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2024-10-0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共8篇)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一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心得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工程施工的重要成本依据,而实训则是让我们对工程造价有了广泛的兴趣,让我们对工程造价这门建筑学的必修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坡道。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平稳。

在这次造价实训中我主要做了看图纸、熟悉规范定额、计算工程量和做标书的实践。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首先让我对计算规范、定额做了再次温故,详细的了解每一个规范的适应范围。为了能更明白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看不懂图就不能做出合理的造价,所以看图确非常重要。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独立看图、识图。计算工程量时,分层分段、分施工顺序进行计算,既减轻了计算时的一些数据产生的压力,又加快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同样在这次工程造价实训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计算工程量时,遇到一些细小的地方,为图省事就直接忽略了,结果出现了错误,在老师的指正下,我明白了除了规范规定的别的不管这个细节有多小都不能省略,而且还要认真的计算完成。通过实训我进一步了解了广联达软件,利用这个软件我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工程量和定额的计算。在实训中也把一些以前模糊的知识搞清楚了,如:在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中:梁,板套模板的时候如果层高超过3.6米时要另算支模超高费,按超高多少/米计算。雨蓬,楼梯模板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的。同时我也在计算中得到了一些教训:在计算中要想做万无一失那是不可能的。但

我在实训中认识到在计算中,要避免重大事故出现必须在计算中认真仔细,反复核对。只有这样才能在计算中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书本上学过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当自己亲自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通过这次实训期间,我验证和巩固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接触课堂以外的实践知识,加深了解了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了独立进行资料收

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进行工程造价的不易,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实训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参加工作做准备。

这次的造价实训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实训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实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我来说这才是一个开始,一个我运用实践的开始,一个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开始。

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二

我们教学组成员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的心得[1-4],总结实际教学经验,构建起核医学网络课程,总体结构上分为六大板块,包括学科课前预习、教学课程、病例分享、课后复习、课件实习补充及试题库,每个版块内都有师生交流平台,这六大板块在内容上相互对应并互相补充。学生进入网站后,需完成简单注册,注册信息中包含学生所在年级及专业等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对于完成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总结及学生满意度调查有很大帮助。学生注册登录后即可浏览网站内所有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及试题等,学生及教师均可在任意终端进行学习交流。将网络课程实际构建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分享如下。

1 首页滚动播放核医学学科内的动态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学科及课程简介板块作为我们网站的首页,在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科室总体工作结构、教学组现有教员配置及教学安排;另一方面重点内容是当前核医学学科发展的动向,比如新的诊断项目、显像方法、显像剂或前沿的核素治疗方法,还可适当加入教学方面的新资讯,这些不断更新的信息通过动态栏以大屏幕滚动的方式展示。通过这些相关学科内容的介绍,既可使学生对核医学这门学科有宏观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求知欲望,另外对于学术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科研意识的培养。

2 在课前预习板块设立各章节相关专业知识板块

核医学这门学科处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过度的一个教学位置上,与医学影像学一起是在基础医学课程之后讲授的内容。此阶段的医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从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等各方面对于人体的结构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人体的各个系统及各种疾病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尚未进入临床课的学习,所以对于某些疾病的认识是零散的,不能全面而系统的掌握这些疾病状态及与核医学相关的特点。我们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体会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在网络课程内容中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了针对不同章节的预习知识。设立课前预习内容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一是对过去学习过的人体不同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知识的回顾,这部分内容的补充尤其有利于学生对相应章节显像原理及正常图像分析内容的理解;另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从疾病角度介绍与各章节相关的疾病,甚至将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作以简单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核素显像章节中各显像方法临床应用及核素治疗部分内容的掌握。学生完成预习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被动向学生展示相关专业知识这两种途径,对于内容简单易懂且易于寻找答案的基础知识,适当地以问题的方式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预习知识中内容繁杂且容易混淆的部分,授课教师经过讨论并细心整理,总结出分别与各章节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过这部分知识的预习,学生便可游刃有余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章节的学习内容。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网络课程中课前预习这部分内容的加入,一方面,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节约很多时间,省去了传授预习课内容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分配时间以完成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及解决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这部分预习课内容的准备也是对教师本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既有利于教学体系整体逻辑思维的建立,又可系统地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平时不太常用的细小知识点。

3 将授课内容细分为层次清晰的短小视频

以往的教学视频课时较长,一般为一个学时45分钟,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视频录制过程很疲劳,同时对于讲授过程的小瑕疵不能及时修改;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视频很少能够真正的有效利用,大多数时间可能用于等待,不能迅速地查找到学生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教学组利用教学视频录制工具Camtasia Studio,将原本45分钟或90分钟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时长为几分钟至20分钟不等的短视频,比如内分泌系统这一章节,细分为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动态显像及甲状旁腺显像等多个短视频,每部分的具体授课时间都根据具体内容的多少、重点程度及难易程度来决定。通过这种小视频的应用不仅仅单纯地提高了视频录制及内容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有助于教学视频的不断更新、完善,使工作更加方便,对于学生而言进行课后复习时更加高效方便。

4 用丰富的病例信息及显像图片信息充实各显像方法临床应用的内容

核医学课程内容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部分,在诊断篇章部分是按系统介绍各系统的显像方法,在这部分内容的传授过程中,课前预习知识及显像方法的原理、步骤的内容都仍属于前期的准备,真正重点讲述的内容是每种显像方法的临床应用。在显像方法临床应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病例信息的引入会加倍地提高教学效果,由多样的短小病例信息引入显像方法的不同临床应用,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既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又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诊断核医学内容仍属于影像学,影像图片是学习的重点,是良好的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能够阅片,所以影像图片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全面、丰富是教学质量的体现。讲述显像方法的临床应用时从疾病的纵向角度详细展现显像特点,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鉴别诊断部分的内容,各种教材均未对这部分内容做系统地总结,我们在各章节授课过程中特别增加了这部分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学生出现“课上已理解,课下却混淆”的情况。教学组在注重提供多样图片的同时,体会到只有正确而详尽地讲解图片呈现的各种信息,必要时联系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

诊断核医学章节中涉及的各种显像方法均有各自不同的显像原理、显像方法及临床实际应用,并不像其他影像学教学内容CT及核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及成像方式具有一致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在授课PPT中加入模拟动画及流程图等多种形式,便于生动具体地展示授课内容,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 课后病例题及阅片实战

在教学课程板块之后我们设立了课后复习板块,这部分内容不容忽视,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后的时间认真地完成我们安排的复习内容,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谓锦上添花。传统的教学很难提供较为理想的课后复习内容,课后复习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数都是课堂上重点讲述内容的直接提问,不仅题型没有新意,问题答案本身也是较死板的、直接的,缺乏灵活性。

课后复习内容是通过分享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病例及影像图片信息来完成的,与此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病例及影像信息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同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理论教学及课件实习课相互补充,与实习课的内容密切相关,有利于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这一板块对于学习显像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上无法完全展示的影像资料均可以通过图片传输系统在这里浏览。师生互动的应用在这一板块中尤为重要,病例及影像资料都是以病例题的形式出现的,上面并没有提供答案,学生需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答案,教师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内对各组学生的回答给予批阅,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针对问题及其他相关知识做详细的沟通。

6 以录制操作视频补充课间实习内容

核医学教学内容中课间实习一般仅仅有1天时间,时间较短,同时教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在当天实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对典型及重点学习内容都有感观上的认识。我们的带教教师在实习带教的过程中还体会到了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学生存在“谈核色变”的心态,对于科室内环境及仪器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主动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知识掌握得不够具体,不能明确到底哪些药物、哪些工作区域及哪些患者是有放射性的,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又表现的过于冒失。鉴于上述原因的考虑,我们教学组成员将由于时间及辐射安全问题不能近距离、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的方面,实习内容录制成通过将简短的视频予以补充,如放射性药物的淋洗、标记、注射及分装等。课间实习内容经过这些视频补充后,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7 核医学试题库辅助教学及考评过程

我们设立了包含多种题型的试题库,学生登录网站后系统会随机将试题进行组合,整合出一套完整的试卷,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检测所学知识,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进一步查缺补漏。同时我们借鉴了其他教学单位的经验[1],将学习的测试成绩记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测试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试题库的建立也切实地减少了教师工作量,如出题及阅卷等工作都减少了很多。

目前,我们的网络课程仍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内容及网站设计仍需不断完善。我们通过结合自身在网络课程开发及准备的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时分析当前核医学网络课程构建的总体状态及进展,总结出以下几个关于网络课程构建的难点问题。

如何摆正网络课程在现阶段教学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同时结合关于网络课程应用及满意度的信息[5-6],我们建议网络课程的应用不可急功近利。首先,在课程构建及教学设施方面,大部分院校还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网络教学;另外,从教师角度来看,做好一门网络教学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长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最后,在单独应用网络课程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包括归纳总结能力在内的多种学习素质,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本科生相关学习能力仍很有限。部分高校根据学生层次差别设立了实验班,在实验班内试验性地尝试新兴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我们教研室也很赞同这种先在少数学生中采用网络课程完成教学任务的尝试。所以,各学校各学科应根据学校课程特点、师资储备及学生等多方面因素来确立网络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位置,并尽最大可能发挥其作用。

怎样培养出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的可用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大量的工作需要教师去准备,包括课件制作、课程录制、课前及课后内容的布置及学生互动等很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团队,一支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并能够不断改进创新的教师队伍。首先,培养一支教学团队远远难于培养一批学生,可能在多批学生完成课程时我们的教学师资队伍才构建成形。另外,师资培训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独立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需要校方以及科室真正切实地开展,并且能够真正不断完善师资团队的工作。综上,培养具备承办网络课程相关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当前绝大多数学院及学科开展网络教学的难点工作。

网络核医学课程的推广已经受到广大院校及师生的关注,但在课程建设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教师团队需要一方面积极参考其他院校的优秀方案;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师资及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从而构建出更方便实用的核医学网络课程,较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

摘要:为了满足当前核医学教学需要,网络课程的建立成为必然趋势。核医学网络课程的建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方法,同时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间实习及试题库等多方内容上面完善了核医学的教学体系,既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核医学传统教学向网络教学过渡的过程中,网络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而充分地发挥网络课程的价值意义重大。不断更新完善核医学网络课程资源,并注重师资团队的培养,才能使核医学网络课程惠及更多的师生。

关键词:核医学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少雁,左长京,王少海,等.核医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149-1150,1184.

[2]杜明华,钟瑛,杨小庆.核医学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174,199.

[3]陆克义,王洁,李险峰,等.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核医学理论的教学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14-116.

[4]叶夷露,朱一亮,胡珏,等.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构建和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24-25.

[5]王力,仇艳,牛素素,等.某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102-103.

3.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设计 篇三

【关键词】基础护理技术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37-02

一、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依据    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讨论等形式,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了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临床、社区和康复等护理工作。

2.课程定位与作用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职业技术课,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及第三学期,是在学生具备了公共文化课、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打基础的衔接课程,在专业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总学时160学时,理论56学时,实践104学时,理实比接近1:2.突现了以实践为主,理论实践并重这一特点。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健康教育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按着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能正确执行医嘱、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价值观;养成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

1.教材选取    教材选取了科学出版社周春梅主编的案例版《基础护理技术》,北京教育出版社齐秀桂、郭丽光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

2.教学内容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同时以护士执业考试及就业为导向,从病人入院、住院到出院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归纳,整合为现在的5个模块:入院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用药护理技术、危重症护理技术、出院护理技术。根据模块,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20个项目,如模块一入院护理技术包括从办理住院手续到护送病人入病区,准备病床单元,生命体征测量等七个项目。

三、教学实施

1.教学模式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的指导思想:“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突出了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了传统讲授、项目任务、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1)项目任务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本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均可使用此法。

(2)角色扮演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设置临床护理工作,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言语、行为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护患角色,为学生实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课程入院与出院病人护理、药物疗法等均可应用此法。

(3)案例分析教学法    是采用临床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本课程的危重症护理技术等内容均可应用此法。

(4)情境模拟教学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授、演示,在实训室通过模拟护理活动,掌握知识、技能。本课程的生活护理、出院护理等内容可应用此法。

3.考核与评价

(1)学生考核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理论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包括态度、出勤、提问、任务完成情况及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技能成绩占30%;理论成绩占50%。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分别由学院及系内教学督导教师、同行教师评价,学生网上评价的方式来综合评价每位教师。

四、教学资源

1.实训条件

校内:校内护理实训教学区分为3、4两层楼:拥有多间ICU及普通模拟病房、无菌操作室、形体室等且都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仪器设备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高级心肺复苏人、全功能基础护理人、电动吸引器、电动洗胃机、各种注射模型及气管插管模型等。

校外:本专业已拥有4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临床实习与优先安排就业的需求,分布于包头、呼市、北京、天津、河北、青岛等地区。

2.教学团队

护理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全部拥有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2人。另外还有来自附属医院的兼职教师6人。

3.现代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影音教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设校园网、链接相关网站,学生可以网上自学、观看视频、演练执业资格考试等。

五、教学效果与特色

1.教学效果

(1)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84%—92.21%;而且近年来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达 90%以上,目前区内外等都有我校毕业生。

(2)技能大赛屡创佳绩     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学生在参加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同年在参加全国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2.教学特色

(1)内容设计创新     按照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

(2)教学模式方法创新——项目任务教学及模拟临床综合实训     在教学中按着医院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早日熟悉临床的工作过程;并且使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使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对接,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3.教学改革思路

(1)需要继续建设稳定、专兼合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团队

(2)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教学内容进入医院见习从而进一步完善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4.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四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能更直观地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使理论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服务。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工业工程专业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制造型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业工程的核心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的使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最佳的效益。所以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作用不能被忽视,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环节,工业工程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选的课题是工艺流程优化。第一天到工厂参观,主要是收集一些资料和数据。刚开始小组每个成员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慢慢有了一点点方向。小组马上开了个小型会议,大家分头去收集资料、数据,尽量做到把有用的数据都收集到,使小组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高质量的进行。收集数据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大家在此次任务中都附有责任、义务。所以大家都不敢怠慢,各自开始自己的工作。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很多东西都不懂,但现场的工作人员和指导老师都能细心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在此感谢为我们课程设计做出贡献的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

5.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五

预算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房屋及其附属工程称为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是建筑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耗用的费用总和。人们对拟建房屋及其附属工程在建造前,对其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都得事先加以计算,以衡量自己有没有力量去建造它。因此,根据拟建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即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则称为建筑工程预算。根据设计阶段划分的不同、建筑工程预算可分为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统称基本建设预算或简称建设预算。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发展较快。而搞好建筑业的建设必须把握住三个主要环节,即设计、施工、预决算。在设计阶段,扩初设计必须编制概算,概算是控制工程投资的依据;施工图应作工程预算,它是设计概算的具体化,主要作用是为建筑产品定价;建筑工程决算最终确定工程的造价。建筑产品的价格涉及内容很多,如设计、施工、物质、物价、政策、运输等方面。正确地确定建筑产品的价格(即实际工程造价接近理论工程造价),不仅取决于上述因素,还与概预算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关。

我是2005级的学生,我们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学的是建筑工程预算,其他的相关课程都是服务于预算的,比如识图与构造、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等。我们管理系教研组精心组织,巧妙安排;抓基础重实践,遇到比较抽象的,老师就联系工地让我们实地学习。

尽管如此这门课程还是不太容易学会,我们在识图后还得懂施工工艺、熟悉定额、及相关计算规则。为此老师通过让我们作一定量的工程预算,通过做题来提高我们的应用定额及规则的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系既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不但有教师的演示,还有我们的亲自操作。运用我们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动手操作,使我们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为此,我们还开了预算软件课;通过手算与机算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计算速度,同时将手算与机算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我们在就业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顺利就业。学院开设专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需求更高水平的预算人才,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专业。

在毕业前一学期我系安排预算大作业和实习,这就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对我们要求相当的严格,我们的作业往往是改了又改;老师说了一定要让社会满意才行,预算来不的半点马虎,预算就是靠准确性、预见性来服务于管理的。

预算很重要,是工程投资和收费的标准。通常老板们很重视造价人员。原因很简单,你要是工作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他可能少赚几十万,或者白花了那么多钱。为了给自己节省,造价人员的待遇必然要高些。

在建筑行业里造价人员还是比较有发展的,首先属于技术人员,工作环境相对好,接触的人都是管理层。第二,造价人员结合实践经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很多有能力的造价人员都是在掌握工程经济运作的基础上,发展成成功的经营者的(一半以上的项目经理)。这也就是通常说的造价转经营。造价人员的基本技能是识图和算量,会算量就要求你必须懂得施工的技术,这样几年下来。可以说基本具备了建筑行业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学习起来信心百倍!

我们有很好的师资队伍,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预算这一专业符合市场要求;值得我们倍加努力,用知识成就梦想。

预算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市政工程概预算不仅是工程投资经济效果的一种技术经济文件,也是确定市政工程预算造价的主要形式。同时,它又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我们把理论和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市政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

以前从未接触过概预算课程设计,所以一听到老师说这个名词的时候心里很慌,不知从何做起。由于最开始没有借到定额,也不知道该怎样计算,所以动手的时候感觉心里有点乱,有点急。但是后来慢慢地调整了心态,把一切困难都化为动力。我们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工程。从没有做过到最后顺利的完成,可以算是一次大的进步吧,让我对概预算这个名词又多了一些实践性的认识,对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首先,对于套用定额,其实就是查阅定额表,这个还比较简单,但要解决设计中每个步骤的加减乘除问题,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所以必须仔细,不能有一点马虎。在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计价表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计算管道铺设计算的时候没有乘以系数,导致算好的结果全都错了;其次就是在措施项目清单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不知道各种费用的利率,不知道怎样查资料;再次就是各种项目清单,总说明,总封面等的填写、打印了,由于开始没有认真填写,导致最后重做表格;最后就是表格的装订了,没有按一定的顺序装订,乱放次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正式并且及时地改正了。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罗晓敏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但是靠着这两个礼拜的“学习”,渐渐地对这门课程设计产生了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完成它。

老师给的参考资料毕竟只是一个参考,设计这种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动脑筋。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

6.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六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通过这次为期近半月的课程设计,我们深感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多半是苍白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及时锻炼,那将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理工科本来就是一门集思维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好,思考、假设和实验验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通过很多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利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通过团队的协作,也培养了我们团结互助,相互协调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一个个问题解决。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也享受着这次课程设计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那就是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好实际问题,虽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也算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走向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模拟式的学习,我们加深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大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种学科知识窜联在一起,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以后的实践环节做铺垫,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有所掌握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协作,一起朝着任务的方向不断地奋斗,大家都很辛苦,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我们都深感动手起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亲自去解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修复了以往学习的很多漏洞。我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多参与这类型的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层面去,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才会更有声有色。要把我们学到理论知识的真正利用到生产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运用。

我们忘不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也相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们付出的越多,相应地收获也就越多。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在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学习,多多交流才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xx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乐!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信盈达刘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刘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信盈达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一、单片机课程设计总结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二、单片机课程设计感想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

整个设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教材管理系统,其程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很熟悉。因此可以说系统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通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助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我认为这个收获应该说是相当大的。一开始我们从参考书上找来了课题,但是毕竟是参考书,做到后来发现很多程序都是不完整的,这让我们伤透了脑筋。看着别的小组都弄得有模有样了,可是我们连一个课题都还没有定好。好不容易又找到了课题,可是结果还是很不尽人意。程序接线什么的都弄好了,调试也没有问题,可是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参考书毕竟只是一个参考,设计这种东西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动脑筋。然后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从平时做的实验﹑老师上课的举例﹑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辅导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应该说这是通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动脑完成的,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其中包含着快乐,也有辛酸。我们选的设计题目是“数字温度计”,大家都觉得这个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不然,做了之后,发现设计电路虽然简单,但我们认为它真正困难的地方是程序设计,但是在我们同心努力下最终完成了。

我们刚选该题目时,真的是一头雾水,硬件电路不知如何下手,更何谈解决程序那块,因为我们所学的都是单片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比较少。但是,我们三人也没偷下懒,迅速分工去查阅和收集资料。我们去了图书馆借一些参考书,上网找一些相关资料,并且请教指导老师。透过不断努力,最后把数字温度计的思路和模型定了下来并开始分一个人去焊接硬件电路,剩下的去整理和修改程序。

透过一番整理和修改后,在电脑上进行仿真,仿真成功后准备焊接电路板。在焊接电路板中,我们首先对硬件电路进行布局,然后确认无误后,在电路板上进行焊接,这个过程我们觉得是做得比较快的,以至于后面出现了虚焊的错误。

焊接电路板完工,细心检查后,进行通电测试。结果液晶LCD没有显示,透过检查,原先是LCD坏了,在换了块新的后,能显示显示值。但还有个问题是,当报警电路不会报警,在请教老师后,发现走动蜂鸣器的电压太低了,是因为串接了一个太大的电阻。然后,我们换了一个小电阻,但这时蜂鸣器却一向在叫,停不下来,但是,在我们三人的的细心检查下,原先是在放大电路的一端虚焊了,这说明我们焊接电路的技术还不够好。在重新焊接那端后,数字温度电路最后成功实现功能,当时我们的情绪都是无比兴奋和快乐的,因为我们两周的辛苦没有白费。

在完成单片机课程设计后,我们发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所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以至于还有一些功能不能被动完成。但透过学习这一次实践,增强了我们的动手潜力,提高和巩固了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个性是软件方面。从中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让我们认识到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多么重要。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齐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说怎样,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忙。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下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之后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齐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之后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十分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忙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必须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下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必须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最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就应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此刻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此刻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之后比赛,但是之后怎样样我就不明白了。汗。看来要多持续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十分有好处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潜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带给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在我们班里算是倒数几组完成的吧,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下来,我们又怎样会去在乎那个先后问题呢,因为对我来说学到的不仅仅是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和合作。此刻想来,也许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有着它更深层的好处吧,它不仅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知识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齐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单片机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些程序枯燥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单片机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两个星期前我们五个人还在为到底选那个课题而发生分歧,最后还是在龚老师的耐心分析和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的选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困难的多

过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十分需要耐心和精力在两个星期后的这天我已明白课程设计对我来说的好处,它不仅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潜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同学间的团结,虽然我们这次花去的时间比别人多,但我相信我们得到的也会更多!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超多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单片机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能够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如:CAD制图、汇编语言、模拟和数字电路知识等。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后,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务必做到:在设计程序之前,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明白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善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

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就应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带给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德,但我们就应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

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潜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我们透过查阅超多有关资料,并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经验和自学,若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及时请教老师,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用心的影响。

透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好处,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

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透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在小组同学的帮忙和讲解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

7.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七

1 创新教学内容

目前, 很多职业学校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教材和实践往往不能很好的衔接。在这种情况下, 想要实现学生的理论和能力的全面综合培养, 就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

1.1 整合课程内容, 加大实践教学学时。

强化实训深入企业进行社会调研, 根据各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设置和需求进行职业岗位结构和能力分析, 以及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出严谨的理论能力目标和详尽的实践能力目标, 将能力目标逐项分解, 制定出若干个能力单元, 根据能力单元进行整合教学内容, 再对每一个单元细分出多个任务, 对照任务逐一完成。教学内容上大胆的打破了教材中的章节体系, 实行以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教学体系, 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具有五年制高职理念和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学时制定上, 合理侧重实训教学学时, 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就使学生从只知其所以然, 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转变成既知其所以然, 又会实际操作。这样, 学生毕业后, 能迅速的在相应的会计岗位进入角色, 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 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1.2 按照整合的教学内容编制相应配套的基础会计习题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等, 形成课改物化成果。

这样就可以随时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该习题册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是动态使用的, 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修订、增补, 使之日臻完善。

2 创新教学方法

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 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得当的教育方法可促进教育内容的变化发展。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引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讲授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学生对本学科有一定的认识的时候, 引入案例或情境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感观上对本学科有了解和认知,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同时, 可以在教学之余,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走进企业单位的机会, 切身体验真实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流程, 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设下铺垫。具体做法如下:

2.1 提供情境, 实现自主探索。

在基础会计课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需解决问题的案例, 指导学生开展探索, 动手去解决问题。比如, 在学习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时, 可以提前将填制会计凭证的知识予以讲述, 首先教师根据经济业务发生而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 编制会计分录, 再填制在记账凭证上, 让学生进行观摩。其次, 提供其他的经济业务发生时所产生的原始凭证和空白的记账凭证让学生自己填制, 这一过程突显了学生自主探索, 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

2.2 搭建合作与互动的平台。

学生能通过合作与互动表现自我、实现自我,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该课程的学习中,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学习的形式。如学习单元五会计账簿时, 先让学生根据基本技能实训某一案例的10笔左右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 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还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提供了知识储备, 然后在课前提供账簿登记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观摩。教学时, 发放空白账页以4人分为一个小组, 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人员、会计主管、审核人员, 各自进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及对账、结帐的模拟实际工作, 并通过展示各组的凭证、账页登记情况进行组与组间的讨论评价, 并进行过程考核。这一教学方法下,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专业环境,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专业氛围, 进行职业模拟。学生知道了账务处理的各个过程。最后, 教师进一步补充登记账簿时需注意的事项, 那么, 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3 改革考核形式, 结合过程考核

改革考核方式, 突出实践环节, 侧重实践考核,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由过去的纯理论考试、阶段测验、平时成绩, 改变为现在的理论+实践的综合考试、每学完一个单元进行的操作过程考核, 并结和平时成绩, 使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共同成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贴近。

3.1 改革考核形式。

采取教考分离, 笔试与分单元的过程考核相结合, 笔试与过程考核比重为6:4。随时进行, 其中过程考核不提前通知, 目的是检验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让学生紧张起来, 保持高度清醒, 扎扎实实的掌握每一单元涉及的任务和实训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打破以往只看重理论考试而轻视实践能力, 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只需对知识理解, 并加以灵活运用。

3.2 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从已发习题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中采用随机抽取, 抽取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考试试卷, 其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类题目的分值各占50%。考试结束, 按考试标准批阅试卷、进行考试综合分析。

摘要:基础会计是职业类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长期以来, 很多会计类专业学生, 在毕业以后很难马上胜任会计工作, 经常由于这些原因, 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必须对基础会计这一专业入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幼凤.浅议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2004.5.

[2]涂云友.整合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升会计执业能力[J]1会计之友, 2006, (10) :71-731.

8.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篇八

一、课程设计的选题

高级技工班和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的时间相对短、内容少,而且本课程是《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和《工程力学》的后续课程,其中糅合了机械类专业课程中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机械设计几个部分的内容,所以学时较短,理论深度也不够。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学生情况及设计课时数少(两周)的情况,在选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课程设计选题要和课程紧密衔接,以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的覆盖面宜宽而广,不宜窄而深。同时要注意由于“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故题目的内容应尽量避免涉及学生没学过的内容,以免学生在其他方面消耗过多的时间,而影响了对课程设计主要内容的学习。

2.题目内容要新颖实用,以激发学生兴趣

课程设计的时间短,又恰好赶在期末考试之前,枯燥无味的题目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注意选择实用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中高职班的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周的机械加工操作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对设备使用熟练,但是对原理却并不了解,所以很愿意学习以摸清其中的奥秘。

3.题目难度要适中,避免过易或过难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因此所选择的题目必须保证在10天左右能够完成。如果过于简单,则题目综合性不够、范围过窄,无法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如果过难,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过分依赖教师,加重教师负担,同时也会使教师陷在某一问题的时间过多不利于对更多学生的答疑解惑。

根据上述选题原则,我们开设并逐步完善了两个课题:①一般用途的单级齿轮减速器;②一般用途的外啮合双齿轮泵。这两个课题既体现了上述选题原则,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题目①包含了本课程中传动比的分配,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设计、齿轮的设计和强度校核、轴承的寿命计算和各种标准件的选择,所应用的知识不超过本课程范围,而且在今后生产实践中也非常有用;题目②中也包含了轴的选材、轴的工作能力的设计、齿轮的设计、泵体的结构设计,尤其注重密封的设计等内容,这些知识点依然在我们所学的范围之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当然由于课题的规模较大,与平时学生所做的设计作业不同,所有的细节完全由学生设计是有难度的,因此将参考的箱体结构提供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读图要求,让学生在读图过程中了解各个结构的用途,提高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实施

1.课程设计的总体介绍

学生初次接触课程设计,常常对任务毫无头绪而无从下手,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在课程结束后、课程设计前,都要对课程设计进行总体介绍。给学生讲清什么是课程设计,为何要搞课程设计,怎样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常用设计方法等。对学生我们提倡“少问多思”,要求理论概念清晰,所用依据可靠正确,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温故知新,还要培养团队精神。为了能准确反映课程设计成果,锻炼学生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要严格规定课程设计内容:一级齿轮减速器或齿轮泵的装配图一张(1号图样);零件工作图1~2张(轴类或齿轮工作图,用2号或3号图样);计算说明书1份(10~12页左右)。使学生明确怎样做,有效避免拿到设计题目无从下手而浪费时间的情况。

2.时间安排

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时间定为两周,除去周末,有十个工作日的时间。时间具体安排见表1。

整个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工具,对任务书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仔细观察各种减速器和齿轮泵的结构和型式,比较优缺点,以便选择一种最适当的结构和型式,拟订设计步骤和进度。

(2)第二阶段即初步设计计算阶段,是学生最感困难的阶段,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就非常重要,按具体的设计要求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是顺利进行课程设计的关键。在这个阶段,指导老师要多做示范,具体指导学生怎样查阅资料、如何选择电动机、分配传动比,计算各种初始数据和绘制整机布置简图。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教师多讲、学生多听。

(3)装配图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考验和锻炼制图基本技能的阶段。首先考虑图面布置,使视图和各种技术数据在图面中不过于拥挤,也不过于稀疏。然后就可以就要绘制整机的装配图了,在完成三个视图的过程中进行轴系零部件的选择和结构设计。草图完成后,经校阅、修改并由指导老师审核后进行描深、加剖面线,最后标注尺寸和配合、列出技术条件、编写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这个阶段是对前阶段专业课程的温故知新阶段,也是整个课程设计的主体阶段。需要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并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这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可以说整个课程设计已经进行了大半。

(4)根据装配图和计算数据绘制零件工作图,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上一个阶段的延续。

(5)整理并编写计算说明书。说明书大概需要10~12页,内容包括:封面;评定表;设计任务书;目录(标题、页次);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附传动方案简图);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轴的设计计算;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方式的选择;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设计小结(简要说明对毕业设计的体会、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等)以及参考资料(资料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一是装配图中零件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尺寸和标准是否正确、视图布局是否合理、图面是否整洁等等,占总分的40%;

二是为防止抄袭现象,在审核过程中老师要准备10个问题,让学生当场予以解答,以考核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占总分的30%;

三是设计结束后要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作为整个课程设计评分的书面依据和存档材料。主要考核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传动比分配是否合理、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是否符合要求、标准件的选择是否正确、书写和装订格式是否规范等,占总分的20%。

四是日常考勤占10%。

五是考核等级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和不及格(60分以下)。

四、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根据这几年来的实际操作,对课程设计过程的效果分析如下:

1.考核成绩统计(见表2)

2.考核情况剖析

(1)合格率为94%,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先前所学的相关课程进行了良好实践,完整了相关知识体系,能够达到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优秀率近15%,这和机械设计基础的考试成绩优秀率8%左右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又有一部分学生理解和把握了机械设计课程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

(3)不合格率为6%,在巡回指导和最后考核过程中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主要在于态度不够端正,前阶段课程的基础很不扎实,制图基本功薄弱,知识点没有能够真正掌握和领会。

3.主要问题

(1)由于学生缺少实际生产经验,在课程设计指导书上给出了设计要求,指导老师也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学生就基本照搬老师的讲解,在传动比的分配和相关参数的选择上往往比较盲目,或基本遵循中庸原则,缺少灵活性。

(2)在装配图的设计中,指导老师也会给学生相关的参考图册,学生依照图册结构进行设计,缺乏创新,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中也缺乏自己的见解。

(3)在传动零件的强度计算中,学生多是照本宣科,按步骤机械计算,对于公式的理解和公式中参数选择不能真正领会。

(4)在润滑和密封中,润滑方式的选择和密封件的选择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说不出选择的具体理由,存在着盲目的现象。

(5)课程设计是分小组进行,同一个小组完成一组原始数据的设计,这使得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主动思考完全依赖同组的其他同学。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完成以上的课程设计加深了所学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开阔了视野,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的补充和检验,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的有关理论和实际知识的能力,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和运用,完整了知识体系,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加强和发展,并将理论知识加以实际运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方面得到了综合训练,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不能忽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需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使课程设计在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上一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下一篇:祥云县规划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