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2024-09-23

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精选7篇)

1.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篇一

关键词:作弊,现场心理,外部表象,心理干预措施

不知从何时起,作弊成为考试制度的必带附属品,不论是各级各类学校正常教学中的考试,还是各种升学考试,以及社会考试,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每年学校组织的单元、期中、期末考试,承办的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中考等考点工作过程中,监考老师不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作弊考生和存在作弊倾向的考生。本文从专业监考的实际出发,研究如何运用好观察法,以有效地甄别作弊倾向和预防作弊行为为目的,研究考生作弊的现场心理和外部表象特征,以期尽早发现有作弊倾向的考生,及时采取干预、提醒、警告等心理影响的方法措施,预防作弊现行行为的发生。

一、作弊考生的现场心理与表现

(一)大多数有作弊倾向的考生总是想着先完成会做的考题,在多余时间准备作弊。

大多数有作弊倾向的考生,只要是有一定科目学习基础和做了一定考试准备的,往往都抱着这样的心理。先熟悉全部考题的难易与分布,在能够解答的尽快答后,才会开始考虑用作弊的方法解答不会或没有把握的考题。因此往往作弊行为多发生于考试的中下部时间。只有极少数学习基础极差、什么都不会的考生才会在开考不久就蠢蠢欲动。

(二)面部表情冷静、安静、不想引人注意是有作弊倾向考生的共同特征。

从对待学业的态度、品行意志方面来说,欲作弊考生的心理素质是差的;但从敢于或有准备想在考试中以作弊行为获利的角度讲,其本身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却是比较强的。很可能以前有过作弊的经历,又因为是有备而来,心理准备充分,又需要在作弊时有不被人注意的前提条件,因此通过对该类考生处于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虽然其作弊时处于应激情绪状态,但在作弊未进行或间歇时从外表上看往往显得非常冷静和安静,心理紧张不易表现外露。

(三)动作表情上往往利用无邪的表演掩饰作弊行为或倾向。

为了掩饰自己的作弊倾向或行为,不引起监考老师的注意和防范,同时又要不断观察监考老师的位置和动向,作弊考生经常需要目光游离、抬头观察,有时往往会配合种种的表演:有的作苦思冥想状;有的口中念念有辞;有的摇头晃脑好像完全沉醉在考题中;有的甚至会含情脉脉地注视监考老师,弄得监考老师莫名其妙。许多有经验的监考老师参破了这类作弊考生的惯用伎俩,但也有相当多的监考老师还未能意识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

(四)欲作弊考生对监考人员发生注意时的外部表现及特点。

这种注意为有明确目的的有意注意,产生适应性动作,如答卷、写字等无关动作的停止,考生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叹气、深呼吸动作等,还会出现如握拳、咬紧牙关等紧张注意时的动作。由于要实行作弊,这种注意必须转移到作弊的实施上,其注意的稳定性不强,给监考老师发现其作弊行为创造了条件,但也有些考生因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强而较难发现。

二、不同作弊手法的现场现象和心理分析

(一)夹带。

要想靠夹带作弊,必定要有抄录有考试相关信息的载体物,如小纸条、教科书、练习卷册等。目标比较小的小纸条、缩印本等“小抄”,带进考场时为避免监考老师注意,考生往往将其藏匿在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便于拿出翻看或转移的隐蔽处,夹带者在心理上往往自认为监考不会注意到,如女生的裙摆下,男生的袖管、前襟下,或眼镜盒、文具盒、笔袋里,最近又出现将资料抄在餐巾纸上、调换草稿纸等夹带行为。因此现在正规的考试都不允许带文具盒、文具袋、眼镜盒到座位,监考老师对餐巾纸包、草稿纸也应加以检查注意,有条件的学校可换用有色草稿纸。该种作弊手法容易留下物证。

(二)偷窥。

偷窥是指偷看周围其他考生的答案,是考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依靠“他助”或“自救”得到或参考其他考生的答案,特别是容易看清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答案。正规考试中答题卡分A、B卡两种错位发放的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偷窥作弊的难度,但在平时的学校考试中,这是一种较难防范和处理的作弊手法,原因是它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且没有任何物证。

经常有前后、左右配合偷窥的行为发生,通常前面的或左右的学生将考卷有关部分放到同伴容易看到的地方,并配合观察监考老师位置和有无引起注意。

(三)传递。

传递的作弊方法是比较老套和容易引起监考老师注意、容易被捉到物证的一种方法,正规考试中很少出现,在一些考试风气较差、不以作弊为耻的学校、班级中会有出现。方法主要是将答案写在纸条、橡皮或其他一些东西上,传给需要者,由于可能事先经过预谋,往往在考场上有相互观察对方,共同观察监考老师等动作,用递、抛、滚等办法进行传递。最大胆的是前后换卷,是一种预谋性强、风险较大的作弊行为。

(四)现代高新技术作弊。

作弊考生依仗对高新技术能熟练掌握和使用的心理,利用监考老师对高新技术的不了解、不熟悉,使用相关技术工具进行作弊,将手机、无线耳机、电子存储发送装置等或我们还未熟知的设备偷偷带上座位,用短信、语音、文字等传出试题、接收或查找答案,通常会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用内外勾结的组织方法进行。这种作弊方式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时有耳闻,而且都出现在如高考等重大考试中。由于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不良学生往往利用技术占先心理,在监考方还未了解某种技术、方法如何用来作弊之前使用其作弊,其预谋性最强,波及面较大。

三、作弊者心理动机与成因的调查分析

研究中我们对考试作弊心理动机与成因等方面在我校的高一年级通过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共发放947份,回收931份。我校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生源质量中等,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一般。经过统计,其中学生考试前一定程度感到压力大、内心焦虑的占68.21%,其中因自己的掌握情况不佳原因而引起考试压力的比例最高,达61.33%;有49.62%的学生在考前、考中缺乏自信、心中无底;学习动力不足的比例也比较高,达32.22%。在所有受调查学生中对产生作弊倾向、引起作弊动机的各种具体成因出现比例调查统计如下表:

学生普遍认为引起作弊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应付、蒙蔽家长和对知识的掌握应用状况不好,分别占到59.08%和51.99%(具体比例见下图)。

绝大多数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作弊行为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荣辱意识,在问卷的建议栏多主张应该以考生自律和用严格监考控制、严肃纪律严厉处罚、加强学校教育、减轻考前压力、家长与教师不以分数看人等多种方法结合来根治作弊现象,同时也对监考老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监考要安静规范,对考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监考老师的位置、方法要科学;加强巡视等具体做法,还对学校平时的教学、复习及时间安排、考试组织提出了不少建议。调查基本反映了像我校这一个层次的高中学生在考试作弊心理动机与成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也使我们对考试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四、以预防、警诫、震慑、教育为目的的考前、考中、考后心理干预措施

(一)考试前的心理震慑教育。

每场考试前,监考老师应注意做好考前教育工作,用劝告、警告及举实例等多种方法对考生施加心理影响和震慑,培养、诱发考生的理智感、诚信道德感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充分利用考生既想考得好成绩,又怕作弊被抓被处分的趋避冲突心理。

(二)监考中的密切观察。

根据考生风气的不同,及时调整提高密切观察的程度和频率,要求监考人员不做和监考无关的事,降低监考老师的绝对感觉阈值,保持敏感性。利用考生作弊时注意分配的不熟练特性和不稳定性,及时发现和制止该类行为。

(三)考试进行中的心理干预和对策。

在考试进行中,针对个别或部分考生出现的想伺机作弊的状况,须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本着预防为主、对每一个考生负责、保证每一个考场考风优良的原则,不可以以放任或呆滞的态度来对待。此时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1)个别警告法,用语言、轻敲桌面等警告手段提醒个别考生;(2)公开提醒法,针对几个考生,用明确的语言、严肃的语气予以提醒和警告;(3)取消作弊条件法,将考生中可用来作弊的条件或环节及时取消,切断作弊信息获取、传播的路径,如将边上、前后考生的考卷放到不易被看到的位置,将考桌中的书本、纸张拿走,适当调整考生座位或间距等。

(四)考试后对作弊考生的严肃处理与心理教育及治疗。

对已经发生作弊行为的考生,非常需要一个严肃的心理教育过程,对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公开警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考场纪律或校纪校规尽快处理。这样,一方面,将对考生本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降低其对作弊行为的自我效能感,防止其养成作弊习惯。另一方面,能有效地教育和警诫该考生或其他考生。

在考试的组织和监考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探讨考生发生作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外部表现,注意发挥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化考生抵制作弊的意志,削弱其作弊动机,杜绝作弊风气、作弊工具等诱因,坚决否定考生将作弊行为作为考试情况不良的补偿的心理防御机制,全面提高对考场与考生的控制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考风和考生诚信自律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498-502.

[2]王春芳, 张宁主编.医学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1:76-85.

2.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篇二

【摘 要】以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80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他们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调查“90后”大学生除在一些普遍的优缺点上与其他同龄人表现一致外,在“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中心主义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则表现出与已有研究“90后”群体大学生特点有一定差异的现象。对此,在教育对策上必须注重针对性,改变传统,发扬优点,积极引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心理行为 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22-03

从2008年以来,学术界兴起了“90后”大学生的研究热潮。目前公开发表的研究多是以泛群体为对象,对医学院校“90后”大学生的研究甚少,研究者分别以“医学院校、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和“长学制临床医学、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尚未见有相关的研究发表。因此有必要对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尤其是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研究,故课题组选择了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心理行为特征,以期为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其教育对策。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课题组自编问卷,内容涉及成就动机、生活价值观、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主义、婚恋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480份,经剔除无效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450份,问卷有效率为94%。

2.访谈。课题组通过编制访谈提纲并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然后将录音转化为文字稿,最后进行结果分析。内容涉及学生的心理状况、金钱观、爱情观和人生观等方面。

(二)调查对象

对象为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接受问卷调查的450名学生90%为“90后”,其中男女比例相当,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7∶3,独生子女占32%,非独生子女占68%,城镇学生占36% ,农村子女占64%。接受访谈的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8名,女生12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成就动机特点

“在人生规划方面,80%以上的学生已经有了规划人生的意识(见图1)。对于专业学习,有90%以上的学生较主动,仅有8%的学生较被动(见图2)。可见他们的成就动机是明确而强烈的。这可能与学生对本专业较认同有关,医学专业本身极具职业色彩,使医学生对个人的发展定位比较准确,并愿意为之努力。

图1

图2

(二)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特点 1.基本具备生活管理能力,自立意识有待提高。7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说明受调查学生多数已经基本具备了自理的能力。但也发现78%的学生生活费完全来源于父母,没有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支付生活费,多数学生理财意识比较薄弱。可见受调查学生高度依赖家庭,倾向于接受父母的支持与关爱,个人的自立意识与理财能力还有待提高。

2.消费注重实用性,但观念总体靠前。访谈发现,男生主要消费在伙食、零食、日用品、体育用品等方面,女生主要消费在伙食、衣饰、零食、学习用品等方面,对于购物的品牌和实用性,大部分受访者注重性价比。这说明受访者在消费方面没有盲目地崇尚品牌,注重实用性。但也发现女生比较注重品牌,有90%的受访者很支持“适度消费”,这反映受访学生的总体消费观念是比较靠前的。这也符合超前消费与学历呈正相关的趋势。

3.人际交往良好。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有96%的学生和父母沟通良好。在与朋友交往中,有97%的学生有一个或者以上的知心朋友。总的来看,受调查学生与父母关系很牢靠,能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这与已有的研究认为“90后”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淡漠”以及“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不一致。此现象可能与受调查“90后”大学生中64%来自农村,待人比较朴实和真诚,与人交往比较容易有关。此外,医学生有较多共同上课和交流的时间,班级归属感较强,也促进了其良好人际关系。

(三)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行为特点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本身的一种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方面。

1.“自我认识”以积极为主,部分人受拜金主义影响。自我认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的评价。调查中,在假设能改变自己的情况下,71%的同学选择改变性格和知识,可见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把自我完善与掌握知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也发现有29%的学生选择了改变金钱和出身,这说明部分学生受社会世俗与消费主义的影响,把追求金钱与地位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值得我们关注。

2.“自我体验”较客观正面,部分人出现自卑。自我体验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尊、自信、自卑、内疚等。在论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最大优势”时,受调查学生中43%认为基础好,21%认为聪明能干,说明该群体的自我认同感较强。此外,受访者普遍表现出健谈和有主见的一面。这反映出该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调查也发现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出现自卑与内疚,这可能与该部分学生相对缺乏学习以外的才能,展示个人的机会较少,同时专业收费较高,给家庭以及个人造成较大负担有关。这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经济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现状,同时提供机会让其展示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但存在迷茫。自我调节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制止和发动过程。包括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等。对于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63%的学生选择化压力为动力,10%的学生选择寻求外界帮助;在碰到不高兴的事时,44%的学生能冷静寻找解决办法,30%的学生选择合理发泄;大部分学生在面对迷茫时能够及时调整。这说明受调查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以及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与已有的研究认为“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不一致。这可能与该“90后”大学生群体既享受有优于其他学生的教育资源,又有着善于洞察自己和环境的敏锐观察力有关。调查也发现,仍有27%的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感到害怕或得过且过;所有受访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迷茫状态,部分学生在面对迷茫时不能及时调整。这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复原力,优化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特点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该群体中96%的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79%的学生对他人的建议或意见会认真考虑,有64%的学生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可见,虽然部分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但是受调查学生主体并没有明显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此现象可能与该群体中68%的学生为非独生子女有关。

(五)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及行为特点

受调查学生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有44%的学生选择合理追求;14%的学生会大胆表白;23%的学生因害怕而不敢表白。女生最喜欢的三种异性类型分别是关怀体贴型、成熟稳重型、活泼健谈型。男生最喜欢的三种异性类型分别是温柔体贴型、活泼大方型、独立性强型。可见受调查学生在追求异性和择偶标准上主要持传统观点。在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现象问题上,受访者多数持“无所谓”态度;也有认为“只要双方都愿意就行”,认为“这很正常,都能接受和理解”。少数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人对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至于自己是否会这样做,多数学生持保守态度,认为“自己会看情况而定”或者“不会发生婚前性行为”。这说明受调查学生在对性的认识上比较坦然,倾向于开放,值得我们关注。

(六)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特点

有75%的受访者认为手机、电脑是离不开的。平时电脑和手机主要用于发飞信、收集资料和查阅网络信息、玩游戏、手机聊QQ、与家人朋友联系等。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沉迷网游,会有节制地上网。这说明受访者对于网络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更善于选择自己需要的,针对性和倾向性更强。

(七)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后”大学生社会关注度、社会责任感特点

1.男生较女生关注时事。访谈发现男生比较了解重大的时事,关心“两会”中关于房价、物价、教育等问题。女生则基本不了解或者从来不了解,看法也比较容易受网络舆论的引导。这可能与医学生学业较重,无暇关注时政,较少接触社会有关。

3.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篇三

二十世纪开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庆阳市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种各样的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更上一层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物习惯和消费需求,我认为精明的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揣摩各种消费群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变化。

■高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品牌偏好明显,受文化需求的影响大于价格上的诱惑。高收入群体多为高学历、高品位、高消费需求的“三高”消费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和大品牌,并会由此产生相应的品牌偏好。他们往往会为了追求一个“男人的世界”,而不惜购买一条昂贵的“金利来”领带。在“株百”5楼的品牌专卖店,我发现消费者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他们买一套上千元的衣服、一条数百元的领带眉都不皱,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品牌。

2、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频率和次数较少。高收入群体忙于工作,因而他们在生活上表现出极大的不规律性。除周末以外,逛街购物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奢侈”。但是若进商场购物,他们购买的数量很多,从吃的、喝的到用的,一消费就是数百元。据了解,这种“集中购物”的消费者并不少,在周末购物群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3、购物期望值较高。高收入消费者受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在购物时也期望商家能给予其特殊的关照,比方如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方面等等。我访问过几个公司白领,他们一致认为,购物时他们最重视的是商家的服务态度。■低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注重价格。很多人都有过手头拮据的经历,没钱的日子,他们总不得已掐算着一分一厘的支出。对低收入消费群而言,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最少的支出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需求是他们最为“奢侈”的美好愿望。在调查中,我发现商场的特价处,大多数是低收入群。因为对他们来说,低价是实惠。新入驻的“新一佳”就以这样的实惠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2、注重质量。目前,城市里的低收入群中的代表是下岗工人。在调查中,我发现下岗工人的消费习惯远远不同于农村消费者。因为他们曾经是都市里令人钦羡的工薪一族,他们曾经乐于购物、精于购物,他们已经具有了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健康生活、营养饮食的追求。即使他们为了节俭而去购买肉菜市场里的低价肉菜,但他们仍然担忧肉菜的质量,并渴盼“放心肉菜”的到来。因为质量是实在,东西在便宜的同时还要中用、中吃。

4.影响学生心理行为因素 篇四

一、家庭环境

1、社会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儿童就象成人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

2、父母状况

父母的不幸童年。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母亲妊娠时的心理压力及分娩时的情况等,均可影响儿童行为的发育、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较多地存在着孕前、妊娠中的病理现象和异常分娩等因素。

父母的性格、智力和教育水平对小儿的行为发育也有影响。

3、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过分担心和过分保护、偏爱、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均对儿童行为右影响。

4、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儿童经常模仿父母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子女。家庭气氛、父母分居、争吵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孩子容易受父母公开争吵的干扰,特别当这种争吵与已有关时。其他诸如嗜酒、吸烟、对人对事的态度等无不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5、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

每个正常的家庭都有矛盾发生,但如矛盾太大则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以及孩子的不安全感。在家中造成矛盾的原因很多,如小儿的令人讨厌的一些表现、家务、电视节目、衣服、朋友、学习……。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一旦冲突发生,父母的责备、惩罚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会产生敌意行为。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性格部分来自遗传,部分来自父母的教养。孩子表现不好、发脾气,父母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矛盾恶化。

6、家庭破裂

由于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常引发出许多行为问题。与儿童行为有关的因素有:离婚的原因,与跟随一方(父或母)的关系,新同胞的出生,社会经济压力,母(或父)亲的情绪,离异双方仍继续对立谩骂等。

二、集体环境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如同家庭一样,教师即父母,同伙即兄妹。恰当的教育内容,得体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儿的身心发育。在一个和谐、友爱、团结、快乐、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可使小儿的情绪行为得到良好的发育。

三、儿童自身的生理环境

1、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5.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五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和恋爱等方面表现的最为典型。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成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管理。

一.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很强烈,有可能较微弱.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诸种影响,可能自觉地接受,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地接受,结果,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习惯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相一致,这些都是从众行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从众行为产生是四种需求或愿望的体现:(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与众不同的压力。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二.大学生从众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不少的大学生行为存在着明显的从众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

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是抱着“一心学习,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不谈的话很不自在,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生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在高校中,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各方面显示出了不同层次,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越来越差,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更严重者因学习严重不合格而停学的学生 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四)入党从众

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申请书,对于学生入党动机姑且不说,但凭如此高的数字,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有的学生入党愿望来自父母的压力,也有不少的学生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者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行动好像不入流似的。

(五)消费从众

大学生个性上独立,但经济上还未独立,其主要来源还是靠家庭的供给。在高校中不乏这样的学生。“穿衣带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且不说别的,单看每年学生才入学时,“老乡会”那壮观的场面,就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同学不愿参加“老乡会”,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忍痛加入老乡会的行列中去了。消费从众使不少学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六)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居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忙于找工作,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原本一心考研的心,乱了分寸,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而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考研与就业,以及如何就业莫盲目从众,这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一般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现象,可以分别从产生原因和具体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认识。

1.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1)个体因素

众多的观察表明,情绪的稳定性、个人自信状况、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智力水平偏低者容易从众,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从众,缺乏自信心者容易从众。(2)环境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从众行为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群体的性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的凝聚力等。如果学生群体中多数成员的地位或能力高于个体,则个体容易放弃自己的见解顺从大家;如果某一学生群体对坚持独立意见没有容忍态度,且对从众者给予一定奖励,则会使个体的从众行为受到强化;能够满足个体愿望的学生群体,个体容易产生服从感;凝聚力高的学生群体,意见经常一致的学生群体,则个人也容易从众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2)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五.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的意义

首先,从众心理会让大学生从中获益。现代社会中,在一个集体里,在作出某种决定之前,通常会以不同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往往是多数人的意见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以从众心理行事,赞同多数人的意见,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大家才觉得你是好人,是个懂规矩的人,才会受到大家欢迎,才不致遭到大家反对排挤,才不致受伤害。否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公敌,就会受到冷落,受到排挤,受到伤害,不招人待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上世纪的十年文革内乱期间,凡事从众的人都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当时有句颇为流行的话叫做不前不后随大流,顺潮流而行,随大势而行,跟着大家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准保你没麻烦没灾难。相反,哪些不按从众行事原则的常规出牌,所谓的有独立思考、有自我之举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逃脱厄运的,灾难一个接一个,可谓苦头吃尽。其实,有时从众行事是需要牺牲点个人利益的,因为这种牺牲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长远看是有好处的,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舍得二字,没有舍就没有得,舍去了反而得到的更多。

其次,盲目从众行事也可能会坏事,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首先,从众会让人盲目,盲从,缺乏理性,因而会做出十分错误的事情,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很可怕的,例子不甚枚举。几年前的抢盐**,人们盲目从众,大批的抢购食盐,导致食盐供应紧张,并引发了社会的恐慌,中国人因此被国际上一些有心人讥讽为“盐荒子孙”;再有,当前高校的不少学生或因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或因想通过高分获得奖学金、当上学生干部、评上三好学生、入党,或因哥们义气帮其考试过关,都频频在考试中作弊、代考,而且并不以为耻。要是成功了,还能成为很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是有能力的表现。反倒是那些不作弊的学生,被认为是傻。而那些作弊不成、被逮住的学生,让一些学生低看,认为太笨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好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考试作弊者的行列,为什么?好学生觉得吃亏,差学生也觉得吃亏。可是考试一旦被抓到,不仅该课程成绩为零分,而且要受到记过或不授学位或开除学籍或退学的处分。以上都是从众心理作用所种下的恶果、苦果。

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研究,可以抵制不良的校园风气和消除不正的思想观念。对于好的就要大力宣传,造成舆论,使之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对于校园中一些不良现象,不加以抵制,任其泛滥,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

首先,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因此应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

其次,重视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班级、宿舍每个成员在形成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特点时,会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这些因素的整合便形成了对班级或宿舍成员的内部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宿舍文化,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又会影响到每个同学。

6.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篇六

1 高校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分析

1.1 自我放松情绪“抬头”

刚刚进入高校的新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越过“龙门”的感觉, 容易产生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情绪。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总体表现可概括为:学习摸不到头绪、静不下心, 生活作风散漫、玩心重, 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闲聊、逛大街上。更有一部分新生不顾学校和家长的劝阻, 沉溺于互联网虚幻世界, 玩游戏、QQ聊天。分析产生这种消极情绪的原因为:一是人生目标暂时迷失。终于结束了炼狱般的高中生活, 考上了大学,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二是对校园中各种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为寻求一种感观上的刺激, 盲目追寻时尚, 置学习于脑后;三是受某些在校生的消极影响, 认为高校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好学, 没有必要再去刻苦钻研。

1.2 产生失落感和陌生感

由于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尚不熟悉, 进而产生一种失落和陌生感。新生由于入学时间较短, 没能充分融入到新的校园环境。高校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管理模式、生活规律等方面都与中学有很大不同。部分新生经过短暂的高校生活, 往往得出一种错误结论, 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具体表现在:觉得自己经过不懈努力, 终于跨入大学校门, 但现实与当初自己所设想的理想生活有很大出入, 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落感;因高校管理不像中学时那么严格和具体, 新生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 因而一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以至于不能继续跟班学习, 受到留级处理。据我省某学院2010年统计, 有1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留级, 另有部分学生勉强跟班学习;由于班容量设置不同于中学, 班级人数比较多, 辅导员往往不能面面俱到, 这就使得一部分新生感觉有些事情似乎没人管、没人问, 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1.3 虚荣心较强

进入高校的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一般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者, “娇”、”骄”二气比较严重。步入高校后, 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产生优越感, 不能端正自己的位置, 不喜欢别人的指责, 容不得别人批评, 有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又因为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从小就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 面对困难和挫折, 其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 对现实不适应, 吃不得苦, 生活条件难以满足, 这也看不惯, 那也不顺眼, 容易指责别人, 对学校和同学的照顾视而不见。

1.4 自理、自控能力较差

新生年龄大都处于由准成人期到成人期的过渡阶段, 但他们大多没有经过实践锻炼。进入高校之前, 他们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生活起居完全依靠家长的全力呵护, 加之在中学时是重点培养对象, 也有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担任过学生干部, 但在实际生活中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更谈不上深入, 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要靠班主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帮教来确立。所以, 新生入学后, 在短期内很难使自己的这种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其自理、自控能力的提升仍有待于通过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及新生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1.5 依赖心理严重

新生对周围环境不熟悉, 过多地依靠老乡和同学的帮助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多由他们出面处理与自己相关的事宜。由于对班级尚未建立起较深的感情, 对同学缺乏了解, 所以这些新生与老乡、中学时期的同学最为亲近, 相互间来往密切, 受老生的影响也很大, 在行为上向老生模仿, 具体表现为:不轻易接受在别人看来是很好的意见, 误把固执当个性, 并加以强化;抱着对学校有关要求能应付就应付的态度, 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纪律性差, 生活散漫, 把校规校纪视为“紧箍咒”, 认为阻碍了自己个性的张扬。

1.6 热情, 好奇心强

新生还保留着中学时期的许多特点, 他们热情好动, 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 渴望得到多种人生经验和知识, 可塑性也很强[1]。例如:2009~2010年度我省某学院学生会换届选举时, 有86名新生参加了竞选, 希望能为广大在校生服务, 愿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对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要求

通过对新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教育工作者仅凭满腔热情难以做好学生工作。应在深入分析、研究新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基础上, 抓住新生工作的热点、难点, 讲究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注重实效, 做到有的放矢。

2.1 抓工作热点

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 要紧紧围绕新生心理、行为特点, 抓住学生工作的热点、焦点, 在关注、关心新生问题上着力。新生在跨入高校时, 就已经意味着由蛹到蝶的蜕变, “这种蜕变充满潜能, 但又很脆弱”。因此, 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从基础教育开始, 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完成从中学到高校的过渡, 认真解决他们存在的思想问题, 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育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正确对待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化解学业压力等。实践证明, 重视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工作做得扎实、到位, 能为新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谓事半功倍。反之, 日后可能会花费相当多的力气甚至付出高昂的代价。坚持有针对性、多样化的原则, 多层次, 全方位进行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新生心理、行为特点不难看出, 他们热情奔放, 兴趣广泛, 可塑性强, 易于引导, 因此,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 应突出某一事件、某一人物进行专题教育, 形成浓重的、感人的教育场面, 以强烈的情绪感染引起新生的心灵震撼, 从而实现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

2.2 抓工作难点

如何把握新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校规校纪、集体生活的教育, 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与具体的爱校行动相结合, 积极引导新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难点。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关心、爱护他们, 把新生工作做得更细一些, 更慎重一些, 对每位新生的情况都应该做到了如指掌, 对每位新生所遇到的困难, 都应该给予真诚的帮助。需要特别指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 2010年, 从普通高校新生的报到情况来看, 贫困生所占比例比往年有较大增长, 贫困生资助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但做好该项工作, 对于稳定大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2]。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 把贫困家庭学生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好, 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 实现教育工作者与广大新生的心灵交融。

蒉蒉蒉蒉

2.3 讲工作方法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 都有一个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 做学生工作也是如此,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他说,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讲求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就是要解决实现教育目的的“桥”和“船”, 离开了这座“桥”、这只“船”,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都将无从谈起。因此, 做好新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应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同样是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工作, 如果我们仅仅讲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照本宣科, 就会因为生硬和枯燥为新生所厌烦而收效甚微;相反, 如果我们采取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反面警示为辅, 正反结合教育的学生工作方法, 在借鉴和继承传统的、宝贵的、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的同时, 借助于现代传媒, 如: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尚学、守纪的传统美德, 就会使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收到良好效果。实践证明, 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于其在校期间的成长至关重要, 甚至决定其整个人生的全过程。所以, 对于新生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研究。

2.4 重工作实效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 需要大批人才, 人才问题的解决, 主要依靠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 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在数量、种类、层次上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还必须讲求高质量。

综上所述, 分析和探讨高校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重视与研究新生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当看到, 目前高校部分新生的思想水平、品质修养、基本道德素质等与我们一贯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因而,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做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强调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和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工作实效。制度要定, 落实要抓, 成效更要看, 决不能忽视其中诸多细致而艰苦的工作。

摘要:高校新生具有其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做好相关分析研究,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意义重大。因此, 从事学生教育工作, 必须立足于实际, 抓住新生工作的难点, 讲究工作方式、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行为,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耀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86.

7.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 篇七

[关键词] 网络文化消费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游戏

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和个性发展而利用网络来消费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行为。网络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类型,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思想和心理。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特征

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天、网络游戏、网恋、查阅相关的资料或浏览新闻报道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诉求多样化,但以娱乐消遣为主

根据“使用与满足”学说,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需求有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等。在大学生中,网络文化消费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等实现休闲娱乐诉求;通过从事博客、播客等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通过在网络中参与讨论、聊天等实现情绪宣泄和自我调节;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实现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通过博客等实现个人信息诉求,塑造自我形象;使用搜索引擎、远程教育等学习与管理平台实现个人知识更新等。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诉求多样化,但总体来看以娱乐消遣为主。根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应用程度排序为:娱乐工具>沟通工具>信息渠道>生活助手。他们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对任何一种其他功能,就连信息渠道功能也在其之后。青少年学生对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91.4%,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22.9%;对网络影视的使用率为79.6%,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18.8%;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7.1%,高出总体网民使用率11.1%。在网络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使用上却低于总体网民使用率。

2.凸显个性化,但存在庸俗化倾向

网络文化作为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文化,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渗透性强、能控率低、服务个性化等鲜明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开始追求一种文化含量更高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和消费。在网络文化消费的个性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建立个性化的个人主页,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资料通过超时空的、双向的、多向交流的网络传媒让网友或其他的网络受众认识和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个性化的虚拟社区享受自我释放的快乐;建立个性化的博客空间,发表自己的独创的意见和观点;选择个性化的QQ头像和表情;使用个性化的网络词语。这些反映了大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迅速反应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个性化,体现了大学生的交流欲望、归属需求和自我意识,但这种个性化也存在庸俗化倾向。如为使自己在网上受到别人的重视故意表现出另类性格和反调言论,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把博客作为个人宣泄的场所,披露别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发布虚假信息,违反网络传播伦理;QQ头像“恶搞”等。

3.目的性明确,但少选择性不够理性

大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而网络的虚拟性正好从心理上满足了大学生寻求依赖的心理,他们借此来确立自己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社会角色,使自己从现实的社会中解脱出来。他们上网聊天游戏缓解现实生活压力,追求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经济不独立,求知欲强,而网络提供了品种繁多的、丰盛的、无价值差别的文化消费品,借助下载,大学生花费极少代价甚至免费便可获得很多东西,如软件、音乐、电子读物、游戏,也可以是图象、电影、动画、IP电话,甚至电子商务。他们上网查资料或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多元化求知的需求。这些表明,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目的性明确,通常都是出于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体现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数字化功能的不断开发和扩张,越来越展示着虚拟世界的精彩,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家园、网上社区等等,已经使“上网”成为当今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海量信息时,由于生活阅历及思想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往往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而容易凭一时冲动和个人好恶的直观判断,去选择文化消费对象,表现出了对信息服务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少选择性,热情追求而理智不足,显得不够理性和成熟。如在网络上加入无意识大众狂欢宣泄行列,充当不良文化的助纣为虐者;沉迷一些色情游戏或类色情游戏,寻求感官的刺激,越陷越深;对信息垃圾缺少选择判断能力错误地将一些文化糟粕当作消费对象甚至制造信息垃圾等。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引导的必要性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主流是好的,但由于网络上商业诱导和大众文化的渗透,加之大学生自身理性的不足、情感的冲动和趋同心理也导致产生了一些不良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如迷恋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暴力色情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问题增多便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种种因素告诉我们,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势在必行。

第一,网络特点使舆论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海量化

在网络空间,个人能凭借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个人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递者。网络传播的特性使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都可借助隐匿的网民身份和虚拟的名字畅所欲言。如BBS,使用者可以相当自由地将自己的意见贴上去,与他人进行网上交流,这种自由和交互性使各种议题纷呈,消解了舆论的整合性,造成了网上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这些舆论中,既有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也有一些非理智的个人情感宣泄甚至不负责任有意制造混乱的言论。这种自由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容易使大学生受众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大学生如何对这些舆论进行整合,如何选择海量的信息,如何去粗取精,如何加强自律,这些都需要引导。

网络的全球化使网络文化呈现开放性、非主流性特征。在网络世界,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分野和界限模糊,多元文化共存,既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文化。网络上有用信息和虚假信息同时并存,社会理想和颓废情绪同时传播,时尚生活与淫秽、色情、赌博、欺诈等行为一起显现,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社会行为带来道德考量。大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判断力去认识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侵蚀,抵制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抵制庸俗落后的文化诱惑,需要加强引导。

2.网络管理不健全,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互联网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迅猛,由此带来了管理上的混乱。如一些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不健康内容;一些商业网站打着交友、性教育的幌子散布色情信息,网络色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一些网络媒体基于提高点击率等目的,不惜传播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等。为加强规范和引导,我国于1994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弊端。由于网络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造成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有些无法可依,有些立法模糊,界定不清,缺乏可操作性。在执法上, 虽然曾组织多次的严厉打击和专项治理, 仍然屡禁不止。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滞后,外部因素的乏力要求内部因素高度自觉,因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就显得更为迫切。

3.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媒介素养教育与研究在国外已兴起了七、八十年,英、美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列入大、中、小学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制定了传媒教育计划。与国际及港台等地的传媒教育相比,我国大陆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较晚,始于1997年。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青少年学生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大多在13~16岁,这部分网民占总体学生网民的几乎一半(47.5%)。这一时期正是大部分学生的初中阶段和高中早期阶段,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时期关键时期。我国大陆小学生和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在接触网络的同时没有学会建立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接受模式,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不能客观认识网络,网络信息中的落后腐朽文化,消极颓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凶杀等,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如何如何理性地、辩证地、批判地认识和使用网络,健康地进行网络文化消费,需要补课,需要引导。

三、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行为的引导措施

根据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特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文化消费服务,作好网络文化消费的引导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1.政府要加强引导力度和监管责任

要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占领思想文化的网络空间,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要大力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数字化网络产品,切实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网络空间中的占有率,打破西语对互联网的文化垄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网络文化的需求。要要本着依法、科学、有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 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以正确的消费舆论引导大众,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风尚。

2.行业要自律自强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落实行业自律是对互联网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业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必须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要立足长远坚持依法办网、依法经营,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以高品味、高格调的服务赢得民众的信赖。同时,行业要积极开发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科技含量高、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形成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民族文化魅力、体现传统美德及价值观念、凝聚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感的民族网络文化精品。

3.学校和家庭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学校授课和家庭辅助的方式,在孩子们接触网络的同时,就具备较好的网络素养,包括对网络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即对网络积极作用的开发、利用能力,对网络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对网络内容的分析判断和辨别抵制能力以及使用网络的能力。学校和家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帮助他们选择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化消费对象,自觉的抵制精神鸦片的毒害,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增强网络行为的道德自律。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

[2]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光明日报,2007年6月5日第9版

[3]张欣项国雄:《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对其成长的负面影响探讨》.《新闻界》,2005年第6期

上一篇:公关礼仪训练案例分析下一篇:年轻人要不要选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