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验收报告单

2024-10-07

物理验收报告单(精选9篇)

1.物理验收报告单 篇一

竣工验收标准为国家及广西省的强制性标准,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经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

对勘察单位评价:

参加地基验槽;参加基础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情况;出具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对设计单位评价:

参加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

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通知;

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出具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报告;

对施工单位评价: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资格,配备及到位,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资格,配备及到位符合要求;

分包单位资质符合要求,并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审批并执行;

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按工程技术标准及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

工序,部位,单位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符合要求;

及时对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收集,整理了完整的质保资料;

对监理单位评价: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及到位符合要求;

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按规定编制,审批;

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

核查分包单位的资质;

实施见证取样制度;

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复查质量问题整改结果;

组织工序,部位的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

收集整理完整的监理资料;

出具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开工前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注册,施工许可手续;

按规定委托工程监理;

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

组织工程质量验收;

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工程竣工验收意见:质量等级:合格

1、完成了设计和合同内容、质量验收符合要求,同意验收。

2、按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施工。

3、按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施工,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工程质量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自评达到优良等级。

5、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达到优良等级。

6、工程档案资料基本齐全。

工程竣工验收结论:

本工程已经按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约定的范围施工完毕,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及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各项功能满足使用要求。验收组一致同意本工程评定为合格工程。同意使用。

建设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年 月 日

2.物理验收报告单 篇二

对编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已有一些报道[6,7,8],但对于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的报道较少,尤其是矿业采选类的建设项目[9,10]。本文以某钼矿采选建设项目为例,介绍验收调查的重点内容及其方法,可为类似的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提供借鉴。

1 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要以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主管部门的批复为基础,报告书中提出的影响(性质、范围、程度等)及其减缓或防护措施,特别是建议的验收内容、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等均需要在验收调查时详细涉及到,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重点调查,并据此编制调查报告。

某钼矿采选项目位于低山丘陵山区,距城镇较远,但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山采用露天开采,上部为山坡露采,深部为凹陷露天,采矿规模为3 000 t/年;选矿流程采用三段两闭路碎石加球磨、浮选工艺;尾矿库设计库容总量为827万m3,库址内主要为针阔混交林。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认为,该钼矿采选项目对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等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在于植被破坏、占用林地等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尾矿库建设等引起的移民。在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中,强调应重点做好保证植被覆盖率、落实移民搬迁补偿措施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钼矿采选属于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验收虽然涉及到各个环境要素,但其主要影响在于生态环境,因此本文以生态影响调查为主要内容,说明调查报告编制时应考虑的重点内容。

根据工程特点和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要求,本项目重点调查露天采场、选矿厂、废石场、尾矿库、生态补偿与移民搬迁等内容,调查范围为所涉及的直接破坏与间接影响区域。主要调查内容如下:植被和生物量实际损失状况及其补偿措施的落实情况;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果;绿化补偿效果;景观变化;居民搬迁及其补偿措施落实情况。其基本内容见表1。

在调查因子选择上,主要考虑植被覆盖率、水土侵蚀模数、植被损失量、生物量损失等生态环境调查因子,景观破碎度、景观斑块密度等景观结构因子,补偿面积、补偿率、植被生长状况等生态补偿指标,搬迁户数、生活水平、满意程度等移民搬迁度量指标。

2 验收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1)基本方法。验收调查主要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在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等不同阶段均可采用相应的方法[1,3,5],一般,针对项目建设不同时段可考虑采用如下的常用方法:一是仔细研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与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对照其中所提的各种措施逐一列出需要验收调查的内容,其中需要进行监测的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二是对项目设计与建设期环境保护工作执行情况的调查主要采取对设计、建设、管理、监理等单位的有关人员问询、调阅和核查相关技术文件、检查核实在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中有关环境保护条款的落实情况;抽查并核实工程监理月报、季报和年报以及相关资料。三是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影响调查采取以下方式:检查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执行情况及其施工期环境监测数据,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了解施工期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四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可采取如下方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逐项检查落实执行情况,凡要求有环境保护工程设施的均采取现场调查核实的方法,对未采取或有所调整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理由也要进行核实,同时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特点及其敏感性确定环境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五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应实际丈量或用GPS测量。六是景观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调查应优先考虑采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图件,重点对有改变的斑块进行实地调查,对于维持现状或没有改变的斑块可在实地踏察的前提下引用环评报告书的内容。七是移民状况调查应采用问卷形式,同时进行实地访问与考察。

(2)注意事项。生态影响类项目在调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实地勘察,通过调查群落类型、被占用面积、群落中优势种类及其生长情况、补偿实际效果等,进行逐项分析与必要的计算,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批复内容等进行各类情况的落实分析。调查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一是因需要对照各文件进行逐项调查,故在利用群落生态学的样方取样技术调查群落类型、生长状况时,每种类型均应调查到,每种类型的调查数量应不少于1~2个,并考虑适当增加。二是若调查面积较小,应全部纳入,若调查面积较大,则再采用抽样方法进行,但样方面积不必要求太大。一般常用样方大小可采用:森林群落10 m×10 m或者20 m×20 m,幼龄林群落使用5 m×5 m,灌木2 m×2 m,草本1 m×1m。三是在调查内容方面,乔木群落不一定要进行每木调查,可根据实际采用抽样方法,但抽样数量应不少于50%,以保证准确性,但样方面积较小时应全部调查。四是占地面积调查时,如果发现有多占地现象应给出定量数据,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说明其可能的影响,必要时给出相应的减少占地的措施。同时,在进行生物量损失计算等方面,应以实际占地为依据。五是生物量损失的计算应以环评报告书中的参数为依据,以便于比较分析,但如果报告书有误,应在订正时给予说明。生物量损失计算应说明设计、实际建设、已恢复或补偿、绿化、水土保持,以及闭矿期可能恢复等各类损失量,衡算是否达到要求。六是原地及异地补偿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其补偿面积、植物生长状况等是否达到要求,同时要调查其成活率等,作为计算补偿生物量的计算依据。

3 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

按照技术规范要求,验收调查报告应包括前言、综述、工程调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分项环境影响调查、清洁生产、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环境管理状况调查及监测计划落实情况调查、公众意见调查、调查结论与建议、附件等部分或全部内容[1,2],其基本要求可参照技术规范。在验收调查报告编制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在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时,应着重回顾建设项目的影响特征、结论性的问题及其重要支持数据、各种环保措施,以及建议的验收内容,同时还需要说明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这些内容既是进行验收调查的依据,也是衡量报告书编制是否全面到位的依据。

(2)应说明项目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系统与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移民对定居点的生态环境、资源等的影响,其影响特性尽量采用定量方法。对于钼矿采选,应特别详细论述以下方面:一是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变化评价,如植被的被破坏面积、覆盖率变化、资源组成改变,以及群落中种类组成改变等,特别注意敏感物种问题;二是土地利用改变,特别要详细说明因土地占用而引起的耕地面积及其质量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居民生活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等;三是水土流失及其措施评价,计算因项目建设实际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已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尚未采取的措施及其可能的影响等;四是项目建设及运营时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特别要注意周围的各级自然保护区、敏感保护目标。

(3)调查与评价项目竣工后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应着重说明建设项目是否采取了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及其效果、是否开始了绿化或者制定了绿化规划、是否带来了生态环境新的变化、生态影响是否严重化、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等。要注意调查以下几方面[4,5]:一是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企业是否制定了恢复和补偿措施,尤为关键的是生态补偿的经费和时限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对涉及到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企业的保护措施与方案是否可行、可靠。

(4)为更直观地表达生态影响程度及恢复状况,除以详实的调查资料为事实依据进行表述外,还应附有现场图片,尤其是项目建设前后的对比图片,可使调查报告更有说服力。

(5)公众调查对象应注重代表性,以受到较大影响的个人和团体为主,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在施工期是否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施工及试运行期间对居民生活影响程度、有无发生扰民和污染事故等。公众意见调查通常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表)、召开公众座谈会、咨询专家等方式。

(6)对于有搬迁、安置、赔偿的项目,必须调查相关的居民,调查内容包括已搬迁的比例、尚未搬迁的原因、搬迁安置后生活方式改变状况、搬迁户对落实情况的满意度,以及赔偿费用是否达到标准、是否足额全部发放等。

(7)对于钼矿采选项目,因其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如占地、植被破坏、景观结构变化等),必须对原地与异地补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2种补偿调查均应结合图表、照片、实际调查数据,说明补偿及其资金落实情况、已补偿的比例、尚未补偿的原因、是否有补偿规划等;对于已进行补偿的植被,应调查其生长状况、成活率等,判断是否可以达到设计目标。

摘要:分析了钼矿采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编制,以期为类似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调查及更好地落实各项生态环保措施及“三同时”制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钼矿采选,验收调查,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晓勇,唐楠,沈利清,等.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写[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28(7):45-46.

[3]宋沿东,田贵全.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方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1):17-19.

[4]刘怡靖.浅谈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编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4):42-44.

[5]艾志敏.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生态影响调查[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B05):163-165.

[6]黄桂荣,田乐君,袁卫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写的几点体会[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1):90-91.

[7]范例,胡志锋,梁健.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2):5-7.

[8]熊彦,张志华.水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编制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4):10-12.

[9]柴西龙,崔文龙,李艳兵,等.矿山采掘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保护替代方案探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2(1):11-14.

3.“大学物理两课”现状调研报告 篇三

摘要:“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底启动了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物理“两课”状态调研工作。有关调研结果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以下简称“大学物理两课”)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两课”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和实验手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物理两课”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基础之上。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国内高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两课”教学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教学改革思路,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在2013年12月工作年会上发起对大学物理“大学物理两课”现状开展调研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全部调研工作于2015年9月结束。

一、“大学物理”课程调研

1.教师现状

“大学物理”是基础课,教学内容相对技术性课程较传统、稳定,对任课教师一般没有太大的挑战性,对教师职称提升也没有太多的支撑,但课程教学压力却很大——工作量大、内容覆盖广、教学规范性强、学生基础高低不一。那么,教师在个人诉求方面的愿望与现实的落差往往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接受问卷调研的教师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占调研总数的54.38%,目前打算晋升副教授的占讲师总数的23.18%,打算晋升教授的占副教授总数的47.99%。在职称晋升对教师事业和生活影响方面,教师更注重职称晋升对科研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认为职称晋升对教学有帮助的仅占9.85%;在科研和教学精力分配方面,大多数教师把精力放在科研上;在收入满意度方面,对现有收入满意的教师占6.02%,基本满意的占49.64%,不满意的占44.34%。

结合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华东地区)的职称普遍较高,而且还会越来越高,这表明基础课教师升职需求持续增长。教师心态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与升职和做科研的矛盾。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时

(1)教学内容。由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近代物理,长期以来受到多方质疑,认为应根据需要有所选择。因此,我们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适切性进行了教师和学生的同步调查。教师问卷要求教师就教学内容做出“调整性判断”。调研表明,认为教学内容需要调整的教师占73.91%,认为需要大量调整的占6.57%。有关教学内容调整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物理学前沿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等。部分教师还针对具体章节,提出了应增加或减少的具体内容。在学生问卷中,我们要求学生就教学内容做出“有用性判断”。调研显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力学(70.93%)、电磁学(54.33%)和光学(47.03%)是重要的,热学(44.64%)是次重要的,其他内容不太重要。

综上表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可调性和适切性是应该加以考虑的,可以根据学生或专业需求做适当调整。当然我们认为,应该在保持物理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2)教学方法。面对初进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基础课教学方法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此次调研中设置了教学方法多样性与接受性的调查。在教师问卷中,我们调查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调研结果发现,采用最多的是“教师主讲”方法(占64.60%),其次是“教师精讲、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方法(占29.93%),“学生先自学再交流、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占2.01%,“专题讲座与讨论”占2.19%,其他方法占1.2%。这说明,教师讲解依然是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学生问卷则设置了“最喜欢的教学方式”选项。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精讲、学生质疑、教师答疑”(占49.97%),其次是“教师主讲”(占30.48%),喜欢“学生先自学再交流、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的占10.35%,喜欢“专题讲座与讨论”的占7.76%,其他占1.91%。

两组数据比较发现,教师更多地选择自我表现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喜欢参与性的教学方式,希望能有提问、讨论和交流的机会,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教师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一定启发。

此外,调查问卷还特意设置了关于网络学习态度的选项。调研数据显示,喜欢网络学习的学生占38.65%,不喜欢的占36.91%,约25%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说明网络学习方式尚未成为学生的自觉学习方法。

(3)教学手段。在调研中发现,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方法的教师占75.92%,其中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手段为辅的占55.66%,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占20.26%。19.89%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另有4.20%教师仅采用多媒体教学。希望老师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手段为辅的学生占50.08%,希望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学生占37.13%。在教学手段偏好上,教师和学生比较接近。

(4)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是实施和完成教学要求的基本保证。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大学物理”课时不低于128学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实际授课学时在90~120学时的高校最多,占被调查学校的46.17%;其次是60~90学时,占40.69%;120~150学时的占22.45%,少于60学时的占13.87%,150学时以上的占5.66%。教师对“大学物理”课时的看法是,认为总学时太少的占50.36%,认为基本合适的占46.90%,认为总学时太多的占2.76%。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学时数是适中的;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存在“学时危机”;由于教学内容存在可压缩、可调整的弹性,那么学时的危机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通过“弹性”调整教学内容的“指向性”(或称“适切性”),就可在教学内容系统化前提下,实现教学时数的可调化。

3.评估方式

评估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最容易量化的是命题考试。本次调研仅针对命题考试形式、方式和内容对教师、学生进行了同步调查。

关于命题形式,统一试卷、任课教师轮流命题的教师最多,占37.77%;统一试卷、专人命题的教师占37.41%;采用试题库自动命题的教师占13.32%;任课教师自主命题的占10.58%,其他占0.91%。可见,各高校大学物理考试命题多采用各专业统一试卷的方式,统一命题形式合计占75.18%。

关于考试方式的调查显示,闭卷考试占绝大多数,达到95.99%,其他考试方式,比如开卷、半开卷、写小论文、专题答辩等方式的考试很少被使用。

关于考试内容,考查重点放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运用的占94.53%,其中“简单运用”占49.27%,“灵活运用”占45.26%。

在学生问卷中,学生喜欢的考试方式与教师普遍喜欢采用的考试方式(即闭卷考试)不同,学生们的偏好存在差异。学生喜欢的考试方式依次是,开卷考试(39.03%)、闭卷考试(29.83%)、写小论文(24.39%)、半开卷(21.45%)以及专题答辩(8.87%)。对教师的考核重点,认为题目太难的学生占25.04%,觉得概念、公式太多记不住的占57.70%,认为题量太大做不完的占24.61%。

由此可见,单一的闭卷考试不能被学生认可,教师认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在考试中感觉极不适应,这是很值得认真思考和改进的方面。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调研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大学物理”课程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实验室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学生和仪器;其次,实验仪器存在添置和维护的问题,需要有经费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支撑;最后,专职教师必须在原理和实验动手方面都擅长。

1.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条件包括用房面积和运行经费,这是反映接纳能力和维护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侧重于2008年以来华东六省一市高校在实验室用房面积和运行经费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物理实验室面积在1000~1800平方米的高校有9所,2000~2864平方米的高校有8所,3000~3800平方米的高校有11所,4000~4800平方米的高校有3所,大于5000平方米的高校有4所,有1所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室面积为10000平方米。

在实验教学年均运行经费方面,10~20万元的高校有11所,4~8万元的高校有9所,1.2~3.5万元的高校有8所,32~50万元的高校有4所。值得说明的是,上述4所年均运营经费超过32万元和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高校分别是“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和省属重点高校。由此可见,重点院校在实验室基础建设方面的确有强大的保障能力。总体上看,即便是面积最小、经费最少的高校实验室,在硬件投资上还是能维持教学与发展的需要。

2.实验室专职教师状况

专职实验物理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中流砥柱,队伍的层次、结构和稳定性都关乎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发展。本次调研侧重于2008年以来华东六省一市高校物理实验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学历及人员变化状况。

(1)年龄结构。调研显示,大于55岁的教师占6.1%,45~55岁教师占28.7%,35~45岁教师占41%,小于35岁的教师占24.2%。总体上看,专职教师年龄分布比较合理,以35~45岁教师为主,35岁以下教师人数多于55岁以上的教师。因此,在今后5~10年的时间里专职教师队伍不会因退休而出现“断层”,也不会出现专职教师经验不足的现象。传承关系相对稳定。

(2)职称与学历分布。调研发现,实验教学单位负责人职称层级与教师队伍学历配置呈正相关。实验室中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的,其负责人职称层级也较低。

(3)专职教师人数变化。调研数据统计显示,自2008年以来,23所高校的专职教师人数基本维持稳定,2所高校减少了4人,1所高校增加了10人(这所高校现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共有15人,其中2/3教师是2008年之后新增的)。调研表明,相对于实验室硬件条件在近年来的较大改善,专职实验室教师队伍相对稳定,队伍发展滞后于教学条件的发展,对实验教学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3.实验室专业技术员状况

实验教学的良性运作需要专职教师和技术员的互助协作。专业技术员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实验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次调研对2008年以来华东六省一市高校实验室专业技术员的人员数量、学历层次和近年来人员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

(1)人员数量。在37所填报了实验室人员配置情况的高校中,26所高校配置了实验室技术员(占填报学校的70.28%),人员数量在l~18人不等;11所高校没有配备实验室技术员(占29.72%)。可以看出,目前不少高校实验教学单位技术员配备不够合理,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亟待改善。

(2)学历层次。这次调研共有3l所高校填报了实验室人员学历状况。31所高校有实验技术员184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3.7%,具有硕士学历的占31.5%,具有博士学历的仅占3.3%。虽然技术员队伍能否胜任岗位职责不一定和学历直接相关,但技术员队伍总体学历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3)人员变化情况。在上述3l所高校中,12所高校技术员人数是减少的,共计减少26人_8所高校技术员人数是增加的,共计增加15人。总的来说,技术员在一年年减少。

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调研显示,近七年来实验室规模和经费投入是足够大的,专职教师基本维持不变,但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在减少。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有关思考

这次调研反映了当前高校大学物理“两课”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到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的冲突:一是教师待遇、职称与基础授课之间的冲突,基础课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生存问题和职称问题,这势必影响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上的投入。二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讲课方式和考试形式方面,与学生的理解与喜好之间存在偏差与冲突。作为教师,到底应该坚守,还是应该妥协(适应学生),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三是实验室建设在人力和财力上的不协调。近七年来,国家或学校给予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不能算少,但实验室自身的人力资源却有减无增。这是令人担忧的一件事。

我们认为,高校应该致力于从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进行以下改革:

在管理层面,要千方百计改变现有的重论文考核、轻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考核的方式,要为基础课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要充分改善基础课教师的生活条件,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感受到“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安心于教学研究和改革;要充分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使基础课教师能有更多的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和时间,用教师高尚的师德行为影响学生并获得尊重。同时让教师感到学生的单纯、朴实和可爱。

在教师层面,要着力思考教材建设如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要着力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技能,将重要的、系统化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要着力思考如何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基础课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要尽职尽责、想方设法地提高教学质量。

4.物理验收报告单 篇四

主体结构的框架柱钢筋隐蔽验收自检报告

尊敬的甲方、设计、监理各单位领导:

我方承建的华润雪花啤酒(六安)有限公司扩建发酵车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框架柱钢筋隐蔽验收前的自检情况,向各领导进行如下汇报:

首先就华润雪花啤酒(六安)有限公司扩建发酵车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框架柱钢筋我项目部自检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使用的钢材原材料方面有:

一级钢: φ

8、φ10;

三级钢:φ20、φ

22、φ

25、φ

28、φ32。

均在监理的监督下随机取样送检,上述原材料试拉件检验全部合格,详检验报告单。

2.各种构件使用的各种钢材的连接件经现场监理监督下作下述情况取样:

柱竖向直螺纹连接有:三级钢(φ20、φ

22、φ

25、φ

28、φ

32、)。以上连接件送检均合格,详钢筋连接检测报告。

φ10以下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3.柱构件钢筋安装绑扎已到位,经自检安装的主筋、箍筋位置、间距均符合规范要求。无主筋漏设、无钢材代换等情况,自检合格。

4.基础部分框架柱局部偏位,以按照整改方案落实到位(详见附页)。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此次转序验收后,愿意承担未知原因后果。

请各位领导同意华润雪花啤酒(六安)有限公司扩建发酵车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框架柱钢筋结构进行转序验收,准予进入下一施工程序。

谢谢!

华润雪花啤酒(六安)有限公司

5.关于个人验收报告单 篇五

一、概述

某污泥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脱水污泥600吨。目前,主要处理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约255吨/天,污泥含水率约80%,采用厌氧发酵/工业化制气的处理工艺,目前污泥处理后作为优质的肥料,可用于绿化覆土、肥料等。污泥厂处理的来料污泥通过计量单元准确称重后在污泥前处理单元实施装卸,未脱水污泥和沼液处理后的回用水,将含水率80%的来料污泥稀释至含水率90%左右。经过处理调节后的污泥送至厌氧罐区,经过22~24天厌氧发酵。厌氧反应后消化液自流至消化液缓冲池,经离心脱水后固液分离,沼渣送至沼渣堆放间,含水率55%。沼液进入厌氧氨氧化一体化设备进行脱氮处理。经DEAMON池脱氮、除磷,处理后的沼液部分回用,部分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少部分用于厂区绿化。厌氧反应后,沼气经脱硫、送沼气锅炉,其余经脱碳去除二氧化碳后,天然气并入煤气管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泥储存调制系统、污泥厌氧产沼系统、沼气储存外送系统、污泥加热系统、沼气沼液处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生物除臭系统等主要生产设施及中央控制室、化验室、配电室、消防泵房、消防蓄水池、汽车衡、沼气燃气锅炉等辅助生产设施,另外还有综合办公楼等配套工程,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7.2%,全年工作35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根据环评报告书描述及现场调查,敏感保护目标为西厂界方向的A村,距离800m,东南方向的B村,距离约1.2km。本项目所在地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功能1类区,海域环境功能二类区。

二、验收监测步骤

收集资料、实地踏勘。明确各要素执行标准及考核指标,收集企业基本资料,了解企业建成现状、处理工艺,运行工况、主要污染物和环保治理设施等;编写方案、布设点位。确定监测频次和项目。现场监测需对点位进行定位,各监测要素在采样、运输、现场监测、交接和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均需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报告编写与审核。报告编写内容要求全面、客观、准确,报告审核除了数据的准确性之外,还要关注标准使用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全面,是否出现异常数据及对其解释的合理性等。

三、标准确定

环境标准在验收监测中渗透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监测的始终,是验收监测的灵魂,直接关系到监测结论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对项目自身及相关评价标准体系的整体把握是确定标准的关键[2]。无组织排放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扩改建标准;有组织废气除臭装置排气筒废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__)中燃气锅炉Ⅱ时段标准;按照《报告书》批复意见要求,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Ⅰ类标准。由于该标准已作废,所以本项目厂界环境噪声执行新颁布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__)中的1类标准。

四、主要污染物监测

验收监测期间,该污泥处理厂处理系统和环保设施均正常运行,满足75%的验收监测工况要求。

(一)废气监测

废气监测包括无组织废气监测和有组织废气监测两类。无组织废气污染物主要有氨、硫化氢和臭气等,产生部位为汽车衡、厌氧反应罐、沼渣和沼液储池及污泥储存调制池等环节。无组织废气污泥储存调制池采用双层密闭门,厌氧反应罐为密闭设备,污泥预处理间的臭气通过风机引入到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净化后排放。在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无组织排放对照点,下风向布设3个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2天,每天4次。验收监测期间,无组织排放废气氨的浓度最大值为0.13mg/m3、硫化氢浓度最大值为0.001mg/m3,氨、硫化氢浓度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扩改建标准。臭气浓度均不同程度超标,厂界下风向臭气浓度值在44-203之间,平均浓度为92,高于标准值20的排放要求。上风向臭气浓度值在49-78之间,平均浓度为60,虽然普遍低于下风向数值,但上风向仍为超标状态,最大超标2.5倍,说明上风向监测点位受厂区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臭气浓度超标原因主要是污泥运输车辆没有采用密封罐车,此外,厂区西侧即厂界上风向圈养牲畜、露天堆肥,南侧即厂界下风向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等都对污泥处理厂监测数据造成较大影响。有组织废气污染源有两套4t/h的燃气锅炉和一套除臭装置。污泥在厌氧反应罐中以厌氧消化的状态进行分解反应,由于反应罐为密封设备,不会有臭味泄露。污泥臭味的来源复杂,其化学组成很难分类,但可以肯定地是臭味化合物的主要构成是有机分解的副产物。沼渣、沼液的储池由于在此贮存的污泥已经经过厌氧发酵,有机物被大量降解,产生臭味的危险很小,因此臭味的主要产生源在污泥的储存调制池,其恶臭因子主要为硫化氢。污泥臭味通过风机引入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加以净化,除臭装置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全年运行350天。恶臭气体氨、硫化氢和臭气等监测2天,每天4次;燃气锅炉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2天,每天1次。除臭装置排气筒废气排放数值在417-1445之间,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不大于20__的排放标准值。锅炉监测项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__)中燃气锅炉Ⅱ时段标准。

(二)噪声监测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空气动力性噪声以及汽车运输污泥和沼渣时产生的运输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为鼓风机、输送泵等各类泵体。噪声防治措施包括选用国外进口设备,产噪设备输送泵、风机房均设在地下,并加装隔声罩等。同时,合理布置厂房,利用绿化植被吸收来降低噪声的影响。在厂界东、西、南和北外1米处各布1个监测点位,计4个点位,监测1天,手动监测昼间2次,夜间1次,同时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厂界西和厂界南的夜间噪声监测结果超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__)中的1类标准45dB(A)的要求,其它厂界昼间、夜间监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厂界南超标原因主要受附近某污水处理厂夜间运行的影响,厂界西超标主要是该厂除臭间离心风机、循环水泵、喷淋水泵及消防泵房运行产生噪声,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图1。

(三)废水调查

废水包括脱氮、除磷后的沼液和少量生活污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等。环评及其批复中对水方面的要求为全厂生产、生活废水收集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出水一部分用于稀释污泥的回用水,其余由管网排入某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该项目按照要求进行了落实,按照300t的污泥处理能力,处理后的沼液量为530t,其中130t作为厌氧消化反应回用水,20t用于绿化,其余380t通过管道输送至附近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四)固废调查

固体废物主要为厌氧反应罐排出的沼渣和厂区生活垃圾。环评及其批复中对固废的要求为免费送至某垃圾填埋场用于填埋场覆盖土、日覆盖土及园林绿化;加强对全厂调和后污泥泥质分析,如重金属含量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限值,沼渣不得用于农用;如符合标准要求沼渣用于农用,则须告知用户使用本产品限定的使用年限、土壤类型等规定;污泥处理厂运行前,落实沼渣长期、稳定的综合利用途径。该项目按照要求进行了落实,并委托有检测资质的三家单位对沼渣样品进行了检测,严格控制沼渣作为农用污泥的使用。目前,沼渣主要用于绿化和填埋场覆土。按照300t的处理能力,目前,沼渣排放量约为80t/d,含水率为70%。这部分固废作为绿化和填埋场覆盖土被全部利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34t/d。

五、环保管理检查

详细调查核实环保审批手续及“三同时”执行情况、环评要求落实情况、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环保机构设置及人员、环境管理制度。从各环境要素出发,分别对大气、水、噪声、固废、运输等方面,全面核实环评要求的排放源,污染物类型、污染防治措施和落实情况。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逐条进行说明,对不符合环评批复的内容,应该客观评价并说明原因,供环境管理部门参考。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况运行。工况情况对监测的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在各设施正常稳定运行,且工况在75%以上方可进行验收。这里的各设施包括环保设施、恶臭密闭及处理设施、噪声防护措施和废水处理设施等的运行情况。(2)气象条件。气象因素是影响指标的重要方面,选择符合监测要求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气压、风速、风向对废气监测的影响,风速对噪声的影响,均应考虑在内,同时须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调整监测点位。(3)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的调查对点位的设置起到决定作用,亦可客观反映部分超标原因。厂界大气和噪声监测点均应选择在不受外界背景环境影响或尽可能影响小的方位,使监测数据真实反映被测单位的污染程度,客观进行评价,有助于管理部门监管和提出整改措施。(4)全面质控。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采样点位布设科学性和可比性;运输、储存、分析,报送,审核均按照操作规程;废气噪声监测仪器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或自校准结果可以使用,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等。质量控制应该贯穿验收监测和调查的全过程。

七、建议

6.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单 篇六

昭平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我单位施工的广西昭平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综合写字楼装修工程已完成 工作,经自检自评合格,现将该项工程报验,请于

****年**月**日

时到现场检查验收。

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或建造师):

****年**月**日

建设(或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建设(或监理)单位(章)建设(或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7.物理验收报告单 篇七

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委托编制的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产业2012年度发展报告》 (以下简称 《报告》) 验收评审会于2014 年1 月22~23 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刘强副会长、崔燕副主任等参加了会议。

验收评审组由全国人大环资委有关领导任组长, 来自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固废中心、财政部财科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参加了验收评审。

专家在听取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课题汇报, 审阅了评审材料后, 认为《报告》总结了2012 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产业状况, 结构合理, 论述清晰, 内容丰富, 观点明确, 为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产业管理提供了参考。 最后一致同意《报告》通过验收。

8.物理验收报告单 篇八

关键词:新增本科专业;物理基础课程;调研报告

“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本科(特别是理、工、农、医类专业)两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其任务不仅在于为学生系统地打好物理基础,而且还在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已逐渐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当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在开展“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为此,我们对2013年新增本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供大家参考。

一、两门课程开设情况

我们登陆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http://www.bkzy.org),查阅了900多个学校3162个新增专业的申报材料,有效数据2925个。其中,理科类95个,工科类887个,农林类44个,医科类194个,文科类360个,经管类732个,其他类613个。现就理科类、工科类、农林类、医科类2013年新增本科专业开设物理基础课程的情况统计分析

如下。

1. 理科类

在理科类新报的95个专业中,未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分别有42个和61个,分别占44%和64%。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平均学时数分别为109和48,详细见图1(个别两门课程合并开设的未计入),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分别建议的最低学时数144和64尚有距离。一些学校的距离还很大,个别学校的学时数分别仅有40和15。

2. 工科类

在工科类新报的887个专业中,未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分别有266个和459个,分别占30%和52%。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平均学时数分别为89和39,详细见图2(个别两门课程合并开设的未计入),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分别建议的最低学时数126和54尚有距离。一些学校的距离还很大,个别的学时数分别仅有32和12。

3. 农林类

在农林类新报的44个专业中,未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有25个,比例为57%。开设课程的平均学时数为63,详细见图3(有1个两门课程合并开设的未计入)。

4. 医科类

在医科类新报的194个专业中,未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有161个,比例为83%。开设课程的平均学时数为68,详细见图4(有2个两门课程合并开设的未计入)。

二、调研分析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是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美国,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基础物理课程作为通识性课程一般不以专业来划分,通常会依据学生的需求分成若干序列。以哈佛大学为例,基础物理课程共分四个序列,各序列折合成我们的学时数在144~216之间,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任一序列。其他许多高校的情况大致类似。在欧洲,大学基础物理课程同样被作为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一般也不以专业来划分,许多专业的基础物理课程与物理专业的相差不大。

在我国,“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着积极影响。这两门课程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比如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制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各专业对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大多有比较具体的表述和要求。一些高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时数超过了“基本要求”的建议。此外,我们还欣喜地注意到,不少文科、经管和艺术类专业开设了基础物理课程,作为提升文科、经管和艺术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载体。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当前也有一些高校对本科教学(尤其对通识类基础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在人才培养上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安排基础物理课程学时明显不足,并时常使之面临压缩学时的危机局面,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还有一些高校甚至取消基础物理课程,即便是理工科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也不上物理课、不做物理实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科学素养的短板”。本次调研反映的是新增本科专业开设基础物理课程的情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让人忧虑,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建议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校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打基础、增素质、利长远的重要意义。为此,一方面需要广大从事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勤奋工作和不懈努力,推进课程内涵发展,不断激发课程活力,另一方面需要教育部、各兄弟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校的支持和引导。在开展“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建议各兄弟教学指导委员会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文件(http://m.tongji.edu.cn:8888/jzw/),重视和加强基础物理课程教学。同时,我们也非常乐意与大家一起研讨,提供我们的建设性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9.工程主体验收报告 篇九

(主体)验收报告

致:泸州建设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监理单位

由泸州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维多利亚三期18#、19#楼面积约为 44506.68m2,,自工程2013年3月开工以来,我司严格按国家的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相关条例以及相关文件,按照四川立方检测有限公司要求。

2013年6月28日质监站抽查了18#楼首层梁、板钢筋安装;2013年7月8日抽查了19#楼首层梁、板钢筋安装;2013年9月17日抽查了18#楼转换层14.300m层梁、板钢筋安装;2013年12月2日抽查了18#、19#楼抽查了10层梁、板钢筋安装;2014年4月21日抽查了18#、19#楼屋面钢筋安装。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司已即时作了整改回复且邀请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到现场作了复检,符合要求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在这期间,我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控制施工质量。根据主体项目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相关规定及见证取样要求,18#、19#楼的原材、钢筋、钢筋焊接、砼、送样检测和现场检测(合计9个项目的检测)。

18#楼材料检测:(钢材67组、水泥2组、焊接142组、砼110组、抗渗砼1组、砂浆32组、砖31组、砂2组、石2组、外检6组)检测结果合格。

19#楼材料检测:(钢材35组、水泥2组、焊接136组、砼110组、抗渗砼1组、砂浆30组、砖30组、砂3组、石1组、外检6组)检测结果合格。

18#、19#楼钢筋绑扎及制作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模板安装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砼浇筑密实成型较好。经抽查各分项检验批主控项目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18#楼主体工程:钢筋加工29批次、钢筋制作29批次、钢筋焊接29批次;模板工程58批次;隐蔽工程29批次;混凝土工程29批次;抄测29批次;填充墙29批次。共计232批次,全部合格。19#楼主体工程:钢筋加工29批次、钢筋制作29批次、钢筋焊接29批次;模板工程58批次;隐蔽工程29批次;混凝土工程29批次;抄测29批次;填充墙29批次。共计232批次,全部合格。

经自查验收,我项目部对18#、19#楼主体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意见为:该分部各分项符合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质量合格。

泸州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

维多利亚三期18#、19#楼项目部

上一篇:中班科学猜猜我是谁下一篇:学生安全出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