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共8篇)
1.摘录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篇一
论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一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高考成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规定:高中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一些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每当上读书课时,就悄悄关上教室门,对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于是又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出一张语文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结果,他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2分)。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老师们默然。
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二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这样做了。好,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中学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
19,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该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他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
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日记中,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实际上是“作文”。
我对邓主任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
邓主任接着说:“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
杨老师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读到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无学可上了,只好回家务农。书包里装的从学校借来的《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他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于许多回都能背下来了。他一边务农,一边继续找书读。其间读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名著。17岁那年,他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取了镇上办的中学。教国文的丁约斋老师说冯读的书比别人多,悟性好,说他肯定是“书香门第”。冯先生说,他是真正的“稻香门第”,甚至是“饥寒门第”。丁老师对冯其庸十分器重,这使他很受鼓舞。冯先生说,丁老师有三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他。一句是:“读书要早,著书要晚。”冯先生后来虽然又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读书仍不间断。第二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第三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己要多看几遍。”
冯其庸先生说:“我现在快80岁了,回过头来想想,丁老师的这几句话,仍旧是对的。我现在无论是读书和写作,总是不敢忘记这几句话。而且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自己的古文学得太差,自己写好的文章更要看上五到十遍才敢放手!”
丁约斋老师怎样教语文的?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
冯先生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四《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升入小学五年级,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语文教学的“门外汉”,不会讲解,却会朗读。这不奇怪,因为他文学底蕴深厚,能说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又是演员,感情丰富且善于表达。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第一次听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他们被徐老师的朗读感动得泪流满面。讲解只能使人明理,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们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放学了,就叫背。就这样,李振村和他的同学们无不痴迷语文。徐老师还把自己的藏书——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那个时代是不准看的,偷偷介绍给同学们,就在这样的阅读生活中,徐老师在这群山村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恢复高考,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顺利考取了大学。
李振村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徐老师没学过教育心理学,没学过语文教学法,但他知道激励,知道读书的重要,还知道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呀,下雨天教写下雨的诗,下雪天教写下雪的诗,还有比这更“情境”的吗?
梦想和憧憬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发动机。
让学生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徐老师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的宝贵经验。细想一下,做到这一点难吗?——不难。
五再说说高林生吧。
高林生和李希贵先生一样,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蜚声全国教育专家了。高林生是我的学弟,在徐州师范学校读书时,他比我低一级。后来,他当了我们鼓楼区文教局的副局长,我才忽然发现他比我高,便不敢直呼其名了。现在他“下台”了,我觉得他又和我一样了,便又叫他高林生了。
林生考入师范时才15岁,是个穿大裤衩的.孩子。一天到晚手拿竹板或月牙板(说山东快书用的铜板),说着、唱着、快活着。长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长篇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他说得酣畅淋漓。数理化成绩勉强过得去,数学偶尔还考不及格,但语文成绩优秀,可是即使上他比较喜欢的语文课,也很少专心听讲。干什么呢?偷看课外书。因为——用他的话来说——课本中的那些古文、古诗,小时候就会背了,课本中的现代文,看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所以就不想听老师说了。这倒也是,谁叫他过目不忘呢!然而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位居榜首,即便差一点也是二三名。这就应了李希贵先生的那句话:“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
说到背古文,那得从他父亲说起。高林生家学渊源。其父是原中央大学的高材生,通古文、谙音律。解放后在徐州第一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一部《论语》,一部《史记》都“烂”在他的肚子里。高林生幼承家学,在父亲的教导下,《古文观止》中的多数篇目都背下来了,而且至今不忘。高林生说,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给一本带注释的《古文观止》,给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背不下来,不给饭吃,有时还打板子。
林生说:“我小时候贪玩,坐不住。老爹不得已才打几下。但戒尺对我确有震慑作用。”
我打趣说:“看来光有要求不行,还得有得力措施。‘不打不成材’,这话至少对你适用。”
高林生嘿嘿一笑,说:“这叫因材施教!开始是老爹逼着读书,后来尝到了甜头,对读书有了兴趣,不叫读也读了。
这是真话。林生现在家里四壁皆书,可谓坐拥书城。他的学问真是自己读出来的。
对不愿读书的学生(其实多数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读书的),采取点强硬措施(当然不是体罚),一旦尝到甜头,有了兴趣,养成了习惯,不就成了吗?高林生的父亲不就是这样教语文的吗?
必要的管教是少不了的,该严的还要严。孩子毕竟是孩子。
六谈到习惯,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代。
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教语文的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到了五、六年级,换了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写一页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小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著等都有画书。看了画书,便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是《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日…‘有诗赞之日”就跳过去。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后来又读了《水浒传》,一则喜欢书中的人物,二则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
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老师的启迪和激励,我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竞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教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七我正是从我的老师那里,从我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思索中学会教语文的。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另一方面,要有责任心。作为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例如识字、写字,必须要求学生读正确,写正确,写规范;不放过一个读错、写错的学生。写字时,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描红、仿影、临帖”,不可“想当然”地写。再如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决不放过。至于读得有感情,则因人而异了。读课外书,背古诗文,也必须认真落实。只要老师认真、较真,多数学生还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还有一点,老师要善待学生。老实说,我并无多大能耐,读书没有张庆和高林生多,但我特别喜欢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能想到每个学生的心眼里去,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生不断地感动着我,我也要求自己不断地感动着学生。我深知,教材中的人文性远不如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
八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山东省龙口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我想以龙口实小的宝贵经验作为本文的总结吧。龙口实小的孙宝书校长搞了一个“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他的办法比我简单得多,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我们去考察了,也听了课。老师们的课上得并不比我们好多少,教学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考察过龙口实验小学后说:“别小看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这是教语文,也是学语文的规律啊!”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2.其实很简单 篇二
他真的是那种很老实的人,不擅长交际,也不会说好听的话,她却风姿绰约,在外人看来,经常会有明珠暗投的感觉。
日子以真实的面目一点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她日益沉浸在柴米油盐中,这些她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因为她觉得家庭就是这个样子的。
可是他觉得这样有点太对不起她了,常常看着她在厨房内忙碌的身影,他的内心一阵阵不安:“她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啊!”
他内心波涛汹涌,她却浑然不觉,依然快乐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家务活,并且还唱着歌。
日子以平常的姿态过了一天又一天,他单位不景气,下岗了。开始的时候,他很失望,愁眉苦脸。她说:“没有迈不过去的门坎,大活人的,干什么不行!”他想也是,不是想让她生活得更好一点嘛!靠那点死工资还不如干点别的呢。于是,他开始在外边跟别人做一些小生意。起初没有经验,他总是赔钱,每次讪讪地回到家,迎接他的却总是她笑容可掬的脸。她不怪他,对他说:“别怕,有我呢,你现在挣不了钱,我在家里吃方便面等你。”
她说的是真的,有一段时间她真的只吃方便面。他感动极了,把她的话装在心里,等她方便面吃了有几个月的时候,他生意渐渐好了起来。终于,他挣到了第一笔钱,他欣喜若狂地把钱交给妻子,要给她买衣服首饰,她轻轻地把钱又推回到他手里,笑着说:“衣服首饰买了,很快就穿戴旧了,不如把这笔钱做一次投资,再借一点,买一辆出租车吧。等你再有了钱,你用车拉着我到各个商店去买个够。”
他答应了。他开车开得很勤快,态度也好,因为他知道自己身后有她关注的目光在盯着他。顾客慢慢多了起来,他手里的票子也渐渐地充实起来,生活越来越好了,他想起了她以前所受的委屈,于是在闲暇之余,他经常和她一起到商店去买东西,他决心把以前她应该享受的东西抢回来,他给妻子购买了衣服鞋子、戒指耳环还有镯子,把女人打扮得珠光宝气。她走在街上,又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时间一长,他们身边却渐渐有了风言风语。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居民区,她身上的衣服时髦鲜亮,她的金银首饰珠光宝气,在居住的小区显得很出格。立刻就有一些人看不惯了,甚至还有一帮男人传言说:“看他把这个女人惯成什么样子了,这不是明摆着显我们这些大老爷们没能耐嘛,就好像他多有本事似的。”
这些话慢慢地渗进了她的耳朵,可她的心里充满的不是恼怒,却是满心的喜悦,因为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不就是有一个对她全心全意的男人嘛,她拥有了,所以她快乐而且满足。晚上,她咬着男人的耳朵,把这些话说给他听了一遍又一遍,男人也听得浑身舒服,第二天开车更有劲了,他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挣到口袋里,再领她去买更多更好的衣服首饰。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开一个小玩笑,或许日子过得太顺利,上天故意要考验他们。有一天他出了车祸,因为要躲开违规的行人,他和别人撞了车。她见到他时,是在医院里,他浑身打满了绷带,医生说是高位截瘫,人可以活下来,但也许一辈子站不起来了。
这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考验,她还正年轻,正是女人活得滋润的时候,而且他们还没有孩子,也就少了一层拖累,于是就有人断言:他出了事,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各奔东西。“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因为他成了这个样子,别人也不会过多地谴责她,毕竟他连做一个男人的权利都没有了。
她却一如既往地为他端水擦洗,伺候他吃喝拉撒,毫无怨言。为了给他治病,先前颇富裕的家境很快便透支了,当手头的积蓄渐渐减少时,她把他先前给自己买的时髦衣服和金首饰都慢慢地卖掉了,一件件的。知道她的故事的人,都为她叹息,却也愿意出手帮她。
这一切让别人看了感到奇怪。有人问她:“这么做,内心愿意不?”她笑着回答:“怎么不愿意呢?以前没出事时,他娇惯着我,对我那么好。现在他残了,就该我对他好了,我愿意一辈子伺候着他。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其实就这么简单。”
这话让听的人都有些发愣。
现在她接过了丈夫手里的车,成了我们城里远近闻名的“的姐”,她这样生活了六年,但她气色红润,谈笑风生,看不出生活中存在的烦恼。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他也一点点地康复起来,他经常对别人说:“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遇上了她。”而她却说:“开车的时候,想到家里有一个男人在等着我。心里有底,干起活来也有劲。”
说真的,我并不知道她怎么解决生活问题、经济问题还有性生活方面的问题,但看着她红润的脸,我们都知道,她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她是知足而快乐的。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身边的男男女女们越来越对婚姻迷惑不解时,我想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迪。
3.《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篇三
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阅读。于永正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带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都提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的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的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感情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放在教室的书架上,鼓励学生在课间和午休时阅读。为了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我特意设置了阅读章,只要读完10本书,就可以换取一个阅读章。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进行阅读。
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会看看课外书,但我总觉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看了于永正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才发现我只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囫囵吞枣地读,有些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还有些孩子只是看看里面的图画,就随手翻过去了。文中介绍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花了很多时间在讲解句子,讲解词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
正是吴忠豪老师提到的,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课堂上大多时间花在讲解课文的内容,把朗读匆匆带过,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一篇课文就这样过去了。学生感受不到文章语言文字的美。以后自己在教学中,要调整更加重视阅读,带着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我想,这是最好的情境教学了。不用创设情境,自然就是最好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有关的内容,便能得到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在讲演中提到:在读后,写是对阅读的实践和提升。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记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记事,可以状物……薛发根的《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中,非常具体地介绍了写话方法的指导,值得借鉴和运用。近年来,我们学校的活动很丰富,我经常让学生在日记中写写活动的经过,或者自己的感受。有时会布置一个任务,如在母亲节时帮妈妈做家务;六一时,清洗自己的红领巾;放假时,洗净自己的书包。并且把过程和感受写一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些学生在“鸡蛋撞地球”的试验。他们把自己试验的过程,和试验过程中的感受写得十分真实,失败时的沮丧,成功时的兴奋。试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在日记中却是心里有话不会写。这便是薛老师提到的,没有掌握写话的方法。他的提问写作法适合针对个人的写作指导,可以进行尝试教学运用。我想,在以后,日记的内容可以更加开放,让学生在日记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并适时对写话的方法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让思维的改变带来写话质量的提升。
4.生存其实很简单 篇四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为了寻找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一只雌雕一天中有时要飞行200英里。“铁树”的树枝上还生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随着幼雕渐渐长大,它们开始在窝内争夺生存空间。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迅猛增加,以至于雌雕再也满足不了它们的需求。雌雕本能地感到,为了让这窝幼雕生存下来,就必须让它们离巢。
为了激发幼雕的独立生存能力,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叶、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变得没有从前那么舒适了,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上。这时,雌雕就逗引它们离开巢穴。一旦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时,它们就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行。
生存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了。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将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我觉得那东西完全可以得到一个专利号,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得很。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簿的篾瓣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了,就从那篾缝里钻进去,但是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于是被收笼子的人提起来,没有一条能够逃脱的。其实这笼子什么机关也没有,只有进口处那一圈篾瓣。它是利用了黄鳝的尾部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到硬物整个身体就向前游动这一特性,断了黄鳝的后路。假使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那么就没有哪一条黄鳝能被关进笼子而束手待毙的。
当初黄鳝是怎么进来的呢?当然是顶着篾瓣钻进来的,因为那时诱饵在前,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硬着头皮往前钻。等到后退的时候,篾瓣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后面那坚硬的是什么东西,退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触即缩,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朝后退,就只好在笼里一直呆下去。置身险境而不敢后退一步,这类现象在动物界并不鲜见。然而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常犯这类错误,甚至于将自己推上了绝路,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了。
在美国西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有一种鱼,叫肺鱼,它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空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
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浸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又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
土著人居然拿肺鱼当美食。他们在旱季出发,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这时,沼泽地里到处布满了泥屋,几乎每间泥屋都藏着一条肺鱼。土著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肺鱼捉住了,但他们并不立即将肺鱼煮着吃,而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荞几天,章肺鱼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末了,再将肺鱼放在早就用白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面屋把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而味道十分鲜美。
生存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就行了。
沙丁鱼是青年鲸鱼爱吃的鱼。沙丁鱼常常被它成群结队地吞进腹中,青年鲸鱼已严重威胁着沙丁鱼的生存。沙丁鱼中的一位智者决定除掉这条可恨的鲸鱼。可是,沙丁鱼要杀死鲸鱼,那不是白日做梦吗?但这个沙丁鱼中的智者自有它的想法。
于是,它组织一群群沙丁鱼向这条青年鲸鱼冲去。青年鲸鱼感到很好笑,这同送食物有什么两样?于是,面对纷纷冲上来的沙丁鱼,它不紧不慢地张开大嘴,将一群群沙丁鱼尽收口中。事情显而易见,胜利者百分之百是鲸鱼。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沙丁鱼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而青年鲸鱼总是以胜利结束战斗。每次取得胜利,青年鲸鱼都十分兴奋,它总是兴致勃勃地追逐沙丁鱼的残兵败将,将它们一一收入口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它体味着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
有时,青年鲸鱼想,沙丁鱼这样同自己决战,实在是太愚蠢了,如果要从海洋中选世界上最愚蠢的鱼,那么非沙丁鱼莫属了。
一天,又一大批沙丁鱼向青年鲸鱼发起了挑战,青年鲸鱼一张口就将它们消灭了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狼狈逃窜。青年鲸鱼来了兴致,心想,你们哪有我跑得快,一个也别想逃命。于是,它尾随在后,一口一口地吃掉沙丁鱼。沙丁鱼越来越少,但仍然有一些沙丁鱼试图逃过青年鲸鱼的追杀。青年鲸鱼决定乘胜追击到底,将它们彻底消灭干净。
青年鲸鱼忘了追出了有多远,正当它要张口吞下最后一群沙丁鱼时,忽然发觉自己的肚皮已经触到了浅水滩的沙子。它知道这很危险,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它此时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见它的巨大身躯一下子冲上了沙滩,再想抽身返回,可是来不及了。它搁浅了,它挣扎着,不久就无奈地死去。
生存其实很简单,胜利时,保持冷静就行了。
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的水母却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强壮呢?
美国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的凯文·拉斯科夫,是一位研究水母的专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对这种巨型水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与这些水母为邻的居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
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断裂,重则皮开肉绽。令凯文·拉斯科夫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很快会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的。
生存其实很简单,在艰苦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了。
上帝造了一群鱼,又给了它们一个法宝,就是鱼鳔。鱼鳔是一个鱼可以自己控制的气囊,鱼要以用增大,缩小气囊的办法,来调节沉浮。这样,鱼在海里生活就轻松多了,有了气囊,它们不但可以随意沉浮,还可以停在某地休息。鱼鳔对鱼来讲,实在是太有用,太需要了。
上帝没意料到的是,鲨鱼没有前来,就没有给鲨鱼鱼鳔。鲨鱼是个活泼,调皮的家伙,它入海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上帝找了很长时间,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找到它们。上帝想,这也许是天意吧。既然找不到鲨鱼,那么只好由它去吧。这对鲨鱼来讲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它会由于没有鱼鳔而很快会被海洋吞没,淘汰。上帝为此感到很不安,很伤感。
亿万年后,上帝想起他放到海中的鱼来了,他忽然想看看鱼们现在到底生活的怎么样了?他特别想知道,当初没有鱼鳔的鲨鱼如今到底怎么样了,还活着吗?是不是已经被别的鱼淘汰,吃掉了。
上帝将海里的鱼家族都找来的时候,面对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各种鱼,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威猛、强壮神气飞扬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上帝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呢?当初,只有鲨鱼没有鱼鳔,它要比别的鱼多负担多少压力和风险啊,可现在看来,鲨鱼无疑是鱼类中的佼佼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鲨鱼说:“上帝,我们没有鱼鳔,就无时无刻面对压力,因为没有鱼鳔,我们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的话,我们就会沉入海底,海底的压力会叫我们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没有停止过抗争,游动与抗争成了我们的生存方式。”
生存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了。
我们都知道,蜜蜂对不请自来的入侵者是毫不留情的。它们屁股上的针刺令任何垂涎蜂蜜的家伙都忌惮三分。不过当蜜蜂预见它们的死敌——黄蜂的时候,却往往在劫难逃。
我国有一种凶猛可怕的大黄蜂。这种大黄蜂体形巨大,工蜂翼展可达5厘米,是世界上所有黄蜂中最庞大的一种。它们专门侵入其他种类的蜂巢,掠夺别人的幼虫供自己的幼虫食用。有些种类的蜜蜂对这种强盗束手无策,只能任人宰割。
生物学家甚至观察到一只大黄蜂在6000只普通蜜蜂面前为所欲为的惨状。当时,大黄蜂就站在蜂巢边上。无辜的蜜蜂一只又一只的站出来保卫他们的家园,但是却被那个强盗一只又一只的撕碎。当所有的卫士都牺牲了之后,大黄蜂就轻轻松松的进入蜂巢,把幼虫都挖出来。
但是我国有一种蜜蜂在与大黄蜂的长期战斗中,却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防卫方法,让入侵者有来无回。另外一种50年前才从欧洲引入到我国的蜜蜂,也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某一只打算不劳而获的大黄蜂飞扬跋扈的闯进蜂巢时,几十只蜜蜂立即集结,把大黄蜂包围起来。它们并不打算用蜂针进攻,而是抱成一团把大黄蜂卷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再散开的时候,那个入侵者已经很难看得死了,被工蜂拖走,像扔垃圾一样抛出蜂巢。
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物学家没有在大黄蜂身上找到搏斗留下的痕迹,但是热成像照相机却记录下了一种温度的变化:当大黄蜂被蜜蜂包围起来以后,5分钟之内,包围圈的中心温度就达到了45摄氏度。莫非这就是蜜蜂战胜恶魔的关键?
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们把蜜蜂和黄蜂分别放进恒温箱里,有步骤地提高温度。结果大黄蜂在45.7摄氏度的时候死亡,而中国蜜蜂坚持到了50.7摄氏度,欧洲蜜蜂则坚持到了51.8摄氏度。
原来,蜜蜂们正是靠着对温度忍耐力,战胜了入侵者,将大黄蜂活活烤死。蜂群是通过震动他们那强有力的飞行肌肉而产生热量的。
5.快乐其实很简单 篇五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路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金银财宝,总是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快乐其实很简单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为了寻找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一天,大臣遇到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农夫,问其原因,农夫说:“我曾经因为脚上没有鞋穿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悟,原来快乐如此简单,快乐就是一种态度啊。
还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同样给人很深的感悟: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到处寻找快乐,可他走过万水千山仍未找到。于是就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擦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算,每天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在每个人的生命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天天快乐。孰不知,快乐如此简单,它就在我们眼前,可是我们却不曾发现。人们成天名缰利锁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肚鸡肠,心胸如豆,快乐又何处去寻?
快乐是一种态度,快乐是一种感觉,财富的多与少,健康的有无,年龄的尊幼,容颜的美丑,职业的优劣,都和快乐没有绝对的联系。快乐是早春明媚的阳光,快乐是早晨清新的空气,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屏住呼吸。也没什么可以让我们拒绝新鲜的阳光,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不快乐的理由。
快乐是一种情绪,只要心中有快乐的种子,那么快乐就会在你的心底生根发芽,并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含苞待放。有了快乐的底蕴,即便是淡淡的忧愁也是一种轻纱拂面的朦胧之美。快乐的人从世间万物中解读出来的译码都是快乐,而不快乐的人品味出来的滋味永远是心酸和苦涩。
快乐是一种意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士拥有的快乐;一杯茶,一本书,是恬静之人拥有的快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快乐的人快乐无处不在,快乐是风中弥漫的馨香。快乐是一种智慧,可以体会物外之趣,那是智慧的结晶。快乐是一种修养,一种能力,宠辱不惊,看潮起潮落;去留无 意,望云卷云舒,快乐是胸襟的博大与浩远。
快乐无处不在,快乐是一种平和的心境,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啊!
快乐的源泉
谁都希望自己能远离悲苦,永远快乐,可是,许多人不知快乐为何物,总是 与快乐擦肩而过,实在可惜。(针对思想现状,提出“快乐”的论题。)
快乐是什么?放假了,不用上学了,孩子们蹦呀跳呀,这是一种快乐。富翁家财万贯,而农夫只有几间草房,但他不以为意,照常昂然而歌,这也是一种快乐。快乐就是好心情,快乐就是没有忧郁和烦恼,快乐还应该是困难面前不皱眉,悲苦临之不叹息,坦然面对已然的一切。爱心大使丛飞身患癌症,多次化疗,嗓子不能唱歌了,但他说没关系,以后做哑剧演员。知道死神在向自己逼近,他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把钱省下,捐给失学儿童。逝世前十天,他与院方签署协议,死后捐出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帮助需要的人。身陷绝境而不绝望,这也叫快乐,而且应当是更有分量的快乐。快乐是人生顺利时的欢笑,更是身处逆境时的坦然和从容。(“一问”辨析概念,揭示“快乐”的内涵,初用话题材料和丛飞事例。)
快乐的源泉何在?快乐不在于财富多少,也无关处境优劣。富翁家财万贯,衣食无忧,处境优而不劣,但他忧而不快;农夫只有几间破茅房,整天劳作不止,处境劣而不优,可他一路高歌而来,乐而不忧!再看丛飞,一个歌唱家,嗓子毁了,他还拿什么登台演唱呢?更为严重的,自己才36岁,就要离开娇妻爱子,离开父母家人,这是何等悲苦的遭遇啊!可是,你看他有一点悲苦的表现吗?为省钱而停止用药,与医院签署捐献眼角膜协议,就像一个从容的学生在笑谈明天的考试。(“二问”提出论点,并用事实论证,二用话题材料和丛飞事例。)
为什么充实美丽的心灵能够远离悲苦而永葆快乐呢?因为充实美丽的心灵关注大爱,且平和宁静。农夫不因“困窘”而悲苦,是因为他的所爱除了物质还有其他,比如劳动,比如山风;还因为他骨子里有乐天知命的思想:命已如此,何必自寻烦恼?丛飞不因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悲泣,是因为他心中关爱甚多,不只是一己之生命;是因为他懂得规律的不可抗拒,在灾难、挫折甚至死亡面前,与其哭,不如笑。(“三问”从“为什么”角度进一步论证论点,三用话题材料和丛飞事例。)
人生好愁。生了儿子,为他生病担忧;读书了,为他学习犯愁;大了,为他就业着急;结婚了,担心媳妇不孝。其实何必呢?充实自己的灵魂,美丽自己的人生,丰厚自己的精神源泉,快乐每一天。○习作评点:
本文采用纵式结构,沿着“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快乐——为什么这样才能快乐”的思路展开议论。作者在论证每一个分论点时,都只使用话题材料和丛飞事例为论据,而不另起炉灶,使用另外的材料。文章用例精省,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论据材料,多次运用,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快乐的源泉
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而不得,农夫担着柴草却一路高歌,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启发我们,快乐无关财富,无关境遇,它源于充实美好的心灵。(简括话题材料,引出论点。)
快乐源于广泛的爱。快乐是爱欲的满足,爱好广泛,快乐的源头就不易枯竭。富翁除了财富,别无他爱,故而少快乐;农夫爱生活,爱劳动,爱大自然,所以他并不因只有几间破茅房而郁郁寡欢。爱心大使丛飞爱生活,爱艺术,爱自己的生命,也爱千千万万失学的儿童,所以不因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悲泣。快乐是一条河,爱好则是快乐的上游来水,爱好愈广泛,上游来水愈充足,快乐的河流就会长流不断。快乐是宏伟的大厦,爱好则是支撑大厦的梁柱,因为梁柱纵横交错,快乐大厦才会永固。(二用话题材料,一用丛飞事例。)
快乐源于心存感恩。快乐是感恩的表现,学会感恩,快乐与你同行。农夫身居茅屋而不悲苦,与其说他心怀坦荡,不如说他心存感恩。他感谢父母赐给他生命,使他能够享受生活;他感谢命运赋予他健康,让他箭步如飞。丛飞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而不悲泣,与其说坚毅和刚强,不如说他常怀感恩之心。他感谢时代,是时代为他提供了艺术和人生的舞台;他感谢社会,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关怀给他以力量;甚至,他感谢病魔,病魔使他更勇敢,更坚强。正因为他们懂得感谢,懂得感激,常怀感恩之心,所以他们笑脸向阳,笑口常开。(三用话题材料,二用丛飞事例。)
快乐源于心态平和。快乐是一种主观感觉,平和的心态是快乐的温床。农夫不因“困窘”而悲苦,是因为他懂得生活就像镜子,你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它就对你笑。丛飞不因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悲泣,是因为他懂得规律的不可抗拒,在灾难、挫折甚至死亡面前,与其哭,不如笑。心态太低,远处的胜景便不幸被荒草所遮蔽,平庸的眼注定无福饱览绝世的秀色;而太在乎,太看重,则常被苦恼纠缠,伤心损体,妨碍前进的步伐。“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把目光放得远一点,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用平常心去看待名利得失,就会远离悲苦,这是农夫和丛飞带给我们的启示。(四用话题材料,三析丛飞事例。)
心灵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灵,永远与快乐同行。习作评点:
6.节能其实很简单 篇六
EIST(“EnhancedIntel Speed StepTechnology”).是Intel公司专门为移动平台和服务器平台处理器开发的一种节电技术。到后来,新推出的桌面处理器也内置了该项技术。目前Core 2 Duo、Pentium 46xx系列及Pentium D全系列处理器都已支持EIST技术。想让系统完全发挥出EIST的功效,必须先进行一些设置。
步骤1:在BIOS中找到“EIST Function”项,把该项设置为“Enabled”。
步骤2:打开EIST功能以后,需要正确设置电源管理模式(ACPI)。在BIOS的“Power ManagementSetup”菜单中,找到“ACPI Suspend Type”项,选择“S1/POS”节电管理模式。同时将“ACPI APICsupport”项设置为“Enabled”。
步骤3:安装Windows XP SP2的补丁集。其中要包括以下补丁:KB896256(CPU补丁)/KB923232(双核补丁)/KB893056(休眠补丁)。
步骤4:在“控制面板”—“电源选项属性”—“电源使用方案”中,将“电源使用方案”设置为“最少电源管理”。
AMD Cool‘n’Quiat的设置方法
Cool‘n’Quiet是第一种用于桌面处理器并能让处理器在闲置状态下自动降低电压与频率的节能技术,顾名思义,这项技术为“低温、安静”之意,可大幅减轻散热系统的压力,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凉又静”。
步骤1:在BIOS中找到“Cool‘n’Quiet”项,把该选项设置为“Auto”。
步骤2:选择正确的电源管理模式(ACPI)。在BIOS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菜单中,找到“ACPI Suspend Type”项,选择“S1/POS”节电管理模式。
步骤3:在Windows XP SP2中安装AMD的驱动程序/KB896256(CPU补丁)/AMD Cool‘n’Quiet驱动/AMD的优化程序。
步骤4:在“控制面板”—“电源选项属性”—“电源使用方案”中,将“电源使用方案”设置为。最少电源管理。
7.感动其实很简单 篇七
感动中国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十个人物相信大家也耳熟能详,他们分别是“张平宜、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吴菊萍、胡忠谢晓君夫妇、阿里木、孟佩杰、刘伟。他们感动了中国,用的是小爱。其中,我最感动的是烤羊肉串的善良慈善家,阿里木。
羊肉串我十分爱吃,但是,我衷心佩服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他的事迹平凡却感人,但是他的爱心,十分巨大。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困学生上不了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几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和“草根慈善家”。
在推荐时,推选委员陈菊红说: 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这位感动中国人的名称且却是“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和“草根慈善家”。多么朴实呀!
关于他的颁奖辞是: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阿里木淡淡地说一句话让我动容,“那些荣誉就像一阵风,这阵风总会过去,过去以后我接着烤羊肉串,我喜欢烤羊肉串”。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阿里木,就是天使。
有网友说:让人感动。这样的人配登上时代广场广告牌。起码三点理由:1.体现中华民族大团结;2.中国依旧贫穷,很多地方急需改善;3.体现一个人是否伟大在于精神不在于地位和成就。
8.学习其实很简单 篇八
孩子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秘密
1、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
比如,家长喂孩子吃一顿饭,他喜欢吃咸的你就给他吃淡的,他要吃甜的你就给他苦的,那孩子肯定“拒食”。学习也是一样,孩子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天天等老师“喂他”,他也就会像你喂他吃饭一样“拒食”。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就会在书的海洋中拾取最美丽最营养的奇葩。
2、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
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磨磨蹭蹭、慢慢吞吞的时,一个个都成了缺乏耐心与方法的急性子。家长们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光靠发火,缺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
孩子为什么没有时间观念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在画画或写字时,无奈地在纸上乱涂乱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并开始责备孩子。接着,孩子在责骂声中,画画、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干脆玩起了纸笔游戏„„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原因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这个活动没有兴趣
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并对孩子的兴趣点不关注,因而常常让孩子做一些他没兴趣的事情。时间一长,为了应付父母,孩子就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原因2:完成就好,我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
有些父母比较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生活细节的培养。时间是什么、如何珍惜时间等等,孩子并没有概念。久而久之,自然就养成了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原因3:迫不得已,我不想做,可是我不做,妈妈要打我的,所以我就慢慢做
有些父母比较专制,不尊重孩子,而且教育方式较粗暴,孩子在威胁下,不得不选择服从。因为孩子是被迫接受,所以往往通过拖延时间来反抗。
测测孩子的时间概念
测试孩子是否具有时间概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游戏测试
和孩子做一个时间测试游戏,当喊开始后计时,让孩子自己计时,如他觉得到1分钟了就喊停,看看孩子对1分钟的感觉是否精确。
第二种方式:预估完成时间
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先让孩子预估完成的时间,然后给他计时,等他做完之后,看看是否与他预估的时间相仿。
【结果分析】 将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误差的时间在10%以内,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把握度很高,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依赖大人的指令行事;误差时间超过20%,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不清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情,也不清楚自己做事的效率;误差时间超过50%,说明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时间,更不知道该如何支配。
没有时间感的孩子
即使在同样的黄金时间里学习,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高效利用,而有的孩子一直没闲着,可到最后却连作业也没完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大多是因为孩子的时间概念不够以及缺乏时间管理的习惯。
案例1:记不住具体几点
按大家的话来说,茜茜是个糊涂的孩子。爸爸妈妈则说,茜茜脑子里的那块表停了,否则她怎么会弄不清时间呢?茜茜写作业慢,而且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很强,因为每次写作业时几点钟该做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时不时地叮嘱她。爸爸妈妈担心在家里有人提醒她,那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除了写作业,在学校茜茜也总犯糊涂,她是班里的迟到大王,甚至有一回考试她也迟到了。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家里只有她时她接了一个电话,等爸爸妈妈回来后问她大概几点打来的,她是肯定记不起来的。
原因分析:茜茜的问题在于她缺乏对时间点的认知,即老是记不住具体的时间。孩子对时间点的感觉其实是要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的,孩子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会认识钟表。有些家长对这方面比较重视,经常会教孩子认时钟,让他自己记时间,比如孩子八点半要吃早饭、十点整要玩游戏等。而很多家长则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吃饭的时候就去叫孩子,该睡觉了就把孩子的床铺好„„这样孩子对时间的感觉就会很模糊:反正我该做什么事的时候都有爸爸妈妈提醒我,不用我自己看时钟记时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孩子对时间点的感觉缺失。
案例2:做事没有先后顺序
毛毛写作业从来没有一个先后顺序,今天他先做语文,再做数学;明天他则先抓起英语书读了一通,再去看语文。人家都是先复习再写作业,他却是先写作业,因为没有复习他有很多题不太会做,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完成后他却开始复习。
平时他做事情也是这么混乱,有一次老师让他管理早自习,他可高兴了,可是没有多久老师就把他撤了。原来他有时候让同学们先听英语,再给同学听写,最后读语文;可有时候他先给同学听写英语单词,再读语文,最后才读英语。同学们反映他想起什么做什么,把大家弄糊涂了。
原因分析:很多孩子学习时没有先后顺序,总是抓到什么就做什么,毛毛就是这样的孩子。其实这也和家长的教育有关。凡事有序,首先就要在生活中先有规律。孩子从刚出生时就要培养他生活的规律性,包括定时吃饭、定时大小便、定时玩耍等。有些家长不注意,孩子饿了就给他吃,尿床了才想起来给她换尿布„„这样孩子长大了不仅在学习上会出现毛毛那样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特别不规律,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孩子形成有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出表率。
案例3:分不清时间长短
晓风写作业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明明规定他1小时完成数学作业,可他花了2小时,妈妈说他做得太慢,可他委屈地说,我以为自己才用了1小时呢。要么就是妈妈让他读半小时的英语,还不到15分钟就不读了,妈妈问她为什么停下俩,她说半小时到了呀。考试的时候他常常不能把握好时间,有时是时间不够用,老师让他下次抓紧时间,那么下次他肯定是提前交卷,结果错了很多题。
生活中也一样,今年寒假时他才去奶奶家玩过,别人问他,他却说:“我好几年没去奶奶家了。”奶奶出去买东西,让晓风10分钟后去把煤气灶关上,可等妈妈回来发现菜都烧糊了。妈妈责备晓风,可晓风说10分钟怎么这么快?
原因分析:对一段时间长短的感觉,叫作时距感,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感知觉,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它。它包括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时间评估,即完成一项工作用了多长时间;对正在进行的事情进行时间判断,做这个工作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现在已经用了多长时间;对将来的事情进行时间估计,预计完成这个工作将会用多长时间。其实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知道过去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判断和把握现在的时间,也才能预测将来要多少时间。
如果孩子倾向于把事情完成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长,就像他本来花了半小时写数学作业,他却以为是1小时,这时她就会着急,也就不会认真答题了。而如果他倾向于把一件事情的时间估计短,就像晓风读了15分钟的英语就以为到半小时了,就不会有紧迫感。这在孩子考试时会有很大的影响。
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不要以为时间花的越多就一定越好,学好也休息好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家长不应只是监督孩子学习,更要教孩子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好,也更轻松。
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成绩下滑后,家长给孩子找个辅导班,短期内学习成绩得到改善,实际上只是改善了孩子的基础知识,而学习方法在辅导班是学不到的。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致命的摧毁。特别是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关键一年。孩子学习如盖一栋楼,这栋楼第一层没盖好的话就会越盖越歪。这好比孩子得了感冒,到了医院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花很多钱,打最好的药,很快感冒好了,可结果发现孩子的抵抗力没有了。
不同的家庭教育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打下不同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下滑了,90%的家长指责孩子:指责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刻苦、指责孩子不好好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都是孩子的原因造成的,但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属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学习习惯不好与家长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家长的指责下我们亲手把孩子推进两个深渊:一个是苦学的深渊、一个是题海的深渊,你的孩子将永远无法自拔、永世不得超生。在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99%的高三学生在做题,所以他们99%的高三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人的心态也会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走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可以考北大、清华的,都具备走过去的能力;为什么若干年后只有三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没考上呢?不是孩子能力出问题了,而是心态有问题了。
学习习惯划分的三个层次:
一、小学到初二以前是不自觉阶段
二、从初二到高二半自觉阶段
三、高二以后为自觉阶段
测试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放暑假了,家长上班了,临走时对孩子说:“在家好好学习呀。”家长离开家门以后5分钟以内把作业扔到一边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不自觉学习习惯。还有的孩子苦苦坚持40分钟后,实在忍无可忍也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半自觉学习习惯。有的家长在回家后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打游戏机后开始骂孩子。其实有个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做错事的孩子,只有做错事的家长”。为什么要讲这句话呢?家长下班回来你要看见你的孩子在玩游戏机,你千万不要生气,你应该感到高兴,恭喜你,你培养了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要是看见他在家里学习的话,那他一定是装出来的。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滥杀无辜了:
1、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为什么呢?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
2、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
3、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你,写作业去。” 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
4、就事论事的原则。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
5、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等你爸回来收拾你。
二、陪读
紧密式陪读。
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松散式陪读。
适于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可能吗?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
三、表扬
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
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识教育以后说: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
四、监督
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请参照本博客文章《好习惯的养成》,就可以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记住习惯的养成中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要坚持住!
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会导致学习习惯的失败。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女。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会有成效。不能只批评不表扬,也不能只表扬不监督。
三个学习过程的排列规律
1)学校学习过程:主要完成:听、读、看、记
2)家庭学习过程: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复习永远排在作业前面,不复习,不作业。
3)周末把一周学习过程完成回顾,整理,对知识查缺补漏。
四个学习环节“学、查、改、纳”
第一个过程:在学校学习主要是“学的环节”,记笔记就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源自于学习习惯。学生主要运用四个字“听、读、看、记”。家长注意看住孩子的课堂笔记。家长每天上班,你怎么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怎么样呢?很简单,回家用一分钟时间把孩子的课堂笔记扫描一遍,就能知道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注意孩子在听老师讲课时很难45分钟保持高度集中。他们的课堂笔记是个大漏勺,每天回家后应该完成对课堂笔记的整理。第二个学习过程:家庭学习,主要体现在“查和改”
查: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很难有学生知道哪个地方学好,那个地方没学好。就要完成查的过程。怎么查呢?四招:课堂笔记,日复习,作业,考试。
改:找到漏洞后,就要完成改了。作业的全对不能代表考试的全对。“作业的最高境界是发现有做错的题,发现什么地方没学好。”这是作业的最高境界。改的方法就是:错题本。“君子报仇七天不晚。”错题本是日本学生发明的,80年代传到中国。从北京四中传向全国。河南有两个高校将“错题本”当作教学项目在全校推广。每个班建立一个“错题银行”。把做错的题存在里面。什么时候取利息呢?在考试的时候,做错的题不再错,那就是“错题银行”的利息。
有一句教育的真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不是专家出的习题,而是自己做错的习题”。每天不要求多,其实做题的数量很多,买很多的习题册做题都是没有用的。只要把做错的题改正过来,做会就可以了。每周末要完成整理和归纳。
课堂笔记的整理
很遗憾,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不会做课堂笔记。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类型 老师的录音机,很多学生只记不听,成为老师的录音机。
第二类型 老师课堂的板书,全班一样。
第三类型课堂笔记记到了书上,也是最愚蠢的课堂笔记,还不如不记。“书要越学越薄的”打个比方,书是原材料,课堂笔记是半成品,课堂笔记要比书薄。前面提到“复习在作业前面”,我们用什么做复习呢?就是课堂笔记。试验表明:用书做复习工具,做完单科复习要20分钟;用课堂笔记做复习工具,每天只需8分钟,这就是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堂笔记技术要求:三点一线:
“三点”是指听课要抓住“重、难、疑”点,课上老师提出的难、重点,还有就是“疑点”,要求学生在下课后用一分钟时间标出疑点。“一线”是整理昨天的知识和今天的关系。
色笔区分:三种不同颜色笔区分三个点
预留空白:学生听课时以听为主,课堂笔记要记成大纲类型的笔记,给课后整理留空白,给初三留空白,中考秘笈“一轮复习抓笔记,二轮复习抓错题,三轮复习抓归纳”。
课后整理,字迹工整,每日检查,建立错题本。
如果家长把孩子的作业本当废品给买了,那对孩子的一生都是一个遗憾。如果把三年的错题归纳到“错题本”上,那将是家长送给孩子一生当中最昂贵的礼物。
格式: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作陪读时,要完成对错题本的整理。1.年月日 2.原题 3.错解。
按照这三个格式把孩子前一天的错题和当天30分钟作不出来的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周末的时候做错题分析,做两件事情:1.错误的原因和2.正确的解法。平时做作业禁止做一道题花30分钟,而周末花3小时也要自己解。因为作业主要完成孩子的应试能力,而错题本主要完成查、缺、补、漏。(作业检查孩子的应试能力,错题本完成查缺补露)
错题本,错题是个宝,天天不要少,每个周末搞,积累为大考。
二轮复习抓错题
绝大多数学生二轮复习抓不起来。做完一轮复习后,他们都变成聋子和瞎子。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没学好,复习怎么复习呢?所以错题本相当于飞机的导航灯一样,指明前进的方向。错题本能够指引自己查缺、补漏。
知识的归纳
单科知识体系图
语文七层楼: 作文 理解和分析 阅读 句 词 字 音
文科积累性很强,每周末找个本子完成音、字、词、句的归纳。进行分类整理。看这张表,我们来分析,两个学生语文学不好,原因会一样吗?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3楼出问题了,有的孩子可能5楼出问题了,所以辅导班的补习往往阴差阳错,永远无法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自学可以哪有问题补哪。那么,美国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时候先背单词吗?学习母语的时候,我们从梯图上可以看到和学外语是不一样的,先有阅读,然后有单词,这是母语的学习方法。母语一般先有阅读,后学词汇,自上而下。学英语是现有词,语法,后有阅读。自下而上的。
归纳本
文科积累呈层状,分类整理看数量,理科整理呈树状,正确习题练思路。
文科学得好的孩子,数量感很强,积累越多,作文越好。
中考的第三个秘笈“三轮复习抓归纳”
高考状元具备的六个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 2.复习的习惯 3.作业的习惯 4.思维的习惯
5.听课的习惯 6.作息的习惯
讲作业的习惯,有的同学考试的成绩没有作业的成绩好,就说考试没考好。其实是作业的习惯出现问题。
看看你作业的习惯是否有以下问题:
1)每天晚上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向同学询问 2)每天晚上不看表,没有时间控制
3)每天晚上习题失控,做一道题经常花30分钟以上 4)每天晚上遇到的难题,错题处理不干净,没有错题本 5)每天晚上作业前不复习,作业时把书打开就做作业 6)每天晚上作业时有喝水习惯 7)每天晚上作业时吃零食 8)每天晚上作业时打电话
9)每天晚上作业时上卫生间的习惯
孩子们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出现这么多问题。有的孩子说做作业时听音乐是最有效率的,你千万别相信他。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发症:考试时粗心丢分很多。粗心是永远也治不好的,但是用教育方法控制粗心。
一个学习计划
考试最大的收获不是分数,分数不重要,一次期中考试考得好并不代表中考考得好。考不好的学生也不要气馁,因为这只是说明你这三个月没学好。考试的最大收获是收获一个学习计划,下面看一下学习计划的流程:
试卷改错——卷面统计——知识漏洞分析——学习方法漏洞分析——漏洞对策分析——落实
为什么要做卷面分析呢?家长看不懂学生的错题不要紧,老师已经把错题改完了,家长贴着错题做卷面统计。举个例子,早晨孩子没洗脸就到学校了,自己脸上有个脏东西他自己看不见,班级的同学看见了,就告诉他“你脸上有脏东西了。”他自己还不相信,怎么办呢?拿出一面小镜子一照,看见了。卷面统计就是小镜子。
下面给大家两面小镜子:
学习方法的得失分统计分析
知识结构的得失分统计分析
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结果是,从小学一年级考试开始,孩子丢分原因是相同的,一直在采用自杀式学习,一直在相同地方摔倒。所以,可以提前两年半就预测到孩子中考的考试丢分原因。能否把中考成绩提高,就看孩子丢分的漏洞能不能缩小,能不能把学习的计划落实下来。
总结 学习就像组装汽车,汽车的部件有
发动机——学习动机,农村的孩子太想考好大学了,他们的发动机非常好。你是否也想考好大学呢?
方向盘——课堂笔记
刹 车——错题本
变速箱——归纳本
学习成绩不好,说明这几个部件有问题了,我们能不能把车修一下再上路哇!
考试三大秘笈:“一轮复习抓笔记,二轮复习抓错题,三轮复习抓归纳”,家长留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是“错题本”。
故事:雄鹰再生
鹰是寿命很长的动物,一般能够活到70岁,但是在它40岁的时候,自身功能下降,它的爪子很长,而且开始弯曲了,不再锋利。同时,它的羽毛开始丰厚,飞行高度、速度开始下降。它的捕食能力下降,将面临饿死的危险。于是,它便进行了150天的训练,它带上足够的食物,找一个山洞躲起来。先用石头把自己的爪子上的指甲砸下来,很疼的,等待爪子恢复好,用锋利的爪子,把自己翅膀上的羽毛一根根拔下来,也是很疼的。然后,鹰还要等待,等待它新的羽毛生长出来以后,它的羽毛是非常轻盈的,它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恢复了,它的爪子也锋利了,它还可以继续翱翔30年。
【摘录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推荐阅读:
简单的个性的励志语录摘录09-22
简单的美好的晚安心语短信摘录09-26
简单的动人的早安QQ问候语摘录06-17
简单的唯美的晚安心语微信摘录08-05
简单的每日一签早安微信问候语摘录09-30
安全标语口号摘录06-17
优美风景句子摘录06-27
七夕祝福语句摘录07-27
励志的对联摘录08-04
人生经典语句摘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