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2024-06-17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共8篇)

1.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篇一

安全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即所谓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只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就会有相应的企业安全文化存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落到实处,有必要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

要想真正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并不断将其推动和发展,就不能仅停留在对安全文化理念的空洞宣教上,也不能仅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因此,开展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状况分析和评价,是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到企业的人、物、环境的各个方面,与全企业的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人文内容密切相关,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水平是很困难的。

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

为了对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进行评价,首先应该确定评价的因素集合,然后给出各因素的评价等级,再对照企业的现状,给出企业安全文化当前所处的状态或发展阶段。

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从哪些方面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每一个衡量的方面可看成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应该代表安全文化的一个特征。目前,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的因素,究竟应该有哪些,还没有定论。国外的一些文献提出过2 到19个不等的因素。如亚洲地区核安全文化项目研讨会提出衡量安全文化的因素有6个。韦格曼等人在分析了大量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安全文化至少有5个评价因素,即组织的承诺、管理参与、员工授权、奖惩系统和报告系统。下面分别介绍这5个因素的含义。1.安全文化中的组织承诺

就是企业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对安全所表明的态度。组织高层领导对安全的承诺不应该口是心非,而是组织高层领导将安全视作组织的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因此,这种承诺也能反映出高层管理者始终积极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标前进的态度,以及有效激发全体员工持续改善安全的能力。只有高层管理者做出安全承诺,才会提供足够的资源并支持安全活动的开展和实施。2.安全文化中的管理参与

是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亲自积极参与组织内部的关键性安全活动。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通过每时每刻参加安全的运作,与一般员工交流注重安全的理念,表明自己对安全重视的态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文化中的员工授权

是指组织有一个“良好的”授权予员工的安全文化,并且确信员工十分明确自己在改进安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授权就是将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以下级员工的个人行为、观念或态度表现出来。在组织内部,失误可以发生在任何层次的管理者身上,然而,第一线员工常常是防止这些失误的最后屏障,从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授权的文化可以带来员工不断增加的改变现状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可能超出了个人职责的要求,但是为了确保组织的安全而主动承担责任。根据安全文化的含义,员工授权意味着员工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为自己的组织的安全绩效感到骄傲。4.安全文化中的奖惩系统

就是指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一个组织的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部所建立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个准则之下,安全和不安全行为均被评价,并且按照评价结果给予公平一致的奖励或惩罚。因此,一个组织用于强化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的奖惩系统,可以反映出该组织安全文化的情况。但是,一个组织的奖惩系统并不等同于安全文化或安全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说,奖惩系统是否被正式文件化、奖惩政策是否稳定、是否传达到全体员工和被全体员工所理解等才更属于文化的范畴。5.安全文化的报告系统

是指组织内部所建立的、能够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报考的系统。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安全文化要建立在 “报告文化”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报告系统是安全文化的中流砥柱。一个组织在工伤事故发生之前,就能积极有效地通过意外事件和险肇事故取得经验并改正自己的运作,这对于提高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报告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报告,可导致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需注意的是,员工不能因为反映问题而遭受报复或其他负面作用;另外要有一个反馈系统告诉员工他们的建议或关注的问题已经被处理,同时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去做以帮助其自己解决问题。总之,一个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正式的报告系统,并且该系统被员工积极地使用,同时向员工反馈必要的信息。

2 6.安全文化中的培训教育

除了上述韦格曼等人所提出的5种评价因素外,实际上还应该有一个评价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就是培训教育。安全文化所指的培训教育,既包括培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安全培训教育在企业重视的程度、参与的主动性和广泛性以及员工在工作中通过传帮带自觉传递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状况等。编辑本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 一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

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员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 二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

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车间、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公司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公司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厂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公司级、厂级、整改项目进行归口及时整改。各分厂也相应成立安全检查鉴定组织机构,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车间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分厂级、车间级整改项目,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车间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对管辖的装置(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次,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分厂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鉴定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3  三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近几年来,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行为源于认识,预防胜于处罚,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等安全观,树立“不作没有把握的事”的安全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 四是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

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当然要靠经营上的高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对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百日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企业”等一系列活动,都要与实际相结合,其活动最根本的落脚点都要放在基层车间和班组,只有基层认真的按照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的开展,不走过场才会收到实效,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

 五是要坚持树立大安全观

企业发生事故,绝大部分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们建立安全新观念。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是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该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利用“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有,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的错误观念一日不除,正确

4 的安全理念就树立不起来,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们应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建立大安全观,通过宣传教育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上级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经公司党政班子研究,特制订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管理明细化为主线,通过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常态监管与自觉遵章相结合、客观激励与主观约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打造“两型三化”矿井(本质安全型、安全高效型,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公司安全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炼,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培训教育、装备投入、技术革新等各项

5 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工作原则

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要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在开展创建活动过程中需遵循五项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文化建设要正确把握人的本性特征,遵循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推行人情化、人性化理念,做到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爱护职工,最大限度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履行安全职责、排查安全隐患、维护安全大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讲安全、全员保安全的良性局面。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千方百计搞好预防工作。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促使每个员工都能积极主动、坚决果断地排查安全隐患、抵制三违行为,从而把隐患和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3、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公司从上到下、方方面面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迅速推开、持续推进、取得实效。要建立党委、董事会统一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基层单位全面实施、职能部室协调配合、全体职工广泛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4、坚持管教结合的原则。安全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都是职工群众这一主体,必须按照人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既要通过监督检查、激励制约手段,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又要通过灌输、引导、警示等手段,做好思想教育 6 工作。倡导安全文化理念,就是要管理、教育双管齐下,坚决克服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等简单粗放的工作模式,形成依法科学管理、以德感化教育的良好机制。

5、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随着煤炭行业形势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和充实,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和提炼富有本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法,实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完美结合。

四、创建措施

(一)把握正确的安全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1、工作内容

①围绕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关爱生命、保障安全”为主题,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②及时、准确地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指示精神。

③及时通报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形势和信息,对“三违”现象、重大隐患等进行公开曝光。

④总结、推广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和事迹。

2、方法措施

①《晶鑫天地》内部期刊开设“警钟长鸣”、“情系安全”、“基层动态”、“群言堂”、“建言献策”等安全宣传教育专题栏目,经常性刊登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的建议意见、感想评论,报道全公司安全生产动态、先进经验、典型 7 事迹。

②组织开展大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如“3.18”警示日安全教育大会、集体安全宣誓仪式、安全签名立志活动、安全承诺大会等活动,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树立恪尽职守、遵章守纪、保障安全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

③地面工业广场、矿区显要位置长期悬挂、设置安全主题的横幅、灯箱、牌版等宣传媒介,电子显示屏经常性播放警示、规劝、提示性的安全内容,让职工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④总公司和各基层单位都要设置经久耐用的安全文化宣传园地或专题墙报,并责成专人定期更新更换,为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常识、知晓安全生产动态创造条件。

⑤定期适时组织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以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安全理念、灌输安全知识、营造安全氛围。

(二)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带动全员安全素质提高

1、工作内容

①深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②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安全责任区”、“党员安全示范岗”争创活动,选树一批安全记录长期良好、安全责任履行到位、安全生产效率高的基层班组和工作岗位,让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③深入细致做好安全生产过程中对职工群众的心理疏导、排忧解难、消除疑虑、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等帮扶教育,保证责任区每个职工都能以良好的身体、精神、心理状态上岗工作。

2、方法措施

①扎实推行“党员干部责任区制度”,全公司以支部为单位划分为7个一级责任区,各责任区再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划分出若干个二级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要指定一名党员干部负总责,并把“安全教育、工作责任、法规教育、思想教育、文明创建”五项责任包干分解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头上,做到人人有压力、事事有人抓。

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本责任区内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制止“三违”、带头排查隐患。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职工去做的,自己首先不违犯。要以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过硬素质、良好形象为职工群众树立榜样,要以良好的安全记录、突出的生产业绩、果敢的工作作风带动本责任区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积极创建“党员干部安全责任区”。

③特殊工种、关键岗位的党员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模范履行职责、带头按章操作,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高度戒备,坚决做到零缺陷、零失误、零差错,争创“党员安全示范岗”,在本责任区、本单位安全生产各条战线树起“一面旗帜”、成为“一个标杆”。

④各一级责任区要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在“党员干部安全责任区”、“党员安全示范岗”的选树过程中实行“三违”(事故)一票否决制、综合评分排队制、末位淘汰制,考核评比结果要和工资奖金、评先推优直接挂钩,按月按季兑现奖惩,年终进行综合考评。

(三)狠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1、工作内容

①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9 ②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监督等各项工作责任,形成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的良性机制。

③通过班前会、安全例会、安全承诺等形式,通报安全生产进度、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批判违章蛮干行为、研究安全整治措施,做到秩序井然、管理严明。

④采取师徒帮带、言传身教、制度约束、奖惩激励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行为养成教育,培育遵章守纪、团结协作、互相信任、互相负责的团队精神。

⑤开展“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学习实践活动,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生产实际,形成富有公司特色的班组安全管理机制。

⑥推行人性化、人情化管理,通过生日祝福、慰问救济、结对帮扶等措施,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组人际关系。

2、方法措施

①开好每天一次班前会(队长主持,本班全体上岗人员参加):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文件和会议精神;点评上一班次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质量标准化现场评分情况;明确本班的安全生产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强调注意事项;指出当前面临的生产难题、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进行安全宣誓。

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队长主持,包队领导、跟班经理、班组长参加):总结本月安全生产工作,制订采掘规划,明确下月工作任务;指出本队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研究解决技术难题、排除重大隐患的办法和措施;公布工资奖金核算办法和实际分配情况;通报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排队情况,宣布奖惩兑现结果。

10 ③选拔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作风优良的安全生产骨干,与青年职工结成师徒帮带对子,并签订师徒帮带协议,要求师傅要毫无保留、悉心传授,对徒弟岗位成材负责到底;徒弟要吃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学苦练,尽快掌握独当一面的安全生产技能。协议期满后队组、分公司要对师徒对子进行综合测评、验收考核,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要予以表彰奖励。

④在基层生产队组中深入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把理念引领、班前礼仪、指令处理、身心调适、互助联保、隐患排查、现场管理、亲情和谐等“白国周管理法”的内容特点和实施要领贯彻到每个从业人员,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结合本单位、本队组实际进一步充实、提炼和扩展,推动基层安全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⑤推行“安全工程账户”管理办法,每月从职工工资中暂扣一部分作为安全账户,月底经考核无“三违”行为和生产责任事故后再加倍返回本人工资账户,如因工程质量不达标或“三违”造成轻伤以上事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扣除应注入安全账户金额的30%到150%。

⑥推行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即安全责任抵押金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违章开除制度。生产队组每人交纳不少于2000元的安全责任抵押金,所有生产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严重违章或屡教不改者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关系。

⑦生产队组要详细掌握每个职工的家庭成员、生日、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并登记建档。在此基础上,在职工生日时送上祝福,在职工患病或家庭遭遇变故、生活陷入困境时,及时登门慰问、救济,送上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增强每个职工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遵章守纪、团结协作、保障安全的精神动力,产生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作用。

(四)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引导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11

1、工作内容

①学习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②依托工会、共青团、妇工委等群团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③发挥家庭、社会的帮教、协管和感化作用,促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章守纪。

④通过设立或选聘群众安全巡查员、青工安全示范岗、老职工安全生产顾问等辅助性、兼职性安全管理岗位,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和覆盖面。

2、方法措施

①注重发挥工会的参与、教育和维权等职能,确保工会在安全监察、目标责任考核、隐患排查、“三违”人员教育、全员安全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

②公司各级工会组织要督促和指导职工代表在征集安全建议、维护安全权利、安全巡视检查、化解思想矛盾、关心职工疾苦等方面切实履行职责。

③公司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优势和作用,把安全监督管理、安全宣传教育等内容融入到“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创建活动中,带动青年职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各显其能。

④公司妇工委要把妇女职工、妇女家属组织起来,开展“做手工、嘱安全、献爱心”、评选“安全生产贤内助”和“安全五好家庭”、宣讲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编演安全文艺节目等活动,以渗透入微、温和细腻的形式和手法,向职工灌输安全理念、传播安全文化,让职工在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受到安全教育。

⑤公司家属管委会要经常到职工家中调查走访,贯彻安全法规、了解生活状况、排解家庭矛盾、调处邻里纠纷,及时将生活困难、负担沉重、遭遇变故和挫折的职工家庭情况反馈给公司相关群团组织和职能部室,以便公司采取慰 12 问、救济、安抚等救助措施,帮助职工缓解困难、度过难关,使职工能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安全生产。

(五)不断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

1、工作内容

①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总体要求。

②加强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教育,开展系统规范、深入持久的全员安全培训,确保全体从业人员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安全知识。

③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规章制度、安全理念、决策部署等内容。

④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的阵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安全技术技能培训的日常开支,确保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正常进行。

2、方法措施

①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要按照上级安排,按期组织瓦斯员、机电工、安全员、炮工、采煤机司机、绞车司机、煤溜司机、监控员等特殊工种人员参加市县举办的培(复)训,并取得从业资格。

②按照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学时标准,定期对生产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保证职工能够掌握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征兆识别、避险应急措施、撤退避灾线路等安全常识,实现百分之百持证上岗。

③每逢元旦、“3.18”、安全月等特殊时段,要组织全体生产从业人员召开安全教育专题大会,举行安全宣誓、集体默哀、安全签名等活动,促使干部职工提高安全意识。

④每年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互救、工伤急救、职业健康、13 劳动保护等专题培训。

⑤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开办采煤、通风、机电等涉煤专业的大专函授班,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整体安全技术水平。

⑥开展“学技术、练硬功、强素质”活动,举办涵盖各个工种岗位的劳动技能竞赛,引导职工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争当技术能手和安全生产骨干,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14

2.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篇二

80年代初,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6个月的时间里, 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即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但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

一般来说,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 , 从狭义上说, 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广义上说, 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比中外企业的企业文化, 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本土企业中, 绝大多数企业寿命很短, “爆发力强, 但难以长久保持领先”, 这就是本土企业的现状。而国外不少企业正好相反, 如创始于1886年的强生公司、创始于1892年的通用公司、创始于1911年的IBM等, 这些企业创始时间已超百年, 但至今仍然在自己的领域保持卓越。从这些巨大的差距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 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的强弱, 对企业发展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本土民营企业要想放眼未来, 立足全球, 必须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各类企业浮出水面并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然而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许多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方面, 核心理念严重缺失, 这引起了企业家、学者们的关注。随后“企业文化”这一理念引入中国。但时至今日, 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全面。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无特色

在我国, 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不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虽然有些民营企业提出了要建设企业文化, 但也只是一味的简单模仿, 没有融入自身的企业特性,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 这样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走个形式, 让自己的企业看起来不那么落后”的一个形象工程, 根本没有做到自成一家, 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应当从建立的那天起, 就开始拥有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 就好比一个婴儿在诞生之日起我们就要给他取名字, 并且想象和规划他的一生。即使在企业的创始阶段, 虽然还不能很好地展现其重要性, 但管理层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建设、培养企业文化。这样, 企业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朝一个坚定的目标去发展, 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

(二) 企业文化形式化, 华而不实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口号、一种目标, 也不仅仅是一个希望, 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之中。而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则是华而不实、与实际相脱离的“形式文化”。企业文化成为一种固定模式, 无论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如何变化, 固有的企业文化从不进行调整、改革。这样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就缺乏指导意义。

三、对我国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 企业文化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处于支配地位。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可以说,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所以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切忌凭空假设和照搬照抄。比如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 他在长期经营实践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十分注重文化意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他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公司问题, 职工来解决;职工问题, 公司来解决。”他把这一口号印在轮船的床单和茶杯上, 逐步培养职工树立一种和公司同生存共荣辱的集体意识, 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再比如松下公司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树立了七大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虚、适应形势、感谢报恩”, 充分表现了松下那种谦和、执着、一以贯之的朴实风格。

(二)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上层建筑, 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又是企业自身状况的反映。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稳固而持久的影响, 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同时兼有动态变化性。

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 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 而客观环境时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家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变化的趋势, 自觉地审视企业现有的文化与这种趋势之间的协调程度, 如有必要则要自觉地引导企业文化随之改变。否则, 原有的积极的文化如果不及时更新, 就会变成消极的文化, 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企业文化的定位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管理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适时采用新的价值标准去充实和改造企业文化的内容, 建设与市场经济及民营企业特点相适宜的现代企业文化。

(三) 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企业家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无论怎么强调, 都不过分, 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企业经营的主角是企业家。每个公司从某一层面上讲, 只要看到他的领导者行为处事的方式就知道企业是什么样子了。民营企业规模小, 数量多, 每个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地理位置、产品属性、企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而各具特点, 其企业文化建设必定不能搞一刀切, 而应该各具特色。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家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了解最透彻, 他们应该也必须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充当好引导者、设计师的角色, 帮助企业文化准确定位。成功的企业家在经营决策上总会当机立断地选择出自己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 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部分本身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家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实践经验、道德素质等, 这样才能使企业永朝一个卓越的方向前进!

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达尔文说过“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的或最聪明的物种, 而是最善应变的物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成为“掌握变局的赢家”。

参考文献

[1]张德, 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2]杨克明.企业文化落地高效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关于企业文化及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三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界、学术界对之也怀有浓厚兴趣,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中国的企业文化也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对中国企业文化存在的误区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企业文化建设有新的理解和启迪。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在当今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适应激烈竞争而生存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企业文化理解的误区

企业文化不只是口号 我国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接受才刚刚开始,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就是给企业做几条响亮的口号,或者仅仅是提炼一些高深的企业理念、信条。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就变成了一种口号、一个目标或是一个希望。因此,国内企业经常有一种误解,以为文化钉在墙上就是文化了。企业文化口号化表现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战略、企业远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过于抽象化,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

企业文化不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经常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国有企业当中也要有负责政工的部门,负责开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很多人就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企业文化。其实,二者之间除了有紧密的联系以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企业文化不只是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包括旅游、聚餐、生日会、联欢会等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吃、喝、玩、乐,它对改善企业员工身心健康,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一说起文化有人就会与文体活动联系起来,认为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搞搞娱乐活动,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了,其实大不然,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就是简单地将企业文化与文体活动等同起来。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标识 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悲哀就是将CIS理解成为企业文化,甚至将CIS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企业文化形式化,让本来就属于企业管理软性因素的企业文化显得更“虚”!

企业文化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普遍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使命愿景、经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

企业使命和愿景 一个组织或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使命,就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团体,没有使命就没有组织存在的理由;如果一个组织没有与其使命相适应的宗旨,就没有统帅组织的灵魂,组织就成为一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所有员工的价值取向,就是企业对事对人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所有的员工应该达到共识。

企业的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体现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哲学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形成的:

它是长期形成的;

是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的;

反映领导的信念及工作的重点;

是对企业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

是企业一切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企业精神主要包括: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等。

企业的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以公正、正直、诚实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可以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防止不正当竞争。可调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企业详细的规章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和,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都会涉及到以下内容:

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 在确定企业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

2.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

3.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现有的企业文化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特别要善于发扬本企业的优良传统。

4.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企业的优秀文化。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十分注重荟萃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它规定在国外的子公司有研究各国企业文化的使命,子公司领导人回国述职或参加培训,首先要报告所在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持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吸收的态度。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借鉴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企业。

5.重视个性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

6.着眼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的内容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宣传倡导,贯彻落实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2.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

4.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狄尔和肯尼迪在其合著的《塑造公司文化》一书中,把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认为没有英雄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

4.关于提升企业文化的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响应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提升团队、快乐和谐的企业文化内涵,促进门店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激发工作的热情。

二、活动项目:<1>、羽毛球友谊赛

<2>、三人篮球友谊赛

三、参与人员:东方、祖庙内外场员工

(以报名参加的形式)【附:参赛报名表1.1】

四、活动时间:8月29日至8月31日,晚21:20—22:30

五、活动地点: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内

六、活动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8月29日前):做好参赛人员的统计,器材的准备,场地的确定,赛事的日程安排及相关活动策划方案【附:活动日程安排表1.2】; <二>、初赛选拔阶段(8月29日、8月30日):由门店单独比赛,做好参加决赛人员的选拔工作,其中羽毛球项目每店选拔出3名代表参与决赛,篮球项目每店各选出5名(其中3名主力,2人替补)参与决赛,另外两个项目各需裁判和计分员一名【附:决赛人员统计表1.3】;

<三>、决赛阶段(8月31日晚):由两家门店派出的代表队一同参与决赛【附:比赛评分表1.3】;

七、奖项设置:此次比赛将决出羽毛球项目的个人冠军及亚军,分别可获价值30元和20元的奖品;篮球项目将决出的团体冠军,将获价值50元的纪念品【附:用具设备及奖品的采购与领取表1.4】;

八、活动经费预算:

(1)、羽毛球拍两副,羽毛球3个………..2*70+1*10=150元

(2)、篮球一个……………………………………………….100 元

(3)、奖品费用………………………………………………..100 元

(4)、其它费用………………………………………………...50元总合计费用为 400 元

策划人:胡 盼

5.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篇五

为深入发掘、树立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模范精神,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爱行如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根据上级行有关工作要求,结合继续开展服务“海西”思想大讨论部署,决定开展“践行文化理念,学习先进典型”演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感动工行”——寻找、学习、推广身边践行我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开创改革发展伟大事业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二、演讲内容

紧紧围绕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挖掘各支行、各部门、各岗位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参考内容如下:

(一)情系“三农”———为“三农”事业贡献毕身精力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感人事迹。

(二)服从、服务工商银行改革发展大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业的感人事迹。

(三)追求和创造价值——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努力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感人事迹。

(四)服务典范——以客户为中心,用心服务、文明待

客、始终如一的感人事迹。

(五)善于风险管理与防控——视安全为工商银行“生命线”的感人事迹。

(六)人才理念的真正践行者——以人为本,关心员工成长,为员工搭建事业平台的感人事迹。

(七)工商银行优秀领导干部、优秀管理者的典范人物。

(八)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工行人。

(九)长期宣传、教育、推广企业文化理念,致力工商银行文化事业的感人事迹。

(十)其他方面的先进典型。

三、比赛要求

(一)各行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践行文化理念,学习先进典型”演讲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把组织演讲的过程,作为宣传、推广、教育和普及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过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演讲内容要围绕中国工商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及释义展开,突出我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在各级行、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体现。

(三)演讲事迹要言之有物,真实感人,具有强烈的感召感染力和影响力。演讲稿要求条理清晰、富有文采,核心理念与典型事迹结合自然。演讲要求脱稿,演讲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四、评分方法

评分采取百分制由评委当场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得分(取小数点后两位,分数相同者取小数点后三位)为选手的最后得分。评分按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神态表情、仪表形象、演讲效果、演讲时间及脱稿等6个项目进行,各占分值30分、25分、10分、10分、15分、10分。

(一)演讲内容(30分)

观点正确鲜明,主题深刻集中,角度新颖得当,材料典型充分,联系实际针对性强,逻辑严谨,说服力强。

(二)演讲技巧(45分)

1、语言表达(25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语调、节奏富于变化,注意轻重缓急。

2、神态表情(10分):姿式、动作、手势、表情大方自然,善于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3、仪表形象(10分):服饰大方得体,举止从容端庄,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三)演讲效果(15分)

有强烈的鼓动性、激励性和强大的说服力、感召力。能充分调动现场听众的情绪,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时间控制要求(10分)

不脱稿扣7分,不熟练扣3分;超时或少时扣3分(时间限制为12-15分钟,若超时或少时,每分钟扣1分,扣完3分为止)。

五、奖项设置

本次演讲比赛将现场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另设单位组织奖2个。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有序进行,成立演讲比赛活动组委会,由行长担任主任,成员由办公室、工委办、监察部、信息技术管理部、财务会计部负责人担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内,具体负责比赛活动的实施。各成员部室要高度重视本次比赛活动,落实专人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具体事项有:

(一)评委拟定8个人。

(二)主持人由工委办担任;

(三)场所布置与午餐、晚餐安排由办公室负责;

(四)电脑技术支撑由信息技术部负责;

(五)参赛选手引导员;

(六)选手名单、讲稿上报;

(七)奖状制作;

(八)拍照、摄影等宣传报道。

七、经费预算

(一)奖金分配:一等奖:1000元

二等奖:800×2=1600元

三等奖:600×3=1500元

鼓励奖:300×28=2800元

(二)其他开支:

伙食:6000元

评委及主持人报酬:2000元工作人员:500元

6.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探讨 篇六

摘 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面向全球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奔实精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探讨;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一、企业精神文明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是一个具有强烈进取性和社会指向的管理内容。在企业的经营中,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形成巨大合力、保持活力的基本原因,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使产品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在激发员工创造力和企业活力的管理运作中,它可以体现出技术数据无法替代的精神核心作用。可以说,如果管理中缺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那么企业在经营宗旨和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企业的原则将是有背道而驰的;企业利润目标追求将缺乏无形资产的推动力,所出现的只能是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一个对企业缺乏忠诚感,对社会缺乏道德责任的离心群体,随时有可能出现致企业于死地的事件,管理中的效率将大打折扣.经营目标追求遇到的只会是阻力。而不会有推动力。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旗帜,是方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指导性。确定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清晰、科学、实际、可行,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符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既不能搞成任何企业都可以套用的通用件,又切忌形成一个可望不可及、动听不实用的纸上文章。二是目标要清楚准确。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把目标建立在科学、规范、利于操作的基础之上。力争使目标好记忆、好把握,切忌目标笼统而不可行、宏伟而不可靠。三是确定目标要走群众路线,要得到公认、形成共识。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精神文明教育

提升企业精神文明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文明教育。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突出载体活动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日常倡导以及融入企业各项工作外,还要把无形化为有形,用实实在在的载体活动把精神文明创建落到实处。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载体活动,包括长期性活动如岗位劳动竞赛、文明标兵评比、文明服务示范单位评选等。包括阶段性活动如企业文化节、企业运动会、企业文艺汇演、技术状元比武等等。这些活动,展示了企业精神、文化创建的追求,提升了企业精神、文化品位,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程度。虽然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岗位人员也相对紧张,表面上看开展载体活动与生产经营,看似一对矛盾。但是,只要安排得当、部署科学,载体活动不仅可以进行,而且还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确立员工主体地位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企业领导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加强同职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联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谋福利,真正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四)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职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根据企业的生产、环境、人文特点,培育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自己的思想文化理念。长期以来,轮渡公司依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坚持不懈地狠抓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培训”、“共建”、“扶贫”、“活动”等载体开展工作,形成不断进取、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活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活动是能把建设目标、重点、形式、效果融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是企业基本的、经常的建设重心,也是充分体现企业,尤其是党政工领导抓建设意识、态度、水平的标志所在。因此,企业要在开展活动上作文章、下功夫,在这块阵地、这个舞台上展示业绩风采。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实际、可行、有效。首先,要认真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要实事求是,强调符合企业实际,强调针对性、目的性。脱离企业实际的活动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注定是无效的、短命的。主题活动既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抓住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又要能反映和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本质,力争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其次,要选择最佳的形式和载体。选择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群众性,能适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能促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

(一)抓典型促规范。把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公路行业仍至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到与全行业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为一体,一起规划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评比。要深入基层调研,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及存在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创建计划,并做好分类指导工作。

(二)抓引导促自建。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的情况下多做锦上添花的工作,多做企业主愿意去做的工作,多做协调服务的工作,要大力宣传企业对公路发展的积极贡献,宣传企业、企业主和企业员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事迹,宣传注重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企业,宣传维护和保障职工权益的企业,宣传为社会作贡献有先进企业,引导企业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既不能“短”、“平”、“快”走过场,更不能“假”、“大”、“空”搞形式,必须求真务实,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时代和企业的特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职业责任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必须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路子,拿出新办法,形成一套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监督制约、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量化细化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7.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篇七

信息是信息论的一个术语, 其本身就有多种定义。1928年《信息传输》一文中描述: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948年,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75年, 意大利学者G..Longo在《信息论:心得趋势与未决问题》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构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 他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 而不在事物的本身”。2011年又出现了“信息是反映事件的内容”的说法。可见对信息概念也是意见不一致。但信息基本定义仍然可以归纳为:信息是通过符号 (如文字、图像等) 、信号 (如有某种含义的动作、光电信号等) 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信息所蕴含内涵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它对接收者有用, 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基础信息, 结合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管理信息来源, 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 对其进行加工、应用、分析、传输等处理, 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完整、可靠、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1 会计信息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1.1 会计电算化阶段:立足于财务报表、凭证、帐薄的规范生成及简单的会计分析功能

1981年, 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 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概念, 旨在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的作用, 强调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 以辨析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两者的区别。这个属于狭义的会计电算化范畴, 其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 都是以模拟手工记账方式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 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不断深入发展, 形成广义上的会计电算化, 其主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延伸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 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实现侧重于会计部门的数据处理及财务分析目的, 但由于企业会计数据信息的高度保密性, 企业经营实践中, 无法做到实时共享。

1.2 企业ERP系统阶段:实现对物资供应链系统的管控, 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有效管理目的

所谓企业ERP系统, 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简称ERP) , 它是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工程技术等为一体, 全面计划管理企业内部资源, 具有及时性、集成性、远见性特征。通过对销售、市场、产品管理、战略经营计划等模块的使用, 取得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资料, 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 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 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和效益,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公司ERP系统只是定位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 对企业外部的上下游企业的相关数据无法做到有效管控, 制约着ERP系统效率的发挥。

1.3 企业会计信息化阶段:从管理者角度来进行设计的, 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 实现会计信息的高度共享

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会计信息化概念。希望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 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 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 达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目的。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 会计信息化相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与企业ERP系统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能实现会计业务信息化管理, 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 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而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在于取得各种有效信息量的多少, 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改善其经营管理, 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企业环境、竞争者挑战及客户需求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中7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权数据共享, 为其他相关的部门、行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而现行大多数会计核算系统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而设计的, 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当实现会计信息化后, 会计处理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系统, 而是一个实时处理、高度集成化的系统, 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 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 经过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处理, 企业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会计信息化代表企业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 它是传统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 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意义在于:不仅是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更重要的是通过会计信息化手段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3 实施会计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一项周期长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错综复杂困难, 为了能保证会计信息化成功实施, 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1) 人员因素:应用人员是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之本, 没有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再好会计信息化系统, 也无法达到充分利用目的, 因此, 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 培养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2) 软件因素:高效、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 必须满足公司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需要, 也是决定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会计信息化软件上,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必须符合本企业的行业管理要求; (2) 必须具备足够的标准软件数据接口扩展要求; (3) 能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需要, 以满足日后企业经营管理进步而不断提出的要求; (4) 软件本身的易用性、直观性; (5) 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3) 业务流程因素:一个简洁、高效的业务流程, 将大大降低会计信息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量, 若业务流程繁琐, 将导致会计信息数据处理量的大大增加, 从而降低了业务流程中的管理效率, 甚至企业应用人员因此而拒绝使用。

4) 内部控制因素:为了能确保会计信息化的有效运作, 必须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实时开展内部控制有效审计, 以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运用, 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

5) 数据安全因素: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 人们每天都会面临大量数字信息, 并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界的安全威胁, 包括自然灾害、网络、硬件、软件等方面, 因此, 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存储基础架构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6) 企业其他因素: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商业秘密, 在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情况。

4 会计信息化实施步骤及实践心得

4.1 成立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 明确会计信息化当前任务及未来需要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一项周期很长的系统工程, 必须成立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来具体负责会计信息化日常工作, 其主要职责: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 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 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目标, 规划企业会计信息化未来方向, 信息化目标最好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 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 完成会计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的集成应用, 实现高度的会计信息共享信息的效果。而短期目标则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 在长期目标前提之下, 统一规划会计信息化分步骤实施方案。在充分考虑资源限制条件下, 遵循先易后难, 先基础后深入的基本原则, 确定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各项内容的先后顺序和重点, 以降低会计信息化的成本和风险。会计核算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优先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 在会计核算信息化阶段, 系统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实现全面的手工甩账,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而在会计管理信息化阶段, 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满足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建立一个能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紧密融合的高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

从我个人主持并成功实施会计信息化的经验来看, 能成功实施的最主要原因:事先能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 能适当简化企业管理流程并制订相应实施步骤, 避免因考虑不周而造成无法使用现象。有的人说, “上ERP系统是死, 不上也是等死”, 其实也是表达“ERP系统不容易成功实施”无奈, 实施ERP系统都如此艰难, 可见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更加不易, 在整体策划指导下的分阶段实施是成功的秘诀。

4.2 硬件设施及软件选择

4.2.1 硬件设施

硬件设备是构成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物质基础, 也是基本组成单元。系统的硬件配置必须具备可靠性、运算速度快、传输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设备实用性强等特点。不同的会计信息化模式所需的硬件基础也有所不同, 基于网络基础的模式均需要比较完备的网络硬件设施, 这些硬件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交换器、路由器等。

4.2.2 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

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化人才,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最初进行信息化建设时, 软件平台必须简单、易用、实用。可采用购买商品化软件、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途径取得会计信息化软件。目前购入现成软件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选择系统软件的标准应该是符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 系统流程清晰, 并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一个好的会计信息化系统, 是保证在任何不可确定因素下能正常运行。至于那些“只能防君子, 而不能防小人”的看似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应该摒弃。

4.2.3 内部控制制度实施

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内控制度严密性是决定会计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会计信息化只是一种管理手段, 但如果没有一个内部控制健全、整体管理水平高的企业, 即使再科学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保障,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物资供应链管理制度、生产制造管理制度、经营销售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操作管理制度、系统档案管理制度、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等, 通过对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流程, 为会计信息化成功实施提供流程保障。

4.2.4 人员培训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实施之本, 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会计信息化再教育工程, 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技能, 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把握准确的前瞻性很关键, 优秀的会计信息化项目负责人能最大可能避免信息系统规划上的局限性。

4.2.5 数据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会计信息属于企业机密, 企业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相关安全制度。按我个人实践经验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必须在两台电脑服务器以上存储, 并在不同地方存放, 两台以上服务器必须同时自动备份数据, 并要求每周一次人工光盘刻录, 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由于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 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 因此要求各操作人员实时变更口令, 保证不被他人窃取, 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8.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村镇银行;三农问题;建设缓慢;影响因素;完善措施

一、我国村镇银行推广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逐渐具备了较强的金融意识,人们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趋利性、流动性,这些变化逐渐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下,农村地区资金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农村的资金供求矛盾加剧,呈现出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趋势。这些金融问题是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所无法解决的,而通过积极推进设立以村镇银行为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则能够很好地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矛盾,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最终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我国村镇银行推广建设的意义

1.使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更规范。我国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他们的金融需求往往具有小、散、频、急等特点,并且一直以来,农村地区没有设立正规的金融机构,农民只能通过各种非正规的不被法律认可的地下金融活动达成自身的金融需求。村镇银行是一个正规化的金融机构,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和支持,能够规范化民间的金融投资活动,从而更有利于三农经济的发展。2.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供给不足问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逐渐增长,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金融机构并不能够满足其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现象,我国“三农”资金缺口几乎是以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发展。村镇银行由于其成本低、经营灵活及运营效率高,且契合三农特点,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金来运作于本地农村金融市场,能够大大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村金融体系的畅通。3.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民来说,他们的金融需求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的贷款业务,用于满足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需求等;另一方面是存款、中间业务需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也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农民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包括有票据承兑、银行卡及理财等多种方面。村镇银行的出现,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户及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

1.村镇银行本身结构设置问题。为了规范化我国村镇银行的管理,银监会推行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之所以银监会要求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最大股东必须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村镇银行的建立的首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金融服务空白问题,银监会的这些规定纵然可以保障村镇银行的安全运营,却也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2.村镇银行只有有限的存款来源。我国村镇银行建立时间不长,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对其了解较少,认可程度不高,相较而言,农民更愿意相信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行支行、信用社、邮储行等,更愿意将资金存入到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中。在农民群众的眼中,村镇银行更像是一些私立金融机构,从而不敢存钱到村镇银行。同时,即使农村的农民信任村镇银行,由于他们的资金以往大多数是存在距离近、支取方便的固定金融机构中,他们往往不愿意将资金取出转存入村镇银行。3.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不健全。村镇银行是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批准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为当地三农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属于一级法人机构。它不同于银行分支机构,它是一种自主经营模式,需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及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不需经过人民银行,有银监会批准建立,因此,村镇银行没有行号,无法发放银行卡,从而使得村镇银行无法加入到中国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进入同业拆借市场。4.村镇银行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首先村镇银行没有良好的国家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因有国家许多的政策补助支持,其贷款利率设置较低,迫于竞争压力,村镇银行只能降低贷款利率,基本在8%以下。在没有国家政策补助的条件下,村镇银行很难再如此低的利率实现盈利,从而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税收方面,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及附加是3.3%,免三年所得税,而村镇银行则是按照普通商业银行进行纳税,高达5.5%,所得税达33%。这样一种税收政策大大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使其在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解决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对策

1.提高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为了提高村镇银行在公众心中的信任度,政府应该要摆明支持态度,鼓励农户存钱到村镇银行,将“村镇银行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一理念深入到广大农户心中。同时,村镇银行还可通过积极引导大银行参股村镇银行,利用大银行的名气来推广村镇银行,获取农户的信任,提高村镇银行的认可度。2.合理设置村镇银行网点。由前面分析可知,村镇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建立时间短,并且其政策性补贴等诸多方面都步入农村信用社。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应该合理设置网点,主动选择农村信用社覆盖较弱的区域作为网点,暂避锋芒,先将村镇银行发展起来。3.完善自身服务能力。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立不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村镇银行没有行号,无法加入中国结算系统,给村镇银行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阻碍。4.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信用是农户向村镇银行贷款的重要前提,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能有效地保障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充分配合。政府起带头作用,建立取信于民、服务社会的信用系统,企业通过信用评价系统、管理系统等,督促企业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塑造优秀的企业信誉形象,个人则通过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报告等制度,督促和引导个人将信用、守信用。在农户与村镇银行建立贷款关系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失信行为,应严厉处罚,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制裁如降低信用等级、处置抵押品、不再提供服务甚至诉诸法律等。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纵横.2010年(3).

[2]刘津慧.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时代金融.2009年(6).

[3] 陈白里、武大雪.浅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11).

上一篇:医院停车场日常管理下一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