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2024-06-29

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精选10篇)

1.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篇一

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四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既然“我”只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如何能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2)本节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不矛盾。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1分)。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1分)。看似矛盾的内容背后,其实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1分)。

(2)直抒胸臆(1分)。先以“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来抒发与祖国融为一体的情感(1分);再以“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抒发对祖**亲养育之情的感激(1分);最后以“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出强烈的献身之情(1分)。

2.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篇二

2007年年底,奶奶于眠梦中静静地阖上了眼,近身感受亲人衰亡之哀痛的瞿筱葳,心头上有一处化成了辽敻的屏幕,不时刷过记忆的残影。2009年,她取得云门“流浪者计划”补助,计划了为期三个月的流浪,决定走一趟奶奶七十年前的逃难路线,并且考察奶奶的食谱,发觉味道的根源。

2011年,她将这趟旅行见闻,混融了奶奶的身世、历史的向度以及味觉的记忆,织就成情感丰足而真挚的《留味行》一书,还特别将奶奶的11道菜编集为一小册子,成了情意缱绻的私房食谱。

镜头愈拉愈远,照见奶奶以及她的时代

奶奶还在世的时候,瞿筱葳就曾向家人宣告,要记录奶奶徐留云的故事。当时,尚未有影像摄制基础的她冲动地买了摄影机,零星拍摄了不少片段。几年后,因缘际会转入影片制作一途,然而关于奶奶的纪录片却被搁置在一边。直至奶奶逝去,她才将这些素材重新整理,剪辑成一段15分钟的影片,在告别式上播映。奶奶漫长的一生遂在影片中徐徐开展……

1937年,松沪会战爆发,抗日战争打得火热,居于上海的徐留云时年21岁,未婚,决意与另一位独身女子于月宝结伴同行,经香港、越南、云南、贵州,转往四川大后方,与订了亲的表哥瞿顺卿相会。影片中,瞿筱葳插入一张奶奶逃难的路线示意图,并特意以运镜示意逃难方向,原是顺时钟方向迂回绕道的逃难路线,竟成了由上海向西行一路直抵四川的逆时针路径。映后,她父亲跑到她身旁,悄声指出这个谬误。

“我把她的逃亡路线方向弄错了,这件事情我没有办法就这样过去。”围绕在奶奶身边的亲族,参与了她往后大半的人生,却遗忘了她的来路。半年后,始终无法释怀的瞿筱葳,重新打开了父亲为奶奶做的口述历史,仔细研读,始恍然大悟。

其实过去奶奶也不是没有提过。老人家时常话当年,只不过后辈往往轻率以对,听着听着也就过去了,并不放在心上。加上奶奶重述的时候多是片段式的,是历史的残篇、记忆的余角,瞿筱葳便没有将之脉络化,花心思把各事件兜合起来,或是与大时代的历史现场加以比对。她说,奶奶经常看到什么物事,便触发了与往昔的连结,好比看到一块蛋糕,就突然跳回数十年前的时空,谈起吃蛋糕的欢快记忆,晚辈很难在当下就循着她的话语回到彼时,与她的切身经历产生共感。

“她讲的很多故事我们都没有记下来,后来是因为我爸很认真去做口述历史,才把它整个系统化。”她的父亲顺着老母亲的记忆长河慢慢泅泳,在她离世前几年,每天中午从办公室骑脚踏车到母亲住处跟她一起用午餐,利用饭后的时光听她回忆往事,整理出十万余字的详实口述历史。后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自此份档案摘录五万字左右,收录于《烽火岁月下的中国妇女》一书,而这书稿就成了一条扎实有力的藤蔓,牵系着她与奶奶,以及奶奶所属的那个苍茫的时代。

“我出去旅行的时候,其实已经慢慢理解死亡这件事情,也一直试图去了解奶奶的故事,同时开始读很多近代史的东西。”这趟旅行让瞿筱葳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同一件事,而藉由历史、文学等各种素材的辅佐,她慢慢找到了不同角度去定位奶奶的故事。

在她过去的理解里,徐留云就是一个家里的老奶奶,她的故事是模糊的,她的存在感建构在一堆家常的琐事之上,“本来一直是特写,当我把镜头拉远一点,突然就看到了整个环境、看到历史,再重新去看待同一个人的故事时,就变得非常不一样。”在旅行的过程中,她尝试着把镜头拉得愈来愈远,让时代的面目能够进到她的视线;随着时代的登场,也才逐渐能够从昔日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找到连结,明白原来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与奶奶所从出的时代相距不远。

上路吧!一个人的旅行

上路前,瞿筱葳订妥飞往越南的机票以及第一个落脚处的住宿,至于其它细节,她笑着坦言,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总之,先上路再说吧。或许“流浪者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放弃计划,放弃缜密的念头,就像当初面试时,林怀民耳提面命的:“如果你去,你就放空,什么都不要想。”

这是瞿筱葳头一回单独旅行,就算自己鼓足了勇气,难道家人不会担心吗?“家人担心疯了!我不敢写太多家人的担心,因为怕我妈会觉得她的形象都毁了。”瞿筱葳笑得可乐了,她在诡计得逞之后,不忘顾及母亲大人的形象。她说,当初报名流浪者计划,一方面是督促自己踏上奶奶的逃亡路线,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找到一个愿意为她背书的机构,如此,护女心切的母亲才不致于将她拦阻下来。

出发前一两周,她的母亲还秘密委托朋友介绍向导,她马上搬出流浪者计划“只能单独旅游”这条规定作为挡箭牌,婉拒了这个好意。而她的父亲也曾提议要跟她一起从越南走到他的出生地宜宾,又或是和她在宜宾会合,同样遭到拒绝。

瞿筱葳的随身行李很简便,除了钱、护照、换穿衣物和日常用品,另外就是奶奶的口述历史、英文旅游指南以及马奎斯的《百年孤寂》等几本读物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亲人埋在这片土地之下,就不算这片土地的人。”《百年孤寂》中写道。瞿筱葳特地在那一页折了角。同样叙写家族故事的《百年孤寂》,魔幻地穿梭时空,在旅途中,禁得起反复阅读。

她的行李里头,象征意义大过一切的大抵是这些年一直跟着她的布偶“小獭”了。“我需要身上带一个比较有家的感觉的东西,因为一直在移动。”于是,她裁下旧的袖子,缝成一只布袋,将小獭装入其中,既是它独有的窝,也像是旅途中的睡袋。每到一个新的落脚处,她会先将小獭取出,妥善安置于枕头边,象征性地标志着“家”的所在。

瞿筱葳回忆道,初抵越南,她和友人碰头,一行人临时起意去攀登中南半岛最高峰番西邦峰,海拔高达3143公尺。因行前一夜未能安眠,兼之缺乏锻炼,翌日,她竟开始上吐下泻。行至2800公尺处,她只得黯然待在营地休憩,目送友伴继续攻顶,至于小獭则是跟着上路了,还因此留下一系列逗趣的登顶照。

对我而言,老家就是奶奶

数年前,瞿筱葳读了《究竟之旅:与圣僧玄奘的千年对话》,该书作者重新走了一趟玄奘取经的路线,以此作为一种致敬的方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而有了这么一趟“留味之旅”。

许多报道将这趟旅行定义为“寻根”,但瞿筱葳隐隐排斥“寻根”这样的字眼,她认为这趟旅程并非在追寻国族的大叙事,也非追寻所谓的“故乡”,她的起心动念,无非是亲自走一趟所爱之人走过的路,向这位她敬爱的老太太徐留云致敬。

“我觉得根不是单一的,我这次只是看清了某一个脉络。”寻根一词,化约了故乡的复杂面向,奶奶、父亲、母亲,都有各自的来处。“对我而言,老家就是奶奶。”那个拥有独特乡音,少时几经流离,最终落脚于台湾,照护着她一路长成的奶奶,像一棵开枝散叶的树,庇荫着后辈晚生,为她定义了所谓的“故乡”。

从书中读到的徐留云,是一个刚强务实的女性,战争开打了,她犹留在轮船码头打工挑冰;日本人打进上海时,不识字的她带着妹妹嫂嫂躲到崇明岛,沿路打零工;甚至在烽火初歇时,她与瞿顺卿夫妻俩还去机场捡炸弹片卖钱。

能在战火中存活下来的人,自有一番生存的本事。徐留云是当初上海滩工业逐步发展之际的第一批女工,经济自主,赁居在外,“经济能力培养出她这种独立的精神,有影响到我们这一辈”。瞿筱葳说,这番体悟也是因着这趟旅行而生的,她重新确认奶奶打的是什么样的工、当时上海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发现原来奶奶不是她想象中的一个老奶奶而已,而是民国初年的新女性。

在这一趟旅途中,瞿筱葳从她的奶奶出发,走入一个大时代的背景,那些辽远的历史叙事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且慢慢能够理解在同一世代中成长的其他长辈。“很多那个时代我们片段知道的故事,都因为我的流浪、书写,以及期间查证的资料,串连了起来,因此比较能够生动地去理解,而且也发现那些故事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

认清自己从何而来

行至宜宾,瞿筱葳造访了刘备祠。听奶奶说,当年一有空袭,就得快速收拾细软,举家往此地跑,这成了他们几乎每天都来报到的避难所。她踅了一圈,拍了几张照,信步走到长江边,只见江水淼茫,天空与河面灰成一片,蒙蒙邈邈,仿若不复往昔的沧桑历史。而时光,正随着江水不住奔流。

“我来到奶奶提过的建筑,感到实在;又因为什么都没有留下,而感到空虚。”她独身走入历史,又悄身出来,“因为思念奶奶而来,因为想知道她的故事而来,但只身进入历史现场的瞬间,太多故事与现实交迭,你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片片段段有如万花筒游移切换。”

思及此,她坐在长江边,惶惶然哭泣。那是这趟旅程中她唯一一次落泪。

“我处在这个现场,七十年前,奶奶就是在这个环境里面生活,也许她就正好从我站着的地方走过去。这么多事情改变了,然而在那个现场,好像只有我看到了这一切。”像是蒙太奇的幻术一般,她脑海中交叉剪接着七十年前的旧事,以及现下犹存可辨的历史现场,感到时空骤变,却无人在意。有那么多故事在时空的流转之中消逝如烟。

“好像是两个时空的撞击,我就刚好在那个地方,有一点难以承受,也有一点难以诉说。”这种细致的感受难以遁入日常的语境,最终她只得诉诸文字,藉此获得释放。

旅途愈是到了末段,她愈沉默,感到故事太庞大,与她自身的连结又如此虚微。旅行结束后,她着手写下这一切,连结才仿佛气须般不断增生。“其实每个人跟大历史都有这样的连结,只是没有去理解或挖掘就不知道。我的方法是透过旅行、透过书写去找到连结,其实也是搞清楚自己到底从何而来。”

对瞿筱葳来说,接受亲人的死亡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即便流浪回来了,甚至将之谱写成《留味行》一书,试图理解奶奶的生命以及她的时代这件事始终没有止息。

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篇三

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学习方法 】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板书: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放音乐《我和我的祖国》)

一、导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人最质朴最高尚的情感。

新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女诗人舒婷用她的诗唱出了对祖国的爱,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这首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来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 “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四、关于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

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的现实的感受。

五、诗歌阅读方法:(1)、把握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2)、了解背景——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创作背景。(3)、展开想象——诗歌的集中性需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跳跃性需借助想象补充。(4)、捕捉意象——选择的意象,表达的意象,二者兼而有之的。(5)、推敲字词——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6)、体会音韵——音韵美,节奏美。

六、整体感知、初步诵读

1、找个同学放声朗读这首诗,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我们大家听听。谈谈看,在朗读的时候,你能从诵读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感受?这里哪句诗最能具体充分地体现诗人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情感?

参考:“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 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2、背景了解

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按常理,要表现热爱之情往往是热烈愉快、奔放昂扬的,就像小时候唱的歌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无比灿烂美好!为什么这首诗却透着沉重感?

为了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它,我们必须查阅背景资料,同学们在预习时不少人做了这个工作。我们来看——相关资料: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由于十年**,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没有从困境中完全复苏,诗人联想到祖国灾难深重的历史,充满了忧患,但**毕竟已经结束,现代化的脚步也已经迈开,诗人同时也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和深情的祝愿。

3、自由诵读文本,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七、精读细研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明确:

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

第一个“祖国啊”包含着的应该是一种因为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而无限悲痛的情感,是压抑而悲哀的感情。第二个“祖国啊”包含着的情感是复杂的,对祖国千百年来的悲哀感到痛苦失望,但在这种失望的同时又看到这个民族曾有的灿烂辉煌,看到这个民族从来就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坚定的期望,于是在痛苦里又带着隐隐的希望。

第三个“祖国啊”包含着一种备尝艰辛后的由衷喜悦,是终于在痛苦后看到新生的激动甚至狂喜,沉重又欣喜。

第四个“祖国啊”包含着对祖国的无限感激和热爱,满怀着一种要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激动和热忱。这里的情感是激昂、热烈的。3.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八、学生深情诵读全诗,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要读的沉重、缓慢、低沉。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要读的舒缓。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要读出高昂。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读得坚定有力、不容质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

九、自由神情诵读全诗。

十、【当堂训练】: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十一、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十二、布置作业: 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补充: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诵读指导)我是你 / 河边上 // 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 / 额上 // 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 / 深深

勒进 // 你的肩膀↗(这两句语速要快,是前边蕴积的感情的勃发)

———祖国啊~(第一次咏叹,深沉的感叹,语气低沉,表达出难以言状的悲哀)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第二次咏叹,痛苦的呼唤,语调略高,表达出几多痛苦,几多希望)我是你 // 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 //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 // 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这两句语速要快,气势昂扬,读出一种难抑的激情)

———祖国啊⌒(第三次咏叹,欣喜的呼唤,语气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是你 / 十三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 /平方公里 / 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 // 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语速快,语调逐句上升,为下面的最高音蓄势)

———祖国啊⌒

我亲爱的 // 祖⌒国↗(全诗最高音,感情最强烈。语气昂扬,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注:/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是重音;↗↘分别表示声调微升和声调略降,突出抑扬顿挫感。

4.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朗诵稿 篇四

(音乐起: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背景音乐起:红旗颂)

男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男2: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女1:我是贫困 女2:我是悲哀 女1: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女2: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4合)—— 祖国啊

(音乐起: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男1:1978年的一声春雷,推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

在您那辽阔而美丽的大草原上,合1:羊群像珍珠撒满绿绒;

女2:在您那充满希望的田野里,合2:麦浪滚滚把天地染得金黄。

男2:在您那曲曲折折的海岸边,合3:一尾尾鲜鱼塞满了渔网;

女1:在您那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合4:到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男1: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您的身上。

男3:我看见,合3:丰收的硕果压弯枝头;

男4:我看见,合1:机器转动得自由欢畅。

男3:我看见,合2: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闪射着太阳的光芒;

男4:我看见,合4:基因密码带领我们走进自然科学的殿堂。

(变队形,两排)1、4合:我们和您一道迎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时代,2、3合:我们和您一起跨入了一个崭新灿烂的纪元。女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女1: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女2: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女1:是绯红的黎明 4合:正在喷薄

—— 祖国啊 全合: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男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女2:你的富饶 女1:你的荣光 男2:你的自由(合):——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音乐起:我的祖国)(变队形,拿国旗)

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认识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

1.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教学媒体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投影:(1)注音:

干瘪(biě)驳船(bó)蜗行(wō)胚芽(pēi)迷惘(wānɡ)隧洞(suì)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

(2)释义: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 第三句是诗人对祖**亲的壮丽誓言;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

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

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 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篙挨篙/桥接桥;

6.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的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课

型:讲授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刚刚经历十年浩劫,伤痛满身的祖国,舒婷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她以充满激情的咏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诗人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注意下列词语的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3.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四、研读,合作探究

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阅读第一节,思考: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它们蕴含了哪些社会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这些意象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深沉而悲痛。——————应该以“沉重、缓慢、低沉”的语调朗读。阅读第二节,思考: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3.哪一句写希望?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飞天”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难以落实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这节诗为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第三节,思考: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5.联系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当时“四人帮”被粉碎,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读出欣喜,高亢、热情洋溢、激情喷薄。阅读第四节,思考:

6.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读得坚定有力、不容置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

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品读,理解主旨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3.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第四句表现了诗人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

4.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七

2、领会新颖、丰富的意象所蕴含的细腻的思想。

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新颖丰富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把大我小我合理化的。

【教学时数】

一教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导语:

⑴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⑵ 这是20世纪,70、80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北岛、顾城的诗句,今天,我们学习此派的另一位代表诗人舒婷的抒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板书课题。

准备学习。

二、新课 诗歌鉴赏:

1、播放配乐诗朗诵。

2、学生诵读。

3、欣赏第一节:

⑴ 指导学生领会几个意象的特点,并加以概括共同特点。

提问:表达了作者增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 应该如何把握诗歌的语调?

⑶ 诵读。

4、诵读并鉴赏第二节:

⑴ 本诗节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结构作用是什么?

⑵ 怎样理解第一二句的我和第三节的我你?

⑶ 这节诗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没有?

⑷ 诵读。

5、诵读并鉴赏第三节:

⑴ 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独特的比喻在表意方面有何作用?(注:逐句进行)

⑵ 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语句的词语的领悟,体会诗歌色彩的变化?

方法:可插入写作背景,提示学生。

⑶ 诵读。

6、诵读并分析第四节:

⑴ 如何理解本诗第一和第二句的相互关系:这体现了什么和什么的什么情感关系?

⑵ 接下来,顺着作者的感情发展,诗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

启发:举例。

⑶ 带着如此情感读诗,语调应该是什么样?

⑷ 读诗。

读诗。

回答。

低缓。

齐读。

看教材写作时间。

读诗。

诵诗。

三、总结

1、主旨(本诗)。

2、鉴赏诗歌方法。

⑴ 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⑵ 由意象入手,体味情趣。

⑶ 注意比喻、象征的表意的作用。加深理解。

四、迁移练习现代诗歌鉴赏。

8.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篇八

赏读。

【创意说明】

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向,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应立足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

【教学步骤】

一、进入朗读天地,聆听名家朗读

1、第一遍听,初步感受全诗。

2、第二遍听,画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3、第三遍听,轻声跟读。

二、来到学术报告厅,品析诗歌意想

1、个性选读:

全诗选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

之一:“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恶毒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

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

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落败。

2、妙手续写:

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慧眼质疑:

可提出如下问题探讨:

可以用“我是坍塌的房屋,是荒芜的稻穗”来替代“我是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吗?

可以把“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的“未落到地面”去掉吗?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顺序可以交换吗?

三、登上梦想的舞台,个性化朗读全诗

1、我来当导演──对“祖国啊”一句的朗读进行指导:

第一节,“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诗人感到祖**亲是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啊!”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

2、我来当演员──自选形式,进行朗读竞赛:

配乐读。

多人演读。

模仿性朗读。

3、我来当评委──评选出自己最欣赏的朗读,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头点评。

9.我亲爱的祖国 篇九

我亲爱的祖**亲的生日

大家想必都看了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式吧,这是我 们祖**亲六十岁的生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威武的三军部队庄重的接受祖**亲的检阅。 作文网

他们每个部队都排成了一个方队, 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三军仪仗队,他们那整齐的军装,整齐的步伐,让人们感觉到我们中国军队的强大和雄壮,后面的部队分为四十五个方队,分四大种都让我们感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一是步兵,二是装甲战车,三是导弹和后勤还有雷达,通讯,四是空中梯队。步兵有陆军学员方队,步兵方队,特种兵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等等等等。装甲战车有99式坦克方队,96A式坦克方队,两栖突击车方队, 作文网

10.向我亲爱的祖国致敬 篇十

敖汉旗古鲁板蒿中心校康家营子中学 刘晓冬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加强学生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人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与本单元内容的逻辑联系为: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美,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通过欣赏这些诗歌,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1.诗歌先抑后扬,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读来使人荡气回肠。是朗读训练的极好范本。

2.由于学生对时代了解甚少,教读本文要注意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领会诗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观情感。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学生认知障碍点:对诗歌深刻内涵的理解,要联系时代背景材料。欣赏过程中,对诗中重要意向的分析,教师可用讨论点拨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生字词。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地背诵全诗,品味语感。

过程与方法 :

1、以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由此进入情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抓住关键语句,发挥想象,细心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意象的含义。

3、边读、边想,讨论提问,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分析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1)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 (2)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三、品读课文:

四、赏读课文:

五、美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

七、畅谈感受:

八、教师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你能说出几句表达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古诗吗?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清写作思路。

自读课文:诗人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各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

根据你的理解,融入文章情景,声情并茂的美读全文,读出作者情感美和人格美。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学过本文,你最想说点什么

小结本课收获,升华情感。1.背诵这首诗。2.利用你选择的意象(一个或多个)完成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学生汇报。心中充满激情,产生强烈读文欲望。

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感受诗人的感情变化,理清写作思路。

自读课文体会意象之美。

学生思考回答,感情朗读。探究品赏。

进入文章情景,声情并茂朗读课文。

赛读背诵。

仿写训练,表达爱国情感。

完成课后三题。

畅谈感受。

进一步明确内容要点,形成整体收获。

完成作业。

唤起心中的爱国情感,激情走入文本 。

感受诗歌先抑后扬之美。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感受写法之美。

进一步体会作者选取的意象。明确写作手法,训练朗读能力。

融入情境感情朗读,体会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以致用,升华情感。

读写结合,提升能力。

谈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收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明确要点,形成整体收获。

上一篇:敢问路在何方经典散文下一篇:制度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