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2024-11-10

幼儿发展评价标准(精选8篇)

1.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篇一

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A、选材、教学目标20分

1、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目标明确、具体,适合幼儿实际。

3、能结合主体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4、内容具有针对性,难度与量适中。

B、教学过程方法40分

1、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时间安排合理。

2、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

3、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

4、注意观察幼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反馈。

5、方法手段合理、恰当有效,能针对教学目标,确保幼儿的主体性,有较高的效益。

C、教师基本素质20分

1、教态亲切、自然,既尊重幼儿,又严格要求。

2、语言简练规范、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理解。

3、教具制作恰当、实用,演示操作准确熟练。

4、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教学机智。

D、教学效果20分

1、幼儿态度积极,情绪良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2、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2.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篇二

一、研究起于问题——现象透视

传统上我们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解比较狭隘, 仅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掌握。但是, 新课程提出了三大目标领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说明学业成就的范围大大扩展, 纸笔测试显得单一而不全面, 难于对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有学科进行全面评价。

我们进行过关于“学生学业评价”的调查问卷、座谈, 发现在一些学校、教师身上存在如下两大误区:

1.认识误区:把考试、评价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一次集中监控的最终分数, 认为过程性评价可有可无。

2.行为误区:部分学校、教师过分看中期末测试分数, 由于压力较大, 造成考试过程中有一些违规行为出现;我们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曾经以大学区为单位尝试期中阶段过程性监测与评价, 但是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应付的行为。

另外, 结合全国很多地方学校的考试与评价工作现状, 我认为:多年来,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重心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 忽视了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表现为:评价的内容更多的是关注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 更多的是以分数来评价,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身心状况和个性特征。

二、改革基于思想——基本理念

(一) 值得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 收集和记录学生、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 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二) 我国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支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先后出台了一些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相关文件。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目的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提出,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三) 确定研究问题

评价是导向, 是指挥棒。当今, 亟待建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机制, 形成基于课标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持久的动力。这就是我们的研究问题:“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

(四) 确定研究方法

采取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

(五)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学业:

指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验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其内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更为广泛, 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 也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态度价值观”上。

2. 评价:

以往被界定为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 如今赋予了新的内涵:评价不是简单地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比较, 不应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参与者, 应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中, 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成就, 还应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3.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

根据上述概念边界的确定, 我将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看作一个有目的地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关键:

第一, 学生应当到哪里?即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是什么?

第二, 学生在哪里?即学生相对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处的位置, 或者说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过程中的状态。

第三, 学生当前的状态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之间有多大差距?

三、方法成于行动——操作实践

(一)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

坚持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二)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体育健康、审美表现、个性发展。

根据上述内容的指标框架, 结合我区质量提升工作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科特点, 将监测与评价内容确定为以下三个部分:

1. 以知识+能力为主体的学科测试,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

2. 以能力+操作为主体的学科考核, 包括科学、思品、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四个学科;

3. 以知识+素质为主体的学科考察, 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三个学科。

(三)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采取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观察记录评价、情景测验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性评价和个性特长展示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要注重一些诊断性的、描述性的评价, 同时可以采用“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

(四)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1. 申报确定试点学校

我们区按照学校自愿申报、教研室审核的原则确定了14所学业评价试点学校、学区。

2.深入一线大胆实践

各个学科教研员深入到自己的试点学校, 开始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研究工作。身为小学教研室主任的我, 带领全体教研员一起开展工作。我们先后召开试点学校任务分解会, 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各个学科教研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对口试点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的学业评价工作;进行了一次全区集中寻访工作, 包括听课、查阅过程性档案、参与技能考核等。我们组织试点学校负责人走进其他学校, 互相了解, 互相借鉴, 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3.实践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1) 单项抽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的形式, 用于检测学生某一方面能力形成的情况。它反映这样的评价理念:不仅将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检测目标, 更要注重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 分项测试的形式, 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 缓解一次性全面考试所带来的压力, 形成“人人有优势项目”的局面, 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 促进其追求全面发展。

(3) 我们在非工具学科的测试上做了一些尝试, 是想体现面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理念, 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情况。

(4) 评价的形式追求多元, 分数与等级等评价相结合,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果。

4.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各个学科教研员都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制定了本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例如:

(五)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实践, 我们区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工作上有了可喜的变化。

1. 评价内容由分项走向了综合

学业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所以, 我们的评价内容做到了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包括: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操作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文化测试与特长发展相结合。

2. 评价形式由重结果走向了重全程

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突出评价的发展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即通过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关注和引导, 通过有目的的评价来改进教与学, 不断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把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评价主体由单边走向了多元

教育是服务。围绕教育服务, 我们可以找到评价的5个关键维度:

家长——教育服务的购买者 (家长满意) ;

学生——教育服务的享受者 (学生喜欢) ;

领导——教育服务的管理者 (领导称心) ;

同行——教育服务的协作者 (同行佩服) ;

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者 (自我认同) 。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 更多的是由教师这个单一主体来评价, 主观性较强。如今我们探索转换主体、多边互动的评价方法,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与互动性,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加到评价中, 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4.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多样走向了全面

评价结果体现多样化的标准评价。在遵循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同时,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使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多样走向全面。

比如:除了纸笔测验以外, 还有等级评价、评语评价、访谈评价、问卷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注重一些诊断性的、描述性的评价。

总之,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

3.发展性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三

幼儿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它的评价内容更广泛,角度更全面,对于幼儿、教师、家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幼儿的意义。

发展性评价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一名幼儿的个性特征,尊重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评价方式多样化,更关注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促进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2.对教师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发展性评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反思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帮助教师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教育策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对家长的意义。

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在家庭中,幼儿的表现更自然、真实,家长对幼儿的理解更深入、全面,因此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更具有话语权。发展性评价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发展,加强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提升家长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幼儿评价现状

当前幼儿评价方式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及定量的评价方式,通常情况下,教师将幼儿放置在一个预先创设好的情境下,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给予幼儿粗略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有失公正,而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评价主体单一,存在主观偏见。

由于教师是按照社会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对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教师在家长及幼儿心中占据特殊的地位,教师的评价影响家长对幼儿、幼儿与幼儿及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况且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受到个人主观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的影响,还受到“光环效应”、“恶魔效应”及刻板印象的制约。当教师在一段时间持续发现幼儿存在某种缺点或者优点的时候,这种固定的印象就会不断地扩散弥漫,逐渐掩盖幼儿身上其他的品质特征。

2.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对幼儿定性定量。

现阶段,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主要从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忽略幼儿在情感、态度、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通常教师将幼儿置身于预先设置好的标准或者常规的模式下,以简单的优、良、中、差几个等级对幼儿进行定量的划分,忽略其学习兴趣、求知欲、责任心等在活动中过程中展现的品质。

3.评价结果存在形式主义,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割裂。

有些幼儿园将幼儿的发展评价与教师的工作效率挂钩,在测评时注重结果的呈现,这种与教师利益挂钩的评价方式很难客观公正。很多教师为了凸显教育效果的显著,对幼儿的评价结果弄虚作假,同幼儿真实的学习生活相割裂,掩盖幼儿真实的发展情况。

三、发展性评价实施途径

1.以《指南》为依托。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指南》,它是我国最新出台的关于幼儿教育的指导政策,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合理科学地评价幼儿身心发展的健康水平提供了依据。幼儿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发展的进程中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在评价的时候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指南》为成人提供了一个关于幼儿发展的框架,让人们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避免评价的盲目性;此外,幼儿在相似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发展进程,分别受到幼儿家庭背景、身心状况等影响,最终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指南》按照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划分,分别对三四岁、四五岁、五六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合理的期望,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年龄班而引起的评价片面性或者主观偏见等问题。

2.教师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幼儿进行发展性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不仅要注重定量评价,更要注重定性评价。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观察法是一种很好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按照时空、角度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集体观察法、抽样观察法等。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摄像机、录音笔、照相机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还原幼儿活动的本真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看到幼儿对于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且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完成任务时展现的责任心、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对于幼儿进行更全面、真实的评价。

作品分析法则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式,教师收集幼儿不同阶段关于科学、社会、健康、美术等方面的作品,通过一学期或者整个幼儿园三年作品的分析,直观地看出幼儿在各个领域的进步情况。

谈话法是另一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问答的谈话、选择答案的谈话、自由回答的谈话、自然谈话。教师在谈话过程中可以用录音的方式进行记录,在与幼儿交谈的过程中一边观察幼儿的状态,一边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比较真实全面的评价方式。

当然,还有问卷调查法、档案评估法等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

3.评价主体多样化。

家长是幼儿出生之后接触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长面前,幼儿的表现更真实、自然,而且由于距离的优势,家长可以观察到大量真实的情况,对于幼儿的客观评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而教师则是按照社会需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专门从事教育幼儿、将其培养成为社会化人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幼儿评价的过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依据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

在对幼儿的评价过程中,应该将教师评价的专业性及家长评价的真实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原地、家长会等家园互动的机会,增进交流的机会,更客观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发展性评价。

4.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篇四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改进 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职称工作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为我市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龙政„2000‟综105号•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特制定•龙岩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聘任评价标准‣如下:

一、竞聘基本条件:

竞聘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奉献。

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龙政„2000‟综105号文件规定,下列人员暂不参加竞聘:

1.违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情节严重者;

2.受到刑事惩处及开除留用处分正在执行中和正在立案审查人员;

3.刑满释放、劳动教养期满后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未满 一年的人员;

4.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未满一年以上者;

5.工作严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技术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影响很坏,群众意见很大者;

6.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处理期未满者; 7.上考核不合格或未参加考核人员; 8.连续病休一年(含一年)以上或擅自离岗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上坚持正常工作的人员;

9.因停薪留职、借调或单位内部工作变动等原因,脱离现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10.从县外调入,考察期未满3个月的人员。

二、学历与资历(本项不封顶)

(一)学历:

中学教师学历不达标得3分;不达标但取得初中专业合格证(含免试对象得4分);专科毕业得5分;本科毕业得6分;研究生以上毕业得7分;

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学历不达标得3分;不达标但取得小学专业合格证(含免试对象得4分);中专毕业或68年前(含68年)高中毕业得5分;专科毕业得6分;本科以上毕业得7分。后学历必须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二﹚资历: 1.教龄每年0.4分,非教龄的工龄(按实年计算)每年0.2分;

2.职称:具备高级任职资格计3分,每聘任一年加0.4分;具备中级任职资格得2分,每聘任一年加0.3分;聘任不足一年的,按月折算。

说明:教龄分与非教龄的工龄分可累计,但不重复计分;从机关分流到中小学校的人员,机关工龄按教龄计分;就低竞聘时资格分可就高计算,同时高一级任职分与低一级任职分亦可合并计算。同一级竞聘时,低一级任职分不能计算;考核不合格的,当任职分按零分计算。

三、出勤情况:6分

1.近三学年,准时上下班,出满勤者得6分; 2.病假:每天扣0.05分(因公受伤及法定假期除外)。不可抗拒的重大疾病三个月、当年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及以上的教师累计满一个月,其它教师累计满半个月后开始扣分;

3.事假:每学年超过五天开始扣分,每天扣0.2分(法定假期除外);

4.旷课:每节扣1分;

5.学校规定的活动(政治学习、教研组(年段)会议、活动及其它集体活动),无故缺席每一次扣0.2分;

6.根据学校点名或抽查登记,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1分。

说明:以上扣分可累计,扣完本项分为止。

四、教育、教学工作情况:70分(以下各项均封顶)㈠ 教学工作情况:12分 1.课时量:10分

⑴专任教师标准周授课时数:高中教师8-14节;初中教师10-16节;小学教师14-22节。上述标准周授课时数的下限是以语文、数学课为基准确定的。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每个学科、每个年级专任教师满工作量的周授课时数(凡担任高

三、初三毕业班原高考、中考科目的教师,兼任学校其他工作的教师,满工作量的标准可酌减)。

⑵任实职的校领导任课时数达同学科专任教师的1/3,其他实职的学校中层干部和因年龄切线退下领导岗位的原校领导任课时数达同学科专任教师的1/2,为满工作量。

⑶中心小学校级领导任教和听课节数相加完成下列标准可视为满工作量:校长(书籍)每学年60课时,副校长(副书记)每年80课时。

⑷幼儿园教师教学1天为1个工作日,专任教师每周任课不少于2.5个工作日;6个班以上(含6个班)幼儿园园长每周任课不少于0.5个工作日,副园长及6个班以下幼儿 园园长每周任课不少于1个工作日。

近三学年,上述教师总的教学工作量达到满工作量要求并且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师工作量得8分。平均每周超工作量1节(半个工作日)加0.5分,少1节(半个工作日)扣0.5分,10分扣完为止。

2.听课:2分

每学年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数,并有听课笔记,经教务部门检查合格得2分。少1节扣0.5分,扣完为止。

㈡ 备课、编写教案情况:3分

1.每学期初能制定出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发展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特色,实用性强,教后注重反思、补充为优,得3分;

2.有备课、有写教案,但以教为主的为良,得2分; 3.备课欠认真,教案简单的为一般,得1分; 4.备课不认真,抄教案集,实用价值不大为差,酌情给0-0.5分。

㈢ 批改作业情况:3分

1.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布置作业,力求做到精选,适量,批改认真、及时,有日期,有针对性评语。学生作业整洁、规范,错误有纠正的为优,得3分;

2.有布置作业、及时批改,错误有纠正的为良,得2分; 3.没按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布置作业,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作业批改不及时或有错误的为差,酌情给0-1分;

4.对不要求布置书面作业的学科教师,由学校酌情给分。

㈣ 授课情况:8分

1.准时上、下课,上好每节课,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科学,讲授内容准确、生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学生或听课老师评价好,得7-8分;

2.以上评价内容做得较好的得4-6分; 3.以上评级内容做得一般的得1-3分。㈤ 教学质量情况:15分

学校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制定出细则,通过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满分12分);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满分3分)等多种形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衡量。

㈥ 公开了教学情况:4分

1.三年来,完成学校规定的公开课教学任务,效果好得2分;

2.承担全省以上范围组织的公开课教学获好评者,一次得2分。

3.承担全市范围组织的公开课教学获好评者,一次得 1.5分。

4.承担全县范围组织的公开课教学获好评者,一次得1分。

5.承担校际范围组织的公开课教学获好评者,一次得0.5分。

近三年公开课教学分可累加。同一课题,多次开课取最高一级计分。

㈦ 专任教师或兼任党政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15分 1.专任教师:15分(以下各项均封顶)⑴ 指导、培养学生获奖情况:3分

经学校推荐,指导、培养学生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联办的。同年、同级、同类比赛取最高一人次计分,三年可累加。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一般为一名,若超过1名,得分由指导教师平分。国家级一等奖得3分,省级一等奖得2.5分,市一等奖得2分,县一等奖得1.5分,校级一等奖得1分。

二、三等奖分别比一、二等奖降0.25分。

⑵ 班主任工作及其他工作4分(a、b只能选其一)a.近三学年,能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班级班风良好,学生无违法违纪现象和安全责任事故,每学年得1.5分;

所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校级以上(含校级)先进班级(或文明班级),一次奖1分。

b.中学: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年段长、少先队总 辅导员,教师达三人以上的教研组长,百人以上寄宿生生活管理员,组织兴趣小组正常开展课外活动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事电教、实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积极协助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及兼任学校其他工作的教师(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由学校确定对象)。

小学:完小校领导及中心小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年段长,五十人以上寄宿生的生活管理员,教师达三人以上的教研组长,组织兴趣小组正常开展课外活动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积极协助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及兼任学校其他工作的教师(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由学校确定对象)。

上述人员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师生反映好,每学年得0.5分。经学校考核,成绩突出者每学年加0.5-1分。

⑶ 承担课外活动和其他活动情况:2分

经学校批准,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承担指导一个以上兴趣小组活动,有任务、计划、总结。活动正常,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成绩显著得1-2分。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已在“组织兴趣小组正常开展课外活动”这个项目得过分,此项不再重复积分。

⑷ 辅导、转化后进生情况:6分

a.学期初定出转化对象,报学校备案,有转化措施、工作记录及总结,转化效果好的,每学年得2分。

b.有做转化工作,但材料不完整,转化效果一般,每学年得0-1.5分。

c.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受学校以上批评,此项不得分。

2.兼任党政管理工作的中学、中心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及完小校领导既可按上述专任教师的评价标准考核,也可按下列评价标准考核,但只能选其一。

⑴ 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党政管理工作,政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工作实绩显著的,为一等,得15分;

⑵ 能履行岗位职责,政策水平高,管理能力较强,取得一定成绩,为二等,得分比中级以上专任教师,此项平均分多20%。

⑶ 能履行岗位职责,为三等,得中级以上专任教师此项平均分。

⑷ 因渎职造成学校或部门工作出现较大失误,教工意见多,视情扣分,直至该项不给分。一、二、三等人数分别控制在中学、中心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及完小校领导人数的20%、50%、30%以内。每学年,学校必须对以上每位人员进行考核,确定等级。竞争上岗时,以三学年平均等级计分。

㈧ 指导培养教师情况:5分 a.以老带新的指导教师(有聘书或学校备案),能较好地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制订培养计划、措施,使受培养的教师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每学年得1分;

b.承担指导实习(见习)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并获得好评,有聘书或教务处认定的,得0.5分。

c.所培养的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奖,指导教师分别得4、3、2、1分。

d.在县(市、区)级以上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举办个人讲座,介绍教育教学经验,反映效果好的,每场得1分,校级每场0.5分。

㈨ 教研教改工作:5分

1.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能主动与同事进行交流、研讨,表现好,每学年得1.5分;

2.承担校级教研、课研项目,有较完备的材料,取得一定成效的,加0.5分。

3.承担县(市、区)级以上教研、课研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效,有经验总结的,加0.5分,获结题证书或验收合格的再加0.5分。

五、考核:5.5分

近三年来,考核均为合格得5分;有一年以上考核优秀,其余考核均为合格得5.5分;三年中有一次考核不合格的该项按零分计算。

六、继续教育:4分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规定,三年内能参加组织调训和自觉完成自学学时的,得4分.达不到者按比例扣分。无故不参加组织调训者,此项不得分。

七、撰写发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论文、论著等情况:5分

近三学年,联系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限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同一内容的文章、论著在不同刊物上发表,只可就高计分。只限三篇计分,由教师自选。

1.在国家CN级本学科学术杂志上发表,每篇5分; 2.在省CN级权威性学术杂志上发表,每篇4分; 3.在CN级教育刊物(增刊号除外)发表、字数在一千字以上,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材(练习册除外)5万字以上的,每篇(部)得3分;

4.省级汇编(含非教育刊物或增刊号的CN及有书号的文章)每篇分别得2.5分。

5.市级汇编,每篇得2分。

6.县(市、区)级汇编,每篇得1.5分。7.校级汇编,每篇得1分。

八、个人获奖情况:3分

1.获省、部级以上党委、政府(含省教育厅、人事厅联合表彰)综合性表彰者,得3分。2.获地厅级党委政府综合性表彰者,得2.5分.3.获县处级党委、政府综合性表彰者,得2分.4.获乡镇党委、政府综合性表彰者,得1.5分。5.获校级综合性表彰者,得1分。

说明:1.综合性表彰指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与其它部门联合表彰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单项奖按同级综合性表彰的一半计分。

2.同、同项多级表彰,均不重复计分,只取最高分。

九、2000年以后,经国家、省、市三级培训获证书的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得1.5分、1分、0.5分。此项2005年9月1日以后另行修改。

十、综合评价情况:5分

根据竞聘教师近三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育人工作、教学工作、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包括上述评价标准中没体分值的其它经常性、临时性、突出性等工作)、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学校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十一、附则:

1.评价标准除第二项不封顶外,第三至十项得分实行封顶,不计负分。

2.各学校(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完小为单位,初小由中心学校确定就近与完小合为一个单位)应根据本评价 标准,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经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获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报同级教育职改部门审批,人事职改部门备案后实施。

3.评价标准中校级是指中学为学校,小学为中心学校(原学区)。

4.培养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铜牌以上奖励,指导教师从获奖当年起,六年内,学校聘任其相应的任职资格。

5.竞聘教师得分必须不低于下列分数,学校才能聘任其为中级或高级职务。

完中,各县(市、区)实验小学,龙岩、长汀师范附小,松涛小学,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督导室、教仪站,市普教室、督导室、教仪站的教师:80分;

初中,城关完、农村中小、市盲聋哑学校、各县(市、区)实验幼儿园、市直机关幼儿园的教师:72分;

农村完小、初小、其它幼儿园的教师:66分; 教学点、单双人校的教师:60分。

6.从事教研、督导、电教、实验等工作的教师及幼儿园教师参照本标准执行,对其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由学校(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情况,制定出此项的具体评价标准。

5.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篇五

2020-2021学下期小一班儿童发展评估前测分析

执笔人:徐婉苹

一、健康领域:

(一)身心状况

通过观察,有一名幼儿挑食现象严重,只吃一种蔬菜,一天下来进食量很少。还有一名幼儿在体检时鉴定为肥胖儿,平时遇到好吃的就会暴饮暴食。还有大部分幼儿很抗拒喝白开水,运动后也只是喝小半杯,所以在解便时,小便较黄,也有家长反映幼儿在家以经有轻微便秘情况。开学初期,有两三名幼儿在入园时还会有哭闹现象,要老师安抚才能平复心情。

(二)动作发展

本班幼儿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平衡能力不是很好。在做集体游戏时,大部分幼儿还不会闪躲迎面来的人,活动后能主动帮助老师收拾器械,但是却当做游戏,还会发生几个人争抢行为。由于前期没有听信号做动作的经验,大部分幼儿听信号后还不能及时做出相应动作。在小肌肉发展方面,因为美工区提供了剪刀和一些简单的线条,鼓励幼儿用剪刀沿着线条剪下来,但是大部分幼儿在使用剪刀时还不能灵活开合剪刀进行咬合。

二、语言领域

(一)倾听与表达

在倾听方面,本班大部分幼儿还不能能做到安静听同伴和老师说话,不随便插嘴。少部分幼儿注意力集中,倾听习惯还需要培养,已经通过家园合作通知家长共同合作锻炼幼儿倾听习惯。在表达方面,个别部分幼儿能在游戏中大胆的说话,因为本班设置了“表演转盘”,鼓励幼儿在餐前转动转盘进行表演,但是大部分幼儿还是不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大方的表达。我们也鼓励幼儿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大部分幼儿在提醒下能使用礼貌用语。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在餐前活动或过渡环节,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看书,大部分幼儿喜欢欣赏文学作品,一本书可能要看很多遍。但是在看书时,幼儿不能做到一页一页翻书,书本坏掉的情况很严重,尤其是班上提供的立体书,一段时间后就会面目全非,都被幼儿无意间撕下来。在老师开始绘本故事分享前,会和幼儿进行互动,要求幼儿仔细观看画面,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以及这一页说了什么等,小部分幼儿能根据画面内容进行猜测。

三、社会

幼儿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区域,能够在集体环境中友好相处,愉快生活。本班幼儿未出现两名幼儿发生矛盾打架或者争吵,能够自愿分享自己的玩具,与同伴友好相处。平时在餐前环节等和幼儿交谈过程中,老师问道:“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呀?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只有小部分幼儿能准确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大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工作。在关心尊重他人方面,我们开展的五一劳动节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劳动人员的辛苦,平时在路上遇到保洁阿姨或者保安叔叔,他们都会主动打招呼。30%的幼儿能基本遵守各项活动中的规则,在自由活动中的规则意识不强。缪何熙能基本需要老师单独提醒。

四、科学

幼儿5以内的按数取物、点数以及颜色归类等游戏,只有20%的孩子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班上只有30%能够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给5个以内物体排序;20%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20%感知多、少和一样多。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喜欢动植物,只有少部分幼儿能注意到周围的自然环境。能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班级养的植物,但是不能了解他们与人类,环境的关系。孩子们对周围环境都有极大的兴趣,喜欢问许多问题,对自然角也比较关注,如散步时经过自然角:“老师,我们的蘑菇长大了啊。” 经过操场上的小草坪,会指着花感叹:“老师,这黄颜色的花真漂亮呀!”来到操场看到地上的小蚂蚁会问:“老师,看!小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啊? ”“为什么啊? ”。孩子还喜欢各种颜色,对颜色的认识基本较好。

五、艺术领域

在对于音乐活动,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孩子们都很喜欢参

与音乐活动,尤其唱歌和音乐游戏,声音好听极了,他们还有一定的表演欲望,例如任思宁,刘子涵表演得像模像样的。只是只有少数孩子愿意到集体前来进行表演,个别孩子显得尤其胆怯,不够大胆。并且在音乐游戏中孩子的规则意识不是很强,需要老师随时督促,如果不加提醒,孩子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孩子们都喜欢绘画、手工,部分幼儿会主动去作画并且大胆地给画增贴色彩,如程以诺,任思宁,肖雅涵等,不仅画面干净整齐而且颜色鲜艳;但也有个别孩子还处于“乱涂鸦”阶段,不能很好的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作画。今后要多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指导,逐步缩小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以让全班孩子均衡发展。

6.《幼儿发展评价》 作业 篇六

 复习要点一:

1、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实态把握、价值判断、价值衡量。

2、教育评价涉及对人的行为进行衡量评估,具有动态性;多变性;潜在性。

3、测量是评价的基础,是评价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4、学前教育评价范畴:幼儿发展;幼儿园工作评价;其他工作。

5、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鉴定、诊断、改进、激励、导向。

 复习要点二:

1、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的参照体和功能和运行时间有以下类型:

1、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功能和运行时间分: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举例略。

2、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有:鉴别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

3、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有以下方法:

(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科学的评价方法和途径

(3)合理的解释和运用评价结果

 复习要点一:

1、观察、记录、分析、判断是幼儿发展的能力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基本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内容。

2、幼儿发展评价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3、幼儿发展评价的工具:测验、观察、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投射。

4、观察分为两种:描述观察;抽样观察。

5、轶事描述是多用于幼儿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日记描述都用于父母对孩子的观察。

 复习要点二:

1、家长与教师对幼儿发的评价经常出现不一致性的现象,原因是:

(1)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这两个环境存在差异:人际关系不同,生活内容、行为规则不同,成人的教育要求也不同。

(2)幼儿的某些行为,与环境中的刺激因素有直接关系,如争抢玩具、攻击性行为等。

(3)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也是影响幼儿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4)家长与教师观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关于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教师大多非常重视幼儿的发展,家长重视竞争。

(5)家长与教师专业知识上的差异,也是导致评价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2、要解决这一问题,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评价工作中。

3、幼儿的整体发展中要看教师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

 复习要点一:

1、评价策略包括:评价策成长记录袋评定法、专题作业评定法 观察日记、教育个案、幼儿成长手册。

2、成长记录袋是收集以反映儿童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的资料的方法。

3、评价情境的自然化是指将评价自然地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之中。

4、评价手段可以将现场笔录、录音、录像、幼儿档案袋、家园联系册等多种评价手段有机结合。

 复习要点二:

1、将儿童发展水平与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挂钩,此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

(1)不同的幼儿在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尤其是每个幼儿的发展起点不同。

(2)幼儿发展水平与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非教育机构的因素有关,如家庭教育、个体先天因素等。

(3)幼儿的整体发展中要看教师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

7.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篇七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中的地位与价值。

从1903年湖北幼稚园附设的女学开始算起, 我国的幼儿教师教育已经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 期间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而这与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1950年代, 教育部先后颁布《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试行草案) 、《幼儿园暂行规程》 (试行草案) 及《关于组织幼教工作者收集和总结经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广大幼儿园教师在上述政策的指引下, 结合引进的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 不断探索与改进幼儿教养工作, 创造、积累了许多优良经验。这在当时, 对改变学前教育观念,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9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强调幼教工作者应该热爱幼教事业, 并对教养员和保育员提出具体要求;1983年颁布的《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所应达到的基本条件, 即思想品德好、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初中以上教育程度且身体健康;1996年颁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强调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毕业程度或者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合格考试, 应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爱护幼儿,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 品德良好, 为人师表, 忠于职守, 身体健康。2001年颁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从政策层面充分肯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 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对儿童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人员。此后先后出台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及《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层次、途径, 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 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对上述政策文件的回顾与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而是一以贯之的, 是对上述文件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总结与深化, 是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有更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确立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理念。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漫无目的的, 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在一定的科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种专业成长过程。在当今价值观日益多元的社会中, 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理念, 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与专业发展。因此, 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理念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就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理念, 即“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与“终身学习”。

其中, “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所应秉持的核心理念, 指的是幼儿园教师在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中, 应特别注重树立“珍惜幼儿的生命, 尊重幼儿的价值, 满足幼儿的需要, 维护幼儿的权利, 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6]”的理念, 并用这种理念指导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幼儿为本”理念是在新形势下确立的指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 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与落实, 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意识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理念更新, 并且做到用理性的自觉去面对, 不断提高自身对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认识与理解。

“师德为先”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时, 将师德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时, 牢固树立“师德为先”的指导理念, 特别注重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努力做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要求的“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7]”。

“能力为重”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所应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近年来,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已经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这必然要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与重点发生相应的改变, 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应不断确立“能力为重”的理念, 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是指导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作为对幼儿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幼儿教师更应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能力。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 成为一种空洞的口号。因此, 构建科学、完善的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对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 首先构建了完整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强调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 即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及通识性知识。这三种知识互相联系, 共同构成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中, 幼儿发展知识是核心, 主要包括了解关于幼儿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了解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及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差异等;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是关键, 主要包括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基本原则, 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方法和知识, 0~3岁儿童发展的知识和幼小衔接的知识, 掌握了解幼儿的各种方法, 以及安全应急知识等;通识性知识是基础, 主要包括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幼儿园各领域的特点与基本知识、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关于中国教育基本情况的知识等。上述知识共同构成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为幼儿园教师在知识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内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反思与发展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构建的专业化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该能力结构直接明确了专业化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对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专业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结合不足、游戏实践教学能力差强人意、保教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 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依据。

由此,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便有了发展的方向和依据, 该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明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既包含对教育行政部门, 幼儿教师培养机构, 以及幼儿园的要求, 又包括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的要求。

(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制度来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要通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 以及聘任、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 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 并依此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确保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二) 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式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应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不断加强学期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通过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等的变革,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素养, 进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 幼儿园可以通过园本培训等方式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幼儿园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并通过园本研修的方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自主、主动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 幼儿园教师应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增强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应大胆开展保教实践, 不断创新;应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 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前教育研究, 2012 (8) .

[2]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学前教育研究, 2012 (7) .

[3]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学前教育研究, 2012 (7) .

[4]秦金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学前教育研究, 2012 (8) .

[5]郭亦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2012 (12) .

[6]李季湄, 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前教育研究, 2012 (8) .

8.以评价促幼儿全面发展 篇八

关键词:个别化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评价观

一、班级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评价现状

个别化学习活动结束了,老师请大家把材料都收起来,然后开始讲评:“今天你在个别化学习中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好玩的东西,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孩子们纷纷介绍了自己今天玩了哪些材料。有的孩子站起来说:“我今天做了一辆小汽车,做得很漂亮。”教师评价:“哦,你今天的作品真漂亮,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来装饰小汽车。”有的说:“我今天和××一起搭了拼图。”老师追问:“你们的拼图完成了吗?”“完成了!”教师评价道:“哦,你们今天的合作很成功。”孩子们纷纷说出了今天的游戏情况。老师一一作了简单的回应。孩子提出了几个自己遇到的问题,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二、对于现状的思考

从个别化学习分享评价过程中的分享评价形式上看,老师是起了引导的作用,主要让孩子来说说自己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再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老师重点讲的材料也是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有选择性地讲的,似乎已经满足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整个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评价仅仅出现在了学习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环节,而且主体是老师。老师的确让孩子有了很多说的机会,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分享交流环节的时间有限,对于许多孩子活动的情况,都是由老师用一句话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显然是很单调的,这样的评价效果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相比显然是不够的。

三、依托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行尝试与研究

如何使个别化学习中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改变自己以往的评价方式,带着“以评价促发展,将评价的主人从老师变为孩子”这样的观念进行尝试。

我选择了以大班开展实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将评价贯穿于整个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评价的机会,提高评价的质量。

四、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评价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个别化学习活动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1.老师要从更多的方面、更多元的角度进行观察:孩子是否仍旧对材料感兴趣,是否能够自主地投入个别化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发现问题后能否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使用了哪些方法等。

2.连续性地呈现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成果。

(二)给予孩子更多成为评价主体的机会

1.将评价的标准给予孩子,让孩子能够为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努力,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2.创设游戏规则,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评价提供平台。

3.合理的检验验证环节,为孩子的自我评价搭建基础。

4.分享环节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收获的机会。

(三)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提高评价质量

老师要正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不要横向评价,更多的要纵向评价,要从个别孩子的现有水平出发。同时,在评价的时候要提高评价质量,有针对性地评价。不能简单地说:“哦,你今天表现真好!”这样类似的话,而是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将具体哪里表现得好说出来。评价时,不要一直局限于作品是否漂亮、拼图是否完成、数字是否正确,而应该更多元地评价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例如拼图,就算今天没有完成,只要我比昨天多拼了几块拼图,就是一种进步,就是表现好的体现,评价应当是动态的。

五、小结与反思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孩子对于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兴趣更高了,而对于游戏的自主性也更强了,而我通过这样的实践,对于班中孩子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对于如何更好地以评价促进孩子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实践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两样,一是幼儿学习成果的连续性展示。通过这样的展示,幼儿能直观地发现自己在不停地进步,也能从同伴的作品中摄取经验,而老师也能通过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能够对孩子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适当地投放材料,促进孩子的发展。二是五角星的运用,在游戏过程中它作为孩子重要的评价道具,加强了孩子对游戏的投入程度,促进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在游戏后的分享讲评环节,它又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交流的兴趣。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如何更好地提高评价质量上,通过高质量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姚益秀.重视幼儿评价 促进全面发展[J].考试与评价,2012.

作者简介:吉洁(1984— ),女,本科,就职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幼儿园。

上一篇:妇女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如何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