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的邂逅美文

2024-09-30

与月亮的邂逅美文(共8篇)

1.与月亮的邂逅美文 篇一

秋风抚摸脸颊的季节,有幸与舒兰作协和影协的采风团队一起去上营镇二合村的花海采风。漫山遍野真是花的海洋!格桑花像纯净的少女,向阳花笑靥盈盈。我一下被远山上那大片步步高花吸引,沿着山坡向上疾奔。同伴问我为啥那么喜欢步步高?我告诉她,那是我生命里一段美好的邂逅。

养花可以怡情,而现在的我并不刻意养花。我不喜欢温室娇花,也不喜欢那些浓艳张扬的色彩。我还是少年时曾在自家园子里养过步步高花,后来考学离开家,以至于成家立业十几年的光景里没再养花,一是没有园子,二是心里容不下别的花。

直到有一天,一位初一学生送给我一个拇指肚大小的仙人球,伤心地告诉我是他母亲遗弃的(应该是剪枝),我不忍再伤孩子纯真的心,才漫不经心地“收养”了它。谁料它不仅活了,而且八年后竟然开了花。

花骨朵并不惹人眼,如同旷野里的“毛骨朵”花,颜色灰绿。后来看到花骨朵在圆球的半身腰间平空里斜着向外、向上伸展,可它却能擎起高贵的头,那柔弱中竟透着一股刚毅。开花时更让我惊讶,花儿洁白纯净,花瓣齐整却不呆板,透着精气神儿,似乎浸润着漫长等待后的温馨与愉悦。那一刻,我蓦地心生爱的涟漪,竟会为只有一天多的花期而遗憾不止。于是就想精心打理它。转念一想,我何曾悉心照料过它呢?几乎连土壤都很贫瘠,仅仅给它一个生存的机会而已,它是凭借自身的顽强在这“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开花。自此,我喜欢上这阳刚坚毅,高雅大方的仙人球花。

人,有什么样的岁月,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罢。

我淡漠了养花的情趣,与花邂逅的历史却刻骨铭心。

我九岁之前父亲还在,院子里常种扁竹莲、芍药、大丽花等多种或雍容或淡雅的花。大丽花一大簇一大簇的,热烈而繁盛,花期也长,真是名副其实;大芍药粉的红的,或浓或淡,花树向上,亲和朴素,园子里到处都是。一到夏季满院子的灿烂喜庆。我常在花前流连,捕蜻蜓捉蝴蝶,那美好的情景至今萦怀。

九岁,成了我人生的分水岭——我的父亲突然离世,我们一家跌入无底深渊。母亲带着七个儿女艰难度日,朝不保夕,家里再听不到欢声笑语,尽管母亲勤劳俭朴,我们还是常常食不果腹,院子里当然也没了繁花,偶有几棵自生的芍药,大概是母亲为了纪念父亲而没舍得铲除吧,所以幸存着,给冷寂的院落一点温暖。那以后,不知怎的我幼小的心灵竟渐渐对那些繁盛的色彩产生抵触,尤其像父亲棺木那样的大红,红得叫人惊悸!

孩子的岁月再苦,也没有大人那般艰辛。一转眼我步入了少年时代。许是少女的初心萌动,看见人家院子里花团锦簇,心生羡慕,便要了一些花种撒在屋前园子的角落里。可刚出不久被二哥当草给铲掉了,我遗憾但不伤心,也许我注定不该养花。

谁知侥幸剩下十几株“步步高”花,也许幸免于难吧,能存活下来得多么感谢上苍,她竟活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

花长得蓬勃旺盛,花如其名,支支旁逸斜出,再节节向上伸展,争而不傲;花瓣重叠,美而不娇,艳而不妖,庄重大方。就那么十几株花,却颜色各异,单一个粉就深浅不一,红也是浓淡相宜——红得不那么刺眼!我最喜欢的是黄中透着绿,白中蕴着黄的。步步高花给我的生活重新着了相宜的色彩,那向上的精神让我敬佩,她成了我的初恋。

美好的事物给贫困的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那时我的家境困顿,能上学已经很勉强了,尤其在那知识青年都到农村“大有作为”的年代,我一个农村女孩子,因着读书被邻里婶子大娘嗤之以鼻:“不懂事”,“不体谅她妈”等等。我默默地承受着,因我酷爱读书。只要有书读,再苦再累我都能坚持,哪怕压抑妙龄少女对美的渴望——就那样整天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人群里羞涩的穿行。

十四五岁的女孩子,生产队里春种夏锄秋割冬藏,我哪样农活都干过。所有的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都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得上学的“资本”。我学习很刻苦,白天不辍劳作,晚上秉烛夜读,或闻鸡而起。花开时节坐在花前晨读,看着那花叶、花蕊中滚着露珠蓬蓬勃勃的样子,心里久违的跃动,我被花儿鼓舞着,读书更有了劲头,我如花儿汲取阳光雨露般汲取着知识的营养,苦而快乐着。

岁月告诉我,物质生活再贫乏也不能枯萎了精神世界。每当我疲惫难耐时看看步步高花就会心生希望、信心和勇气。我常对她倾诉心语,我懂花语,花知我心,我们一起顽强生存着。

花终归是花,像我一样也会脆弱,在暴风骤雨的袭击下也会被摧残得遍体鳞伤。风雨过后,她总会振作精神,自己抚平伤痕累累的心,带着疤结坚强地再生,洒脱生动地在那个角落里活出自己的风采。她心里有一个念头:有生命,就要灿烂;活,就要勇敢顽强!花的刚性浸润着我的灵魂。那年,我第一次那么精心采摘花种收藏。

初中毕业,全乡名列前十的好成绩,高中录取通知书——我苦尽甘来的印证,而我却要和它诀别——从我走出考场就已经决定辍学,我亲手揉碎了自己的梦。我实在不能再靠吸母亲和兄长的血来实现读书梦!我还有三个弟弟,我要接过大哥手里的接力棒,我还有责任!

那天,接过大哥拿回来的录取通知书,看着母亲欣慰的笑容,我的心揪着疼。寒暄过后我悄悄来到我的步步高前,泪水夺眶而出,我读书经历过多少个星陪夜伴,多少次田间地头,承受了多少的冷言冷语,衣服破旧不堪,躲闪过同学多少次鄙夷的目光……泪水打湿了通知书,我仿佛在凭吊我没有色彩的少年时光、凭吊我苦难重重的青春年华、凭吊我即将断送的美好前程……我的泪,让花儿也萎靡——人生中经历太多伤心事,而那次是父亲去世后,以至到今天都是我最伤心的一次!

开学的日子到了,我依旧在生产队里劳动,上学和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初中班主任得知消息,三度家访,老人家语重心长,家人为之感动,二哥在刚成家盖房子举步维艰的状况下硬挤出十元钱,我“被迫”读了半年高中。因我没机会去劳动挣钱了,所以终于彻底告别学校!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话我深信。辍学回村劳动,仍不辍读书学习。那年月读书没有苛求,只为心灵的滋养。一年后(1980年)的正月,我应考被村里聘为民办教师,我终于学有所用了!同一年,我又将家里破旧的茅草房翻盖成三间砖瓦房——解决母亲和弟弟们的后顾之忧,之后又开始艰难地自学着高中课程。生活再忙碌,我没忘记在新屋前种上步步高,她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物。

上天总会眷顾勤奋的人,我的命运不断出现转机。四年时间里,我还完了盖房子的三千七百多元债务,帮三弟成了家。我也终于等来机会考取了舒兰师范学校。幸福来得叫我措手不及。已经五十多岁、刚强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第一次在我眼前泪雨涟涟,我相信母亲不会再有苦涩的泪,那泪眼中分明透着喜悦与欣慰。

在那荆棘重生的岁月里,得益于母亲、大姐和两个哥哥鼎力托举才有我的今天。大恩,怎谢!

那一次,我这个被生活磨得心都硬了的女子在花下悄然落泪了……

那天清晨,我一如既往来到花下,我抚摸着她的干,她的枝,她的叶,她的花,俯下身子深情地嗅着花香……一阵微风,花儿轻抚我的鼻翼,似乎在向我致意,我不禁泪如泉涌,干脆放纵自己,一任心头郁积多年的辛酸苦涩的泪水在花儿面前纵横流淌……我的步步高啊,感谢你捧晨露送花香,润我苦读之心;赠信心赐勇气,携我跋涉前行;逆狂风迎暴雨,助我一路坚强!

步步高长在我的岁月里,开在我的心上!

公众号:咱们村

2.与月亮的邂逅美文 篇二

(一) 拓展阅读的概念

拓展阅读, 就是以文本为中心, 拓展阅读相关的作品。可以从节选的文本拓展到读整篇文章或者整部作品;从文本拓展到与文本内容相似或者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文本拓展到阅读作者的其余作品;从文本中所写的一个人物、一种景物、一个事件、一种细节、一种写法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字也可以拓展到阅读有关的作品。

(二) 拓展阅读的作用

1. 拓展阅读可以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

拓展阅读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 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中, 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2. 拓展阅读可以开拓学生思路, 激发创意

拓展阅读通过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涌现创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进而走出文本, 运用文本。

3. 拓展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人生

活到老, 学到老, 当阅读成为习惯, 当阅读成为享受, 学生的阅读人生会更精彩。通过大量的拓展阅读, 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体会中华汉字的美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这一目标的达成, 与语文教师的引领与推动分不开。不管是课内的拓展阅读, 还是推荐的课外拓展阅读, 都需要教师不断创设阅读情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我们要让学生们在广泛的阅读中生成智慧, 引发思考, 开阔视野, 用文字浸润生命, 用文字传承美好。

二、“语用”的概念及意义

(一) “语用”的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此, 我们所说的“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 它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运用能力。

(二) 重视“语用”的意义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在处理教材时, 教师不但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把握文本的内容, 体会情感, 而且要十分关注语言的形式、表达的方法。因为只有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 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语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与“语用”的关系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着眼于课堂、着眼于教科书的做法, 提倡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这个开放, 既指思想上的开放, 也指教学内容适度合理的拓展。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需求, 对文本进行延伸性和拓展性的阅读, 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拓展阅读, 比如, 相关文本的补充、相似文本的比较、节选文本其他内容的介绍、相关信息的链接等, 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语文文字的运用能力。

正如崔峦老师所言:“要把推进儿童阅读作为自己的分内职责。用教科书教阅读, 有不小的改革空间, 但毕竟是有限的, 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 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主动提出困惑和问题。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正如尼采所说:“谁要学习飞翔, 必须要学习站立、奔跑、跳跃和舞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定要靠学生亲力亲为的语言实践不可。

四、拓展阅读与“语用”的美丽邂逅

听、说、读、写都属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范畴, 下面笔者结合六年级下学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拓展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 听, 提高阅读水平的好方法

良好的倾听习惯, 专注的倾听品质, 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种好方法。倾听带给学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纯粹的阅读文字。学生听得懂的语言, 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要丰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文本内容, 以听的形式进行恰当的拓展阅读, 也不失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好方法。

1. 以激发兴趣为目标的听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外国名篇名著”单元, 本组课文包括两篇外国短篇小说, 两部外国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只介绍了梗概和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我在教学这两篇课文前, 调查了已经阅读过原著的学生有哪些, 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找出作品中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 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课堂上, 学生们有的围绕《鲁滨孙漂流记》交流了鲁滨孙遇险岛上的经过, 包括建房定居的过程、养牧种植、救“星期五”的经历;有的围绕《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了汤姆·索亚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试胆量的经过, 到岛上当“海盗”的经过, 到鬼屋寻宝的经过等。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 听后, 他们更加关注人物的命运, 不仅在课内认真听, 课间积极交流, 而且在课外能主动拓展阅读原著, 写好阅读感悟。

2. 以积累语言为目标的听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第一则《学弈》出自《孟子·告子》, 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比较浅显, 强调了“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在学完全文后, 我请学生们配乐欣赏了孟子的名言“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等名言, 在优雅的乐曲声中, 认真倾听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起来。我又顺势给他们补充讲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 下课时, 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些拓展的孟子名言。

第二则《两小儿辩日》一方面表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 说话有理有据,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圣人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本学期的必读书目《论语》, 我拓展出示了孔子名言“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过”“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等, 我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给学生们听, 学生们自觉跟读, 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名言。

3. 以巩固知识为目标的听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是介绍民风民俗, 每篇课文的作者均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介绍。例如,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为了巩固并让学生习得这些不同的说明方法, 在学完全文之后, 我拓展设计了一个听的练习。

我给学生们朗读了《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个片段:“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高28米, 面积2 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 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 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 装饰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 金琐窗, 朱漆门, 同台基相互衬映, 色彩鲜明, 雄伟壮丽。”以及《话说琥珀》中的一个片段:“有一颗琥珀, 仅有2.8厘米宽, 里面含有62只昆虫, 分属6目14科, 堪称‘琥珀昆虫园’。”让学生们分别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以及它们的作用。学生们在紧张的听和思考过程中, 巩固了各种不同的说明方法。

(二) 说, 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

说, 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在课堂教学中, “说”有各种形式, 比如常态的问答、口语交际、交流搜集的资料等。我们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语言使用是否准确、生动、鲜明、流畅、严谨、有条理。

我们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 开展拓展阅读, 进行说的训练, 比如, 讲故事、介绍作者、介绍作品等。在说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 突出重点说;对比原文说, 说出理解, 说出感悟。

1. 以“说”代“读”, 促进理解

有些课文浅显易懂, 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讲读, 可以结合对文本的理解, 拓展阅读同类型文章, 出示几个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促进理解。

比如, 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桃花心木》之后, 学生们习得了“借物喻人”这一种表达方法, 懂得了课文是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时我拓展出示作者林清玄的另一篇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让学生们在自主浏览的基础上说一说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生很快就发现这篇文章也是运用的“借物喻人”的手法, 借百合花的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来比喻人。说明白了, 也就代表读懂了, 不需要再一次又一次地读。

再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顶碗少年》这篇课文通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说明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的道理。在学生感悟道理的基础上, 我拓展出示了另一篇同类型的文章《“成”与“功”》, 让学生迅速浏览全文,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说一说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用了几个事例来说明?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很快就明白了文章说明了“成功来自于艰苦的奋斗”这个道理, 用了4个事例:王羲之和洗砚池的故事、滴水穿石的事例、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的事例、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的故事。说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思考、表达的过程。一个人的说, 会引发其他同学更多的思考, 最终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

2. 以“说”代“写”, 说写结合

虽然说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是“写”, 但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以“说”代“写”, 说写结合,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匆匆》这篇课文, 文笔优美, 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以及自己不甘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人生态度。

课文中可以仿写的点很多, 比如:“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个排比句式可以设计小练笔:

再比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这个比喻句式可以设计小练笔:

在结尾我还设计了拓展阅读《明日歌》,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自己学习的感受。

后来根据课堂实际教学节奏, 我将后面两个写的环节调整为口头说一说, 同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时间流逝的匆匆, 懂得了要珍惜时间。

3. 以“说”代“练”, 减少负担

新课标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提倡多读、多写、多积累。确实, 采用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简单可行的语言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切不可顾此失彼, 要掌握好练习的质与量, 适当的时候, 我们可以以“说”代“练”, 减少学生的负担。

比如,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关于“人生感悟”的课文后, 我拓展阅读了选读课文《养花》, 设计了八道练习题。

笔者最初的想法是选读课文以练代讲, 节约时间。后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练习设计量过大, 因为虽然是以练习为主, 但是必要的阅读、梳理、交流还是不可缺的。所以我根据课堂教学实情, 将第1~5题全部改为口头说一说的形式。虽然没有通过书面作业形式实际检测到每名学生是否真的掌握, 但通过请更多人“说一说”的形式, 还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参与讨论、交流, 掌握了知识。有些动作快的学生还能主动在书本上做笔记, 进行知识的积累。

(三) 读, 最基本的语言实践方式

朗读, 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方式。有了语音, 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 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 适当拓展阅读, 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的实践,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积累, 在读中提升。

1. 以读促背, 夯实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 13岁以前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 积累背诵几百首中华经典诗文, 可以丰富词汇, 提升语感, 感知篇章结构的妙处。

例如,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单元, 虽然书本上只出示了十首古诗词, 但是我们可以以点辐射、拓展阅读, 进而积累更多的诗词。

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其他诗词, 比如《鸟鸣涧》是一首山水诗, 我们可以拓展朗读、背诵积累其他的山水诗, 如《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等;《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我们可以拓展阅读、积累其他的送别诗,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别董大》等;《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我们可以拓展阅读、背诵其他咏物诗, 如《墨梅》《咏柳》《竹石》《咏鹅》等。

也可以是同一诗人的其他诗词, 比如《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 我们可以拓展阅读、积累王维的其他诗词, 如《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我们可以拓展阅读、背诵积累杜甫的其他诗词, 如《绝句》《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等。

2. 以读代讲, 促进理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声调的美妙, 而且能使学生领略文章的用字、句法、章法等方面的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各种形式的读, 促进语言的感悟、理解。

比如,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如何感受老舍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 太多的讲解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反复去读, 去体会。在读中, 学生从“到年底, 蒜泡得色如翡翠, 醋也有了些辣味, 色味双美, 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天一擦黑, 鞭炮响起来, 便有了过年的味道。”等句子感受到老舍语言的北京韵味;从“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处处张灯结彩,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红火而美丽。”等句子感受到老舍语言通俗明白的特点;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等句子感受到老舍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另外两篇写春节的文章片段: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 在对比阅读中, 使学生懂得了:同样的题材, 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今后的习作中, 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写法, 写得与众不同, 写得别具一格。

3. 以读促写, 实现迁移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写作基于阅读,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读写结合, 读写贯通, 以读促写。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 比如字词的巧妙选用、标点的特殊使用、句子的独特表达、语段的独特结构、篇章的独特布局等, 我们要深入文本, 反复阅读, 探寻语言形式方面的奥秘。在此基础上, 进行适当的拓展阅读, 开展写的练习, 实现写法的迁移。

比如,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北京的春节》中关于元宵节的描写, 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方式, 从“赏灯”“燃放花炮”“吃元宵”等几个不同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的喜庆、热闹的特点。其中“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各形各色,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灯的数量多、品种多。学生们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找到这个段落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方式、从不同方面表现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排比句等修辞手法。

在此基础上, 我又拓展出示了写节日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等, 让学生们读一读, 体会在写节日时我们还可以融入相应的古诗词, 可以为作文增加一份独特的韵味。

在阅读、赏析的基础上, 学生们完成课后的小练笔“描写一个节日的习俗特点”就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了。

(四) 写, 运用语言最直接的途径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所以, 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篇章结构等的学习, 进行适度的拓展阅读, 开展写的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就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很丰富,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们要敢于取舍, 少一些分析, 给写以必要的时间。写的过程是大脑整理、总结、归纳的过程, 是运用语言最直接的方法, 这个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迁移。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各种形式的拓展阅读, 来进行写的练习。

1. 仿写, 学习习作的起点

所有的创作都始于模仿。当然仿写只是起点, 不是终点, 仿写只是方法, 不是目标。结合文章特点的迁移性仿写, 有助于学生习得典型的写法。

例如,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倒叙的手法、对比的手法, 突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

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 为了加强学生对文中表达形式的印象, 我又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了《小木船》的一些句段, 进一步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突出中心, 使抒发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强化) , 对比手法的作用 (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特点) , 倒叙手法的作用 (可以突出当时的情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 突出难忘之情) 。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一个仿写练习, 写自己“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尝试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倒叙的手法、对比的手法。虽然是作为周记来布置, 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 初步学习运用了以上语言表达形式。

2. 续写, 文本理解的深化

续写是在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原文所进行的一个拓展延伸, 一般要求符合原文的主题。续写的练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凡卡》,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的信的内容, 并以回忆的方式插叙了他在乡村的生活, 表现了凡卡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课文结尾写道:“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 就戴上帽子, 连破皮袄都没披, 只穿着衬衫, 跑到街上了……过了一个钟头, 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我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 写一写凡卡寄出信以后的命运。在学生动笔之前, 我拓展出示了:“凡卡写于1886年, 当时沙皇统治的社会十分黑暗, 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 他们深受剥削, 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的爷爷在三个月前已经去世了。”

资料的拓展补进,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以及迎接凡卡的将是一个多么凄惨的命运。在此基础上, 学生进行了续写的练习, 他们大部分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和拓展的资料从挨打、挨饿、挨冻、孤独无助等方面表现凡卡的悲惨命运。

3. 补写, 由薄变厚的艺术

许多作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运用了“留白”的艺术, 在文章中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主题, 找准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抓住“空白”, 进行补充、拓展, 从而实现习得语言, 内化表达方法。我们要根据课文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生活积淀, 进行合理的想象。

例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顶碗少年》, 讲到顶碗少年两次失误后“呆呆地站着, 脸上全是汗珠, 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此时的顶碗少年信心顿失, 勇气锐减。这时“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 手捧着新碗, 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在这里我设计了补写的练习: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主题, 我拓展出示了几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来自拼搏”等, 学生大部分能够结合上下文以及提供的名言进行合理的想象, 并尝试做补写的练习。在写的过程中, 他们进一步体会到“宽容和鼓励能给予别人力量”, 感悟到“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不怕挫折, 敢于拼搏”, 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五、思考

新课标强调要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从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环节设计、策略实施到课堂结构等, 都要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合理的变化。要更加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 变“理解内容”为“研究写法”;要更加注重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 变“分析推理”为“言语实践”;要发挥教材“例子”的功能, 变“学习课文”为“学习阅读”。

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都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引起关注的。课堂上,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 应成为言语实践的过程, 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条件为学生言语实践提供各种机会和载体。而适度的拓展阅读, 可以强化教学主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 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是学生思维的一种扩张。有效的拓展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不等于学习课文, 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 但决不能局限于课本本身, 要尽可能地拓展延伸, 以课内带课外, 以一点带全面, 开阔视野,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的人文底蕴更加深厚。

有效的拓展阅读, 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 内容不在于多广, 不在于多深, 在于适度, 在于恰到好处。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我们在对课文进行拓展时, 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 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否则, 再精彩的拓展, 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没有拓展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忽略文本的人文价值, 要牢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崔峦.落实年段学习目标,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 2013 (1) .

[2]李作芳.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 2013 (7) .

3.与阳光的邂逅 篇三

It is a sunny summer day, with the summer breeze stroking face. You know it's time for showing yourself, and it would be much better and easier if you prepare a pair of sunglasses to protect your eyes from the bright sunshine. Sunglasses are de.nitely a necessary item ofyourspringout.t.Wewillpresentthesunglassesfashiontrendofsomebrands.Let'scheckitout.

1.复古潮流回归,此款在MISSONI新型材料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上跃居本季的推荐款式,镂空的构架设计以及板材的错层切割技术的运用,把板料的色彩自然而完美地展示出来,复古路线中结合本季最流行的元素或最新的行业工艺的添加运用,也是近年来眼镜潮流中的热点。(最IN指数★★★★★)

2.GUESS经典的复古款,无论是从色泽上还是款式上都是复古潮流中永不褪色的时尚,越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越是绽放得娇艳,深色大红和泛黄的白色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为此款眼镜画上了一道浓妆,经典大框的演绎让复古不落俗套,趋于潮流前沿,作响云端。(最IN指数★★★★)

3.经典的复古款,大胆的方形镜框设计,位置居中的中梁设计,都格外吸引人眼球。略带夸张的大镜框,却结合如此纤细的镜腿,两种极致的对比,既自然地展现了镜腿上MMISSONI当季最流行的花色图案,又装饰了你的脸庞,堪称完美的设计,如果你是走在潮流中的复古一族,那么还犹豫什么呢!(最IN指数★★★★)4.巧妙采用MISSONI经典纹饰的一款出色太阳镜,当季最流行的镜框镜腿分离式夸张设计,金属部件的MISSONI纹饰是本款最出彩的地方,桩头包裹式镶嵌于桩头,与镜框合为一体,自然而贴合,精致而大气,尽显奢华气质。(最IN指数★★★★★)

5.看到此款有一种王者归来的风范,GUESS结合当季最流行的皮革饰面,中梁的独特造型与镜腿相得益彰,LOGO的镂刻处理,脚套处的十字镶嵌,让男人味十足的你更显铁汉柔情之感。(最IN指数★★★★)

1.MMISSONI中最具个性化的一款,镜腿上“陶瓷式”的处理给人一种梦幻的童话之美,MMISSONI的经典纹理跃然呈现在陶瓷之上,新型的工艺设计融合到太阳镜的潮流趋势中,相信此款MMISSONI能引起太阳镜流行趋势的一种童话风暴。(最IN指数★★★★)2.可爱的圆形颇具成熟的味道,GUESS今季带你体会熊猫镜的乐趣。带在脸上的时尚,玩味自己的生活,大胆加沉着,极端冲突的碰撞,足以迷倒一片,怎能不成为今季的最IN 款呢!(最IN 指数★★★★★)

7 . 大胆的色彩选择符合大胆的八角框形,超越生活中的普通框形,GUESS 带你体验新型的设计味道与时尚氛围,镜腿上大的“M”造型,不仅道出了Marciano 的用心所在,也代表了整个品牌的特性,大胆中见真知。(最IN 指数★★★★★) 4/5. 复古、时尚、搞怪?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此款,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但是跃然你的脸庞之后,一种特殊的气质油然而生,弯曲镜腿的造型与水晶的镶嵌,会成为史上最意想不到的装饰物件,独特的框形与中梁的巧妙结合,会让你觉得这就是GUESS ,只有GUESS 才能做出如此不凡的设计,愉悦你的生活。(最IN 指数★★★★★)

6.GUESS的标志性款式,LOGO与环状事物环环相扣,通透而趋于时尚,镜腿与框形的配合更能凸显此款的特色,此款选料考究,材料的剔透感把此款的时尚味道透射出来,仿若隐约中呈现的魅影。(最IN指数★★★★)

7.MMISSONI中经典的金属框造型,镂空镜片的处理大胆而具创新,此款最妙笔生辉之处在于桩头的金属部件处理,在这个色彩凝重的款式中,一个小小的熠熠生辉加上LOGO的珐琅工艺,更显高雅魅力与精致时尚。(最IN指数★★★★★)

4.难忘的旅程,斑斓的邂逅美文 篇四

伴随着列车铁轨的声音我又一次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也许是生活中的rp爆发让我很幸运的拿到了回家的车票,搭载着满腔的思乡之情和对父母的想念我回来了。

也许这一年两次的回家有些少,但在工作中能够抽出这样的时间已经很不容易,劳碌的生活总是在复杂的心绪中度过,而新春的到来则把家乡的年味气息增添了很多,我常常会在闲暇的时候想象着归家的时刻,也许只有这一刻才是漂泊在外的人一年停泊的时刻。

像往年一样,归家的前一天我买了好多东西,因为要去看个老同学自然会多带一些北京的特产回来。列车大概是在下午2:30开,我左手拿着那个去年买的旅行箱,右肩背着带有c/s色彩的行李包,包里装了些回家穿的衣服。还有就是一些送给亲戚朋友的礼物,2:30列车开车的时刻到了,人群显得如此的拥挤,本来以为是在右侧的站台上车,站台却传来了通知说要到左侧的站台上车,慌乱之中险些将给家人买的礼物葬送在人群的脚下,还好慌乱中将行李还是有些踉跄的背了起来,穿过人群,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通过检票口前的每一个人,无意间我看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透漏着上车的焦急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回家的人这一刻都会显得有些焦急,通过检票口我径直跑到了14号列车,那是我所在的车厢,原以为可以和同事一起座在15车厢,煮酒畅谈一年来的感受与体验,可是列车上检票检查的很严格,没办法我只能不情愿的登上14号列车,等上列车的一刹那间我的心平静了,心里有个声音对我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登车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焦急的,正是在着复杂的心绪下,才更感到回家的的不容易,踏上了列车,14号列车,也开始了这段美丽的邂逅……

上车后我找到了离车厢很近的地方,还好上车比较早,我找到了一个很空很空的地方,将行李箱子放下,右肩背着的行李包放在了座位上,我脚睬着座位小心意意的将旅行箱放在了车厢的行李架子上,当我弯腰取另外的一个行李包的时候,无意间感觉到一个眼神向我看来,回头侧目一看,一身白色的羽绒服,盘起来的头发,一副红色玻璃镜片下是一双清秀的眼睛,她的眼睛很亮,鼻梁显得有些扁平,她安静的坐在那里,用她的眼神看着我,我侧目看着她,她看着我微微的一笑,我点了点头看了她一眼然后便伸手去拿我那还躺在椅子上的另外一个行李包,又一股劲的将它仍向行李架,最后放的就是我那些零零散散的礼物和带在车上吃的东西,放的很容易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可能是人太多的缘故,车厢口的人越来越多,让人略微有点窒息,我额头上的汗珠子竟也一粒一粒的滚下来,口渴的`像是刚从沙漠里走出来,这样形容或许有些夸张,没办法只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罐饮料,开始大口大口的喝起来,然后我又轻轻的将瓶子放回桌子上。安顿好了一切方才镇定心神。

人越来越多,车厢越来越挤,我被东挤西挤的挤到了旁边不远的一个座位旁,台头看去,对面坐着一个人,好熟悉啊,我晃了晃神原来就是刚才那个眼神,还是那个眼神,投过来得仍然是微笑。我的心有些跳,很不好意思的说这车人太多了,找个落脚的地方还真不容易啊。由于我的票是没座位的,还好我自己带了个小板凳,便拿出来坐,刚坐下抬头看了看,我又一次被她的目光捕获,她看着我带着些诡异的表情笑着说,是啊,过节了么,人肯定会很挤啊,我这边现在还没有人,你先坐这里吧,我很高兴的坐在了她的身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放行李的放行李,找到座位的焦急的等待着烈车的开车,看看自己基本上已经很安定了,虽然离行李架有些远,拿东西不太方便,不过没有座位的我倒也觉得很庆幸能够有个不太拥挤的地方安顿。

列车长和列车员在有条不稳的疏导旅客和摆弄着行李,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感觉身子一晃,原来列车已经开动了,感觉内心一下子欢呼了起来,车走了或许可以稍微松快一些,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几个刚才还在座位上的人现在一下子都得腾出来了,因为有座位的人来找自己的座位了,我们几个人只好找了附近的走道上倚靠着旁边的座位,列车是开往东北的,有好多的老乡这能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乡情的浓郁气息。

列车开的不是太快,所以也注定了这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旁边的东北大哥不时的拍着我的肩膀和我聊天,聊起天来感觉时间过的倒是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间了,由于人很多吃饭也不是很方便,来往穿行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坐在她的旁边,她叫人帮她拿了一罐八宝粥,有滋有味的吃起来,喝着一罐我还不知道名字的饮料,旁边的大哥只是顾着和我聊天,旁边的大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和他还在上初中的小儿子一起和我们谈起一年来经历和事情。气氛是热烈的,让本已寒冷的冬天在此刻显得不再是那么寒冷反到充满了温暖。大家你谈我谈大家谈,把我说的有些累了,肚子也在不争气的叫个不停,好象我亏待了他很长时间似的,我趟过人群,来到了我的行李架上把所有的吃的东西都拿了下来,然后走回自己的位置,把自己随身带的板凳打开坐了下来,打开袋子拿出来自己带的吃的和喝的,前一天我自己带了童子鸡和猪肘子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菜,看来我是真的饿坏了,我拿着筷子开始津津有味的吃起来,打开了一罐啤酒开始一边喝一边吃,她坐在我的前面每次我的目光都会无意识的看到,她在和旁边的人聊天,不时的也会回头向我这边看来,我眨眼的工夫就将带的童子鸡吃了个金光,啤酒也已经下了两罐,为了怕喝多了误了站,我发短信给我的同事告诉他我喝多了,车站到了记得叫我,同事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这才放心继续享受我的美食,双手捧着猪肘子就开始啃,旁边传来了一阵笑声,看着旁边的大哥连连说你胃口真好,旁边的另外一位大姐也说带了不少东西啊,吃的也满多的哈,听着他们这样说我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吃了,举目向前望去,我又被她的目光扫到了,她看着我,眼睛眨也不眨的笑个不停,而我呢嘴里叼着半块猪骨头看着她,好一会又收回了目光,看着她的眼睛透漏着一种很有神韵的目光,微带笑意的脸旁显得格外的灿烂,我不好意思再去看她的眼睛,因为看到她眼睛的时候她也在看着我,我像是被摄了魂似的,天生就有点羞怯的我灰溜溜的像做了坏事一样不敢再去看她,嘴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心跳时快时慢,我只得大口大口的喝酒来压制这越来越快的心跳酒喝的差不多了,我把东西扎好了袋子放在旁边,带着微微眩晕的大脑在默默的经历着午夜的煎熬。

5.邂逅情感美文 篇五

很多个夜晚,坐在阳台上,望着那喧嚣的街道,她不知道她的那个他会在哪里?也许就夹杂在这川流的人群之中,只是还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吧。

他,和她住在同一个小区,一个周末的午后,他从外面回家。无意中发现了阳台上的她,阳光照在她的长发上,散发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美好。他被她那天然的纯美深深地吸引了。

终于有了第一次“邂逅”,他邀请她一起去喝下午茶。相对而坐,他望着她,很真诚地说:你知道吗?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是我心中的阳光,那一抹最温暖、最明亮的阳光。

熟悉之后,他知道她是一个依靠文字生活的人,整天过着一种很闲散的生活。为了完成稿子,她会经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那个狭小的空间,时常会让她觉得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而有时,没有灵感,稿子完不成,她的内心便会觉得无比的焦虑。她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她会一个人呆坐着落泪。

他也只是一个工薪族,在一家公司做策划。很多时候,为了做好一个策划方案,也常常忙到深夜。有的时候,辛辛苦苦做出的方案被告知不通过,或者客户不满意,他的内心也无比的失落。

那一次,去他的家中,正赶上他养得几盆花开花,两个人沉浸在那迷离的芬芳之中,海阔天空地聊着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说着公司里那些烦心的过往,当然也谈着彼此的理想,还有……聆听和倾诉,让彼此在谈话中释然着那些烦心的过往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和她从来没有谈起过爱情。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太平凡了,而且月光族的身价,的确不适合去说爱。他见过、也听说过太多贫穷的爱情,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很多个夜晚,她也在思索着自己的心事。难道自己一辈子,就要为了生存,看着自己的岁月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在电脑前吗?每天如一只蜜蜂一般地辛勤努力,终日碌碌无为下去吗?每当想到这些,她的眼中就会有一丝不易觉察的伤感。

最终,他选择了离去,也许爱情总是会有不能承受的现实之重。

没有了他的消息,虽然每天依然在电脑前码子,可是不知为何,时间开始变得漫长起来。以前,他会早早地为她送来她喜欢的早点,会在夜晚做几个拿手的菜一起共进晚餐,会安静地坐在她对面听她的唠叨。可是,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个晚上,她竟然梦到了他。梦到他为了赚钱,不惜打几份工,最终累倒了。醒来时,心中便为了那个梦而觉得不快。也许,心中早已对他开始有了一份思念,就像她故事里的男女主角,总是从不在意而一点一滴地产生了爱的情愫。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贴吧里有一个帖子,上面写道:如果有一天,一个贫穷的男子爱上了你,你会像你小说里的女主角那么义无反顾地接受他吗?看头像和名字,都很陌生,而且一看就是一个新注册的账号。

她没太在意,随手回复道: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她幸福,贫穷不是借口,你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让那个女孩看到你的爱。

第二天,她接到了他的电话。整整快1年的光景,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在她耳边响起的时候,禁锢的情感在那一刻得到了宣泄。听筒里,他对她说:我没有钱,买不起房和车,我有一颗让你幸福的心,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去证明我对你的爱。虽然我也不白,但是我想做你的白马王子,不知道你愿意吗?

手拿着电话,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滚落,此时是又气又急,她气得的是想起了那个帖子一定是他发的试探她的,急得是他怎么会丢下自己一个人这么久。她冲着电话那边的他,几乎是喊的:你怎么忍心丢下我,这么久没有消息。你知道吗?多少个夜晚,我都会梦到你,又有多少个夜晚,我是在泪水中醒来。其实,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傻,只有在你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那么的牵挂你。一直幻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会是什么样子,原来我的白马王子早就来到了我的身边。

电话那边,他劝她别哭,要她走到阳台上去。来到阳台上,向楼下望去,只见他正捧着一束花,站在阳光的午后,正面带着微笑望着她。阳光照在他的身上,就像当年他见到她第一眼时的感觉,那一抹阳光如此的温暖。

6.春天我与哈克湖的美丽邂逅美文 篇六

在我的记忆深处吾尔达拜村东的戈壁中有个叫哈克的湖,离村子不是很远,大概也就四、五公里的样子。

十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与哈克湖偶遇,活泼热闹的湖面让我一生难忘,戈壁中浅浅的一汪春水招来了难以计数的白鹭、灰鹤、沙鸥、黄鸭等各色水鸟,其中还裹藏着十多只天鹅,有白的也有黑的。小小的哈克湖如此魅力,让我惊叹不已。偌大的鸟群在湖周边或翔、或聚、或食、或戏、或逐,尽情地享受着春日里的暖阳。尤其浅滩上的栖聚的那些白鹭,个个都神姿仙态的样子,或金鸡独立式站着,或把脑袋掖在翅下小寐,或歪着脖子凝神水面,或三五只交颈欢鸣,或展翼上长空,或收羽踏波归来,让我领悟到古诗中所描写的闲云野鹤的境界。

多年来,期盼着某个时刻能与哈克湖再相遇,再次近距离地拜访这些来自上苍的精灵。但因工作等原因一直没能成行,一别竟十年,时间久了搁在心里也就成了一种淡淡的思念。自从在吾尔达拜村住村工作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想去湖边看看的念头也渐渐地开始活泛起来。特别是开春后那段时间,每天上班途中都能见到一两只或更多白鹭拖着修长的白色身影从头顶匆匆掠过,想必是忙着赶去参加哈克湖春天的那场盛会吧?萌动的内心又像被丢进了一颗石子,更荡起一波波的涟漪,想见到哈克湖的那种冲动竟如同去拜会曾经的恋人那般急切。也不知道,这些年来哈克湖是否热闹依旧?鸟儿们是否还那么悠闲自在?但愿这些年来没有太多的人去打扰湖与鸟儿们的那份安宁。同时,也打定了主意在近期工作之余一定得寻个空去拜访哈克湖和那些可爱的精灵。

五月初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邻居那打听了哈克湖准确方位,用摩托车载着爱人和孩子沿着村东那条弯弯的砂石路向戈壁深处驶去。半小时后在戈壁中的一处沟洼里远远地望到了一滩水域,心开始猛的 “嘭嘭”狂跳,那种激动像是见到了久别的故人。十年了,哈克湖我们终于又重逢了!

临近湖时发现湖面比记忆中的那片要大很多很多,足有三四百亩的样子,心中不仅有些疑惑,这真的是十年前的那个哈克湖么?当年的那片湖可只有十多亩。驶进湖区停车驻足湖边一处沙丘上,努力地在大脑深处搜索那年与湖邂逅的每个片断,并与眼前的这片湖进行重合对比。随着目光的移动,湖东那道杨柳林和几间黄土屋进入了视线,依旧当初的那幅模样,安安静静地定格在那里,让我确信眼前的湖就是曾经的哈克湖。

转念细思,湖的变化如此之大也是情理之事。近年来,生活在哈巴河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当地县委、政府的团结带领下,迎着狂飙的风沙,在生态脆弱的戈壁荒漠一线实施了大批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风护沙、禁牧休牧、河谷封育等生态链建设项目,在风沙前沿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同时通过开展多年的节水工程,东风等干渠上游富余的生态用水被大量注入到下游缺水区域。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戈壁荒漠也一天天地变化着,荒芜的沙石地表逐渐地绿了起来,日子久了沙退绿进了,哈克湖水面也大了,湖央密密麻麻的芦苇和蒲草也形成了芦苇荡。

“咕咕嘎、咕咕嘎…”,阵阵的鸟儿鸣叫声把我从漂向远方的记忆中唤回。踏入湖畔最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聚在离湖岸几米远一处小沙洲上的黄鸭和麻鸭,鸭群或站或卧在干燥的细沙滩上享受着午后的暖阳,用喙不停地梳理着身上美丽的羽毛。黄鸭身形较大,纤巧的麻鸭混迹其中,样子很滑稽也很可爱,不知道的绝对会误认为那是黄鸭的孩子。我们一家的不速到来让野鸭群变得有些躁动,几只担任警戒任务的野鸭扭着肥硕的屁股在鸭群外围来回不安的走动,并伸长脖子高度紧张的盯着我们一家的一举一动。离鸭群四十米左右时,女儿开始调皮了,主要是从没见过野鸭的缘故,兴奋中挥舞着小手又喊又叫地冲向了鸭群,吓得头鸭“嘎”的一声尖叫,领着鸭群“朴楞楞”的飞了起来,低低的掠过湖面闪进芦苇丛中不见了,很快从里面传出它们落入湖里和翅膀拍打着水面相互戏逐的嬉闹声,使的原本就有些热闹的芦苇荡更加的吵闹了。

春日里哈克湖的景色有点美不胜收,碧空如洗,远山似黛,戈壁苍茫,有种天高云淡的感觉。林立高坡上的风电机群在微风中安安静静地转动着,湛蓝的天空映照的湖面也是那种深色的蓝,湖边绿茵如毯的草地上缀着星星点点的嫩黄色蒲公英花与周边裸露沙丘的土色形成了明显的色差,让人视觉很新;阵阵湖风夹杂着湖中淤泥的土腥味从苇稍上浮过,把金染的芦苇荡掩按的起起伏伏的,如同金色的浪波;几十只大大小小的牛们随意地点撒在湖边的草地上,悠闲又贪婪地啃食地面上矮矮的草尖;湖中游弋的鸭群和雁群不时地被惊起,在我们头顶盘旋着飞飞落落;偶尔也能看到几只白鹭呼扇着洁白的翅膀在湖心的芦苇丛中神神秘秘的跃动着、飞舞着,优雅的身影时隐时现,宛若传说中的仙子,但我始终没能近距离地观察到这些白色的精灵们,它们的出现给这方水域增添了更多生机和灵动。

我们一家沿着湖边牛羊踏成的弯细小道环湖慢行,尽情地欣赏着哈克湖-上天赐予的这一小方美景。拐过湖弯又看到一群阵容颇为壮观的大雁正挪移着肥笨的身子在草地里努力地啄食着青草,数量大概八九十只左右,如果不是在湖边,还真以为谁家养的鹅呢。我赶紧地蹲在草地上掏出相机,以最快的速度拉近镜头捕捉着这些精灵们的靓影,通过镜头一只、两只、三只…细数着雁群的数量。女儿又跑来捣蛋了,站在我身后把手握成喇叭状放嘴上故意大声地叫喊,庞大的雁群“呼拉拉”地惊飞了,我嗔怒地瞪了她一眼,小朋友却嬉皮笑脸地说:“老爸,我帮你把大雁赶飞了,你才能拍到大雁从地上飞起的样子,要不别人会以为你拍的是鹅呢”。我无语。

午后的阳光很明媚,爱人和女儿也不怕给太阳晒黑,提着鞋光着脚爬到湖边的一处高沙丘上玩起了滑沙子的游戏。我继续在湖边搜寻美丽的鸟儿们,很快在湖侧的芦苇荫下发现了十多只正在午憩的雁,便躲在牛群后一点一点地把牛群朝雁栖的方向驱拢,悄悄地接近雁群。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在拍照,而像是一只偷嘴的狐狸一样蹑手蹑脚地向猎物靠近,还好上天的眷顾让我近距离地留下了这群雁的每个美丽瞬间。

7.与月亮的邂逅美文 篇七

绘本, 在很大程度上, 将所要表达的文字与图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我为了体现这一原则, 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展示、读写结合等方法, 使学生对绘本中零碎的图画及文字加以整合, 并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由图画再一次延伸到文字, 体现图文并重。

在教学中, 我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分享—图画延伸的环节, 让图画叙述文字, 再用文字展现图画的方法, 让学生走进绘本, 感受绘本。

一、谈话导入, 设置悬念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上课伊始, 我就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戴尔先生的花园深处, 那儿有一间小木屋, 这是怎样的一间小木屋呢?作者想进入小木屋, 他会嘲笑戴尔先生吗?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走进了绘本。

紧接着, 设置悬念:在戴尔先生的小木屋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会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得知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是瓶子时, 我问:那些瓶子里会装些什么东西呢?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走进绘本, 以画读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瓶子里的记忆上, 紧接着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引导学生了解戴尔先生的记忆, 了解绘本中的文字。我将戴尔先生的记忆分成了六副不同的图画。

1. 白色的想念

展示图画, 你观察到戴尔先生的表情了吗?同学们感受到了戴尔先生的陶醉。接下来, 出示记忆中的画面。戴尔望着父亲的背影, 让你感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最主要是让同学找到图画中的细节来揭示文字的秘密, 即戴尔对父亲的不舍, 表现在:穿着睡衣、脸贴着窗户望和在玻璃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地找到了以上细节, 第一个画面得以完美展现。

2. 蓝色的思念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张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尔对他妻子的思念?通过观察, 学生感受戴尔回忆的时光的美好, 不管是双眼紧盯的照片, 还是紧紧握住的妻子的饰品, 都流露出了记忆的甜蜜。于是, 顺水推舟过渡到第三个画面。

3. 高高的胜利

这是一张浅显的图画, 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图画中的奥秘。有了阅读前面几幅图画的基础, 学生善于当发现者, 于是, 这样的记忆让学生多了一份读图画的自信———高高的胜利。由此, 过渡到第四个画面。

4. 圆圆的父爱

或许前面的记忆都未曾让同学们引起共鸣, 那么这段记忆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观察图画中的情境, 找找有什么东西赋予了戴尔对子女的祝愿?看一看天空中的鸟, 它与孩子们有什么联系呢?紧接着, 由细腻的图画展现文字的魅力, 感受戴尔对孩子们的爱。于是, 没有闲暇顾及其他的事物, 直接转入下一个画面。

5. 弯弯曲曲的花香

读一读出示的文字, 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什么道理吗?让学生与图画进行面对面的碰撞, 感受戴尔先生那段弯曲但伴随花香的记忆。

6. 连体的幸福

这是展现的最后一个画面, 也是最温馨的记忆, 最让人憧憬的记忆。他们扮的飞机真的能飞过头顶吗?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记忆装在连在一起的两个瓶子里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体会祖孙之间的感情, 并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 以文润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在重温了那么多记忆后, 学生的情感已经受到熏陶, 理解也是深刻的。我问道:同学们, 在戴尔先生满屋子五彩斑斓, 形状各异的瓶子里还会装着什么记忆呢?出示:拿起 (%%) 的瓶子, 戴尔先生 (%%) , 说:“ (%%) 。”按照这样的句式, 写一写。这样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理解, 以文字展现图画, 润泽图画。没想到他们的理解是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 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的。

有同学写道:拿起那两颗心连在一起的瓶子, 戴尔先生伤心地说:“这是父母去世时留下的记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父母躺在床上, 因为身体虚弱, 禁不住寒冷, 就这样倒了下去, 再也没有起来过。雪花打着窗户, 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而那雪花又好像刀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

还有同学写道:拿起一个正方形的瓶子, 戴尔先生愁眉苦脸地说:“每当父亲和我分别时, 我总是依依不舍地把脸贴在窗户上, 看着父亲的背影, 那时我是多么地悲伤, 我把这段记忆装在了像房子一样正方形的瓶子了。”

原来, 孩子们有着比我们大人更美好的心灵, 他们的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 正是他们阅读绘本所引发的感想, 也是这一堂课的亮点, 他们给了我一个莫大的惊喜。

四、总结全文, 揭示主题

最后, 我引导学生理解戴尔先生把今天的记忆装进瓶子里的用意, 即把握今天, 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 为明天留下美好的记忆。

8.与东方美人的邂逅 篇八

相传百余年前,台湾茶农在芒种前后采摘第二水新茶的时候,有一位茶农却发现,自己家的新茶芽叶卷曲枯黄,早停止了生长。这样,不但产量减半,茶质也让人担心。不得已还是加工出来拿到英国洋行里碰碰运气,没想到泡出的茶汤桔红可爱,鲜艳透明,喝起来更是甘醇爽口,蜜香浓郁,洋行里的人喜出望外,一下就给出了两倍的价格,还叮嘱这位茶农:还有多少,全部拿来。这个消息传开后,人们都戏称它为“植风茶”(椪风,闽南语,吹牛的意思)。很快英商就把“椪风茶”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品尝,水晶杯中,一心两叶优雅起舞,芬芳让人陶醉,女王惊叹不己,就称面前的这位绝色佳人为“东方美人”。

经历伤痛后的蜕变是“东方美人”最独特的地方。每一片上好的茶叶都要经过一种叫“小绿叶蝉”的昆虫的齿咬,它在吸食茶芽时会残留下一种分泌物质,形成天然独特的蜂蜜熟果香。可惜的是,“小绿叶蝉”并不会光顾每一棵茶树,更不会亲临每一片茶叶。另外,这种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独特,要在背风面、潮湿、日光充足且无空气及农药污染的环境。所以“东方美人”到目前产量还十分有限。

云南产茶的地方很多,却从未听说过有“东方美人”,偶然间却在蒙自邂逅了这位绝世佳人。

出蒙自往南就是著名的大围山,山中环抱着五里冲水库,也叫龙谷湖。3000亩的水域泛着粼粼波光,像一泓秋波,温情地镶嵌在山的怀抱里。放眼望去。远近树木叠翠,山峦交错。云雾缭绕;细细地看,碧波之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秀丽山川,山水相接,水天相连。一种莫名的惬意过后,才明白“东方美人”被引种在这里的情缘了。

车子继续沿着湖边缓缓行驶,感觉肌肤的潮气被阵阵的凉风拂去。踏上红土绿草的时候,已到了湖的另一头。沿着依稀可见的小道盘行几百米,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致:平缓的山坡上,生长着上千亩绿油油的茶树,一陇陇、一浪浪排列成行,就势伸展着。不远处,三三五五的茶农背着竹篓正在弯腰采摘,鲜艳的民族服饰,无意中点缀着漫山的绿。漫步在画一般的茶园里,摘一两叶嫩茶放进嘴里,嚼着清新的苦香,听茶农给我们介绍一路走来所看到的茶树,有金花茶、乌龙茶、铁观音、紫鹃……但我们最想见的还是“东方美人”。转到山的背风面,再向下走到一个低凹处时,茶农指着脚下的两三陇不到两尺高的茶树,告诉我们这就是“东风美人”了。怀着几分激动,我在茶树上仔细搜寻着“小绿叶蝉”,终于看见一只绿色的小虫,很快就滑到叶子的背面了,茶农说“小绿叶蝉”怕光。就是这不起眼的小虫创造了一种名茶,美人只在山野之间。

观看完茶园,又到茶楼品茶。一座二层小木楼,深藏在朝向龙谷湖的林木间。一进竹楼,便是淡淡的茶香,室内布置得典雅别致。我们在近两米的红木茶床上品赏“东方美人”,茶叶白毫肥大,色泽明显,白、绿、红、黄、褐五色相间,白毫尖端有绒状晶莹的质感。凑近闻起来,蜜香熟果味浓厚。不多一会,琥珀一样透明的“东方美人”就呈现在了面前,一时间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缓缓入口,舌底干润香醇,过喉感觉圆滑润和,淡淡的自然的蜜香味在口中久久回香,徐徐生津,让人觉得女王给起的名字真的很相宜。

茶是有灵性的,以茶会友也是种缘分。谈笑间不觉已日影西斜,不得不起身道别。回首再谢,见杯中袅袅升腾的“东方美人”,还在轻盈曼舞……

链接

上一篇:石油的员工工作总结下一篇:考察学习山东寿光、兰陵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