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2024-06-24

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共8篇)

1.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篇一

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及对策

[摘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而口语表达是幼儿与他人沟通的最基本的方式,小班是孩子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幼儿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导致幼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从教师这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建设性建议,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一、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美国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有六种才能会在儿童时期显露出来,如能及时得到鼓励和引导,这些孩子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杰出的人物。这六种才能中,首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语言表达能力在多大程度反映人的素质也不言而喻。

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语言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学习使用语言,促进思维活动,从而促使幼儿智能健康发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文字资料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及对各种非文字资料的理解力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他们大脑和思维的发展。小班幼儿正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敏感的时期,因此加强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自然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幼儿口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对于我们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年龄偏小,只有3岁--3岁半,词汇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听不懂老师的要求,甚至他们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活动与发展,它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吐露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同时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认知的发展。虽然小班幼儿可以理解并执行多重的、互不相干的复杂指令,可以解释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并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能以较简单的形式与人交谈,但有时往往是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敏感期,培养他们口语的表达能力。

但是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还不注意个体差异,很容易忽视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幼儿。

二、案例与分析

(一)案例案例1.2012年3月22日早上,某幼儿园小(A)班上了一堂语言课,课的名称是《我喜欢的车》,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幼儿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开始上课时,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每天都是谁送宝宝来幼儿园的呀?”高老师话音刚落,田之毓、焦子睿、郁子鉴、丁东阳等这几个语言表达能力稍微好的宝宝就站起来争着回答,而高老师叫了不爱说话的李乔恩,她站起来,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看着老师,然后很小声的说了一句话,大家都没有听到,老师让她大声点儿,可是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小,于是高老师不耐烦的说:“好了!你坐下吧!”,于是叫那几个比较活泼的宝宝回答问题了。平时高老师也比较喜欢这几个爱说话的宝宝,所以经常叫这几个宝宝起来回答问题,而其他不怎么爱回答问题的幼儿则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这几个宝宝讲,有时即使高老师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们说的答案也几乎都是其他宝宝回答过的,没有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在平时的教育和游戏中,也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案例2.幼儿园小(A)班的旺旺小朋友,他与其他的幼儿不同,他每天几乎都不怎么说话,除非老师问他,而且老师每问他一句,他就只会回答一两个字,如老师问他要不要小便时,他只会回答“小便”,当保育员阿姨给让他吃他不想吃的东西时,他只会说“放这边,放这边”,老师给他说的话,他都懂,但他就是不会用语言表达。

(二)案例分析1.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也不同,案例1中高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喜欢叫那些爱说,大胆说的幼儿,而不怎么叫那些默默地不爱说话的幼儿。这种现象,在幼儿园中会经常看到。幼儿教师没有关注到班里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只是关注一部分表现好的幼儿,而忽视了那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从而造成那些表达能力弱的幼儿没有机会说,得不到足够的锻炼,最后只会造成幼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2岁儿童的话语大部分是完整句,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案例3中的旺旺都已经4岁了,但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不上2、3岁的儿童,他不会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儿童语言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旺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但这些不足可以通过老师的努力加以改善和弥补的。所以在幼儿园里所有的教师都很关注他,努力制造与他对话的机会。在全班幼儿的面前叫旺旺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宝宝也很喜欢跟他玩,经常帮助他,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的提高。并且能主动和其他幼儿说话,喜欢说话。

三、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所以学前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影响小班幼儿的口语发展的因素很多,有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因素,也有幼儿本身的内在因素。在教育实践中经过学习与反思,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加强教师培养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力度。

1.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创设说话机会是培养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笔者认为,充分地为幼儿创造说话机会,让幼儿敞开心扉;随时接纳幼儿,倾听其语言表达,是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沟通的重要渠道。

《纲要》也指出语言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每个幼儿大胆的表达,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教师要鼓励幼儿,使他们有成功和快乐喜悦,从而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如果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加以纠正,要针对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特点,遵循其语言发展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幼儿之间的交流大多都是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挖掘一些新鲜事物,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述说。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带领幼儿参加一些社会募捐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感。

3.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教师为了让幼儿保持安静,便于管理,就会对幼儿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去小便的宝宝去小便,不去小便的宝宝坐在座位上,小脚并齐,小嘴闭紧,安安静静的等着老师来上课”;做操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着音乐,不要说话”;站队的时候:“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比一比,看那队又快又齐又安静;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这些要求使幼儿失去了彼此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变得更加的呆板,没有了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提出合理的常规要求,解放幼儿的嘴巴,如在休息的时候幼儿们都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深入到幼儿之间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有意识的将说话内容转移到他们感兴趣或者是说得最多的话题上,使他们的谈论更有意义。解放孩子的嘴巴,平时可以让孩子说话小声点儿,使幼儿有机会进行表达和交往,给予幼儿足够的自我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满足表达的快感。

4.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非常的轻松,没有压力,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学习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语言教育的游戏活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游戏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地学会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师可以在晨间活动室,带领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问教师答,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篇二

一、复述是调动学生多元思维的最基本练习

语文教学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理解词语, 体会主旨。而要读有所得, 就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字词句章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记忆是复述的准备阶段。要记住一些重要的过渡性的语句和段落, 迫使学生逐句地用心去细读, 树立口脑并用、扎扎实实的良好学风。学生反复读、反复记就为复述做好了准备。

思考是复述的创造阶段。复述并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搞文字搬家。它既不同于课文背诵, 又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 它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 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 并认真遣词造句, 组织安排材料, 通过自己的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生动地复述出来, 做到中心突出, 主次分明, 语言流畅。比如我在讲《陈涉世家》的时候, 要求学生复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首先要弄清楚陈涉为什么起义?原因何在?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起义有什么历史影响?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在复述时一定会更具体、更深刻, 同时也把秦的黑暗这个主题凸显出来。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说话是复述的操作实践过程。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口说。复述训练坚持得好, 就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 克服那种在众人面前说话张口结舌, 语无伦次的毛病, 逐步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说会道, 而且有利于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协调一致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复述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通过课文复述, 稳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是语文教学一项长期的训练工作。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效益。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课文复述这一重要环节呢?

一要明确复述的中心, 不要面面俱到。比如《故乡》这篇小说, 是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行踪, 以“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萧条衰败、劳动人民日趋破产的这个社会主题。这篇文章内容较多, 涉及的人物较多, 闰土、杨二嫂、“我”、水生、宏儿等等。如果不分主次地都要求学生复述, 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堂负担;另一方面平均分配力量也会冲淡主题, 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就抓住闰土这一人物让学生展开复述, 20年前的闰土和20年后的闰土有什么样的变化, 要求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对比闰土形象, 让学生领会什么原因使一个少年英雄到中年变成木偶人, 从而加深对造成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以及对鲁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强烈愿望的理解。

二要根据文体特点, 复述要形式多样, 不要千篇一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复述的形式。一般来讲, 复述的主要形式有全文复述、片断复述、场面复述、对话式复述和创造性表演复述等。如我在教《一面》时要求学生复述对鲁迅肖像三次由远到近的描写, 体会到细节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从而通过这“一面”给作者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讲《威尼斯商人》时, 让学生分角色复述不同人物的言行, 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模仿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比如如何复述夏洛克这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 让学生进行课堂评议, 这样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在讲授《我的小桃树》这篇文章时, 预习时要求学生全文复述, 并提出几点要求:为什么说它长得不是地方?为什么说它长得很委屈?为什么一再说它长得瘦小?原本估计学生通过阅读, 课文复述是满有把握的, 可是课堂上一试全乱了套, 只好边读边引导边复述, 整整一节课才将课文寓意弄懂。课后细细一想, 原来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一些表面上看来很简单的问题, 其实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教师要想让学生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那是不切实际的。在后来的复述练习中, 我注意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开始搞一些小范围的记忆性复述, 让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语言;最后逐渐引导进行学生大范围的复述, 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边读边对课文内容有目的地取舍, 并在小本子上记下复述的要点, 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说。在这些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语文水平。

3.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大学英语;发音;口语表达;重要性

一、介绍

在自然的语言习得中,幼儿是从说话学起,可见发音、口语表达能力在整个语言学习的框架中处于一个基础的地位。只有发音准确,学习者才能建立起语言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并同时促进其他能力的提高。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发音教学,而实际上,由于地区性差异等,很多学生的发音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为了系统地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

二、文献回顾

对发音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例如:Cook(2000)对发音的习得做了详尽研究;国内李佳(2011)认为“听力较差组受试应积极适应英语的语音节奏,有效培养语流中的重读音节意识”;肖岭(2012)认为,“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系统有效地消除学习焦虑感,提高学生听说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但对于发音重要性的研究还较少见,本文拟做这方面的尝试。

三、研究问题

本文章的研究问题为:地方类农业院校学生对于发音在英语中的地位如何认识?学生在课外的练习情况如何?教师应如何做帮助学生准确发音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天津农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991份,其中来自大一学生的问卷为298份,大二学生的为693份。问卷问题分别为:你觉得发音正确对口语表达有多大影响?你觉得造成口语表达困难最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会在课外特意练习发音吗?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你觉得发音正确对口语表达有多大影响?”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影响,6.4%认为影响只有一点儿,14.2%认为影响一般,高达77.4%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很大。这一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认为发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大学阶段,教师仍然要多注意学生的发音,不可认为发音是初学者应关心的事。因为现实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学阶段,仍然有很多学生的发音很不标准,而且甚至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音节,所以在大学英语阶段的最初几节课,还是建议教师系统地讲授一下发音,并纠正学生的典型错误发音。

“你会在课外特意练习发音吗?”41.6%的被调查表示不会练习,32.7%的学生选择会模仿读单词、课文等,12.5%的学生表示会用发音视频等特意练习,13.2%的被调查者选择会自己读课文练习。从这一结果看出,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对练习发音不重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选择自己读课文练习而不会去模仿标准发音,而如果这名学习者发音不准确的话,只会加重某一方面的发音错误。所以这也启发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发音正确,在此基础上,平时课堂上多提问、多纠正,并督促发音有问题学生课下多模仿、多练习,并要保证课堂上对某位学生的后续检查,以保证其发音学习的持续性。

“你觉得造成口语表达困难最大的原因是什么?”13.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发音太差所致, 16.9%的学习者认为自己不够自信,不好意思用英语表达。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口语能力差是由于发音差所致,并且不好的发音极易导致自信心缺乏,从而导致哑巴英语。

六、小结

首先,多数学生学习发音的动机是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学之初运用多媒体材料等系统讲解英语中所有音标的规范发音,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练习。其次,教师要在每堂听说课的过程中穿插讲解英语发音注意问题,例如语调、意群、重读与弱读、连读等,并辅以练习,以帮助学生讲出流利而优美的英语。学生虽然认为发音重要,但由于现有考试不考发音,所以他们在课外练习的动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强调发音对于现有听力和口语考试的重要性,其次要强调只有发音正确,才能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加强监督,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每周教上一份朗读英语课文的电子录音,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练习英语发音的正确方法。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系统讲解发音应注意的问题,加强指导,进行有效监督,才能保证学生准确发音进而提高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Cook,V.2000.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李佳.语流切分策略与听力水平差异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1(4).

4.口语表达的特征[定稿] 篇四

1、同步性。即外部语言表达与内部语言思维是同步进行的,口语只是将思维外化了。

2、简散性。即常使用的是一些短句、散句,有时可使用体态语都能表达,它的结构松散的。(把“主干”先想清楚,想表达的主题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表达的时候在“主干”基础上添枝加叶,做到出口千言而不离中心。)

3、暂留性。我们讲话是通过声波传播的,而声波瞬间即逝,有心理学家作过一次测试:我们听话的过场中能够精确留在记忆中的大概不超过7-8秒钟。既然是短暂的,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口才呢?是从整体上把握、从语流上把握。语速给我们的启示一,就是想好了再说;启示二,是说话速度不可太快。一般的发言200字/每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80字/分钟。每次发言(座谈会、讨论会)最好不超过2分10秒,否则,被吸收的信息大大削弱。

4、临场性。(1)时空是特定的,说话必须符合时间和空间并受其制约,比如讲课,不同于演讲、也不同于讲故事,要受到这时空的约束。(2)表达的对象是特定的,听众是特定的。(3)现场的氛围是相对特定的。了解这点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由于是特定的,说出去的话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想好了再说;第二,说话要受现场氛围的影响,要考虑“现场反映”,要适时调整语言及语速,这要求提高本身的素质。

5、综合性。(1)系统的综合,说话时语言、声调、态势语要综合考虑,如果语调没有变化,语言是枯燥的;如果没有加一点体态语,语言是不生动的,系统的综合要求在说话时要调动各部分的积极性来完成说话内容,且各部分、各系统要有整体感、协调感。(2)调动的综合。口语表达有一个过程,就是从生活到思维,再由思维外化成口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说的话,包含了这个人的生活体验、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听其言可了解这个人。同样的稿件各人说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就是因为各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调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要调动生活积累。(3)手段的综合。口语表达是传声的、有感情的,同时手段是多样的。传声包括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表情包括面目、眼神、手足。

(二)口语表达基本要求:

1、清晰。要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当然,有时要说得幽默一点,那或是生活的玩笑,或是说相声,一般的情况一定要说得清晰,让人听得懂。

2、流畅。不要有口头禅,有的人作报告开头喜欢用“这个、这个”,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3、响亮。说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除非是悄悄话,有隐私。一般说话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让人听得清楚,所以要响亮。

5.论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篇五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最佳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

(一)语音训练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必须加强语音训练。“声乃气之源”,发音的基础之一是呼吸。响亮、动听的声音与科学的呼吸训练是分不开的。演讲者要善于掌握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控制气息。一般来讲,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膜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演讲者平日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此外,演讲者平时还要学会准确把握高音、中音、低音的运用规律,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业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这些训练最好是通过朗诵进行。

(二)语调训练

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语法停顿既能满足演讲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演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份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有时,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演讲者常常采用特殊停顿。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前面所提到的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顿七十二秒的事例。这种根据表意需要面是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若按声音强弱划分,重音可分为轻读型重音和重读型重音。若按表现思想感情、内容重点或句子语法结构来划分,重音可分为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

3、抑扬 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

4缓急--弛缓结合 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式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他们提醒自己“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没有变化。演讲的速率不能总是“一崭齐”,要做到急缓有致。

5.节奏--起伏结合 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感情)的传达媒介。据此分析,演讲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的疏密松散,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演讲者的举止等要素的秩序、有规律、的节拍的组合,便形成了演讲的节奏。常见的演讲节奏有轻快型、持重型、平缓型、急促型、低抑型等。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一)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

(二)少说客套话 有此演讲者演讲时喜欢说客套话。如“本来不想讲,可刘主任偏要我讲,讲不好,请大家原谅!”有些人和尚念经,套话迭出:“在„„领导下,在„„号召下,在„„帮助下,在„„关怀下,红旗如海歌如潮。”这些话语没有文有采,没有情感。还有些人由于习惯,或由于紧张,或忘记讲稿,总是“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嗯,啊,吧„„”这些赘语听来令人心烦。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有位演讲者这样结尾:“我的演讲就要结束了,此时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耽误了了每个人五分钟,加起来就耽误了大家五百分钟。很对不起!”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三)从缓、平、稳开始 高乐基地论述写作时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演讲也是这样,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如果开始太高,到后来感情的强烈处就会声嘶力竭;过低,以后再突出高音就显得不和谐。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却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始,闻一多先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把语调表达得很深沉、平静,似乎把一切愤慨都埋藏在心灵的深处,以一种“忍”的感觉,为后面的爆发“蓄力”。接下去感情奔泻而出,慷慨陈词,气吞山河。

(四)起伏结合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亦如此。据心理学家认为:人听讲话时的有意注意每间隔五至七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因此,演讲者要适度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

6.怎样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篇六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最佳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要发音响亮。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nb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戏曲艺术所谓的“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韵腹)和收准字尾(即读准韵尾)。“吐字”时,发音力量集中于“字头”上,“归音” 时要读准每个音节的韵尾,即要求“到位”。总之,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演讲者平日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

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在情感激荡的地方,意思重复之处,音量要大些,反之则要不些。音量大不变化要自然、流畅,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音量大小变化也要恰当、适度,不能大到声嘶力竟,也不能小得无法听清。此外,演讲者平时还要学会准确把握高音、中音、低音的运用规律,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业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这些训练最好是通过朗诵进行。

附:发音优美的生理控制(摘自《演讲艺术全书》p378)

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气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帅。”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又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二)语调训练

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演讲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演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份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有时,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演讲者常常采用特殊停顿。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前面所提到的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顿七十二秒的事例。这种根据表意需要面是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仿效这种作法的还有一例:有次演讲比赛,一位女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一道醒目的标题__论坚守岗位,便走下讲台,扬长而去。这时,全场听众哗然,焦急、气恼、猜测、议论,大家莫名究竟。大约过了三分光景,演讲者再次登台,诚挚而郑重地说:“同志们,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这时,听众恍然大悟。评比结果,她以超常的演讲表演和精巧的构思赢得了一等奖。

一般来讲,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讲出奇闻轶事和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同时,恰当的特殊停顿,也可以使演讲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若按声音强弱划分,重音可分为轻读型重音和重读型重音。

若按表现思想感情、内容重点或句子语法结构来划分,重音可分为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3、抑扬

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4、缓急--弛缓结合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式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他们提醒自己“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没有变化。演讲的速率不能总是“一崭齐”,要做到急缓有致。

演讲的速率一般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语速 适合的内容 适合的环境 适合和心理情绪 适合的句段 适合的修辞手法

快速 叙述事情的急剧变化;质问斥责,雄辩表态;刻画人物机智、活泼、热情的性格。欢快,紧急命令,行动迅速,热烈争执。急促,紧张,激动,惊惧,愤恨,欢畅,兴奋。不太重要的句段。排比,反问,反语,叠声。

中速 一般性说明和叙述感情变化不大 感情平静。平静,客观。一般句段。一般陈述。

慢速 抒情,议论,叙述平静、庄重的事。幽静,庄重。安闲,宁静,沉重,沮丧,悲痛,哀悼。重要句段。比喻,引语,双关,对偶,拈连。

如:是啊,雕塑家奉献美,有了大卫,维纳斯;音乐家奉献美,有了《英雄交响曲》、《国际歌》;科学家奉献美,有了卫星,导弹,宇宙飞船;工人奉献美,有美的产品;农民奉献美,有美的食粮;教师奉献美,有造福于人类的满园桃李……而军人,军人也在奉献美,奉献美的生活,美的社会,更奉献个人的利益、生命和家庭。于是,军人的美便在牺牲中崇高无上,便在奉献中灿烂夺目!

军人与大山为伍、与蓝天做伴、与碧海相随;军人整齐、和谐;刚毅、威严;军人勇于牺牲和奉献。作为军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吴忠祥,美在军营,美是军人!

演讲语速要做到快慢得体,缓急适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张弛自然,错落有致。这样,便能显示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使演讲具有音乐美。长时间的快会“供过于求”,引起烦躁,听众不易全面了解内容,理解感情;太慢则“则过于求”,听众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提不起来。

5.节奏--起伏结合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感情)的传达媒介。据此分析,演讲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的疏密松散,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演讲者的举止等要素的秩序、有规律、的节拍的组合,便形成了演讲的节奏。常见的演讲节奏有轻快型、持重型、平缓型、急促型、低抑型等。

节奏类型 主要特点 适应范围

轻快型 轻松,欢快,活泼,语速较快 欢迎词,祝酒词,贺词

持重型 庄重,镇定,沉稳,凝重,语速较慢。理论报告,工作报告,开幕词,闭幕词

平缓型平稳自如,有张有弛,语速 一般 学术演讲,座谈讨论

急促型 语势急骤,激昂慷慨,语速快 紧急动员,反诘辩论

低抑型 声音低沉,感情压抑,语速迟缓。悼词,纪念性演讲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一)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这种临场性的引发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下面举几则实例:

“刚才第八号选手已讲到国家税务工作人员的辛劳不被社会理解,我与他有同样的感觉。在这里,我愿与八号及全体参赛选手一起为我们神圣的税务工作,为税务工作者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人们的理解而欢呼!”

“时代在呼唤,社会在呼唤,历史在呼唤,人民在呼唤!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势在必行,非常重要性!这是前面几位朋友发出的共同心声。对啊!……”

“刚才有位先生在演讲中表演了一个双手合十,顶礼膜拜的动作,这让我想起了风行世界的佛教,想起了佛教的源远流长。……”

(二)少说客套话

有此演讲者演讲时喜欢说客套话。如“本来不想讲,可刘主任偏要我讲,讲不好,请大家原谅!”有些人和尚念经,套话迭出:“在……领导下,在……号召下,在……帮助下,在……关怀下,红旗如海歌如潮。”这些话语没有文有采,没有情感。还有些人由于习惯,或由于紧张,或忘记讲稿,总是“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嗯,啊,吧……”这些赘语听来令人心烦。

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

有位演讲者这样结尾:“我的演讲就要结束了,此时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耽误了了每个人五分钟,加起来就耽误了大家五百分钟。很对不起!”

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三)从缓、平、稳开始

高乐基地论述写作时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演讲也是这样,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

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如果开始太高,到后来感情的强烈处就会声嘶力竭;过低,以后再突出高音就显得不和谐。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

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却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始,闻一多先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把语调表达得很深沉、平静,似乎把一切愤慨都埋藏在心灵的深处,以一种“忍”的感觉,为后面的爆发“蓄力”。接下去感情奔泻而出,慷慨陈词,气吞山河。

(四)起伏结合“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亦如此。据心理学家认为:人听讲话时的有意注意每间隔五至七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因此,演讲者要适度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低升降,速度要急促徐缓,声音要宏大精细,音色要刚柔多变,情感要跌宕起伏。

产生这种效果的方法是:事实与道理相交,议论与抒情互见,严肃与轻松共存,快捷与徐缓交叉。如罗斯福的一次演讲。(《演讲艺术全书》p237)

(五)事例亲切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演讲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空乏的。

有些演讲者总是喜欢列举一些人人皆知的名人趣事。似乎觉得只有名人的言行才有说服力。当然,名人事迹有一定力度,能收到“权威效应”。但是如果千篇一律,听起来就会叫人索然无味。另外这些名人一般不在我们身边,时间久远,地域遥远。听众容易产生“身外之物”“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并以此产生逆反心态。

7.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七

一、妙用插图, 练说话

小学教材中多数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展开想象, 说说插图中的人, 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嫦娥奔月》中的插图“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 美丽的嫦娥飘飘悠悠地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嫦娥的心理活动。再如《西湖》中的6幅插图:别致典雅的湖心亭、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葱绿的孤山、仙境一般的湖心岛、绸带似的白堤和苏堤以及美妙迷人的月光下的西湖。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利用平时积累的语句, 描述插图中的秀丽景色, 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重视复述, 练口语

复述是促使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复述课文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 或复述段落, 或复述全文, 或详述、略述, 还可让学生大胆想象, 进行创造性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会得到提高。如《蟋蟀的住宅》的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复述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建造过程,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合乎情理的叙述。通过复述训练, 学生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内化, 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巧用补白, 促表达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 由于篇幅限制和编者布局的需要, 有的在细节处有所省略, 有的在结尾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些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留下了空间。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 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行合理的补白训练。如课文《小音乐家扬科》, 文中的扬科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驱使下来到食具间, 不小心弄响了那把小提琴, 于是“骂声, 鞭打声, 小孩的哭声, 吵嚷声, 狗叫声混成一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补充出具体的内容。同时,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想象:“假如扬科出生在新中国, 生活在我们中间, 结果又会怎样呢?”有学生说扬科一定会考入音乐学院, 学有所成。有的说即使扬科家穷, 没有钱上学, 政府和希望工程也会帮助他完成学业, 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再如《九寨沟》的结尾:“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展示关于九寨沟的图片, 让学生即兴表述。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8.小议秘书口才的重要性 篇八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互相联系沟通的增多,口才已成为有效交际的重要手段。秘书由于其本职工作职能和在单位中所处枢纽关系,纵向横向沟通广泛,更需要交际口才。口才已成为秘书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基本能力。

秘书工作的职能决定了秘书口才的重要性

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系统都是由领导部门、职能部门和秘书部门 (办公部门) 三种机构组成的。领导工作的职责在于决策和领导组织,是决策机构;职能部门在于具体贯彻执行领导的决策和处理具体事项,是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需要上下沟通、互相辅助和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互通信息、平衡协调。在这些方面起关键作用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辅助联系部门—秘书部门。可见秘书部门的职能就在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传递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秘书要调查研究、汇总资料、汇报情况、传达指示、提出建议、协调商谈、招待宾客、电话联络等等,所有这些工作职责说明,秘书工作除了一部分要使用文字外,大量使用的是口头语言 ,因此秘书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可忽视。日本的很多企业认为一个企业的秘书是否会说话,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称职的秘书要既肯干又善说。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事:

某单位领导不幸去世,按照单位规定,其遗属住房标准必须要有降低。后勤部门从办事员到最高负责人先后多次登门劝说,那位领导的遗霜又哭又闹,劝说人员又气又恼,双方矛盾很深,事情就此搁浅。最后让办公室秘书前往协调,秘书上门时首先表示关心慰问,然后说明原住房标准高,是为了便于领导工作,现在就不再需要那么多房子了,最后说,后勤部门也考虑到换了新环境还可以减轻他们睹物思人的悲痛。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那位领导的遗孀。他们很快就痛痛快快地搬了新居。一个故事说出了道理:身为一个秘书不仅能说还要会说,这在日常工作中显的尤为重要。

得体的语言表达是秘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

语言表达,一般表现为语音纯正、吐字清晰、表意鲜明;具体表现为能适应环境,恰到好处,或说理、或叙事,都能得心应口,语言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为秘书,其口才综合体现为措辞得体,所谓得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说话要符合秘书身份。秘书是领导的辅助人员,在与别的职能部门和人员打交道时,只能是牵头,而不是指挥,更不能以领导的名义指责他人,以命令的口吻下达任务,或以“首长”自居,盛气凌人,以责问式的语气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执行部门的反感。如此下去工作就难以开展了。相反,如果秘书以礼待人,态度和气,那么对方便会欣然接受。这样,即使是难办理的事情也可能得到解决。有这样两位秘书,同样是对执行部门布置重要工作,由于表达方式和态度不同,结果截然相反。一个生硬地说:“这件事明天一定要完成,否则就扣你的奖金”。另一个微笑地说:“这件事很紧急,不能过明天,看来看去厂里只有你比较熟悉,有把握,令人放心,希望你帮帮忙。现在就看你的了”。结果,前者惹起了对方愤慨,他气乎乎地说:“我不会,你找别人去”。后者却说得对方甜滋滋的,他笑着说:“我试试吧”。心里却想:他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丢脸。前者因为态度中断工作,后者却因为态度使工作得到开展。

2、是说话要有原则并切合实际。作为领导辅助者的秘书,时时刻刻代表着一定组织单位的立场,有时甚至直接代表领导本人处理问题,因而在与人交谈时,不能随便表态,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领导的工作是制定政策或掌握政策,秘书的工作是为领导服务,其全部内容几乎都与政策紧密相连,因此衡量秘书工作的好坏最关键的一条便是看其是否正确地贯彻了政策精神,所以秘书的语言表达不能违背基本政策。因此,秘书无论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还是提供信息、提出建议,都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不说“三话”即不说与事实相左的假话,不说自吹自擂的大话,不说言之无物的空话。秘书不仅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还应是领导的诤友。秘书不能投领导所好,看其脸色说话,而要在意识到领导所做的事会产生错误的情况时敢于劝说。言谈有地还要委婉。必要时候讲究说话的技巧更是上策。因此,秘书需要掌握一点“游说”技巧,善于根据领导的情绪、兴趣、爱好、性格,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等灵活机动地引发话题,使自己的言辞始终紧紧抓住领导的心,巧妙而深刻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使领导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采纳自己的思想。这种“事例”古已有之,如婉言说赵太后的触龙,善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巧谏齐景公的晏子等,他们的谈话艺术可为今天秘书学习的范例。

3、是说话要适时、适人、适度,即根据彼时的语言环境和说话对象,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秘书口头表达必须话随境迁,视具体场合而定。秘书要懂得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也要掌握好何时该多说,何时该少说,说话不合适宜,往往听着无趣。说话是个双向沟通交流的过程,要使达到沟通的效果,必须了解并适应交谈对象,学会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日常工作中,秘书要和各种不同社会经历、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对说话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说话习惯都不一样,秘书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表述方式,或通俗、形象,或幽默、庄重;或言简意赅,或细细解说。

此外,秘书说话要恰如其分要负责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深了,难以拔出,说浅了,难以奏效。如下级请求上级批准某项工程,因资金问题不好解决,领导正在全面衡量,下级如果询问结果,秘书可以回答:“此事正在研究,很快就答复你们”,这就是适度的表现。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可以说,说话是否得体是衡量秘书工作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秘书口才源于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想修养

上一篇:小学家长会教师的讲话稿下一篇:微信农场状态怎么设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