullying[EB/OL].https://www.academia.edu/11714073/Philippine_Issues_on_School_Classroom_Bullying.2016-06-12.
[5]UNICEF.Child Protection Issues[EB/OL].http://www.unicef.org/philippines/protection.html.2016-06-12.
[6]Ancho I,and Park S.School Violence in the Philippines:AStudy on Programs and Policies.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2013(36):27~31.
[8][9]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Philippines.Dep Ed boosts child protection policy in schools[EB/OL].http://www.deped.gov.ph/press-releases/deped-boosts-childprotection-policy-schools.2016-06-12.
[10]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Philippines.Deped Children Protection Policy[EB/OL].http://www.deped.gov.ph/sites/default/files/order/2012/DO_s2012_40.pdf.2016-06-12.
[11][12]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Philippines.Thailand to adopt Dep Ed's Child Protection Policy[EB/OL].http://www.deped.gov.ph/stories/thailand-adopt-deped%E2%80%99s-child-protection-policy.2016-06-12.
[13]The Philippines Star.Dep Ed issues child protection polic guidelines[EB/OL].http://www.philstar.com/headlines2012/05/04/803109/deped-issues-child-protection-policy-guidelines.2016-06-12.
3.校园欺凌应急预案 篇三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园欺凌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校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三、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孙远臣
副组长:周玉荣、曲林花、唐立娟
下设四个小组:
①应变保护组
组长:姜永财
组员:孙传义、门卫
②人员救护组
组长:周玉荣
组员:各班主任老师
③疏散引导组
组长:周福彬
组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
④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
组长:唐立娟
组员:苗鹏畅、那荣君
2、各组职责
①应变保护组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格斗等;
②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
③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
④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1、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①各年级、班级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心理咨询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③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⑤经常性地与派出所、联防队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五、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学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应变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尽力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人员救护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六、善后处理
1、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2、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3、及时向师生及家长通报事件经过,稳定情绪。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2为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按照教育局关于学校突发事件“沉着应付、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和综合整治等工作的基础上,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校园防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防欺凌事件处置工作,一旦发生欺凌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快速有效开展工作。
防欺凌事件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刘建平
副组长:王德艳
成员:李环 郭永 王晓宁 徐芳 李强 及各班主任
工作职责:
组长: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负总责。审订《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对此次治理活动督查并评定实施情况。
副组长: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评审,治理过程督促班主任、安保员、宣传员宣传教育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召开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成员:服从领导,各司其职。总务主任备好“三防”等相应防范器械;安保员做好门卫出入安全管理工作和校园巡查监督工作;班主任等做好对学生的一日安全教育管理、宣传工作,为学生保驾护航。
三、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原因:
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或者是校外不良青年对学生进行的欺凌事件。
四、应急措施
1.学校门卫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校门口来客登记制度,履行登记手续。如来客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逐出校门。
2.各班级加大对班级学生防欺凌安全保护意识的教育,同时要加大对班级问题学生的重点关注,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对学生中间的矛盾要及时化解。
3.各年级要定期召开本年级学生思想教育大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则及文明习惯教育,学校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4.值班领导及教师要认真履行值班、值勤职责,加大巡查力度,一经发现学生如有斗殴的矛盾苗头时,应及时职责,并向当事双方学生的班主任进行反馈,由班主任及时化解。
5.如果校园内已发生学生间的欺凌事件,任何获得事件信息的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或有关人员报告,由学校德育处协同年级组及班主任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知双方家长,共同做好事件的处理。
6.如果校外不良少年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欺凌,任何获得事件信息的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或有关人员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
7.学校领导、值班领导或有关人员应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对进入校园的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保护在场师生安全,防止事态扩大。
8.为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前应关闭校门。
9.如有伤员,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通知受伤人员的家长或家属到场。
10.负责组织班主任、教师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学校领导要作好师生的稳定工作。
11.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对学生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班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化解,做好双方调节工作,并告知学生家长,由家长进一步进行思想疏导教育。
4.如学生中已发生欺凌事件,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六、处理程序
一旦校园发生学校欺凌事件,一般按下列程序处理;
1.学生间的欺凌事件,视事件的程度,进行逐渐调查处理,轻微事件由班主任及年级组共同处理,告知家长,做好学生思想疏导工作,并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学校德育处。
2.对学生之间发生的严重欺凌事件或校外不良分子到校对学生进行的欺凌事件,一经发现要第一时间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
3.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区级以上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立即按要求逐级上报,可先口头后书面。
4.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同时要做好师生安抚工作,特别是受欺凌同学家长的安抚工作,确保事件处理不会造成新的伤害隐患。
七、职责分工
1.门卫:严格门卫工作制度,对来往人员及时查问,切实做好登记制度,外来人员凭出入单进出校园。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与领导小组成员联系。
2.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及值班教师要加强值班和校园巡视,及时处置突出事件,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3.德育处: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会同派出所、综治办处理打架,敲诈勒索、偷窃等事件。负责与学生家长联系,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4.办公室:根据《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会同校长,妥善处理学生的伤害事故,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5.教务处,加强对学校内部网络的监控力度,封堵查处有害信息,同时预防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散步对学生人身攻击等事件。
4.最新校园欺凌应急预案 篇四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校园欺凌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1为了认真落实山东省学生欺凌防治落实行动精神,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幼儿园防欺凌工作,努力打造和谐、平安的园所。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
1、全面落实幼儿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成立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幼儿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园长担任总指挥,副园长任副组长、各年级组长、各班主班教师和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落实。实行“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各园区签订组织安全管理责任状,明确各自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园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识,人人都有监督岗,人人都懂得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2、幼儿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总指挥:于笑川
副组长:黄芙华、郭双江
组员:各班班长及配班教师、保育老师及后勤行政人员。
3、组建幼儿园执勤岗。早晚各班轮流由家长自愿组成执勤队伍,帮助行政值班人员及保安进行安全防护及秩序疏通。
二、周密部署,防控措施得力
1、取得辖区警方的支持。利用共建单位的有效资源,密切与幼儿园周边综合治理警务室、派出所的联系,共同维护幼儿园内外的安全稳定。
2、发现幼儿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孩子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教育孩子发现了欺凌现象,应立即报告教师、保安,然后再报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3、加强幼儿园周边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的门卫值班制度,把好入口关,坚决把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人和事堵在园门外,规范填好出入登记,落实来访人员门房接待制度,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园内,家长接送幼儿必须到其孩子所在班级老师处办理交接手续等措施。严格落实幼儿接送制度、一日常规管理、保安巡查登记制度、行政值班巡视制度,特别关注重点时段(入园、离园和午休)和重点场所(拐角和僻静处等)的安全防护措施。
4、强化信息报告制度。维护幼儿园的安全和稳定,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召开教师大会,组织安全培训,告知全体教职工,一经发现暴力恐怖倾向,应第一时间向幼儿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报告后,紧急启动预案,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教育局安全保卫处报告。同时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暴力防控,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事件发生的局面,把事件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
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幼儿园集中开展以幼儿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安全、法制专题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班级老师要对孩子进行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幼儿园各园区主管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幼儿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三、强化工作要求,制度落实到位
为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幼儿园强化各部门各责任人工作要求,严格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1、及时收集信息。各园区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的任务和特点,适时分析本园的安全形势,重视问题苗头,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类矛盾,努力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关爱特质学生,对于有心脏病、癫痫、哮喘、伤残以及其他严重疾病或心理问题的,建立特异体质学生档案,跟踪管理,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2、畅通信息渠道。全体师生员一旦发现暴力恐慌苗头,须及时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杜绝隐情不报,截留信息的现象发生。
3、各方配合默契。当暴力恐怖现象发生后,各方须无条件快捷配合,把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摆在如何工作的首位,平息事态、稳定秩序,其他部门工作必须无条件服从,不许推诿、拖拉、扯皮,要第一时间到位、履责、防暴、维稳。
4、落实纪律责任。凡在处置暴力恐慌事件过程中,因工作延误、失职、不服从指挥、不负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产生严重失职渎职行为者,按国家有关法规处置。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2为了建立校园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患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降低敏感事件发生的几率以及造成的伤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与根据《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我校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治理目的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组织领导
根据教育局要求,相应成立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校园重大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必要时向市教育局、公安部门及时汇报,检查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成立以陈金为组长、其他校领导和处室、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决策和措施,确保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
四、处置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对参与重大安全事件的学生,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以教育疏导为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言论、动态或事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特别在三个主要环节上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是问题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3、本预案的办事程序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处置的原则。校长对学校整体安全负责,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对本处室安全负责,各年级部主任对本年级学生安全负责,各班级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须第一时间逐渐上报。对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严格要求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已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对学生和社会负责。
五、平时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1、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向师生、家长广泛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宣传。宣传有关法制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友善的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宣传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反校园欺凌的.震慑力。邀请专家和公安人员来校进行专项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积极宣传校园中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优秀事例,做好正面的引导,建设优良校风、班风。
2、开展教育。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召开教职工会议,组织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绝不允许教师成为校园欺凌的制造者;开展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
3、完善制度。及时制定《校园欺凌事件突发预案》,指导预防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和校园欺凌应急处理,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谁当班谁负责”、“谁首见谁负责”,杜绝相互推诿现象,做好应急处置和汇报。如情况紧急,可直接向校长汇报,在校长指导下进行应急处置或报警;如情况失控,紧急联系校园保安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如发生人员伤害,视情况可先报120并组织紧急救护,后汇报。
4、加强预防。加强摸底排查,要全面开展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各种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置,对个别品行不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教育与矫正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帮扶工作,转化他们的行为方式,必要时联系其监护人共同开展教育。加强心理干预,要充分发挥学校群体组织、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特别要针对个别学生心理波动大、易发生心理疾病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加强校园防控。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技防和物防建设,建立完善关于校园欺凌的各项制度,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
5、排查建档。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女童等的关爱和保护,摸清底细,建档造册;要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存在纠纷和积怨的人员、精神异常人员、有暴力倾向或过激行为人员、仇视社会或撰文滋事报复人员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排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做好工作并逐一建档,落实专人加强管控,如涉及校外的应立即向公安等部门报告。对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进行清查。
六、欺凌事件的处置流程
1、一般欺凌,未造成显著伤害的事件,由年级主任负责调查处理,班主任进行协助,主要对受害人进行宽慰,疏导,告知家长等,对实施欺凌行为人进行排查,教育,告知家长,报学校进行纪律处分,结合其他欺凌事件,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预防再次发生。
2、校外欺凌及校内严重欺凌,造成伤害的事件,由德育处负责调查处置,年级处进行协助,首要是对受伤人进行医治,告知家长,由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对实施欺凌行为人,告知家长,严厉处分,直至开除学籍,涉及违法的事件要报公安机关处理。
3、如欺凌事件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按照下列程序执行:
(1)、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和急救中心电话120,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先口头、后书面。同时,根据情况通知相关学生家长,并做好接待解释工作,稳定家长和家属情绪。(负责人:办公室、政教处、团委)。
(2)、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控制欺凌者其进一步施暴,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有必要时协助公安民警制服施暴者(负责:政教处、团委、学校保卫人员)。
(3)、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紧急救治(负责人:医务室、班主任)。
(4)、马上把学生疏散到安全地点,清点人员,稳定学生情绪,并把情况报联络组和校长(负责人:政教处、团委、当日行政值班领导和班主任)
七、每学期要开展的具体工作
1、出一期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电子屏幕宣传,让学生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负责部门:办公室、政教处)
2、举行一次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启动“反校园欺凌”活动周。(负责部门:团委)
3、进行全面的排查工作,在各班级内排查出心理有问题者、有暴力倾向者、搞小团伙者等,并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教,心理有问题者个别进行党支部安排党员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负责部门:政教处)
4、举行主题班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负责部门:政教处)
5、举办法制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负责部门:政教处)
八、校园欺凌事件处置的后续事宜和责任追究
(1)、每个责任人,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学生和其他人员,要不断的加强教育直至消除欺凌隐患。
(2)、每个责任人,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被欺凌人实施跟踪关注,防止被报复、心理扭曲、自我放弃等行为的发生。
(3)、全体教职工要及时上报安全工作信息,尤其对重大情况和突发性事件要第一时间上报,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小学防治校园欺凌应急预案 篇五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防治校园欺凌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防治校园欺凌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
我校认真落实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反欺凌法治知识,充分认识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反校园欺凌”意识,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职责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略
副组长:略
成员:略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略
组员:略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组长:略
组员:?略
主要职责: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派出所、医院等部门)负责维稳和救助。
3、善后处理组
组长:略
组员:略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做好对受伤学生家长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4、通讯联络组
组长:略
组员:略
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略
组员:略
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室内外监控录像装置,及时掌握和保存校内外动态。
4、加强对在校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对患有精神病史人的关心,并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成立值日教师工作队伍,加强校园值班巡逻,落实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管理责任制。
7、建立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四、处理程序
(一)接警与通知
事件发生后,在场知情人员(包括行政、教职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向班主任或值日领导报告。班主任和值日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在基本掌握事件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二)处置与救助
欺凌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对现场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在场人员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并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保护与维稳
应急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案情,关注事态发展,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统一口径,将影响减到最小。
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报告与通报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处理进度,并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视情况通知受伤者和责任人的家长或家属。
事件情况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随意传播小道消息,以免失实。
(五)事件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件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件原因,整理事件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六)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伤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受伤害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对相关责任人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处置工作,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对受伤学生的赔偿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七)责任追究
1、根据事实,分清责任,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责任人追究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件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件的调查处理。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防治校园欺凌应急预案2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止校园暴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职责职责
发生暴力后,组长马上带领本组人员赶赴现场,对施暴者进行强行阻止,必要时可实行正当防卫行为。职责发生暴力后,组长马上按总指挥要求组织人员到现场疏散未被施暴学生,并机智地疏散到安全地带。职责发生暴力后,组长迅速按总指挥要求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同时向“110”和上级教育局报告,传达事故情况保证通讯联络畅通。职责发生校园暴力后,本部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二、防止校园暴力事故应急组职责
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3、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情况。
5、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三、防止校园暴力报告流程图
发现暴力者(或受害者)现场紧急呼救,引起周围人员注意。教师面对歹徒施暴,应在巧妙周旋,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暗自派人通报学校最近的教师,然后由教师报告校长,报告教育局,现场防暴组疏散现场。
四、校园暴力处理程序及措施:
1、发现校园暴力者的应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师发现歹徒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总指挥。
②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歹徒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告总指挥。
2、总指挥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0”,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现场阻止),与此同时,总指挥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最好是男教师)赶赴现场,阻止施暴者施暴,一面通知现场防暴组组长前往现场。
3、各应急组现场救护
现场防暴组:组长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
疏散引导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暴组与歹徒周旋时,本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歹徒相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歹徒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
通讯联络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到达现场。①公安局“110”②学校应急组各组组长③向上级(教育局)报告情况,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现场救护组:本小组人员在组长带领下,接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10”紧急救护,送往医院。
4、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①学校应急组在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排家长情绪等。
②学校应急组负责协助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6.预防欺凌应急预案 篇六
通过演习能较客观反映出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执行效果,矿井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利于总结吸收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案技术方面的情况,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完善准备、精心模拟。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救护大队演练前安排各中小队长认真对所在矿井各头面开展详细预防检查工作,从模拟救援角度,认真收集服务矿井生产头面基础信息,每月更新2次。根据所有头面的主要危险源特点,每个头面编制完成1套虚拟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作为编制应急处置或应急演练方案的基础资料,有针对性分析主要危险源特点和应急处置条件,并在图纸上详细标注服务矿井所有在籍头面的通风(局部通风)、防尘、监控、通讯联络、压风自救、排水、运输、紧急避险等系统及主要装备情况,标清巷道支护、主要测量点标高等。从中选取一套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改进完善,作为检查的考核方案。
(二)深化培训,夯实基础。矿井进行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前,组织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近年来徐矿集团加大了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救护大队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担负起应急培训管理任务。先后在矿处长、区队长、班组长和兼职救护员等培训班中,讲解应急预案的编制,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应急救援技能。在季度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项目的检查中,多数矿领导能做到启动预案迅速,执行救援程序准确、把握事故的处置要点,指挥决策紧张有序。对于科区长、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应急救援培训,大队整理了相关教材,具体介绍了发生各类事故时现场人员如何组织撤离,如何开展自救、互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险情等内容。此外,救护大队还利用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查、演练评价和其它活动,协助矿井搞好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二、合理虚设灾情,多方位锻炼应急处置能力
在徐矿集团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中,将应急救援部分的检查重点设计为一次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方式为桌面演练,虚拟事故的类型在各矿井的主要危险源和安全管控重点中选取。演练对象主要针对矿处级领导救援指挥和各科室、工区干部,检查指挥部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和应急处置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建立、调度系统、指挥部决策、灾区人员如何自救互救、施救组如何抢救、救灾时各单位的技术支持及保障措施等。
(一)磨合机制、讲究实效。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利用桌面演练的形式,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果。在桌面演练中,着重检查领导干部的调度指挥和各科室、工区负责人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指挥部采用桌面演练,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算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以考验指挥人员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从而促进指挥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其它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一个负责人参加演练,根据救灾指挥部要求,口述工作安排要点,检验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体系的运作。虚拟灾变的影响区域的干部职工采用现场演练,考察现场带班干部发生事故时组织自救,采取有效的避灾措施的能力。在减少了对矿井正常生产作业的影响的同时,也保证了演练效果。
(二)结合现场、着眼实战。通过开展虚拟事故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如虚拟某矿一个采煤工作面进风运输巷距离工作面10米皮带机尾发生外因火灾事故,工作面人员已撤出灾区,有一名工人因火灾烟雾大未及时撤出被困在距离工作面30米出回风轨道巷的保险硐室内。考察救灾指挥部对火灾预案的启动,调度系统对事故现场信息的收集是否全面,是否向事故区域汇报人员问清现场情况,是否按照预案要求汇报、通知相关人员情况。考察抢救指挥部安排的撤人、断电、警戒区、救灾措施、应急物资的调用等内容。考察通风工区为虚拟救灾指挥部分析灾区通风情况,采取通风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考察救护队在事故处理中,采取的处置方法是否正确,机电科采取的停电范围是否合理。事故结束后现场处置措施等。
三、健全演练模式,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
因为虚拟煤矿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案演练也采取随机设置的方式,全面考查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一是随机在矿井副职领导中指定救灾总指挥,要求每人都要认真对待预案演练,具备良好的应急管理素质。二是随机指定虚拟事故类型,根据矿井重大危险源选择临时确定虚拟事故类型,考验指挥员对各类事故的处置能力,对各类预案的熟悉程度。三是随机选择虚拟事故发生地点,考验指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各有利有害因素对事故救援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救援。四是事故场景随机变化。如在虚拟火灾处理中,瓦斯浓度逐渐升高的变化情况或发生风流逆转现象等,以考验指挥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应急预案演练的处置难度,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平衡,锻炼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调临场体验,增强应激心理素质。指挥部的桌面演练,由于虚拟事故类型、地点随机选择,救灾指挥的好坏作为矿井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部分的考核成绩,这些给担负总指挥的同志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也正好贴近了真实的应急状态,借此检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演练中,在成立指挥部开始组织救灾的初期部分指挥员比较紧张,指挥程序略有混乱,出现一些差错。井下现场演练,模拟真实灾害情况。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根据虚拟灾情正确响应,采取合适的自救方式,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组织现场职工撤离。在应对虚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求矿工配用自救器,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切身体会使用自救器的感受。演习结束后,现场干部职工自发交流起经验,如配戴自救器明显感觉到吸气时较热,咬住口具后要深吹一口气让气囊充分展开,撤退时班长压后防止有人掉队等等。通过对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真实演练,让各级指挥人员亲临灾变状态下的气氛,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增加矿工利采用正确方法组织自救的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演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裕璋.应急救援与抢险救灾[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
【预防欺凌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预防校园欺凌简报06-25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总结07-01
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07-12
小学校园如何预防欺凌07-17
校园安全预防校园欺凌08-05
校园欺凌预防管控方案08-27
预防校园欺凌作文400字08-30
防欺凌应急预案08-04
预防校园欺凌国旗下讲话稿06-28
预防校园欺凌班会教案5则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