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2024-08-04

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共10篇)

1.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一

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动手能力要强,要善于使用新的技术,能很快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我们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毕业之后去向多样化的需要。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人才结构预测显示,未来几年内,IT专业人才、公共专门人才和基础工人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以富士康为例,所需的技工、高级技工就达11万人;再比如中芯国际、EDS等企业,他们所需的软件、电子类人才也达3万人。”沿海地带及北京市电子信息领域人才所占比重最大。2010年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占整个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72.20%,远大于其他领域人才所占的比重。不同领域的岗位分布不同。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领域研发岗位比例较大(分别为53.66%、47.67%、47.45%);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领域销售、研发、管理岗位分布差别相对较小(分别为23.91%、31.40%、36.73%),且管理和销售领域岗位比重居各领域之首;新材料领域不确定岗位比重较大,但其确定的岗位研发岗位依旧占有较大比重(28.83%)。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专业分布不均匀。人才分布最集中的10个专业的人才数量占到总人才数量的48.50%;最集中的20个专业的人才数量占总人才数量的64.43%;最集中的30个专业的人才数量占总人才数量的72.47%。其中计算机软件专业所占比例最大,为12.07%,且排名前4位的专业均属于电子信息领域。此外,管理、市场等专业所占比例也比较大。面对实践性人才少、复合化人才少、国际化人才少等弊病,那些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改变目前人才需求格局,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感情引人、事业留人、环境养人”。“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才能走得更远。”同时本专业人员应该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2.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二

一、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虽然已经相对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将多媒体教学, 实验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融入其中, 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仍然面临工作难找, 不能胜任企业岗位等一系列问题。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课内容枯燥陈旧而且大多专业课本知识重复性大、授课方式单一, 实践实习内容少, 学生动手能力差,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改革思路与方案

(一) 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学科的发展最新成果更新教材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 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科研成果和专业技术诞生。既然称为电子信息类专业, 我们更不能在原有的陈旧知识和闭塞的信息状态下教学, 我们更应善于利用信息、吸取更新更好的知识技术为教学和生产服务。

然而, 我们目前所用教材大多是5、6年前, 有些甚至是10年前所编著的教材, 这种教材不光是知识上的陈旧, 而且也会阻碍我们创新教学的改革。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急需更新本专业教材。

在更新教材的同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首先, 教材的更新应以贴近实践贴近社会为主,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只要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就编入教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联系实际教学和社会需要, 有选择的将专业知识与内容编入教材, 而且尽量把当前本专业的发展趋势, 最新成果编入其中, 适应社会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光求新而忽视了学生必须掌握如C语言等其他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只有基础知识与新知识的完美结合才能称得上是好教材。

其次, 教材的更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为本专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我们建议每两年甚至每年都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 以求在教材上做到与时俱进。在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最终还是归结于教材, 如果我们没有一本好的教材, 我们怎么培养优秀的学生呢?所以教材的更新与修订应该频繁进行。

(二)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教师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可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学队伍可以迅速提高学生水平, 同时在课程改革时期也可以增加课改效率和质量。

那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 我们需要提高原有教师的业务水平, 优先增加教师的学习进修机会, 加强师资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为教学所用。

(三) 加强产学研结合等适应社会需求

各院校毕业生的致命弱点就是动手能力差, 虽然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相对其他专业实践实习课时较多, 但是这个问题也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多举办各种创新大赛、创建开放性试验室、增加企业培训参观考察基地等, 一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尽早的接触实践, 为将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采用新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摒弃传统的老实讲学生听的模式, 而采取诸如项目教学、引导式教学等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办空中课堂, 多举办各种报告, 同时也可以大胆的把课堂就设在实验室, 边学边练边动手的新式教学方式。总之, 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的方法都可以在课堂上应用。

(五) 改革考试制度, 考查学生能力为主

目前大部分学生思想上认为上课学习就是为了最终考试, 那么换句话说考试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只有将考试内容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踢出学生原有的学习观念,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所以也要把考试内容和形式同步改革才能取得课改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 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可能存在小部分同学不适应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 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能力较差。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和辅导员应着力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认清自我, 端正学习态度, 实现自身价值。

(二) 教师坚持原有的教学方式

有些老教师从思想上一直认为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传统教学方式, 但是我们应着力促使教师认识到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 要明确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能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四、结语

总之,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输送更好的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但是, 企业需要的是拿来就用的人, 如果毕业生进入企业还要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培训, 那么企业压力将加大, 学校教育也形同虚设, 这也是学生找工作难, 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企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充分适应社会, 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为企业减轻很多压力, 这也是各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姚远, 董世龙, 姜玲云, 江北战, 卫金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2]陈兴文, 刘燕, 李敏, 逄凌斌.建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3.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电子商务;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7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45-01

前言: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课程体系如何设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有效的模型。本文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结构。

一、调查概况

通过当面和网上发布调查问卷,回收140份,问卷回收率99%,受访者包括各大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现状,其课程设计情况,以及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等。并且进行现场交流对专家进行访谈,就电子商务就业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咨询及建议探讨。对20家电子商务企业发布调查问卷,就其招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情况以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及总结如下:

二、电子商务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

1.市场现状。电子商务行业涉及的行业领域盛广,它的业务领域状况如下:商业占43%,工业占15%,金融业占13%,建筑业占3%,旅游业占3%,其他占23%。截止2014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500000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7200000人。越到未来,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会越多。

2.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类别。首先,是基层的技术人才,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解决电子商务工作中的技术应用问题。 其次,是电子商务领域中级管理层,这一层面的人才着重于策划电子商务活动的方式、渠道。最后,是电子商务高级管理者,主要掌控电子商务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方向。

3.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看法。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看法是:仅有13%的毕业生能够胜任较高级的管理工作,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27%仅掌握了书本知识、不懂实际操作;19%知识掌握不完善、不能了解行业的发展;8%的实际工作能力低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20%职业定位不明确、知识宽而不精。

4.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考虑。据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素质要求有:市场推广开拓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能力、项目执行能力、职业道德与忠诚度、创新研发攻关能力、规划与策划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等。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1.各高校承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不同。有的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由计算机系开办,而有的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则是由经济管理系开办。不同的系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系更注重实际操作方面,而经济管理系则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知识面的不健全造成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分化。

2.电子商务课程设置难度较大。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多领域的学科,主要涉及的方面有:管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贸易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电子商务专业涉及面如此广泛,如果课程设置不完善、不合理,就会导致所设课程过时、缺乏连续性、课间衔接不好等问题。

3.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操作。作为跨学科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本位思想依然盛行,普遍存在着“大而全”“万能型”的培养基调。就本科教学体系而言,基本还停留在理论教学,对学生而言:“电子商务就是开淘宝店!”也就是说,理论于学生而言就是杂乱而空洞的、虚幻的概念。“涉及的专业范围广”是大家对电子商务专业比较普遍的认识,所以有些学校在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将所有涉及到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都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中来,以此来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而体现到学生层面,则是在有限的三至四年的时间里,非常辛苦地忙于应付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营销学、计算机与网络数据等好几十门课程;时间和精力太过分散,就造成广而不深、浅尝辄止的结果,并且与市场人才所需求具备的技能脱节,没有真正形成核心的专业能力。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人才的确是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人才并不能与全才划等号。

4.学生专业素质不足。其一,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具备高素质的管理型、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学校的培养没有将理论转变为实践,从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其二,上面所述的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主要素质要求,在毕业生的身上没有完全体现。

5.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这是无可非议的。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面临这样的尴尬,一是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每10000人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20%。

四、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从企业拥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状况看,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数量构成及知识结构不平衡,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企业所需电子商务人才渠道多样性 ,人才需求的规格要体现实用型和复合型。学校的电商人才培养数量大,但是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符。

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应有一定的改革。一方面,对于课程设置,主要还是从理论上和操作技能上入手,根据市场需求,整合教学能容,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实际应用该技能,所以强化实践教学,积极营造实战环境很重要。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找准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克强.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R].北京:2015。

[2]陶涛.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巨大[N].中国青年报,2012-09-20(12)。

[3]网店高薪难招人 阿里上市“敲钟女孩”自己做美工[DB/OL].http://hb.qq.com/a/20150309/011019.htm 2015-03-09。

4.社会工作专业需求报告 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特定的时期里,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人与社会的诸如下岗职工、贫富分化、青少年犯罪,人口老龄化等等不适应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它们会对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隐患。社会工作坚持以“助人自助”作为宗旨,按照专业伦理的规范,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利用各种专业技能、知识和方法,帮助在社会中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并以此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以“服务”为中心的社会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社会工作对“助人”精神和理念的倡导,对协助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早在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首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与此同时,在这个决定里面也与时俱进地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对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布署,从此把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提升到了国家的总体战略筹划之中,在社会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第一次将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党的文件,对社会工作人

-1-才队伍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将社会建设提上议程,更加着重强调了“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有”的提出,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需要。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对社会建设的强调,并将其在国家的战略方针上置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就说明了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建设,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务院2009年初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做到全体人民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

在2010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关于《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中指出,“由人事司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议通过,进入审批阶段;即将发布的由我部参与制定的《2009——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列为国家第六类人才,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这就说明了国家关于社会工作方面政策的一个新突破。

-2-此外,人事司还“组织召开了“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大会”;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的检查评估和试点示范城区、单位创建活动,评选产生了首批试点示范区和单位;同时确定了第二批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目前,全国已有163个试点地区和260个试点单位,形成了覆盖各省(区、市)和各主要领域的社会工作试点网络。开展了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三保’、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灾后恢复重建等课题研究,制定了《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做好对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的帮扶工作,举办了‘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及‘灾后重建社会工作培训班’,参与编写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灾区生活志和社会赈灾志。”

综上,由于我们正处于转型时期,针对这个时期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的意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上。由于社会工作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预防并解决人与社会已有的矛盾和问题,并倡导社会的公正,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作为运作和推动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社会工作,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同时,社会工作也在于培养能够同时具备一般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工作方法技能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增加在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并让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基于社会工作对解决社会问题的如此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也对社会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

2、社会对社会工作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里各个阶层的关系也日趋复杂。不仅如此,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到社会里利益要求也相应多样化,从而使到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矛盾也随着发生,贫富悬殊差距日益增大、就业困难逐渐凸显、由此产生的个人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因此,政府在这种现状下已经无法有足够的资源去满足大众对社会服务的需要,因此,作为社会政策的传递者,社会工作就在 社会层面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服务的方式填补了政府服务的不足,并可以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对大众有所帮助,化解计划的社会矛盾,使各项福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改善民生问题,增强人民的社会满意度。不仅如此,通过社会工作在社会里发挥的作用,政府能够逐渐将各种职能专业化,有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中,一方面社会工作人才严重匮乏。比较与其他国家,美国、瑞士的社工占总人口比例的2%,日本占总人口比例的5%,加拿大占2.2%,连香港地区的注册社工也占1.7%。而统计表明我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只有45.3万。这在我国十几亿人口中占的比例极其之低。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严重需求。2006年12月12日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讲,“我们要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度重视选拔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近年来很多地方已经着重开展社会工作建设。

上海浦东1997年开始引入社工,2000年上海成立社会工作培训中心,2001年上海招聘司法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开始实施。而且很多大城市也有相应的行动。“国内第一家社会工作职

-4-业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民政部的有关调查和预测,提出在2020年前实务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是:学校社会工作者8-10万人;企业社会工作者2万余人;医疗社会工作者1万余名;老年社会工作者2万余名;社会事务工作者1万余名;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2-3万名;矫治社会工作者约2千人。这样,在2020年前中国的社会工作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至少需要16-19万人。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的专家认为这种预测是十分保守的,因为许多方面的需求没有计算在内,如:残联、工会、团委、妇联、残障人学校、孤儿院、戒毒所、监狱等,以及农村社区所需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因此他们的结论是:到2020年中国共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20万左右。”

根据北京市在2002年和2003年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统计,“2002年直接提出要社会工作、社区管理毕业生的将近40家单位;2003年仅1月底的农展馆招聘会就有近20家单位。”2008年11月21日,广东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场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在会上表示,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将全面推进,珠三角地区民政部门公益性社会服务类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将达到30%,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将达到10%,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数量将达到1万名。再用3-5年时间,全面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珠三角地区民政部门公益性社会服务类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将达到50%,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将达到30%,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数量将达到3万名。可以看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相当大,目前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输出远远不能满足于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社

-5-会工作是具有远大的前景的。

3、我院学科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呼唤。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最早是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然而,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社会工作被取消。在此后的三十年里,国家都要依靠政府和单位系统来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一直到八十年代,当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崔乃夫提倡民政工作系统引进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人才,这样,社会工作才逐渐得到恢复。虽然,我国在之后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相比国外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甚至比较和大陆临近的香港和台湾,大陆的社会工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在美国,著名的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都设置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在香港,香港大学、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也都设立了社会工作系。台湾的台大、台师大、政大、东海大学等等,同样有这个专业的设置。而且,他们均对当地社会源源不绝的输出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

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许多著名大学都纷纷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诸如北京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均设立了社会工作学系;在我们广东省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等等。而且,各个高校在社会工作这个专业里设置了社会政策、社会事业、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立法、公共卫生等学制与课程,推动了这个学科的建设。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社会工作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只有提高对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重视,更

-6-多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才能从数量上与质量上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无论从政府重视方面还是从社会需求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要求,甚至在学科建设方面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置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不论从市场需求还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都是可行且必要的。

5.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五

为了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行业现状和我校实际情况,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充分探讨和论证。

一、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见性。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装饰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代发展,装饰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装饰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

2.系统性。装饰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装饰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3.特色性。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看,高等职业的助学院校在学生拥有两年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建设以室内设计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和模型设计与制作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开办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4.创造性。创造是设计的灵魂。装饰艺术设计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5.适应性。在装饰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装饰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高职院校及助学院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

结合装饰艺术专业的特点,提高职业院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主。并以此为目标,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规律,师资结构、教材系列和与其相对应的实训基地。

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调查现状分析

在对开设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相关公司的调查中发现,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课堂教学的安排和现有教学体制的种种不足,学生课堂内容偏多,长期以来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务实性,其主要表现为,学生作业只重艺术表现,不重务实性设计;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缺乏主动的认知与贯通,缺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缺乏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由于对“装饰艺术”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学校性质和基础不同,使得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着差异。其现状是把具有一定综合学科特点的“装饰艺术专业”仅定位在“室内设计”单一方向上,仅是偏重室内装修、装饰等美化室内环境方面。在这种教学体系培养下的学生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佳,社会适应性不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以适应新环境和市场的需要。可以说,书本、教材、传统课堂是该学科的基础,但永远不会创造出市场需求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所以,如何转换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未来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使综合国力增强,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重视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它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特性,高职教育的助学院校更应该摈弃重视层次、忽视类型,崇尚理论、鄙视技能的观念,确立能力本位思想。

1、室内设计的发展前景: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等世界关注的盛事都将在中国上演,这对我国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相关行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总部也都看好这一商机,大量涌入中国。我国的装饰行业已进入平缓增长而竞争空前的阶段。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买房、买好房、装修房”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心话题。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装饰业持续升温,室内设计及装饰渐已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2005年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后,房地产业的发展回归理性,走上了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这也为装饰行业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装饰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当务之急。

2、展览业的发展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这将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各行业都在学习熟悉WTO规则,研究讨论入世给本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展览业也不例外。从展览的环境、展览的设施、展览的种类、展览的规模、展览的水平、展览的作用、展览的影响等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区域性的“展览中心”。我国展览业目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力推动中国展览业更快的发展。在展览业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国展览业的总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4%,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总之,我国展览业发展的势头很好,速度很快,潜力很大,后劲很足,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展览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种趋势必然要求加大专业会展人才培养的力度。

3、模型制作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业、建筑设计业、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房产商、展览商青睐模型形象直观的特点,势必促进建筑模型制作业进一步发展,而投资少、入行易的特点也将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建筑模型制作员行列当中,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6.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六

摘要:通过问卷方式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刁一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中我们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 促进文秘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文秘专业人刁-关键词: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报告

调研情况如下: 1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文秘人员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统计表是l: 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量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

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刁一,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职业岗位 群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 民所有制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减,而外资企业、民办企业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 逐步递增大型单位分工较细,文秘人员的 需求量大,多以行政秘书工作为主,有专职文 员、专职档案员、专职干事、专职机要员 等,职责比较单一:中小型单位的文秘人员 需求量小,一般出任文秘人员实际上是一种 “综合秘书”,也称为“办公室文员”,身兼 多职虽然中小型单位对文秘人员需求量,但中小型单位的数量旱增长趋势,所以中小型 单位的综合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总的来说是增 长的。而且在经济、法律、医务方面也需 要增加文秘人员来协助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 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79.9%,男性占20.1%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 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 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23.8%,公务 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 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 理的占1 2.9%,其他的占 3.7%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 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 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 “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 “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

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 时,侮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 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 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 的。

调研发现大部分单位认为文秘人员应有 专门的职业技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高职 高专院校设置文秘专业的必要性很大,认同率 高达54 } 6%对“国家秘书资格证“之类的 资格认证的看法认为含金量较高,能够反映出 专业的能力的占260 2%;能够帮助我们培养 和选择相关层次人才的占27} 4%:没有针对 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占1l0 9%;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占7 8%目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 格全国统一鉴定的人数旱现出增长的势头。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是劳动保障部推 出的第一个全国统考职业,在社会各界,尤其 是用人单位很受欢迎从现在调研情况来 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旱增长趋势,秘书 职业也己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 加明显的职业领域。

些能力可进一步分解为专项技能,具体情况 如下表: 3从业文秘人员的薪金状况

文秘人员是一种社会从属性、服务性职 业。其主要内容就是指文秘人员的工作本身 不能脱离它所服务的领导或单位而独立存在,领导及单位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 延仲到哪里从属性、服务性、辅助性就 是对文秘人员工作性质的最好概括。繁、杂、忙、累四个字就是对文秘人员工作特点 的最适当形容。

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工作是辛 苦的,侮天都是些平凡、琐碎、细微的事务 性工作,不比是打印文件,整理资料将近20%的文秘人员成为管理助手,从事文字档案 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协助经营管理、组 织协调公司会务、公关与政府关系和公务差 旅等。许多临时性工作随经理主管们的日程 安排变化而变化,经常加班没有规律,需要不 断熟悉掌握公司各部门业务,收集、处理各 种信息还要在复杂而且繁琐,看似一些枯 燥乏味、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之间,处理协调 上下级和各部门关系,做到万无一失在很 多情况下,文秘人员的工作是事无卜细的,那 文秘人员的薪金情况又如何,是否合理?

通过调研,文秘人员的月薪情况如下: 月薪在500-1000元以下文秘占32.1%;1000-3000的文秘占45.2%;3000-5000元的 文秘占9.3%;5000-8000元的文秘占6.3%;8000-10000元的文秘占2.8%;10000元以上的 文秘占2.2%} 70%以上的文秘人员月薪在 3000以内,大部分文秘人员对薪金现状表示比 较满意,有的文秘人员甚至还打算向高层次拼 博,成为高级秘书,获取更高的薪金。「l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 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不要觉 得做文秘人员很困惑,发展空间狭小,只要努 力学习充电或深造,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自 然会得到晋升的机会。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 文秘专业毕业生应该不仅具有胜任工作的能 力,而且应该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 力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秘书职业所 需要的是通才+管理人才+创新意识。秘书 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职业,必须努力攀爬,刁一能 到达目标作为文秘人员,要想在人群中脱 颖而出,出类拔萃,就必须放弃保守被动的心 理,而应积极进取,迎接一切挑战。2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 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 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 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 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 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 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 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 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 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 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 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 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 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 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 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 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值得关注的 是毕业生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 要求尚存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小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文秘人 员的关键能力应更全面,从业能力应更细致,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所共同表现出的综合职 业能力应更强。文秘专业的从业能力可分为 “从业基础能力”、“从业业务能力”和 “从业相关能力”三部分“从业基础能 力”主要包括:“执行能力”、“公关礼 仪”、“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 力”和“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 能力等。从业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书拟 写与处理”、“会议组织”、“办公室日常 事务管理”、“协调工作”、“文件档案管 理”、“接待工作”和“信息工作”等能 力“从业相关能力”主要包括:“法律与 法规”、“商务知识”、“速记速录”、“英语应用”、“财务管理”等能力。这 4文秘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 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 1年以下的占19.3%, 1-3年占34.6%, 3-5年的占16.3%, 5-10年的占8.6%, 10年以上的占7.6%随着 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 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 }h}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 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据调查显示,文秘工作中有将近20%的内 容是协助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和高高在 上的老总比较,文秘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各 个部门的基层员工,了解来自第一线的信息反 馈:和一般的部门主管比较,和管理层天时 地利的接近优势,使得文秘人员又具备对公司 整体战略部署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从这点 上看,单位高层在决策过程中,多会听取高级 文秘人员参考意见另外长期在领导身边,可以学习领导的思考与处理方法有的被调 查者认为和领导一起出去应酬,可以扩大交际 圈,积累人脉资源

行政主管是文秘人员未来的主要职业发 展方向。文秘人员因工作接触到单位业务的 各个方面,在职业转换,特别是单位内部换岗 晋升具有很好的优势,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 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 5结语

文秘人员社会需求量很大,大多数文秘人 员在从事文秘工作3-5年后会转换岗位或得 到晋升,但并不表示文秘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虽然在中、初级文秘人员中女性占绝大多 数,但也不表示文秘是“花瓶职业”做到 五六十岁退体的女秘书大有人在,比尔盖茨的 秘书就是一位很老练成熟的秘书,可以把比尔 盖茨的日程安排设计到分和秒在西方国家 很多年长资深的秘书他们会更加受青睐,因为 她/他们的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 同度都造成了她/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游刃 有余这也是高级秘书和初级文员的Ix:别,也是文秘职业纵向发展的方向

文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人事、财 务、专业业务的机会比较广泛,对各方面技 能要求很高,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 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 能力,‘富有经验的文秘人员刁一是在我们社会急 需的复合性人才因此我们武汉商业服务学 院的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接电话、发传 真、收发信件等服务型为主的初级文员做 起,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成为一位可以用英文 写一般信函、起草报告和准备会议的中等秘 书和能起草重要的合同文本、懂法律、税务 知识,协助领导参谋决策,有协调管理能力的 高级秘书。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决定 了文秘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性的职业,也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职业。参考文献

hl]沈建红.对民营企业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

况的调查与分析「J}.秘书之友.2005.06.h2]杨群欢.新时期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高职

文秘人才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h3]黄建聪.对文秘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课程

设置的调查研究h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

7.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七

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英语基础知识, 能熟练地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还应培养学生快速的书写能力、翻译能力、商务交际、商务谈判能等能力, 使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应用自如。在教学中, 首先, 要让学生明确商务英语学习的意义, 也就是为什么学商务英语。其次, 要培养学学习商务英语的技巧,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专业方向的信息, 确保学生学成后的成功就业, 良好发展。

2 社会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2.1 商务英语的独特性

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学。一般的英语教学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能轻松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商务英语除了将英语当成一门交流语言, 同时还是一种有专业用途的交流语言。商务英语的使用有独特的环境, 它是为实现从事商务领域的对外交流, 如对外贸易、涉外工作等。因此商务英语学习的内容也比较有针对性。需要学习专业性较强的应用词汇、商务知识、商务沟通技巧等。如果不进行社会需求分析, 盲目地向一个领域输送人才, 人才的相对饱和就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就业的困难。

2.2 商务英语教学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不断升温, 对外英语交流、谈判等工作需要一大批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但这种需求的针对性很强, 目的很明确。首先, 要求商务英语工作人员有很强的英语基础能力, 能顺利地进行英语交流。其次, 要求商务英语工作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 能够胜任商务工作领域的各项工作, 完成企业运作的各个工作环节。再次, 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全面了解了社会的需求, 才能为社会输送更优秀、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自己的工作, 为学生走向社会的良好发展打好基础。

3 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

3.1 重视英语基础教学

英语基础教学是商务英语学习的根基, 虽然社会大众对英语语言学习重视起来, 国人的英语水平有普遍提高, 但也不能忽视商务英语中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第一, 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摆脱死记硬背的弊病, 真正地将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拉出来。语言的学习关键就是要会应用, 不会用再好的成绩也是枉然。第二, 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形态, 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愉悦中牢固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为商务英语的更深层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三,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及英语基础学习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主动地、扎实地进行商务英语学习。

3.2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是为涉外商务的各岗位群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首先, 拓宽教学形式及内容, 在进行英语专业教学的同时融入商务谈判技巧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说能写能用的能力。如组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情景设计,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未来职业的操作模式, 缩短学习与实用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安排实训教学,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训中获得锻炼的机会, 提高他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做到学有所用、工学结合。再次, 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虽然德育教育与商务英语教学无直接的联系, 但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商务英语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 他们的岗位将是展现我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窗口, 因此应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 确保学生德智的综合发展, 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第四, 与外企、外贸企业协商, 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参观学习机会和实习机会, 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应用的重点, 启发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指导学生抓住学习方向, 顺利完成学业。总之,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 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不断地拓展教学视野, 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为社会输送知识面广, 工作能力强、适应力强、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 提高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

4 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虽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 却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会商务英语岗位的需求为导向, 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 确保了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的就业和发展;确保了企业聘用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确保了学校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商务英语教学普通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除了要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外, 商务英语教学还需更多从实践出发, 结合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商务英语教学的形式, 培养综合素质强、竞争能力强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余晓霞.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6) :54-54.

8.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八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人才交流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专家研讨以及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适应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的为石家庄区域经济服务,了解本地区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明确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进一步地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奠定基础,我课题组教师将近三年的人才交流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与企业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的几点建议。

1. 人才交流会调查结果分析

石家庄地区中小企业比重大,因此我们侧重调查了中小企业会计的数量需求和素质需求。

1.1中小企业青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因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规格要求不高,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的因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看好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待遇要求不高。2010年有82.1%认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2011年为86.3%,2012年为89.2%,成逐年上升趋势,可见,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学历层次的需要,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1.2中小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一专多能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中小企业会计需求的特点:每家企业财务部门编制为2至5人,大多数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独立性、技能性、一专多能等特点。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由于岗位分工不是很精细,因此他们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比较全面的工作能力,即要能够记账、登帐和编制会计报表,又要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1.3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3.1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要求

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要能够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财务数据、掌握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律,为管理者制定觉得提供依据。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统计、审计、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具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从而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1.3.2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小企业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三的是: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财务分析能力。在这三项能力中,前两项是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后一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获得,而分析能力则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才可获得,在校期间只能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1.3.3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最为看重的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2010年把这一项列入进入人才考虑因素的占91%,2011年占94.2%,2012年占到了98.8%。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工作牵涉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发展等方方面面,会计人员必须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如实地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的真实数据,保守企业的秘密,在于金钱打交道时,必须心无杂念。

此外,企业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会计工作处理的是单位与单位、人与单位或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决定了会计或会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其他部门或人的配合,也需要会计人员去主动去协调或配合其他部门或人员。尤其是,对企业外部单位而言,会计必然要与外部的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劳保等职能部门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会计既要维护单位所有者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自律原则和接受政府的监管。因此,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

2010年以来,我们每年暑期进行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地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从而为促进我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1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中小企业,对目前的工作较满意,并且有部分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已经在企业担任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等要职。他们认为,对其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建议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动手性较强的课程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的课程。

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工作比较满意,他们反映,那些道德品质良好、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能够积极地对待工作,对于不懂的问题,能够主动求教,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多走出校门,到企业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此外,建议学校多为学生开设能够切实提高计算机水平、对社会的认知等课程,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3. 对会计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综合人才交流调查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五家合作企业的十名专家针对“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这一课题进行了研讨,获取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3.1课程体系设置改革途径

企业专家提出,建议学校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课体系改革。把学校比作工厂,把学生比作产品,把企业比作顾客,工厂只有按照顾客的需要来打造产品,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要,这相当于为企业量身定做产品,这样的产品一定是适销对路的。因此,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是我们的最佳途径。

3.2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思路

成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体系设置改革。高职教育必须要突出职业教育,而职业能力是与会计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将行动领域中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引入到学习领域中来,才能真正的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3.2.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结合人才交流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出会计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所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3.2.2根据会计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前面确定出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定出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从而确定出会计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3.2.3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具有较为丰富的会计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从事会计工作和会计相关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以适应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具体来说,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适应适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二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要求;三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2.4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顺利地实现学业与就业的对接,在校期间,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和顶岗实习的力度,使学生体验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 熟练地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巧和积累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研究》(立项编号:11050007)的阶段性成果

9.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九

一. 调研目的与指导思想

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商务英语人才,以其高技能型一线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在国内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本专业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掌握各企业单位所需商务英语人才的规格结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保证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为企业所欢迎的、实用性人才,2013年7月21至28日期间,湖南科信电子系统装备有限公司和湖南普照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就这次调查工作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就一些存在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具体措施。

三、调研的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手段,四、调研结果分析

(一)涉外商务相关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人才总量需求也稳步增长。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2004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新外贸法》之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大地拓展了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上万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国营、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商务英语的行为和意图,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都将走俏职场。国内著名人力资源网站前程无忧

()统计数据显示,仅2007年底该网站就发布了全国2000多家外贸企业的19000多个需求职位,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高校经济大类毕业生仅13万人左右。以此推算,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经贸工作,仍不足以满足全国人才市场对国际商贸类人才的巨大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炙手可热,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人才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而国内本专业的人才供给却十分有限,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多万人才的缺口。

缺乏人才类型有3个层次:外贸决策人员:供求欠缺三分之二以上;外贸经营管理人才:供求欠缺三分之一以上;一般外贸专业人才:服务外贸人才估计供求欠缺70%到80%。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在问到调查单位目前是否有引进商务英语人才计划时,有60.9%的单位选择了“有”;暂未考虑和没有的分别为23.4%和15.6%。这说明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是比较大的,培养的前景是乐观的。调查中,认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商务英语毕业生类型是“学习成绩好,并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的”占60%,其次是“社交能力强”的占27.9%,而“学习成绩好”的占12.1%.可见综合素质高是最受欢迎的毕业生类型。

在问到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可多种)时,提出“英语口语好”的比例最多占61.6%,依次是“交际能力强”占53.8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业务能力强”占42.6%,“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占40.5%,“英语+商务”占19%,毕业生“要过英语四级”的占18.5%,“有国家二级计算机证书”的占10.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占5.6%,“形象气质佳”的占3.1%。

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对毕业生是否重要的问题上,调查单位表示重要的比例为45%,认为不太重要,重实际能力的占54.7%。由此可看出用人单位已倾向于看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但从统计的比例数也可看出目前不少单位还是重视毕业生是否拥有各种证书。

(三)商务英语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

1、企业外贸部门。(国家大中型企业,商品流通领域,进出口贸易领域)中从事一般性进出口业务的谈判、生活及工作接待的口译及处理一般商务活动中各种资料的草拟、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

2、三资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中在各种场合担任英文口译,熟练的对书面材料进行英汉互译,并参与企业商务外事活动的专业人员。

3、商务英语从事的工作:其它企业(旅游业、对外饮食服务)中,从事接待服务,协助经营管理并参与有关外事活动的专业人员。

(四)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及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通过英语专业全国四级或八级考试。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主要学习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

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英语高

级专门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方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外经、外贸、旅游、外事等口译、笔译工作以及管理、文秘、经济贸易、公共英语教学等工作。

企业人员技能需求:1.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业务操作的能力,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

2.英语为商务服务,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通用词汇,商务英语写作及英汉互译能力。

3.当问及资格证书情况时,公司普遍认为资格证书不是很重要,但是基本的证书还是要有的,比如英语6级证书和报关,报检资格证书等。

4.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学习第二外语有一定的必要性。

5.企业还特别要求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至少要懂一门编程语言或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

(五)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企业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培养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许多学校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强,致使毕业后竞争力较差。一些被访企业家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等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能参与一些具体实践;参与国家相关专业考证,既提高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又为就业打下一定基础;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应该从在校期间就去专业对口的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或尽早安排实习,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对商务英语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对各个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详细分解与研究,构建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提炼出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以商务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处理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商务英语综合知识及应用能力2.国际商务操作能力

10.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调研报告 篇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

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查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上一篇: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就业计划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