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护理常规(共7篇)
1.病房护理常规 篇一
重症监护室病房病人护理常规
第一节呼吸系统一、双鼻式鼻塞吸氧的应用 【目标】
病人经鼻塞吸氧后,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一下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连接氧气流量表与氧源
(2)打开氧气流量表,按医嘱调好流速以供给鼻导管(3)将鼻塞置入鼻孔。
(4)将两根塑料管分别固定在病人的耳朵上及下巴(颏)下。(5)轻柔调节塑料管上的滑片,固定好鼻导管。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 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4.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结果标准】 1.正确給氧。
2.病人的PAO2或SAO2/SPO2水平提高 3.准确记录
二、氧气面罩的应用 【目标】 病人经氧气面罩吸氧后,低氧血症得到纠正。【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连接氧气流量表与氧源
(2)打开氧气流量表,按医嘱调好流速以供给面罩。(3)选择合适的面罩戴在病人的嘴巴及鼻子上。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4.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结果标准】 1. 正确給氧。
2. 病人的PAO2或SAO2/SPO2水平提高 3. 准确记录
三、持续脉搏血氧含量监测 【目标】
病人经持续脉氧监测后准确测得动脉血氧含量,以反应氧合状况。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1)选择合适型号的感应器。(2)把感应器至于有足够血流灌注的位置并定期更换部位。(3)观察波形,注意是否有人为干扰或出现低灌注状态。3.注意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氧合状况及临床表现。4.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结果标准】
1.病人的动脉血氧含量得到持续准确的监测。2.早期发现潜在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适当措施。3.准确记录
四、口咽通气道的置入 【目标】
病人被安全有效的置入口咽通气道,维持气道开放。【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
(1)通过测量嘴角到耳朵中部的长度,选择合适型号的口咽通气管。
(2)持口咽通气管弯曲末端,置入口咽部。
(3)往舌根后继续插入口咽通气管的2/3,或插入直到其凸缘与病人的鼻子平行为止。
(4)旋转口咽通气管180度,使其尖端指向喉咙处。(5)把通气管的余下部分推入病人口内,使其咬合处在病人上下牙齿之间即可。(6)用带子固定好通气管,确保安全。3.如果需要,可经口咽吸引。
4.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1)生命体征及总体状况。2)呼吸模式。3)分泌物的性质。5.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6.必要时或每2小时更换1次口咽通气管的位置。7.每4~8小时,做口腔护理1次 8.每天更换口咽通气管1次 【结果标准】
1.病人的气道安全开放。2.准确记录。
五、气道插管的置入 【目标】
病人被正确插入气管插管,维持气道开放。【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
(1)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检查是否漏气。(2)确保喉镜以及其他必需仪器的功能完好。(3)取出病人义齿。
(4)准备好可能需要的镇静剂及肌松剂。(5)给病人吸入纯氧。(6)给病人取适当体位。
(7)必要时,在病人的环状软骨上施压。(8)持续监测SaO2/Spo2。
3.验证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后,确保其固定在位。4.必要时吸痰。
5.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状况。6.在病历上记录护理措施。【结果标准】
1.正确置入气管插管。2.持续病人气道开放。
3.无并发症发生,如吸引所致气道损伤。4.准确记录。
六、气管插管的护理 【目标】
需气管插管的病人维持人工气道开放,并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减少至最少。【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
(1)定时观察刻度标记(正常成人一般女性:气道开口至平门齿处20~22cm,男性:为24~26cm,评估气道插管的位置或通过其他的方法如拍摄胸片来确定。(2)用固定带固定气管插管,防止其移位和脱出。
(3)根据需要通过口咽或气管插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和清洁。(4)定期 或必要时检查气囊压力。3.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分泌物的性质及量。(4)生命体征及总体状况。4.应早期观察
(1)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征象:扭曲、阻塞、移位。(2)嘴角或舌部的压力伤。5.在病历上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维持病人气道开放。
2.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至最少,如嘴角的压力伤、气管插管的移位阻塞。3.准确记录。
七、气管切开 【观察要点】 在24小时内
1.有无出血、皮下气肿、气胸。2.气管切开套管有无移位。24~48小时后 1.切开处是否感染。
2.有无气道阻塞、吞咽困难、气管食管瘘。3.病人全身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声嘶、面色等。4.气道痰液性状、量、颜色及气味。5.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伤口情况。6.有无咳嗽,能否有效咳痰。7.病人心理状况,对疾病了解情况。【护理措施】
1.适宜环境
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室内保持在18~22°C,湿度保持50%~60%,气管套口盖2~4层纱布,定时消毒室内空气。
2.术后体位
抬高床头30~45度,使头部舒展(全麻下行气管切开者应去枕平卧6小时)。要经常转动体味,防止压疮。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窒息。
3.饮食护理
术后进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4.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5.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鼓励、教会病人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和套管阻塞。床边放置吸痰盘,(盘内备无菌有盖罐两只,一直放无菌纱布数块,一直放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持物拑一把、弯盘、棉签、湿化液等),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吸痰前高浓度给氧2~3分钟,用听诊器听痰鸣音,确定痰液位置,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至少间隔3~5分钟,压力为33.2~53.2kPa,吸痰盘每日更换,备好抢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监护设备等。
6.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扣套管的绷带松紧适宜,以通过一指为宜,以防套管脱出而导致呼吸困难。
7.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注意就置后损伤气管粘膜,至气管壁坏死,导致术后气管狭窄。遵医嘱定时放气或更换金属套管。8.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滴入湿化液、雾化吸入等。
9.预防局部感染
金属内套管每班取出清洁消毒,先用过氧化氢浸泡软化干痰痂,彻底洗净,然后用消毒液浸泡,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方可使用。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每班消毒并更换纱布垫,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随时更换。
10.术后遵医嘱,酌情使用抗生素。
11.心理护理
病人经气管切开后不能发声,需专人训练其用手语和笔谈等方法表达其需要,常见事物可使用语言牌,以利于沟通交流,预防病人因烦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双手。
12.拔管前需试行堵管,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如发声正常,呼吸平稳,可于24~48小时后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1~2日,伤口处以蝶形胶布拉紧皮肤,一般不需缝合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手术进程中如何与医务人员配合。
2.指导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加强自我呼吸锻炼,争取早日脱机,早日拔管。
3.促使病人加强营养,多饮水,避免到人多或空气污染重的地方,防止肺部感染和套管阻塞。
4.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用手拔掉气管套管,以防套管脱出而导致呼吸困难。
5.对出院病人,应教会家属每日清洁气管内套管;防止分泌物结痂、阻塞套管;分泌物咳出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八、气管插管套管的气囊检测 【目标】
病人的气管插管套管的气囊应适当充气。【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应注意以下出现的危险因素
(1)在检查气囊压力之前先评估病人的状况如SaO2/Spo2、BP、脉搏。
(2)经气管插管套管或口咽彻底吸除分泌物。(3)运用最小闭合量(MOV)技术检测气囊压:1)连接注射器与套管的瓣膜;2)把听诊器至于气管区域听气道呼吸音的变化;3)抽空气囊直到可从嘴巴及鼻腔听到气流声为止;抽空气囊后,可闻及粗糙的干罗音;4)注入空气直到听不到干罗音为止。
3.如发现高压气囊,寻找原因,并给以必要的干预。
4.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
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5.在病历上记录护理干预。
6.每天或必要时随时进行气囊压力检查。【结果标准】
1.在检测病人的气囊压力的过程中使病人的不适减至最小。2.无并发症发生,如漏气或气管黏膜坏死。3.准确记录。
九、经口—咽和鼻—咽吸引 【目标】
病人经口—咽和鼻—咽吸引保持上呼吸道通畅开放。【标准程序】
1.评估病人病情及吸痰的要求。
2.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3.寻求并认定的合作使其咳出气道内分泌物。4.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需要吸痰时先充分氧合病人,防止吸痰时导致低氧血症。(2)维持适当的吸引压力。(3)插入吸痰管时勿吸引。5.病人猛烈咳嗽时停止吸痰。
6.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分泌物的性质。(4)生命体征及总体状况。7.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病人上呼吸道通畅清洁干净。2.准确记录。
十、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传统技术)【目标】
病人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保持气道清洁,并使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降至最小。【标准程序】
1.评估病人病情及吸痰的需求。
2.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3.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需要吸痰时先充分氧合病人,防止吸痰时导致低氧血症。(2)选择合适的吸痰管。(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4)插入吸痰管时勿吸引。(5)维持适当的吸引压力。
(6)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秒。
4.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分泌物的性质。(4)生命体征及总体状况。5.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病人气道维持开放 2.准确记录
十一、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密闭系统技术)【目标】
病人经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保持气道清洁,并使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将至最小。【标准程序】
1.评估病人病情及吸痰的需要。
2.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3.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需要吸痰时先充分氧合病人,防止吸痰时导致低氧血症。(2)置入吸痰管至标定的刻度,然后压住调节瓣开始吸引(适度)。
(3)轻轻地完全退出吸痰管。
(4)冲洗吸痰管:1)在10ml注射器内准备冲洗液(生理盐水);2)连接注射器与冲洗口;3)将注射器内液体缓慢推入冲洗口内;同时压往调节瓣;4)持续冲洗吸痰管至清洁为止。
4.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2)SaO2/Spo2水平。(3)分泌物的性质。(4)生命体征及总体状况。5.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病人气道维持通畅开放。2.准确记录。
十二、无创机械通气(MVM装置)【目标】
病人经无创通气支持后获得足够的氧气及氧合。【标准程序】
1.评估病人及机械通气的要求。
2.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3.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并配置好合适的BVM装置通路。(2)确保氧供通畅开放。
(3)观察机械通气的效果:1)BVM装置不漏气。2)充分吸入气体。3)明显的胸部运动。4)SaO2/Spo2水平提高。4.准备好气管插管。
5.在病历上记录下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病人气道保持通畅。2.病人氧合状况得到改善。3.准确记录。
十三、间歇正压通气(IPPV)病人的管理 【目标】
行IPPV病人得到足够的通气,并发症较少至最小。【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病人的安全:1)进行吸机功能检测。2)对潜在的气体、氧气及电危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3)保持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管路安全在位。4)设置适当的报警范围。
(2)气管插管的护理:1)维持病人气道通畅。2)充分湿化。3)保持气管插管的位置正确。4)必要时随时检查气囊压力。
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模式和力度,机械通气和氧合状况。
4.记录设置的呼吸机参数和病人的呼吸周期特点。
5.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如 1)通气不足、通气过度。2)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3)持续气道高压。4)低潮气量。5)精神状态的变化。6.注意呼吸机的功能失常。7.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病人的通气及氧合状态得到提高。
2.在IPPV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如过度通气/通气不足或气压伤。3.准确记录。
十四、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 【目标】
给病人行安全有效的支气管镜检查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采用无菌技术准备支气管镜及附件。(2)处理分泌物时采取妥当的预防措施。(3)遵医嘱调节氧浓度。
(4)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或采取局麻。(5)需要时使用咬合器(牙垫)。(6)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配合医生。
3.在整个过程中观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状况的变化。4.适当隔离器械。
5.需要时适当分隔标本并贴上标签。6.在病历上记录下该程序。【结果标准】 1.给病人实施安全有效的支气管镜检查。2.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3.准确记录。
十五、胸腔引流管置入的配合 【目标】
胸管被安全置入病人的胸腔,正确接入引流系统。【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评估病人的配合情况及对该程序的理解水平。3.注意一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准备好置入部位。
(2)在置入过程中配合医生操作。
(3)采用无菌技术连接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系统。(4)如果需要可将引流系统与吸引器连接。(5)用无菌敷料覆盖住置入部位。4.确保胸腔引流管安全在位。5.确保引流系统功能完好。
6.置入胸腔引流管后行胸部X片检查。
7.观察病人,注意任何异常变化
1)生命体征2)引流物的色与量。3)漏气。8.记录下护理措施。【结果标准】 1.病人被安全置入胸腔引流管。2.引流系统连接正确。3.整个过程无并发症发生。4.准确记录。
十六、胸腔闭式引流管理 【目标】
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将病人胸腔内的气及(或)液体安全有效地引流出来。【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保持引流系统功能正常,如果需要可遵医嘱连接吸引器。(2)确保病人体内的引流管安全在位。(3)维持水封瓶的密闭性。
3.处理血及体液时采取全面防范措施。
4.定时辅助病人做咳嗽及深呼吸运动。5.评估病人的疼痛水平,需要时给予麻药。6.评估病人的呼吸模式。
7.观察、记录、报告引流物的量及性状.8.观察并发症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结果标准】
1.病人胸膜腔内的气液体被有效的引出。2.维持水封瓶的密闭性。3.准确记录。
十七、胸腔引流管的拔除 【目标】
采用无菌技术安全舒适的拔除胸腔引流管。【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评估病人的疼痛水平,需要时可使用麻药。(2)采用无菌技术辅助医生拔除胸管。(3)教会病人在拔除胸管前立即呼气后摒弃。(4)用无菌敷料封住伤口。3.处理体液时采取全面预防措施。
4.观察,记录和报告拔除部位的状况,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出现情况的原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5.记录引流物的量和性状。6.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呼吸状况。【结果标准】
1.整个过程使病人的不适感减到最小。2.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治疗。3.准确记录。
第二节
循环系统一、持续心电监护 【目标】
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动活动,保持早期发现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标准程序】
1.确定需要行电生理监测的病人。2.评估病人生理、心理状态。
3.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4.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必要时擦洗病人的胸部皮肤。
(2)在病人的适当部位放置电极片并与心电监护仪的到连线连接。
(3)正确设置报警线。
(4)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注意对可能发生的电危险采取防范措施。
(5)检查电极片必要时重新更换。
5.观察心律和心率,定时或需要时记录心律和心率。6.对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7.记录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病人的心电监护得到持续监测。
2.无意外并发症发生,如放置电极片处皮肤的 刺激及破损。3.准确记录。
二、十二导心电监护 【目标】
正确使用十二导心电监护仪监测病人的综合心电活动。【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必要时擦洗病人的胸部皮肤。
(2)正确放置电极片,并与十二导心电监护仪连接。(3)确保皮肤与电极片的完全接触。(4)对可能发生的点危险采取防范措施。3.选择最能代表心电活动的盗链记录心律。
4.报告异常心律,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遵医嘱即刻采取措施。5.记录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记录一个正确清晰的十二导心电图。2.迅速鉴定并治疗心律失常。3.准确记录。
三、电复律 【目标】
安全及时的给病人行电复律 【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确保胃肠外给药途径静脉管路的开放。(2)给镇静剂后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
(3)如果可能的话,观察基本心电图或十二导心电图。(4)准备好所有心肺复苏的药物和设备。(5)在胸部的合适的部位上粘上导电凝胶垫。(6)确保选择同步按钮。
(7)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离开病人、病床及仪器。(8)评估病人的脉搏、总体状况和反应。3.完成上述操作后,使病人处于适当舒适的体位。4.若遇到并发症及时处理。5.电复律后查十二导心电图。6.记录护理干预。【结果标准】
1.及时对病人行电复律。2.确保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安全。3.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4.准确记录。
四、电除颤 【目标】
安全及时的给病人行电除颤。【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评估出现的室颤和无脉性心动过速。(2)平躺病人。
(3)若可能,查基本心电图。
(4)准备好所有心肺复苏的药物和设备。(5)在胸部的合适的部位上放上导电凝胶垫
(6)根据想达到的水平或使用制定好的推算方法选择能量。(7)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离开病人、病床及仪器。(8)评估病人的脉搏、总体状况和反应。(9)除颤后查心电图。
3.如果发生并发症,即可采取措施。4.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及时对病人行电除颤。2.确保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安全。3.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4.准确记录。
五、动脉血压监测
经动脉血压监测持续测得病人动脉血压,准确的反应了他或她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正确并紧密连接换能器与电缆线。(2)确保换能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归零。(3)确保整个系统无气泡、无扭曲。
(4)使用适当的冲洗装置维持系统通畅开放。(5)设立适当的报警范围。
3.观察异常,注意任何异常状况,如:1)系统连接不良。2)动脉循环的阻塞。3)置管部位的感染。4.观察波形及数值的异常。5.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病人的动脉血压得到持续监测。2.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适当措施。3.准确记录。
六、中心经脉导管的置入 【目标】
安全置入病人的中心静脉导管,正确连接压力换能器。【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正确并紧密连接换能器与电缆线。(2)确保换能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归零。(3)确保整个系统无气泡、无扭曲。(4)以足够的压力维持系统通畅开放。(5)设立适当的报警范围。
3.观察异常,注意任何异常情况,如:1)炎症与感染的迹象与症状。2)出血及血肿。3)并发症如气胸。
4.记录并报告
1)日期、时间和置入导管的部位及刻度。2)中心静脉压。3)置入部位的状况如:出血。【结果标准】
1. 安全置入斌人的中心静脉导管。2. 正确连接换能器与电缆线。3. 整个过程无并发症发生。4. 准确记录。
七、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目标】
经CVP监测准确得病人中心静脉压力,以反映他或他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对于持续CVP监测:1)正确并紧密连接换能器与电缆线。2)确保换能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归零。3)确保整个系统无气泡、无扭曲。4)使用适当的冲洗装置维持系统通畅开放5)设立适当的报警范围。6)注意观察异形波形。
(2)非持续性CVP监测:1)正确紧密连接液体压力计系统。2)确保整个系统无气泡、无扭曲。3)使零点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CVP。4)观察随着呼吸运动压力计内液体的水平摆动。
3.观察异常,注意任何异常情况,如:1)监测系统的脱落、阻塞。2)导管所致脓毒血症。3)气体栓塞。4.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病人的中心静脉压得到准确监测。2.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适当措施。3.准确记录。
八、中心静脉压导管的拔除 【目标】
采用无菌技术安全舒适拔除病人的中心静脉导管。【标准程序】
1.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极可能的并发症。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
(1)撕开敷料,拔除导管时注意采取防范措施。(2)在拔管处施以人工压力维持至少5分钟或根据需要至血止为止。
(3)用0.5%碘伏消毒拔管处后以绷带或无菌纱布覆盖。3.定期观察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4.教会病人发现任何出血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5.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
1.整个拔管过程病人经历的不适减至最小。2.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3.准确记录。
2.病房护理常规 篇二
1病房巡视的分类
1.1 例行性巡视
目的是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 以查看病区、患者的情况为主, 护理操作为辅。一是护士长巡视病房, 4次/d, 早晨上班后和下班前, 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进行。二是责任组长巡视病房, 4次/d, 早晨上班后及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及下班前进行。三是各班次护士巡视病房, 每次接班后进行。
1.2 检查性巡视
观察掌握患者生命体征, 检查各项治疗的情况, 特级护理24h专人负责;一级护理1次/15~30min;二级护理1次/h;三级护理2~3次/d。
1.3 夜间巡视
夜班护士做到严格按护理级别巡视, 对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应随时巡查, 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
2巡视病房的内容
2.1 共同巡视病房内容
查找护理问题:按照护理程序, 对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 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 为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检查病区秩序:重点检查病区及病房卫生、各种物品摆放是否符合要求, 陪护探视制度是否遵守, 治疗和辅助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床单及患者衣服是否整洁等。回答患者的问题: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治疗方法、费用等方面的问题, 给予耐心准确的解答。实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需要, 进行有关的健康知识教育, 对即将出院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康复指导。
2.2 强化巡视病房的内容
2.2.1 共同的巡视病房内容。
查找护理问题;检查病区秩序;回答患者的问题;实施健康教育。
2.2.2 护士长的巡视内容。
一是在巡视病房过程中, 重点检查当天危重患者及入院患者, 检查专科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是否准确, 护理措施是否可行, 护理质量是否达标。二是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 检查护理措施是否落实。三是征求对护理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以不断改进护理服务。
2.2.3 责任组长巡视的内容。
一是询问患者睡眠时间及质量、饮食、对身体的自我感受等, 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指导患者及家属完成一些简单的自我护理, 如翻身、拍背、排痰、功能锻炼等。三是检查本组责任护士落实护理程序的情况, 验证已提出的护理问题, 协助护士长搞好护理质量控制。
2.2.4 护士的巡视内容。
一是及时观察、准确记录患者的各项体征。二是检查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主要包括上一班次护理检查前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专科知识的健康指导、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训练、出院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指导, 同时满足不同时期患者的要求。三是完成本班次的治疗护理操作。
3巡视病房的方式
3.1 看
看病区、病房环境;患者的气色、表情;治疗措施的进行情况等。看到病区设施受损, 如供水系统、空调、电视机系统失灵、有关治疗及辅助设施不能使用等, 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争取尽快解决, 以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患者的气色、表情, 预示着疾病的转归, 要注意应用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不断修整护理措施, 增强护理效果。
3.2 问
询问患者的感受, 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对护理工作的意见或建议。问的内容要因人而异, 使患者能反映真实情况。同时注意把患者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 以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提高护理质量。
3.3 讲
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 进行健康教育, 告诉他们应注意的问题, 回答患者的问题要准确, 不能含糊其辞。实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时, 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能够让患者听懂、接受、理解。对患者及家属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饮食、睡眠、锻炼等。要认真及时地指出, 促进患者的康复。
4巡视病房的作用
4.1 增强了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
在整体护理模式下, 每天巡视病房的次数多了, 参加巡视的人员也多了, 能够从多个方面了解到患者的情况, 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 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护理工作, 因人施护, 不断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4.2 增强了与患者的沟通
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的孤独感, 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过程中, 主动问候患者的生活起居, 这既是一种亲切的关怀, 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克服孤独感, 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护患之间经常的接触、沟通与交流就更容易。
4.3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加强巡视病房,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并有效地进行解决。如在一次巡视病房中发现一重症患者擅自调快输液速度, 出现心衰症状, 由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病情恶化。亲属探视患者次数增多、时间长, 不仅影响患者本身及同病室其他患者的休息与治疗, 也会增强交叉感染的机会。在巡视病房过程中, 注意做好解释工作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4.4 随时实施健康教育
按照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巡视病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觉性;针对患者的提问进行教育, 是患者最想知道的内容, 目的性强, 患者易于接受, 也容易记住;适时的心理护理, 能够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详细的出院指导, 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预防疾病的发生, 提高生存质量。
4.5 促进了工作的落实
不论是哪个层次的巡视病房, 其共同的目的就是检查护理问题是否正确, 护理措施是否得到了落实, 患者是否得到了全身心的护理。在形式上, 既有上级查下级, 又有同级之间的相互检查, 没有落实或被遗漏的工作被及时发现, 并得到补救。在内容上, 促进了整个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而言, 这既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又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能够使其自觉主动地完成当班工作,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5体会
通过加强巡视病房管理意识的教育, 要求护士必须具有敬业爱岗精神, 才能持之以恒。一是能掌握病区重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护士在无人监督的工作时段发生的护理和缺陷, 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三是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 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四是对每个护士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慎独精神、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了如指掌。五是促进了工作落实。因此, 对护士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 提高自身科学管理水平和专科护理学知识水平。更加密切了医护和护患之间的关系, 护理差错和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 并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每天能抓好基础护理, 做好环节质量控制, 把好终末质量入手, 使护理工作制度化, 确保了护理质量和医疗质量安全。
摘要:目的:在开展整体护理的过程中, 为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 对加强巡视病房的时间、内容、方式及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方法: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共同巡视病房, 查找护理问题, 按照护理程序, 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动态评估, 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 为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巡视;采用例行性巡视和检查性巡视两种形式, 巡视中把看、问、讲、查相结合。内容:查找护理问题、检查病区秩序、回答患者的问题、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增强了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实施健康教育。结论:促进了整体护理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整体护理,病房巡视,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齐本莲, 胡冉.护士长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J) .中原医刊, 2003, 30 (21) :53-54.
3.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策略探析 篇三
【关键词】优质护理;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0-01
自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各地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积极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成效显著,有目共睹。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此项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下去,是医疗护理服务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此笔者深入实际,查阅大量的资料,就改善管理,持续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探析如下。
1 存在问题简析
1.1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名不副实。一些所谓优质护理病房,名义上实行了责任制护理,但由于护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按国家〉1:0.4要相差甚远,责任护士形同虚设,实际上还是功能制护理。
1.2 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认识不正确。错误认为优质护理服务既要无陪护,还要洗头洗脚,护理工作低俗化;护士就是护工,无技术可言,护患信息不对称,致使护患纠纷频发。
1.3 病房护理队伍层级没有完全结构。临床护士低年龄、低年资、技术和经验偏低得多,难以胜任优质护理工作需求;护理风险高、超负荷,待遇低。护理人员身心受到影响,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1.4 缺少有效系统培训。一是主动学习不够。二是学习考核机制欠完善。
2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策略
2.1 强化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措施。 ①加强学习统一思想。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③完善护理服务设施和护理质量标准。④实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⑤护士分层使用和考核竞争上岗。⑥科学调整排班模式。⑦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⑧探索自我管理模式,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2.2 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优质病房建设常规化。优质护理病房建立之后,维护、保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和病房管理工作是关键。要建立质控系统,把各级各类人员纳入到质量控制系统中,按岗位职责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优质护理病房各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公示质量控制结果,以此鞭策各级护理人员为建设优质护理病房而积极工作,促进优质护理病房建设工作科学化、常规化。
2.3重新定位责任护士在病房管理的职责。責任制整体护理明确了责任护士的工作地点不再是护理站和病房之间,而是病房,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保健康复知识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是赋予责任护士的角色。责任护士是病房管理的主导者,需要不断延伸病房管理工作内容,不再将责任护士的工作内容单纯的局限在常规的入院宣教、病房环境管理、被动的执行医嘱、简单的巡视病房,还要承担着救育者、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等众多角色。包括入院管理、环境管理、病人管理、陪侍人管理、出院管理、随访管理等。要根据国家规定配置护士,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工作职责要与工作负荷相适应,否则责任护士等于没责任。
2.4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角色功能。伴随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将形成新的护理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病区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架构。护理组长的角色功能已发生变化。①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②直接参与危重,疑难、纠纷患者的护理实践与督导。③沟通协调:科学统筹。合理分配本班初级责任护士的工作,参与医生查房,与相关专业团队进行沟通,请护理会诊。④改进与培训:总结分析缺陷与不足,协助护士长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组织专科护理查房和技术培训。⑤护理组长是护理管理质控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质控链中强化护理组长的管理作用可实现护理层级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应给予护理组长相应的权利、义务的和待遇,实行挂牌上岗,护理组长是护士长、专科护士的必经阶梯,具有护理组长工作经历的护士才能参加护士长竞争上岗和专科护士的培养。
2.5优质护理病房建设要向基层延伸。优质护理病房建立的目的就是提供患者满意的服务,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质护理病房建设不能只停留条件好的在大医院,永远”示范“,要逐步向基层医院延伸。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分析研究基层实现优质护理的现实途径,结合实际建立适宜的基层优质护理病房建设标准,如社区、家庭等优质护理病房标准。不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患者的健康需要。
2.6不断优化病房环境,严格执行按优质护理病房标准。定期检查评估病房环境,落实病房维护责任制,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不断改进病房环境,需求会伴随服务需方健康保健意识,经济条件的变化人不断提高,应引进服务营销理念,患者期望是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建设的的基点,“一切为了病人”,服务没有高低之分,确保患者满意是服务的宗旨,要不断调整环境、管理、服务设计等来适应患者。
2.7要建立护理服务成本管理机制。实行护理成本核算,增加优质护理价格的透明度,优质优价;还可采取营销策略,优质低价,互利双赢。呼吁社会和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核算和管理机制,还医疗护理于“圣洁”,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温馨、和谐的发展下去。
2.8实施科学的护士继续教育制度。过硬的操作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加强护士的“三基训练”,培养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事实上,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不是通过一次教育项目就可以完成的,而应该是持续地、定期地进行,每次的护理优质护理教育项目开展之后还必须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监控,并有相应的措施来保障。
4.优质护理病房工作体会 篇四
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强化基础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在去年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病房活动的大潮中 我们急诊科这条小舟也整装待发 扬帆起航了。
工作刚刚开展的时候,我对优质服务病房的观念仅仅停留在为病人擦身,洗头等等生活护理上,主观的认为开展这项活动对护士价值来说只有贬低没有提升。但是通过近一年优质护理病房的工作和学习逐渐让我认识到优质护理的提出,是要让病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能真正的感受到舒心 安心放心,我们科室主要改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进取,提高专业技能
每个月会开展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对每一阶段进行总结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边整改边提高。不仅如此各个科室之间也会相互学习共同吸取经验总结不足。护理部也会对我们年轻护士定期进行培训开展一些讲座,使我们的专业性能更上一层楼
二.加强管理 完善专科护理
根据我们可的基本情况,我们也基本实行了责任到人,按量分配的工作模式,护士在病房的时间比过去多了很多,从最基本的治疗,到基础护理再到健康宣教 功能指导,从质量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我们科还制定了临床专科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从入院住院再到出院的全过程,此举可以更好的是我们与病患沟通 及时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从而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最直接最全面的信息。
三.真诚关爱 夯实基础护理
首先,护士长为每一个护理组都配备了基础护理的用具,梳子指甲钳毛巾吹风机等一应俱全,每天我们的护士都会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为其进行生活照顾。危重的 手术的病人更是加大护理工作量,使病人能够时刻保持舒适皮肤的整洁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更快的恢复健康。
记得过去有一个全身多处骨折的病人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们的王燕老师不仅为他洗澡擦身还鼓励他 安慰她 经常与他谈话交心 让病人感动直说急诊病房就像她的家,感觉我们护士就像她的亲人。
还有一位骨折伴神经受损的中年男子,刚刚开始他与其妻子对未来抱着非常消极的态度甚至一度拒绝治疗,是我们的孙老师不厌其烦每天一遍遍帮助其按摩擦身 鼓励他激励他拿出很多的例子去感化他 让他最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找回了康复的信心。
还有我们科室年仅19岁的小季护士,有一次为一个年仅八岁阑尾术后出现轻度吸收热的患儿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擦拭完毕后她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轻轻的帮其掖上被角,拍打他柔声的说 盖好被子哦 发烧是不是很难受啊,那姐姐拍拍你睡觉好不好啊,不善言辞的孩子母亲虽然什么都没有说 但是我感觉到他眼睛里流露出来发自内心的感动与感谢,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体现了我们护士努力做到让病人安心舒心的信心和用心。
5.心内科病房护理查房 篇五
时间2012年4月30日
查房题目:输注欣维宁病人的护理 主查人:周艳
参加人:护理部、全科护士 查房经过及内容:
一、查房目的:
1.通过对输注欣维宁病人的护理查房,学习有关欣维宁的相关知识。2.护士通过对本次查房的前期资料准备,以其达到拓展知识层面,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水平。3.促进护士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二、查房内容
(一)责任护士对欣维宁的有关知识做介绍1、2、3、4、5、1、2、3、欣维宁的适应症 欣维宁的不良反应 欣维宁的性状、禁忌及贮藏 输注欣维宁前的注意事项 用药过程观察 报告病例 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治疗
1、如何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针对该患该病输入欣维宁你是怎样做的?
四、1、护士长总结
2、护理部主任总结
(二)责任护士做病例回顾
三、提问 欣维宁说明书 商品名】欣维宁
【通用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成份】盐酸替罗非班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与肝素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梗,也适用于冠脉缺血综合征患者进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或冠脉内斑块切除术,以预防与经治冠脉突然闭塞有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
【用法用量】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梗起始静滴速率为0.4ug/kg/分,30分钟后继续以0.1ug/kg/分的速率维持滴注。可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与肝素联用一般至少持续48小时,并可达108小时。血管成形术/动脉内斑块切除术起始剂量为10ug/kg,在3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而后以0.15ug/kg/分的速率维持滴注36小时。可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30mL/分者剂量应减少50%。
【禁忌】禁用于有活动性内出血、颅内出血史、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以及以前使用本品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血小板下降、恶心、发热和头痛 【规格】100ml:5mg:0.9g/支 【规格】210元
【贮藏】室温,密封保存。
PCI术后应用欣维宁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但PCI术后可能由于冠脉内膜撕裂、斑块、血栓脱落、血小板激活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病变相关血管的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引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造成心血管事件发生。欣维宁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及减少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使患者保持健康生活。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8月,笔者对150例PCI术后应用欣维宁患者观察和护理,其中男124例,女26例;年龄39~81岁,平均60岁。
1.2 方法
PCI术后10~30 min以0.3~0.4μg/(kg·min)剂量给予欣维宁持续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24~72h。
观察及护理
2.1 用药前注意事项
欣维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是它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故在治疗前,应监测病人有无潜在的出血,认真询问患者既往史,对有活动性出血、近期接受过大手术、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用药前常规做血液检查,包括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
2.2 应用静脉留置针
为减少因为多条静脉通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不适感,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增加出血机会。将欣维宁与硝酸酯类及其他血管扩张剂等在同一条静脉输液管道中使用,未出现明显的配伍禁忌和浑浊、沉淀、变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用药过程观察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伤口情况、大小便、呕吐物颜色、皮肤、黏膜、牙龈有无新出现的出血点及瘀斑,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若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牙龈出血,皮肤的瘀斑,穿刺点难以压迫的出血,或发生神志的改变、瞳孔的不等大,则立即报告医生并停用欣维宁。采用微量泵静脉输注,可恒量、恒速,保证单位时间内药量稳定,使血药浓度稳定,避免因过量导致的出血及剂量不足导致的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应建立输液卡,写明欣维宁每毫升的含量,每小时输注毫升数,开始及截止时间,应密切注意输液速度,并注意观察输液肢体有无疼痛及异常感觉。
2.4 心理护理
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耐心细致讲解该药应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讲解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局部轻度出血副作用,这种局部轻度出血不会影响全身,以消除患者的担心、恐惧情绪和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患者能愉快地接受治疗。
护理
总结通过对以上患者的护理及观察,PCI术后应用欣维宁明显减少了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严密观察重视患者状况及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50例患者均为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高风险患者,应用欣维宁后无急性血栓形成的任何证据。PCI术后的患者常联合用阿司匹林、波立维、低分子肝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本文中应用欣维宁出现5例牙龈出血,穿刺点出血12例考虑与抑制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经停用欣维宁,积极处理后出血症状消失。
6.浅谈家庭病房的护理 篇六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4年建立了家庭病房, 共收治患者280例, 他们当中大都是慢性病、急性病恢复期、卒中后行动不便以及残疾人。
2 护理特点
2.1 护理内容广泛
护理人员走出医院, 进入家庭, 对患者护理服务不分科, 轻重患者都有, 要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 病种复杂、综合性强、内容增多而具有广泛性。护理人员不仅应做必要的辅助治疗和全面的护理业务服务, 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工作。对患者家属可以配合做的简单操作, 护理人员要进行示教并教会, 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生活安排指导和防病、康复、保健等知识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恢复训练,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2 护患关系密切
深入患者家庭做系统的治疗和护理, 促进康复是家庭病房护理的一大特点。在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中, 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 为有效治疗和护理提供病因依据, 并通过语言沟通建立相互信任, 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由于护患关系密切, 更有利于护理人员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和心理教育。患者和家属均可主动提供临床表现、自我感觉治疗效果等情况、意见和要求, 使护理人员工作更加有效、及时。这种新型关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也体现了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尽职尽责”的高尚情怀。
2.3 高尚的道德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护理人员经常深入患者家庭, 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服务, 一般是能够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配合的。但是, 服务对象因年龄、文化程度、病情、道德水平的不同而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同, 也会出现态度冷漠、生硬、缺乏礼貌和不认真配合的情况。面对工作的困难和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特点, 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3 护理体会
3.1 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位患者
走进家庭, 面向社会服务, 面临各种各样的家庭, 不管家庭居住远近、社会地位高低、经济条件贫富、宗教信仰不同等, 都应一视同仁,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利益为重。护理人员应热情地对待每位患者,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让患者享受平等医疗保健权, 理解每位患者的疾苦, 给予每位患者周到细心的护理服务, 解除患者的疾苦。
3.2 勤奋学习, 一切为了患者
由于患者长期患慢性病, 身体抵抗力降低, 容易发生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由于多种原因, 会出现食欲减退、便秘、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同时还由于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 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 要求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 不仅要了解慢性病的临床转归和预后, 而且要充分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一些基础护理方法, 同时还要帮助患者家属学会护理患者的技巧, 共同预防及减少慢性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维持机体或器官的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家庭护理不像医院工作有一定的分工, 有各自的专业, 而是综合性强、内容多, 护理过程中要熟悉患者的各个方面的特殊性, 除具有某些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经验,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悉的技术外, 还要学习多学科知识。例如心理学、社会学、预防医学等, 护理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家庭护理工作是一个人独立进行, 对于病情的观察、处置是否及时、恰当严密, 全凭护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慎独修养来自我审视和自我约束, 并再护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和研究新课题, 本着一切为了患者利益的目标、刻苦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3.3 遵守诺言, 按时上门服务
家庭病房的患者是分散管理, 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是单独行动, 应随时为患者着想, 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在工作中, 应遵守时间、遵守诺言, 无论是遇上什么样的天气, 还是与自己个人的事发生冲突, 都应以患者利益为重, 按时上门服务, 准时为患者治疗和服务, 遇紧急情况随时应诊。
3.4 在护理工作中应言行谨慎
家庭病房护理的特点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密切。护理人员经常深入患者家庭, 对所了解到的患者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个人隐私等应保守秘密, 不能随意乱讲, 更不能参与患者家庭内部矛盾, 这是护理人员应具有的品质。对于患者及家庭人员所提出的问题答复应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不能不懂装懂, 防止言语不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纠葛, 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护理人员端庄、整洁的仪表, 从容和蔼的表情, 能得到患者及家人的信任和好感, 使患者的心理感觉怡然、舒适。
3.5 做好心理指导
家庭病房的患者多半为心脑血管病, 年迈体弱、行动不便, 特别是偏瘫患者, 生活不能自理, 往往情绪低落、悲观, 对康复失去信心, 多不愿接受治疗, 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针对患者的身心状况, 从精神上给予安慰和疏导, 以和蔼的态度, 诚恳地语言给患者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 降低患者焦虑情绪, 应用适当的沟通交流技巧进行鼓励, 倾听患者的感受, 真诚的表示理解和同情, 引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使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紧密结合以达到心理康复。
3.6 明确目标、协同一致
家庭病房的病种范围广, 需要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与配合, 为了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的一致目标, 各科室要互相支持并积极的合作。在为患者护理服务时, 应细致地交接班。遇到患者临时有事外出, 应另约时间及时补治和护理, 对无表达能力的患者, 做完护理工作后, 应给家属留言沟通, 给予信息传递, 以便家属的配合, 护理人员及家属之间应团结一致, 共同协作, 以利患者康复。
总之, 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护理工作逐渐走向社会, 家庭病房将护患连成一体, 将防治连成一体, 把护理置于群众之中, 它丰富了现代护理的实践活动, 适应了新医学模式和新时期的初级保健需要。
7.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篇七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5-02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课题之一[1]。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包括一切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也应该从保障病人安全着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作为病房护理管理者应该准确分析风险因素的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1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因素
1管理因素: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护理管理者年轻缺乏经验,自身知识和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加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护士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自身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护士长对新护士、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以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欠缺,管理力度不够,护理人员严重缺编、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有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护士长对职责、制度、常规检查不到位;。
1.2 护士因素
1.2..1专业技能欠缺,低年资护士居多,临床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技能相对缺乏,临床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负荷重,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1.2.2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观念不断增强,而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思想跟不上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3 业务技术水平低下:对病人病情变化观察不到位,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限,对有些药物的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不明了。
1.2.4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1.2.4 护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交接班不认真: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护理工作中有多种规章制度,少数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缺乏慎独修养,粗心大意,缺乏责任心。
1.3病员及家属因素
妇科病房为开放式病房,患者均为女性,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住院女性比较多,易受情绪及环境的影响,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敏感,容易多疑、焦虑,对护理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
1.4其他因素
医疗护理服务均为一过性服务,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目前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由补偿性质转变为赔偿性质,举证责任倒置、患者知情同意权、病历复印权,医疗护理文书成为一把双刃剑,各种因素客观上增加了医疗护理风险的几率。
2 妇科病房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2.1 强化制度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
2.1.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病房及病人管理 落实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根本保证。﹙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应突出重点,特殊及危重病人执行书面交接班,交接内容应详细全面; (3)对所有的住院病人做好住院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宣教,外出病人应由主管医师同意并填写请假单。科室建立住院病人信息登记本,以便必要时能和病人或家属及时取得联系。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病员入院时做好入院安全告知,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必要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5)制定、完善、落实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满足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和或家属充分了解护理操作的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6)规范物品,药品清点制度,认真落实搶救仪器交接、保养管理制度。急救物品、药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期对病区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制订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
2.1.2加强组织管理(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力求有章可循、执行有力、严格培训。(2)科室设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成员由两名科室业务骨干组成,主要承担科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每月召开护理缺陷及隐患讨论分析会,准确识别和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3)科内实行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制度:鼓励护理缺陷上报,及时通报不良事件,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系统原因分析,寻找系统中发生改变的具体环节,根据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或流程修改,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对每位出院病人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建议改进工作。
2.2加强科室护士教育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培养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理解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关怀,开展换位思考,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开展法律知识规范化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3]。(3)加强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切实做好三基培训:针对人员现状制订全面细致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操作、护理常规、职责、操作规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急救程序、方法、沟通交流技巧等,制作化疗药物使用手册,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督导工作。妇科病房护士实行的是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肿瘤化疗病人的特殊观察护理等,因此护士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科室成立护理理论与技能带教小组,由资深护士担任,每月进行护理知识讲座与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指导,并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各种护理记录严格按《医疗文件书写规范》要求记录,记录应及时、客观、正确,运用医学术语,杜绝涂改、粘刮,避免加入主观内容。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及时、实事求是,数据统计要按时、准确。
2.3讲究科学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医护关系
2.3.1激发护士主人翁精神,共同管理病房 注重培养护士的管理理念,使护士认识到:护士不仅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病房管理的实施者。使护士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病房环境的安全维护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6-8.
[2]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病房护理常规】推荐阅读:
妇科病房护理工作总结10-20
骨科病房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08-14
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08-30
六病室病房护理质量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安排08-30
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10-21
最新骨科护理常规11-09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07-23
新生儿常规护理08-16
病房管理细则10-14
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