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思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通用2篇)
1.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思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 篇一
淘宝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的时间了,由最初最简单的一些广告位模式到现在更多的是偏向于内容,虽然推广模式还是逃不出SEO和微博这两大的怪圈,但是网站的模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初随意的一个淘宝客网站,只要有点流量都能转化为收益,之后,想方设法弄精准流量,只有精准的流量才能获得用户的最后一次淘宝客点击产生购买,到目前来说,能获取用户长期活跃在你的平台应该是重要,已经孵化出蘑菇街,美丽说等专业性UGC淘宝客站点了,想要做成这个生意,比如留住用户,让他们长期驻扎在你的网站。
第一阶段:只要吸引流量点击淘宝网即可
这是第一阶段,也是最简单的淘宝客阶段,只要你有网站,有流量,吸引用户去点击你的淘宝客地址,进入淘宝网。初期由于淘宝客站点非常少,用户能接触的淘宝客站点就更少了,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吸引这个用户的一次点击,那么这个用户14天内基本不会点击其他淘宝客地址,也就是说,他的下单你都会有提成。所以这个阶段的是SEO最疯狂的阶段,都是和淘宝相关的关键字“淘宝网”“淘宝网购物”诸如此类。所以这个时期做淘宝客真的非常容易,当时一个站日IP达到一万,月收入至少1万,这个还是综合的,如果流量精准一点,每天上千都是问题不大。这个时是API站点泛滥的阶段,各种大同小异的API站点,没有什么导购价值,纯属单纯调用淘宝数据的API站点,不过由于是初期,这些站点都能赚到钱。我是比较懒的人,也是愿意去做长期的事情,不喜欢逗留在短期利益的人,所以我没参合。这个时期比较典型赚钱的网站应该是淘老大的taokshop网站和小光头的taob.cc,前者一个月最多赚了13万,后者一个月最多赚6万多,不过现在这2个站点已经风光不再了。这就是第一阶段,点击为王,
第二阶段:获取精准的IP,成为买家最后一次点击
这是第二阶段,淘宝客没有那么混乱了,不是为了简单吸引点击了,因为那些只是单纯为了点击率的淘宝站点的转化率慢慢下降了,这个时候进入了一个精准时代,很多精准的流量开始出现,淘宝客不再单纯追求流量的数量了,更加关注的流量的质量,精准的用户。例如一个综合的淘宝客网站,日IP1万,一个月可以赚5000元。那么一个日IP一万的减肥产品网站,一天就能赚到5000元。淘宝客逐渐理性了,不再为大流量而累死累活,开始关注精准流量的获取。这样才能高收益。所以单页面也逐渐流行,一个Z-BLOG程序嵌套一个单页面。应该来说,这种站点相对API是一种进步,精准的关键字+精准的流量=高额的佣金产出。
第三阶段:内容为王,用户为王
API的泛滥和单页面程序的泛滥,只是因为这些都太低门槛,运营起来太轻松,而更多的一个问题摆在淘宝客面前,自己的网站回头率太差了,用户通过网站进入了淘宝网,下次就不会再来网站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大多数站点用户体验低下,而这第三阶段的代表网站就是蘑菇街,美丽说等社会化电子商务。利用社会化手段吸引用户留在社区,让用户自己去分享产品,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分享方式,进行社区挖掘。用户在互动中点击宝贝链接,前往淘宝等电商处购买产品,网站主就能获得佣金分成。淘宝客信息被真正的做为内容而存在于网站,广告信息变成大家喜欢分享的时尚信息。现在在时尚领域,母婴领域都开始出现很多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网站。这些垂直的社会化电商站点。我的个人网站28街,近期也从资讯网站改版为社会化电子商务站点。
其实导购的活很多站在做,包括大型网站,中小网站。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做这块市场。这块市场目前来说,依然是蓝海,尽管淘宝客已经那么多,参与导购创业的人我相信只要做出自己的创意,未来就能守得住自己的市场。
2.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思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 篇二
市场营销,就是“通过改变影响用户产品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实现争夺用户或激发用户消费的目的”,对产品运营来说,无非是解决“吸引新用户、掠夺竞品用户、留住现有用户,促使用户购买,促使用户购买更多”等实际问题,于是产品运营需要去不断了解用户需求,改善市场策略,而市场调研是了解用户需求最常用的方法,
Ø产品运营最希望我们能告诉他们“怎么做?为什么?”
产品运营需要的数据往往是很直接的,他需要我们直接告诉他“为了抓住用户,该怎么做?”而市场调研挖掘用户需求的角度很多、方式也很多,面对一大堆的数据结果,产品运营有时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做。
先来看一个挖掘 [团购用户需求] 的实际案例:
它采用了最常用的“直接询问法、结果推导法”了解用户需求,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如:直接询问用户时,商品折扣、品质、售后服务是最重要考虑因素;用户实际选择时,这三个因素重要性明显下降,反而网站知名度、用户口碑、周围朋友都在上面买等因素触动力更大,作为产品运营,这些数据到底该怎么用?哪些因素才能对“争夺用户、实现利润”有明显效果? “商品折扣、品质、售后服务”是需要着重关注吗?
反观其他非互联网行业产品,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询问用户选择某类产品的考虑因素时,质量、价格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高需求因素,在实际选择中,渠道、促销、口碑却又成了影响用户选择的关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用户陈述的因素,各品牌差异较小(如:各品牌价格差异不大),在实际选择购买时,起不到影响作用
2、某些类别产品,用户冲动性购买偏好较强
3、比较对象的差异(如:直接问团购考虑因素,用户潜意识会参照普通网购,实际购买考虑因素往往又变成各团购网之间比较)
4、用户陈述的因素,衡量好坏有难度(如:“质量‘用户无法衡量,会转化成用”用户口碑“考量)
5、用户陈述的因素,缺乏实际购买场景感,消费者自己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6、其他……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调研数据?
Ø “考虑因素、触动因素“ 因素分析法
第一步:把影响用户选择决策因素细化分类
它需要把影响用户选择决策的4P(price、product、Place,Promotion)因素综合起来,通过不同的问卷测试方法得到2类指标:
1、考虑因素易懂易操作,但其结果一般存在2个主要问题点:a.用户往往回答的是其认为很重要的因素,却不一定是影响他实际选择的因素;b.有时用户自己也不一定能说清楚,选择一类产品时,到底会考虑哪些因素
2、产品同质化竞争时代,触动因素更能揭示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
第二步:把这两类指标进行交叉分类
第三步:4类不同因素深入挖掘点
[核心要素]:
各品牌在这些要素上表现差异如何?我们与竞争对手比较,优劣势主要在哪里?我们还有哪些可发力的点?
[基础要素]:为什么用户认为其很重要,实际选择时影响却很小?
1、基本要素-----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即可,否则可能给用户造成很大的购物障碍;如:支付方式多
2、购买触动因素,但各品牌差异不大-----至少保持各品牌平均水平之上;如果各品牌都表现都差,则有可能是个发力机会点;如:有时候,在市场发展初期,各品牌产品质量均很差,“质量”就可能伦为一个“基础要素”,而哪个品牌在质量上有突破就有可能优先占领用户
3、其他… … …
[潜意识要素]:为什么用户认为其不重要,实际选择时影响却比较大?
1、同质化产品市场/核心要素差异已不明显-----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在品牌、产品、价格、渠道占领等核心因素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店内陈列位置、陈列形式、促销对用户选择的影响作用便逐渐在增加,特别是“品牌游离用户”
综上所看,为了加深对4P个因素落在4种不同类别象限的原因理解,我们需要从市场发展阶段、竟品情况、因素相互影响关系等角度去进行深入的洞察;
Ø 案例分析
把团购用户需求的数据进行加工,进行解读:
[核心要素]:
1、用户认为“折扣、品质、服务、口碑”在其选择时最重要,而在实际选择时网站知名度、用户口碑作用更加突显,这其实反映了:团购市场发展初期,用户对市场缺乏信心、对商家信誉缺乏信心;对用户来说网站知名度大、用户口碑好意味着“产品”“服务”有保障,本质上还是用户对“品质”“服务”的需求;而折扣、促销则显然反映了用户对“团购优惠实惠”的需求;
2、从当时市场发展情况看,商品品质、服务是用户对团购市场的最大担心,而拉手网凭借其网站知名度/不错的产品品质、大众点评网凭借其商品品质赢得用户口碑,两网站在团购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基础要素]:
1、支付方式多、退还货方便、下单方便属于基本因素,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即可,然用户也明确提到QQ团购支付方式少,有一定购买阻碍;
2、用户认为“商家服务、商家监管”在其选择时很重要,但目前各品牌网站均有一定缺陷,触动选择决策的作用尚未表现出来,属于机会点;
[潜意识要素]:
1、“周围朋友都在上面买”本质上还是用户源于用户整个市场的感观,对“品质”“服务”评判有点难度;
综上所述,对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产品运营人员就会得到很多启示,举个例子:
Ø 延伸使用价值
[1]“触动因素”价值延伸
“触动因素”价值已不仅仅停留在“品牌选择”,而是向更广阔的场景,如:品牌转换、冲动性购买、品牌评价原因、流失等一切与用户使用品牌行为发生变化的时,触动力士什么?
[2]细分群体关注点差异
当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竞争环境不一样时,产品运营关注的核心群体往往不一样,比如:新用户/老用户/流失用户、高频使用/普通使用、高消费/普通消费、高端用户/普通用户等等,这种分析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很容易的看到不同细分需求差异,同时也能很便捷地帮我们找出:促使一类用户向另外一类群体转化的核心因素,
Ø 其他
【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思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推荐阅读:
信息安全承诺责任书(用于互联网专线和企业建站用户)07-25
互联网用户高速增长 电子商务09-01
互联网产品经理岗位职责11-19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平移和旋转07-22
工业互联网的提出背景07-03
互联网时代的培训发展07-18
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分析08-10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09-15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