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论文

2024-06-17

史纲论文(共6篇)

1.史纲论文 篇一

考研政治史纲会议·著作总结 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知识点小结

一大: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革命前途

新的革命方法 二大:社会性质

革命对象

革命性质

革命动力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三大:(瓦窑堡会议):革命的统一战线

四大:(洛川会议):争取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大: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三步走”发展战略

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写入党章。首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

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七届二中全会:①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③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④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作方式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建国的头三年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

1、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5、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6、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7、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遵义会议: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瓦窑堡会议:

1、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2、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3、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4、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将“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共和国”

洛川会议:

1、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强调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关键是让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3、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著作总结

《四洲志》——中国近代第一本具体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主张。

《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天演论》——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资政新篇》——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没有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实事求是”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2、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转入乡村。

《实践论》、《矛盾论》——科学的阐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

《论持久战》

1、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2、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3、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

《<共产党人>发刊词》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完整的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论联合政府》——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进行了具体阐述。《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运动的的学习文件

《五四指示》即《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2、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论人民民主专政》

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做了集中概括,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论十大关系》——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标志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文化建设的方针——“双百”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思想里面的第一次

1、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2、第一次明确提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3、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4、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5、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6、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

7、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

8、第一次最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9、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0、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1、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

12、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3、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4、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5、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6、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报告:《论十大关系》

17、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无党派也是一个派别,不是没有加入任何党派就成为无党派!2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是劳动人民!3庸俗唯物主义不是唯物主义。4二元论归属于唯心主义,但我们说的唯心主义不包括二元论!5不可能不是一种可能!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领导,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十七大发展观,十八大成小康。

2.史纲论文 篇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文, 简称《纲要》) 讲述的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大学生应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即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

1994年中央宣传部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把有关的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根据以上两个文件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四川红色资源, 其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最适合的课程。

一、四川蕴涵丰富的红色资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四川拥有全国第二的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中, 红军三大主力全部经过四川且在川停留时间最长。抗战中, 四川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线”建设布局时, 四川是重要的区域。近现代历史上, 四川还孕育了邓小平、朱德等对中国乃至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也诞生了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因此, 四川具有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 革命遗迹、遗址、纪念馆、纪念物甚多。

1、将帅故里和伟人纪念馆

开国元勋们的个人奋斗是一部与近代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它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将帅故里和伟人纪念馆, 就是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熟知他们的奋斗与拚搏经历, 就会坚定信仰, 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性。

在将帅故里和伟人纪念馆方面, 四川红色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例如广安邓小平纪念馆, 仪陇朱德纪念馆, 乐至陈毅纪念馆, 南充罗瑞卿纪念馆, 达州张爱萍故居等等。这些纪念馆陈列反映了伟人、将帅们青年时代远涉重洋,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入党之后投身革命, 义无反顾地赴汤蹈火;革命战争年代审时度势, 运筹帷幄, 指挥若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 坚持真理, 无私无畏、开拓创新的历史。

2、川陕苏区和巴中红色资源

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鼎盛时期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 约六百万人口, 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 八万余人, 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王树声、许世友等浴血战斗的地方。

这里的红色资源主要有巴州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通江县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王坪烈士陵园以及红军石刻“赤化全川”、“平分土地”等巨型标语, 平昌县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南江县的巴山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等。除此之外, 还有万源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这些红色资源, 完整地再现了红四方面军全体将士在两年多时间内建立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

3、红军长征在四川时形成的红色资源

1935年5月3日,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境内。6月12日, 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会师。1936年6月30日, 红二方面军到达甘孜州甘孜县绒巴岔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因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时期全部经过四川且停留时间最长, 使得四川成为红军长征中行经地域最广、牺牲最大、斗争最严峻的省份, 所以四川留下的长征遗迹、遗址和精神文化极为丰富且类型多样。

从凉山州会理县北上, 今天的长征遗迹、遗址和纪念馆在四川处处皆是。凉山境内主要有巧渡金沙江皎平渡遗址、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红军长征过冕宁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馆;雅安境内主要有红军过大渡河安顺场纪念馆、名山县百丈关纪念馆;甘孜境内主要有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色革命政权—博巴政府;阿坝境内主要有小金县达维镇一、四方面军会师地纪念碑、松潘县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两河口会议遗址、毛尔盖会议遗址、亚克夏山红军烈士陵园;广元主要有苍溪县红军渡、血战剑门关遗址纪念碑;绵阳市江油、平武、北川是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境内主要有江油历史博物馆和红军胜利碑、北川和平武的红军碑林、北川县千佛山战役纪念碑;川南宜宾与泸州地区主要有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遗址、碑林和纪念馆。

这些纪念馆、纪念碑、遗址、遗物等凝聚了长征精神, 表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忠诚和信念, 表现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情怀, 表现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4、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资源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 四川涌现出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

中国“两弹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绵阳被中央确定为“大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 大批国防军工企业落户于此。1970年前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青海省海晏县搬迁到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下, 成为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著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16位院士曾在这里工作、生活数十年之久。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 该地遗留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珍贵文物。因此, “两弹城”承载着我国厚重的“两弹一星”精神, 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是新时期四川重要的红色资源。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和新县城规划建设。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地震发生后, 时任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参与指挥抢险和救灾工作。与海地地震相比, 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处理措施和灾后恢复建设, 赢得了全世界的好评。北川旧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和新县城规划建设, 展现了中国政府灾后重建的能力与水平,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红色资源与《纲要》的融合形式

自谭冬发、吴小斌在《“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 (《老区建设》, 2002年第7期) 一文提出“红色资源”概念始, 十余年来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红色资源引入高校课堂的问题, 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 四川计有30所本科院校, 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地域环境, 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 将红色资源纳入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1、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四川各高校利用就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寒暑假, 高校会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团学会部分学生能访问和参观各地纪念馆, 参与和体验红色资源, 感悟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

2、红色人物或事迹宣讲报告会。

高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思想政治部请老红军、老八路现身说法向广大师生讲述他们的革命理想和战斗历程。这种方式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 激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开设红色资源类的思想政治选修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的教师或热爱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利用本地红色资源, 制作精美且富有感染力的课件, 开设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

4、红色影视剧目和歌曲欣赏

各高校充分利用与四川有关的红色影视经典剧目和歌曲, 组织学生观看和歌唱。

三、红色资源与《纲要》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利用红色资源, 使其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是红色资源进课堂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笔者及其科研团队从事多年四川红色资源的理论和教学研究,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红色资源与《纲要》课程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实践多流于形式

寒暑假期间, 尽管各高校组织学生访和参观各地纪念馆、展览馆, 但多流于形式, 走马观花, 成为变相旅游, 难以收获实际效果。

2、红色经典选修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红色经典选修课。即便开设, 由于偏重理工科教育的高等教育现状, 导致人文类选修课特别是红色经典选修课没有得到校方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3、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纲要》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课时量有限。为了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 部分教师过分偏重本地红色资源, 在教学中过多讲授与本地有关的红色人物和事迹, 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4、思想政治实践课异化为理论教学课

本科生应上36学时思想政治实践课。由于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和保障, 选用红色资源作为实践课内容的教师只能在教室完成教学, 学生无法现场感受, 亲身体验, 丧失了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功能。

四、《纲要》中运用红色资源的建议

1、掌握寓教于行、于思和有感原则

教育目的在于树人, 即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个人。笔者认为, 社会实践团队组建后, 应要求团队成员在参观和访问红色景点前查阅相关资源, 使团队成员出行前对主题活动和参观内容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现场体验时, 应举行庄重的仪式, 譬如向烈士陵园默哀、敬献花篮、重温入团或入党誓词。活动结速后, 要求团队成员写作观后感, 并在全班或全年级分享他们的现场感受。这既是学习革命前辈, 又能触动学生灵魂, 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投身于学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处理好红色资源与《纲要》的关系

《纲要》是全国统编教材。四川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在四川遗留下来的地方史料, 只是全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部分。那种脱离教材另搞一套的办法是不妥当的。因为, 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史料在《纲要》中已有所涉及, 囿于篇幅而不具体。笔者认为, 除了专题讲座或选修课外,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纲要》提到之处进行补充教学。例如讲到红军长征时, 教学时间应控制在1学时, 川东北地区高校教师可以讲授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四方面军的长征, 川西北地区高校教师可以讲授过雪山草地的艰辛, 凉山地区高校教师可以讲授红军过凉山时的彝海结盟和强渡大渡河。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失误, 不能不讲, 但也应讲这一时期的成就。对于四川来说, 最好莫过于“两弹城”。凡此种种, 不一一列举。

3、争取经费保障, 便于更多学生参与

出行便意味着产生费用, 四川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规划, 使红色资源进课堂时能有经费支撑, 统一规划出来之前, 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年度预算中拿出一定额度的经费, 能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门去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同时, 高校思想政治部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积极争取经费保障, 以便思想政治课更有针对性、可感性和真实性。

五、结语

四川红色资源特点鲜明且丰富多彩,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材料。所以,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引入本省红色资源, 但应注意其内容和形式,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松, 杨宇光, 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2]景志明, 黄信.乡土史料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教学探讨——以“红军长征过凉山史实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 2011 (4) .

[3]孙和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06) .

3.威尔斯《世界史纲》评介 篇三

威尔斯不是一个学究气十足的史学家,他是以文学家、思想家的身份写这部《世界史纲》的。我也不愿以一个掉书袋子的学究的姿态来评介这本书,去斤斤考较书中的那些琐细小节。我只是在重读本书之后,感到威尔斯所表述的一些思想还满有意思,所以不免议论几句。

这是一本饶有兴味的书。威尔斯并不受历史教科书程式之类的约束,对历史上一些繁复的王朝盛衰、将相荣辱,有时只用寥寥几笔,略加勾划;有时则一笔带过,存而不论;有时他也对某些情节着力渲染,细加描绘。读了此书后,可以知道亚力山大和他父亲菲力浦的争吵,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和罗马大将凯撒和安东尼的恋爱故事;也可以了解穆罕默德于六二二年如何逃往麦地那,罗伯斯庇尔怎样被人送上了断头台。威尔斯以文学家的手笔从地球史写到人类史,从人类如何产生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结束,述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威尔斯写这部世界史,是有所为而发。他震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类大灾难,想通过研究世界的历史,深入发掘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书中许多地方,都有作者对历史发展的认识,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历史观点。这种论述令人感到似嫌过于冗长,往往离开要叙述或正在叙述的事情过远。但总的说来这是一部有思想、有头脑的书,读来并不枯燥乏味。

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不过几千年,说到底也超不过七千年。然而,世界之广大,国家、民族之众多,再加上历史科学的发达,新的考古材料不断涌现,新的著述不断出版,这一切都使得人类的历史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闭着眼睛想想,要想把这么多的问题、材料、史实,写在一部一本头的通史中,简直是太困难了,非得有“纳须弥于芥子”的功夫不可。这种功夫,我想并不是要你作一个微雕专家,能在方寸之内刻下全部唐诗三百首。而是要你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总的看法。能用粗线条勾划出历史演进的轨迹,展现出历史发展的概貌,寻绎出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道理。透过乱作一团、互相矛盾的许多表象,追寻产生这些变化、进步、发展的原因。借用司马迁的话,也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惜许多历史学家都是威尔斯所说的,惟恐写错一个日期、遗人笑柄的学究(当然我并不主张历史著作可以年代错乱、史事颠倒),因此这种恢宏博大的著作并不多见。

威尔斯写这部世界史,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他想要回答困扰人类社会的种种难题。人类为什么总要互相残杀?为什么有好人和坏人、富人和穷人之分?货币、权力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教育、文化、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到底有什么意义?总起来也就是,人类历史自何而来?人类历史向何而去?

对威尔斯来讲,我感到这样的问题太大了,而他的哲学太小了,因此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威尔斯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穷人弱者,反对贪婪自私,尤其厌恶专制暴政和血腥战争。可是,单靠同情心是不易了解历史的。拿我们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可以说相当贫乏。他以为,财产的观念是从人类好斗的本能产生的。即使野兽也有占有之物,占有权关系,如狗和它的骨头,雌虎和它的窝穴。所有权在原始的野蛮人中远比今天文明世界更为强烈。当时是你能夺到什么,你就据有什么:妇女、俘虏、捕获的野兽、森林空地等等。随着社会的成长,产生出一种法律来制止自相残杀的争夺。社会愈发展,则对私有财产愈加限制(第996—997页)。威尔斯完全不理解财产并不单纯是人和物的关系,而是透过物反映的人和人的关系。所以他只能从人类本能出发,得出“财产即强夺”的结论。他据此以为原始共产主义是毫无意义的,对人类历史的源头搞不清楚。

威尔斯对货币的理解也不正确,更不了解价值、价格等等概念。他以为物价的涨落只由消费品的多寡和货币总额来决定。如果消费品生产减少,或者遭到战争的巨大破坏,那物价就要上涨(第1000页)。这样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真谛当然无从理解,那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与战争的关系他也更难理解了。因此威尔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那时欧洲各国到处弥漫着军国主义思想。更具体地说是因为德国有了好的教育(使科学昌盛,利于进行战争准备),但却有一个坏的君主(德皇威廉二世鼓吹侵略扩张),于是终至爆发使几百万人丧生的大战。

由于对社会的物质基础注意不够,威尔斯把历史的动因往往归之于思想。他以为“整个人类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思想的历史”(第1161页),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会不断产生伟大的卓越思想,匡救时弊,指导未来,从而使社会不断前进。他指出,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旧世界的西方文明里已经崛起三个伟大的结构思想。第一是科学的思想,表示人类对他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清晰的洞察;第二是关于普遍正义的思想,当时还只表现为对唯一普遍正义之神的崇拜;第三是人类公益的思想。这些思想最初产生于卓越人们及民族的心中,然后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普遍意识之中,给人类事务提供了一种新精神,一个新方向(第403页)。

在叙述世界史上国家形式的变迁时,威尔斯也多从思想的变化上找原因。他认为早先有两种类型的国家形式,农业民族结成“服从的共同体”,而游牧民族则结成“意愿的共同体”。服从的共同体具有高度文明,表现为君主专制政体,它不断被来自草原或沙漠的意愿的共同体所征服。但人类的本性要求把文明由服从的共同体改变成为意愿的共同体,而罗马共和国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巨大的意愿的共同体。由于罗马缺乏广泛的教育机构,不能使公民万众一心为其服务,导致共和衰微,变为帝制。罗马之后兴起的天主教会做了教育工作,建立起一个浅薄的但有效的意愿的共同体,打开了人类管理自己新的可能性的道路。可惜天主教教育的概念不是思想的解放,而是对人们思想的压服,结果使政治事务中道德崩溃,出现了马基雅弗理式的君主专制政体,兴起了太阳王路易十四,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大帝,俄国的彼得大帝等。不久,人类把信仰上帝的王国转到信仰更具体的实体——民族国家上,由民族国家发展而成争霸的欧洲列强,困扰着整个人类世界。

我们并不否认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许我们还可以承认,当今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编写的世界史著作,对思想的作用还往往估计不足。但我们却不能把世界史归结为思想的历史,不能把历史的主要动因归结为某种思想。如果说马基雅弗理主义引使出现贪婪奸诈、狡猾凶残的专制君主,民族国家观念导致产生欧洲列强,那又是什么力量导致马基雅弗理主义和民族国家观念的出现呢?为什么十六世纪的西欧产生马基雅弗理主义,而十九世纪却产生民族国家观念呢?这些还得到物质的变动中去寻求答案。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解释历史,对于说明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前进的方向。而要具体地探求某种历史事件的原因,找寻其发展的动力,总结正确的经验教训,仍然有待于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可以说,迄今为止,我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微乎其微,对许多历史现象都不能给以令人满意的解释。和威尔斯一样,我们也是一个历史问题答案的求索者,只是求索的方向不同而已。

威尔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困扰人类的许多难题,认为也可以依靠思想的力量去解决。他发现,人类的智力不断在从事总结并建立五种科学,只要这五种建设性的努力一旦完成,人类便可臻于大同境界。这五种努力是:创立并应用一种财产的科学,作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基础;一种货币的科学,以便有效率的经济媒介得到保证和维持;一种政府管理和经营的科学,使得每一个社会里的人都可以学会和谐地追求他们的共同利益;一种世界政治的科学,可以结束国家之间的战争暴行;创立一种全球教育制度,保持人们在前进中的意志和利益。

但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穷人与富人对立的社会,如何能使每个成员都和谐地追求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对立的世界,又如何能为维护共同的利益而和好相处呢?威尔斯以为这经过调整都可以达到。他说:“法律和权力可以有这样的重新调整,使它既保持统治和秩序,同时又对任何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的利己主义有必要的约束;私有制可以这样的规定,使它既给予自由,而又没有压迫的权力。”(第1051页)而没有霸权主义、只有法律和服务的一个普天之下的正义王国——世界国家的观念,在他写作此书时已如破晓的晨光,照耀着人间大地(第907页)。

威尔斯的信念是,经过改良,资本主义可以消除一切弊端,变成幸福社会。这在他后来和斯大林的谈话中有十分明确的表述。他以为强调阶级斗争的原始对抗是毫无意义的,而应该在法律限度以内,把建设性的力量尽可能结合起来,改变资本主义。他对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也是不了解的。遍及西欧十四世纪的农民大起义,他以为根源于耶稣的教导;法国大革命中疾风暴雨的“恐怖”行为,他倾向于认为许多是由于罗伯斯庇尔的怪诞人格所致;而震撼世界的无产阶级的斗争,他似乎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我们的信念是,资本主义的弊端若要消灭,必须消灭资本主义本身,而这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达到。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暴力对抗是必然存在的,这不以一切善良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统治阶级自己制定的法律,为何要把他们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使之不能自由行动呢?而资本只要可以获取利润,更不惜冒上绞架的危险,如何能消除它剥削压迫的权力呢?如果说在阶级社会中对统治者,对财产,还不断有约束的话,那主要是由被压迫者的抗争造成的,而不是某种健康的或明智的思想使然。至于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的世界上,谋求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认为靠条约、法律可以维持秩序,那威尔斯写作此书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斗争的历史,更把这一幻想打得粉碎。

好心肠的威尔斯主张改造社会不用暴力,而“只有慢慢地通过法律、教育和爱的精神才能使人们有幸福和自由。”(第981页)他很重视教育,以为雅典、罗马,虽然组成意愿的共同体,由于人民没有教育,没有知识,都退化成为由暴民和政客所统治的国家。近代国家虽然建立了选举制,但必须进行教育,提高人民文化,使他们普遍接触到文献和新闻,才能建立一个“知识和意愿的共同体”。为了倡导爱的精神,他对宗教也十分推崇。他以为佛教所宣传的克服各种私欲的学说十分崇高,其本意在于要人们在更大的利益中忘掉自己。而耶稣所宣传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都是兄弟,要彼此相爱,斥责私有财产等思想则更为重要。威尔斯本人是一个进化论者,在这部《世界史纲》中明确地宣传了进化论,但他却以为达尔文主义的宣传冲击了宗教,引使欧洲道德堕落。他认为宗教与科学对抗是一种无聊的宣传,其实这种对抗是不存在的(第579页)。因为威尔斯以为宗教的真谛并不是对神的崇拜,而是宣传一种人类本是天下一家的共同信仰,并教育人在自我克制中达到和平与安宁,符合爱的精神。所以他说宗教“是历史的大纲”。(第580页)

关于教育、宗教、人类之爱等等的神奇力量,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早在威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三十多年以前,恩格斯已经谈过费尔巴哈的类似主张(见他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三章)。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想用爱克服实际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幻想,指出“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结果是“那要把一切人都联合起来的爱,则表现在战争、争吵、诉讼、家庭纠纷、离婚以及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最高限度的剥削中。”

值得称扬的是,面对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威尔斯的同情心还是放在人民大众一边的。他对那些显赫一时、叱咤风云的帝王并不特别推崇,毋宁说还有几分揶揄。亚力山大大帝,被他描写成一个有点神经质、性格暴戾、虚荣心很强的年轻人。而称雄罗马史上的前三雄、后三雄,他认为都是一些不择手段,奸诈卑劣的冒险家。他尤其反对把凯撒吹捧为了不起的英雄,说他实际上只是一个自高自大的庸人。他揭露太阳王路易十四割剥人民,穷奢极欲,而对历史上最辉煌人物之一的拿破仑,虽然用了很大篇幅,不过写他打败仗比胜仗似乎更多。相反,威尔斯对印度的阿育王评价很高,因为阿育王敬礼三宝,弘布佛法,为人民做好事,符合于爱的精神,所以被称之为历史上成千上万君王中一颗光芒独射的明星。

威尔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也寄予同情,称赞他们在智力、勇气、自我牺牲精神方面决不比欧洲人差。他抨击帝国主义的吹鼓手——宣扬“白人负担”的反动诗人吉卜林。他还认为欧洲不可能吞并亚洲,而帝国主义由于背叛了自己的人民,注定了是要灭亡的。

在本书的导言中,威尔斯已经指出,欧洲的历史学者如何地贬低了亚洲文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也就是说他主观上已认识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欧洲中心论”或“西欧中心论”的偏颇。但是这部世界史从指导思想、内容安排上仍是以西欧为中心的,突出的多是欧洲事件,而指导人类前进的伟大思想亦多发源于欧洲。这个我们不能责备他,因为当时西方史学潮流即如此。虽然受到第一次大战、十月革命的震动,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仍然认为世界是西方的,西方是可以救世界的,对西方的前途是充满信心的。要到二次大战左右,世界形势发生更大变化,历史研究状况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才会出现汤因比、斯朋格勒等的史学思潮,认为西方文明处于没落之中。而最近三联翻译出版的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其中的说明才能认识到,不只欧洲的中世纪远远落后于东方,而且一直到伏尔泰时代,土耳其和中国仍是文明生活的榜样,欧洲人只能投以羡慕和尊敬的目光。

4.《史纲》教学要点 篇四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方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点: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转折点: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

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到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 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折点:

从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到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与三大敌人矛盾; 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转折点:

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矛盾到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5、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任务);完成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富强,共同富裕(第二任务)二者相互关系:

第一任务为第二任务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近代中国丧失了哪些国家主权?

丧失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国防主权。领土主权的丧失: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包括《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

司法主权的丧失: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关税主权的丧失:协定关税。始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国防主权的丧失:列强在中国领土上的驻兵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

2、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悲壮历程。

三元里抗英: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镇南关大捷: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

抗日战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奠定的开端 起点。

3、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原因。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制约;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4、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

5、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影响。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

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孙中山: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结局。

农民阶级:初期《天朝田亩制度》,理想天国的方案设计;后期《资政新篇》,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大力兴办洋务事业。资产阶级改良派: 依靠皇帝,实行变法改良,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理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走“中间路线”,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历史结局:阶级局限与历史局限,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方案的破产或失败。

2、太平天国提出的救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是由农民阶级提出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斗争时间最长

(2)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方案

(3)利用西方宗教发动农民起义

4、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历史地位及其破产标志。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而兴起的一场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办新式学堂,派遣最早官派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甲午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标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5、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近代中国国家出路改革的一次尝试;政治改良运动;爱国救亡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6、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

太平天国:洪秀全、洪仁玕;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洋务运动:奕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导火线。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1911年5月兴起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局限性。

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民权主义忽略劳动群众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实践上易使人民主权落空; 民生主义未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而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如何理解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学说?

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关注农民土地问题。通过平均地权,避免贫富悬殊和社会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4、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是中西文化在政治上的“合璧”,孙中山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在“五权”中,来源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则是考试权和监察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6、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失败,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7、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学说,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结束两千余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中编综述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比较。

不同点 :首先,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其次,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再次,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后,革命动力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当时的社会精英。

相同点:首先,革命性质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次,革命手段方式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采用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再次,革命对象相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最后,革命任务相同,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都是其共同的革命任务。2、1921-1949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军事独裁统治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的建国方案: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通

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性质、基本口号、历史意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

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宣传的两大基本口号。在性质上,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因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及历史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

3、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的论战,李大钊与胡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利用报刊撰文著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写《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另方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列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革命纲领(制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新的革命前途。

5、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主张民族独立;

民权主义,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有,不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关注农民土地问题。

6、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影响。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必然。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民族主义主张“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民主自由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既符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当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历史影响: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及其主要特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主要特点:斗争形式:长期的武装斗争;工作重点:以农村为中心。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教训。

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大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理论著述到革命实践,都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重大贡献。相反,“左”倾中央主张“城市中心论”,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抗日战争时期:洛川会议决定发动组织农民,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使东北成为推动全国解放事业的战略基地;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历史教训:搞革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十月革命外来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井冈山土地法》与《兴国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比《井冈山土地法》更符合农民的利益。

4、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我党召开的重大会议。

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大革

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及组织路线问题,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是党独立自主领导革命,政治上走向成熟的起点;是党内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取代“左” 倾错误路线的开端;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倾向,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5、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多次从危机中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如遵义会议);发动延安整风运动,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成功指挥抗战与解放战争,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建国后,领导全党医治战争创伤,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主权,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

历史过程: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国共二次合作基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与蒋介石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37年9月22日、23日)。

历史作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

亡、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一次民族力量的凝聚,使中国抗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2、抗战期间我党召开的重大会议。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

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在统一战线上的右倾政治路线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历史作用:扩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

4、延安整风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中共七大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5、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6、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历史转折? 首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由此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厄运,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开始转机。

其次,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建立,则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一改过去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

命运,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后,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奠定的开端起点,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保证。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意义。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是在人民解放军数量上与国民党相比处于劣势以及战

争局部还处于防御的情况下而展开的。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

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2、《五四指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我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

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是抗战胜利后第一个公开颁布的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也是自1937年中共中央改变土地政策以来第一次重新公开宣布废除

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将广大农民从封建生

产关系下解放出来,使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为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3、中间路线的政治、经济主张及其实质。

政治主张:实现英美式民主政治;经济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实质:旧民主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第三条道路必然破产的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主张

中国走“中间路线”,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第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

资本主义。第三,从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来看,战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与两种命运的决战,没有走中间道路的余地。第四,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以民主党派为代表的民族资

产阶级政治上十分软弱,既无经济基础,又缺革命武装。

5、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第二,在战

后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平建国,付出极大努力,发挥重

大作用。第三,积极参加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反蒋斗争,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加速国

民党反动政权崩溃,起到重大历史作用。第四,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新政协,为推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起到重大历史作用。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民盟一届三中全:民盟领导人沈钧儒指出“中间路线”行不通,要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必须与共产党合作。这标志着中国民主党派的政治立场已经发生根本性转

变,亦即由旧民主主义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

7、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8、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进而实现百年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想的?

1、近代以来各种不同政治力量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实现近代 百年民族独立梦想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28年、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历程,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完成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即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而取得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进而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下编综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标志近代中华民族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完成,即赢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开辟道路。

2、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及其政党制度。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三反”运动、“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党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运动期间,处理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

“五反”运动:1952年上半年,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总路线(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3、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基本取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这一政策为全面推进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关键环节。198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农产品合同定购制和议价制并行的双轨制。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选择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当时具备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条件。

国营经济力量强大,占主导地位,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个体农业的分散经营状况极其落后,发展受限制,抗灾能力弱,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社会主义强国苏联既是中国学习的榜样,又是中国政治上的盟友。(3)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历史过程得到全国人民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6、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异同。

不同点: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相同点: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的一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

本思想。

2、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执政

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的探索:“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4、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195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根据毛泽东提议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颁布后,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 “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5、1956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经验教训。

曲折历程:(1)探索良好开局。从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形成正确的“八大路线”、到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可贵成果,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良好开局;(2)探索步入误区。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迷雾,由此导致二十年“左”倾错误,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3)实现历史转折。从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转折,全面拨乱反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经验教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必须认清基本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客观经济规律,绝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哪些重大历史贡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建设成就,这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及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及理论准备,同时也奠定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应具备的物质技术基础。

宝贵经验:初步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

理论准备:《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中共八大路线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学说等,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物质基础:“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在“边改边建”中,确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既奠定了中国够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也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开创及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晚年外交政策的变化,尤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都为后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意义。

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3)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5)揭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6)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也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结束。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实践探索与政策演进。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土地的农民私有制;(2)1953年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3)1958年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即土地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归生产队,由农民统一使用,劳动报酬按工分分配;(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4、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十二大:首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

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路线,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系统阐释,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6、邓小平与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巨变: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化”的根

本前提;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平息1989年

政治**,把握中国改革开放正确航向;1992年南方谈话,科学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年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使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7、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与百年中国梦的探索历程。中国梦思想为近代历史注入现代性灵魂,成为标志性语言。

5.《中国史纲》读后感 篇五

张荫麟先生,笔名素痴,他的《中国史纲》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正如许多人评价的,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通史。因其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本书在形式上较为生动,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如“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且语言平实,虽其学识渊博但并不炫耀摆弄以致文章晦涩难懂。时而引入史据而证其实,而非莫名叙出结论。通俗之处夹杂古言,二者相互映衬,慢慢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气氛。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荫麟先生为编纂书籍而所做的准备,真是难以小量,值得我们敬佩。并且,作者总会在事件的尾处添一句自己的精到总结。本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多以笔墨述写重大事件,虽少于细节,但作为一本教材却是恰到好处地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见闻。有人形容这部历史课本是“好莱坞大片”,“看起来一点也不费脑子”。他甚至开始后悔,如果他的高中教材就是这本书的话,他也许就选择读文科了。我对于东汉之初比较有兴趣,所以仔细地阅读了王莽之“新朝的覆灭”。据我个人所知,王莽所行之事乃属外戚干政,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篡位奸臣。书中,“王莽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然,治国非答辩,狡于口舌强于词理者,莫能胜任也。且非一人可导全国,王莽的破亡,在于其不知大体。其“自以通明贤呈,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明习者通……稀获其功效焉。”虽“嘉慕前圣诏”却“欲事事效而不知”,王莽只知道生搬硬套,不注重方法与时代环境的相适宜性,致使他的新朝覆灭。

6.西方政治思想史纲课件整理 篇六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基本内容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从而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有哪些?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自然政治观是指城邦是自然形成的,因此要从自然出发去看问题,尤其是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必须融入整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古希腊公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受功利和宗教思想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法律和民主制度规范政治权利,并运用几何、逻辑等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权利。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术,城邦主义的多元化使希腊政治思想家视野开阔,而对于如何分配权利义务,实现公民内部和谐,也是希腊政治思想家一致的共识。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古希腊政治家以公民的视角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自知己之无知”这一命题

1)苏格拉底这一命题的价值是:一方面,把承认无知作为知的起点;另一方面,知识只局限于某一特殊的具体的事物或领域局,试图引导人们讨论普遍的原则。2)从上述命题出发,苏格拉底又引伸出有一命题:“美德即知识”。

○1判断真理要靠知识,不能靠多数;

○2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3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4城邦应注重教育;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的尊严,法律如契约,在一国之内就是 等同于签署了契约。

3)评价: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观点虽仍然不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但这些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人,而且对整个西方的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西方世界称作古代西方思想家中最伟大的人物。

4、理想国

它是古希腊著名政治思想家柏拉图的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1)强调国家理念——城邦现实的逆反构思,强调正义,它始于正义,终于正义。正义就是每个人根据上天赋予自己的品质,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正义的城邦就是个人按照天性做自己应做的本分工作的共同体。2)正义城邦的实现

○1哲学家治国论。统治者是最高的、决定性的等级,他们应该是智慧的化身,因而他们应该具有高超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完美的德行,绝对的权力。

○2倡行教育,净化城邦文化,主张教育是培养美德的途径。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循循善诱,不要强迫他们学习,其教育应该是系统的知识教育和训练。3)评价:《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中年时期的作品,在书中他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国家制度,但这理想是虚幻的,开创了理想主义先河;然而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最难能可贵的是它能够把哲学与政治及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理念不再停留在个人思想中的概念,而被应用于改造社会。

5、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论述城邦性质的?

1)城邦国家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他的目的是人类过优良的幸福生活。国家是最高的社团,它的本质高于个人,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完成人的本性。

2)认识政治的动物,政治学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城邦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类是自然趋向于城邦政治生活的动物,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城邦,个人与城邦的关系犹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作为城邦一份子的个人,只能在城邦中才能完备自己的品德和显示自身的才能。

3)人类的私心不会因为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

4)公民与政治理论,公民的品质应符合政体的要求,正宗政体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的优劣与公民的优劣有密切的关系,而优秀的公民必须具有优秀的公民品德。5)理想城邦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最良好最稳定的政体,是由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是贫富两要素的政体。○2反对过分的贫富悬殊,主张产业私有而

财务共有。

○3法律是中道的权衡,可免于情绪的影响。○4实行民主政治,公民轮流掌权。

○5城邦不宜过大,人口不宜过多,疆域必须适当。

○6通过教育起导人的理性和培养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制。

6、论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的法治论都认为法律是比较好的通知方式,都认为法律是有普遍性、权威性、正义性,都认为应根据全体公民的利益来制定法律。不同点:

1)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色彩。

2)政体:柏拉图主张建立混合整体,主张君主制的智慧和民主制的自由混合起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建立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讲述主体公民的利益为宗旨,以法治原则为手段。

3)城邦本质:柏拉图主张公民内部或公民团体整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亚里士多德用溯源法阐述城邦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体,用分析法阐明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社会有机体。

4)国家的来源:柏拉图主张国家的社会分工,各需所求,各尽其能;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

5)正义论方面:柏拉图的正义论实质是另一种等级正义,是建立在将社会和公民分为三个不同等级基础上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实质在于平等的公正,是一种公民都能享有的正义。

6)整体主义:柏拉图主张绝对的整体主义;但亚里士多德是较温和的,没走极端,对个人以及个人利益、权力和价值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认。

7、双城论

古罗马教父派噢古斯丁《论上帝之城》中提出神权政治思想。

主要内容有:1)神权理论:原罪说,人之原罪与上帝恩典。噢古斯丁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这种决定论的“原罪”和“救赎”理论使得基督教的人性论像上帝论和基督论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原罪”是先验的和形而上学的罪,而“救赎”同样也是先验的被预定的。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获得拯救。

2)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噢古斯丁指出,世界上有两种统治,一是善的统治,一是恶的统治,并把善恶两种不同性质的统治,分别称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主张的是两种国家,两种和平。

3)国家与教会的关系,即世俗的政权组织和教会的关系。他认为国家是上帝在人世的代仪机构,认为现存的世俗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是

维持世俗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也体现着保卫和平,维护正义的善的愿望,只是他不给人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和永远的幸福。而教会则是负责拯救人们的灵魂。由于灵魂优于肉体永恒优于短暂,从而教会也便高于国家。

评价:噢古斯丁的思想对整个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开教权俗权之争的先河,他对琐碎的教义进行梳理,给基督教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但是其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他服从于信仰,迷信于教权。

8、阿奎那改造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内容

阿奎那从维护封建秩序和教会权威出发大量吸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果,应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论证基督教的信仰,并且解释和回答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为集经院哲学之大成而又加一革新的神权政治学家。

1)协调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人有理性,人天生是神会政治动物,国家的建立是人类合群生活的需要。阿奎那接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承认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理性生物即人的控制,如同人的身体要受灵魂的控制一样,一个城市则要受到国家的控制。2)整体学说: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暴君是最坏的政体。暴政是上帝对世人罪孽的惩罚。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分类说,认为国家的统治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如果一个自由人的社会是在为公共谋幸福的统治者的治理下,这种统治就是正义的,如果统治者为一己之利而倒行逆施,这种统治就是不正义的。

3)法的理论:法是人类的行为准则,法的目的是公共幸福,永恒法高于一切。亚里士多德指出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制定的,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而阿奎那认为法律是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幸福为目的的,并把法律分成了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

9、《论世界帝国》

本书是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主要代表作,它宣扬反教会的世俗政治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1)为了实现世界和平造福人类,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整体。

2)古罗马建立统一的世界大帝国,征服并统治世界,合乎公理。罗马人生而治人,其统治顺应上帝的意志。

3)世袭君主的统治权直接由上帝赋予,并非来自教皇。教权与王权均来自上帝,互不统属,必须各司其职。评价:

该书反映了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下的意大利市民阶级希望统一,批判教会,强烈要求政教分开的思想。但是建立统一天下的世界帝国不符合世界潮流,另外,由罗马人掌握统治权力体现了一种种族优越感。

10、马基雅维利

1)生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君主论》等。2)主要思想:

○1权力政治观。人性是观察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应当脱离道德的约束,对事情的实际方面和想象方面应严加分辨。马基雅维利认为,凡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人性是恶的,人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而人总是得不到满足,追逐权力。

○2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结束意大利分裂混乱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只把君主政体看作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性措施,在国家统一之后仍应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才能使意大利长治久安。

○3君主的统治方法。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恶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君主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要维护意大利的政局稳定,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

○4马基雅维利主义:以目的说明手段,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无道德论,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3)评价:

积极因素:○1是为统一意大利服务的是君主统一意大利的方法;

○2以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从人性、政治现实、历史中引申出政治原则,是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

○3把政治学变为管理国家的学问;

政治与伦理既有联系,又属两个领域,不能把道德教条机械的搬到政治斗争中来。消极因素:○1政治有其道德准则,完全不顺道德的政治是不道德的政治; ○2政治手段与目的不可分割; ○3无道德论影响泛滥。

11、博丹主权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主权的起源:从家庭的父权中引伸出国家的主权。

2)主权的定义:主权是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

3)主权的特征:○1永久性,时间上的永恒;○2绝对性,空间上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

4)主权的内容:立法权;宣战、媾和与缔结条约的权利;官吏任命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要求臣民效忠和服从的权力;货币铸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5)对主权者的约束:

○1主权者有权支配臣民,但主权者却不应受臣民的任何约束。

○2对主权者的约束只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上帝和神法;另一方面来自道德、正义的力量,即自然法。

6)意义:主权学说在政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对主权的定义、特点和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不仅为当时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后来的各国政府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许多方面未能完全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仍有较大的保守性。

12、《乌托邦》

《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

的主要著作。它对英国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从揭露英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活动入手,追根溯源,找出各种社会弊病的根源。对“羊吃人”的现象、国家和法律的性质问题进行猛烈评击,明确指出私有制度是所有这些社会弊病的根源。内容:1)经济制度上强调公有制,主张由国家来组织生产,人人劳动,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消灭商品货币。

2)政治制度上实行民主制,选举总督,重大问题交全体人民讨论决定;法律要简明公正、人人熟悉;宗教信仰自由。

评价:积极方面:该书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各种政治弊端作了较深刻而尖锐的批评,提出了许多发人思考的新见解,并构思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蓝图,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意见,在政治思想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和伟大的奠基人。

消极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使《乌托邦》一书不可避免的仍带有封建社会乃至奴隶社会的某些旧痕迹。

13、格劳修斯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代表著作《战争与和平》等。

1)自然法学说。他认为理性与意志是法的基础,自然法源自理性,高于来自意志的人法和神法。他主张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认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人类社会的结合力。

2)国家与主权理论。根据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其主权具有内、外两个层面,否定人民主权,主张君主主权。人民选择政府形式的行为不可逆,主权是主权者的私权,政府的目的不仅局限于人民的福利。3)国际法的理论。自然法是国际法的的基础,国际法来源于人类对共同生活的自然需求,其目的在于寻求和平,尽力减少战争。第一次改变了古代以来万民法含义,其主体成为拥有主权的国家,产生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评价:

格劳修斯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他开始摆脱神学政治论的羁绊,用人的眼光来看待财产、国家、法律和其他政治问题。他的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很多进步的地方,例如他明确的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但是他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主义的偏见,学说比较保守。

14、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又名国家社会主义出现于十九世纪末。

1)它的思想渊源:法西斯主义接受了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说,法西斯主义人物都承认自己是尼采思想的继承者。同时他还接受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一切宣传暴力和强权的成分,如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性恶论。

2)特征:法西斯主义者鼓吹意志高于实际,行动高于理论,不承认真理有客观的正确标准,不承认行动要受理论的指导,所以法西斯

主义并没有比较统一的完整的比较固定的理论体系。他们只问目的,不问原则。

3)主要代表人物: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开始宣传法西斯主义,它的主要思想有:

○1鼓吹高级人种说,宣扬反动血统论。○2鼓吹民族奴役,宣扬反犹太主义。○3鼓吹侵略扩张,宣扬背信弃义。○4贬低文化教育,推行愚民政治。○5反对民主政治,主张个人独裁。4)评价: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之后,垄断资产阶级的一种极端反动的政治主张,法西斯主义并不是个别狂人思想混论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广大人民所深恶痛绝,但西方国家中至今也仍有少数人继续宣扬法西斯主义,而且在一部分幼稚狂热的青年人中仍有影响这是不能不令人警惕的。

15、论述霍布斯与洛克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资本主义早起发展时期。2)都赞同社会契约论。3)都倡导法制和分权。

4)他们都批判保皇党的君权神授和文权论,都倡导政教分离。不同点:

1)霍布斯赞同资本主义君主制;而洛克赞同立宪君主制,他反思了霍布斯的绝对君主专制理论。

2)方法论不同:霍布斯主张机械唯物主义;而洛克认为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3)契约论方面:霍布斯赞同权利的转让;而洛克认为只有仲裁权利才转让。4)在法制分权方面:霍布斯认为法律只用来治民;而洛克认为整个政权和君主也要依法。

上一篇:幼师中班个人计划总结范文下一篇:关于雪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