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读后感(共8篇)
1.阿Q正传 读后感 篇一
《阿Q正传》读后感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可以说,《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学习的一个典范。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也难免有黑子一样,《阿Q正传》也不是白璧无暇,在它第九章《大团圆》的最后写阿Q临刑前看到众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理描绘,在艺术上就存在明显的硬伤。
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对于看客,鲁迅是铭心刻骨、深恶痛绝的。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看到外国人杀中国人,而其他中国人在围观,脸上现出麻木的神情,那一镜头极大的刺激了鲁迅,并在他心里定格,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健全茁壮,都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自己的第一要做,就在于医治他们的灵魂,从此弃医从文,为改造国民性而奋斗。对于看客内心的阴暗丑陋鲁迅在多篇作品中都有揭露和抨击,在《药》中写华老栓去买人血馒头时,那些看客的丑态是:三三两两聚集,又围成半圆,脖颈伸得很长,仿佛多鸭,被无形的手提着了似的;在《祝福》中作者写人们的那种生了蛆的同情是,跟着祥林嫂围观祥林嫂来一遍一遍地听她阿毛的悲惨故事;在小说《示众》里,鲁迅用整篇小说来揭示看客内心的阴暗;在《阿Q正传》的前文写阿Q的丑陋是,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还津津乐道着“杀头,好看!好看!”在其杂文中也有多处对这种看热闹看杀头的癖好的批判。这里鲁迅再一次用尖锐犀利的语言,穿透了看客的皮肉,活画出看客的灵魂。这样描绘的确使文章更具批判力量,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但这段描绘虽然在思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上却是失败的,它不符合艺术的真实。
一、以阿Q的精神境界,他是不会有这样的思想的。阿Q是个充满精神胜利的善于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涂的小百姓。以前且不说,就是在决定自己生死的画供时,尚且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画得圆,直到走向刑场,他也没能像窦娥一样觉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着“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连对这个害他至死的社会的最起码的痛恨都没有。阿Q太可悲、太可怜了。可悲又可怜的阿Q怎么会突然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对看客产生了入木三分的认识呢?阿Q不也曾是一个看客吗?不要说阿Q,即使是能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一定认识的比较清醒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人能认识到看客内心的丑陋与阴暗呢?这段描写显然不符合阿Q思想的真实,是作者鲁迅写到这里再也忍无可忍,于是将笔锋一转,借阿Q的联想对看客极尽揭露与鞭挞,是作者用自己的思想代替了阿Q的思想,这显然是文学创作的大忌,在艺术上是失败的。
二、即便阿Q有这样深刻的思想,即便这种联想的内容对于阿Q来说是合理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走向刑场就要被枪决的人,也决不会再在内心对看客表现出那样的痛彻骨髓的憎恨。他可能会痛恨冤枉自己的所谓革命党;可能依然记恨假洋鬼子不准自己革命以
至于落到今天的结局;可能怕让王胡小D辈知道了笑话;也可能自欺欺人地想,未庄谁敢犯杀头的罪,我阿Q就敢了,于是就心满意足地走向死地;当然更可能什么都不想,而只是死前的恐惧。总之,无论如何,在临死前的最后时刻,他是不会单单联想到看客怎么样的。作者这样描写在艺术上也是失真的。
也许这一切作者都知道,但写到这里,作者对看客的憎恶已经难以用理性来控制,也别讲阿Q有没有这么深刻的思想,也别讲在此刻有没有可能去作如此联想,反正即使犯忌,即使做出艺术的牺牲,也要把自己锋利的匕首投枪掷向看客了。也许在这里作者已没法解决思想和艺术的冲突,只好舍艺术而求思想了。尽管《阿Q正传》存在这样的艺术缺憾,但我们还是能够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的。再说,毕竟瑕不掩瑜,即便如此,《阿Q正传》仍不失为我国现代文学上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2.阿Q正传 读后感 篇二
一、撤掉《阿Q正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桑永海同志在做了“严密”的推断之后, 把高中语文课本撤掉《阿Q正传》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由于高中教育的急速发展, 相当数量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专业学养距时代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这种不适应早就成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 而今不切切实实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下功夫, 却从削减教材上去找齐, 削足适履, 搞恶性循环……”!"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 就是高中语文撤掉《阿Q正传》是因为高中语文老师不会教这篇课文。其观点是何其新颖啊!真是令人为之一“震”, 只不过, 这一“震”恐怕更多地是来自于大不敢苟同!
在此声明一点, 笔者并不是语文老师, 也没有接受过文学方面的高等教育, 因此, 关于《阿Q正传》本身我并不想多谈, 关于文化浮躁与否的问题也不涉及, 只想就撤掉《阿Q正传》的原因做一些教育学方面的分析。
圈内的人都熟知, 第八次课程改革共有六大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课程内容的,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可见, 课程内容的老套、繁琐, 已经成为我们此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什么?笔者以为在当前的中国, 最有权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学生自己。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成人的自以为是”!成人总是以自己的逻辑作出种种判断, 哪怕这种逻辑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也要把它强加给学生。课程改革必须倾听学生的声音, 因此, 《阿Q正传》被撤如果说原因, 那学生就是其终极原因。
桑永海同志在《撤》文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 提到在21本美国高中生必读作品中, “只选两部现当代精品, 其余19部全是千百年的经典, 光古希腊罗马就占了5部。”$"我不知道这位桑先生从哪里旁征博引来的若干年前的数据, 然而, 笔者想告诉这位桑先生, 美国的教育跟中国完全是两码事。在美国, 从学校到教师乃至学生, 都享有很多课程权, 学什么、怎么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 即便是美国教育部下发的许多文件, 对一线执行者来说, 也只是一种建议而已, 甚至在美国部分高中的课程体系中, 选修课程占到了70%。而在中国, 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刚性的, 学校缺乏自主,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体系中更无话语权可言, 从而导致“考什么, 教什么;教什么, 学什么”的循环, 可悲, 可叹!
再谈鲁迅作品, 笔者虽未逐一翻阅高中各版本的语文教材, 但恐怕并非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撤掉了《阿Q正传》吧, 况且, 鲁迅的作品是极其丰富的, 难道除了《阿Q正传》就不能放别的进去吗?再者,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 还有《史记》、《二十四史》等等优秀的作品,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是都有所涉及吗?这些铁的事实, 我不知道《撤》文的作者是否作过充分地了解。在桑永海同志看来, 恐怕编者要在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必须把《阿Q正传》放进去, 才能令他满意吧。那么, 我们还要课程改革干嘛?我们还不如索性回到20年前的教育, 再重蹈覆辙!所幸的是, 历史始终是往前走的, 是不可倒退的, 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教师真的很差吗
在《撤》文作者看来, 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岂一个“差”字了得!其推断又是如此地“合乎”逻辑:高中教育急速发展, 导致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学养很差, 从而不会教《阿Q正传》, 而这种情况又没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应有重视, 相关部门的解决办法就是削足适履把老师们不会教的《阿Q正传》从教材中撤掉。
我暂且不去论《撤》文作者逻辑推断功夫的“高深”之处。只想就有关事实, 作一个澄清:
其一, 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发生在课堂中的, “成于教师, 败于体制”。在课程改革之初, 相关部门就已认识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极大作用, 因此相关培训活动从未间断过, 其方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另一方面, 教师专业成长又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因此, 如果有人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我建议他不要在教育领域内寻找, 因为那将是徒劳。
其二,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真的不会教《阿Q正传》吗?恐怕连《撤》文作者本人也不会赞同这一点吧。我们可以从《撤》文中找到作者原话:“如果说《阿Q正传》‘不好教’, 马尔克斯、卡夫卡、加缪这些拉美、西方的现代派, 不是更‘不好教’吗?为什么可以选更难教的后者?”!"作者还提到, 在新编教材中选了外国现代派作品如“《百年孤寂》、《变形记》、《西西弗神话》”#"等。稍微懂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以上提到的几位外国作家和几部外国作品, 比《阿Q正传》恐怕要难教的多吧。如果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真是像桑永海同志所言, 那教材编写者恐怕就只应该选些《百家姓》之类的作品在高中课本中了。《撤》文作者前面说由于教师素质差, 不会教《阿Q正传》导致《阿Q正传》落选, 后面又说他们可以教比《阿Q正传》更难的马尔克斯、卡夫卡、加缪的作品,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三, 教师好与差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单从教学过程来看, 任何教学都有其特定的情境性, 不能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判断, 况且判断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其他的维度, 比如教师道德、与学生交往、班级经营等等。另外, 在评价过程中, 恐怕也不单单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群体说了算吧。
三、课程改革的梦想和路
既然是课程改革引出的一些非议,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改革的本质问题做一些思考。
课程改革究竟为何?难道仅仅是因为教材内容的难、繁、偏、旧吗?我想, 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我们需要追问,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争论, 但笔者始终以为, 任何教育, 如果脱离了人, 如果脱离了作为儿童的人和他们的当下生活, 那么这种教育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然而改革的阻力是难以避免的。曾闻, 在课改之初, 相关部门聚集了各学科的一流专家共商课改大计, 然而讨论良久也未能达成一致, 原因就是各科专家都认为本学科非常重要, 都要求新课程补充本学科内容, 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争论是无休止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 这些争论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课程改革中, 所有的学科都只会做“加法”,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做“减法”, 问题是, 谁来为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埋单?我看课改的阻力, 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时过七年, 在多版本教材中的一本中撤掉一篇《阿Q正传》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其势可见一斑!
综观《撤掉〈阿Q正传〉是文化的浮躁》全文, 可谓漏洞百出, 逻辑混乱, 更有多处不知所云, 若是一时情绪激昂写下的片言只语, 也便罢了, 若是堂而皇之地作为一种观点, 其毒害将是深远的。最后, 笔者呼吁社会有识之士能关注我们作为弱势群体的教育, 也希望新闻人能凭着自己的良知来做事。
参考文献
桑永海:《撤掉〈阿Q正传〉是文化的浮躁》, 《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9月7日;转引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3.《阿Q正传》的反讽艺术 篇三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反讽
“反讽”一词来源于希腊,原指希腊喜剧中一种被称为“一个佯装无知者”的角色,后来“反讽”被解释为“讽刺”、“嘲弄”,使用在修辞学中,19世纪上半叶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家扩展为文学创作原则。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文本的词语和陈述会因为语境而发生扭曲、变形,让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不一致,出现“新义”,而且这“新义”应该具有讽刺效果。
鲁迅是中国作家中比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的人之一,他笔下亦庄亦谐的语言,喜剧式的悲剧人物,戏谑般揭示的严肃主题,很好地反映了反讽的艺术效果。《阿Q正传》是其比较优秀的作品,小说的标题、立意和语言都体现了反讽的成功运用。
一、小说标题构成的反讽。作者用了一章来解释标题,首先指出“阿Q”这一人物名字的来历。在这个解释过程中,我们发现“阿Q”的原名,无论是“阿贵”还是“阿桂”都具有殷实的气象,而且虽然阿Q姓不姓“赵”似是而非,但毕竟阿Q的姓也是与当地一个旺族、大姓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阿Q”这个名字还是比较富贵的。但生活中的阿Q既不富也不贵,像虫豸一样生活在贫贱之中。就在对阿Q姓氏的考证中,作者还插入了一段生活情景,那就是赵太爷的一句“你哪里配姓赵”如何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利。正如另一部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是对“祝福”和“祥林嫂”的“祥”字的彻底否定。标题中“正传”一词更是有着反讽意味。“正传”是指章回小说、评书的正文,或指要叙述的正题,作者在文中也说道:“……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正传”一词既像是杜撰又与阿Q一生卑微处境形成矛盾。不只《阿Q正传》和《祝福》,还有《药》和《明天》,小说的标题都有反讽意味,“药”是救治民众的愚昧麻木的革命党人夏瑜的血,却被愚昧麻木的民众吃了下去;“明天”是充满希望给人新生的意象,而《明天》中单四嫂的“希望”儿子宝儿还是死了。
二、小说中对阿Q生活喜剧的表达和其人生的悲剧本质形成反讽。小说中的阿Q总会给人带来“欢笑”,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超出人们的正常思维,出其不意地用他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因为癞头疮,他和未庄人发生冲突,被别人抓住暴打一顿、还被要求承认是人打畜生时,他会和人商量:“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他输了钱,切实地感到了苦痛,却“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后心平气和起来。突然萌发的“爱情”让他毫无征兆地跪在吴妈面前,赤裸裸地表达“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因这件事被打后,“似乎一件事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阿Q被抓进了栅栏门,在画押时,他伏下身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阿Q惟一一次立志的事情却并未完成得完美,使他佷“羞愧”。直至阿Q要被砍头示众了,他很想唱“手持钢鞭将你打”,但两手都被捆着,于是无师自通地喊了半句从来不说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带着一些遗憾。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让阿Q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悲伤和痛苦,他自娱自乐地活着,并用他喜剧性的表现愉悦着未庄人和读者。我们惯用的以伤痛来表达悲剧的手法在这里被打破了,在《阿Q正传》里,一切的“笑 ”比“哭”更透彻地揭示着悲剧的主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需要,如食物、衣服、性欲等等。尊重需要是指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等等。《阿Q正传》中在作者戏谑般的描摹之下,阿Q的人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
阿Q是没有人格的,他的人格先是被别人否定,后来是被他自己否定。“阿”是他名姓中唯一可确定的东西,沦落到大街上一只猫狗一样的地位;他的身体可以被恣意殴打,常是被“抓住辫子”“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的”。而阿Q呢,先骂自己是虫豸,接着是“擎起右手打自己两个嘴巴”,用践踏自己的人格换来心理的满足,化解所受的屈辱,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人格遭受否定、被剥夺后扭曲变态的发泄。阿Q有过生理的需要,但他向吴妈表白后,吴妈哭着要上吊,赵大爷用一支大竹杠将阿Q打出赵府,并借此与阿Q签定了五个条件,地保也讹去了四百文,未庄的女人们见着他“便个个躲进门里去”,也没有人再雇他干活。阿Q因为要追求情爱失去了一切。不仅如此,阿Q对自己想女人的这种思想也是感到羞愧的,在他心里“‘男女之大防历来是非常严的”。情爱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死亡,当然这种死亡的形式还可以是情欲的变态。前者如《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在清教徒的生活中他遇到了梅丝特,被她吸引屈从了人对情爱的需求。而在最后,他在人性的爆发中撕开衣服,露出刻在胸前的红A字,和梅丝特一起承受苦难;后者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阿Q处境和克洛德一样,色情的眼光、猥亵的行为,便是阿Q情爱被压抑后扭曲、变态的发泄。作品中阿Q与女人的接近有两次:一是调戏小尼姑;二是五六年前,曾在戏台下的人群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如果说马斯洛的五个层次体现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那么由人格到生理需要的被剥夺便将一个人的人生悲剧深化了。
三、小说语言上反语的大量使用。鲁迅笔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大量使用反语调侃,有人认为他的语言过于油滑。对于这一点,鲁迅也明确地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被认为油滑的作家不止鲁迅,老舍也有嫌疑,然而他们还是不同的,老舍是慈善的温和的劝慰,鲁迅却是犀利的严酷的揭露。鲁迅似乎也无意改正自己这种风格,他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说:“过了十三年,依然并无长进。”反语是鲁迅让丑相无处遁逃的武器。《阿Q正传》中反语的使用加强了喜剧效果,也让我们在微笑中更见作者的泪和怒。革命发生后,“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回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了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这里的“银桃子”是革命党徽章,“柿油党”就是自由党,虽然作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柿油党……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用未庄人的未见过世面来阻止读者的疑惑,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隐去的意图,这里显然用了一个克制陈述,革命应该是轰轰烈烈、众人皆知而且严肃的,却以“银桃子”“柿油党”这样滑稽的语言戏谑地写出,其目的在于“故意把话轻说,但使听者知其重”。鲁迅对革命一直有着冷静的思考,他内心热与冷矛盾冲突着,他满腔热情,希望革命改变现状、改变民众的精神,而又冷眼看穿其中的种种弊端,这句话既反映了未庄人愚昧保守,更批评了革命的不彻底和脱离群众。
文学的魅力来自文本巨大的张力,在有限的文字里给读者尽可能多的意义;文学的魅力还来自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突破正常表意的方式,给读者带来新奇感从而关注它更深层的含义,而“反讽”使得《阿Q正传》具备了这些魅力。
4.阿Q正传读后感 篇四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
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上面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从“耳听为虚”的东西上引发的。绍兴土谷祠的情况,我只是从那些写得绘声绘色的旅游指南中的介绍和游人的叙述中得知的,自己并未去过,看什么时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却是“眼见为实”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阔,他的儿子(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会不会更阔,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现状很糟,这从小说中就能看出来,不用多说。阿Q的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说里看过,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经常看到、听到过。也许是人们引用了阿Q的名言,并发扬了阿Q的精神吧。有时候,我很觉得咱们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像阿Q对未庄人的态度,很落实了他名言里的精神。每当我们提起——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提起——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都总会禁不住油然而生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我们的祖先繁荣起来之时,外国“诸夷”还处在蛮荒落后的时代——这种遥遥领先于外国的局面,从秦汉一直持续
到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康乾盛世”。因此,现在我们能很自豪地在老外面前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鉴于友好和礼貌,我们省略了“你算是什么东西”,但有冲突时,这不客气的话仍然是不会省略的)。所以,我们老是炫耀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然而,现在,我们却总是对外国人——不管是哪一国的——青眼有加,几乎到了谄媚讨好的地步了;而对本国的同胞,却动辄白眼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就像阿Q对小D和王胡。也许他们都学过阮籍发明的特殊眼球运动,或者这早就成了一种遗传功能了。不过,尽管我们习惯了炫耀过去,陶醉于n年前的繁荣昌盛,习惯于今天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但我们毕竟还是自强不息的,这看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势头就知道了——如果连这点也没有,那距离亡国就不远了。因此,我们有些乐观的预言家便断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或曰:“未来的全球化就是中国化!”我听了这些伟大的预言,感觉好像是听着阿Q在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既然那些预言是出于那些思维清晰头脑聪明的分析家、预言家之口,我仿佛就没理由不相信了。因为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清晰的思维、聪明的头脑和敏锐而且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且我看着国家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这仿佛也就印证了那些伟大的预言了。是的,我们的儿子会阔得多!然而,这又像是以前有些同样伟大的预言家看着这世界一天比一天坏,就预言1999年某一日(忘了是哪一日了)是世界末日一样,那时也确实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我是从上世纪走过来的,也经历了1999年的那一天。而我到现在居然还没有死,世界居然也还在。
话说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扫了各位游客的雅兴;或者妨碍别人眯缝着眼睛享受几百年前的繁荣盛世和梦想着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扰了诸君做眼球运动。所以我还是尽快闭嘴吧,否则要该枪毙的就不
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后是没有机会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女)的。而且我也要学得聪明一点了,与人们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万岁!”;也只能与人们一起陶醉于我们祖先的繁荣盛世,并神往于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但是,我只想说:“鲁迅精神万岁!”
夏罕君
5.阿q正传读后感 篇五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6.《阿Q正传》读后感 篇六
他是个流浪汉,一直过着小混混的生活;接着,他又开始“搞革命”――做强盗,结果被抓住了,游街示众枪毙!
他是可悲的,可笑的,更是可怜的,让后人记住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说实话,其实我曾因为自欺欺人,而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奖项:学奥数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自己查漏补缺。我知道自己最差的就是图形方面,但复习了几天后,我的耐心就彻底没了:“烦死了!”我一做完作业就跑去玩了,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后来,老师问:“大家复习好了没有啊?”我心想:反正老师也不知道我会不会,随便蒙过去吧!于是,便大声回答:“好了!”后来倒也做过几次测验,只是侥幸没有出到图形方面的题,我也以无所谓的姿态混了下去。
到了正式考试,试卷一发下来,我完全蒙了:居然有4题图形方面的题!总共占了31分!我完全不会,迷茫的望着试卷――这下,我是彻底的完了!
忐忑等到分数后,我无比懊恼:差一分就一等奖了!如果我当时复习了,多做几题练习,就起码能做对一题,就有一等奖了!这下完了,一年多的心血都被自欺欺人给害没了!我再怎么懊恼也没办法了!像我一样的人还不少:作业没做,就骗老师说“没带”;走路摔跤,就怪地板;考砸了,就说自己没发挥实力……这些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一昧自我安慰的人,是不会进步的。
大家都知道NBA球星科比,他曾说:“我投了154个三分球,只中了44个,有110个不中。”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都要投1000个球。他日复一日地练习,球技越来越精湛。能明白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缺陷来练习,这才是他成功的原因!
敢于直视自己的缺陷的人,往往都比那些“精神胜利”的人强!因为那些“精神胜利”的人,往往都在自我陶醉,自欺欺人,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不会进步。
7.阿Q正传 读后感 篇七
关键词:堂吉诃德,阿Q正传,对读
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静悄悄中诞生了《堂吉诃德》,一部带着笑与泪的伟大小说。穿越三百年的风雨,堂吉诃德骑士漫游世界各地,最终也跨过广袤的欧亚大陆,到达神秘的东方古国,一个正从沉睡中慢慢的苏醒的中国。最早萌生介绍《堂吉诃德》之心的两个年轻的中国人,彼时在日本留学,从丸善书店捧回德译本的《堂吉诃德》之后,便与之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他们两位正是日后成为文学大师的鲁迅和周作人。
中国最早对《堂吉诃德》作出科学评价的是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据周作人介绍,鲁迅曾为讲稿‘修正字句’”),书中介绍:“以此书为刺,揭示人以旧思想之难行于新时代也,惟其成果之大,乃出意外,凡一时之讽刺,至今或失色泽……书中所记,以平庸实在之背景,演勇壮虚幻之行事。不啻示空想与实际生活之抵触,亦即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也。”鲁迅也曾于1928年约请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从德文转译过来,发表在他们合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并希望在自己主编的《朝花小集》丛书里出一个“可读的”《堂吉诃德》译本。由此可见,《堂吉诃德》较早的进入了鲁迅先生的视野,因而有理由相信其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1921年12月,鲁迅创作《阿Q正传》,文中的阿Q与堂吉诃德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时代,体现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民族特性,尤其是社会地位、理想情趣、知识修养和认知能力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考察两个艺术形象,却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即人类的共同经验和体验)”,异中有同,同中又存着微妙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就这两个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一、“骑士道”与“精神胜利法”
首先,先从讨论最多的堂吉诃德对“骑士道”的执迷与阿Q独创性的“精神胜利法”谈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神胜利法’既是阿Q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也是堂吉诃德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两位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都通过对其耽溺于幻想的可笑展开一系列的讽刺。堂吉诃德与阿Q都靠角色扮演的想象来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或者达成某种目标,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当角色扮演的形式不足以抵御现实的强烈介入时,采取的底线手法是遗忘。他们两人共享着单点透视的思维逻辑,以自己为中心,将心中所想的投射到现实上。
但同时两人的幻想又有所不同:堂吉诃德受“骑士道”思想浸润极深,他默认骑士时代和骑士小说中的情节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骑士道”于他更接近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骑士道就算得一门宗教”),就像是生活在神话时代的人并不质疑神话的真伪性,看到某种自然现象会自动带入神谕之中。同样,沉浸在“骑士道”中的堂吉诃德的视角是带上滤镜的,他的幻想是自动形成,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现实,常常在事件发生以前进入状态,如风车事件中“远远望见”风车时堂吉诃德就笃信那是“大的出奇的巨人”,消灭他们是“正义的战争”,把桑丘的提醒当做短视的愚蠢,“跑近了也买看清是什么东西”,大战一场,惨败而归,仍安慰自己这是魔法师的报仇。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不是在生活中贯彻到底的,而是在经历现实失败之时或之后强行想出来的安慰,“没有法,只得想出报复的话来”,以此面对侮辱时仍能“得胜”。更直观的例子是人揪住他,要他“自己说:人打畜生!”时,他反而更进一步自辱“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阿Q遇到强者定先屈服以苟且的保全性命、减少痛苦。由此可知,他的精神胜利法只适用于事后或者不与他人发生作用的自我安慰中,最大的外化也仅限于“说出口来”而已。所以即便同是幻想来掩盖现实,堂吉诃德将骑士道展现在从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而阿Q总是多一份小人物的卑琐感。
二、对现世秩序的不满与恢复原有秩序的渴望
堂吉诃德认为现在是“可恶的年代,没有一个女人是安全的了”,所以“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同样,阿Q也反复提及“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信奉“男女之大防”之类似懂非懂的“圣经贤话”。两人都想恢复一种看似上下各得其所的秩序,都选择性忽视旧秩序的不合时宜、其中隐藏的矛盾和变革的必然性。两位作者的这种安排与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塞万提斯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兴起,向封建文化体系发起攻击,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而鲁迅创作阿Q于1921年,文中描写的是辛亥革命时中国农村的各阶层人物的从心态到行为的变化。同样是历史转型期,塑造典型人物背后代表的是一批人的心态。
但是仔细分析两者从动机到表现都有所不同。首先,从个人角度看,阿Q嚷嚷着过去的好,实际上是为了将自己地位的卑下归结于时代世风的沦丧,将个人的失败借口于时代的失败,在小与大的对比中获得安慰,于是就为自己的轻贱找到寄托和心安理得的理由,从而得到一种自以为的“道德上的优越感”。相反,堂吉诃德在原有的秩序中已经有不错的地位,是“有体面的绅士”。他的出发点在于更高的需要层次,是所谓恢复社会正义的理想,和个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好名之心是个很大的动力”“世人干非凡的事业,就是要赢得不朽之名”,并且这种名不仅仅是尘世的,更有追求基督教中永恒的光荣,因而对理想具有绝对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其次,从时代角度看,当阿Q面对他一直挂在嘴边的秩序进一步崩塌的时候,他反而转投向更有力量的秩序。本来在他心里“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他看到村庄中的有势阶层仓皇害怕,便意识到“革命”是秩序的重新洗牌,而他有机会可以依靠一个更新锐的团体获得地位和权力,进而获得尊重。所以阿Q对所处秩序的不满,实质是对自己地位的不满,这随着提升自尊可能性的出现,极容易发生改变。而堂吉诃德所维护的秩序是已经成为历史,或者说只存在于小说中的秩序。因为他对于“骑士道”的信仰,所以重建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明确地将“革新的破坏者”与“寇贼式的破坏者”、“奴才式的破坏者”区分开来。阿Q式的人物“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而对破坏拍手叫好,“结果只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堂吉诃德则更接近“革新的破坏者”,他的理想是建设性的,是道德的,只是他的理想一开始就是不合时宜的,建立在松动的土地上。他的悲剧性在于“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且对信仰的盲目崇拜反而进一步弱化了他的行动力。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内心有理想的光”的人,在这一点上明显区分于阿Q至始至终都个人中心的鄙琐。
三、表演欲与旁观者
堂吉诃德和阿Q的一大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都有浓浓的表演欲,作者也都顺着其兴趣创造除了一批的围观者。《阿Q正传》中阿Q在酒店前调戏小尼姑,及酒后微醺高叫着“造反了!造反了!”扮演着革命党,口中却唱着《龙虎斗》,周围人“惊惧的眼光”“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同样,堂吉诃德的性格中也带着表演的冲动,尤其在下册中,他对于经历被写成书虽然指指点点,但还是掩盖不住的得意,“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年轻的生活对演戏这一行兴味很浓。”。当被问及杜尔西内娅的相关情况时,他说“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位绝世美人”,由此可见,张口闭口的“杜尔西内娅”和小心翼翼选择相思的姿势,除了对骑士道的模仿,更多的是表演心理作祟。
表演自然缺不了旁观者,表演欲可以理解为潜意识中渴望被关注的需要,而凑热闹、看新鲜则是围观者基本的心理动机。《阿Q正传》中无聊的“人”作弄阿Q为乐,且看到阿Q调戏小尼姑时,也“九分得意的笑”,旁观者成为阿Q自我定位的重要标尺,也是阿Q表演的背后所要真正讽刺的伪善者们。《堂吉诃德》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三种:与堂吉诃德发生争斗的冲突者,看戏态度的旁观者,和穿插小故事的叙述者,其中旁观者占的比重最大。在下册中,塞万提斯索性直接设置了伯爵夫妇更集中的表现戏弄态度,“堂吉诃德的一切作为,包括他的严肃追求与牺牲,在这些看客眼里都成了可博一笑的表演。”对于骑士文化的嘲弄和解构,通过看客们达成目的,而正在阅读小说的读者我们也不自觉得代入成为看客的一员。进而即便“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但人们“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
有趣的是,《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都有“出走-回乡”的结构,虽然阿Q的舞台着重于未庄,而堂吉诃德集中于路上;阿Q的出走是被生活和环境逼迫的,而堂吉诃德是渴望冒险、自主选择的。但是“出走-回乡”都在客观上提供了新鲜表演的契机。堂吉诃德在陌生环境的路途上可以自如的按照骑士道的一套行事,而两册结尾都通过朋友的“阻挠”使闹剧得以收场。阿Q的出走则全通过村民的议论和态度的变化一步步展开,“上城”使阿Q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神秘感,也激发了他装模作样的表演。“出走-回乡”结构构成的是一种变化,环境变化,时间变化,人在过程中也发生变化,变化后的人与不变的家乡产生的矛盾,推动小说向深处挖掘下去。
8.“先学后导”教学《阿Q正传》 篇八
【关键词】《阿Q正传》 先学后导 优效课堂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为我校量身打造了“643学导型课堂学习模式”,读解、领悟、践行此模式,便有了笔者与曾两次主持展开的截然不同的《阿Q正传》(鲁迅的中篇小说)教学课例。
学生个体自主及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两个晨读,三个课外30分钟,三堂正课。
学生自主及合作阅读工具开发:网络、《绿色通道》(教辅)系统知识信息。学生自主及合作期间完成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的三个评价单——《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三单各为16开纸一张,内容少而精)。
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如遇疑难,则填写《个人问题生成单》提交团队内“语文学科长(每个团队均设)”,由语文学科长综合问题后主持团队成员合作讨论解决;团队如再遇疑难,则填写《团队问题生成单》提交“语文长(班内一名)”,由语文长综合整理各团队的问题,填写《班级问题生成单》提交任课教师。笔者收到的《班级问题生成单》内容如下:
1.怎样理解小说第九章末倒数第五段里的“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们的灵魂”?
2.鲁迅对文中哪些人“哀其不幸”?对哪些人“怒其不争”?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如果有,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笔者斟酌《班级问题生成单》上的三个问题,在学生“学”的课堂里,针对前两个问题,适时稍加点拨,仍然由他们自己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显然一言难尽,笔者决定纳入《阿Q正传》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时——“导”的课堂。
在“导”的课堂里,笔者遵循“生进师退”的原则,做了这样的预设:语文长主讲,一生缮写,教师主导,众生参与。课前开了三人学术会议,研究主讲问题脉络及板书大体框架,让台上的两名学生领悟笔者的“导”路。下面是课堂实录(节选):
师:(台上,充满激情地)老师已经好几天没有上台讲课了,心里不免生成愧意,愧对“月薪”,愧对“皇粮”呀!(众生笑)然而——这不正是我要的新课堂吗?转念这么一想啊,也便“心满意足”了。(众生又笑)请问:老师的脑子里有“阿Q精神”吗?
生:(齐声)有!
师:怎么说有?
生:(两个学生陈述了理由。内容略)
师:好。下面我们请张玮、黄晓娟上台主持展讲、板书。(全体掌声)
张:同学们好!我们先一起回顾、陈述一下阿Q的双重人格及其产生的根源。
黄:(随着同学们陈述的进程板书)
张:好了。黑板上的板书清晰地再现了同学们的思想。请问: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什么?
生:(齐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张:我们设想一下,什么样的阿Q,鲁迅先生才会不“哀”不“怒”呢?
师: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如何塑造一个另类的阿Q,使其成为鲁迅先生满意的形象?
张:各学习团队,起立、聚首,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讨论,并形成意见,确定中心发言人。
朱宏骄:(举手)让阿Q拥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而不是对自己的遭遇、统治者的压迫麻木而不觉醒。
陈新:(抢答)让阿Q自己去学习知识,修身养性,自谋职业养活自己,并积极参加革命。
师:可行吗?
生:(齐声)不可行!
张:为什么?各团队讨论一下,两分钟之后发言。
阳露:我们“太阳风”团队是这么认识的,在当时那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阿Q悲惨而又可笑的遭遇是必然的,在一定程度上说,鲁迅对阿Q不“哀”不“怒”是不可能的。
黄琴:(抢答)阿Q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另类”到哪儿去,所以鲁迅先生对他也不会满意到哪儿去!(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此了断。卑微、猥琐的阿Q靠什么支撑他活在世人眼中?他的“命运法轮”是什么?
生:(齐声)精神胜利法。
张:官老师在召集我们开三人学术会议时做了两个假设:①假如阿Q心中没有精神胜利法;②假如阿Q内心拥有高贵的自尊。如果两个假设成立,阿Q的人生轨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各团队在语文学科长的召集下起立、聚首、讨论)
谭文:我们“643”团队认为,当两个假设成立时,阿Q会郁闷而死。理由如下:第一,他在现实之中处处碰壁,找不到丝毫的成就感,穷愁潦倒,生活难以为继,他的生活是灰色的,他的心空也一定是灰色的;第二,“高贵自尊”是阿Q的一剂毒药,时时有人戳“伤疤”,处处有人欺负,说不过,打不过,凭什么去维护自尊?现实中没有自尊,自尊只有在天国咯。(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老师脑子里的假设,定有更深刻的认识,掌声有请官老师迷津指点!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认识:第一,精神胜利法是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第二,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官老师的两点总结很精辟,请同学们把它留在笔记上。好了,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阿Q精神有怎么的体现呢?
生①、生②、生③、生④、生⑤举例阐述。(内容略)
师:“知足常乐”里有没有阿Q精神?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唐建峰:有。知足常乐,是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自我安慰;知足常乐,是个人奋斗遭到挫败之后的一种平衡心理倾斜的砝码;知足常乐,是在别人的鲜花和掌声面前的艳羡、嫉妒,从而产生的“酸葡萄效应”。(热烈掌声)
师:(其余学生发言略)“涵养大国心态”里有没有阿Q精神呢?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陈粤立:有。我从新闻中了解到,“涵养大国心态”是我们国家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的舆论侵犯和武力侵扰所采取的智慧策略。凭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跟美国及其联盟国抗衡,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妨学学古代的越王勾践,不妨忍辱负重,于是便有“涵养大国心态”的定位。这其间,明显有阿Q精神。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对鲁迅阿Q精神内涵的深度觉解,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吸纳。(热烈掌声)
张:(其余学生发言略)刚才大家的分析在情在理,官老师在三人学术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精神胜利法是毒药,还是良药?讨论之后,我们产生共识: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请问同学:为什么是“半剂良药”呢?各位同学,一分钟理思路,组内三分钟讨论,然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陈述理由。
谭欣:失败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精神胜利法只能在心理上宽慰自己,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但这可以让人少些失落感,不至于使人委靡、颓废甚至堕落,所以,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掌声)
李文丹:精神胜利法有“毒”,它为失败找理由,为挫折寻保护,为罪责作开脱;精神胜利法也有“疗效”,它为成功找信心,为胜利蓄能量,为死寂寻光明。(热烈掌声)
张:(其他同学发言略)大家的掌声是各组发言精彩的明证。就此问题,下面听听官老师的意见,掌声有请。
师:同学们的发言已经很好了。精神胜利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我想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至于人格沦丧。
黄:(随着师生陈述的进程板书)
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致于人格沦丧
◇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
◇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同学们,这堂课围绕“精神胜利法”,在官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做了比较深刻的剖析,相信大家对“精神胜利法”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刻地觉解“精神胜利法”,我们在三人学术会议上,从在团队学习时间里同学们写的小论文中,选取了段毅、王倩、张玮的《浅谈阿Q的精神胜利法》,李文丹、唐校梅的《“画圆启示录”》,何淑芳、肖美华的《我身上的阿Q影子》,王权、黄玉娇的《小议阿Q的美梦》等作品,在晚上的语文自习课时通过展台奉献给大家。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阿Q正传》的教学过程以三个评价单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综合解决核心问题为典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育”为目标。“导”的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课堂上,基本上形成了两派,一是认可,一是反对。认可派承认阿Q精神胜利法可笑可鄙,但在生活中确实有用,他们从自身、社会实际出发,通过很多事例来证明其合理性。比如说考试失败,遭遇歹徒,面对社会丑恶而又无能为力时,不来点精神胜利法真还不行。反对派认为精神胜利法表面上看可以使人乐观面对生活,但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乐观的精神,而是一种精神麻醉,实际上是不济事的,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谁是靠精神胜利法而取得事业成功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搭台自主唱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脑、口、手的功能在自主的空间里都有开发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较为积极、充分的开启、提升和发展。实现了我的预期教学目标。本堂课留给我最深刻的感悟是:“643”课堂,教师的智慧引领太重要。
【阿Q正传 读后感】推荐阅读:
高中读后感600字:《阿q正传》06-23
《阿Q正传》读后感作文500字10-07
阿q正传教案06-28
阿q正传心得体会11-05
高三语文《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10-11
读阿q正传有感11-13
《啊Q正传》读书笔记09-10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08-31
阿甘正传的观后感400字08-20
阿甘正传观后感优秀心得700字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