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2024-09-08

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共12篇)

1.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一

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化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及应用操作。

关键词:支架;教学;原则;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是现在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推动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支架式”教学由问题情境、搭脚手架、单独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估等五个环节组成。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反思问题的能力。进而改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

一、“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要求具有问题意识,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了问题,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思考,继而才会涉及思维的创新。所以,提出疑问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的根本来源所在。在该教学模式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方法是问题支架,即对学习实施转变,使之变化为支架问题。进而对支架问题进行分解,分为若干小问题,紧接着学生依靠自身的探究依次将问题解开,按照支架顺序逐步处理下一个问题,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自身的知识架构。

(二)教学设计“情境化”原则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之前在支架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进行应用、模仿,进而组织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首先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同时保障学习氛围的轻松、愉悦和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逐渐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创新思维。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切实遵守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清楚认识到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设计化学教学时,要求教师明确化学教学的切入点,对于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需要做到清楚的`了解,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脱离学生的教学是没有意义。比如明确哪部分只要学生进行了解,哪部分知识要求着重解释,哪部分要求学生充分吸收掌握。由此组织的教学设计才是科学有效的。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设计内容必须很好适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开发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求设计内容可以满足学习需要,教师必须保持充沛的教学热情,使学生同样饱含学习热情,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可以自主自觉的进行学习。

(四)教学设计观念化原则

树立化学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学生必须清楚的了解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化学核心意识,奠定了化学学习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包含五个大环节,分别是问题情境、搭脚手架、单独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估。文章根据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以上五个环节入手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化学问题处理技能,实现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1.设问题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支架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因此,授课老师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比如进行一项效果显著的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趣的视频,也可以进行实物展示,或者使用形象的教学语言等。例如:在学习《化学家眼中的世界》,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与该节课程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视频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化学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化学很神奇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身边的什么东西是和化学相关,我们周围还在发生着什么的化学变化,我们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化学反应。因为这些化学切切实实发生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强的亲切感,所以这样的开始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化学虽然神奇但是并不神秘、不可知,让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得到了一定的安抚,为化学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2.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之后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授课老师开始搭建脚手架。这部分主要是以学习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分析探究,构建一个学习框架,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利用支架式模式开展教学实验,进而对乙醇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构建框架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包含实验提纲、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后续的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学生遭遇困难,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推动学生开展进一步探究。例如:经过对化学的初步了解,在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化学物质的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首先分别对氯、溴、碘进行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分组讨论在实验中学生分别看到的现象及所能说明的问题,借此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化合物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因为学生初步接触实验反应,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确保学生保持充沛的热情。

3.自主探究

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采用理性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采用任何方式独立去完成学习要求。在乙醇一课中学生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独立收集乙醇的相关信息,实现对乙醇的相关特点的初步了解。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提出疑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②搭建球棍模型,对微观分子进行模型化处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③学习小组自主组织实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其操作能力、事物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操作、观察、协调能力的提升。④归纳实验结果并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其迁移能力。

4.合作学习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高中化学学习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协作。特别是在组织试验的时候,要求组员之间互帮互助、合理协调、科学分工,积极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也要积极参与,进行实时指导,及时纠正其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增进师生交流,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以《乙醇》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讲出自己知道的乙醇性质和用途,组员之间相互讨论,促进协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球棍模型的组装,同时在课堂上展示,进而推测乙醇的断键部位。最后,学习乙醇化学性质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开展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学生密切沟通交流。清晰掌握乙醇化学性质之后,组织学生探究典型例题。再如:《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课学习完结之后,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集思广益,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标准,审查自己的化学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评价,谁是评价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地方等等都是必须非常清楚。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内部评价、授课教师评价等。同时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机融合,过程性和归纳性评价有机融合。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①学生自主学习情况②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参与程度,沟通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是否能够听取他人建议,在小组中作出多少贡献。③学生是否可以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实施总结性评价,组织课后检测以及试卷考试,通过检测结果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是否有效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检测,通过检测来了解到学生自学情况;也可以采用从旁观察式评价,在学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从旁观察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情况,及时作出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直观的分析学生对某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施行“支架式”教学模式,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能帮助我们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娄进,刘晓敏.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月

[3](美)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月

2.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二

一、范例支架

范例支架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借助范例不仅能够很好地展开对于欣赏作品的认识与剖析, 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作品的阐释。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都是透过对于具体的、典型的作品的赏析来锻炼与提升学生们对于作品的体验与感知, 进而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平与美术素养。在采用范例支架展开欣赏课程的教学时, 范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好的作品的欣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不断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美学体验, 是提升欣赏课教学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是很有意思的一节教学内容, 这节教学内容也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许多问题。许多人对于很多艺术作品在赏析时都不是透过自己的眼睛, 而是从别人的或者说社会的眼光中来获知这件作品的价值。自己的主观思考与认识很大程度弱化与简化了, 这在美术欣赏中是非常不好的。为了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给大家列举了一个很典型的范例。《蒙娜丽莎》是一件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对于这件已经被反复讲述的作品, 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认识。比如说“蒙娜丽莎非常美”, 或者“蒙娜丽莎的微笑很迷人”, 这些表述已经成为这件作品的固定标签, 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认识简单化、概念化了。甚至很多人不是在用眼睛欣赏蒙娜丽莎, 而是用“耳朵”和“嘴巴”在欣赏这幅作品———以一种鹦鹉学舌的方法复述对于作品的评价。但这种态度显然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事实上, 蒙娜丽莎的美是有时代性、典型性的, 而并不是永恒性、普遍性的。大家在听的过程中都非常认同, 许多学生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在自己身上存在。让学生们能够主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是非常可贵的, 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主动去改善, 才能够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更得当。

二、情境支架

情境支架是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另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许多美术作品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因素, 或者是对于人的内心以及人的生活的真实重现。在欣赏这些作品时, 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们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与教学情境, 这往往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作品的体验中来, 对于作品后蕴含的情感与内涵的感知也会更为深刻。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许多不同的模式展开, 教师应当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这样才能够让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更高。

《人间生活》是富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学内容, 为了深化学生对于相关作品的感受, 我会有意识地展开情境教学。首先, 我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 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在学生们欣赏的过程中我会给大家慢慢讲述:随着历史不断发展, 宗教和政治因素不断减弱, 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 即描绘人间生活。这样, 就很自然地将教学情境引入到本次课程的教学主题。随后, 我又给大家看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 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 我会让学生们慢慢展开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三、向导支架

向导支架是支架教学中另一个很典型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尤其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美术欣赏教学中非常注重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 在给予学生们引导点拨的同时才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观的逐渐形成, 才能够深化学生们对于美术乃至艺术的体验。在设置向导时应当逐层深入展开, 要让这些引导方式与引导内容易于被学生们理解与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向导支架更好地指引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 让大家在美术课上有更多思考与体验。

高中美术课本中的第一课就是《什么是美术作品》, 这个话题的探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弄懂三个问题:美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美术作品?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还充分给予学生们引导与点拨。通过向导支架让学生从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入手, 让学生明确“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并且让大家明白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 于是就产生了美术作品。此外我还会跟学生们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 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 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也会让学生们意识到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 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这些向导中不仅给学生们渗透了非常有价值的审美观, 这也是对于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欣赏水平的一种塑造。

四、结语

3.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三

【关键字】支架式教学 高中政治 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随着建构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活力,这也顺应了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形成支架式教学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外界环境的剌激下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注重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者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转变,学生也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变,进而形成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地树立起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以促进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二、注重提高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教师

1计算机水平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指:“据目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的信息的传递方法和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的利用现代各类信息技术的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构建一个新型的、良好的展示平台,尽可能多的调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网上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始课堂教学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成为所学知识和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进而达到优越的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当今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非常大的优越性,具体上讲,可以从以下几各方面进行阐述: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搜集非常丰富网络上的资源,这样可以增加政治课堂上的政治信息量,使学生可以接受到比较多的、与所学课本知识息息相关的信息;将政治学科比较抽象的、难懂的、苦涩的政治知识点利用彩色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就比较的生动和形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化难为易;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兴趣,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身边的现象,然后运用政治课本上的相关的政治观点来理解、分析和解释学生身边的现象,这就可以增强政治课所学知识的说服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观点的可信度。

同时,支架式教学强调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以来就对老师的

计算机和多媒体水平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应该马上树立

起计算机多美技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的观念,主动的加强并逐步提高自身的多媒体和计算机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期组织针对老师进行完善的、定期的计算机培训,使老师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常用的教学软件,从而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老师的计算机水平,达到以比较好的、顺利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奠定坚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这也导致学生出现了比较严重

的厌学情绪,教学的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目标直至考试目标,这也致使学生向单一的方向发展,不少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学生应付各类考试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这些都.

与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老师应该切实改变传统

意义上的教学方法,调整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充分的应用以建构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比较成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逐渐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支架式教师,以实现更好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而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创新和顺利实施。

三、合理的借鉴支架式教学模式,因课制宜

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应该根据所学知识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这些要和教学内容比较适应,应该合理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不是所

有的课本理论知识都是适合用支架式教学的,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课制宜,这也就要求:老师应该从课本和教材开始,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课本教材,并且老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课本教材进行知识点的细化和分解,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材内容都适合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因此,这也就对高中政治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根据课程的内容,合理的、科学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老师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很好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顺利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各类考试的成绩,即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明确的要求要全面关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支架式教学的评价应当注重全面性,也就是说评价课堂的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涉及课本知识、自身觉悟、实践能力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的从课本知识目标出发,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应该作出比较适当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考试评价、道德评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春.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课程教研.2010.09. 46.

[2]刘海山.高中政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宄.2012.03.下旬刊.128.

4.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四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为学生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从而不停地把学生的能力从已有发展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在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看,教师满堂讲“炒冷饭”,学生题海训练,往往让课堂陷入了学生苦、教师累、负担重、低效率的局面。笔者以一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为例,介绍了支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以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支架式学习;小学数学复习课支架式学习理论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①简而言之,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利用支架式理论,推进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该案例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是从教多年

经验丰富的一名优秀教师。

2.1 确定最近发展区

通过前测学生已经认识了这六种平面图形,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特性,也会计算

能够计算六种图形的面积。该课的复习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应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图,进一步体会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是学生掌握了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就在回忆再现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在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一些比较综合性的数学问题。

2.2 支架搭建――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背景支架。

本节课教师提供的支架为:支架第一层:根据提纲要求学生自学(让学生围绕5个问题独立探索、整理知识、沿着支架逐步攀升);支架第二层:小组合作,建构网络,内化知识(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最终完成对知识系统整理);练习(撤去支架)

2.3 支架式学习展开

教师根据搭建的支架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具体学习过程如下:

2.3.1 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学校操场平面图,师:要想知道操场有多大就是求什么?生:想知道操场有多大就是求操场的面积。教师课件演示并引入课题:要想计算操场的面积,今天我们首先来复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支架第一层:依照自学提示,独立探索,自主梳理。

2.3.2 个人自学

自学提示:

(1)你是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结合具体的图形说一说。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

(3)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些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你能根据推导过程进行整理吗?

(4)通过整理,你有什么体会?

【在该支架学习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复习,借助支架独立探索,唤起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学生积极建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支架第二层:小组合作,构建网络,内化知识。

(1)集中呈现面积计算公式

1)师: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出示这六个基本图形。

2)师:你会用字母公式表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小组合作,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1)哪个小组愿意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任选其余五个图形说一说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随机课件演示。

(3)构建网络,内化知识。

师:所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都讲完了,有没有发现这些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师:那么你能不能依据你的网络图,用学具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呢?

两个同学上黑板利用学具构建网络图,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几位同学的的网络图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把新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或:都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

当然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或者说,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叫做转化。(呈现最终的网络图如下:)

【在第二层支架中,教师更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出出网络图,沟通平面图形面积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顺利地跨越了“最近发展区”,从“实际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复习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的成就感,感受复习的快乐。】

支架第三层:回归生活,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础练习巩固知识

(1)我当小判官。

①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

②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为20平方分米。()

③一个圆直径4厘米,面积就是12.56平方厘米。()

2.回归生活 解决问题

拍卖会:拍卖下一个梯形,上底是60米,下底是100米,高是30米的一块土地,底价是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地,你认为够不够?

整个过程中,教师利用了教育心理学中“支架式学习”理论的知识,通过搭建“支架”,让学生沿着支架攀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得效率,使复习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5.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五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心幼儿园 陈晋颖 *** [摘要]支架式教学建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借助教学引导幼儿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如何将其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搭建支架,引导阅读;

三、撤去支架,独立认知。

关键词 绘本阅读 支架 支架式教学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因为绘本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幼儿阶段的孩子阅读。它还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绘本故事给予了幼儿一定的自主阅读空间,而且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理解水平与阅读经验,表现出一些自主阅读的倾向。但是幼儿的阅读停留在自己的理解认识上,他们的阅读理解是独创的、零散的,不一定是围绕绘本核心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同时,如果幼儿仅限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没有得到教师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孩子的阅读能力不会得到有效提升。

在大班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看作是搭建脚手架的过程。教师借助于支架式的教学为幼儿的绘本阅读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理解知识内容,并不断地建构新的能力。

何为支架式教学呢?支架,原意是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是建筑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平台或柱子等。教育者将其用来比喻人或物对于儿童学习所具有的支持、引导、协助的作用。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著名心里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儿童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儿童能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

如何将支架式教学灵活地运用到大班绘本阅读中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在绘本阅读之前教师要努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采用简单的提问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拓宽思考角度。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语言刺激。此时的教师是正在力图积极参与到幼儿活动中的教师。调动幼儿的兴趣,发动友好的交谈,创造积极、互动的交流氛围正是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

以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虫的梦》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先播放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将幼儿先带进一种音乐的意境中,再引导幼儿述说听完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说:“音乐很动听。”有的说:“音乐让她很陶醉,就像在梦里一般!”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向往,在幼儿的回答中引出这么美的音乐是蟋蟀在开音乐会呢!

教师通过借助音乐意境的渲染,给幼儿首先创设了一个唯美的阅读氛围,也为接下去的小青虫因为自卑而不敢在人前听音乐作了一个对比衬托。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刺激的帮助,启发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借助于教师语言的参与,将知识内化,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的结构,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借助情境支架,帮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有效学习。在学前教育领域,情境具有突出的教育价值。学前儿童主要是在情境之中学习与发展,主要是与情境相互作用而发展。离开情境,学前儿童不能学习,也不能发展。可以说,这是为老师确定支架点做情感互动与思想互动的铺垫。

二、搭建支架,引导阅读

教师适时的语言、行为支架,引导幼儿在解惑的同时有效学习。在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儿童“跳”一下就能够“摘到果子”,以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在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虫的梦》中,教师采用了对比设疑,通过三个关键词展开提问:

1、躲——为什么其他小动物都围着蟋蟀听音乐,而小青虫却要躲起来听呢?孩子在读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蟋蟀因为自己的音乐美而觉得很神气,由此赶走了小青虫;小青虫因为长的丑而觉得很卑微由此躲了起来。

2、藏—— 小青虫为什么要结茧?幼儿可以发现从躲到藏,藏字更为隐蔽,就不会被蟋蟀发现再赶走它了!

3、飞——这次小青虫是怎么听音乐的,为什么不躲不藏了?观察图片后幼儿看到了是小青虫蜕变后翩翩起舞的美丽的蝴蝶。

此时的教师是正在支架幼儿学习的教师。通过看图阅读这一步骤,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当前阅读的水平。强调在看图猜测时候教师要少提示,给幼儿充分表现、表达自己水平的空间。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倾听幼儿的讲述,从而初步确定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接着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确定支架点,也即幼儿具体需要提高、支持、引导的地方。在支架点确定之后,教师则可以运用适当方法来支架幼儿的阅读。运用了支架式教学的阅读是帮助幼儿从被动“听故事”逐渐发展到主动“讲故事”,帮助幼儿从依赖、伴随阅读过渡到独立、自主阅读的最佳开展方式。

有的时候,当教师发现幼儿遭遇挫折而难以继续活动时,常常是简单告知解决的方法或指责孩子未能注意和理解自己的有关讲解,漠视这个处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而贻误了最佳教育契机。而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握时机,提供恰当适宜的语言、行为支架,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打开通向最近发展区的“门户”,引导幼儿在合作互动中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在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虫的梦》中,教师发现书中的心情线是一条隐线,幼儿很难通过观察图片来了解,在挖掘心情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所以教师采用了分小组讨论的策略,调动幼儿的换位思考,植入情境,引发情感迁移。从而感悟了蟋蟀从瞧不起到羡慕,小青虫由自卑到自信的心情蜕变过程。

在此,教师给幼儿搭建了一个交互式支架,让幼儿通过与别人交谈,通过观点的交流和协商,通过知识的共享,通过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讨论,引起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培养了幼儿独立自主的探索意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尽管幼儿可能有不同的能力和背景经验,通过交互作用,技能水平高的同伴能提供高水平思维的示范,帮助同伴理解背景材料,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共同达到个体单独所不能达到的水平。

三、撤去支架,独立认知

问题在教师的提问下产生,教师的提问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的问题就像一个支架,引导孩子们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经验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动,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与此同时,随着幼儿自身能力的增长,教师又要逐渐淡出支架,直至撤出支架。让孩子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幼儿从依赖阅读,从老师伴随阅读最终走向独立阅读,支架式教学的目的恰恰也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移给幼儿自己。因此,这时的教师就会逐步退出阅读活动,一旦幼儿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师便可逐渐撤去支架,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虫的梦》中,结束环节老师请幼儿完整地看了一遍图书。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结合音乐进行表演,表演小青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一方面通过表演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小青虫蜕变蝴蝶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种意境美,给活动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每一次阅读后,教师都可提供时间和条件让幼儿自由选择表达表现的“语言”,让幼儿将阅读中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制作头饰结伴扮演角色在“小舞台”中表演。让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有表情地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此时的教师是正在撤退支架的教师。正是由于前一环节中,教师和幼儿针对故事内容及语言,不断地进行提问、讨论和协商,由于教师的示范和协助作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支架,帮助他们参与阅读并理解内容,因此,幼儿对故事语言和情节越来越熟悉,他们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也越来越高。

叶圣陶曾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孩子的有效学习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也只有正确地选择了搭建和撤出支架的时机,同时灵活地运用各种支架辅助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潜在性,让孩子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自主阅读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有教师适当介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过程。教师的教是支持、协助、引导,幼儿的学则是他们在教 师的支持、协助、引导下不断建构自身。而提供支架的过程就包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就是这样一个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合作建构的过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体现为从幼儿的现有水平出发,在准确设置教学难点的同时,教师适时、适当、适量地给予支持与帮助,不断地为其搭建各种学习支架,为幼儿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也是为发展幼儿的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他们的理解逐步深入,从而引导幼儿的认知发展不断从实际水平提升到潜在水平,最终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6.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六

摘 要:佛山市禅西大道塱沙大桥跨铁路桥梁墩高为9.0-15.0m,上部结构为连续箱梁,采用落地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对碗扣式支架系统进行了整体全面的稳定性分析,本文对碗扣式支架搭设及施工进行了介绍和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碗扣式支架 施工安全 施工质量 稳定性

一、工程概况

禅西大道属于325国道改线工程,其中塱沙大桥跨铁路桥梁主线上跨佛山机场专用线和广茂铁路正线,处于佛山市罗村镇,本工程地貌属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属经济发达、交通繁忙地段。桥址范围内未发现断裂、岩溶、土洞、滑坡、崩塌或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膨胀土等特殊岩土。本桥由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代建,分左右两幅,共计3孔左幅跨度形式为30+32+25,3孔右幅跨度形式为27+35+2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设计为单箱四室各室截面相同,单孔最重梁体砼量385m3,重1001.79T。

本工程地势平坦、地基稳定、桥墩高度9~15m,根据场地处的地质条件及桥型结构,选择以安全、适用、经济为施工原则,优先采用落地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施工。箱梁支架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更涉及铁路的运输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该支架进行严格的受力验算。

二、碗扣式支架工法优点

1.装拆灵活,操作方便,提高工效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工期从而节约了工程成本;

2.结构合理,使用安全,附件不易丢失,管理和运输方便,损耗极少,反复利用率极高;

3.构建设计模数制,使用功能多,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于脚手架、支撑架、等其他搭建用途;

三、适用条件

适用于地面条件平整、地质条件稳定的现浇混凝土箱梁及其它现浇桥梁和框架等跨越结构的施工。

四、工艺及流程

(一)工艺原理

选用碗扣式支架,以600规格为主支撑,配合其它300规格和其它结构件组成整体支撑体系。在局部受力较大、较集中的范围内采用局部加密,如减小步距、增加斜撑杆件以保证受力均匀。支架顶部采用可调顶铁,调节顶部标高,使顶部处于控制标高,保证支架整体的安装精度。在局部横杆与立杆间拉有斜杆和水平拉杆,加强架体的稳定性。支架与地面接触采用铺设大板的方式,使架体坐落在大板上,最大受力面积,减少受力后的沉降量。

(二)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测量放样→铺设大板→检验支架合格证→立竖杆→安装纵、横向横杆→设置剪刀撑→安装上托→铺设纵向方钢→铺设横向方木→铺设大板→安装模板→支架预压→卸载→调整支架高度

五、施工中的要点控制

表1 碗扣式支架控制项目要点:

施工中重点检查项目内容及相关要求 基 础地基承载力情况(动力触探)回填土基础要求每层压实,检测承载力≥150KPa 地基压实面宽度≥桥面宽度

排水设施四周要设立排水沟,防止基础积水。

混凝土垫层长:满铺,宽:等于桥面宽度,厚:填方区域≥0.15m,挖方区域≥0.15m,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平整度采用两米水平尺测量≤3mm。支架搭设垫木质量方木,厚度≥5cm,长度不小于三跨,未腐蚀,与地面接触密实。

架体及顶托架体无悬空,可调顶托座插入立杆内的长度≥300mm。立 柱横排、纵排间距为0.6m;水平层距:墩高≥10m,层距0.6m,<10m层距1.2m。

碗扣及接头碗扣扣紧,无松动,接头必须锁紧。

扫地杆、上水平连接杆扫地杆离地面高度≤200mm,上水平连接杆至顶托上端距离≤0.7m。

水平剪刀撑支架高度大于6m时,顶端、底部以及中间竖向每隔3.6m设置层水平剪刀撑,角度按45度控制。

纵、横向剪刀撑横向每5排设一道,纵向不少于4道,剪刀撑首尾相连,斜杆与立柱相接触处都用扣件扣接,靠近墩台两侧各加设一道横向剪刀撑,顺桥向支架用钢管撑在两端墩台上,上下设两道。支架垂直度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支架宽度满足箱梁桥面宽度,在翼板外加设一榀支架。支架搭设支架高度高度不大于20m;若大于20m,不建议采用碗口支架施工。

六、支架的受力验算分析

(一)支架相关特性

佛山市禅西大道塱沙大桥跨铁路桥梁,考虑地质及施工安全、质量、工期及就地取材原则,上部箱梁施工采用落地式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工法。塱沙大桥跨铁路段箱梁跨度为三跨,为减轻支架受力荷载,减少支架的不均匀沉降,箱梁模板均采用木模施工,箱梁施工完毕木模可继续用作以后的附属施工中,既保证箱梁施工质量,同时减少材料消耗成本。现以最大跨度(35m跨)的箱梁为例,按支架高度15m进行支架应力及稳定性检算。

碗扣支架钢管为φ

48、t=3.5mm,材质为A3钢,轴向容许应力[σ0]=170 MPa。截面特性及承载性能详细数据见下表(表

2、表3)。表2 碗扣支架钢管截面特性: 外径 d(mm)壁厚 t(mm)截面积 A(mm2)惯性矩 I(mm4)抵抗矩 W(mm3)回转半径 i(mm)每米 自重(N)483.54.89*1021.219*1055.08*10315.7838.4表3 碗扣支架钢管立杆、横杆承载性能:

杆横

杆步距(m)允许载荷

(KN)横杆长度(m)允许集中荷载(KN))允许均布荷载(KN)0.6400.94.5121.2301.23.571.8251.52.54.52.4201.82.03.0

(二)荷载计算分析

本箱梁截面尺寸设计为两端腹板变截面加厚,中部段腹板变截面减小,故端部支架受力最大,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考虑最不利受力点进行分析,因此取箱梁端部为受力点进行计算最为合理。

纵横分配梁由于支点位置均位于支架立杆中心,主要起传递荷载及均衡应力分布的作用,可视为立杆顶部方木抗压承力,不考需考虑方木的抗弯和挠度。

1.碗扣式支架钢管自重,可按表2查取。

2.按照最不利工况,将翼缘板部分的混凝土重量折算到底板上。箱梁底板支架按均布荷载计算,钢筋砼容重按25.5KN/m3计算,则:

每平方米钢筋砼自重荷载为(查看设计图尺寸):385÷35÷12.75×25.5=22KN/m2

3.模板及方木、顶托等上部自重每平方重量为2.0 KN/m2; 4.施工荷载取2.1 KN/m2(查施工计算手册资料,施工荷载一般取值为1.6~2.1 KN/m2,含人员行走及机具运输或堆放以及振捣时所产生的荷载)

5.支架自重(含扣件)取2.0 KN/m2 6.按照地区取值风荷载,本地沿海地区取值0.5 KN/m2

荷载组合则为:q =22+2.0+2.1+2.0+0.5=28.6KN/m2

碗扣立杆分布为0.6 cm×0.6cm,则:

单根立杆(方木局部)受力为:N=0.6×0.6×28.6=10.3 KN

方木的受力面积:0.1m×0.1m,则

方木承压:A=100cm×100cm=10000mm2

木方的容许承压值[fc]取12

σ

=P/A=10300N/10000mm2=1.03MPa

<[fc]/1.3=12/1.3=9.2MPa

杆件应力安全系数:[N]/N=30 KN/10.3=2.91>1.3(规范要求安全系数)

经以上计算,立杆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8.支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为h+2a=1.8m。

长细比λ=L/i=1800/15.78=114

查表得φ=0.473,则:

[N]= φA[σ]=0.473×489×170=39.3KN

N`=(N+15)×0.0384=20.9KN

[N] / N` =1.88>1.5(规范要求安全系数)

经以上计算,立杆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9.地基承载力检算

荷载按支架高度H=15.0m计算

箱梁底板及翼缘板支架纵横向间距均为60cm,故:

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Nmax=20.9KN×1.1=23KN

地基上横桥向(立杆底座下)铺通长方木(平铺),方木按10cm*10cm考虑

(1)卧木承压检算:

A=100cm×100cm=10000mm2

σ

=P/A=10300N/10000mm2=1.03MPa

<[fc]/1.3=12/1.3=9.2MPa(2)混凝土顶面检算:

A=600mm×100mm=60000mm2

σ=P/A=10300/60000=0.172MPa=172KPa,远小于C15混凝土抗压强度允许值满足要求。

(3)混凝土底面检算:应力扩散角θ=45°

A=600mm×500mm=300000mm2

P=10300+0.50×0.6×0.2×25000=11800N

σ=P/A=11800/300000=0.04MPa=40KPa

经地基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均可达到100KPa以上。可满足支架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三)使用效果

整个施工过程中支架稳固,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所浇的砼外观质量完好,实体检测其质量符合要求。

七、结束语 http:/// http:/// http:/// 佛山市禅西大道跨铁路桥梁采用碗扣式支架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不仅保证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安全,而且通过预压支架,精确的掌握了碗扣式支架的预压沉降值,使塱沙大桥跨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及箱梁线型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广泛好评。采用碗扣式支架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更是体现了“装拆灵活,操作方便,结构合理,使用安全”等特点,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参 考 文 献

7.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七

“支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 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 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 是通过支架 (教师的帮助) 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 最后撤去支架。在实施“支架式教学”时, 可以是先由教师将学习者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然后由教师为学习者确立目标, 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 让学习者进行探索尝试。这种目标可能是开放的, 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 他可以给以启发引导, 可以做演示, 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 也可以给学习者以反馈等, 但要逐渐增加学习者自己对问题探索的成分。最后, 教师要逐步地让学习者自己去探索, 由他们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 选择自己的方法, 这时, 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

二.基于网络的支架式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网络为学习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方式, 它相对宽松、资源丰富、灵活性强, 更适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同时也为支架式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基于网络的支架的目的也是要起到像教师一样的作用, 只不过环境发生了变化, 即由传统课堂学习环境转变到网络学习环境。简单的说, 基于网络的“支架”就是主要在网络环境中创设情境, 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实现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帮助, 即教师通过网络将知识、学习任务等呈现给学习者, 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教师及其他有能力的人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也主要以网络形式展现;学习者使用网络环境下提供的一些技术工具来实现与教师的交互对话, 表达自己对当前学习内容的理解。在网络环境下“支架”被整合到网络学习环境中时, 它的交互层面及一些支架形式会得到扩展。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 创设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更容易地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 通过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课堂诸多问题的探究当中, 使本是突兀的问题变得平滑, 使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时, 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来自死海真实写照的图片:人们悠闲自在地躺在水面上看书、看报, 欣赏了这些图片, 学生们都感到惊讶:水上看书?不可能吧?究竟是什么地方能有如此神奇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由情境引出探讨的问题,

2. 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或明确了探讨的问题之后, 教师可在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组织学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学库。例如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 关于“阿长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 读了原文之后, 学生都会略知一二, 诸如善良、关心孩子等, 但阿长的“没文化”、“粗俗”的原因何在, 学生一般不甚了解。笔者便让学生到网上查询, 很多学生都找到了与《阿长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从对阿长的介绍里了解了有着“不幸”身世的阿长, 从而认识了鲁迅笔下的阿长。

在探究同时, 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 小组的分工合作式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合作, 培养了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与人之间交往协作的能力。

3.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1) 自主学习能力; (2)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3)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结束语

网络信息技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它的精彩之处远不仅如此, 笔者于此仅是抛砖引玉, 而未能一一细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我们的语文教学定能谱写一首首绚丽动人的诗篇。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技能, 而网络给了支架式教学更大的发挥空间,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支架式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步:创设情境, 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 效果评价。

关键词:网络,支架式教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①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 .

8.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八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分类号】G633.8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化学应当将教学的重点由传输化学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上来。因此将支架式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

支架,原本是建筑行业的专业用语,即为我们常见的脚手架,一般用于房屋建造时的暂时性支撑,当房屋建造完成之后就会撤除。根据在建筑上的理解,伍德将支架这一词语用来描述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而普利斯里等学者将支架看作为在学生有学习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当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时撤除帮助。这样的学习原理经过不断的完善发展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支架式教学法。

有关支架式教学法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定义是从欧洲的远距离教育发展起来的。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理论框架,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将复杂的学习过程分成不同别的阶段,一步一步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支架式教学法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置情境、建立支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1、情景设置

教师将支架式教学法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首先需要进行情景设置。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根据高中化学的特点设置合理的情景模式,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融入到化学学习课堂上。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情景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功感,培养浓厚的求知欲望。另外,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始终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减少化学教学的枯燥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设置合理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组织操作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再次,引入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融入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2、建立支架

将支架式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第二个步骤就是建立支架,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情景问题进行探索的关键。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明确问题情景探索的方向;其次,教师应当就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体系构建;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变化而逐渐减少帮助。以学习不同化学性质的材料为例,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基本上是围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所以当学习到高分子材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帮助学生区别不同材料。如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区别羊毛制品与化纤制品,往往会采用火烧的方式,根据燃烧的现象和产物来得出具体的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大量的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是支架式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就可以撤除对学生的帮助,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化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化学学习的技巧。

4、合作学习

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另一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探索之后,学生之间应当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交换不同的探索方式、思考方式,并充分吸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在探索以及思考上的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更深程度的理解化学知识。一般而言,在进行操作性的实验上,如进行铁和盐酸的反应实验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铁和盐酸在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颜色、气味以及状态变化,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交由教师指导。

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时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运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效果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手段,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

结语

支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将之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将之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品艾; 楊艳杰; 张玲.支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 2013(10)

9.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九

一、经过近几年不断的发展, 我市经济建设与人们生活环境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工农业基础雄厚,商业繁荣兴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中型城市,随着城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条件下,农民日益关心环境和资源,重视自身健康和整体卫生水平。厕所卫生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村传统厕所,无论是水冲厕所还是旱厕都存在很多弊病,既浪费水资源,又污染环境,既传播疾病,同时粪便的收集,运输处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不让生存环境受到污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在实施农村改厕项目中,推荐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

二、粪尿分集式厕所是把粪尿分别进行收集和处理的, 其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理上粪和尿就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 各有不同的排泄口

(2)正常人尿没有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包括肠道寄生虫主要存在于粪便中

(3)人的排泄物中所含的养份以氮、磷、钾为主

基于以上依据, 粪尿分集式厕所把粪和尿分开收集, 把数量较多、富含养份且基本无害的尿直接利用把数量较少、危害性较大的粪便单独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后的粪便作为优良的土壤改良剂

用于农业生产, 实现生态上的循环。

三、改建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能缓解当地生态卫生现状,实现粪便无害化处臵,防止人类排泄物造成的污染与疾病。

在农村地区人粪尿与畜禽粪便造成的立体污染日趋严重,长期以来形成面源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

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的建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对预防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农民、尤其是儿童与妇女的身体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卫生厕所类型少、技术水平低、资金匮乏,制约我国农村改厕工作的快速发展,应该发展科学合理、造价低廉、易于推广、群众易于接受的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技术。

三、粪尿分集式厕所,其目的则是把粪和尿分开收集和处理,把数量较多、富含养份且基本无害的尿直接收集利用,把数量较少,危险性较大的粪便单独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粪便依然做为优良的土壤改良剂用于农业或绿化。

粪尿分集式厕所其优点在于:

1、可以节约水资源,基本不用水冲,排尿部分仅需少量水,每次约100—200毫升即可,这点对缺水地区尤为可贵;

2、能有效地切断肠道传染病及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采用脱水的办法从源头杀灭致病微生物从理论上更具科学性;

3、把粪尿当做资源而不是废弃物进行处理并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生态上的平衡;

4、由于不需水冲,故既不会污染地表水,也不会污染地下水。生态卫生厕所把粪便中的养份循环利用,不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排泄物也许微不足道,但一个县城所有的农户,经排泄物出来的氮以纯氮计就达5500000公斤之巨。而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仅为14%,水体受家庭生活污水污染之重可想而知。粪尿分集式厕所切断了冲厕水的污染后,其余的家庭生活废水可直接用于灌溉,应用于小城镇就有可能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同时减少40%化肥的使用量,产生多重的环保效应,对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

5、由于不用水冲,同时尿也不进入粪坑,大大减少了粪坑容积,与水冲式厕所相比,每人每年排泄物容积由15000升降至仅50升,家庭户厕只需0.3立方米即可满足5口人的需要。粪坑建于地上,不需挖坑,不需进行防渗处理,大大降低厕所造价,也不会发生误入粪坑事故的危险。

6、易于建在户内,且多能利用原有房屋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造价,厕所无蝇无臭,方便使用和维护,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尤其是从根本上降低蚊、蝇密度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7、目前城郊集镇普遍采用的水冲厕系统每人每年耗用洁净水15000升,冲厕水占家庭生活用水的1/4—1/3,这部分水与其余受污染并不严重的家庭废水混合,加大了污水量,农村改厕的好处:

1、肠道病毒、致病菌、肠道寄生虫卵是与粪一起从肠道排出体外的;

2、粪脱水干燥不利于致病微生物、蚊、蝇、蛆的繁殖生存;粪、尿不混合,仅无害化处理粪,减量90%;就地处理有效的防止了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3、覆盖粪便,阻断硫醇、硫化氢等恶臭物质向空气扩散;尿密闭、避光贮存,延缓尿素分解。

4、尿含氮磷钾高于粪而易于植物吸收,施用有机肥利于生态农业;

5、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改变了“水冲厕所是卫生设施唯一发展方向”的认识;克服了人们厌恶粪便利用与清理操作的障碍,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四、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建造时易于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效果突出,每家农户只用几百元就能建成,厕所无臭味、夏天无蝇蛆,生态卫生,符合国家卫生环保部门技术要求,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实施。

10.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十

抛锚式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或实例式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中通过听对知识进行间接了解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学生走进教学实际环境中去体验和感受问题。就像轮船抛锚的过程一样,在实际环境中确定某一问题,以此问题为锚的固定点。对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境进行联系得以解决问题,该模式强调以技术学作为学习的基础。

2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为了证实抛锚式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教育作用,我们对传统教育课堂与抛锚式教育课堂进行实验对比。在学校中选取班级人数以及地理学习成绩实力相当的两个班级,分别进行试验。对进行传统教育的班级标号为1班,对抛锚式教育的班级标号为2班,进行比较[2]。在实验进行前为确保试验的成功性,要确保所讲授内容相一致,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保密工作。确定试验日期为一个月,并进行试卷考评。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所起的教学作用明显高于一般教学,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具有促进作用。

3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与评价

3.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3.1.1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通常情况下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要求。而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挑战。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已经发展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了。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与老师或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对有争议的知识点可以提出看法和观点。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

3.1.2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发展: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用,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抛锚式教学倡导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以主角姿态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并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可以将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具象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设立使学生学习环境与其自身生活联系密切,能够迅速使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包括地理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方面。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地理情操。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过程中会激发起它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3.2抛锚式教学的应用评价

3.2.1学习内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对学生地理思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巨大作用。地理学科具有对空间和时间感要强的要求;高中地理还是一门集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高中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环境的讲解还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极高,为学生吸收地理知识带来了难题。但是,抛锚式教学会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带入,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使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简单易懂。

3.2.2教师角色:抛锚式教学的运用对教师有着新的要求。教师不在是教学中的讲授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对教学进行情景设置上教师应选择性的进行抛锚式教学,不可对所有地理知识一概而论。要对教学的理论限制、条件限制清楚地认识,从而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否则会适得其反[4]。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加以引导对学生学习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并给予适当的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总结及自我学习方法评价及改正。

11.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十一

一、分析课程,搭建支架

如何找到最佳切入点是教师进行支架式教学的必修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不仅要准备好教材,对支架进行挑选,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储备.对于教师来说,要多问自己几个是否了解.即是否了解什么是探究学习的知识基础,是否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的掌握情况,是否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途径以及是否了解不同基础的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同时,支架的搭建还要统筹整个课程,进行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渗透.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这节课.首先,分析这节课的课程,这四种特殊的四边形之间存在着各种互相联系,矩形、菱形各自属于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则同时属于以上三种特殊四边形.所以,首先我们可以搭建起一个支架.第一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四种四边形;第二步,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第三步,对矩形与菱形做讲解;第四步,对正方形进行讲解.而在这四步中,第一步需要情境式教学的方式,第三步需要对比性的讲解,并逐步开展支架式教学中的独立探索与协作学习方面的融入,第四步则是支架式教学的重点所在,引导与讨论多在第四步里用到.建好了基本的支架,才是进一步的深入教学,它直接影响着支架式教学最终的实施与效果.

二、引导教学,独立探索

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独立探索主要是确定与给予学生与概念有关的各种元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将各种元素进行重要性的排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和推动作用.首先在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形成和谐民主的自主探索舞台;其次,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创造,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在问题产生时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最后,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教师不能随意做判断,即使这些思维模式并不合理,也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而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从而保护好学生参与独立探索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独立探索.在课前可以先画一个正方形,给出它的相关数据,然后问大家:我画的这个图形,它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还是菱形?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抛出问题.比如在讲到正方形与菱形和矩形的关系之后,让大家思考:正方形的对角线会具有什么特点?而在课堂知识点讲完之后,更是可以抛出更多的问题.比如一个图形,对角线垂直,四条边相等,它是正方形吗?一个四边形,有两个直角,对角线垂直,它会是特殊四边形吗?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依次连线构成的四边形会是什么图形?得知一个图形是矩形,还需要证明什么才能确定它是正方形……在抛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不要过于干涉,让他们尽可能地去独立探索,只有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加以引导.这个引导要注意点到为止,让学生打开思路即可.过多的引导同样不利于独立探索的效果与意义.独立探索是支架式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支架式教学核心内容的一个环节,教师也要将它当成重点来实施.

三、小组协商,总结讨论

协作学习就是通过小组的协商和讨论,以共享集体智慧结晶为依托,最终让小组成员对所学概念得到全面、正确的理解.对于教学的难点,协作学习是一项不错的方式,通过学习小组对教师的提问进行讨论,集思广益,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从而让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充分.

比如这节课的最后,教师以小组协商的模式,来总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各种性质,并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延伸出来一些其他的定律.为什么这里不是讲究独立探索而是要采用小组协商与讨论的模式呢?主要是因为,对于性质的总结与延伸,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考虑,全面性的探索,而学生很难将一个刚学习过的知识全面地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借助于小组的力量,大家群策群力,一个人想到一点,大家研究论证得出其是正确的.同时就能给其他学生以动力继续研究,而且小组讨论的模式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从而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最终,这些小组之间的讨论成果以统计总结的模式呈现,各小组的探索与讨论成果再综合在一起,互相补充,完成这一系列性知识的系统性概括.这样,学生不仅从中掌握知识,并且还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探索的成就感,这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支架式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可行性论文 篇十二

一、构建支架, 引进写作情境

高中英语支架式写作教学中, 第一步,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情等, 为其构建适合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攀登支架, 循序渐进的提升自身写作质量。第二步, 支架构建完后, 教师应创设相关话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以“Friendship”这一教学内容为例, 教师可以延伸话题以“Growing pains”为学生创建相关的写作框架。首先, 教师应深入教材, 然后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下载相关的辅助素材。在素材选取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取与“Growing pains”主题相近的文章, 文章中最好可以涉及学生即将要接触词汇、句子与语法知识等内容,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习, 以此加深学生对“Growing pains”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Growing pains”相关的话题情境, 如:“Li Lei was upset because his best friend began to smoke.He did not know how to refuse it when offered cigarettes.He didn't know how to keep friendship going without smoking.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to Li lei”通过这样的话题将“Friendship”与“Growing pains”相串联,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讨论兴趣。

二、独立探索, 促进自我提升

独立探索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在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独立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内化所学知识、构建英语概念, 为之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刺激学生主动思考。

以高中英语“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教学内容为例, 教师在讲完这课内容后可以以“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为话题为写作内容,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使其独立探索并建立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报刊中了解当前我国环境现状, 针对探索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同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写作中可能用得到的词汇、句子记录下来, 规划化作文的开头、结尾, 注意文章中间应如何行文, 然后写作作文大纲。在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了解学生的想法、浏览学生的作文大纲,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形式发掘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三、合作学习, 提升写作效率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合作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提升写作课堂的趣味,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 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因此, 在支架式写作教学中, 学生在完成写作大纲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共同讨论。

首先, 教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分组的过程中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从而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然后, 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对独立探索阶段完成作文初稿进行分享与讨论, 小组其它成员对学生作文的中错误积极指出, 并提出相关修改建议。组员提出建议后学生根据自己作文情境进行思考与分析, 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调整完成写作任务。在小组合作中, 通过讨论、交流与辩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同时有助于让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

四、总结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将支架理论合理运用, 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提升写作的质量。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摘要:支架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 将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后, 引导学生逐渐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使学生在支架探讨与摸索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写作,应用初探

参考文献

[1]沈丽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4, 01:142-143.

[2]卓张众.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4:237-239.

上一篇:给自己一个目标作文600字下一篇:各城市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