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2024-07-20

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共15篇)

1.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一

增强责任意识,争做优秀中学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在告诉大家这次国旗下讲话的题目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件事情。相信很多人不会忘记2008年冬天的那一场雪。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我国南方地区陷入了五十年不遇的冰雪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的抢修公路和电路设施;而那些电工技术人员更是不顾严寒和危险,攀上几十米高的冰冻电线塔架上抢修电路„„但当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只是说:“这是我们的责任”。

多么简单的回答,但却是那么的有力!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增强责任意识,争做优秀中学生。

何为责任?责任便是你能够遵守规范,履行义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忆往昔,多少英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的有着高度的责任心。霍去病的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道出了对人民的责任,顾炎武的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了对家国天下的责任。生活在当今的我们不必策马扬刀,也不用奋勇杀敌,但新时代赋予我们更为深刻的责任!

作为儿女,我们有对父母的责任。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但是,让我们扪心自问,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否已经让我们养成了依赖?我们是否总是理所应当的接受而不去为他们付出?风霜渐染了他们的鬓角,但他们给予我们的爱与温暖却丝毫没有减少。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帮助、孝顺我们的父母。在父母操劳家务时为他们搭一把手,小小的举动便可表达出对父母的孝心;在父母生日来临时精心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不必奢华亦足以使他们深感欣慰;而在父母辛劳一天过后我们的一句问候,也会让他们倍感温暖。在家时常常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也体会到我们子女的孝意。这是我们做子女的本分,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者,作为学生,我们有对学校的责任。对于初一的新同学们来说,快速适

应新环境是你们最大的责任。新老师,新同学以及全新的学校生活对于你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你们可以尝试着与老师多多交流、沟通,让老师更快的了解你们;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而在工作中更要做到尽职尽责,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队伍中。这些都是你们每一名新生的必修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在新的环境中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初二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的初中生涯已过去了三分之一。经历了一年多学校生活的历练,你们业已成为的学生工作的中流砥柱,学校里的各项活动由于你们的智慧和努力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文艺汇演到学生会竞选、从运动会到读书节,你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彰显了麻步三中学生的风采。在初中的第二年里,你们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这段时间里成长得更加沉稳,更加成熟。初三的同学们,终于到了初中最后的关口,毫无疑问,这将是最为漫长而艰苦的一年。初三生活是紧张的,而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心无旁骛。我们身上背负着自己的梦想以及老师和家长们的期望。当你因沉重的课业压力而感到疲惫时,当你因偶尔的失败而想要懈怠时,请想一想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责任,请明确我们是在为我们的未来而拼搏,“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2012年中考舞台的主角是我们,而我们现在挥洒的汗水必将浇灌出2012成功的硕果!

有人提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会真正关心他人,也无法与人真诚合作,更不能适应未来社会。

作为一名麻步三中的学生,我们可以从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财产;不随意践踏草坪;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伸出援手;勇于揭露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等等。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内涵。这些都是我们自身良好素质的体现,也都是我们作为麻步三中的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社会赋予了我们振兴祖国,繁荣社会的责任,我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努力成才,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肩头都会有一份该尽的责任。唯有竭尽心力,才会活得坦然。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同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争做优秀学生,实现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理想!

2.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二

一、利用网络的特性为学生求助创设良好环境

利用网络的一些特性我们可以给需要寻求帮助的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 让学生把对自我过分的关注转移到对自己的能力关注上, 让学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最大信息量。

1.利用网络的隐藏性降低学生的自我关注

互联网自建设之初, 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的功能。在网上它隐蔽了现实世界中显示人们身份特征的识别标志, 只用一个代码来表明身份。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 人们不必与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 从而没有了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2.利用网络的平等性给学生创设一个平衡的环境

平等性是网络的根本原则之一。约翰诺顿认为, “计算机世界是我所知道的惟一真正把机会均等作为当代规则的一个空间”。在网上, 人与人相互交流信息不存在谁压迫谁、谁统治谁、谁高于谁的问题, 人人都是平等的。

3.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给学生最大的信息量

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之一。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空间, 任何人只要能够上网, 无论身在何处, 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拥有一样的网络资源, 即可迅速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最新信息, 它对每个网民都是开放的。这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互连网上的求助方式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 每一个网络用户想要获得特定信息的重要手段, 能够从网络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的有效查询工具。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 通过搜索来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在众多常用搜索引擎中, “百度知道” 、“爱问知识人”特别值得推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提问功能, 用户可以针对自己特定的情况来提问, 而回答者可以根据提供答案的质量来获得相应的积分, 比起单纯的搜索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交互性。学生通过这种求助方式可以通过比较, 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2.BBS、讨论组

在BBS、讨论组上, 依据多数用户的要求和喜好设立不同的主题和和分主题组成的布告栏, 在那里用户可以阅读他人发表的文章, 也可以将自己的见解主张、问题等张贴出来。学生利用这种方式提问求助, 没有时间的限制, 并且不是单一的问答形式, 会有很多的用户来提供帮助同时展开讨论。这种方式获得的答案会更加全面, 这对遇到问题时不会三思而行的中学生显得由为重要。相关主题的讨论组中对该主题有兴趣、有研究的用户会相对集中, 得到的答案会更有价值。

3.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

利用即时聊天工具, 学生求助的对象会比较固定, 这些对象可以是通过讨论组认识的, 可以是网络上专门提供咨询、帮助的专家, 另一种比前面特殊的情况是可以是自己认识的师长。即时聊天, 被求助者获得的信息和提供的帮助会比较细致, 能及时了解求助者的疑惑和感受, 从而提供相应的帮助。同时学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求助自己所熟悉的师长, 求助者和被求助双方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情况比较熟悉, 这样的沟通及既可以为求助学生更有有效的帮助, 也可以为被求助的师长提供反馈, 更有助与今后在教学工作。

4.E-mail

利用E-mail的求助对象也是固定的, 和使用即时聊天工具一致。和聊天相比较, 写信的语言是通过组织, 经过思考的, 而聊天则更加随意, 有时是随口而出, 不加修饰的。写信一半是写给他人, 一半是写给自己的, 写信是对自己思绪的整理。学生利用E-mail来求助, 既是求助的方式, 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整理, 对自己的一次重新认识。

三、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求助意识的注意点

1.指导学生分清现实和虚拟

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尚浅, 通过虚拟的网络, 淡化自身现实特征获得甜头后, 学生可能会迷恋虚拟世界, 形成双重人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网络上获得的信息, 运用的现实学习生活中, 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成就和表现。

2. 加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处在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时期, 处于一生中最危险、最脆弱的时期。在现实中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约束的学生, 一旦来到自由程度很高的虚拟世界中, 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和言语。

3.注重优秀网络资源的推荐

教师要收集各种网站信息, 将一些适合学生的、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和心理上提供帮助的优秀网站推荐给学生。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电子邮件等信息, 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让学生即使通过网络求助, 也尽量保持在教师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让网络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服务。

3.国旗下讲话稿之节水教育 篇三

大家好!

我是三班的老师,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 《我是节水好娃娃》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对于节约用水,小朋友们总觉得不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有的人打开水龙头、洗手、洗东西啊,水声哗哗,一点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线吗?节约用水真的不重要吗?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占八。全世界五十亿人口,就靠饮用这只占百分之零点八的淡水,看,水多宝贵呀!

(二)了解节约用水的实际意义

虽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做饭、洗衣服、洗菜……样样离不开水,耗水多达几百升。除此之外,种地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如:炼钢、轧刚需要水冷却;纺纱织布车间为了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需要用水调节;建筑施工离不开水;造纸、发电……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水呢?

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人类要生存就离不掉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那我们每天用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是自来水厂的工人叔叔将江河水或地下水引进工厂,把水放在沉淀池,加入药物消毒杀菌,除掉有害万分和杂质,这样道道把关,地下还埋了许多管子。这些管子是一根根结起来的,它是许多水厂工人叔叔日夜辛勤劳动的成果。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流出来的水里面包含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啊!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节约用水的意义吗?请看一笔帐:一吨水大约可供炼钢150千克,发电每小时一千度,生产化肥500千克,织布220米,磨面粉34袋。“滴水成河”,如果人人节约用水,积累起来,就可以派上多在的用处啊!

(三)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我们都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年纪还很小,那我们可以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呢?

我们首先应当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可以尽己所能的做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义务宣传员;我们可以从行动上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水,节约用水;当我们离开洗手间时应该随时记住关水龙头;减少不必要的用水损失;洗涮时不要开着水龙头刷牙、洗衣服洗拖把,避免造成浪费;我们还可以在家里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帮助家人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思想,改变浪费水的习惯;同时,我们要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敢于同破坏水资源、浪费清水的现象作斗争。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世界上的每一滴水。这里老师再次向大家介绍节水的四个方法:

1、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

2、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4.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粮节水节电,爱惜点滴资源》。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但是,你可知道:一粒米中凝结了多少汗水?一滴水能滋润多少生命?一度电能照亮多大的天地?这些您可曾思考过?难道人类真的只有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资源的不断消耗,节能环保问题已成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我校号召广大师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的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一,珍惜粮食、避免浪费。无论在家里或在学校用餐时,都要记住能吃多少取多少,不剩菜饭,不浪费每一粒粮食;第二,节约用水。我们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时刻注意节约,用水后立即关好水龙头,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及时报修;第三,养成人走断电的好习惯,离校时教室必须关闭所有电源,晴朗天气禁止教室开启照明灯;冬季、阴雨天气室内自然光能满足需要时应及时关闭照明灯,严格杜绝长明灯现象。

一粒米,辛勤劳动者的汗水结晶;一滴水,沙漠饥渴人的精神支柱;一度电,漫漫黑暗夜的光明和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齐心协力,全力建设“三节”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三节”活动,营造“三节”的良好氛围,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5.公民意识教育国旗下讲话 篇五

《道德之花仍需灿烂》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道德之花仍需灿烂》有一种品质,它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有一种精神,它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完善;有一种公民道德,它使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美好。的确,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美好的品德犹如阳光,能照亮他人,照亮四周。中国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道德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多少文人雅士,词客骚人把崇高的道德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又有多少豪言壮志,碧血丹心的英雄把高尚的品德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雷锋被人们传唱了几十年,因为他总是助人为乐,扶老携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为当之无愧的模范。助人,坚持不懈地助人,并以助人为快乐,雷锋以他的一生实践着,也就成就了他光辉的榜样形象。康德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然而,当问到如果别人遇到了困难会怎样对待时,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竟作出了“悄悄走开”的选择。的确,“悄悄走开”的选择省得了一时的麻烦,但同时却背离了社会道德的准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小孩掉进湖中,数百旁观者竟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终于上演,可悲、可恶、可叹,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停住你的脚,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

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这样,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现代价值观必需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广阔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新时代孕育出新榜样,从“感动中国”人物到“道德模范”,从社会许多的慈善之举,感动之事,到奥运年里的讲文明、树新风。让我们时时把道德铭记于心,让我们的明天,美德随处可见,让中华民族的道德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6.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六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学生

在数学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对话这一教学理念下, 目前, 课堂教学不但由“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而且偏重问题的解决过程, 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总是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 就造成了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参与, 解题能力很强而提问能力、问题意识却很差的局面。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接收状态, 创新能力得不到开发。为此, 教师需要大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提问, 会提问。

一、学生提出问题的特点及心理分析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大多数学生有过向教师提问的意向, 但只有少部分学生向教师提过问题, 从来没有向老师提过问题的也有一部分。其中, 有些人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也有些人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 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 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脑子里。所以, 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问的问题意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想问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 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由趣生疑, 由疑促思, 由思发问。比如, 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 我讲了一个数学故事:古印度国王非常喜欢国际象棋。他要奖赏发明者, 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个麦粒, 第二格放2个麦粒, 第三格放4个麦粒, 以后每个格放的麦粒都是前一格的两倍, 直到第64个格子, 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国王有能力满足他的上述要求吗?麦子总数是多少?如何表示?如何求?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质疑, 促使学生会问

课堂中常有这样的场面: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不是摇头, 就是干瞪眼, 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而发问;可通过改变问题的某个条件, 看结论有什么变化, 或者改变结论, 看条件如何变化;也可通过逆向思维发问, 正面的问题反过来思考会怎样, 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例如, 在“余弦定理”的教学中, 我针对课本的例3给学生变式训练, 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就觉得很奇怪, 解法1显然是对的, 那解法2呢?为什么两种不同的解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呢?问题出在哪?何时运用余弦定理, 何时运用正弦定理呢?大家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坐立不安。我乘机引导他们去比较、去讨论, 去发现, 最后恍然大悟:边长c=6+2没有用好!∵ c>a>b∴a=60°。经过这样的思考经历, 他们深刻体会到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 运用正弦、余弦定理两种方法的利与弊。这样长期坚持, 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让学生有机会提问

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展开讨论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讨论,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 交流互动, 发展学生交流思想的能力。例如,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学生在解题时, 往往忽视正数、定值和相等的条件, 出现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为此, 我布置了三道思考题:

讨论这些解法对不对, 不对又如何纠正?通过以上的辨误分组讨论, 同学们认识到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 一要注意两数必须都为正数, 二要注意两数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 三要注意等号能否取到, 归纳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遵守“一正二定三等”的三原则, 这样同学们对均值不等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以后运用均值不等式解数学题时, 就不会再范类似的错误。

4.设立数学活动课, 让学生乐于提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由不问到问, 由不会问到会问, 甚至问的有一定的深度。为使问题意识具有持续性, 我在任教的班级利用班会课, 每学期进行2次数学提问活动。比赛的规则:以班级的组为单位 (4组) , 每组提出近段时间所学内容的3个问题, 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问题, 如果3个问题回答过关, 在班级的百分制板上每人加1分, 若提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 再加1分, 若被难住的话, 推出代表向全班同学表演节目, 最后老师抓住疑点让大家进行分析, 引导他们查阅书籍或自己动手, 相互讨论等自行解决问题。之后, 学生不但对这次活动印象深刻, 而且提问题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7.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七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牢固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是重。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XX年3月30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第十四个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XX年汶川地震的灾难让我们再次明白,生命的脆弱竟有如一只芦苇,稍不注意,它便会从你手中悄悄溜走。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讲述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毫不在意,继续骑他的“飞车”,在一个拐弯的地方,“飞车”男孩,倒在血泊中……

其实我们要树立的生命安全意识并非只有交通安全,它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课间活动的安全、食品安全、交友安全、网络安全,等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可见,关爱生命,创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是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

为此,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一直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组织了“安全谨记心中”征文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春季传染病预防”、“健康饮食”专题知识讲座,和每一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安全教育活动,各班级也在德育处的布置下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班会。这个星期(3-30到4月3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制作安全教育展板,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向社区发放“生命可贵,安全任重”宣传文稿,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全校师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班主任要站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主题班会时间,始终将学生的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做到经常教育,及时教育,教育到位,教育全面,对安全工作不能存有丝毫麻痹侥幸的心理。第二,要时刻牢记“隐患就是事故”,“安全工作无小事”。要求各班对本班教室里的桌椅、门窗、电脑电视等用电设备定期进行专门检查,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防患于未然;课间上下楼梯不要拥挤,靠右慢走。体育课上,按要求动作,注意自身安全保护。此外,像学生伤害、斗殴、敲诈等恶性事件,网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与警惕。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防微杜渐,将一切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增长能力。

8.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八

爱国作文:国旗下讲话-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两则消息:一则是西安西一路小学通过交通安全教育课和交通安全知识考核,给合格学生颁发“走路执照”,“走路执照”可像胸牌一样挂在脖子上,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感。另一则消息是: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以交通事故为主的意外伤害,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集体,而且以7%到10%的速度在逐年增长,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大杀手,“交通事故猛于虎矣”。

为此,我今天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创建和谐崧中校园。

同学们,我们往来学校很多都是骑车。为了适应这种现实,要求同学们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骑车时要注意力集中,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注意车辆和行人,根据新的交通法规,不提倡同学们骑电动自行车。校园内人多拥挤,更不允许同学们校内骑车。

其实我们要树立的生命安全意识并非只是交通安全,它还包括很多方面。

如饮食安全。03年,辽宁省海城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使近3000名学生集体中毒;现在,有一部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一些劣质、变质的食品。我校周边也同样有一些小摊小贩出售这样的食品,可是我们的同学就是不太重视这些方面,试想,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他们会为你的安全负责吗?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不要购买三无食品(即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同学们就餐最好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食堂。

还如:课间安全

我校现有学生1700多名,场地空间又十分有限,仅36亩土地。所以下课活动时,同学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打闹奔跑,课间不搞有危险的活动,体育课,大扫除、集体活动等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上下楼梯时轻声靠右行,走出教室时不要拥挤。几周前,我们有一名高三同学,因打蓝球而造成了手骨骨折,耽误了许多学习时间,这些都是由于一时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又如:网络安全

网络确实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进行破坏活动,一些缺乏是非判断的学生很容易在网上上当受骗。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曾经沉迷于网吧的同学,他们已经深受其害。一方面,网吧中,空气混蚀,机器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电子海洛因”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使得众网迷对上网有着极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重者致使心理憔悴、精神崩溃。还有些网迷为了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我们建议:远离网吧,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最后谈谈交友安全(提倡同学们慎重交友)

我们有些同学利用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行交友活动,有的同学热衷于网上交友,甚至有较多的网友,我们认为这种交友方法是很不好的,它既影响学习,更是很不安全。试想和一个陌生人交朋友,甚至还约会,哪里有安全可言。这样的事例很多,一些人由于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失物失财、甚至丧失性命的事例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我们提倡同学们和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交朋友。做到互相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9.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九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 网上外贸成为一种非常流行、便捷、快速的进出口购销模式。然而,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交易环境的复杂性、交易对象的难测性、交易过程的难掌控性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网上外贸面临的风险与传统进出口环境下的风险大不相同。由于风险的存在, 在阿里巴巴、E-bay、敦煌网、Tradekey、ECVV等网上外贸平台不断进行自我大力宣传的同时, 进出口企业依然不得不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在网上外贸平台上小心翼翼地开展业务。传统的“网上外贸”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外贸平台的认识、注册、产品上传、信息发布、产品竞价、产品评论管理、货物发送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 在风险方面则极少涉及。

由于因风险导致的问题逐渐增多, 企业和市场均开始重视网上外贸人才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然而,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是个新理念, 在知网、维普网等资源平台上可以找到的专题文献资源很少。“网上外贸”课程整合后新增了“风险意识培养”模块,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上外贸风险的来源

与传统贸易不同, 参与网上外贸的进出口方更容易缺乏实在感、安全感。进口方在采购货物之前往往无法亲自触摸、鉴定商品实体的品质, 收货前会担心拿到的货物是否与自己所需要的一样;出口方在收到货款前, 对于进口方的支付能力、收货诚信等问题亦难有全面的了解。除了来自进出口双方的风险外, 网站管理、物流运输能力、支付体系、惯例法律、社会风险、隐私保护、文化差异、语言风险等也是网上外贸的重要风险来源。根据风险的来源, 可以将网上外贸风险主要分为如下十大类。

网站风险主要指进出口网站平台在利益驱动下, 在网站管理、推广手段、费用收取、事实公布以及是否存在欺诈意图等方面给进出口方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网上外贸各方当事人因缺乏诚信导致的款项难收、货不对版、收不到货等方面的风险。

功能风险主要指由于网站功能缺陷、物流运输体系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时间风险主要指虚拟环境中的信息流与实体环境中的物流和价值转移在时间及空间上无法同步运作, 致使对应环节信息不相符导致的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指由于进口方因诚信和支付资信及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原因导致的风险。

社会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购销行为的被认可度、是否存在负面评价、是否会影响到进出口方在市场上的形象等方面的风险。

隐私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在虚拟平台的个人/公司信息、账户密码、购物习惯、所持款项等信息被泄露或受到黑客攻击而导致的风险。

惯例法律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的网上外贸行为由于受到国际惯例约束、适用法律管制等导致的风险。

文化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产生购销思维、习惯、应对方式不同而导致的风险。

语言风险主要指由于网上外贸各方当事人语言不同, 引起理解差异而导致的风险。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原则 (1) 紧贴岗位需要, 以网上外贸进出口企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作为切入口; (2) 以网上外贸业务基本流程为教学主线; (3) 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坚持用理论基础指导实训, 用网络化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理论知识; (4) 贯彻“以学为重、以训为主”的理念, 避免“以教为重、以观为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开放式网络训练平台为手段, 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与促进,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研究教学项目; (5) 坚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提问、积极操作、尝试解答, 让学生亲自体会风险的存在, 亲自体验风险的规避与化解, 培养真正的风险意识。

设计举例由于网上外贸的十种主要风险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可能是某两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存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风险, 刺激学生培养风险意识, 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建议在不同的项目中侧重于某一种或两种风险, 通过多种项目的训练后, 选择性地将多种风险集于某个综合性项目中, 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循序渐进, 逐层递进, 切忌急、躁、乱, 以免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基于以上原则和思想, 笔者设计了“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项目举例, 如表1所示。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由于学时的限制,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的途径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新途径, 利用课内的“教学+训练”与课外的“训练+探索”相融合、相促进, 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风险意识。

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培养学生风险基本意识课堂教与训是“网上外贸”课程开展风险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 是大学生风险意识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课堂项目化的教与训, 在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大学生对复杂网上外贸环境下的种种风险进行逐一识别, 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辨别意识, 能够促使学生对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具体内容的准确认知, 并在实际操作环境下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模式, 保证对问题的准确发现、正确分析和公平解决。由于各校学生实际情况不同, 要充分发挥“网上外贸”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价值, 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充分了解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意教与训的起点、坡度和进度, 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进行“盲目的教与训”, 坚决反对为避免学生抱怨“听不懂、训不明”等情况而故意在“简单项目”教学中放慢节奏, 到“复杂的综合性项目”时草草了事的不良做法。

2.要积累教学资源, 积极对资源加以整合, 大胆进行教材改革与创新。“网上外贸”仍属一门新兴课程, 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有关学生风险意识培养的知识和理论仍未能形成体系, 教学资源也相当匮乏。因此, 要求教师主动挖掘材料, 与企业进行合作, 设计和积累相关教学资源, 逐步进行整合, 最终形成适合本地区、本校学生使用的新版教材。

3.教师要勇于转变观念, 积极转型, 成为真正的现代“网上外贸”授课教师。在传统的外贸课程中, 网上外贸分解在两门课程里, 分别是“电子商务实训”和“国际贸易实务”。然而, 在今日的外贸市场上, 由于网上外贸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与日俱增, 对外贸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懂电子商务或只懂国际贸易实务, 而不懂得网上外贸业务操作、不懂网上外贸风险防范的学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经过传统的外贸课程学习后, 根本无法很好地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 同时由于各校“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如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平台的技术维护, 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平台的构建, 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的营销等等, 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学过电子商务、学过国际贸易实务, 却无法运用网上外贸平台进行有效业务操作的尴尬局面。因此, 教师应勇于面对这个现实, 从传统的“电子商务实训”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单一型授课教师转型到现代“网上外贸”课程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中来, 积极进修, 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习, 为在真正意义上承担“网上外贸”课程教学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网上外贸风险意识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网上外贸风险意识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就像外贸业务中的货源, 如果没有有效的货源, 生意是很难做大的。经过课堂的教与训, 再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外贸业务, 亲自探索网上外贸风险的潜伏地, 可使学生产生提高自身风险意识的需要, 这将促使课堂教学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被吸收, 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本能意识, 在日后业务中做到主动学习、主动防范。因此,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鼓励学生通过日常自主学习培养网上外贸风险意识自主学习不仅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亦指学生离校就业后的自我充电式学习。因此, 自主学习应建立在学生“想学”、“爱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的基础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知识和品德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和训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在学习者的个人意愿作用下, 在一定的环境中,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资源, 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和新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也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充电, 培养和提升风险意识, 实现风险意识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摘要:针对整合后的“网上外贸”课程教学的需要, 对其中新增的“风险意识培养”模块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网上外贸风险的来源以及对“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 并提出应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及自主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关键词:网上外贸,课程,风险意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松, 李月华.企业电子商务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商贸, 2012 (10) .

[2]洪亚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商务, 2012 (1) .

10.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十

大家上午好!

人们常说:[平安是福。“安全是幸福,是稳定,是祥和。安全是关怀,是爱护,是喜悦。因为平安,我们才觉得生活如此美好。但是,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也就是平均每天约有4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逝者用他们鲜活的生命为我们敲响了-钟。因此,国家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在灾难伤害降临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这才是生命安全的保障。因此,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安全意识,必须增强法制纪律观念。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纪班规,自觉-不良诱惑,不去营业性网吧。我们要慎重交友,理智行事,特别是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善,相互尊重,学会宽容,妥善处理生活矛盾,不要动辄争吵甚至打闹,更不要出于所谓的义气参与打架,这样既违反校纪,也会触犯<刑法>。同学们,你的一句脏话、一个拳头,可能会给你带来一生的遗憾。提高安全意识,还必须掌握安全防范知识。我们要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橱窗、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学习安全知识,掌握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的防范和逃生技能,积极参加疏散演练,掌握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提升安全素养,必须遵守安全规则。出行路上,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不在机动车道骑电动车、自行车,不并排骑行,务必注意,违反交通规则者负主要责任!上下楼梯时要做到不拥挤,注意礼让。做实验时,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科学规范的-作。体育课上更要遵守规范要求,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提升安全素养,还必须注意安全细节。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课间不喧哗追逐,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重视饮食卫生,不吃 [三无”食品;跑-前系紧鞋带,不逞能,严禁攀爬栏杆、围墙、下水管道、窗户、阳台等。

同学们,生活中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预防的伤害。只要我们平时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觉,多一些安全防范意识,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我们的生活就能多一份平安,多一份美好。

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安全是1,其他都是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是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它不光是属于你,也属于每一个家庭,为了疼爱你的爸爸妈妈永远有幸福的笑容,记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了你美好的家永远保持完整,记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此,我们要再次谨记: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争做[平安家庭“的维护者, 争做[平安校园”的参与者,最后,让我们为共同创造文明有序、平安的美丽校园而努力吧!

11.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十一

大家好。本周是第六周。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牢固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首先给大家通报一个惨痛的新闻:2011年3月23日八点半左右,福建省南平市一实验小学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特大凶杀案:一名犯罪嫌疑人持刀冲进校园,丧尽天良地对正在进入校园的学生一阵乱砍、乱戳。当场致八名学生死亡,五名学生受重伤。今天,处理伤亡学生的善后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即将得到最严厉的处罚!

老师们、同学们,惨绝人寰的现实提醒我们:牢固树立生命安全意识是多么的重要!。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同学作出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让所有师生工作、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中。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全校师生,特别是治安室的老师,高度关注安全问题,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是重。穷凶极恶的歹徒可能对我们带来严重的危险和伤害,但是,我们的疏忽大意,同样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和灾难。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1996年国家教委、公安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11年3月30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第十五个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因此,今天我主要谈谈“学校如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比较典型的校园拥挤踩踏事故:

1.2011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XX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一名学生在人群中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3.XX年11月26日,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地震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4.XX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叫,造成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惨痛的教训让人触目惊心。仔细分析这些拥挤踩踏事故,我们很容易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集会、下课、上操、就餐和下晚自习时,学生心情急切地集中上下楼梯。

2.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3.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4.易发生事故的因素:一是学生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出现弯腰、俯身、系鞋带、捡东西等前倾或者其他降低重心的行为;二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三是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出现问题,慌忙以对,致使事故发生或扩大。

那么,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呢?

(1)老师的管理要到位: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上课的老师,特别是紧挨楼梯班级上课的老师要组织疏导。

(2)学生要强化秩序意识。

绝大多数的踩踏惨剧,都源于秩序意识的缺失。因此,广大同学一定要认识到:良好的秩序是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论是上(下)课,还是发生任何意外,都要冷静处之,有秩序地进出教室,不要相互推搡和拥挤。

2.为了减少突遇意外时的慌乱,在学校举行演练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配合,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清楚地了解在遭遇突发事件,必须撤离教室时多应遵循的顺序和路线。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迅速躲避到墙边或栏杆一侧,如果有可能,尽力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楼梯护栏、扶手,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旁边有可以躲避的地方,要暂避一时,等到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即便自己的鞋子被踩掉、携带的物品被挤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系鞋带或者捡拾东西等,防止被挤倒在地或被踩伤。

5.无论在任何地方,在突然被大多数人裹挟向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都不要因为任何原因逆向行动。即使人流前进方向与你要去的目的地背道而驰,也不要做逆着人流行动的尝试,以免被众人挤伤。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7.出现拥挤时一定要镇定,不能慌张,脚下要敏感些,行走更要谨慎,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9.如果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脖子后面,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0.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忘记保护自己。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慌乱只会使情况更糟。.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老师等指挥人员的命令。

12.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十二

公共外交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美国, 主要被用来泛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等非官方的外交活动。据资料记载, 1965年塔夫斯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利恩首次使用了公共外交这一提法, 并将公共外交界定为:“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 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该国国内利益团体与另一国内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相互影响、以通讯报道为职业的人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 以及通过这种过程对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造成影响”。 (1) 然而, 这个定义与现在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公共外交含义相比还很片面, 并不能完全概括公共外交的所有要素。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在其所著的《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参与公共外交的各方从各种角度向外国公众表达本国国情, 说明本国政策, 解释外国对本国的不解之处, 并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有关观点。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提升本国形象, 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 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 (2) 作为中国研究公共外交的权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对于公共外交概念的界定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权威和代表性, 也符合中国国情和公共外交在中国发展的方向。

二、微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 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开放性, 多元性, 即时性, 互动性和海量传播性赢得大量网民青睐, 成为公共外交的热门平台"。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增至4.85亿, 其中, 微博用户数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达1.95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网络群体的崛起, 特别是以博客和微博为代表的Web2.0技术赋予了中国网民新的传播平台, 让他们获得了现实生活以外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逐渐构筑起虚拟社会网络。2012年, 中宣部副部长王晨曾在一次会议上讲话表示, 要积极倡导政府利用微博这一信息交流的平台, 开设政务微博, 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快、用户群体广的特点发布政府权威信息, 及时让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和执行情况,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目前, 我国政务微博数量已经超过6万, 政府微博热度也达到新高潮, 成为目前我国最具传播活力和影响力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仅从政务微博的例子中我们就可看出, 微博对于公共外交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公共外交活动中要注重应用微博进行信息传递, 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到2011年底, 我国有2.5亿人在使用微博, 占网民总数的48.7%, 较上一年增长了296.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这一数字还在增长。《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到2012年底, 我的微博用户已经达到3.09亿, 占网民总数的54.7%。仅仅两年多的时间, 微博就已经发展成为半数以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在数量巨大的博友队伍中, 大学生群体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参与的积极性上都表现出强大的气势, 成为微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CNNIC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0年6月, 我国微博用户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比例最大, 占微博用户的72.3%

三、当代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现状及培育思考

近年来,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 调查显示, 作为民众主体的大学生公共意识薄弱。主要原因如下:第一, 公共外交宣传缺失。由于我国政府对公共外交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理论层面, 尚未落实到真正的社会实践和建设中去, 因而政府对公共外交的宣传有限, 渠道也很单一。这就使得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认识有限, 概念模糊。第二, 公共外交教育缺失。我国政府已经把公共外交列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之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和生力军的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 中国梦的实现等重要责任, 理所当然应该对我国外交政策及国内外形势有一定的认识, 培养其公共外交意识势在必行。然而, 目前, 只有北京大学等极少数高校把公共外交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纳入其教育体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公共外交认识肤浅, 没有系统性。再加上社会竞争力加大, 很多大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上, 认为公共外交对前途影响不大, 因而, 与之相关的讲座报告等也得不到重视。第三, 公共外交能力缺失。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们, 理论知识丰富, 但缺乏实践, 很多人关注专业相关知识, 而忽略对外交政策, 国内外形势的学习和关注, 认识不到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另外大学生常年生活在校园, 环境相对简单, 人际交往单一, 这也成为外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有调查表明, “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的仅为60%;27.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一般;12.2%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多问题;3.4%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表明有40%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 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再加上中国历来重视应试教育, 高校学子们在学习外语时, 忽略了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这也成为公共外交路上的绊脚石。

四、利用微博培养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

众所周知, 大学生已经把微博作为获取资讯、记录和分享生活、抒发感情、进行交流、参与社会事务不可缺少的工具, 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悄然产生。例如,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王凯通过手机发送微博, 最早图文报道舟曲泥石流灾情, 被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贵州女大学生杨艾菁利用微博实现了“用一对戒指为贵州山区孩子换一栋教学楼”的梦想。获上海某神秘网友出资30万元帮助建楼。

首先, 可以利用微博对公共外交的基本含义与重要意义进行持续深入的宣传, 教育国内民众加强公共外交的意识, 利用宣传优势, 多出一些适应大学生需求的好节目、好作品, 不仅要面向外国, 也要面向国内介绍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说明国家的基本国情, 交流对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处理的看法, 让青年学生获得对重要信息的客观正确的看法, 减少西方媒体对青年学生有意造成的负面看法和印象。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参与能力。大学生作为微博公共参与的主体, 不仅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作为信息接受者, 需要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需要具备制作、审核和整合能力、一定的宣传技巧以及较强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感, 而在实际的微博公共参与中, 微博作为一种公共参与的新兴媒体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对公共领域中关于公共议题而形成的公共舆论进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最后,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微博。据中国权威煤体《南方周末》对美国驻华使馆微博粉丝的抽样调查, 其粉丝群体中学生占的比例最大, 达20%以上。通过参与美国使馆微博, 大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美国的政治文化, 为将来去美留学做准备, 同时还可以学习英语。研究发现,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 如李小龙, 毛主席等, 对现代中国缺乏一定的了解。作为肩负中国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主体的大学生们, 可以通过微博, 讲述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 学习的故事, 让更过人了解当下的中国, 尤其是中国的年青一代, 使自己成为中国形象, 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结语

总之, 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政府, 社会, 学校及个人多方努力才能实现。而微博, 通过对公共外交基本含义及重要意义的普及和推广, 成为帮助培养大学生这一意识的工具, 同时, 也能为大学生参与公共外交提供一个有力的平台。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 也应该积极利用这一平台, 为中国的公共外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启正.中国登上公共外交世界舞台[J].秘书工作, 2010 (6) :46.

[2]胡行翠.论当代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培育[J].扬州大学学报, 2014 (3) :66.

[3]苗凯周.微博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初探-以拜登访华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11 (4) :63.

[4]由丹丹.论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及引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5) :159.

[5]张文波.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 2013:2-3.

[6]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J/OL]:[2011-11-09]http//weibo.co m/usembassy.

13.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十三

增强法制意识

促进健康成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增强法制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1999年,依法治国就写入了我国宪法,现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等法律措施正在全社会开展。本学期我校依法治校工作也拉开了序幕,依法治校的理念正深入到我校的各个管理领域。刚才,赵校长已宣布了对吴某同学的严重处分。我作为学校法律干事,特提出如下三点法律意见: 一、一点说明: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

在人的一生中,从法律角度来看,有三个重要年龄界限,依次为14岁、16岁、18岁。

我国刑法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分段:

(一)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即只对法定的八种恶性犯罪负刑事责任。这法定的八种犯罪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重伤 死亡、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毒和贩卖毒品。

(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对任何犯罪均承担刑事责任。

十八岁,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主要是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与完全民事权力的获得。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法律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在座的同学,这三个年龄界限都将在中学阶段度过,每位同学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二、一点分析,即对吴某同学的偷盗行为的法律分析:

对于我校学生吴某的盗窃行为,我提出如下具体的法律意见:

(一)从犯罪主体分析,吴某在去年十月初,即刚入高一时就已满十六岁,已经是一个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对一切犯罪均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从犯罪的主观意图分析,吴某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三)从犯罪的客体分析,其行为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违反了其必须履行的他人财产不可侵犯的法定义务;

(四)从犯罪的客观方面分析,客观上通过秘密手段使他人对自己的财物失去了控制,多次偷窃且数额较大(2000元、5000元、30000元)。

根据以上分析,学生吴某的行为已涉嫌盗窃,触犯刑法。学校本着教育、保护和管理学生的原则,对其免于报案,但对其给予勒令退学的严重处分,是合情合法的。

三、对全校学生的一点建议:

14.国旗下讲话稿:强化安全意识 篇十四

——第十八个安全教育日国旗下讲话稿讲话人:龚光华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我很荣幸在此为大家做专题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学生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的身边,一些同学在课间时间追逐打闹,在楼梯口你推我挡,导致一些流血事件的发生。还有些同学因为缺少卫生安全意识,经常到外面的小摊买一些所谓的“三无”产品当零食,造成了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还有一些高年级的同学,由于缺乏自控能力,沉迷在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干起了一些违纪违法的行为,使自己走上了犯罪之路。

今天就是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将举行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并以此为契机,切实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提高提高避险能力,在这里,再次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要求:

1、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自护自救

知识,切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要注意课间休息文明,不大声喧哗,不追赶打闹,出进教室

不奔跑,不嬉戏,不在交通道路上玩耍。

3、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遵

照老师的要求,不剧烈碰撞,不违规运动。防止运动器材伤人。

4、要注意用电安全。不乱动教室内的电源开关和插座,不要用

湿布擦电器开关。

5、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到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不吃过期食品。

6、注意交通安全:现在的交通发展比较快,马路上车辆来来往

往非常多,我们更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同学们在上、放学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醒爸爸妈妈注意交通安全。我们提醒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不在马路上踢球,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人行道,过马路看两边,先左边后右边,注意来往车辆;在十字路口,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足12岁不骑车上学,骑车不带人,不在公路上骑飞车、不扒车,不拦截、撞打车辆,乘车时不向窗外探头招手。乘车时须抓紧扶手,车上拥挤时注意锐利物品,车停稳后再下车。

27、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要懂得一些防火知识,遇到险情时,能正确避险。

8、要加强行为自控能力。同学之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脚代替说理,给同学和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

9、同学们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不玩网络

游戏。严禁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录相歌舞厅。

1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往,不接受

陌生人馈赠礼物,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打急救电话或110得到帮助。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平安校园。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和谐的校园!

谢谢大家!

15.培养中学生节水意识国旗下讲话 篇十五

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的发展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 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化学方面的问题是化学科研力量的基本动力, 化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程度和敏锐的提问过程, 并且让学生喜欢解决问题, 是发展学生化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前提, 这对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化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分析

1. 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障碍分析

一是教师可以完全利用教材中的给定知识为学生授课。教科书作为权威, 认为教科书是毫无疑问的绝对真理, 学生不敢质疑, 从而使学生迷信书本, 迷信权威, 不敢大胆怀疑和猜测,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没有问题, 就不会主动思考, 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分析: 只重视学习的结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不重视, 只重视标准答案, 这样让学生思考风格千篇一律, 阻碍学生的思维发散。

2. 学生思维惰性的障碍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 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单向传授, 不习惯于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来发现新知识, 不能很好地利用批判性的思维, 缺乏征服问题的毅力, 缺乏敢于创新的精神, 因此学生在心理、思维、意志上产生了惰性障碍。加之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 从而影响了他们问题意识的产生, 阻碍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 使学生面对熟悉的问题, 不能很好地思考, 不能很好地从侧面做全面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实施

1. 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激发其内驱力

学习动机拥有两个基本因素: 内在驱动力和诱发因素。内在驱动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是一种内部刺激。如果学生的学习, 只能依靠外部力量强迫命令, 但没有内在的力量, 这是很难持久。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激发内在动机的内驱力是非常重要的。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是从九年级才开始的, 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我认为应该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不仅仅要充分准备课程内容, 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有效的方法。

例如, 我们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中, 沉淀溶解平衡一节, 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 一) 教学目的

1. 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2. 了解溶度积的概念, 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简单溶度积的计算;

3. 根据溶液浓度商与溶度积的关系, 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

(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溶度积的概念;

难点: 根据浓度商 ( Q) 与溶度积 ( K) 的关系, 判断化学反应的移动方向。

( 三)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课堂练习法。

( 四) 教学过程

1. 旧知识的回顾

①什么叫饱和溶液? 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与溶剂的性质无关。

2. 引出新课题

溶解性粗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弱, 但不精准, 引入“溶解度”的概念 ( 实验探究)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难溶电解质PbI2在水中部分溶解? 将少量PbI2加入盛有水的50ml烧杯中, 搅拌溶液。之后将溶液静止, 发现烧杯上层溶液透明, 烧杯底部有淡黄色沉淀, 说明PbI2难溶于水。取上层清液5ml于试管中, 加入KI溶液, 继续震荡, 发现试管中有微量淡黄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 难溶物质也可以微量溶解。

3. 问题讨论

1硝酸银与氯化钠刚好反应完成, 溶液中有银离子和氯离子吗?

2如何表示氯化银溶解平衡?

③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反应能不能进行完全呢?

4. 进入主题

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 当反应中生成沉淀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时, 形成饱和溶液,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条件: 一定温度、速率相等、平衡状态、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特点: 逆、等、动、定、变。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是外界温度、溶液浓度、铜离子效应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

5. 课堂练习

写出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铁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

6. 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 谈一谈你对沉淀溶解平衡的认识? 沉淀溶解平衡的内容较枯燥, 学生学习起来的兴趣不如学习金属性质、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内容的高,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一味的循规蹈矩, 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教材中给出的碘化铅是很好的切入点, 碘化铅沉淀呈现浅黄色, 这就使单一的课堂变得“有色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海洋当中发现有特色的东西, 就会特别关注。教师可以利用碘化铅的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 利用碘化铅演示实验, 询问学生是否可以寻找另一种检测碘化铅少量溶解的方法, 如添加硝酸银溶液是否可行? 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 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 让学生大胆地想,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 创新性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风格, 形成一种知识为主动探索, 和注重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 创造性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发展都非常有利。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 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 进行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从而达到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文口语啊下一篇:我的星期天-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