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西江月·送别》(精选11篇)
1.送别诗——《西江月·送别》 篇一
一.送别诗的情味
送别诗所写大多为离愁别恨, 但也有其他情味, 比如勉励、安慰、同情、担忧、思恋等等。
1.离愁别恨
好友远别, 使人心伤。送别诗中表现离愁别恨, 自在情理之中。白居易《别常蓟》:“惆怅城西别, 愁眉两不开。”直抒胸臆, 直写离愁。杜牧《送别》:“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借物抒情, 感人肺腑。李白《江夏别宋之悌》:“平生不下泪, 于此泣无穷。”一向洒脱豪放的太白, 当此离别之际, 也黯然泪下。
2.勉励鼓舞
对方远行, 或为功名、生计奔波, 此时一番勉励之语, 可暖其心怀, 长其斗志;若对方有消沉之色, 则一番鼓舞之言, 亦不可少。勉励鼓舞一般避开愁苦之音, 显得昂扬向上。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名。”勉励对方为保卫祖国建立汉将窦宪那样的不朽功勋。
3.安慰宽解
人生遭遇挫折, 本已使人愁忧;再加离别在即, 更是愁上加愁。此时一番安慰宽解, 或能稍解愁肠。因此, 送别诗中也颇多安慰宽解语。裴说《春暖送人下第》:“雄文有公道, 此别莫潸然。”是安慰落第之人。杜牧《送人》:“明镜半边钗一股, 人生何处不相逢。”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二者都安慰友人不必为离别伤感:心灵相通, 重逢有期, 又何必忧伤?
4.同情感叹
当友人遭遇不公, 处境艰难, 有时安慰就显得肤浅, 只好洒一把同情泪, 长叹一声。宋之问《送杜审言》:“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杜审言当时坐事贬吉州司马参军, 宋之问大发感慨代鸣不平。刘长卿《送严士元》:“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感叹刚正之士的潦落途穷。
5.关注忧虑
友人远行, 让人牵挂。送别诗中表达对友人前途的关注与忧虑, 也在情理之中。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苹。”颔联借“飞鸟”、“青山”表达对友人归宿的关注与担忧。后二联化用梁代柳恽的《江南曲》表达忧虑友人前途艰辛的不尽愁思。
6.思恋盼归
朋友远行在外, 让人思恋, 唯盼故人早日归来重聚。送别诗中那浓浓的相思盼归之情, 也让人感动。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用生动贴切的比喻, 表达一片真挚的相思之情。张谓《送裴侍御还上都》:“离魂将别楚, 先尔到关西。”故人未行, 相思已生。
以上所述, 有送别时的忧愁、安慰、勉励、同情, 也有别后的担忧、思恋等, 这是送别诗主要表达的情感。当然, 有些送别诗也表达了其他内容,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当时诗人正出任江宁丞, 因所谓“不矜细行”而被贬, 作此二句以剖陈心迹, 表白自己的高洁品格。但这样的内容在送别诗中很少, 应属“例外”。
二.留别诗的情味
与送别诗相比, 留别诗的数量要少得多.留别诗的情感与送别诗有相似处 (如离愁) , 相异处更多。
1.铭感深情
高适的《别韦参军》是首长诗。其中“二十解书剑, ……布衣不得干明主”等句写他弱冠之年入长安谋取高位不成。“兔苑为农岁不登, 雁池垂钓心长苦”写的是求仕不遇后寓居梁宋的穷困落魄的生活境况。诗中接下来写当别人把“我”当作庸碌之辈看待时, 独有韦参军与“我”相亲交往, 尽管自身也不富裕却不时解囊助“我”, 使“我”度过了一段“纵酒高歌”的快乐时光。此情此义, 自然让人铭感在心。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 表达对朋友深情的感激。
2.别时惆怅
韦应物《答王卿送别》:“元知数日别, 要使两情伤。”直抒别时惆怅之情。杜甫《赠卫八处士》:“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念及将来世事渺茫, 更添惆怅。
3.人生感叹
人生远行, 有为功名奔波的, 也有被迫离开 (如迁谪) 的, 留别诗中少不了人生感叹。况且, 离别本身就让人慨叹。张籍《留别江陵王少府》:“迢迢山上路, 病客独行迟。况此分襟日, 当君失意时。”自己带病远行, 朋友又正当失意, 此情此状, 怎不让人感叹。杜甫《赠卫八处士》感叹的是人生飘忽、世事渺茫。
4.诉述心志
离别之时, 向友人诉述打算与追求, 在留别诗中常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白自己南游的目的。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写的是应进士不第后的归隐之志。
2.送别诗两首 篇二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到边疆去,在渭城分别。
这天早晨,下了一阵小雨。雨不大,只是湿润了尘土而已。可是,正因为这小雨,平日尘土飞扬的渭城变了。你看,客舍的瓦墙更青了,柳树的颜色更鲜了,多么清新,多么明朗!
我们知道,古人常常折柳送别,所以柳树总是和离愁别恨紧密相连,而这里的柳色,是这样轻柔明快,让人耳目一新。
诗人并没有逐字逐句地写送别的场面,只是选取了一个重要的细节——离别前的劝酒词:请再喝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如果不是依依惜别,如果不是情真意切,怎么能说出如此深挚感人的话来呢?也正因为它深挚感人,所以后人把它编成曲子,广为传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第一、二句是“首联”。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卫着——这句话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即长安。“五津”是岷江的五大渡口,也就是题目中的“蜀州”——这句话交代了杜少府要去的地方。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
第三、四句叫“颔联”,承接“首联”,表达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你看,江面上风烟迷蒙,我这离别的情绪啊……怎么说才好呢?我们一样远离故土,一样宦游他乡,我们互相很理解对方!
第五、六句为“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只要彼此了解,彼此心意相通,那么,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邻一样!诗中没有感伤,没有悲戚,有的是豁达,有的是乐观,难怪这一句会成为千古名句了。
第七、八句是“尾联”。诗人再次劝慰友人:咱们别像小儿女离别时一样哭鼻子抹眼泪的,高高兴兴地分别吧!这句话,是不是也适用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呢?
3.送别诗鉴赏 篇三
一、明确送别诗的概念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书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十分看重别离。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风格和抒情方式
风格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相送,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恻,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 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感伤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伤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富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别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放、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意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借酒抒情的,如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在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切话别等等一一舍去,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主客之间惜别之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体现。这种安排,很好地写出了送别的深情。
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神、用笔神妙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无穷。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也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诗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三、内容及主题倾向: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的别离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像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胥》)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明显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骨气”(殷蟠《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别离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惘,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切,催人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四,常见意象的寓意
杨柳 它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意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与在送别诗词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更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多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的文化心里。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前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笔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管用的意象。
五 体验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的太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简析:首联写少年时已伤离别,老来相逢更令人难堪。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的情景。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相阻隔,更为即将远赴异国与亲人相别而伤情。诗人以时空交叉的方法极言兄妹相见之难,分离之苦。尾联写到了大雁南飞的秋天,诗人会寄信回来,告知重逢的日期,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
审题:题干有三个要点:“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点明了主旨,“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是指结合颔联、颈联的具体内容分析,首先要考虑抒情方式,即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往往指写景、怀古、用典、托物言志等。此题干要求围绕主旨结合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
答案: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六 答题技巧指导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深沉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憎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古城落日边。”“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孤馆寂寥月”。都是运用这种手法。
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手法之一,如严微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应该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七 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有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首联、颔联中那些词语表达了秋季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感情?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释:凤城,京城。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阁楼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同意。“看”,在诗中是回望之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次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凄楚。
(二)1、“渺茫”一词从字面上看似是形容春江烟波浩渺,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及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之情。
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做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送别时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四)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五)1、相同都是借对水流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了反衬的手法。不同: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4.送别诗知识积累 篇四
一、送别诗分类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离别诗所含情感:伤感、惆怅、留恋、嘱咐、安慰、祝愿、期待。
送别诗并不是绝对的分类,常和其他类别的诗混合
与咏物诗相似,在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与其他类别混合的送别诗。由于送别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这“别离原因”往往也就成为混合其他类型的原因。送别诗的常见混合类别有以下几种:
1、羁旅行役诗
“羁”即停留,使停留,羁旅就是长久寄居他乡,“羁”也有束缚、拘束之意,可见羁旅给旅人带来的多是不快之感,此意从“行役”一词也可看出。羁旅行役诗最常与送别诗相结合,因为二者常是先后关系,先是送别,接着便踏上旅途;或是因果关系,因为不得已要踏上羁旅,所以有了送别一事。因此,掌握好这两种诗的混合是十分重要的。
2、爱国遗民诗
送别诗也常常和爱国遗民诗结合。在古诗中,爱国常常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国破家亡的悲痛,遗民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钟情故国,念念不忘。送别诗与爱国遗民诗结合的契合点常常是故国景。如《送人归京师》中,在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背景下,友人归京,触景生情,心中便生发出一段忧国之愁。诗人常常在送别之际看到或想起故国之景,故国之物,由此在离愁之外又添一层国殇。
3、咏怀诗
咏怀诗之“怀”多指人的心情,咏怀诗常常吟咏的是自己郁闷的心情,而引起郁闷的原因以仕途不顺为核心,还包括家贫多病、人生坎坷等。送别诗与咏怀诗的结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送别之际想到一别再难相见,前程迷茫,离别也许就是永诀的伤感之意;一是离别之人遭到贬谪,前途黯淡,借送别抒发仕途不顺,才华未施的郁闷之情。
二、送别诗的常用技巧
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 1
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虚实结合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的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也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法,诗人常常将眼前之景与虚想之景结合起来描写,在时空跳跃中拓展境界,抒写心怀。在送别诗中,诗人在实写眼前之景外,还常常想象分别后的场面,通过虚写别后之景,更添此刻分别之愁。如柳永在《雨霖铃》中先实写眼前之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接着虚写别后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实与虚的结合,推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古绝唱。
三、送别诗的人物刻画
在送别诗中,人物常常有特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两方面:
1、人物形象
送别诗中的人物形象以伫立凝望为特色。由于古代的交通限制,被送之人的远行方式无非徒步、骑马、行舟,无论哪种方式,离开的速度总是较为缓慢,因此被送之人总是频频回头,不忍离去,送别之人也久久伫立凝望,希望多看几眼。如“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当然,这样伫立凝望的形象不一定直接出现在诗句中,有时通过写景状物暗含伫立的形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行舟已远去,消失在天水一涯,但诗人仍然伫立江畔,望着滔滔江水久久沉思。
2、人物心理
送别诗中的人物心理一般以依依不舍、悲戚伤感为主基调,通过景、物等渲染使送别之境笼罩在凄婉哀伤之中。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之际神魂俱伤是自然的事。但除此以外,有些诗人也一反凄苦之状,在离别之际表现出安慰告诫,甚至乐观激昂的情感,别具一格。
四、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送别诗中,诗人的主观情感一般就是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据此特定情感选择合适的意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形成送别诗的意象系统。
1、四大意象
在送别诗的意象系统中,柳、酒、月、水是最主要的意象,被称为送别诗的“四大意象”。
2、其他意象
除了这四大意象之外,诗人还对其他意象赋予了送别之意,如: 长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日暮:“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草:“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大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行别弟》)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舟:“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刘长卿《七里滩重送》)
5.送别诗——《西江月·送别》 篇五
古诗由于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直受到老师们的热捧。作为教材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进行过深入研究, 其中不乏名师大家。但是如果细加辨别, 我们就会发现, 在这看似是“春色满园”的古诗教学中, 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其中一些是具有共性的问题。
例1:
《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里的两首古诗, 均涉及秋夜景色描写。有教师在设计中, 把教学分成这样两个板块:“一方面引导学生潜心语言, 关注表达, 在与诗中意象的亲密接触中领悟诗意;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中感悟诗歌如何借助意象传达情感, 在加深感悟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探究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例2:
《芙蓉楼送辛渐》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这一部分中的一首诗。在教学中, 有教师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一读: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二解:解决字词, 理解诗意;三感:体会诗人感情;四比:在比较中发现送别诗在内容描写与情感表达上的相同点。”
以上两种教学设计, 初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参照课标中古诗教学的学段目标, 就会发现, 这两位教师都忽视了古诗教学的学段要求。例1 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拔高型”, 其教学内容的安排超过了中段古诗教学的要求。这样的课堂, 由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过高, 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加重。而例2 中的教学内容安排没有达到高段的教学要求, 是一种“低就型”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 不能实现学习的增量, 其学习是低效的。
由此可见, 考量古诗教学的学段要求, 不仅是必要的, 更是迫切的, 它直接影响着古诗教学的成效性。
二、课标:古诗教学的理论依托
让我们来关注新课标对于不同学段古诗教学的要求:
(限于篇幅, 课标对三个学段古诗的具体要求此处略。)
仔细比对这三个学段的要求, 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有的关键词“:诵读“”情感体验”。从中可知, 对于小学的古诗教学, 在诵读中体验诗歌的情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要求, 也是一个教学策略。除了共同点, 三个学段对于古诗教学的要求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对于情感体验要求的程度是不同的。在低段的教学中, 只要求学生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学生不一定要能深切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只要能对诗歌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体会即可。而到了中段, 课标就要求不但要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还要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高段要求能“体味”诗歌内容与情感, 这个体味, 不只是知道诗人在诗歌中呈现了怎样的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还要知道这个内容和情感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有何妙处。不但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其次, 在不同的学段, 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低段, 其获得情感体验的方式是诵读和想象。在中段, 诵读是帮助学生体验诗歌情感的方式, 展开想象成了学生领悟诗歌内容的抓手。到了高段, 抓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诗歌特有的实质成了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手段,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诗歌鉴赏的角度与方式。
但是, 这三个学段的诗歌教学目标与策略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牵涉的, 相反, 它们之间是互为关联的。只有当前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达成了之后, 接下来一个学段的目标达成才能成为可能。也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学习策略, 才能在新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复杂的策略。
由此可知, 在小学的三个学段, 课标对于诗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各有侧重, 同时又是循序、渐增的。只有牢牢把握了各学段的诗歌教学目标, 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准确定位,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循序、渐增:古诗教学的学段准则
当我们准确把握了课标的要求之后,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 真正做到各学段既有区别, 同时又能实现循序、渐增的学段准则呢?在人教版小学各学段的教材中, 均有送别诗的内容。我尝试以送别诗为例, 进行初步的探索。
通过以上表格,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同样是送别诗, 在不同的学段, 其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不同, 同时彼此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送别诗时,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 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想象到的分别的情景, 以此来感受诗句所表达的丰厚情感。在《赠汪伦》一诗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读懂的诗句,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象到的李白与汪伦告别的情景。即使学生说的内容与诗句的意思不完全贴近, 但是只要学生能够体会诗人与友人惜别的这份深情即可。
到了中段,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歌学习的方法, 能够自己结合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通过品味诗句中的关键词,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也就体会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 诗人与友人的情谊通过“更尽”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 可以围绕这个词, 引导学生想象他们把酒话别的情景, 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与此同时, 由于学生对送别诗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因此可以对学过的送别诗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归纳与总结, 从而对送别诗有一定的整体把握, 由一首诗的学习走向一组诗的学习。
《芙蓉楼送辛渐》作为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诗, 其内容在教材的安排上可以起到这样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加积累, 另一方面也可对小学阶段学过的送别诗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归类, 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类诗词的一些基本特点。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的学习不再囿于一首诗的内容理解, 而是由一首诗扩展到一类诗, 在比较中发现、归纳出送别诗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或规律。在中段的送别诗比较中, 学生可以发现送别诗的内容往往涉及到景物描写。为什么作者在送别诗中要进行景物描写呢?为什么有些景物在送别诗中反复出现呢?这些问题在高段的送别诗学习中得到了解决:因为这些反复出现的景物就是送别诗的意象, 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这样, 送别诗的学习在低、中、高段就实现了一个循序、渐增的过程。
6.古诗词鉴赏—送别诗 篇六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有何内在联系?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最后一句就有这样一字,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第一联上下两句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第三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离情别绪的?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
(2)第三句的比喻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第一、二联诗中,“微霜”“鸿雁”等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尾联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请作简述。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试析《送魏二》一诗中“凉”字的丰富内涵。
7.群文送别诗教案 篇七
安阳市北门西小学
靳云丽
教学目标:
1.理解5首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重、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感情,初步感知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文化内涵。
一、歌曲导入,揭示主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音乐)。对,就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我送你送到千里之外,但终须一别呀!想想他们分别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生说)那么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古人是如何来送别好友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送别诗,来体味诗歌中的送别之情。
二、学习第一首诗
1.解诗题
师:我们来看第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说说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
2.知作者
不错,就是你们说的王维要送别自己的好友元二到安西去。了解了诗题,你对王维有多少了解。(生说)大家知道的真不少。
3.读诗文
师:我们知道了诗题,也了解了作者。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的字音读得非常正确,可我们知道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谁再来读一读?老师为你们的读诗点赞。
4.明诗意
师:相信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后,你们读古诗的韵味就出来了,那回忆一下,哪些方法可了解古诗意思?(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那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5.悟诗情
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听了你们的解释,我好像看到了渭城的清晨,一场如酥的小雨湿润了街上的尘土,旅店旁的一棵棵绿柳,经过雨水的冲洗后更加苍翠欲滴了,就在这如诗如画美景之中,王维和元二却要分别了。从诗中我们知道,元二要从现在的渭城西出阳关,然后继续西行到达安西。从图上看安西与渭城距离似乎很短,但实际上有3000多里,相当于3倍安阳到北京的距离,而且西去一路我们看是崎岖不平、荒漠沙尘、荒无人烟,王维想到这西去路途的艰辛,特地从长安赶到渭城送别好友,此刻他们正在一家小客栈里,惜惜相别,来看看诗后两句,读——王维会对元二说什么?
元二啊,人生难得一知己,你到了异地他乡,我又不能随君远去,如果想念故土那就寄信一封,诉说孤单,千言万语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啊,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分手吧,愿我们美好的情感能温暖你的旅程,随君直到安西去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不得不走了,王维对元二是——
我们看这首诗作者抓住了······以酒相送,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以酒相送依依惜别)
三、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组古诗
想一想我们学习古诗: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那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下面一组古诗,看作者抓住哪些景物?表达了对朋友的什么感情?请同学们打开手中阅读材料:
哪一组来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你们学习的是《别董大》,作者抓住了黄云、白日、北风、雁、雪,写出了当时的天气十分寒冷,就在这么冷的天气下,他们就要分别。诗人为了鼓励、宽慰自己的好友,以语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作者对董大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以语相送依依惜别)
你们小组学习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抓住了······以目相送,远远地望着孟浩然乘坐小船,不舍之情也像无边无际的长江水一样流向天边。(板书:以目相送依依惜别)
你们小组学习的是《赠汪伦》,作者抓住······离别之时,李白对汪伦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个谎言一点都没有责怪,反而对朋友的歌声相送是依依不舍呀!(板书:以歌相送依依惜别)
你们小组学习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抓住了······分别时他们心心相印,即使将来远隔千山万水,却也挡不住他们的深厚友情,以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送。(板书:以语相送依依惜别)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组诗虽然景物送别方式不同,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却是相同的。希望你们把今天课堂上所学到的古诗学习方法继续延伸到课外,收集学习送别诗歌。板书设计:
以酒相送
依依惜别 以语相送
…….以目相送
…… 以歌相送
…… 以语相送
8.送别诗专题讲解 篇八
一、导入: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诗歌是诗人感情宣泄的主要形式。而情感不外于亲情、友情、爱情,当遭遇这些感情分离时,诗人们一般会借助于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生活或是自己的理想追求,诗人们多要经历离亲别友,而且联系的方式以书信为主。又因为古代交通闭塞,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常常是一别动辄多年,很多年不得见面(“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再会难期,甚至永无见期,像贺知章十多岁离家,八十岁才能回乡,“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况决不止他一人。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
二、文题(送、赠、别等)例: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赠××:《赠汪伦》(李白);别××:《别董大》(高适)
三、表现要点:
(一)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它们常常表现:
1、离别之愁(离愁别绪、离情别恨),多迷恋、伤感。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相逢之喜。如唐·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3、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多赞美、留恋。(或依依不舍、或别后切切思念、或安慰激励勉励)。赞美友人深厚情谊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依依不舍、别后切切思念的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心情:孤独、寂寞、怅惘、惆怅、失落、担忧„„
(二)也有豁达、豪放的(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也有另有借题发挥的,主要不是表现离情而是表达自己志向或抒发内心的愤懑的。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表达自己志向又抒发内心的愤懑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特征(意象):
(一)地点类
1、长亭、短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与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南浦意象的运用与我国古代南北地理气候、交通工具等因素之间紧密联系。一般地说,北方多高原山脉,气候干燥,交通以车马为主。在车马所行的古道边,早在秦汉时就已设置亭台,供行旅休息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长亭,五里置短亭,所以古代送别诗歌中经常出现“长亭”、“短亭”的意象。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而南方雨水多,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多用舟船,所以南方送别诗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一些,而“浦”或“南浦”等意象却是常见。
送别诗 譬如屈原的《楚辞》《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最早见此意象。后来,江淹《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句,将离愁别绪与“南浦”联系起来,从此以后,“南浦”便经常见于送别诗中,成为一个蕴涵离别愁绪的特定意象。有时也写作“别浦”,或与“北梁”对举(谢朓tiǎo《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均写离别。甚至后来,成为曲调词牌名,其内容也多写离别。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劳劳亭、谢(公)亭:送别之地。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渭城、阳关、古道、北梁:送别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阳关”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李叔同《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江淹:“视乔木兮,诀北梁兮永辞。”
4、灞陵、灞桥、柳岸:送别地。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5、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西楼:闺怨之情。李清照词《一剪梅》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此处西楼确指诗题中的谢亭。)
望江楼:西楼如若临水,就成为典型的“望江楼”,盖水常东流,更易生发悠悠离绪。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歌:《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阳关》)、劳歌——送别时唱的歌曲。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三)植物类:
1、杨柳:暗寓离别、留恋、伤感。
作为诗中的意象,“杨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诗写战后幸存的征人,归途中抚今追昔的感慨。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至唐代,折柳送客之风盛行。因此,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逐渐增多。这是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送别诗 往往折柳相送,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惜别、“依依不舍”之情。而行旅之人见到柳就会引起起缕缕离愁,生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思乡之情。因此说,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2、浮萍、飞蓬:孤寂的游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
3、草、芳草、青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暗喻离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4、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5、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思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qiáo《感恩多》)“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四)动物类:
1、杜鹃/鹧鸪/秋蝉
2、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猿猴
(五)乐器类(吹)笛、(吹)箫、(吹)笙/画角(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六)景观类
1、残阳/残月/明月/秋月
2、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细)雨/朝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水/江水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七)季节天气时间类:
1、阴天/破晓/晨/晓风/黄昏/夕阳/夜/
2、早春/春风/暮春/残红,秋季/西风/落叶,败荷。
(八)人造物象类
1、酒/美酒/浊酒:离别、愁绪。美酒与文人很早以来就联系在一起。友人分离,常以酒饯别,所以,酒也是送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2、船/(兰)舟/帆
3、(青)灯/烛/蜡/炬
五、写作手法: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抵不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开头多描写久别的境况,有的还捎带点明时间。有的则全然融情入景,只字不提离别的感受),怀友时则较多的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凭空描述,但情韵悠长。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一)、抒情方式上:
1、借景抒情
为间接抒情中最常见的一种。(具体解释见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①候馆:接待宾客的驿馆、旅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②草薰风暖:从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两句而来。草熏:草香。薰,香气。征辔:征人手中的缰索。辔:马缰,即以代表马。③迢迢:绵长貌。④盈盈粉泪:泪水满眼的样子;盈盈喻指美人,古诗:“盈盈楼上女”。⑤平芜:俯视远方,野草平碧。芜:丛生的草。⑥行人:此指心上人。
B、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是用来说明一首诗词“整体创意”方面的常用术语。它和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均属于“间接抒情”的方式。
此语多用于“写景”诗中,指的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景象描写”(多是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情绪。“景象”一般由多个“物象”构成,这些物象的性质与作者的情感相近或相反。即:
A、景情一致,情景交融。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B、景情相反,以乐景写(衬)哀情。“以乐景写哀,其境更哀。” 王国维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如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②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三四句为正衬:以风雨凄清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④⑤⑥
9.中国古代送别诗“水”意象赏析 篇九
[关键词] 中国古代送别诗;意象;水;离别;友情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32-1
送别诗起于《诗经》、《楚辞》,逐渐发展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和类别之一,是古人表达离情别绪的重要载体和方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感叹、惆怅。发而为诗,便成了许多传世的佳作,感情真实充沛,没有造作,最易打动人心。
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寒蝉、孤雁、孤蓬、长亭、杨柳、夕阳、酒、水、秋风、落花、黄叶等。这里要拈出其中的一种意象——水,结合诗歌来加以赏析。水,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描写,通常表达出的是离别的凄凉、惆怅,友情的深厚、真挚,思念的悠长、无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这大概是古代送别诗中最悲壮、最有气势的一首,也是临水送别的古诗中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亲朋好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至送到易水旁边,挥泪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给后人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此处的“水”充分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壮和凄凉,衬托出壮士出征的气势和“一去不复还”的决心。
“春色碧绿,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出自南北朝诗人江俺的《别赋》。诗句的优美之处在于借离别景色的描写,刻画出了诗人惜离别的感受。用“春色碧绿,春水绿波”,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希望无限,到处都是一片美好、温暖的景色,“春水”是希望、悠长与无限的象征。借此情此景把与心爱的人的离别衬托得更加凄凉、不忍与伤感。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丹阳送韦参军》是唐代诗人严维的名作,严维的诗以送别赠酬居多。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无限思念的深情。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深感打动人心。“寒鸦飞尽水悠悠”,是诗人眺望之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离别的气氛,从而表达诗人的悠悠情思。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作者心中无限的忧愁。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此诗中的“水”表达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浓浓熟悉和悠悠情思,他与韦参军的友情真挚深厚,对友人的思念悠长无尽。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这首送别诗清雅而不落俗套,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诗人者排除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常态,把友情、沧桑情、兴亡情,都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萧条形象表现出来,融情于景。“宫前水”融入了光阴、无尽、悠长、无奈。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出自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送别的人渐行渐远了,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绵绵不断,悠悠不绝。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化虚为实,可视可感。
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作《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李白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生活在四川,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他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万里送行舟”,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惜别之情。“故乡水”在本诗中的应用更显曲折含蓄,源远流长,也显现出了作者愉快、乐观的心境。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也是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广为传诵送别诗《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水为喻,请君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江水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情感是抽象化的,但是江水是具象的,绵绵不绝,延绵不继。诗中采用了设问比较的方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歌吟不断,诗赋连篇,造就多篇传世之作。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或黯然销魂,伤感痛哭;或凄凉依依,惜惜别离;或悲愤慷慨,引发动容;或含蓄比似,乐观向上……
参考文献:
[1]杨夫立,武红.唐诗三百首[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
[2]沧浪诗话·诗评
10.送别诗——《西江月·送别》 篇十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 完成送别类题材的诗歌鉴赏,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特点。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 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 (留赠送行者) 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 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 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 “留”也, 二者谐音, 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 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 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 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 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中常见情感
送别诗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 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 如何过得今宵去”, 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 主人公便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 因别而愁情无限。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 格调高远, 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 看取宝刀雄。”立意不在惜别, 而在劝勉, 意气洋洋, 确实格调不凡。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 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四、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 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 其抒情方式, 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 直接抒情的, 如高适《别董大》以开朗的胸襟, 豪迈的语调, 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 鼓舞人心。“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 间接抒情的, 又有多种形式。 (1) 以喻显情的, 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是眼前景象, 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 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 (2) 借物衬情的,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 (其二)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没有正面表现, 而是撇开自己, 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 借物抒情。在诗人的眼里, 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 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 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 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3) 借景抒情的, 如唐诗人刘长卿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 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这幅画除了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 而且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也令人回味不尽。进而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 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2. 艺术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虚实、用典、比兴、衬托等。
(1) 虚实: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前面写实景, 后面为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 梦中听猿, 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 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2) 用典: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尾联“文翁翻教授, 不敢倚先贤”, 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寓劝勉于用典之中, 寄厚望于送别之时, 委婉而得体。
(2) 比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运用了比兴手法。“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 天空乌云密布, 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 遥想行人所去之地, 春尽洞庭, 水阔天长, 山川阻隔, 想见很难。
(4) 衬托: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 画面感强。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 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 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 修辞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对比等。
(1) 比喻: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春归”把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比成眼前无边无限的春色。
(2) 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 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 反问: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 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 使人觉得新鲜, 而且神情毕肖, 韵味悠长。
(4) 对比:既是修辞手法, 也是艺术手法。韩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青青水中蒲, 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 我在与谁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上述几种修辞手法外, 还有夸张、顶针、一语双关等其他修辞手法, 也经常在离别诗中运用。
总之, 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主题。它有一些常见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题目、意象、情感、表达技巧上, 熟知这些特点, 将对我们阅读鉴赏送别诗有很大帮助。
摘要: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主题之一, 此类诗词通过一些常见意象, 描绘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种种离情别绪的体验,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高考诗歌鉴赏中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其共性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送别诗特点,意象,情感,表达技巧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2]《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3]《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11.分析王勃送别诗 篇十一
王勃的送别诗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主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王勃集中有送别诗16首,几乎占现存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是王勃诗歌中重要的部分。分别时的凄惨哀怨、愁肠百结总是给送别诗蒙上凄凉伤感的色彩,而王勃笔下的送别诗却不尽然,它们异彩纷呈,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雄浑壮阔;有的优美静谧、隐约迷蒙;有的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处境不同,心境不同,送别诗的风格亦不同,但情感却同样深沉醇厚,真挚感人。这些诗扩大了送别诗的容量,丰富了送别诗的内涵,为初唐送别诗乃至整个唐代的送别诗都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雄浑壮阔的送别诗
提起王勃的送别诗,我们立刻会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概括精炼,气势磅礴,昂扬向上,千百年来,打动和激励过无数人,成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句。吴北江曾赞赏道:“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其实,这首律诗通篇境界壮阔,气势浩大,音调爽朗,一洗古代送别诗凄凉伤感的风格,表现出初唐文人特有的昂扬洒脱的精神风貌。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直切题旨,用严整的对仗句,分别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赴任的地点――长安和蜀州。诗人的目光和心思极尽驰骋:从长安越过三秦直击蜀州。“望”字极为出色地表现出诗人送别好友时极目纵横的傲岸神态和豪放气概,给人一种无限的开朗壮阔之感。颔联紧承首联写惜别之感,“与君离别意”,写离别时欲吐还吞的情态,依依不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同是宦游人”一句稍加宽解,既然你我境遇相同,就不必为一次离别而感伤。把分别看得如此之洒脱,充分表现出诗人心系天下,胸襟开阔,对前途充满憧憬和信心的精神风貌。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劝慰朋友作结。希望不要在分别时伤感流泪,像普通小儿女一样。诗人抑离愁,抒壮怀,与友人慷慨道别。“共”字既是劝友,也是自勉。感情真挚深沉,情调爽朗乐观。
明代施光重《唐诗近体》评价道:“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诗之字里行间分明流露出诗人傲岸洒脱的性格,活脱脱地再现了诗人昂扬自信的形象。与前代相比,初唐文人胸襟更加开阔,气魄更加宏大,洋溢着大唐社会的时代气息。
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尽管生活境遇发生巨大的改变,但他的一些送别诗依然写得雄浑壮阔。格调虽然低沉了许多,但却极耐人寻味。《江亭夜月送别》其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前两句境界雄厚而苍凉,工整的对仗写出山势连绵,江面开阔的景色。“送”字一如长江之水奔腾澎湃,一泻千里之势。“横”字又准确地表达出山势高峻奇险,上接云天,绵延不断之景,虽然夸张但不失其真,出人意表又在人意之中。一句俯视,一句仰视,一山一水,蜀地的奇山异水之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气势磅礴,十分壮观。后两句重在抒发惜别之情,皓月当空的秋夜,诗人与好友痛哭流涕,不忍遽离。全诗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背景,在它面前,离群的行人显得如此孤独无依与微不足道。孤微的自身与雄壮的自然发生强烈碰撞,产生巨大反差,让人震撼之余又不禁黯然神伤。
二、隐约迷蒙的送别诗
王勃交游广泛,游蜀期间,与许多贤人雅士都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一起游宴,共叙情怀,王勃内心的痛苦与幽愤得到发泄和排解,甚感安慰。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匆匆相聚后终将送别,极富才华的王勃常常把心头难遣之情付之于诗,一首首深沉动人的送别诗产生了。
王勃的送别诗中常常出现“烟雾”意象,寒雾暮烟是诗人反复描写的自然景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中“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茫茫烟雾笼罩着台阶,凌乱而迷蒙;月亮快速移动,照着房室南端。诗中用“乱烟”描绘江边月夜烟雾弥漫,久久难以消散的情景,意新语精,意蕴丰富。《别人四首》其二中“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江上江风不起,云烟聚积;山中云雾缭绕,幽深邃远。其四中“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天边霜华洗净,白茫茫一片;云雾笼罩着江面,迷迷蒙蒙。这里描写的景物特点还是云烟缭绕,重重云雾弥漫着江面山中。
为什么诗人在诗中反复描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这样的自然景色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反复出现在王勃诗中,他的送别诗因此而形成独特的境界。王勃仿佛透过一层薄纱观察周围景物,诗歌呈现出隐约迷蒙的朦胧美。《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天地间笼罩着蒙蒙烟雾,一切都显得凌乱而迷蒙。月亮在云间快速向南移动,月光如水倾泻下来,万物显得更加朦胧,离亭悄然虚掩,远处的江山隐约可见,凄寒凝寂。画面是如此优美静谧,隐约迷蒙,让人心醉。
其次,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的自然景色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悲伤而凄凉的心情蕴含于眼前凝重而凄寒的景物之中。虽然是写景,却离不开情的表达,诗人浓厚的分别之情就像浓浓的秋雾暮霭,渺渺茫茫,弥漫不散。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寄托深厚。《别人四首》其二:“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突出江上山中的风烟云雾聚积缭绕,没有涉及别的事物,但透过重重云雾,却可感受到笼罩于诗人心头的离情别恨,就像眼前的.风烟云雾,无边无际而又挥之不去,难以驱遣。后两句抒情,诗人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直接点出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照应题目,在写景诗句的铺垫下,情感达到高潮。
最后,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屡屡出现在王勃诗中,从侧面烘托出他对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困惑。如前所述,被逐出沛王府之前,王勃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开朗乐观,自信凭借杰出的才能,英雄终有用武之地:“微臣学不照古,才不旷时。窥宇宙之神功,睹郊之盛节。时非苟遇,怀雅颂而知归;道不虚行,想讴歌而有志。”(《上拜南郊颂表》)他气壮山河,身手不凡,“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对清平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蓄泄江河,七星可以气冲,八风可以调合。独行万里,觉天地之崆峒;高枕百年,见生灵之龌龊。虽俗人不识,下士徒轻,顾视天下,亦可以敝寰中之一半矣。”(《山亭思友人序》)对前途、人生充满幻想,甚至认为“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但是无情的现实击碎他所有的梦想,因一纸无足轻重的檄鸡文,葬送了锦绣前程,他彷徨、愤懑、忧郁、感伤。“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情可知矣。”(《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这是他此时心情的总结。他的诗歌中明快蓬勃的写景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常常是隐约迷蒙的水光山色。葛晓音先生曾经指出这是因为生活对于王勃,“也有看不清的许多东西,如影如雾,有时罩着难以驱散的迷惘。”而这“看不清的东西”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王勃最关心、对他至关重要的个人前途命运问题。
对这个问题,王勃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认为:“天地作极,不能迁否泰之期;川岳荐灵,不能改穷通之数。岂非圣贤同业,存乎我者所谓才;荣辱异流,牵乎彼者所谓命?”(《为人与蜀城父老书》)悲叹自己才命不合于时,把否泰、穷通与天地、山岳联系起来,把才与圣贤同业联系起来,“并不到社会制度和政治关系中去寻找原因,而是更多地从宇宙变化、历史兴衰的角度中思索人生的意义”,力求消解痛苦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许多迷惘和困惑。
尽管王勃心头愁云不散、迷雾重重,但并不妨碍他笔下的送别诗因此而呈现出隐约迷蒙、缥缈朦胧之美。我们固然欣赏开朗壮阔的阳刚之美,但也不能排斥隐约迷蒙的阴柔之美。清代古文大家姚鼐曾经形象地阐释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而入寥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文如此,诗亦然。雷霆闪电、崇山峻崖壮观神奇、激奋人心,给人以恢宏壮阔的审美感受;而云霞烟雾、幽林曲涧则迷蒙静谧、幽邃深远,亦给人以心醉神迷的梦幻色彩,王勃的这些送别诗就属于后者。姚鼐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强调:“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海愚诗钞序》)诗歌中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二者同样不可偏废,这正如人们既赞美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江河巨川,也喜爱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涓涓细流一样,只是二者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愉悦而已。
三、抒发自我身世之感的送别诗
王勃借送别诗抒发对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原因大概是因为内心的痛苦郁积太多,在与友人分别之际,千万般感慨涌上心头,特别是艰难的处境和辛酸的遭遇,让年轻的诗人难以承受,沉重的慨叹不可遏制地喷发出来。
《别薛华》诗:“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首联一方面是设想分别后友人旅途的艰难与辛苦,另一方面也是诗人自身处境的真实写照。颔联诗人直接倾诉悲苦,呼喊不平的遭遇,尤其是“千里”之长与“百年”之短的对比,充满“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的悲凉意蕴。颈联“同”和“共”把诗人和挚友的处境统一起来,同病相怜之感异常突出。尾联用互相入梦传神地写出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既表明自己对朋友的真诚情谊,同时也劝慰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真切的相思之情。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明代陆时雍曾云:“率衷披写,绝不作诗思。末语解愁,愁情转甚,须知此等下语,意味深厚,后人便道出个中矣。”(《古诗镜》)
《重别薛华》诗:“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惟有泪,还望独潸然。”后四句诗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心头的愤懑凄苦又一次倾泻无遗。“惟有泪”、“独潸然”强调诗人孤独无依,凄凉悲苦的处境,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羁游饯别》诗:“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竟山川远,悠悠旅思难。”前两句诗直接描写身为羁客的诗人在旅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的情形。“悬”、“倦”两词,意蕴丰富,旅途险情不断,以至游子的心始终悬浮着,如此之境况,诗人自然身心疲惫;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旅途的劳顿与艰辛都隐含在其中。诗人写羁游的艰难,其实是又一次申诉自己处境的悲凉。长期在异地他乡漂泊,前途未卜,世事难料,诗人此时的疲倦之感和伤感之情异常强烈。
上元二年(675),王勃南下交趾途中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诗“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依然抒发悲切的身世之感。首联写诗人在白下驿艰难的生活,不得不像韩信那样经常去唐少府家中吃饭。这里用《史记・淮阴侯传》中韩信常常在淮阴县南昌亭长家寄食的典故,写自己的生活处境,语气中充满无限的悲凉。诗的尾联写诗人离长安越来越远,用《世说新语・夙惠》中的晋元帝询问明帝长安与日孰远的典故,委婉地表达诗人离朝廷很遥远,感叹前途渺茫,惆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王勃在送别诗中抒发自我身世之感,虽然是一己之悲,但“这样的感情既是诗人们自身生活遭遇的反映,也是当时命运相似的人的共通的感情。像游学、求官、宦游、赴边,常常是封建社会里士人探求政治出路的生活经历,在失意中常常会唤起这样的感情来”。因而又代表着失意士人的感情,极具普遍性,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综上所述,王勃的送别诗溶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一方面,初唐社会经过唐太宗的锐意治理,国力日渐强大,国泰民安。《新唐书・食货志》云:“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高宗承之,海内艾安。太尉长孙无忌等辅政,天下未见失德。数引刺史入,问民疾苦。即位之岁,增户十五万。”唐代士人生活在如此之大唐社会,对人生普遍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王勃也不例外。他开朗乐观,昂扬向上,信心十足。开明的择士制度,又为士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新唐书・选举志》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成熟的开科取士制度吸引了王勃这样出身低微的寒门士人,他坚信有朝一日能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因此他的送别诗洒脱超逸,雄浑壮阔,洋溢着强烈的初唐社会气息。另一方面,当梦想破碎之后,王勃猝不及防,一落千丈,犹如跌入深渊,不断舔着滴血的伤口,久久难以平复,感叹“志远而心屈,才高而位下”的不平遭遇(《涧底寒松赋》),却又无从寻找答案,送别诗中就时时笼罩着寒雾暮烟,时时不忘慨叹自己悲凉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