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24-09-18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选8篇)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自主学习

1、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作用?(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3)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4)汉字是中华文化文明的重要标志。

2、我国史书典籍存在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第一,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第二,在夏朝就有了史官,以后历朝都设置史官。第三,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

(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3、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教材66页第一段)

4、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

①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 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合作探究一(文明长河共追索)

1、说说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历程?

殷周(发源)——春秋战国(雏形)——秦(促进)——汉(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明清(面临冲击)。

2、中华文化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哪些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不同流派学术思想相互辩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艺成就。

3、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一直没有被历史湮灭。

合作探究二(源远流长——在哪里,触摸你?)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时代的来临,有人认为,现代人用电脑打字,会不会书写汉字已经不重要了。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①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知识拓展

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悄悄的出现在生活中,并被年轻人所热情演绎着。诸如“886”“3166”“7456”“菜鸟”“粉丝”“凉粉”“玉米”“美眉”等等,但这种语言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随口嘣出的“语言”而不知所云。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很可能带来汉语的革命,有人认为这只能污染汉语言文字。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

首先,汉字最大的优点是它能适应它所代表的汉语的语言特点,并且能够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充分发改进自己,使得它能够满足社会要求。这同时也是汉字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其次,汉字关系到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我们不但不能废弃汉字,相反应该加大对汉字的研究力度,使其优点及潜在的魅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试一试

自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汉语被确定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的国际化进程取得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汉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论文,你的基本论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

1、汉子是中华文化文明的重要标志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汉语国际化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合作探究三(风雨之后,期待辉煌)

1、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微?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与外因,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微)。

2、“国弱则文化弱”,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基本途径)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小小辩论赛

正方:中华文化在腾飞 反方:中华文化在衰落

【板书设计】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2、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二

展示课件: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上的讲话片断。

师:习近平所说的中国的文化血脉指的是什么?有何特点?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设计意图:利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时政性的特点。

[新课学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板书)

展示课件:四大文明古国的图片。

探究问题1:为什么把这四个国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个国家的文明后来发展的情况怎样?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由感性到理性,通过探究,归纳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板书)

展示课件:“源远流长”一词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和见证做好铺垫。

展示课件:关于汉字、史书典籍历史、作用的材料。

探究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和见证,突破重难点。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板 书)

1.汉字(板书)

探究问题3:结合材料谈谈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汉字对中华文 化发展的 作用, 使学生明白汉字为什么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展示课件:汉字的作用(略)。

2.史书典籍(板书)

探究问题4:说到史书典籍,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享信息,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 位,为探究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埋下伏笔。

展示课件:

一、二十四史

二、我国史书典籍中的“第一”

探究问题5: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的史书典籍有何特点?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具有上述 特点?为什么说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设计意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 史书典籍,理解史书典籍为什么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总结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及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

展示课件: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略)。

三、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板书)

展示课件:《中华文明五千年》视频片段。

师: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后,我们结合课本内容共同完成一个表格的填写。

展示课件: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图表(略)。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表,使学生加 深对中华 文化的发展历程 的认识,理解中华 文化在不 同阶段的 特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1.古代:辉煌(板书)

2.近代:衰微(板书)

展示课件:体现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材料。

探究问题6: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文化为什么会在近代走向衰微?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中 华文化在 近代走向衰微及明白其原因,同时为探究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打下基础。

展示课件:衰微原因(略)。

师:中华文化在近代 衰微了,但并未中 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寻求中华文化复兴的努力。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3.现代:再创辉煌(板书)

展示课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探究问题7:今天,我们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文化成就,增强学生爱国之情, 坚信在中共领导下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探究出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措施。

展示课件:再创文化辉煌的措施(略)。

探究问题8:作为中学生,我们在中华文化再创辉煌的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生活 就在身边,增强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八年级教材中的 “中华文化”内容。

指导思想:依据“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本节内容在设计上遵循新课程“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生成知识、形成能力,感觉到学有所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老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源远流长是其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近代中华文化衰微过程和现代中华文化再创辉煌的进程。(2)能力目标:让学生结合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走向新的辉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

(1)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2)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法。(3)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使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其意图是贯彻新课程理念,践行新课程要求,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运用课件导新课

师:展示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师:大家试着说一说北京奥运会包含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有哪些?

生:(回答略)

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设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此作品包含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有印章、中国红、中国汉字、中国绘画、中国篆刻、中国印泥、用毛笔字写的“Beijing2008”等。开幕式中以集群式的形式擂响中国古代乐器——缶,一下子把人们带入到中国古老文明之中。随之一幅巨大的中国水墨画卷徐徐展开,伴随着人在空白的画卷上舞动,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慢慢显现出来。画纸四周的凌子上,不断变化着中华文化的代表作品和图案,每个中国元素背后都是一段悠久历史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我们仿佛回到了辉煌的从前。

师:通过开幕式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用优秀中华文化打造的北京奥运,使学生通过中华文化的时空跨越,萌发自豪与骄傲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带着问题让我们踏上知识的列车去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踏上列车去寻宝”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为何能延续到今天,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生(合作探究):合理安排每四个学生为一小组,成立文化探究小组,展开交流讨论,每组推选发言代表。(回答略)

师: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角度,综合各种因素探究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提起中华文化,“汉字”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传承载体。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多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的演变)。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成果。透析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既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重要标识,同时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师:世界上,古代文字大多已随着古文明的中断而中断,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已成为永久秘密。而中国文字自秦统一至今,汉字系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今天的汉字见证和传承了悠久的中华文化。而另一重要见证则是史书典籍。

生:(回答略)

师:我国的史书典籍规模大、存留丰。对其的编撰、保管也非常重视,到了清朝,已形成最完备的体系。从《春秋》到《二十四史》,史书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述说者和重要见证。

设计意图:通过重温古文明的辉煌,让学生体会到人民的创造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古代:灿烂辉煌(多媒体展示,学生总结)

生:通过刚才视频展示,可以看出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其成就足以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和骄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流淌的中国文化元素也足以让世界为之叹服。(师生合作绘制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图表)

(2)近代:衰微迹象(多媒体展示)

到了近代,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这棵大树遭到摧残,呈现出衰微之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合作探究并回答,学生回答略。)

师:由于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再加上儒家文化的禁锢,以及列强的入侵,导致国力衰弱,文化衰微成为必然。尽管如此,中华文化并未因此中断。面对列强,中华民族从未屈服。百年的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还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华文化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动文化创新,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中华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3)现代:再创辉煌

师: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生:(学生合作探究并回答,学生回答略)

师: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学生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用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文化的发展。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以及人类历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坚定为中华文化再创辉煌而奋斗的决心。

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衰微的过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

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四、教法简介

情景教学法、历史对比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讲授新课→小结板书→拓展提升

(一)课前准备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做一定的准备)

1、把学生分为五个合作探究小组,通过网络、初高中历史课本,书籍、杂志、光盘等学习资源找到:其他古代文明中断、湮灭的史实特别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史实。

2、我国近期科技创新成就的事例

3、预习教材内容

(二)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表演,并配以【导语】。提出设问: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盛会。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是通过情景导入课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思绪带进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使迅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三)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

【多媒体展示】四组文明发祥地的图片

【问题探究】: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感想。

设计目的: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己归纳观点,得出结论,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并引出第一个教学内容:只有中华文化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1、古代辉煌的历程

【活动与探究】根据学生课前准备,分组完成表格: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及其影响与作用。

设计目的: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所以认学生通过填表从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中来领悟这一特征,同时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部分

【多媒体展示】汉字演变过程的资料。

【探究问题】汉字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汉字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体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从而突出重点。并引出第二个教学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之一汉字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多媒体展示】梁启超: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黑格尔: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比一比】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你能一口气说出多少本史书名称?

【探究问题】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我们能发现我国史书典籍有什么特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意义: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设计意图:还是要让学生在感悟、思考中领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进一步突出重点。

第三部分

【多媒体展示】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探究问题】:(1)忆一忆,17、18世纪的世界发生哪些变化?(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

(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落后的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丧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也不利于国家发展。

设计意图:①这一探究活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前面都是讲古代中华文化辉煌历程,后面是讲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②通过对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历史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并引出第三个内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由于这本课的落脚点,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问题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学生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论证。

探究提示:“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组织实施了863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新的科技发展布局结出了累累硕果。特别是“神六”飞天、“嫦娥”奔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坚信中华民族不但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冲击,却应对乏力。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求索,理想总不能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给合,从而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华文化也从衰微走向重振。

【你说我说】:根据上述材料就“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谈谈感想,分组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进一步突破难点。

(四)小结板书: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长之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首先从古代辉煌的历程中体现出来;其次从汉字与史书典籍中体现出来,最后还体现在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与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中。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⑵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⑴汉字(作用、意义)⑵史书典籍(特点、意义)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⑴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五)知识拓展 能力提升

必做题:

1、中华传统文化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只有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始终生生不息、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选做题:

1、面对世界文明史上这一位既历经沧桑又青春勃发的文化老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机关报态度?

2、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互激荡,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应对?

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五

武岗中学 潘树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教材《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源远流长。课程标准明确要求: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目标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是教学难点。本节课主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体会只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她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三个问题: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对于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通过中国历史的演变来展示。如下: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辽、元、明、清、民国、新中国

直线代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直线上的文字代表我国朝代或时代的演变。通过这一图示来说明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分析:夏朝,文字的发明,标志着我国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开始。商周: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 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以这样说,它预示中华文化正式形成。汉: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正式形成。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宋金辽、元、明: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可以说隋、唐、宋、元、明是中华文化的辉煌时期。明清: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开始走向衰微。但即使如此,清代“康乾盛世”时,我国的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只是由于近代实施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才使中华文化落后于世界。

通过这种直线图示方式展开,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既可以使同学们回顾了历史,又可以使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也为

(二)、(三)两个问题作了铺垫,打下了伏笔。而西方文明古国由于异族的入侵或衰落或中断或湮灭或异化,成为文明遗址。教学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基础上,再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达到进一步升华。

对于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仍根据上述直线图示来探讨分析说明。

中国历史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主流。中华文化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用心 爱心 专心 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只有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中通过中国的汉字、史书典籍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来逐一分析说明。

首先,以通过汉字的发明、方言和民族的多样性与汉字的统一性、汉字的作用来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其次,通过史书典籍来印证中华文化的确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在。

最后,重点探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箸。“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比如儒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佛教之所以能够彻底中国化,显然是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宽宏包容。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一个注释。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内地,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影响、吸收,逐步演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唐代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期,外国的巨商学子云集中国。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进了中国文化。此外,基督教传入中国,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家庭制度,反而接受了中国的祭祀仪典。中国的文化早就有兼取众长,以己为美的优良传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张骞出使西域、玄奘万里取经、鉴真六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这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宽厚兼容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其它文化所不具备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所在。亦可以联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进一步说明。

对于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仍根据上述图示来分析说明。

首先探讨:中华文化的衰微。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分析:

17、18世纪,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而当时,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移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化渐趋衰微。但是,中华文化的衰微并不预示着她要走向衰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其次扼要介绍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历程。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神州六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到嫦娥一号探月,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以现实科学实例教学,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更高的升华。

总之,本节课通过图示展开教学,形象、直观,易于学生接受。中国这样泱泱大国延续了几千年,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中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探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使学生体味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逐渐增强与升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树立了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用心 爱心 专心

年12月12日

6.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六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孔孟给我们礼的教育,老子给予我们道德的追求,司马迁给我们历史的寻索。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的文化思想,如孔子关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中和”主张,《礼记·礼运》中关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的主张,以及孔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等等。应当说,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这些关于和谐文化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构成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去年5.12汶川地震中可看到,受灾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全国救援人员的英勇与奉献无不体现出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2008年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璀璨的足迹,中国健儿们为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世界为这个礼仪之邦所折服;在今年全球都紧张的金融危机下,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率,尽量减轻对国内的冲击;甲型H1N1流感病毒今年在全世界迅速蔓延,成为世人一大重点关注问题,中国能快速有效地控制住疫情,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主动及时监测、隔离,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7.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七

关键词:孝道文化,自然环境,农耕文明

百善孝为先, 百德孝为首, 百教孝为始,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核心之一, 被中华文明奠基时期的儒家创始者孔子称为“至德要道”。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的文化, 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定于孝道之上的社会。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其一本关于中国的论著中思索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 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 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 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 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1]相反, 孝道在中国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的强化而得以继续发展和保存。对中国文化不无偏见的黑格尔, 有一句话倒是切中肯綮:“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孝道文化为什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它为什么深深地植根于历朝历代人的思想之中呢?为什么又能成为古代宗法社会政治的伦理基础呢?对此, 我们仅从自然环境方面加以分析。

一、封闭而优越的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使上古先民早已形成了安土重迁、“人惟求旧, 器惟求新”的保守观念, 这是孝观念得以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精神产品, 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为基础和前提的, 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孝道观念的产生同样如此。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 气候温暖湿润, 自远古以来, 华夏大地上先民们的生活环境即如《庄子·秋水》中那个寓言里的河伯那样, 大海防于东南, 雪山屏于西, 大漠戈壁绝于北。震旦古盆地天然地成为一个与其他地方隔绝的人文地理单元。这种隔绝的情形, 直到公元1世纪初才稍有改变, 但也只是有个别人历尽艰难越过了西部和南部的天然屏障而已。这种与外界隔绝的优渥的地理环境, 生长出了一类独特的文化, 这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

中华民族栖息的这块东亚大陆, 可谓地大物博, 为我们民族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使得人们无须辗转劳顿便能求得生存。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 过于优越的地理条件恰恰又构成了发展的障碍。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 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 很早就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定居农业生活, 形成极强的安土重迁观念。人们的理想生活图式是“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 背井离乡被视为不得已的悲剧。这种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不到足够的拓展。这样, 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文明的传递主要是纵向的承继, 而很少横向交流吸收。这是初民对拥有较多生产、生活经验的老者尊重的环境因素, 也是孝道观念产生的自然基础。

二、早熟而繁盛的农业, 促使社会产品出现一定的剩余, 这为养老、尊老及孝观念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农业考古实践中, 我们发现中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极其广泛, 北起内蒙古东部、辽河流域, 南到云桂大地, 东到山东半岛, 西到渭水流域, 但主要集中出现于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的旱作农业是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 (公元前6100—5000年) 和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 (公元前6100—5600年) 为代表。南方的水稻农业是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 (公元前6500—5500年) 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公元前5200—4200年) 为代表。从这些原始农业遗址中我们发现当时的农业已达到相当水平。与此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上古先人的精神世界也已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与游牧民族“贵壮健, 贱老弱”的社会风俗不同, 农业文明的优势恰恰在于, 她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持续不断的食物资源, 提供了供养老人所必需的剩余劳动产品。正因如此, 在中国历史上, 很早就形成了“尚齿”、“养老”的传统。《礼记·王制》篇对此多有述及: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夏侯氏养国老于东序, 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 养庶老于虞庠。”

“国老”即有爵位的老人, “庶老”即普通百姓中的老人。《礼记·王制》篇的这段记述很有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有虞氏至夏、商、周, 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养老、尚齿的内涵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 但四代“养老”、“尚齿”的传统却是以一贯之的, 直到孟子还把“齿”与“爵”、“德”并称为三“达尊”。法律也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网开一面:“虽有罪, 不加刑焉。”[3]这种群体行为规范是孕育孝观念的重要的民族心理土壤。但它与纵向经验传授为特征的农耕生产方式下提供的稳定、持续的生活来源是分不开的。

三、从群体生存、发展的角度讲, 尊老、养老也是农耕生产的内在要求。

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生产经验。事实上, 许多农业生产的规律性的东西, 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尤其在上古时期, 岁时节律、天象气候的变化, 没有什么工具、仪器去测度把握, 只能依赖劳动者经验的积累, 阅历的增长。有没有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 对于农业收成的丰歉多寡, 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 在那样的社会中, 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都相当缓慢,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绝对的权威地位、核心地位。对经验的尊崇, 就自然地转变为对掌握经验之人的尊崇, 具体表现为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的合二为一, 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也恰恰是孝道观念得以产生的根本机制。

所以, 在农业社会, 老人既是德的楷模, 更是智的化身。后辈敬重和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 年轻者服从、侍奉老年人, 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祖先的崇拜, 就是人类自身对于历久以来的劳动经验的崇拜。”[4]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经验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事实上, 传统思维方式中, 人们总是“向后看”, 留恋、美化过去, 按旧规矩、老道道行事, 其根源正在于农业文明的特殊性。《尚书·盘庚上》反复申说:“人惟求旧, 器非求旧, 惟新。”便是农耕文明在精神领域的反映。

进而, 当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时, 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家庭的大事项, 自然而然要由父亲、祖父或曾祖父来决定。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遵从, 对父亲、祖父、曾祖父的服从, 内化为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 便是“孝”。所以, 就由氏族群体的尊老进而衍生出父权制下的孝亲这一点而言, 尊老养老对于中华文化具有本源的意义。

《礼记·乡饮酒礼》:“民入孝弟, 出尊长养老, 而后成教, 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历代统治阶级深明此道, 无不把尊老、养老作为推行孝道、治国安邦的有效手段, 这种传统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得到继承和进一步发扬, 对祖先崇拜及孝道观念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四、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使社会秩序构建的元规则———血缘原则得以长期存在, 它为孝道观念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长期、安全的避难所。

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明之初都存在, 但为什么只有中国才发展出完备的孝道体系并成为一种文化呢?显然, 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 即中国农耕文明中的血缘秩序原则。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商业贸易虽在局部、短期有过兴旺的情形, 但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内陆贸易虽有过短暂的繁荣, 但海上贸易从未繁荣过。中国的近海邻国, 也没有靠商业贸易立国的国家。这就使对氏族血缘原则起到极大破坏作用的商业文明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充分扎根的土壤。这种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 其对血缘纽带的执著在世界文化中是相当少见的, 这注定了中国的农耕经济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经济细胞上的根本性区别:西方是个体、庄园, 中国是宗族、家庭。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这种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将血缘情感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尤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确定, 把血缘关系上升为组织社会、结构国家的根本所在, 这就为孝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优越而封闭的自然环境, 造就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早熟;在这个一以贯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环境下, 聚族而居、集体劳作、自给自足成为必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血缘原则成为社会秩序构建的首要原则, 这一切是孝道观念孳生、蔓长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3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232.

[3]礼记.曲礼上.

8.源远流长的刺刀 篇八

起源与归宿

刺刀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初。那时使用火药发射的火枪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刀、剑、斧、矛和弓箭开始失去昔日的光彩,渐渐从战场上退出。最初由于火枪装填弹药很费时间,欧洲各国的军队不得不将火枪手和长矛手混合编队,当火枪手重新装填弹药时,由长矛手为他们提供掩护。但是随着火枪火力的日益增强,长矛手的伤亡不断增加。为取代长矛手,大约在17世纪中期,法国人首先发明了插入式刺刀。这是一种长而尖的刀,有圆锥形的木柄,能够插入火枪枪口,形成一个类似短矛的武器,?就是现代刺刀的鼻祖。由于刺刀最早出现在法国城市巴莱纳,所以该城的名字Bayonnetts就成了英文“刺刀”bayonnet的词源。

17世纪末,在欧洲一些国家,刺刀已完全取代了长矛,而且其战斗力在18世纪的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来。为了一物多用,1750年以前就陆续出现了一些兼具其他功能(如匕首、木锯、剪刀等)的多用途刺刀。后来又出现了靠弹簧卡笋固定在枪口侧方的刺刀,1855年起,这种刺刀已成为许多军用步枪的制式刺刀。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步枪本身的自动化和战场上各种火力密度的提高,白刃战已显著减少,刺刀的战斗作用明显下降。但是刺刀作为一种面对面的格斗兵器,在军队中仍是一种必要的装备,所以,现代刺刀大都采用多功能分离式。

安装方式

最早出现的插入式刺刀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当刺刀插入枪口后,火枪就不能射击。于是在17世纪末,法国人制造出了套装式刺刀。这种刺刀的刀身末端有一个管状联结部件,能够套在枪管外面,这样火枪就能带着固定在枪口外面的刺刀射击了。

现代刺刀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分离式与折叠式两种。

折叠式刺刀是将刺刀铰接在枪口下方或枪管一侧,平时随枪携带,使用时打开,向前伸出并固定;用后向后折回、收起。我国53式步骑枪就采用了固定在枪管左侧的折叠式刺刀。56式半自动步枪、56-1式冲锋枪和63式自动步枪采用的都是固定在枪管下方的折叠式刺刀。折叠式刺刀与枪支结合在一起,打开与折回快捷、方便,但是限制了刺刀的其他用途,所以只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部分国家的步枪上使用过,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也使用过,近年来已不再使用。

分离式刺刀平时装在刀鞘中携带,使用时装在枪口上。也有少数分离式刺刀使用后不从枪口取下,将刀尖向后反向套在枪口上携带。分离式刺刀的优点是取下后可以作为匕首、短剑用于近距离搏斗,或作为砍劈树枝的工具等,所以各国早期的步枪刺刀和大部分现代步兵武器的刺刀都采用这种样式。

刀身与功能

现代刺刀由刀身、刀柄、联结部件和刀鞘4个部分组成。按照刀身的形状可分为宽刃与锥形两种。

宽刃刺刀的刀身宽20~50mm,刀身上通常开有血槽,当刀刃刺入人体时,可减轻刀身受到的压力,便于刺入和拔出;如果用力转动,可造成很大的伤口,严重破坏人体组织。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刺刀就是典型的宽刃式刺刀。由于早期的宽刃刺刀主要用于白刃格斗,所以长度较长,通常为300~500mm,最长可达550mm。二战后,白刃战越来越少,刺刀用于白刃战的功能随之减弱,因此长度也逐渐变短。现代刺刀大部分长度为200~300mm。早期的宽刃刺刀使用的材质较差,再加上刀身长,因而强度与刚度较差,在格斗时容易侧弯;现代的宽刃刺刀使用了高强度的优质钢材,刀身变短,因此强度与刚度大大提高,而且刀背上增加了锯齿,在刀身前部开有扁孔,与固定在刀鞘上的驻笋配合,就成为剪切器,可剪断铁丝网。美国的M9刺刀、英国的SA80突击步枪刺刀和俄罗斯的AKM、AK74步枪刺刀都采用了这种多功能的样式。

绝大部分宽刃刺刀只有一侧有锋刃,称为单刃刀。大部分单刃刀安装在枪口上时锋刃向下,又称为顺向刀;但法国的FAMAS突击步枪和俄罗斯AK系列突击步枪例外,这两种枪上的刺刀安装时锋刃向上,称为逆向刀。在战斗中,顺向刀可以砍劈,逆向刀有利于挑刺。有的宽刃刺刀两面都有刃,头部对称变窄,称为双刃刀。美国M1A1卡宾枪和我国早期出厂的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的都是双面锋刃的宽刃刺刀。

锥形刺刀有圆锥形、三棱锥形和四棱锥形等几种。早期出现的插入式刺刀刀身就是圆锥形的。此外,一战时期英国的斯皮克步枪也配用圆锥形刺刀。由于圆锥形刺刀刺入和拔出都很费力,杀伤力也不大,所以很快就不再使用了。三棱锥形和四棱锥形刺刀的各个锥面上都有很深的血槽,从而使其断面形成独特的棱形结构,刚度很大,不易弯曲。刺入人体后血液很快流出,使被刺的敌人在短时间内即失去战斗力,造成的伤口也不易合拢。由于人体软组织对其形成的压力和粘连很小,所以刺入和拔出都比宽刃刺刀省力得多。我国的53式步骑枪和后期出厂的56式半自动步枪配装三棱锥形刺刀,56-1式冲锋枪和63式自动步枪配用四棱锥形刺刀。

刀柄与刀鞘

最早的插入式刺刀刀柄是一个倒圆锥形的木杆,只能插入火枪口用于固定刀身。早期出现的套装式刺刀没有刀柄,刀身直接连结在管状联结件上。后来出现的宽刃刺刀才有了具有多种功能的刀柄。这种刀柄不但可以用于握持,而且安装有多种联接部件:其前端的护手上方有圆环,可以套接在枪口上;刀柄尾部有卡槽,可以套在枪管的突笋上;还有带弹簧的卡笋,用于将套在枪口上的刺刀锁紧。刀柄两侧一般都镶有木片,在用手握持时较为舒适。现代刺刀的刀柄改用合成材料制造或包裹,在切割、剪切带电物体时可以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刀鞘的作用是便于携带刺刀。早期的刀鞘多用皮革制成,后来改用铁皮制造。现代刺刀的刀鞘改用合成材料制造,前端装有突出的驻笋和刃口,在将刀身的扁孔套入驻笋时,刀鞘就成为剪切器的一个握把,有绝缘功能。◆

上一篇:学校寝室长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英语国庆手抄报内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