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2024-10-23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共8篇)

1.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一

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临床第一线需要的,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学医疗,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2、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热爱医学影像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文化业务方面

1、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和诊断的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学医疗工作。

2、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传统X线诊断学、CT&MRI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及介入性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办法。(5)熟悉各种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并具备日常维护的能力。(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要求能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7)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其他方面

1、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

三、学制: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32学分

五、主要课程简介

1、医学影像物理学 学时:32(实验1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在普通物理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有关现代医学影像的物理基础,为解析图像中包含的生物信息、评估与控制图像质量作理论上的准备,培养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奠定必要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X射线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CT、MRI、DSA、超声等物理基础和成像原理等。教材:《医学影像物理学》,张泽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医学电子学基础 学时:32(实验1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元器件的介绍,了解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的原理,负反馈的作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整流、稳压、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以及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为影像设备学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教材:《医学电子学基础》,高翠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医学影像设备学 学时:54(实验14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医学影像学专业中研究医用影像设备如何将人体内部结构成像及如

何操作维护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医用影像设备成像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并初步具有对各种常见的医用影像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必备的操作维护影像设备的基础和专业技能。常见的医用影像设备有:X线成像装置、X-CT、MRI、超声成像装置、电子内窥镜等,讲解这些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操作维护要点。重点讲解医用诊断X线设备内容,包括:医用诊断X线设备概论、X线管、高压输送、X线机主机控制电路原理及国内外X线机最新技术应用等。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黄泉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人体解剖学

学时:90(实验4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人体结构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独立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必要的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按运动学、内脏学、内分泌学、脉管学、感觉器和神经学顺序叙述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等内容。局部解剖学按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下肢等,重点叙述与医疗实践较为有关连的部分。教材:《人体解剖学》,吴光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5、诊断学 学时:54(实验14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检查等。教材:《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6、内科学 学时:63(实验14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则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主要内容包括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防治原则,为提高影像诊断质量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内科学》,祝惠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7、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学时:72(实验3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研究医学影像成像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影像成像原理、X线检查、CT、MRI、DSA、CR等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张云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医学影像诊断学 学时:213(实验 7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及磁共振特性和基础医学知识,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疾病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影像,以唯物辨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传统X线诊断学、CT诊断学和MRI诊断学等。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吴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9、超声诊断学 学时:75(实验24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超声诊断学是在现代电子学发展的基础上,将雷达技术与声学原理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必修课。其总任务是使学生能运用超声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常见病进行诊断。主要内容包括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超声诊断仪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术语;超声诊断的正常声像图和病理声像图表现等。教材:《超声诊断学》,王纯正、徐智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介入放射学 学时:30(实验1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介入放射学是研究以放射诊断为基础,以治疗为目的的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技术和在医学影像监视下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和生理资料,以明确病理性质的技术 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两大类。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是通过血管造影了解病变部位、性质,然后应用导管进行治疗的技术,包括人工栓塞术、血管腔内成形术、灌注药物、血栓取出术和采集血液标本等。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包括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引流和抽吸以及结石的处理等。教材:《介入放射学》,郭启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主要实践环节

类 别 内 容 场 所 学 期 周 数

是否停课 军 训 身体素质及军事技能 校内 2-3之间 2 暑假 内科、外科、X诊、课前见习附属医院 2、3 5 课余 X技、超声、CT、MRI 实验实践 专业必修课 校内 2-4 14 课内 专业社会实践 X诊、X技、超声、CT 生源所在地医院 寒暑假 3 假期 内科、外科、X诊、X技、机械、教学实习附属医院 4 3 停课 超声、CT、MRI 内科、外科、X诊、X技、机械、附属医院、教学医毕业实习5、6 44 停课 超声、CT、MRI 院、实习基地

七、学年及学期教学活动分配表(周数)

周 项 入学 理论教复习考教学实毕业 军 机 合 数 目 毕业 寒暑假 学 试习实习训 动 计 学年 学期 教育 一 16 2 0.5 2 23.5 3 一 二 18 2 2 0.5 27.5 5 三 18 2 0.5 23.5 3 二 四 15 2 3 0.5 24 3.5 五 27 27 三 六 2 17 0.5 19.5 67 10 3 44 1 2 3.5 146 16 合 计

八、学期教学活动分配表(周数)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理论教学 考试 2 考试 理论教学 3 考试 理论教学 4 B C 教学实习5 毕业实习6 毕业实习考试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学时数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类

学序号 课程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六 合理实别 分 计 论 践 8/8 9/9 18 15 3 44 思想品德修养 32

18900001 2 40(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6 2 18900003 2 50(14)公教邓小平理论概论 45 2.5 18900005 2.5 60(15)共学毛泽东思想概论 30 2 18900004 2 40(10)必实法律基础 27 1.5 18900002 1.5 27 0 修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32 16900001 2 48 16 2+1 课 三大学英语 208 4 4 17900001 10 208 0 4 周体育 104 2 2 14900001 3 104 0 2 ︵小 计 514 9.5 8.5 2 25 577 63 11 内*医学影像物理学 22 20100033 1.5 32 10 2 科*人体解剖学 48

20900001 4 88 40 8/3、必 组织学与胚胎学 14 20900002 1 24 10 /3 外 *医学电子学基础 22 20900015 1.5 32 10 4/ 科 生理学 36 20900007 2.5 48 12 /6、毕业实生物化学 30 4/ 20900006 2 36 6 C习44周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30 /4 20900008 2 36 6 T修(内科4病理学 34 3 20900010 2.5 54 20、周、外科药理学 30 2 20900013 2 36 6 M 4周、超专R人体断面解剖学 25 2.5 20900004 2.5 45 20 声10业I*诊断学 40 3 20200010 2.5 54 14 周、X诊必、*内科学 49 3.5 20200011 3.5 63 14 课 12周、X修 X外科学 44 4 20200012 3 60 16 技8周、课 摄妇产科学 22 2 20200013 1.5 30 8 CT、、儿科学 22 2 20200014 1.5 30 8 MRI、介超五官科学 24 2 20200015 1.5 30 6 入共4声*医学影像设备学 40 3 20200036 2.5 54 14 周,机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42 4 20200037 3 72 30 2周)影*医学影像诊断学 143 6 7 20200038 10 213 70 像*超声诊断学 51 5 20200020 3.5 75 24 设*介入放射学 20 2 20200021 1.5 30 10 备放射防护学 14 1 20200023 1 18 4 各小 计 802 15.5 16.5 24 56 1160 358 14 二放射治疗 11 1 20200042 1 15 4 限天医学心理学 18 1 20200024 1 18 0、选医学伦理学 18 1 20200040 1 18 0 X选课 小 计 47 1 1 1 3 51 4 诊修医学统计学 16 1 20200039 1 18 2 任三课 全科医学概论 16 1 20200041 1 18 2 天选︶ 小 计 16 1 1 1 18 2 课 27 27 合 计 85 1806 1379 427 25 26 注:

1、课程前打“*”为主要课程。

2、毕业考试课目: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检查学。

十、课程结构比例 课 程 设 置 学 时 数 学分数 学分比例 公共必修课 530(47)25 18.9% 专业必修课 1160 56 42.4% 限制性选修课 51 3 3.1% 非限制性选修课 18 1

集中实践环节 47+2

周 47 35.6% 总 计 1759(47)132 100.0%

2.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二

1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

1.1 注重案例准备,协调授课进度,促进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式教学法的前期准备工作繁杂,尤其是案例的收集整理过程,需要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教学大纲有充足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师需要根据现有案例版教材(《医学影像学(案例版)》,张培功、杜勇主编,科学出版社)提供的案例,熟读教材,整理案例资料,修改和补充案例思考题,结合思考题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研究前沿和最新动态,充分考虑到案例分析讨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好应答预案,这是授课教师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利于授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提高。

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大纲要求,掌控课堂教学进度,引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关注学生的讨论中心,回答学生的疑问,避免不必要的讨论延误授课时间。同时,课堂上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应急预案中未能考虑到的内容,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临场能力和知识调度及运用能力。此外,课堂上教师还可能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回答学到更多的未学习到的知识。通过这种授课,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1.2 有效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引入案例资料,强调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改变以往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转换师生角色位置,明显改善课堂气氛,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融洽了师生关系。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是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最好的体现,通过讨论消除了课堂的沉闷气氛,避免了在较暗环境中长时间注视屏幕产生视觉疲劳的可能;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更愿意主动和自愿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中,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解答。虽然没有老师的前期讲解,学生对案例思考题相关问题的掌握和理解更深刻和牢固[4]。如先天性心脏病章节室间隔缺损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自我学习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室间隔缺损时心脏形态改变的形成机制,这对学生掌握该病的X线表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思考题中关于该病的治疗通过学生的自学和资料查询也能够得到完整的解答,而且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和关注专业研究前沿和新进展。

1.3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强化学习效果

案例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5],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注重观察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全面性[6]。在授课前,学生需要熟悉案例,结合案例提供的思考题查阅文献和相关专业资料,作出相应的解答,对存在的疑问做好记录;课堂授课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和辩论,同时对存在的疑问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学会联系多学科,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尽其所能解决问题,对存在的疑问探求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效率和成绩。

1.4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课程,与基础医学的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神经病学等多门学科联系紧密。医学影像学的学习离不开对这些课程知识的掌握。案例式教学法的课前预习阶段,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对临床知识的查询,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熟悉和掌握。除了利于医学影像学课程学习外,也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系统的联系所学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更好更快的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尽快的适应临床工作。课堂授课中,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引导与讲解,利于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重新复习以往所学基础课程,加强临床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学习联系,拓展自我理论知识库。

1.5 紧密结合临床,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医学影像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还需要更好的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医学影像学所授案例完全取自临床真实案例,对病史等资料进行了适当加工整理,使案例的各种征象更典型和突出,利于学生分析和记忆。通过案例式教学法进行讲授,可以让学生在前临床阶段接触“准真实”病历,亲身感受疾病的影像分析、诊断全过程。案例式教学法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环境[7]。根据真实临床病例,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和学习,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发现临床疾病影像诊断要点和建立规范诊断思路的最好方法,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2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典型案例资源不够充足

目前案例式教学法所采用案例以教材提供为主,但是部分案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病史信息过于简单,缺乏充分的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信息;影像图片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或者征象显示不完全;部分案例图片资料偏少;思考题过于简单,缺乏与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联系;对专业新进展和学科前沿关注不足等。教师在授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依据教学大纲对所有案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化加工处理,需要对征象不全的影像资料进行更换。

2.2 教学内容对教学法实施的限制

医学影像学课程第一章内容为医学影像检查成像原理,其他章节按系统划分,包括总论(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和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和疾病诊断。案例式教学法只适用于各章节疾病诊断部分的讲授;医学影像检查成像原理、概念、各章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部分不适合案例式教学法的讲授[8]。而且,疾病诊断内容因为学时限制,只能选择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讲解,并不能完全讲授。

2.3 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对教学法实施的限制

案例式教学法课堂授课适合30-40人的小班级,在这种人数规模内,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问基本可以涵盖所有学生,教师可以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整体状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则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发言或者讨论机会,可能需要分组并选派代表发言,这必将制约学生的均衡发展与锻炼。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资料查阅不全面或不查阅,临床与基础知识较差及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逃避各种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些情况均可能影响该教学法的实施和教学效果分析的准确性。

2.4 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案例式教学法在众多教学课程中已经得以应用[2],但是目前主要的评价体系仍以终结性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测评,所得教学效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虽然,我们也尝试将阶段测试结果和调查问卷纳入教学效果评价系统,但对于学生的课堂情况和临床思维能力难以做全面掌控。因此,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

3 案例式教学法存在不足的解决措施

针对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是可以解决的。如案例资源不充足方面,可以通过全体教师总动员,建立系统、完整的案例库。主要措施是根据课程教学研究方向分组,指定高年资教师带队,根据研究方向完成所授章节的案例制作。案例制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注重紧密结合临床真实病例,适当调整病史资料,强调临床信息对病例的支持。对于所提出的思考题严格遵循复习基础知识、参考临床知识、结合专业前沿发展的思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全体教师集体参与案例制作不仅利于教师掌握教学大纲要求,而且利于教师在教学法实施中全面熟悉案例,确保案例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运用自如。

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期望通过减少总论部分的授课时间,增加案例部分的授课时间来解决。学生人数的限制,在今后希望通过加大授课教师人员数量和小班授课来得以解决。对于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可以在今后的授课中建立个人评分册,分次记录课堂成绩、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以此来全面权衡、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总之,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学习,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效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提高临床思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争取使该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摘要:分析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更好的提高该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敏,冯修猛,王俊林.影像实践教学中案例式PBL教学法应用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91-293.

[2]梁翠云,黄哲云,杨文军,等.案例式教学法在成人本科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8,30(5):389-391.

[3]胡建华,陶祥亚.“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师现在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技术,2007,21(5):369-372.

[4]高蕊,黄瑾,顾永清,等.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336-337.

[5]杨丹,刘宁.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J].当代医学,2010,16(2):162-163.

[6]叶峥嵘,张宏方,环诚,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79-81.

[7]刘晓伟,刘志.PBL联合模拟急诊教学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29-30.

3.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三

【关键词】成人教育 医学影像学 实践教学 PB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48-02

影像诊断是临床医师需要兼备的基本功,成教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带教教师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其缜密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对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基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学情,在实践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提高了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成教1、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践课授课分14组,共135人,小组分组按学号顺序分配。随机抽取7组为对照组,共68人,男生人数35人,女生人数33人,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授课,另7组为实验组,共67人,男生人数 35人,女生人数32人,采用PBL教学方法授课。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各项参数均衡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2.研究方法

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实验,一次4学时,每次实践1~2个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践教学法,阅读普通影像片结合多媒体阅片,老师先讲解各张影像胶片,学生自行阅片,老师答疑。各组由同等资历的老师带教。

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方式为把每一组学生约9-10人,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每小组约3-4人,每个小组分配3~4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都附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同一病人的x线、CT及(或)MRI胶片,每个病例设置4个问题。每个小组拥有一台阅片灯,一块小黑板,选择一位经验较丰富的学生作为主持人,随着设置的问题,步步深入分析病例,形成完整的诊断思路,得出合理的诊断意见。

如,周围型肺癌阅片,提供临床资料,周围性肺癌的X线、CT片各一套。第一步:提供临床资料:老年,男性,多年吸烟史,声嘶,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无胸痛。问题一:根据临床症状,我们可以考虑哪些疾病?可以选择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首选是哪种?得出结论后,进入第二步:提供X线片,问题二:该片的异常在哪里?分别描述其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周围结构变化,总结后,提出第三个问题:进一步可以选择什么方法?为什么?进入第三步:提供CT片,描述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周围结构变化并进行总结。第四步:梳理诊断思路,形成诊断意见。问题四:结合临床、影像表现,可以形成哪些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的优势在哪里?最后总结诊断思路,回答问题,形成实验报告。

3.评价指标

(1)实践考核:考核内容为影像阅片。共2个病例,提供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每个病例50分,总分100分。考核内容包括临床资料分析(20分)、影像描述(20分)和诊断意见(10分),要求影像描述简洁、客观,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思路清晰合理,诊断要求准确、全面。

(2)该学期实践课结束后,组织组长开展座谈会,反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4.统计学处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践考核各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践考核成绩

两组实践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的总成绩、临床资料分析、影像描述和诊断意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资料分析实验组为32.99±4.83,对照组为27.81±3.20,影像描述分别为33.93±3.26和25.96±3.03,诊断意见分别为18.85±1.25和13.96±3.03,总成绩分别为85.76±4.83和67.72±7.45,各项成绩两组之间比较t值分别=16.713、9.461、14.710、12.292,P值均<0.01),说明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好。

2.座谈会反馈结果

实践课程结束后,组织小组长进行座谈会,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表示教学形式新颖,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影像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效果好。

三、讨论

1.成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学情

成教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其知识层次、结构参差不齐。其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薄弱,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在实践教学环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仍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缺乏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在短时间内集中形成影像诊断思维是比较困难的。

2.PBL教学法及教学效果

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代颇具影响的教学模式。目前PBL教学法已经在国内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其优势已报道很多,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3] PBL 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通过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积极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进而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获得统一认识,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培养学生临床逆向思维能力。

3.PBL教学法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成教学生通常有一定的临床诊断能力,工作中过于依赖影像科医生的诊断报告,自身缺乏影像分析能力,PBL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图像,巩固知识点并灵活应用于实践,辅以教师点评,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PBL教学法以问题导学法加以典型图片,将实践教学变成了病例大讨论,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来,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读片的学习、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对临床各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将被动接受知识点变为主动学习,明显活跃了教学课堂的气氛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中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面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提高其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另外,课堂讨论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与他人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授课教师对每一次实践课都要有严谨、详实的课堂设计,挑选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设计课堂问题。另外,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需具备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可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

(5)不足:在对病例选择、问题设置方面需进一步探讨、论证;成教学生的理论知识参差不齐,在进行交流讨论时,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占主导地位,久而久之,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会失去兴趣,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低,造成教学效果两极分化。

目前,PBL教学在成教学生的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致力于更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解决教学效果两级分化的问题,研究如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与学生在课余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将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发扬光大,为医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荣琼,周作勇,胡世君,等.PBL教学模式在动物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 :127-130.

[2]邓波,谭群友,王如文,等. 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进修生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12,41( 21) : 2226-2227.

[3]张海涛,钟秋玲. PBL与LBL教学法结合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尝试[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 3) : 616-618.

4.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四

先修课程要求:系统解剖学、病理学 适应专业:预防医学 参考教材:

1、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吴恩惠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2、医学影像学(英汉对照),肖恩华主编,第一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医学影像学研究范畴包括X线、超声、核素、CT、磁共振成像等诊断学及介入放射学。属临床医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检查方法,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限度,掌握检查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掌握其成像基本原理,掌握人体的正常影像解剖、基本病变和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掌握影像分析方法与诊断原则,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X线产生的基本原理、X线特性

(2)掌握骨骼、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的正常X线解剖及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3)掌握下列疾病的X线征象

骨骼:骨折、关节脱位、骨及关节结核、化脓性骨髓炎及关节炎、脊椎结核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转移性骨肿瘤

呼吸:肺炎、肺脓肿、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

循环:风湿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心包炎

消化: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结肠癌、胃肠穿孔、肠梗阻、肠结核、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癌

(4)了解CT及MRI的优点

(5)了解CT成像、MRI成像的基本原理

(6)掌握观察、分析X线、CT、MRI表现的方法和诊断原则

2、基本技能

3、了解X线透视方法

4、了解X线平片投照方法及投照条件(电压、毫安秒)的选择原则

5、了解胃肠道造影及检查前注意事项

6、了解CT、MRI常规检查方法及检查前注意事项

三、课程学时分配 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见习学时 备注 总论 5 2 3 骨肌系统

(一)5 2 3 骨肌系统

(二)5 2 3 呼吸系统

(一)5 2 3 呼吸系统

(二)5 2 3 心脏 5 2 3 腹部

(一)5 2 3 腹部

(二)5 2 3 总计 40 16 24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技能考核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技能考核20%,理论考核70%

五、课程基本内容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X线成像原理、图像特点

2、了解常用X线检查方法及选用原则

3、了解X线检查中的防护

4、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5、掌握CT图像特点,了解CT的临床应用

6、掌握MRI图像特点,了解MRI的临床应用

7、了解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的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引言:一般讲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从放射诊断学到影像诊断学到医学影像学,研究范畴包括X线、超声、核素、CT、磁共振成像等诊断技术及介入放射学。本学科重点讲授X线、CT、MRI诊断。

2、X线产生与特征

(1)重点讲解X线产生的条件

(2)一般讲解X线机的基本构造

(3)重点讲解X线的物理特性及其与X线成像和X线检查相关的特性即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3、X线成像基本原理

(1)重点讲解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2)重点讲解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的概念

(3)重点讲解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的概念

4、重点讲解X线图像的特点

5、X线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一般讲解透视与摄影的优缺点

(2)特殊检查:一般讲解软X线摄影

(3)造影检查:一般讲解对比剂、造影方法、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的处理

(4)一般讲解X线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

6、X线诊断临床应用:讲解X线诊断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

7、X线检查中的防护:讲解目前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仟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X线辐射量已显著减少。一般讲解X线防护的意义与防护措施。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DSA优点

(2)DSA临床应用

9、计算机体层摄影:

(1)重点讲解CT图像特点

(2)一般讲解CT诊断的临床应用 10.磁共振成像:

(1)重点讲解MRI图像特点(2)一般讲解MRI临床应用

11、重点讲解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的步骤和原则(1)X线成像观察与分析

(2)医学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不同成像方法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建议)

1、讲授法:以讲授法为主

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穿插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汉语教学

【自学内容】X线特殊检查,对比剂,DSA、CT、MRI的原理及进展

骨、关节与软组织 【目的要求】

1、了解骨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CT检查与MRI检查方法

2、了解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骨关节疾病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良、恶性骨肿瘤的典型X线表现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检查技术

(1)X线检查方法:X线摄片的注意事项、透视的应用价值(2)CT检查方法:平扫、增强、三维重建(3)MRI检查方法:平扫、增强 2.一般讲解骨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1)骨的解剖生理与发育

(2)成人骨、关节的X线表现

(3)儿童期骨、关节X线解剖上的特点(4)骨龄的判断(5)脊柱X线表现

3.重点讲解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1)骨骼基本病变: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与硬化、骨膜增生、软骨钙化、骨质坏死的X线表现

(2)关节基本病变: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变、关节僵直、关节脱位 4.重点讲解骨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1)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创伤性骨折、骨骺骨折、青枝骨折、病理性骨折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关节创伤

(2)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 1)化脓性骨髓炎:急性与慢性 临床表现 感染途径 X线表现

2)化脓性关节炎: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X线表现

(3)骨关节结核:

1)脊柱结核:临床表现、X线表现 2)关节结核:临床表现、X线表现

(4)骨肿瘤与肿瘤性病变 病理 临床表现

X线良恶性鉴别诊断

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 转移性骨肿瘤

【教学方法】(建议)

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X线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汉语教学

【自学内容】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病理改变

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CT检查与MRI检查

2.了解胸廓、气管支气管、肺、纵隔、横膈及胸膜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的X线表现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检查技术:

X线检查:胸部透视与胸部照片及强调各自的优缺点 CT检查:CT平扫、增强扫描,高分辨率扫描,MRI检查:常规序列与肺血管成像的方法 2.重点讲解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廓、肋骨、变异、气管、支气管、肺、肺门、肺血管、肺叶、肺段、肺小叶、肺腺泡、肺间质、纵隔、横膈的X线表现 3.重点讲解基本病变表现:(1)支气管基本病变

支气管阻塞原因及后果、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X线表现(2)肺部基本病变:

1)肺渗出与实变X线表现

2)纤维性病变(包括纤维化及间质性病变:网状、细线状及条纹状病灶)X线表现 3)钙化X线表现

4)结节与肿块X线、CT表现 5)空洞与空腔X线、CT表现(3)胸膜基本病变

1)游离性胸腔积液X线表现:少量胸腔积液、中量胸腔积液、大量胸腔积液 2)局限性胸腔积液X线表现: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肺底积液 3)气胸

4)液气胸X线表现

5)胸膜肥厚、粘连、钙化X线表现 6)胸膜肿块的X线表现

(4)纵隔病变的X线表现:纵隔增宽、移位、摆动、肿块病变 4.重点讲解常见病影像表现:

(1)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X线表现

(2)支气管肺炎:病理变化、临床表现、X线表现

(3)肺脓肿:概念、感染途径及分类、病理变化、临床表现、X线表现(4)肺结核

1)首先讲授其概念、基本病变、愈合方式、恶化方式、临床分类及活动性与转归 2)原发性肺结核:概述其临床表现,并依其X线表现不同分为原发综合症与胸内淋巴结核、原发综合症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胸内淋巴结结核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

3)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简述其发病机理、病理与临床、X线表现;亚急性或慢性:简述其发病机理、病理与临床、X线表现 4)继发性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临床表现、X线表现; 结核瘤:病理及及影像学表现;

干酪性肺炎: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5)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为肺结核晚期类型,X线表现 6)结核性胸膜炎X线表现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X线、CT表现)中央型肺癌 周围肺癌 【教学方法】(建议)

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X线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汉语教学

【自学内容】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病理改变

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了解循环系统的正常X线、DSA、MRI表现 3.掌握循环系统的基本病变X线、DSA表现

4.掌握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一般讲解循环系统的正常X线、DSA表现 3.重点讲解循环系统的基本病变X线、DSA表现

4.重点讲解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

【教学方法】(建议)

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X线、DSA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汉语教学

【自学内容】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腹部器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了解胃肠道、肝、胆、胰、脾的正常影像表现

3.掌握胃肠道基本病变X线表现:龛影、充盈缺损、粘膜破坏

4.掌握下述疾病的X线表现─食管静脉曲张, 溃疡病, 胃肠道癌, 肠结核,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胃肠道穿孔,肠梗阻。

5.掌握下列疾病的CT表现:肝癌,肝血管瘤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食管与胃肠道

1.一般讲解胃肠道检查方法:(1)普通检查的方法和用途(2)造影检查的种类及用途

1)腔内造影:借助高密度或低密度造影剂使胃肠道黏膜面显影,讲解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优势与不足

2)血管造影:用于胃肠道出血及肿瘤检查的价值。2.一般讲解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

(1)食道:解剖结构、生理狭窄的部位及形成机制、生理运动及黏膜结构特点

(2)胃:胃的分型、分部,黏膜特征及蠕动波的概念

(3)十二指肠:形状、黏膜特征、分部,十二指肠与胰腺的关系

(4)空肠与回肠:小肠分区、空回肠的差别

(5)大肠:分部、结肠袋及半月皱襞的表现及解剖基础 3.重点讲解胃肠道基本病变X线表现:

(1)轮廓改变: 1)胃肠道轮廓的概念

2)龛影:龛影的形成机制及x线表现,龛影与憩息的异同点,龛影的常见疾病

3)充盈缺损:充盈缺损的形成机制及X线表现,充盈缺损与外压性改变的异同点,.充盈缺损的常见疾病。

(2)粘膜的改变:

1)粘膜破坏:概念,X线表现,常见疾病

2)粘膜皱襞异常:粘膜皱襞平坦,粘膜皱襞纠集

(3)管腔大小的改变:狭窄,扩张

(4)一般讲解位置及可动性的改变

(5)一般讲解功能性改变

4.重点讲解食道静脉曲张、食道癌、胃癌、溃疡病、肠结核的X线诊断 肝、胆、胰、脾 肝脏

1.一般讲解影像检查技术:

(1)X线检查:说明平片检查的限度。(2)超声检查的应用与价值。

(3)CT:扫描方法,增强扫描的意义。(4)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方法及意义。2.一般讲解肝脏的正常CT表现:

(1)肝脏各叶的识别、肝体积的测量。

(2)肝脏的密度,肝脾密度差异及其原因。

(3)肝脏增强扫描密度改变及不同期相强化特点。

4.重点讲解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脓肿CT表现 急腹症

1.一般讲解急腹症的检查方法:

(1)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平片检查的方法、价值,超声及CT在急腹症的应用价值(2)造影检查的应用的原则及禁忌症

2.讲解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腹腔积气、积液及肠管扩张的X线表现 3.重点讲解胃肠道穿孔及肠梗阻的X线诊断原则:(1)胃肠道穿孔:

1)胃肠道穿孔的基本X线表现——膈下游离气体的形成条件 2)非胃肠道穿孔的腹腔游离积气情况(2)肠梗阻:

1)肠梗阻有无的判断方法 2)肠梗阻部位的确定依据 3)肠梗阻程度的确定 4)肠梗阻原因的推测

【教学方法】(建议)

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X线、DSA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汉语教学

【自学内容】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病理改变

六、见习要求

1.见习目的:在理论课学习基础上,采用参观法、实践法、网络阅片发、病例分析法、精讲复习法的方式,进一步讲解理论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实际病例的图像资料、报告书写及个人操作建立对临床常见病例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感性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对医学影像学友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基本要求:掌握X线影像形成的原理。掌握CT和MRI图像的特点。掌握骨关节疾病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掌握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良、恶性骨肿瘤的典型X线表现。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胸膜炎及胸腔积液的X线、CT表现。掌握循环系统的基本的X线、DSA表现。掌握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掌握胃肠道及泌尿系统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龛影、充盈缺损、粘膜破坏。掌握下述疾病的X线表现——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胃肠道癌、肠结核、胆囊结石、胃肠道穿孔、肠梗阻。掌握下列疾病的DSA、CT表现:肝癌,肝血管瘤。

了解放射科的工作程序,X线机的基本构造及X线的质和量是怎样决定的,照片的基本方法和位置,照片显影定影的原理,造影剂的种类,X线透视的优缺点,体层、静脉肾盂造影、胃肠造影方法,X线防护情况;了解骨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CT检查与MRI检查方法。了解呼吸系统检查的X线、CT表现。了解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循环系统正常的X线、DSA表现。了解腹部器官包括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胃肠道、肝、胆的正常影像学表现。3 内容:

理论课见习:总论、骨关节疾病的基本表现、骨关节外伤、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良恶性骨肿瘤、呼吸系统的基本病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癌、胸膜炎及胸腔积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病变、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包炎和心包积液、胃肠道及泌尿系统的基本病变、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胃肠道癌、肠结核、胆囊结石、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肝癌、肝血管瘤。

(2)临床技能培训:影像报告书写、X线片、CT片、M RI片阅读能力,介入病例书写、对比剂过敏的抢救。

5.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五

首先介绍了当前医学教育模型的分类,结合我们开发的医学数字影像后处理系统,详细描述了该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虚拟医学影像实验室的原型,讨论了它创建虚拟可视、物理和生理人中作用.结果表明我们的影像后处理系统可以很好的模拟现实的教学和实验环境,提高教学和研究的效果.

作 者:徐钱燕 吴福理 作者单位:徐钱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吴福理(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6.医学影像专业计算机教学研究 篇六

医学影像专业计算机教学研究

本文从分析医学影像专业对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医学影像专业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建议增强思想认识,增加教学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 者:曲蕴慧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公共课部计算机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21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计算机教学 自学能力

7.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篇七

1 留学生情况及师资培养

本校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 少部分来自非洲和美洲国家, 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国内存在差异。留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水平普遍较高, 但是留学生英语发音都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 给授课、口语交流带来很大的难度, 仅少数学生可用简单的汉语交流。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与中国学生有很大不同, 他们不太接受呆板、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喜欢互动式、讨论式教学, 随意性大。

由于采用全英语授课, 授课教师需要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丰富的影像学教学经验。为此, 影像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问题。首先, 选拔部分英语水平高的教师作为留学生教学的骨干, 发挥主要作用;其次, 影像科每天早上进行约一小时的英文读片, 要求医生用英文发言, 大大提高了科室人员特别是授课教师的英语听、说能力;第三, 结合学校国际化战略, 兼顾留学生教育, 选拔数名英语基础好的教师出国继续学习。另外,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教师培训班, 这也显著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

2 教材的选择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尚没有一套统一的、适合我国留学生使用的完备的医学影像学英文教材, 原版的英文教材不仅非常昂贵, 而且不是专门为留学生临床专业编写的。为此, 我们参照我国国情及留学生特点, 以原版英文教科书为蓝本, 重新制订了教学大纲, 确定了各章节授课时需要涉及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适当删减, 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由简单到复杂, 便于学生掌握。

多媒体教学是留学生影像学教学的主要形式[2], 它结合了以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技术, 教学方式直观、高效、内容丰富、表达力强。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即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其储存的丰富图像与病例资料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非常适用于影像学教学,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 也有利于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

互动式教学能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气氛,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效果。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障碍, 使学习气氛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3 教学反馈和教学内容的考查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学生处理后产生效果再输送给教师, 并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充分利用反馈原理调控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 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 随时从学生那里获取信息, 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这是教的反馈;另一方面, 学生输出学习信息, 随即根据获得的反馈与评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是学的反馈。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监督和考查是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 它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 亦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促进。在学完每章节后, 给学生布置数量不等的课后复习题, 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考核, 下次课前进行讨论式提问, 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逐渐掌握了影像学知识, 并与其他学生比较, 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使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各种影像学前沿知识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利用网络资源,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其了解更多的影像医学前沿进展, 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动机十分有帮助。

4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 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部分教师有国外留学经验, 英语听、说能力较好, 但是大多数教师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欠缺, 可能对本专业的英语非常熟悉, 但交流时英语表达相对薄弱, 与学生沟通可能存在困难, 不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资源, 希望能尽早建立和完善教师岗前针对性培训体系、岗前授课水平认定体系及授课后效果及时调查与考核体系。同时,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英语学习, 特别注意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跟随有经验的教师上课, 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 以弥补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 (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由于医学影像学的课时量不足, 留学生的教学还较少涉及CT、MRI、核医学和DSA等前沿知识, 课程内容趋于单一和简单化。为了把更多的医学新知识、新方法和新进展教授给学生, 要根据影像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医学影像新技术、新进展的发展要求, 适当增加、科学筹划并合理分配教学课时。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 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结合实际尝试将PBL、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用于全英文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 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的[4,5]。 (3) 教材方面。目前医学影像教材较匮乏, 一本好的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医学影像学教学形式多样, 需要的教学材料也不同, 范围涵盖了诸如课本、教学大纲、见习指导、讲义和课件等。我们应结合国际影像学科的发展趋势, 积极联系国内一些开展英文授课的医学院校, 编写一套适应留学生知识水平发展需求且符合当今影像教学特色的高水平英文教材。

对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我们只是刚刚起步, 医学影像学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会持续提高。

摘要:结合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课程的特点, 从师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师生交流与教学反馈等角度介绍相关的经验和体会, 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以提高留学生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影像学,英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联英, 陶立坚.医学教育全球化探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4) :16-17.

[2]张惠英, 陈伟彬, 宫凤玲.留学生医学影像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5 (3) :441-442.

[3]余深平, 孟悛非, 罗柏宁, 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的优势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0 (1) :81-82.

[4]路欣, 汪秀玲, 荣玉涛, 等.案例式PBL教学在全英文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10 (5) :990-993.

8.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篇八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能力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法实践,并通过课堂小测试及调查问卷评估该法的教学效果,与传统多媒体面授式教学法比较。【结果】采用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组的测验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多媒体面授式教学组(P<0.05)。前者的小测验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分别为42.6±3.2和85%±4.3%;后者的小测验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分别为为36.5±3.5和76%±6.5%。【结论】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医学影像学的能力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教育,医学;教学方法,病例互动式;PACS;医学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87-01

医学影像学是本科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各亚专业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包括传统X线、CT、MRI、超声、核素、PET和介入放射学等诸多门类,各种医学图像的获取、存储、调阅和传输已完全实现全数字化,即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如何将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影像运用到本科影像学教育中,避免枯燥的面授式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能力,值得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

一、材料与方法

1、教学对象和内容。选择我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小班共80人,A小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PPT面授式教学组;B小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PACS的上机互动式授课组。教学内容选用白人驹主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第九章骨关节系统。

2、研究方法。两组由同一授课老师分别在前后两周内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利用PPT面授式教学。实验组采用上机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即学生在电脑上根据老师提供的病例号从PACS系统中调出病例的临床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然后老师一步一步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处理图像、发现病变并作出解释、诊断及鉴别诊断。例如:在讲述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先提出病例号,给出简要病史:患者男,18岁,右膝关节疼痛2月。让学生从PACS系统调出图像后,提出以下问题:1)请指出病变的位置?2)请描述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的范围、基本病理改变如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皮质连续性、软组织肿块、瘤骨和有没有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等;3)请说出你的影像学诊断?4)最后总结归纳骨肉瘤影像学表现。

3、教学评估。授课完成后当堂通过小测验和调查问卷,均采用笔试法评估互动式教学法的效果。(1)小测验包括理论和阅片实践题(25×2=50分),理论题请学生写出重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阅片题将典型疾病图片打印并给出选项,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影像诊断。(2)调查问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课堂集中注意力、课堂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课堂教学气氛5个方面作为教学满意度结果(5×20=100%)。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成绩和满意度,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二、结果

采用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组的测验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多媒体PPT面授式教学组。对照组的小测验成绩平均为36.5±3.5,教学满意度76%±6.5;实验组的小测验成绩平均为42.6±3.2,教学满意度85%±4.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

三、讨论

近年来,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授课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相对较丰富的图像、动画及互动等,较传统式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其形式依然为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未能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并无显著提高。PACS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患者医学图像和临床资料的同时及实时调阅、处理,能自行对图像进行窗宽窗位、对比度、翻转、锐化以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等图像后处理。

本研究表明,借助于PACS平台结合病例实施互动实践式教学模式,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面授式教学模式相比,前者的学生测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后者,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效果。首先,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更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只是以引导为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注重观察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全面性和独到性,充分发挥个人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和辩论。其次,通过这种教学,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整理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充分掌握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联系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解答,对相应问题能更深更牢固掌握和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考、记忆和归纳能力,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总之,基于PACS的病例互动式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的能力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姜慧杰 魏 来 郝雪佳等.基于PACS的网络互动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97-799.

[2] 马宜传 张顺花 陈 岩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4):479-481.

[3] 欧阳祖彬 罗天友 吕发金等.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1):55-57.

上一篇:2015幼儿园下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开展“5.29计生活动日”宣传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