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元宵节作文(精选14篇)
1.特殊的元宵节作文 篇一
每天的生活并不是一样的,每天都有很多道理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对我而言昨天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那一天我跟同学约好去一个地方玩,我准备坐快三去,我从家里拿了十块钱就出门了,我们那里的快三是不找零钱的,我走到快三的买票员那里“阿姨,来一张到XXX的票。”我把十块钱递给了她,她又把钱还给了我“孩子,你有没有零钱啊。”“没有。”我回答说“你要去的地方是5元,我们不设找零,你必须用零钱才能买票。”“好吧。”我从她手里接过我的十元。我又匆匆的跑回了家,“你怎么回来了?”妈妈开门后一脸惊讶的说。“呼呼,妈妈快帮我破成零钱。”我气喘吁吁的说到,说着便把十元给了她,不一会儿她给了我两张五元。拿到零钱之后我又匆忙的跑回公交站买了票,上车了,上车后我看了一眼时间,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到了的时候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几十分钟,“你怎么这么晚才到啊?”同学生气的问,“路上稍微遇到了点问题。”我尴尬的对他说。“走吧,咱们去玩吧。”
玩的正开心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你今天还约我帮我改作业呢!你忘了?”我突然想起来这件事,“不好意思我现在有一点事,等一会儿就去。”我这样回复了他,结束之后我立马坐公交赶到他家,“你怎么这么晚才到?”“不是跟你说了吗有点事情。”我尴尬的说“既然迟了那就把作业拿出来改错吧。”改完了错,发现已经很晚了。回到家后只听一句“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把今天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知道为什么犯这么多问题吗?因为你没有合理利用时间,其实有些事情是可以变通的。”“比如说早上你可以找路人换零钱不用回来,还有既然你约了别人改错你就可以跟同学说先不玩了我还有事情没干。”
时间犹如金钱,只有合理安排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正如文学家培根所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上要学会变通,拿着变通这把“钥匙”打开“繁琐”的大门,更快的走向成功。
2.特殊的元宵节作文 篇二
1.以读促写 模仿创新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在初中阶段循序渐进地实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仅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更是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的规律, 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数是具体、形象的记叙文, 而初中则要向抽象思维过渡, 没有示范, 这往往会使学生茫然无措。
对优美之处进行仿写, 有利于学生学会表达技巧、各类句式以及修辞手法等。例如笔者在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井然有序地从不同角度对百草园景物的颜色、滋味、动作、声音等进行具体描述, 语言生动活泼, 有效引导学生细微观察、组织语言。同时, 针对课文中出现的好的句式进行具体讲解, 再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 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实际仿写。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 不仅句式结构整齐, 语言流畅优美, 而且语句中包含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笔者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高分手段,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哪怕是小到一个生动的词语都要予以表扬, 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 学生才不会惧怕作文、讨厌作文, 慢慢地学生便会接受作文、喜欢上作文。
2.多写多练 注意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就必须增加学生的积累。如果没有绝对的素材积累, 学生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能写几句也是东拉西扯, 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篇文章, 这样的文章往往缺少灵魂、呆板, 没有缜密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只有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 才能够“笔力千钧任弥张”。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①收集名人名事。有针对性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 对典型内容要多多记忆、多写多练、活学活用。②积累精美语段。优美的语句是学生借鉴的首选,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 开头就如同一篇好的序言, 成功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③借鉴写作技巧。如何将零碎的材料根据写作要求, 组合成一篇崭新的文学作品, 这就需要学生的写作技巧。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反复的练习, 慢慢地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吸收。④丰富学生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 才能对人生、社会有一定的感悟, 才能更好地写出自己的情感, 为文章注入灵魂。比如一次春游、一次趣味赛、一次夏令营都是很好的尝试。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体会, 然后自主命题, 随性创作, 才能写出富有思想的文章, 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3.拓展想象 创意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时常涉及“真实”, 可是“真实”到了学生手里就变成了“复制”。部分原因是教师对“真实”的过分强调, 他们只鼓励学生流露真情、说真话, 而对学生稚嫩的思维和神奇的想象力进行约束, 学生的作文大多没有想象力、品淡无味。譬如学生在描述父母时, 最常用的就是“父母冒雨为自己送东西、接自己下课”等;描写教师时都是“教师在挑灯备课、修改作业”等。
“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 就是过去在想象中存在的东西。”有想象, 才能创新, 笔者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正如新概念作文, 参赛者往往可以在身边点滴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发挥想象力, 感悟人生哲理, 让语文学科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 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新概念作文《头发》, 韩寒可以就头发这一稀疏平常的事物感悟出潮流, 再由潮流进一步升华为感悟:“看来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 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一个道理, 乖乖留在站上, 总会有车来, 至于刚开走的车, 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贝费里奇曾说过:“ 独创常常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想象之间的联系或相似点。”想象力是推陈出新的先决条件, 因此, 教师要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笔者认为不妨鼓励学生写写小说、散文之类, 多角度、多侧面培养学生。
作文教学是一件复杂的脑力劳动, 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过渡期, 让学生不再害怕、讨厌作文, 在接受之余再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 广泛阅读、多加积累、多写多练以达到创意性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凤桃.浅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尝试[J].科技信息, 2010 (02) .
[2]覃敏学.初中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29) .
3.一节特殊的作文课 篇三
今天一大早,我就给学生来了个“突然袭击”,检查预习课文的情况。我一个一个地点名,他们挨个捧着书到我面前来受检验。结果,全班居然只有10个人是按要求预习的,更可气的是还有人连书面作业都没有写。我要疯了!临时决定:今天的语文课不上了。面对孩子,我要把这件事表现得很严重,但为了不影响我的教学进度,我以罚代练,让孩子集体抄写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
开学以来一直在强调作业,尤其是预习。三年级是个转折,习惯培养很重要。为了让他们能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把预习要求抄在了语文书的第一页上,日后预习的时候也好有个对照,可他们倒好,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对我的要求充目不看。由于一二年级基础没打好,我们班的纪律一直是个大问题,为此我训练了很多,可谁知道他们“意志”竟然如此坚定,半个月来毫无长进。
当我把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教室好安静啊!看着孩子们个个埋头苦干,我想:要是平时的课堂也能这么安静,学生这么认真就好了!真的好享受这节课的感觉。20分钟过去了,已经陆陆续续有学生抄完了。抄完的学生很自觉地拿出课外书看着,教室还是没有半点声音。我的脑子里突然闪出上课的冲动。
“大家把手中的笔停下来,坐好!”孩子们迅速地放下笔,抱臂坐好了。
“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刚才你们在抄课文的时候想了些什么?我想听最真实的想法。”
孩子们犹豫了一下,很快,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我想的是下次再也不能忘记写作业了!”“我很后悔,不该不好好学习!”“又惹老师生气了。”“我在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抄完。”“我想着我今天估计又不能早回家了。”……
孩子们有的抱怨,有的懊恼,有的难过,他们的内心很丰富。
我又问:“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就埋头写,什么也不管。”“我边看书边写,生怕再写错。”“我写一会就看看旁边的写了多少,然后再继续写。”……
“那你们在写的时候听见了什么吗?”
“我听见外面上体育课的同学的笑声,我好羡慕啊!”“我听见大家写字的沙沙声。”“我听见老师生气的讲话声。”“我听见有人在下面边写边念书的声音。”……
没想到他们的耳朵还很灵敏,一心二用啊!
“有没有看见什么呢?”我接着问。
“我只看书了,满脑子都是字。”“我看了下外面,外面的人玩得好开心啊,”“我看见老师皱着眉头在改作业。”“我看见小雪写字的时候还玩呢。”……
听了他们的话,我的心情豁然了很多。“今天,本来是要给同学们上习作一的,可是,却因为你们作业问题耽搁了。不过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觉得大家一定能写好。虽然我们第一次接触作文,但是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关注身边的事,还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就够了。写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写在一起,把你想说的话写清楚。大家刚才说得很好,我相信写出来都会是优秀的作文。”
就这样,我完成了习作的指导。课后,我让孩子就以今天的课为素材,写一篇习作,我看见许多孩子都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题目《一节特殊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生活才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我的这节课正是在阴差阳错中抓住了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思维灵感,学生完成写作才能够水到渠成。或许,指导就是应该这样简单,让孩子亲身经历远比对他们高谈阔论要有效的多,期待这一节特殊的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教训的吸收,更是习作的方法。
4.元宵节作文:快乐的元宵 篇四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我和妈妈到小区的广场和小朋友们一起点灯笼。小朋友的灯笼各种各样,真好看!我们还放烟花,那烟花可漂亮啦,在黑夜中发出
真是一个又快乐又甜的元宵节!
作文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元宵节作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搜索加入群【精品学习网小学生作文群:414025149】,淘出精彩内容~
相关推荐:
一年级关于安全的作文:安全知识牢记心
5.特殊的元宵节作文 篇五
以往的元宵节,我们吃的都是从超市里买来的元宵,而今年却与往常不同,妈妈决定自己做元宵,我一听高兴极了,马上自告奋勇地要求帮忙。我们先把糯米粉和水搅拌成一团。“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少了又会没有粘性。”妈妈手把手教我。和成一团后,又使劲揉,因为这样才更均匀,然后搓成一个个小团,再取一小团搓成圆球状,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小窝,把做好的馅放进去。“馅不能放太多,否则会露馅的!”妈妈提醒我。最后把小窝的口封好搓圆,一个元宵就做好了。
包好了!终于可以下锅了。妈妈故意要试我,便把煮元宵的任务交给了我,并告诉我一些煮元宵的诀窍。我先把水烧开,把元宵小心地贴着边滚下去,然后盖上锅盖,站在锅前耐心地等。没过一会,元宵浮出了水面,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在阵阵热气中,白白胖胖的汤圆在水中漂浮着,你挤我,我挤你,好像一颗颗硕大的珍珠。我用家里最大的五彩玻璃碗装好元宵,然后往里面加了许多糖,端上桌,爸爸妈妈尝了都赞不绝口,我也咬了一口元宵,咦?味道还真不错,香软糯滑,让人吃了一个想两个,吃了两个想三个。
6.元宵节是年的最后疼爱 篇六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 漂在锅里, 轻轻一拨打着旋儿, 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 几丝眷念, 花开有声, 落英无语, 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 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 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 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 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 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 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 我是一个善感的人, 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 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 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 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 零落成狼藉的碎屑, 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从初一到十五算起, 追溯的远一点, 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 沉醉, 沉沦, 撩拨澎湃着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 当然属年的物象最多, 鞭炮, 年画, 春联, 糖果, 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 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 元宵节一过, 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 红红火火, 热热闹闹, 团团圆圆, 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良宵苦短, 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 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 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 节日里你会被宠着, 疼着, 爱着, 念着, 幸福着, 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 难过, 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 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 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 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 嘴里一裹元宵, 此岸的烟花在甜蜜间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 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 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 编情为经, 织爱为纬, 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 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 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 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 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 一场团聚, 一世离歌, 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 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 粘着血缘亲情, 需要用心去咀嚼, 或深或浅, 或甜或淡····
元宵本身就寓意着团圆、圆满。所以我要说, 你快乐, 天天像过年, 你悲伤, 日日像末日。
7.特殊的比赛 特殊的意义 篇七
中提琴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在弦乐家族中,它的影响、地位、作用都不同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中提琴的特点是温和而忧郁,有着成熟的歌唱性和“隐性”的回味感。然而时至今日,有些人对它还持有认识上的偏见,认为它只是一件乐队中的中音乐器,是淘汰下来的小提琴演奏者改行学习和演奏的乐器。其实,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早在巴洛克时期就十分盛行,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更是成为了一件完美的、被人们热衷和喜爱的乐器,在管弦乐演奏、室内乐演奏和独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中提琴演奏事业在我国发展很快,人们在认识、研究、掌握它的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而首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的举办,就是要通过这种国际化、规范化的形式来集中展示和评判我国青少年中提琴演奏的实际水平,同时对我国尚属年轻的中提琴教学事业予以调研和验证。事实证明,本届比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批富有才华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以他们一流的演奏技艺获得了比赛的优胜奖,而来自全国各个音乐院校的年轻中坚教师则以他们出色的教学成绩,证明了这项事业的蒸蒸日上和后继有人。
本届比赛的选手来自全国近二十所专业院校,比赛评委有:沈阳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厉学科(评委会副主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贾江涛、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盛利、西安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王恪居、香港演艺学院中提琴教师陈浩堂、广州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钱宇幸、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朱其元。比赛评委会顾问: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沈西蒂,中国中提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研室主任何荣,评委会主任由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作曲家李自立担任。
选手普遍水平提高 尖子人才表现突出
本届比赛共分三个组别,少年A组(15岁以下)、少年B组(18岁以下)、青年组(18岁以上)。三轮比赛,共有40人进入复赛,21人进入决赛。比赛设三个组别的第一名各一人,第二、三名各两人(青年组第三名三人),进入决赛但没有名次的选手获最佳演奏奖。最终,少年A组第一名被深圳艺术学校的王心怡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四川音乐学院康蜜夏、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唐国瀚,第三名获得者为深圳艺术学校邓蓉、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庄子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管昊获最佳演奏奖。少年B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杜鹃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于越、吴比欣,第三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赵丹、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陆仲坤,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李蔚岚获最佳演奏奖。青年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徐琨博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陈怡孜、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谦,第三名获得者为山西省阳泉二中李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佳、中央民族大学敖晓瑞,沈阳音乐学院时少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陈芳圆获最佳演奏奖。
从比赛获奖结果来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及其附中是最大的“赢家”,他们的“主场”之利非常突出,似乎旁人难有与其“抗衡”的实力。然而,看过全部比赛后我终于明白,他们之所以成绩好,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报名人数多,选手选拔严格,亦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该校参赛选手水平高,这方面,学生的突出才能与教师的正确培养是最为关键的。
这次比赛的三轮曲目是与国际接轨的,第一轮是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青年组还有列格的三首无伴奏组曲),第二轮是奏鸣曲,第三轮是协奏曲和中国乐曲。
说实话,本届比赛少年A组是最平淡的。获得冠军的王心怡可以说在各方面都较全面,她初赛时演奏的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组曲》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应属上乘,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并不是最好,但决赛时,这个小姑娘却发挥得十分出色,舒伯特《C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拉得有板有眼,技巧与风格都很娴熟纯正。最令人欣赏的是中国乐曲《渔舟唱晚》,她的演奏非常清雅,很有成熟演奏家的味道。
第二名康蜜夏和唐国瀚都是综合实力略强,他俩从初赛的巴赫组曲,复赛的格林卡奏鸣曲到决赛的舒伯特协奏曲,都给人们带来了纯正、熟练和自然的感觉,而唐国瀚的演奏相对来说更有激情,是我比较喜欢的。第三名邓蓉拉琴有着很好的规格,她音色扎实、音准较好。这个女孩儿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我认为是所有人中最好的,对于这首作品,她的风格把握和歌唱性效果都体现得较为准确和突出。另一位第三名获得者庄子健亦有着良好的声音、成熟的技巧和稳健的发挥。
少年B组是一个颇具戏剧性变化的组别。它的特点是第一名与其他选手之间差距明显。获得冠军的杜鹃,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从比赛的第一轮开始,我就记住并关注了她,初赛时她演奏的是巴赫《C大调第三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她演奏的巴赫声音稳健、技巧规格高且句法处理十分老练。复赛时她演奏了霍梅尔《降E大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声音浑厚纯正、音乐成熟流畅,是一个高规格的、气质与才能都超强的选手。决赛时,杜鹃演奏了弗尔塞特《g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不客气地讲,她是当天唯一令我怦然心动的选手,这首协奏曲她演奏得深沉豪迈、激动无比,其技术的细腻和音乐的成熟,完全是大家气派的表现。中国乐曲《丰收渔歌》,她的演奏已经令我在现场陶醉,其音乐之美使我甚至认为这首乐曲用中提琴演奏比用小提琴演奏更合适。
第二名获得者于越、吴比欣演奏的曲目完全一样。于越和吴比欣优点基本相同,都是声音扎实、技巧熟练、音乐流畅,而吴比欣应该在整体气质上更好一些。第三名获得者赵丹、陆仲坤亦有不错的表现。赵丹拉琴很有灵气,总体上规范、自然,音乐感觉不错。陆仲坤演奏声音好,技术能力强,规格较高是个不错的苗子。endprint
青年组比赛亦角逐得很激烈,参赛选手的水平较少年组接近了许多。获得名次奖的选手分布也略广了一些。第一名获得者徐琨博是一位突出的人才,他也是我从第一轮就印象深刻并特别关注的选手。徐琨博初赛时演奏了巴赫《G大调第六无伴奏组曲》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其技术、乐风、音色的把握均与众不同,复赛时他演奏了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虽有一个上行分解和弦经过句出现了音准问题,但整部作品演奏得十分娴熟流畅,音色和音乐的把握均十分到位。决赛时他演奏的是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在当天决赛中几位拉巴托克协奏曲的选手中,唯有他的演奏最标准、最完美,其音准、技巧、音色、音乐都表现得很好。这个男孩子与杜鹃相类似,都有着一种大家的气派,艺术气质和底蕴非常独特而丰厚。
第二名获得者李谦、陈怡孜亦是不错的人才。李谦声音好,演奏细腻而富有激情,决赛时他选择了李自立创作的《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面对具有浓郁蒙古音乐风格的新作品,他的演奏清新委婉,充分发挥了中提琴内在深情的音色特点。陈怡孜复赛时演奏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中提琴奏鸣曲》,充分显示出她男孩子般的魄力,整首乐曲处理得分寸得当、结构合理,厚重的音色使人感到了中提琴独有的力量感和气魄性。第三名获得者共三位,李骞、李佳的演奏都很大气,论风格把握和完整性,他们二人均有优势,论对音色和技巧的掌握,他们二人亦有独到和娴熟之处,决赛时一人拉亨德米特《天鹅转子》,一人拉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两部艰难的协奏曲他们都完成得较充分,给人们带来了胸有成竹的感觉。另一位第三名获得者敖晓瑞决赛时演奏的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略微与众不同,其细腻的“柔性”色彩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特殊美感。
四天的比赛结束了,选手们为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竭尽全力,而我则从中看到了我国中提琴演奏和教学事业的前景与希望。
缺陷与不足广泛存在 认识与理念尚需改进
尽管本次比赛呈现出选手水平普遍提高的现象,但通过四天的比赛,一些人还是暴露出在演奏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有技术上的,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
(一)声音概念的模糊 本届比赛选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声音概念。一些选手拉中提琴时还有拉小提琴的感觉,左右手都显得“飘”、“轻”、“尖”,尤其是右手,并没有真正找到中提琴弓子“挂”弦的感觉,故而声音缺乏扎实感和通透的浑厚韵味。这样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教师概念模糊而带给学生的,今后尚需大家从根本上研究和加以解决。
(二)对巴赫作品理解上的欠缺 巴赫的作品对于演奏家,特别是弦乐演奏家来说是一块检验基本功和音乐修养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国年轻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演奏巴赫作品的成绩大幅提高,有些人已经达到了尖子程度。然而,对于大部分音乐学院的在校生来说,巴赫的作品仍然是演奏上的“软肋”。本次比赛中,除一些尖子外,大部分选手在演奏巴赫作品时都有着各类的问题。下面我仅举几个小例子:第一,前奏曲中的问题。巴赫的前奏曲,无论哪一首都有着规律化的句法(隐性的)、适度的速度和标志性的演奏法。一些选手在演奏时从头至尾混为一片,根本没有句法的感觉,也没有对连顿相间的规律性弓法进行仔细研究和合理运用,致使乐曲很难展示出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对于速度,一些选手演奏得太自由,想快就快,想拖就拖,致使巴赫的音乐从根本上失去了严谨的个性。再有,部分选手在演奏前奏曲,特别是第六前奏曲时,过多地使用跳弓,致使音乐在总体风格上受到了一定的曲解。第二,萨拉班德舞曲的问题。萨拉班德是巴赫组曲中慢板的三拍子舞曲,带有庄严、高贵的古朴风格。而选手在演奏中常常忽略了节奏的作用,只顾将声音拖长,或极力顾及双音的音准和音质的保持等,致使整首乐曲失去了节奏感,没有了舞曲音乐的“支撑”点和韵味。第三,对于乐曲中的各类装饰音缺乏讲究的、符合时代感的处理,致使音乐的趣味变得不够古典和自然。
(三)奏鸣曲演奏方面的问题 奏鸣曲是比赛第二轮的规定演奏类型,它既检验选手对奏鸣曲形式的掌握能力,又检验选手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奏能力,是一种带有室内乐性质的专业展示。本次比赛,无论是少年组还是青年组选手都在演奏奏鸣曲时暴露了一些问题。少年A组的一些选手将格林卡奏鸣曲第一乐章拉得飞快,完全失去了俄罗斯风格的歌唱性。少年B组的一些选手在演奏霍梅尔奏鸣曲时将乐曲变成了技巧性的协奏曲,更甚的是,他们基本忽视了钢琴伴奏声部的存在,将巧妙的合奏变成了你追我赶式的“竞赛”。青年组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时,一味地发“狠”,把勃拉姆斯的音乐“挤压”成“瘪”状,从而失去了作品内心涌动般的深邃味道。而另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时,则将音乐奏得呆板、迟滞,没有了浪漫主义抒情化的热情和委婉。至于舒伯特奏鸣曲,很多选手在演奏时都没能将音乐的情调尽情展开,而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亦同样是处于一种相对生疏和隔阂的状态中。
(四)协奏曲演奏方面的问题 协奏曲是比赛中选手们最好发挥的类型,因演奏协奏曲的选手都是进入决赛的选手,故所暴露的问题相对较少。然而在这次比赛中,也有些人在演奏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选手将舒伯特协奏曲奏得粗糙兀突,没有考虑到它是一首近似于莫扎特风格的作品。还有的选手将亨德米特《天鹅转子》拉得索然无味,将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拉得零乱懈怠缺乏现代音乐的立体化气质,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选手没有正确理解作曲家的个性及其作品风格所造成的。
中提琴事业前景喜人 展未来更需加倍努力
本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使人们看到了我国中提琴事业前景喜人的希望。比赛中,选手们赛得积极、赛得认真、赛得投入,场上激烈争夺,场下互相切磋,表现出了良好的团结气氛与合作精神。而由老中青三代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委会则以认真、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体参赛师生和选手家长们的信赖与热赞。
本届比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其中最显著的代表是广州星海音乐附中的侯东蕾老师。侯东蕾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弦乐教研室主任,青年一代中提琴教师中的佼佼者。这次比赛他的学生参赛人数最多,进入复赛和决赛的人数高达9人,而少年A组第二名,少年B组第一名、第二名(两人)第三名(一人),青年组第一名、第二名(一人)都是他的学生,如此高的获奖比例实属罕见。此外,西安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王恪居也有三名学生获奖,其教学成就亦是相当出众的。
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专业比赛,赛程期间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许多重要学术活动,如中提琴老教授沈西蒂的大师专题讲座、何荣教授的赛后大师班讲座,李自立教授的《第一中提琴协奏曲》创作报告、青年中提琴演奏家钟华的独奏音乐会等。这些活动意义重大,效果突出,在师生们及爱好者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首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圆满闭幕了,为了使我国中提琴艺术事业得到长期而全面的发展,赛会组委会决定,今后每隔两年举行一次比赛,并逐步扩大其规模和影响,使其真正成为我国具有正规性、权威性和延续性的专业中提琴比赛。
衷心希望全国的中提琴同行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使“星海杯”比赛这朵鲜艳的“中提琴之花”在广阔的艺术百花园中盛开得更加灿烂。
景作人 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乐评人
8.四年级元宵节作文:难忘的元宵节 篇八
“飞”到街上,眼前的情景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多。人多、灯多、摊多。到处都是人,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开车从好几里外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街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
人群中,最开心的要数小孩子们了,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一盏灯。这些各式各样的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拉的、有提的,甚至还有戴的------因为今年是鼠年,鼠灯自然最受孩子们的亲睐。看,那边一个小女孩身后拉的花灯多有趣:一只金鼠推着一辆装满元宝的小车,兴高采烈地走着,边走还边唱着:“恭喜你发财,祝你更精彩……”元宝堆里的小老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探出头来,小脑袋有节奏地摇晃着,真逗!……
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观赏花灯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放礼花了!”话音刚落,“砰砰砰”从地面蹿出几个闪光点,在“啪”的一声巨响中同时绽放,组成一朵紫黄相间的巨型“菊花“,顿时,漆黑的.天幕被照得如同白昼,人群中传出阵阵尖叫声和啧啧的赞叹声。“菊花”越开越大,最后在人们的赞叹声中消失了。紧接着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好美的夜空呀!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9.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快乐的元宵 篇九
真好!元宵节到了,妈妈喊道:“吃元宵了。”大家从四方冲向厨房,高兴地坐下了,妈妈为我们端来了元宵,说:“吃过元宵就又大一岁了,这是你们成长的见证啊。”说完,我们便各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咬下去,就挤出了黑色的芝麻,这让我想起来一句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
吃过元宵,接下来便是激动人心的烟花了。
每年的烟花都与众不同,去年的烟花五光十色,不知道今年的会不会更胜一筹,真让人充满期待!
“砰”,烟花升天。一开始是红色的烟花,一眨眼,单纯的烟花变成了一个字“元”;过了一会,烟花由红渐渐变成了蓝色,这个烟花更棒,一会儿变笑脸,一会儿变雪花,变到最后,又变成了一个字“宵”;观看的人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讨论下一种烟花会是什么?出现了!第三种烟花是绿色的,那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目不转睛地仰望天空。绿色的最先是平平常常,刹那间变成了绿草,绿树,接着变成了白云„„到了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快"字;越来越有趣了,下一个是黄色的,是个月亮吗,是弓吗,还是太阳,不知是什么。不过,不用担心,谜题即将揭晓,黄色的烟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翱翔,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定了这小家伙,因为只要一不留神,它就不见了。最后,烟花变成了“乐”字。最后一炮来临,大家议论纷纷,“发射了”,不知谁喊到。在场一片肃静。烟花绕天飞一圈,一个爱心展现在眼前,烟花爆开,天空顿时浮现几个大字“元宵快乐”。
人们望着天空,感觉到了现在科学的发展,看到了元宵的祝福,听到了人们的欢呼。
10.“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学生 篇十
在我国传统教育系统中,老师总是偏爱成绩好乖巧听话的学生,也愿意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对于经常犯错误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往往就采取让其在边缘自生自灭的态度,我们把这些学习、品德以及行为等方面落后或偏差的学生称为“特殊学生”。 为师之初,面对调皮学生不断犯错,我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我常常是训斥他们几句,有时采取“高压”政策加以“镇压”,后来发现效果微乎其微,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到底是听之任之还是换个方式来教育他们?对于这些“特殊”学生是不是应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呢?就在我感到迷茫和无助时,我想到了拜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大家的著作,看能否从中学到些“绝招”。这些书中精辟的理论指导和生动的案例分析给我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接下来的工作做的更加得心应手。几位教育大家对学生的爱着实让我感动,深刻反思之后,我明白了,“特殊”学生更需要”特殊”关照。
对于特殊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所以,教师更应亲近他们,鼓励他们,用愛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使其幸福成长。面对特殊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让每个生命都拥有阳光,把爱撒向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学生。
一、面对调皮学生,我用耐心和真诚感化他们
不管是哪个班级,总有几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面对他们的调皮,我们要一改以往冷若冰霜的面容,耐心地平和地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他们的“调皮”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变的。我们要深挖造成他们目前状况的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对他们有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我们要拿出自己的“真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他们,感化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被你的“真心”所感动。
我所教班级有一名叫吴希海的同学,课堂上交头接耳,随意插话接老师话茬,偷玩手机;作业要么不交要么写的龙飞凤舞;搞恶作剧,打架……整天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凡是缺点在他身上体现的一应俱全,很多老师都拿他没辙,多次说服教育后没什么效果也就放任不管了。我想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这样做后果是不仅仅毁了他自己的前途,全班同学都会受到影响。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决定从表扬入手,我挖空心思寻找表扬他的机会,直到有一天,我们班一位同学因为低血糖晕倒在教室,吴希海和班上几个同学一起把那位同学送到诊所,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以后几天他都比以前收敛了很多,他的改变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表扬计划。以后我就一有机会就表扬他,并不时地找他谈心,一个学期下来他真的改变了不少。
因此,对待调皮的学生贵在“诚”,不能让学生认为你的表扬是批评的“添加剂”,要及时诚恳地赞赏其点滴进步,树立其上进心,使其闪光点得以发扬光大。
二、面对自卑学生,我用鼓励和赏识肯定他们
记得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叫王猛,家住农村,由于父亲去世,母亲后来又改嫁他乡,这使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由于这样的环境使他性格非常内向自卑,在学校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老师、学生交往。动不动就对同学发火,上课从不正视教师,不主动发言,当我了解这一情况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在课外总是接近他,真诚关心他,在课堂上多多设置他能够回答的问题,只要他回答得较好,立即给予表扬,并给予鼓励的目光,只要是有一点“闪光点”就立刻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性格变得开朗了,还主动和老师、同学交往,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面对自卑学生,作为任课教师要付出真诚的关心,要设法提供他展示风采的机会,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及时地鼓励他们,从而捕捉最佳的教育契机,使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此外,对他们的爱与帮助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其在自尊中逐步成长,走出自卑。
三、面对学习障碍生,我用尊重和微笑改变他们
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参差不齐的,每个班里都有反映较慢的学生,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微笑,应该把更多的微笑给他们。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尊重、保护他们,主动地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我能行,我很优秀”的思想,这样做既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又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面对一个个具体的特殊学生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用我们的本心去体会学生,用我们的真心去关注学生,用我们的诚心去帮助学生,从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去帮助他们,使其尽快走出迷惘、困惑和挫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亮丽人生。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没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陶行知先生告诫教育者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愿我们的爱心与耐心能化作无声的细雨,愿我们的精神甘露能够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愿我们的宽容和谅解,能为“特殊”学生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带来希望。
11.特殊的三段情 篇十一
五六岁时, 正是一个贪玩和好动的孩子, 哪里人多, 热闹, 就爱往哪里奔。特别是夏收时节生产队的大场里, “交公粮, 卖余粮, 留够种子再分粮”的标语下, 集聚着全队的男女老少, 喜悦透过笑脸流淌在整个大场上, 碾场、扬麦、晾晒、过筛、装袋, 大小车辆排成行, 车厢里各种袋子圆鼓鼓的, 垒得像山一样, 车头上的红旗随风哗啦啦摆个不停, 锣鼓声震得人耳膜疼。那可是我们快乐的节日!听大人说是去缴爱国粮, 我们也就爬上了车, 听着鞭子的脆响和赶车大爷的秦腔, 一路到粮站, 嘿!人、车黑压压一大片, 树林一样的红旗把太阳都快遮住了。最兴奋的一回是溜进粮仓, 黄澄澄的麦子的那个多, 真让我呆住了!那天天黑回到家时, 我饿极了, 奶奶却只给了我一块黄中透黑充满蜂眼的玉米、高粱面馍。我就嘟囔说, 大仓里的麦子像山一样, 为啥还让我吃这个?奶奶却说, 那是给国家交的公购粮, 咱们是不能吃的。我仰着头问为什么?爷爷在旁抽了一口旱烟说, 你吃了, 那在城里当居民的你妈你舅、和你一样的碎娃娃, 还有部队上的你爸吃啥呀?我便好像懂事地点了点头, 狠狠地咬了一口黄馍馍。
青年时的激情与彷徨
后来, 我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 来到县城北边一个半山区乡财政所, 从事的恰好是农业税征收。尽管这个乡的工作基础较好, 山区群众淳朴老实, 缴纳农业税的意识相对较高, 但困难不少。一到征收季节, 我们便“如临大敌”, 乡上领导和财政所干部几乎每天晚上要工作到深夜, 不是向各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了解村情、民情以及收成的好赖, 下达任务指标, 商量“对策”, 便是统计各村的完税进度, 制成评比表, 供领导决策时参考。乡政府大院上至领导, 下至七站八所包括派出所, 几乎是总动员, 那时叫“大打突击战”。“突击”过后, 还有农业税尾欠的逐户清收。一个村往往“战斗”一到两天, 那场面真是人车浩荡, 喇叭震耳, 轰轰烈烈, 颇为壮观, 也很有成效。那时候, 作为一个农税新兵, 自己一腔激情, 处处冲锋陷阵, 夜夜加班熬战, 眼睛红了, 身体瘦了, 也毫无怨言。想起儿时看到过的大粮仓, 不由得还生出一种自豪来:我也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如今的热情与欣慰
农村税费改革轰轰烈烈地铺开后, 领导安排我到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我生怕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 对自己承担的那份工作任务, 都是了解了再了解, 核实了再核实;每一笔数字, 都是计算了再计算, 检查了再检查;每一份文件, 都是校对了再校对。那一段时间, 虽然误了吃饭, 夜间加班是家常便饭, 十分辛苦, 我却兴奋着并快乐着, 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记得当听到我们制订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方案》获得上级批准并受到群众好评时, 我心里那个甜蜜的感情, 真像荡漾的碧波, 随着我往键盘上敲进去的一个个文字、一组组数据、一串串符号在闪动, 随着一份份文件的装订、一个个乡镇的邮寄而流淌……我心中感慨, 儿时的粮仓, 青年时的农业税清收, 今天的农业税全面取消, 这特殊的三段情, 正印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变!
12.关于元宵节的作文:讲元宵 篇十二
摘要: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够破例不戒严,准许老百姓观看。
中华传统文化可真不少:有舞龙耍狮、过年、中国结、对联„„今天,我给大家讲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够破例不戒严,准许老百姓观看。张灯庆祝开始于唐朝,这是佛教徒从西方传来的习俗。本来只是十五这一夜,以后增加十四、十六两夜。陈列的灯彩也越来越华巧,花样也越来越繁多。皇家办得更是豪华。唐睿宗时曾在长安宫城多架起一座高20丈得“灯轮”,上面缠着彩色丝绸,装饰金玉,悬挂5万盏灯。唐朝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正月十五夜》,描写当时灯烛通明的热闹场面: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宋代起人们把谜语写出来挂在灯上,猜中得奖。
13.写元宵节的作文:难忘元宵 篇十三
前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元宵节的时候都穿上漂亮的中国红衣服,早晨一进班级就感受特别浓厚的节日气氛,我仿佛看到一个个大红灯笼挂在教室里。间操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活动,同学们个个都满怀期望迫不及待地来到一楼,学校一楼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里有一年级同学们自己做的花灯,还有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灯谜。每一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欣赏着弟弟妹妹们自己做的花灯,用尽脑汁猜着灯谜。还没有看完校园灯会,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到班级上课。
孩子们最喜欢节日的快乐了。元宵节的中午,老师让我们尽情快乐的玩耍。外面刚刚下过大雪,同学又来到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甭提有多高兴了。即使我们回到班级上课了,好像欢声笑语在操场上空荡漾着。
下午元宵节的快乐在继续,今天的自习课我们放下手中的书和本,再次沐浴于校园的节日氛围中。各式各样的花灯表现了学生们种种奇思妙想,一个个灯谜也蕴含着老师智慧的结晶,猜出一个灯谜我们就相当于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兑换各式各样的礼品。此时的校园就是一个欢乐的世界,我们还观赏了泥人、糖人和面人等民间艺术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人们总说欢乐的时光是短暂的,今天我真正感受到在快乐的时光里时间变得好快。放学的铃声响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校园元宵节。
14.特殊的画 篇十四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就是班长的座位?虽然我知道他不太会收拾整理东西,偶尔也会有一些小纸屑在他的座位旁出现,但是还从没见过如此“丰富多彩”的场景。
平时,我见到他的座位不整洁,会叮嘱几句“你不要只检查别人的位子,也要管好自己的。”“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啊!”可见,苦口婆心的教导、叮嘱并没有奏效。想到几天前与小叶子的妈妈交流,谈到他的卫生习惯,他妈妈也是直叹气:“我们对这个问题强调了很多遍,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改不了,可能是因为他奶奶平时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总跟在他后面收拾……”奶奶把什么都做了,小叶子自然没有锻炼的机会。后来虽然召开了家庭会议,可是小叶子的变化并不大,他妈妈也很着急。
今天看到这一幕,让我更加震惊,他可是班长,要以身作则的,卫生习惯怎么这么难纠正呢?看来,我得想个“狠招”才行。
正巧,这时有三个孩子提前来了,而且还是班里的画画高手。转念一想,我给这三个小画家布置了一项任务——
为小叶子的座位画一幅素描画,谁画得最好,一会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我本想从他们的画中选出一幅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小叶子就够了,没想到,这三个孩子给了我极大的惊喜:这三幅画各有特点,侧重点也不同。真是童眼看世界,世界真精彩呀!
于是,我安排他们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第一个孩子画的是桌面:“我画了桌面上乱七八糟的文具,有钢笔、橡皮擦、笔记本,还有歪倒的墨水瓶,我好像听到墨水瓶在哭泣,‘救救我啊,我摔了一跤,爬不起来啊!’”我被这个孩子的讲解逗笑了,夸赞道:“画得好,讲得也好,还用了拟人的手法,真不错!”又对小叶子说:“你看,你的墨水瓶真可怜,要是不小心掉到地上,那就摔‘死’了哦!”小叶子的脸有点红,点点头:“我应该把桌子整理好。”
第二个孩子画的是抽屉:“看,这个抽屉好像是瀑布,不过落下来的不是清澈的泉水,而是衣服、红领巾、本子、书、垃圾……”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台下一个学生张口说道:“好像抽屉流出的眼泪啊,它撑得受不了了!”其他学生哈哈大笑,我偷偷观察了一下小叶子,只见他睁着大眼一言不发,好像被同学们的口才给震住了。
第三个孩子画的是地上的纸屑,画了一大堆,还配了一首诗:“野火烧不尽,纸屑遍地生。”真是太有才了,“不过他的位子上没那么多纸屑啊!”我故意问道。“这是夸张的手法啊!他们用了拟人和比喻,我用夸张!”那孩子得意地解释着。
最后,三个孩子都把画送给了小叶子。你猜猜他收到这份“大礼”,会发表什么感言?
这个时候,小叶子已是满脸通红:“谢谢你们帮我画的画,我会珍藏着,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卫生习惯,下午,我就要带一个垃圾袋来,把抽屉整理一下,请你们监督我!”
那天晚上,小叶子的妈妈又与我沟通。她说,胡老师,小叶子今天回来大变样,说以后要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不要奶奶帮忙。他还带了同学送的三幅画回来,谢谢您的良苦用心!
我欣喜地看到,他的书桌抽屉“焕然一新”,座位周围也再看不到小纸屑。更妙的是,小叶子还把班里和他一样“不拘小节”的几个同学组织起来,组建了一支“绿色小队”,互相监督,一起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还制定了小组奖惩制度。从此,整个班级的卫生状况也不再让我操心。
“你看,班长行动了,全班就行动了,真好!”他听了我的夸奖,开心地笑了:“老师,那三幅画,我把它们放在家里的书桌里,每次一打开抽屉就能看见,随时提醒我注意卫生。那三幅画,比什么都管用!”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三幅画,胜过我千万句苦口婆心的劝导。这正是走进童心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有时候,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瓶颈和顽石,会这样安慰自己:这个问题太棘手了,这个毛病太顽固了,我一个小小老师,又没有“三头六臂”,还是算了吧。但是,那三幅特殊的画,让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对解决问题有了信心。所有事情都有突破口,很多时候,解决之道往往就藏在学生身上,只要我们耐心、用心地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然后,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做学生喜欢的教育。
【特殊的元宵节作文】推荐阅读:
特殊的声音的作文10-01
特殊的任务叙事作文07-23
特殊的礼物作文-叙事作文11-04
特殊的除夕夜作文07-06
一堂特殊的班会课作文11-13
叙事作文:一次特殊的考试07-28
特殊的祖孙俩作文600字09-14
三人行的特殊经历作文09-16
特殊的节日小学作文300字10-01
特殊的街道小学生作文500字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