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作文

2024-11-17

竹石作文(通用9篇)

1.竹石预习题 篇一

1、背诵古诗。

2、思考:

(1)、花中四君子指

(2)、岁寒三友指

(3)、查找有关作者郑燮的资料?

(4)、题目:(竹石,指

(5)、试着用通过预习你读懂了那些内容?

我读懂了,(词)

我读懂了,(句)

我读懂了,(整首诗意)

(6)、解释词语:

立根:

破岩:咬定:

“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像紧紧地抓住岩石,像牢牢地

咬定青山,像紧紧地攀附岩层断面。

(7)、长在岩缝中的竹子要不屈服于什么呢?

(8)、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9)、请你找找古今似竹的人,并了解他们的相关事迹。

2.竹石说课稿 篇二

金涌浩

一、教材分析

《竹石》这首诗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二、教学目标

第三学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本节课我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三、教法和学法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古诗的方法,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能从表面上理解诗意,但要理解作者刚正不阿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需要从作者的资料、时代背景入手,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蕴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1、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主要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走进古诗,感悟作品的内在蕴涵,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学法: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抓住关键词来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结合作者的生平,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一说自己了解的竹子和作者的背景信息

(二)、诵读古诗,体验情感。通过齐读、指名读、跟视频读、老师范读等方式熟读古诗,通过指导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三)、抓住关键词感悟竹子和诗人的品格。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品格来写人,在教学中让学生想象竹子生长的环境,总结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四)、课外拓展,收集和展示课外关于竹的诗,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巩固和背诵

(六)、小结全课

3.竹石翻译和原文 篇三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4.竹石教学设计 篇四

泉溪村小学张朝霞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郑燮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诗前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历代名篇佳作,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其精妙的语言、精练的表达、深远的含义和奇妙的想象值得我们学习,诵读古诗词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效果。这节课咱们上13课古诗二首。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看几幅图,说说你的感受。

竹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坚韧不拔,所以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我们学过写竹子的古诗吗?

对,我们已经学过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郑燮呢?

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郑燮写的赞美竹子的诗。(板书诗题)《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什么叫题画诗呢?我们学过哪些题画诗呢?

同学们想学懂学好这首诗吗?你认为怎样才算学好古诗呢?

(二)学古诗

1、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1)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选几名学生朗读,大家评议。注意(1)“劲”有两个读音,诗中读jìng。(2)七言诗的节奏组合当中,只有“二二三”这种形式常用。(划出节奏)

听课件播放范读,学生再齐读。

自学中你有哪些疑惑呢?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如:写竹的诗怎么题目为“竹石”。

3、理解诗意

先请学生说出每句诗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写得精彩?说说理由。

朗读你最喜欢的诗句。

4、理解诗的主题

学生回答师总结:《竹石》描写了竹子扎根岩缝中坚忍不拔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5、学习写作方法

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喻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词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6.怀着对竹子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

7、背诵古诗。

(三)学诗后

1、你觉得这节课你学得怎样?谈谈你的感受或收获。

2、欣赏郑燮的墨竹图。

3、出示郑燮写的另外几首写竹的诗,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

板书

13古诗二首

竹石 咬定

竹立根人

坚忍不拔坚劲刚直不阿

5.《竹石》古诗赏析 篇五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翻译: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6.《竹石》读后感 篇六

这两天,我又读了郑板桥的《竹石》。它让我看见了大风大雨中百折不挠的竹子,以刚毅的精神力量战胜了风雨,顽强地在岩石中茁壮生长。

竹子之所以能顽强的生长,是因为它有刚强的生命力,具有百折不挠的.品格。如果竹子惧怕风雨,在飘摇的风雨中不坚持,或者坚持不住,就有可能成为折竹断杆了。

翻开中华千百年的历史,哪位英雄人物,哪位专家学者,不是经历过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而成功的!如果他们半途放弃了,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这些人靠着刚毅顽强,取得了历史上的成就。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不就是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发明了电灯电话吗?要是爱迪生放弃了,就不会有今天的电灯电话了。

我们班也有这种事例。有个同学学习成绩很差,甚至有人耻笑他。可是,他不怕耻笑,不断学习,顽强进取,最终成了班内的尖子生,同学们无不为之敬佩。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顽强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朋友,记住:

7.课文竹石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航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谁给我们回忆下这个故事?

(说的就是清代著名大画家郑燮画竹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感知体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 破岩 千磨万击 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学导互动,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 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读着这首诗,我们只是看到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样几个故事。

2.阅读有关郑燮的故事。

3.读了故事,请你谈谈此刻的感受。

4.小结郑燮竹子般的形象。

5.现在你明白郑燮为何如此喜欢画竹,为何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的《竹石》诗呢?(小结:诗言志)

6.推荐阅读郑燮的另一首竹诗: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五、板书设计: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8.竹石阅读答案 篇八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9.《竹石》教学设计 篇九

舒兰市第四小学 范庆玲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个生字“燮”,认读词语“千磨万击 坚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依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

3.结合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教学难点:结合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人生态度。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说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花中四君子分别是什么?(梅、兰、竹、菊)是啊!正是因为它们是花中的君子,所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把它们作为自己吟诗作画的素材,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一幅以竹子为题材的著名的画作: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竹石图》。你们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对了,就是郑板桥,郑板桥的原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后人们都喜欢叫他郑板桥。郑板桥还为他的这幅《竹石图》题了一首诗名叫《竹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题画诗《竹石》。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运用古诗学习六步法来自学这首诗,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二、汇报交流,展示预习所得。

(一)检查第一项作业:一读扫生字 老师检查的第一项作业是:一读扫生字。

下面我找一名同学来汇报一下对这些词语的自学情况。其他同学注意倾听。⒈指名认读,强化训练。(侧重中下等生)大屏幕出示:郑燮 坚劲 千磨万击

2、朗读古诗,确保正确、流利。

生字障碍已经扫清了,现在老师找同学来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检查第二项作业:二读明韵律 读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韵律,即诗的节奏及韵脚。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第二项预习作业:二读明韵律。

1、找出韵脚,重读韵脚。

谁能说说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那么他们压的是哪个韵母呢? 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韵脚要读的怎样?

下面我找两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的时候要突出韵脚。

2、合作交流,明晰节奏。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应该按照怎样的节奏来读呢?谁能说说你的看法?谁有不同意见?谁还有不同意见?

下面我就分别请几名同学来按照这些不同的读法来读一读这首诗,大家要注意倾听,思考,你认为哪种读法最适合这首诗?

最终确定:本首诗的第一、二、四句按照223的节奏来读,而第三句按照43的节奏来读:理由是前两句是写景的要慢些读,给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而第三句要快些读,来读出一种气势,表达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含有韵脚,所以要和一、二句的读法保持一致。

下面我就请几名同学按照这样的节奏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的时候节奏要读清楚、准确。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韵脚,明确了节奏,现在老师要提高朗读的要求了,那就是,既要突出韵脚,还要读准节奏,谁愿意来试一试?大胆一点,我们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看谁读得好?大家可以在下面先练习练习。(找两名同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检查第三项作业:三读晓诗意

大家读得真是太棒了,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老师来检查第三项预习作业:三读晓诗意。

⒈明诗人,晓诗风。

下面老师找同学来汇报:诗人小档案,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补充。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以卖画为生,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⒉解诗题,晓背景。

诗题《竹石》是什么意思?

那么诗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

郑板桥,诗人,也是画家,曾做官多年,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救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毅然辞官而归。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这首《竹石》就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作于他73岁零4个月。⒊依注释,晓诗意。

(1)出示注释,释疑问难。(2)依据注释,汇报诗意。

(3)前两句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你还有什么补充?

(4)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生长在石缝中的竹子,经历了无数的打击和数不尽的磨难,可它仍然顽强不屈地挺立着。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速来读呢?(坚定地语气、稍慢的语速来表现竹子顽强不屈的精神。)找两名同学来读。

(四)检查第四项作业:四读悟诗情

1.适时引领,感悟明志。教师过度语:听了同学们的朗诵,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株傲然挺立的风雨中的石竹。那么,能诗善画的郑板桥表面上歌颂了竹石坚定顽强、不畏艰难的铮铮傲骨,他内心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呢?谁能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来谈一谈。

教师:诗人借赞美石竹,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的品质、以及不向恶势力屈服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种写法我们把它叫做?(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以前我们学过的许多古诗也运用了这种写法,大家听老师的提示来接着朗诵,好吗?

(1)师:吾家洗砚池头树,生: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听了大家的朗诵,我体会到了诗人借赞美墨梅,表达了自己不想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

(2)师:千锤万击出深山,生: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从大家的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诗人要像石灰一样,不怕牺牲的精神、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师:大雪压青松,生: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听了大家的朗诵,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株傲然挺立在风雪中的松树,也想象到了诗人那不屈不挠、坚韧高洁的品质。

2.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在读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语调和语速来读呢?

对了,我们要用高升的语调,突出韵脚,读出气势。

(五)检查第五项作业:五读赏评析

同学们接下来老师检查第五项作业:五读赏评析,在这首诗中你觉得哪里写得最好?为什么?

师:怒吼的狂风,肆无忌惮地吹刮着这山间的石竹,吹得它左右摇摆,甚至难以呼吸,可是它仍然坚强不屈的傲然挺立着,因为它一直在心底高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大诗人郑板桥为官期间,一心为民,可是他却因受灾期间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而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最终被罢免了官职,只能回家依靠卖画为生。但是他依然保持着正直倔强的铮铮傲骨,那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不断高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战争时期,叶挺将军被捕后,敌人采取了无数的办法来诱惑他甚至拿死亡来威胁他,可是他依然顽强不屈的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斗争。那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无数次地高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因此,这句诗已经成为了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绝不向困难低头的励志名句,这句诗也就自然成为了本首诗的“诗魂”。

(六)检查第六项作业:六读成吟诵

学了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株坚强不屈、傲然挺立的竹子,更认识了一位正直倔强,顽强不屈的诗画家。

相信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能更好地朗读这首诗,那就让我们一起配上音乐来朗诵这首诗吧!

三、拓展应用、巩固学习成果。

下面老师布置一项自学作业,请大家运用古诗学习六步法自学郑板桥的另一首诗:

《 题画 》

清郑板桥

上一篇:淮北农村商业银行下一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