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之我见(通用12篇)
1.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篇一
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催人奋进、积极进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能反映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学校的校风。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要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此,我们在校园中大门两侧种植着大量的花草树木,给人以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教室外的墙壁上张贴着名人名言宣传画;教室的黑板上中间处悬挂着我国国旗,在国旗两旁写着“热爱祖国、勤奋好学”的八个大字标语。寓示着中华儿女应胸怀祖国,长大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职责》等规章制度都在最醒目的位置张贴,时刻在提醒着我们。
“让学校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种植树木、鲜花真正将做到阳春葱笼滴翠,秋凉红枫似锦,寒冬松柏长青。置身其中,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意气盎然。优美、怡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
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无疑会对师生的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开展了书进校园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定期举办读书日,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等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形成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规范的生活氛围指学生生活的规范化。包括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教学秩序。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有助于正确思想的形成;有益于学生的健康。规范的生活氛围来源于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值周人员每日检查评比定期公布结果。通过看、练、比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是一块净土,这里只有朗朗的书声。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心灵舒展,放飞想象的处所。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希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2.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篇二
一、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 因此有更多的幼儿园在软件和硬件上的配置都得到了提升, 这其中包括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
1.幼儿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早在2003年《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修订) 》中, 将小学图书馆定义为:“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图书馆。”[1]它的宗旨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服务。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读者, 有目的、有计划、多渠道地收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文献信息资源, 注重电子出版物和网络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供广大读者选用, 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做好服务工作。这样就把中小学图书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并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在一起。虽然其没有规定幼儿园也是如此, 毕竟幼儿园和小学一样都属于启蒙教育阶段, 故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源, 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启蒙教育丛书, 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书籍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我园图书馆的建设过程
受《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启发, 我园有了第一个图书室, 那就是利用废旧公交车为孩子们改建的汽车图书室。有了这个独特的图书室, 孩子们都期待着能去图书室阅读。现在这里的藏书可丰富了, 不仅有上千册幼儿故事书、绘本等, 还有专业性较强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师专业书籍, 当然还有多种报纸、期刊等。但开始这里只是教师的图书室, 也未形成管理制度。怎样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幼儿园领导经过考虑, 给图书馆配置了图书管理员, 图书馆制度、读书公约等也随即颁布。为了配合教师的工作特点, 还特设了“教师读书日”, 让坐班的教师再忙也能在每周二来到图书馆阅读。同时, 图书馆的幼儿读物, 除了教师们能为班上孩子借阅外, 我们还通过建立图书管理系统, 便于家长带着孩子来借阅。
随着图书馆建设的逐步完善, 教师和孩子们利用这里资源的频率也提高了, 图书馆成为师幼喜爱的知识乐园。
3.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要以多样性、彰显特色为主
鉴于幼儿园图书馆所面对读者的独特性, 其不能等同于中小学和高校的图书馆, 而要迎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需要。馆藏图书要注重多样性, 有给孩子们的, 有适合教师的, 也要有给家长的, 甚至还有适合全园教职工共读的, 如一些励志、人生哲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及具有娱乐性的图书、刊物等。幼儿园图书馆的环境布置也特别重要, 可以打造成温馨的、幽雅的, 也可以打造成主题鲜明的孩子们的“梦幻图书王国”等。总之, 幼儿园的图书馆在艺术性上, 要能彰显其应有的特色, 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地方。
二、幼儿园图书馆的规范性管理
很多幼儿园有了图书馆, 但是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 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所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1.建立符合幼儿园特色的图书馆管理制度
幼儿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逐步规范化, 要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才, 也要有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每所幼儿园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园的管理制度。以借阅制度为例, 我园图书馆刚开始时由于只面向教师, 所以管理起来比较简单, 我们给每位教师发两张借阅卡, 卡号唯一, 图书与借阅卡一对一, 每一本图书对应一张借阅卡, 图书借阅期间, 借阅卡作为借阅凭证交由图书室保管。教师们就可以凭书卡来借书了。但当图书馆向全园开放时, 这种方法就很麻烦。于是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既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也节约了读者办理借阅手续的时间, 使大家更乐于光顾图书馆了。
2.培养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馆藏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书馆之间的竞争由原来的馆藏数量与建筑规模的竞争向信息组织与服务质量转变[2]。而组织信息和提高服务质量是要靠图书馆员来完成的。因此, 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要发展, 必须依靠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甚至影响到图书馆竞争发展的能力和兴衰成败的命运。而在我国, 无论中小学还是高校, 还存在着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一所好的学校, 图书馆是其灵魂所在, 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提升和学校人才的培养也许将在这里孕育而生。因此在各学校和幼儿园都需要培养图书管理人才。
三、与时代接轨,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图书馆成立了, 但是它的存在不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 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从而简化人工操作的烦琐, 无论是在借阅流程上还是查阅文献上, 都要尽可能简化手续, 提高效率。
1.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有条件的话, 我们应对幼儿园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 也就是利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实现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我们的图书馆管理才会更加规范。
2.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建立园本图书资源库
许多中小学和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使读者在浩瀚的书海中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 同时还能在上面储存共享一些宝贵的数字信息资源, 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到它们。
我园图书馆除了基本的图书资源外, 还注重收藏教师的教参、教具等资料, 但还仅仅存在于实物上。笔者认为, 我们还应该建立网上资源库, 把教师外出学习拍录的声音、影像资料和平时的公开课、优质课录像, 都妥善保管起来, 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
四、促进幼儿园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分 享、使用
幼儿园图书馆还是有其特殊性的, 使用范围还很局限, 一般只供教师使用, 或是为孩子打造的小图书室。我们还应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和使用范围。
1.打造师幼、家长公用型图书馆
图书馆所面对的群体应该更加广泛, 每一个幼儿园的成员都应该有使用它的权利。我们应打造师幼共用型图书馆, 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同样享受阅读的快乐。
当然, 作为幼儿园的间接成员, 家长如果也有享用幼儿园图书馆的权利, 将是让每位家长感到欣喜的事儿。图书馆可以提供一些“家长读物”之类的书籍, 家长也可以陪孩子借阅儿童读物, 享受亲子共读好书的时光。
2.搜集、建立本园数字化资源库, 实现园与园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每所幼儿园都有宝贵的文献资料, 特别是一些声音、影像资料, 如果大家愿意建立园本数字化资源库, 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 将会使更多的教师受益。
幼儿园图书馆, 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虽然还在起步阶段, 但是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完善, 借鉴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已有经验, 把幼儿园图书馆真正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龙梅英.幼儿园、小学图书馆 (室) 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4) :18-20.
3.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失范;师德素养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关系着农村的未来。
但是,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敬业意识缺失,个别教师甚至言行失范、缺乏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师表意识不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一些学校对新时期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方法陈旧、实效性不强,没有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敬业精神差。个别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教育观念落后,教学靠吃“老本”“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方法陈旧;不用心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效果差;无创新意识和精神;教研教改能力差;面对新课程改革,无所适从;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恰当,对学生缺乏耐心。
2.师表意识不强。个别教师缺乏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法律意识淡薄,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时有发生。出勤不出力,工作效率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带坏了学校风气。“身在学校心在商”,拜金主义严重。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考虑大局。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措施
1.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等教师行为准则和师德考核标准。每位教师应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自身差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对照标准自我检查,不断规范。
2.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管理,逐一落实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遵循教学管理的原则和教学规律,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常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基本环节,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基本环节,要严格要求,形成制度,使师生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同时,制订课堂常规、教学组织常规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3.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精神,层层贯彻落实。各农村中小学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教代会和学校团组织应紧密配合,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2)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师德师风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培养培训着手,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中小学要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作为永久的师德师风教育主题,贯彻教师成长全过程,强化课堂纪律,强化党建工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在职教师培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要强化师德教育,开设师德教育专题,激发终身从教的热情。要充分发挥优秀老年教师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老中青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激励考评机制。要树立典型,大张旗鼓营造树先进、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加强正面激励,促进形成重师德、尚师德、修师德的良好风气。同时,要将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核心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惩处。
当然,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学校、家庭、学生、教师本人以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遵守规范、制度,通过社会引导与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及工作实践等环节,以“我愿意”“我应该”的自觉方式表现出来,形成教师内在的责任自觉,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4.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篇四
茶平中学校吴屯小学叶章德
学校管理是校长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校长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的体现。就目前来说,党的惠民政策和对“三农”重视,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也给农村小学带来了长足发展的机遇,同时农村小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结合农村小学的现状,谈谈如何管理好一所农村小学。
一、坚持依法治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坚持依法治校,让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作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须全体教职工讨论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以人为本,塑造团队精神。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的基地、水平提高的摇蓝,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校长,要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要提出不同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
1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老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只有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教师为本,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校工作才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校长的治校之魂—办学思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校长,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其行为往往受一些零碎的、直觉的办学思想所支配,就不可能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决策,只有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才能深刻认识掌握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才能做到有主见,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思想,发掘和利用学校优势,执着地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成功之路,都是校长独特思想的体现。
三、公正、公开、民主是治校的法宝
凡办得好的学校,校长对全体教职工的一切权利都是公正、公开又民主的,绝无私心杂念。
公正,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全体教职工在校的一言一行,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效果,利弊得失,校长应给予充分如实的褒贬。该批评则批评,该奖励则奖励,不能徇私枉法,该奖不奖,该罚不罚,甚至本末倒置,任意干越轨的事情。
公开,即不加隐蔽,面对大家。学校办学效益的高低,生源好坏,皆与全体教师息息相关,只有办事公开,才能取得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使教育向好的积极的方面发展。而要取得认可和支持必须毫不隐瞒地把一切事务公开。如学校经济收支,各种类型的奖励和晋级晋职,应根据客观条件符合实际情况,谁该得就给谁。让人消除猜疑,从而吐真言办实事,发挥各自的真才实干。
民主,指全体教职工对校内事务有自由发表意见或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权利。有的校长,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奖惩办法的实施,常常我行我素,一人说了算。所制订的条条款款,不管有无管理,一但提出,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教师们满腹怨言,也只能积压在胸。
四、学校工作中心是教学,生存依托于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质量,而是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补。因此,农村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要规范,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
3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新课改负责教师的培养、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五、建立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努力办好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涉及社会、家庭、经费、设备等诸多因素。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由于学校主要是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校长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要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取得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并能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学习家教理论知识,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适时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
5.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篇五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教育是灵魂,管理是关键”。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要管什么,怎样管?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就是要管育人,管方向,抓建设,抓落实,这是办好学校的前提。一个学校的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校长的工作。因为校长的工作是在上级领导下,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效地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协调学校、家庭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最终达到顺利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目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和教育祖国的下一代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学校分布中,农村中小学占极大地比例,故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更显重要。本人从近几年的管理中,认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教师节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深刻揭示了新时期我国教师师德的丰富内涵,也充分说明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应结合具体实际,通过政治业务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如撰写个人成长故事、书写师德故事、学习先进教师典型、联系实际书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的特点,合理的运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做到教师个人的激励与教师群体激励相结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学校对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公平的原则。如实施教师奖励绩效工资、教师竞争上岗、教师岗位设置、各种不同形式、类别的表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安全管理、常规教学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表彰类型基本涵盖学校的各个方面,让每位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这样既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是合理安排教师岗位。人无完人,教师更是如此。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应该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岗位。如喜欢书法的教师,可安排为写字教学;教师喜欢绘画,就应该安排美术等;年长的教师,就应落实直观、脑力劳动不大的工作;对于年轻人,则安排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较复杂的工作,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去努力钻研,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的具体实际,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让年轻教师到边远、偏僻、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养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对于老年教师,则应适当到中心学校进行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样,达成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也让偏远学校与中心学校的学生异样享受到均衡教育。
四是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本地、本校教师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拟定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计划中必须涉及全员培训、中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训、优秀班主任培训、名师培养等;其次,学校必须对所有培训者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自身和学校等方面),如进行经验介绍、上汇报课、示范课等,符合要求后才能报销各种培训费用;再次,进行校本培训,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三、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四、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
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6.班组建设与团队管理之我见 篇六
创建学习型班组5点注意事项:
1、创建学习型班组根在全员,只有在全员导入理念,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创新。
2、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部门要齐抓共管,长期坚持。主要领导要亲自倡导,身体力行,发挥核心作用,并做好仆人、教练、设计师三个角色。
3、创建学习型班组没有固定模板,强调心灵的改善,强调创新,是班组管理的更高境界。
4、创建初期要有一个强制过程,要加强考核。
5、创建学习型班组要重在培养个人和团队学习力。
7.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村小;管理;基础教育;实践经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日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更广泛的关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学校由于在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诸方面都与城市、乡镇学校存在着差距,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与冲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能,办出让群众满意、放心的教育,已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难题。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在村小工作,到现在不知不觉已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我担任学校后勤负责人三年,担任学校负责人四年,感受颇多。
一、村小负责人责任重大
村小负责人,什么工作都得抓,属于综合人物、关键人物、重要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什么样的负责人就有什么样的教师。你有什么样的人格、什么样的世界观,怎样为人处世,你就会用什么样的思想去要求教师。教师的很多习惯都与你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村小负责人是个重要人物。
二、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学校是一个集体,要把学校办好,就要把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带动起来,共同管理学校,各尽其职,广泛地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1)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学校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目标,以此作为要求,向共同目标奋斗,最终将学校建设得更好!(2)知人善任,各尽其能。要选择一些有能力、优秀的教师来共同管理,做到量才录用、职能相称,让他们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做到优势互补。另外还要对其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3)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之间和谐相处,从而更好地管理、教育学生。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我校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我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了两课两操,坚持课程“三开”。
2.利用各种节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组织教师开展小型教研活动,以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关注“留守儿童”,送教到家,构建家校联动。村小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我校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针对这些特殊学生,我校联系实际,用师爱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和母爱;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并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队会、互结对子、節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学校的发展不是负责人一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全校教师付出汗水,作出贡献,另外也少不了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学校才会有美好的明天,才能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出有用的人才,才能让学校越办越好!
8.推进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篇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新农村。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就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一、规划先行
搞好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前提和关键。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有序进行,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不折不扣的按规划实施,不能半途而废。规划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县情,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当前,应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农民培训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朝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推进。
二、依靠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无论在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我们依靠农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总结这些年我们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去年开展“三村”建设的教训,在政府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群众参与得好的地方,“三村”建设工程进展就顺利,成效就明显;农民参与得不好的地方,进展就缓慢,问题就成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靠农民这个主体,要广泛发动农民,发展产业,建设村镇。只要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新农村建设就会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县乡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做到点面结合,做到以点带面,不能因为搞示范点就把大量的支农资金都整合在一起,投放在点上而忽略大面,点是少数人受益,面是广大人民群众,多数人都发展不了,即使点上再风光也违背了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让老百姓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大局。
四、稳步推进
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做到“三戒”。一戒急于求成。我县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县。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作长远打算,作长远谋划。逐步推进,防止盲目蛮干,拔苗助长,切忌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二戒简单化。要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生产发展是中心,生活富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内容是广泛的,全方位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三戒政府包办代替。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干什么,不干什么,要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办事制度来决定,不能搞强迫执行,强制摊派。
五、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县乡党政组织切实加强领导,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县乡村的干部要脚踏实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能喊空口号,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全部内容,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克服工作安排上存在的单打一的情况,处理好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经常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的关系,总体安排、总体布署、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整体发展。
六、健全机制
9.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篇九
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教师理念偏差、力量薄弱、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整个农村素质教育的进程.下面我仅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谈谈个人的思考.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办学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美化绿化日新月异,但师资队伍很不尽人意,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是力不存心,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1.教师观念落后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于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由于农村学校绝大多数处于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文化氛围落后的环境中,对新事物接受慢,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认识上虽有所转变,但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相比较知识的更新远远落后,新的教学理念难以实施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没有承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等多种角色。他们仍是课堂的“权威者”、“独裁者”、“统治者”,忽视了学生能力、素质、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落实。甚至,部分教师把发展学生的能力理解为放手教育。在课堂中老师绞尽脑汁让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总是面带微笑的表扬学生“你真棒”、“真聪明”掌声不绝于耳,气氛异常活跃.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学生的表扬过于泛滥、虚伪,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同学之间没有差别比较,也就使得表扬失去了激励意义.这种一味的追求“探究式”完全排斥“接受式” 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教学速度慢,教学质量差,教学目标没完成.2.教师专业合格率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虽然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大 多是高校分派的大中专师范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转公的教师。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实际培训考核把关不严,几乎百分之百的教师培训后都能顺利过关,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能力质量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再者,教师在职进修的经费和名额有限,教师参加培训机会不多,也制约着教师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3.教师老龄化严重
农村地区教师年龄结构偏老,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不仅表现为体力和精力不足,而且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育方式老化以及思维反应迟钝,缺乏创新。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儿童启蒙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人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又由于教师队伍长期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不但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并且作为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长期处在爷爷奶奶的呆滞教学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对他们的身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几年后,老教师退休到时教师队伍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4.学科结构不合理
在农村学校,像体育、美术、音乐、品德、科学、综合实践等专业教师很少。学校为了开全学科, 有些教师只能是拔尖使用,一个老师同时带几门课程.而他们大部分缺乏专业素质, 此类课程只能是畸形的开展,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目标。5.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首先,近几年国家不再限制教师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各类招考,大多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纷纷参加招聘考试,并且他们大多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青年教师,这毫无疑问的给教师带来人心浮动,无心从事教学。其次,农村教学环境和城市相比虽有改善,但有些偏远农村的“一个教室,带几个学生”的学校,教师也不愿意居住.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又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非常稀少,没有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造成教育教学呈畸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教学质量跟不上,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最后,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农村学校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必须按班教学,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着多门不同学科,教师教学负担重,导致有些教师有了“跳槽”想法.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应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博学善研,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新型农村教师队伍.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精髓,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加强学习,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在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进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不断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形成热爱工作,终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师风.2.转变教育观念,落实三维目标
首先,转变学生观。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挖掘潜能,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融入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启发、激励等作用。教师既不能包办教学的全过程,更不能放手让其自生自灭。最后,转变教学观。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由注重教师“教”到引导学生“学”并重的转变。这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备好教法、学法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多元的能力培养,改变单边教学活动。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的和谐发展.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培训形式:(1)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具体实际,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2)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学校可以组织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教学方案,可以弥补教师个人备课中的不足和缺陷。(3)坚持专业引领。学校邀请专家来校授课,由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加强对教师的约束力度,强制教师参加培训。教师通过参加校外培训,可以近距离的聆听专家的报告,同时与不同地区的教师分享和交流经验。从而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三是,对缺乏经验的新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为指导老师,每周安排新教师听他们的课,并完成听课笔记和心得体会。另外,组织他们上公开课、汇报课,指导老师给予点评,并给出评价意见。4.提高教师待遇
10.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之我见 篇十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健康心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寄宿学校,学校不仅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担任为人父母的责任,学校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为重大。管理得当,学生会在寄宿生活过程中受到锻炼,从中受益;管理不当,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寄宿生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重点从四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坚持自身的特色,努力做到制度要有管理成效。学校要做到设备设施要达到标准外,还要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寄宿生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如,建立严格的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准寄宿生在宿舍内打闹、乱窜宿舍;不准携带管制刀具,不做任何威胁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事,注意防火防盗,不私接电源,不在宿舍内点蜡烛。
2.建立严格的寄宿生考勤制度,宿舍值班人员、班主任每晚要对寄宿生进行考勤,对缺勤者及时查清原因,做出处理并记录,对于低年级学生晚上实行生活管理员通宵值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周五下午必须清查寄宿生回家情况,严防寄宿生周末不归家的现象发生。如,我校的门卫制,门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
3.除此之外,我校加强学校值周制度的建设,学校行政、值周教师、安全值周、值周学生、宿管员四级联动值周制。我们相信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能便于展开和推进的制度才是最好的。
二、积极搞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小学生年龄小,在家里缺少生活锻炼,初入学校寄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不会叠被子;有的学生生活用具摆放零乱;有的学生晚上睡觉不会盖被子;有的学生不会穿衣服,干脆晚上不脱衣服睡觉等等。作为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勤于动手,肯于动脑。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学会生活,会摆物品,会叠被子,会整理床铺,会更衣,会打扫教室、寝室;高年级:一切物品摆放有序,会洗衣袜,能布置自己的寝室、教室,能打扫校园环境区。对寄宿生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自己的碗筷自己洗。平时开展一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评比活动,如,小学低年级,看谁的被子叠得好、高年级进行“文明寝室”评比等,通过评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久安的基石。
三、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建立健康民主的师生关系,及时深入了解孩子,老师要三职并兼,即父母、师长和朋友。小学生限制行为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差、适应能力差,离开父母后任何小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伴间的矛盾、想家情绪等因素,我们告诉学生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当与同学、家长、教师发生矛盾时,要向老师倾诉。学校办公电话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同家长保持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消除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寂。同时要求教师应深入细致观察了解学生思想的行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错误,疏导其不良心理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九、十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学生离开父母,学校成了寄宿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所接触的人也只有学生和老师。如果学校里学习生活得很单调,学生就会孤独寂寞,势必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学校应把开展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课堂上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交流,人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个个愿意参与讨论交流。课外用丰富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活动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又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在国家新农村建设速度日益加快,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的前提下,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具有永久性、挑战性的课题,我相信只要社会各界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寄宿制学校的前途定会无比的光明和美好。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
11.农村小学校长之我见 篇十一
本人2006担任高楼小学校长,工作几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当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并不难,但要当好这名小学校长却并不是很容易的。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尤其值得重视:
一、要当好农村小学校长,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当地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使学校教育能够主动适应本地社区经济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好小学教育在社区内的作用。同时,校长要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要能够与社区内的办学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校是07年启动危改工程的,工程实施以来,学校始终注意积极与高楼村委领导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协调各方力量争取建设资金,使得学校建设健康顺利的取得了成功。学校又协调村委筹措资金完成了校内所有功能教室及活动场地的教学设施配备工作。村委机构的大力支持,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二、要当好农村小学校长,校长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以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形成自己的威信。校长具有较高的威信,对于调动教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培养良好的校风,有着巨大的作用。那么校长的威信应当如何建立呢?长期以来,很多校长们也想了不少的办法, 反复修订学校的规章制度,再三强调纪律,但效果总是不好;经常出现领导与老师之间闹对立情绪,工作极不和谐,极不愉快。我认为,校长的威信不能靠制度,关键靠自身的榜样力量,只有当好了榜样,老师们从内心信服了,才能够自然的形成校长的威信力量。
三、一名好的农村小学校长要有敬业精神和治校能力。
首先,带好一所学校,敬业精神是当好校长的思想基石。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老师,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有了这颗心,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办学方向,不断增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就能在顺境中经受住考验,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就会襟怀坦白,任人唯贤,在学校一切活动中克己奉公,敬业奉献。
第二,校长不但要有敬业精神,还必须要有治校能力。一是校长在管理上要有决策、指挥、协调等诸种能力,二是校长要有领导教育、教学的能力。校长要加强多方面的管理能力的锻炼,包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评价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我觉得口头表达和讲演这种工作方式应该重视;这种方式在鼓舞士气,提高集体荣誉感,激发师生
实现工作任务等各个方面,有时会起很大的作用。
四、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
学校中, 第一线的教学工作是最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一名好校长应该经常深入第一线,这样才能取得对教学工作的发言权和指挥权。首先,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听课是校长检查指导教学工作、掌握教学状况第一手材料的有效途径,也是向教师学习和共同研究改进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听课,还有助于密切领导和师生的关系,发现和积累本校教师教学的经验,适时地加以总结或传播。有助于及时了解学校工作其它有关的情况,改进各项工作。其次,校长应积极参与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听课、分析课,是校长最主要的工作。”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并非轻而易举,而要下一番功夫,抱有正确的态度。要始终本着指导教师、改进课堂这一主旨去做这项工作。
五、校长要善于下放权力。校长不能事事亲临,这是学校工作的大忌。要经常注意培养教师中的骨干力量,大胆授予他们适当的权力。这样校长便能更多地得到下属的支持,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全局性的工作。否则,校长一人顾了东顾不了西,结果是什么工作也抓不好,形式上权力很大,实际却大大降低了校长的威信。
六、校长要学会人文管理。
作为校长,不能将师生的过错看成是与自己过不去,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去分析看待;不要只是简单地用纪律、制度去约束下属,应多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要多加鼓励和鞭策。校长言行举止要沉着冷静,有分寸,做到不急不躁。只有这样,师生才会和校长心心相通,校长的管理工作也才会得心应手。
七、校长要勇于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一所学校前进的动力。我们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思维,那么我们校长更要有创新技能。校长的创新素质是校长素质最集中的体现。校长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创新力,墨守陈规,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也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作为一名校长要有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善于从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中寻找创新机会,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当一名好的小学校长还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正确运用权力。校长的权力是群众给予的,如果权与威混在一起或滥用权力,校长的工作就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2、做事要坚持原则。有的校长认为,要有威信,就要人缘好,于是放弃原则,做“老好人”。依靠这种办法取得的“威信”,只能给工作带来负效应。
3、要树立集体威信。一名好的校长,遇事不能只树校长个人的威信,否则,不利于发扬民主作风,不利于领导层的团结合作;时间一久,学校的整体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
4、要时刻清正廉洁。廉洁奉公是当一名好校长的重要条件,这一点上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校长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校长的工作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一个好的农村小学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处以公心,廉洁自律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风格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沟通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要想当一名好的小学校长, 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作好榜样,用榜样的力量赢得师生良好的信赖。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这些校长们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几点感悟: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几点感悟大家
都知道,农村的普通小学与乡镇场中心小学及城市小学从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办学水平等诸多方面是没法比的。但是,作为学生,不管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是一样的。全区的多数小学是普通农村小学,所以,普通小学办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区义务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一条适应农村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现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感悟发表以下意见,观点不正确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端正思想,有强烈的使命感。我认为,作为一所农村普通小学的校长,他面对着的是最基层的农民朋友,他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地区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客观反映,他的工作作风将影响学校乃至乡镇场教育干部的整体形象,所以他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因为学校规模小,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学生家长文化层次不高等客观原因而降低工作的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老百姓的孩子也是孩子,要尽最大努力、立足实际开展好工作,做到不舍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校管理,以感情引领为主。在学校管理方面,我认为,学校制度的制定要立足发展教师,而不是限制教师,既要靠制度去规范,还需要用感情去引领,作为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更多的去关心、关注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学校规模小的学校,要少讲大道理,多投入感情。学校有十多个教师,如果校长凡事搬制度、讲原则,有些时候是根本行不通的,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大的老教师,弄不好还会影响干群关系。所以,在处理一些事情上,要讲究方法,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比如在请假问题上,作为农村,风俗习惯是非常多的,原来有些老教师因农忙或是亲戚、街坊、朋友家里红白喜事需要请假是非常多的,我记得曾和有些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谈过,作为学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没有特殊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批准教师们请假,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是农民,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老师们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观点,一学年来,因为上述原因请
假的老师非常少,教师们变得越来越自觉,我认为要比对他们说“你请一天假,我扣你考核积分”等等的话效果要好。关心教师,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对待教师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在工作上做到,对待老教师要爱中又严,对待年轻教师要严中有爱,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特别是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少,年龄大的老教师占比例比较大,要经常走到教师们中去,多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色办学,使普通小学不普通。所谓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教育风格。它是学校特性的体现,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个性体现。作为农村小学,要充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立足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走特色办学之路。
12.新农村建设之我见调查报告 篇十二
题目: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101班 指导老师:颜咏雪
调查小组成员:李伟杰、王鹏、王斌、蒲双武、杨江松、卢忠建
2012年11月29日
一、调查目的及任务
1.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就新农村建设见解情况进行了解 2.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与了解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4.在调查中结合所学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调查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抽查50人)
三、调查地点:四川理工学院汇南校区
四、调查时间:2012.11.20——2012.11.29
五、任务及分工
1.调查问卷的设计:王鹏、李伟杰 2.问卷调查与处理:蒲双武、卢忠建 3.照片采集:杨江松 4.数据统计与处理:王斌 5.数据分析:王斌、王鹏
6.结论分析与总结:李伟杰、王斌、王鹏 7.调查报告的整理:李伟杰、王鹏
8.调查报告的审核:王斌、蒲双武、杨江松、卢忠建
六、照片展示:见附表1
七、问卷设计及题目:见附表2
八、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虽然去年以来粮食及肉、禽、蛋价格上涨,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今年以来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农民现在已经难以承受了。我镇在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农村建设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九、分析结论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建议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民意,调研论证,研究分析,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起步,但走过了一段弯路。当前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使“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道路。然而,在实施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存在和产生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落后于城市,但从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农村地区。以森林、河流、山脉为特征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所在。一些农村地区尽管贫困,但当地农民依靠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强调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导致森林、矿藏、水等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对资源消耗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侵蚀占用大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又因大量用水、伐木、排污,而消耗、损毁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山林、河流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地表地貌和植被状况补改变,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此,必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过分的依靠国家的扶持和推动,导致地方政府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然而,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政策,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看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属于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党委、政府虽然强调落实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和建设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但仅停留在“落实”的层面上,机械地通过层层会议和文件,将中央政策予以传达和实施,对当地农村问题研究不多,往往产生中央政策在执行中的偏差,影响政策效果。如何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必须解决的现实和倾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地方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主体地位,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三)政府过分重视对短期安排,对于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仍体现出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在“三农”问题严重到危及政治稳定与经济安全的情况下,向农村进行输血,或者减免税费,或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决农村的矛盾。就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而言,这些措施都属于短期安排,只能缓解暂时的矛盾,难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然而,现阶段各项支农政策的实施,还受到财政能力的限制,虽然国家拿出了很多钱,但具体到每一个农民身上,所得到的补贴和收益,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民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的作用。因此,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农村政策的连续性、持久性。在部分政策效应递减明显或者失效的情况下,立即系统性地实施新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缓解“三农”矛盾的层面,而是要使“三农”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四)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阶段的必然要求。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相对于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通过农村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而言的。例如,对于居民收入距问题和贫困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党委、政府只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贫困问题予以较多关注,对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则重视不够,实际上,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时甚至超过了城乡差距的程度,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死不起人的现象,在城镇居民中同样存在。如果过于倾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而忽视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对城市、工业的促进作用,忽视城市突出问题的解决,必然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新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五)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太过强调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出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然而,由于在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于强调保护农民权益不受侵害,而使农民对应尽的义务缺少责任意识,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集体责任感,对集体事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对应由乡村集体组织承担的责任,拒绝履行相应义务。实行取消义务工、取消农业税政策以来,农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乡村组织的号召力减弱,农民与乡村组织的联系更加松散。特别是对农民与乡村组织之间因土地承包、征占地补偿、税费收缴等事项而产生的债务问题,各级组织因害怕触动“侵犯农民权益”这个“高压线”,或者拖延处理,或者只顾及农民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由此产生农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既难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也难以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使农民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既享受权益,也履行义务,不仅用激励措施调动其积极性,还要用约束性手段解决农民自身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不适应的问题。
(六)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偏见。大多数村民认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村里能干啥,混两年就走了,不如来点实际的资金或项目,一般都不重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给他们真正干事的位臵和权利,对他们缺乏信任,有的村干部联愿放权给大学生村官独挡一面的机会,怕大学生村官与他们争饭碗,抢了他们的位臵,多数大学生村官只能充当“勤务兵”或“书记员”的角色。大学生村官上任前缺乏系统的培训。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社会经历少、对农村政策不熟悉,只靠岗前的两三天培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多数村官不能摆正位臵,调整好心态。有的认为自己是个村官,属于管理者,不主动与村民打成一片,不能全身心沉入到最基层的农村生产、生活中。大学生村官选拨尚不规范。相应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对村官将来的去向不明确,真正能安于现状或全身心干好当前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少之又少。大学生村官普遍反应工作起来没有奔头,对个人未来考虑得多,村上实质性工作考虑得少,埋头准备考公务员、教师以及寻找新的就业出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把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实绩考核。鼓励大学生村官放手干、大胆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针对性地出台考核机制。如:考核在农村实践研时间、三农工作实绩实效等。二是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对在基层干得出色的、愿意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在参加公务员选拔时给予适当加分分值,努力解决好大学未来出路问题。三是大胆放权。让大学生村官真正的成为村班子成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能力,达到锤炼的目的。四是提高经济待遇。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劳保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尽力的发挥才能。五是建立科学的大学村官退出机制。让不适应农村工作且不愿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合理退出,为愿意服务三农的高校有志热血青年腾位臵,这样既可为农村招来适用人才,又可缓解大学生村官出口阻塞。
(七)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导致产生形式主义和形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部署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一些地区特别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省市县,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对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然而,由于各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同,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形式多样,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距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各地坚持了“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并规定了试点的具体标准,力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从已经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来看,这些试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或者出现了形式主义的问题,或者是即使成功,也不具有推广价值。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偏离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根本标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并采取综合性措施,不能也不可能通过试点而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一些试点乡村脱离这些本质要求于不顾,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些容易看得到成果的地方下功夫,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刷新一些标语,提出一些口号,新盖一些院落,新上一些设施,新修一些道路,等等,为了强调感观效果,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强制要求农民翻新墙院、栽花种草、整修村屯道路,重视改善外观形象,而忽视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形成一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二是试点成效以集中投入为前提,试点经验难以推广。凡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都不仅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村,而且,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组织都集中财力予以投入和保障,对一些重大问题予以政策的特殊支持,依靠这些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起诸如“小康村”等新农村典型,不能也不可能全面推广,因而,失去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典型带动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集成,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过程,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组织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科学认识,领导干部没有科学认识,就会误导我们的群众,就会使新农村建设出现各种偏差。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要把人的培养与建设放在首位,要加大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认识,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没有科学规划坚决不建设,不求短效,注重千载,要充分保护环境,合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新农村建设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在广大农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载体,尽可能保持农村原生态,不要过多发展污染大的工业企业,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我们的领导不要过于强调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欲速则不达。新农村要将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送网、信息传输网、新型能源等科学实施;要将民主管理深入人心,要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道路漫长而遥远。
十、总结
这次调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对比于自己的理想和目前的状态,我们和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一样也任重而道远。这次调查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当代大学生绝不能袖手旁观,要行动起来,努力让自己成为杰出人才,新农村建设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无疑也会遇到许多的重重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不好的工作方法、态度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培养新型农民,始终把“三农问题”放于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针的重要位臵,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附表1:采集照片
附表2:调查问卷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加强大学生对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进展情况的了解,特做此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式,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是否是农村人口?
A、是
B.否
2、您认为城乡主要还存在哪些差距?
A、交通、通讯
B、公共服务、综合配套体系 C、市场经营 D、其他
3、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以前相比是否有所提高? A、是
B、否
4、您觉得现在和以前相比,看病是否更方便?
A、是
B、不是
5、现在的农村医疗保险是否给你及你的家人带来了便利?
A、是
B、否
6、您所在乡镇有敬老院吗?
A、有
B、没有
7、您的家庭现在用上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了吗?
A、没有
B、已用上了
8、您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吗?
A、不丰富 B、丰富(请您列举些):
9、您村现在在开展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吗?
A、有
B、没有
10、你认为经过技能培训是否有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增加收入
A、作用明显B、意义不大
11、您最希望对农村进行哪方面改造?
A、进村和村内道路 B、自来水 C、医疗卫生设施 D、农田标准化改造 E、校舍
12、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3、对新农村的建议和意见?(多选)
A、增加像健身操之类娱乐休闲活动
B、为农村村民提供创业相关平台与扶持
C、农村路口道路进行整修 D、在村主干道添增路灯
E、增加工业企业
F、开发工业
在此,谢谢你的合作!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之我见】推荐阅读: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之我见09-29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之我见10-06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10-19
当好新农村总队长之我见09-05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08-31
农村小学的管理策略06-23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我见07-31
小学版画教学之我见07-12
小学习作教学之我见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