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2024-08-30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精选8篇)

1.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就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学习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变偏重智力教育为能力与知识并重,就必须学习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适应我国国情,并且有民族特点的科学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15年11月

2.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二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广博而精深,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知行合一的教育观、生活教育理念以及他的崇高的师德风范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懈奋斗者。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1]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2]这些至理名言,今天读来仍然意味悠长。在此笔者主要想谈一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课程体系在大学生未来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搞好思政课教学。

2 教师做好思政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3]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切实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刻认识到,做好思政课教学,绝非易事,它是对教师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考验。

2.1 教育是一种艺术的生活

工欲善其事,必先要利其器。作为一名改造人,塑造人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懂得传道、授业的艺术。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演艺不同的角色。要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去看待,教师就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要想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博得观众的好感,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这个舞台演艺的过程。这里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对整个课堂教学的秩序、气氛、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效果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一种好的课程设计首先应是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的,既要使课程的讲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要适时突出重点,做到松紧有度。其次,课程内容安排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适度、有序、合理。再者课程设计应给教师留有发挥和展示教学艺术的空间,通过这种和艺术发挥,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主动性。课程设计是做好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感到对知识的获取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它是决定教师教学效果,培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课程设计仅仅是教学的开始,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充当了编导的角色,教师的舞台角色才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要想真正做好教学,关键还是要靠教师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学术能力、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剖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语言艺术的发挥,此种能力是我们必须重视且要有意识去培养的。生活中我们的教师教学不可谓不用心,备课不可谓不精心,但常常由于缺乏富有魅力的表达而使课程枯燥乏味,自己也很恢心懊恼。为此我们不妨去研读一下“演讲与口才”,“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等书籍或是到生活中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取取真经,或许可以对我们语言艺术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时你不会再为讲不好课而苦恼,因为在你的课堂上精妙的语言艺术已为课程的讲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是打动人,感染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理论精深而抽象,其内容和普通人的生活还是存在很大距离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世事没有太多的了解,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思政课大多没有太大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理论理,势必会使授课内容干瘪,乏味,空洞而不易使人接受,更谈不上对人的素质的改造和提升了。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一个教育者同时应该是一个革命者。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4]在此,陶行知先生充分肯定了生活、社会的教育功能,指出了一个教育者应具备的可贵品质。生活不仅造就了理论,也成了解读和补充理论的根本途径。因此要想使思政课真正发挥出其教育人,塑造人的职能就必须使教育回归生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在对生活的阐释中理解和发展教育,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要具有高超的阐释理论和剖析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要善于把其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渗透进学生的大脑。教师要善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书中的文字,用生活中的案例来阐释、分析和印证理论,使教育能在课堂这个狭小空间里回归生活,毕竟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只有把抽象的东西生活化,感性化才能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最终目的。

2.2 生活是充实教育的不竭之源,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思政课是一种跟随时代不断丰富发展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其思想首先应是活跃的,其思想应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作为充实教育的不竭之源。要时刻留意最新的时事动态,关注最新的民生动态,深入了解国计民生的实际发展状况,用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断加深丰富自己对新理论新知识的理解。要善于捕捉和书本理论有关的每一个事件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对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解读或是对于当前时事的评论,了解百态人生,把握最新动态,深化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只有经过自己消化吸收的东西才能谈得上再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育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来解读理论和充实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教育也将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升华和发展。生活是充实教育的不竭之源,教育也只有在不息流逝的生活中得到永恒,生活和教育共始终。

教师担负着培育祖国未来希望的历史重任。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我们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5]的坚定信念,把教育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与社会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统一起来,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一种理想追求,苦于钻研,甘于奉献,做好大学生人生航向的领路人。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广博精深,对后世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和他的崇高师德生发开去,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教师应具备的师德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50.

[2]方明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7.

[3]方明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36.

[4]方明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教育的新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94.

3.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将教育作为中华民族摆脱苦难,步入新生活的重要途径。融入生活的教育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普九”任务基本完成,我国的幼儿教育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点,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成为一种共识。但在民族地区,民族幼儿教育问题重重,最明显的是简单套用颇受争议的教学模式,使其脱离民族生活,对民族幼儿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重新审视现有的教育活动,借鉴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民族幼儿园的良性发展,民族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其教育思想的精华,是陶行知先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学合一”而形成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基石为核心体系的系统教育思想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早在1935年,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就给生活教育下了个确切的定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在生活中教育,让受教育者懂得生活,在生活中吸收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锻炼各方面生活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主张。陶行知认为:“凡是生活的场所,就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庞大的学校,里面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生活教育不应当把学生人为地囿于学校围墙之内,他主张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拆掉,让学校与社会合二为一,让学生走上社会,在社会中受教育。这样的受教育者才能去除象牙塔中的种种弊病,感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书本至上,教师至上,课堂至上。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方法。“生活教育”理论将“教学”同“做”统一起来,在于提倡动手做事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为学,对他人之影响谓之教,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陶行知认为学生应当“在劳力上劳心”,因为“行是知之始”,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劳力”中亲身体验生活的复杂和艰辛,才能发现问题,学到知识。同时,陶行知还要求“教有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要教人,先教己,自己真正懂了,才能以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来促进他人的知识掌握。另外,生活教育理论还提倡“有学有教”、“即知即传”,也就是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的传播,教育的普及,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启示

民族幼儿园是正规民族幼儿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正规的民族幼儿教育是指以民族托儿所、民族幼儿园为主的各种专门机构及社会组织对民族幼儿所实施的启蒙教育”,而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开展良好的民族幼儿教育活动直接关系身负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的民族幼儿的个性发展。这就迫使我们的教育活动不得不深入民族幼儿的生活之中,从其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教育活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富有借鉴意义。

(一)适应民族生活的教育活动目标及评价

教育活动的开展首要的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了活动目标才能依葫芦画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由于大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继而影响到了本民族文化同外来文化的衔接,致使主流文化以绝对的优势冲击着当地民族文化,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民族教育形式及活动照搬汉族地区的模式,简单套用,脱离了民族生活本身,不利于下一代民族成员的成长,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挫折,即不天折,也难成材。”因此,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就要制定得适宜,适合幼儿的身心状况,也要适合民族幼儿的生活。

(二)融入民族文化活动的教育活动内容

美国学者沃尔特(F.Wa1Ler)说,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远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也正因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现在的民族教育活动成了主流文化的舞台,本民族文化却没有立足之地,这是危险的,特别是民族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融入本民族文化也是可能的。首先,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游戏中加入民族文化,既能提高民族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通过游戏这个媒介提升民族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次,少数民族的文化多以仪式、服饰和饮食习惯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往往能够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衔接,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有力地促进民族文化对民族幼儿的熏陶。

(三)立足民族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形式

“人的独特性在于,他必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生活在他与所有有机体共享的环境中,但却是根据由他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活的——这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意义图式套在幼儿的生活之上,那样只会抹杀幼儿的独特性;我们也不能以他民族文化的意义图式套在民族幼儿的生活之上,那样不仅扼杀了幼儿的个性,也异化了幼儿的民族性。

首先,保持教育语言的一致性。民族幼儿的文化接触以民族语言的习得为媒介,即使一些民族不存在自身独特的语言体系,其教育活动也应当使用日常的生活语言,塑造他们对民族幼儿园生活与民族日常生活相符的意识,在保证民族语言习得和强化的前提之下,接触教育活动中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形式。

其次,保持教育活动的组织同民族节日仪式的一致性。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文化传承的核心,反映着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和文化的凝聚力。如果民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同民族节日仪式相一致,那么不仅在建构民族幼儿的文化知识,也在培养他们的民族心理,凝聚着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力。

再次,保持教育活动与民族生活中民族幼儿的主体性。“正规化”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小学化、教学化,幼儿园教育离幼儿的生活越来越远,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幼儿园的生活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使得民族幼儿的生活失去的生机和活力。“所有人类的经验都指示我们,形式的训诲必使听者生厌,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可是那些愚而好自用的老辈永远不明白这个道理,老是长篇大套地向青年们说教。”因此,民族幼儿的生活是主体创造性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同同伴、教师以及他者的交流,动口、动脑和动手一体化的动态的习得过程。

民族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其身心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民族幼儿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民族生活本身,民族生活是其教育活动的来源,也是归宿,只有如此,未来的民族幼儿才能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创造更加辉煌的多民族文化,展示更具魅力的中华文明。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644.

[2]丁湘.浅释民族幼儿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04):77-78.

[3]鲍兆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6):40-41.

[4]左瑞勇,张猜.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1):25-26.

[5]石翠红.走进民族生活的民族幼儿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3):57-58.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篇四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思想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多启示。关键字:陶行知 生活教育 启示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已大量涌现。他的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一)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裴斯泰洛齐曾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陶行知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启发,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明”,并愿成为中国“试验之先河”。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是当时美国进步教育旺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进步教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哲学指导思想,重视科学与实验。杜威主张学校社会化,力图变革传统教育,融合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使学校和社会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陶行知在出国前就接受进化论思想,早在1914年就认为“共和者,人文进化必然之产物也”,“进化非人力所能御,即共和非人力所能避”。所以陶行知一下子就领会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成了他的信徒。陶行知曾尝试将杜威的思想搬入中国,但并未成功,杜威标榜的只要在学校里给儿童、青年足够的近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就可以自由向前发展,也无非是想为资本主义企业多培养几个忠实奴仆。而把它硬套到中国则更不灵了,当时中国的学校很少,教育不发达,广大劳动人民都被排斥在校门之外,用杜威的一套根本起不到普及教育、振兴社会的作用。在现实前,陶行知认识到“杜威的那一套是假的”,学校社会化不过“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所以他对杜威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把“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翻了个跟斗,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教育与整个社会和生活血脉相通”。

(二)立足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充分认识了中国教育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实行新教育30年,依然换汤不换药,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适应于中国国民全生活之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尤其是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十分不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的基本含义一共有三层:(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的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都是同学。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整个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其中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大众教育,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由此,“社会即学校”就打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而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面向生活,课程改革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大众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做得不够,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是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老师,这与陶行知教育理论和方法一脉相承。如今我们亟待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切实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现在国际社会已经处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出现。一方面教育要和国际接轨,运用高新技术使受教育者接受的信息广而多、新而快;另一方面教育仍然要注重基础教育,有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使我们因材施教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祖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了解学生,授之以渔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耐心、细致、多方配合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时间与成效是成正比的。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陶行知先生更加具体地说:“跟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做你的先生。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先生的话字里行间揭示着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去充分了解教育教学对象,那么你就无法使学生听从你的教诲;如果你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也不能弥补他们的不足。就像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一样,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找出其有效穴位,才能针到病除。好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他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其一,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源,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教师应有一种清晰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关心和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他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他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当讲完课堂知识后,就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小制作活动,利用实践课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准备材料、加工,一直到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要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5.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五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一生。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尤其是他一再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他在论述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时提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间的逻辑构成和思考维度也非常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他为国为民的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赋予德育思想以丰富的生活内涵,也对我校生活化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生活即教育”,面向生活,让礼仪教育回归真实。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礼仪教育要“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经验尽量丰富。让生活走进礼仪教育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礼仪教育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才会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以往的礼仪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礼仪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礼仪教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这种忽视缺乏对周围生活的关注,使得礼仪教育的内容未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与此相对的是,现今我校开展的礼仪教育,是回归于生活的,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的背景,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小学生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小学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小学生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样待客,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再如我校对不同场合学生的言行规范,就是通过一个个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像:“„„当别人高兴时说:很荣幸和你分享这份快乐!当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不同时说:你的意见很好,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吗?当你给他人造成不快或麻烦时,说声:请原谅„„”如此等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真实性。

在生活化礼仪教育实践研究中,从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高度,我校构建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分为认知技能目标、态度情感目标和实践能力目标,并把礼仪教育的目标框架分为纬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分为个人形象礼仪、家庭生活礼仪、校园学习礼仪和社会交往礼仪四部分)和经度目标(根据行为外显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说话礼仪、行为礼仪两部分)。我们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现实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充分考虑礼仪的继承性和时代性,设置具体的小学各年段礼仪教育的内容。在确定小学生礼仪教育内容时,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1突出“小”字(学生能够接受)、2把握“近”字(以学生生活近区为主)、3体现“序”字(按低中高确定序列目标)。

总之,“生活即教育”,礼仪教育“生活化”,使我们的教学从生硬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大大提高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二、“社会即学校”,勤于实践,让礼仪教育保持鲜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小学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是发展其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指出“社会即学校”,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他强调活动的多样性,活动不仅课内有,校外也要有。强调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并注重加强学校礼仪教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因此,礼

仪教育应从封闭性转变到实施开放性教育。

陶先生始终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社会生活有好有坏,参与了社会生活,就能分辨出好的生活和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教人过好的生活,受好的教育,认识坏的生活,改造坏的教育。所谓“参与”,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用自己的眼睛,更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领略社会生活的变迁状况,人文状况。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祭扫烈士墓、二手商品置换市场、共建“亲子林”、环保夏令营、“小雷锋进社区”活动等,使他们亲眼看到美好的大自然,去领略社会风情,利用社区、班级这些社会的缩影,让学生知道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知书达礼的小公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如在模拟的十字路口学习怎样识别交通标志,怎样遵守交通规范;在分小组玩“过家家”活动中学习“做客与待客”;在家长会现场聘请学生担任小引导员,评选“校园最佳小导游”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大方有礼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等等,使礼仪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实践中直接感受体验,学会做人。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人的礼仪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简单地靠一两次学习就能形成的。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和社会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我校尤其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多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极大调动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礼仪教育的自觉性。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优势,我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与家长、社区配合,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我校通过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培训班,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礼仪咨询,引导家长浏览参与网络上形式多样的家教论坛和网上家长学校, 每学期定期举办家庭礼仪教育案例评比,交流育子经验,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活动,以指导家长有效地对子女实施礼仪教育。通过“我是礼仪小使者”系列学习单的形式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具体情况,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尊老爱幼、待人处事、举止行为、卫生习惯、家务劳动等及时与学校沟通,最大限度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礼仪教育工作,也让我们了解家庭、社区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活动方式、方法,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

目前我校正积极构建小学生生活化礼仪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应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一个多层面的系列。礼仪教育终极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做真人。我们应该始终把礼仪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让小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在生活和实践中成长,使礼仪教育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讲求方法, 让礼仪教育潜移默化。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韩国学校礼仪教育,不仅坚持教授系统的礼仪知识,而且也很重视在实践中实施礼仪教育。如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里面都是韩式家具,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正是在这种科学的教育方式中得到了落实,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得以被继承。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要努力做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使学生得到生动、主动的发展。据此,我校注重礼

仪教育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落实,重视把礼仪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追求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礼仪素质上。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我校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以下几种:1.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事理。2.行为辨析法。让学生来辨析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的方法。3.示范演示法。根据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4.情景表演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5.游戏童谣法。演唱童谣法就是把多个有关礼仪规范的词语或句型融合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或唱出。游戏法就是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6.活动竞赛法。开展些竞赛活动来学习有关礼仪的知识。除此之外,我校还对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进行了研究。广大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礼仪教育。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礼仪教育叙写真情体验文章以达到教育的深层效果;与英语学科结合,结合其句型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在体育课上,进行集队时、示范时、练习时、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礼仪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6.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六

——生活教育之特质

你如果看过《狸猫换太子》那出戏,一定还记得那里面有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出现了两个包龙图:一个是真的,还有一个是假的。我们仔细想想,是愈想愈觉得有趣味了。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好像是有两个包龙图。就拿教育来说罢,你立刻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叫做传统教育;另一种叫做生活教育。又拿生活教育来说吧,你又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是主张“生活即教育”。我现在想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目的不但要使大家知道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不同,并且要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

(一)生活的生活教育第一个特点是生活的。传统的学校要收学费,要有闲空功夫去学,要有名人阔老介绍才能进去。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那么无钱,无闲,无面子的人又怎么办呢?听天由命吗?等待黄金时代从天空落下来吗?不!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磨擦者与被磨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有人说:这是“生活”与“教育”的对立,便是“生活”与“教育”的磨擦。我以为教育只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不能有磨擦的作用。比如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碰着一块石头,就立刻发出火花,倘若它只碰着一块石头的影子,那是不会发出火花的。说得正确些,是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

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磨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二)行动的生活与生活磨擦,便包含了行动的主导地位。如果行动不在生活中取得主导的地位,那么,传统教育者就可以拿“读书的生活便是读书的教育”来做他们掩护的盾牌了。行动既是主导的生活,那么,只有“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才可说得通。我们还得追本推源地问:书是从哪里来的?书里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我要声明著书人和注书人抄书人是有分别。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人更高的境界。为了争取生活之满足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战斗的行动。

(三)大众的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大众只可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生活斗争是大众惟一的教育。并且孤立地去干生活教育是不可能的,大众要联合起来才有生命可过;即要联合起来,才有教育可受。从真正的生活教育看来,大众都是先生,大众都是同学,大众都是学生。教学做合一,即知即传是大众的生活法,即是大众的教育法。总说一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四)前进的有人说,生活既是教育,那么,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又何必要我们去办教育呢?他这句话,分析是对的,断语是错的。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社会里,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

(五)世界的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又不许人动一动,又只许人向后退不许人向前进,那么,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惟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所以,整个中华民国和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六)有历史联系的这里应该从丽方面来说。第一,人类从几千年生活斗争中所得到,而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用选择的态度来接受。但是我们要留心,千万不可为读历史而读历史。我们必须把历史的教训,和个人或集团的生活联系起来。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生活,从现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这样经生活滤过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地做一只小泥鳅。第二,中国已经到

了生死关头,争取大众解放的生活教育,自有它应负的历史的使命。为着要争取大众解放,它必须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它必须教育大众联合起来解决国难。因此,推进大众文化以保卫中华民国领土主权之完整,而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是成了每一个生活教育同志当前所不可推却的天职了。

7.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七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前, 我们必须弄清楚, 什么是“生活”, 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

1、什么是生活

陶行知给“生活”下过定义:“‘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1]显然, 我们对“生活”这个概念, 不能作狭义的理解。按照陶行知的说法“生活”包括“康健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与“改造社会的生活”。[2]陶行知在阐述生活教育时还说:“整个的社会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3]这里“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指“生活”。

可见, “生活”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在学校受教育, 购物, 乘车, 学习, 生活起居等等。“生活”的概念如此之广大, 但是并不是抽象、空洞、不可捉摸的。在生活故育中, “生活”也是指具体的“做”“事”。“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 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 这‘中心’就是事, 就是实际生活。”[4]这里, “做”既指“生活”, 也指具体的做某件事。“生活”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普遍、最概括、最基本、虽常见的范防。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涵义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 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 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 是囊括整个人类教育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的生活教育。他说,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 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 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 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 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内我教育’, 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5]在这里, 陶行知不仅指出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而且包括了生活教育的其他重要原理。

二、“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1、“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6]陶行知很早就指出:“生活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7]他的意思是, 生活包括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形态, 凡是人生的一切需求都属于生活, 生活的范围之广跟教育的范围之广是等同的。也就是“生活”与“教育”是等同的, 是不可分开的。“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 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生活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起着作用, 每一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生活教育之妙也就在这里,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人们常说“近朱者赤, 近里者黑”, 生活环境对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就是生活对人所起的一种教育作用, 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生活教育, 你承认它, 可以为你所用;你忽视它, 也可能会起不良后果。我们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形吗?有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中, 却变得越来越聪明, 越来越坚强, 而有的入却气馁了;在优越的条件里, 有人进步很快, 有人却蜕化堕落了, 经不越生活的考验。

2、“教育”从属于“生活”

生活决定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说“是生活就是教育, 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备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 就是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 就是劳动的教育, 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 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 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 就是艺术的教育, 是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改造社全的教育, 是不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8]他还说:“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9]反之想受什么样的教育, 又不愿过什么样的生活, 那是办不到的。

目前普遍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再加上社会拜金主义, 官僚主义思想依然存在, 甚至愈演愈烈。受教育者在此氛围中成长, 肯定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不利。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必须改变“生活”, 只有改变“生活”才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

3、“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从属生活, 只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同样重要的方面教育要改造生活。教育对生活有制约、促进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10]而且要使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拿好的生活来改造坏的生活, 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对生活的改造、促进作用最终也来自生活,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合有教育的意义。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变化的“伟大的力量”。这是“生活即教育”的又一层意思。

陶行行知主张的“生活即教育”使教育与生活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根本改变“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互相隔离的传统教育观念, 使生活教育成为“生活之变化”所必须的教育, 这与杜咸提出的“教育即生活”, 两者之间虽有一致的地方, 都要求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然而又有原则的区别,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在学校的范围内增加一些儿童生活经验,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比“将教育关在学校的大门里, 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这样, 反而把教育与生动活泼的、丰露多彩的生活隔离开来。“生活即教育”则是“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 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 而且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改造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0页。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3]陶行知:《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98页。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06页。

[5]陶行知:《谈生活的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477页。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88页。

[7]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 第78页。

[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9]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7页。

8.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 篇八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为主题作文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范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