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工作总结

2024-06-19

名校长工作总结(共8篇)

1.名校长工作总结 篇一

名校长工作室·泽普三中办公室工作汇报

自加入名校长工作室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党总支几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泽普三中名校长工作室领导小组,纳入了第一批成员,制定工作目标,经过一年的运作,我校工作室所做工作如下:

出资金为工作室成员购买教育书籍40多本,并布置了读书任务,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人写出了5000字的读书笔记;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书写3000字的教学反思,工作室从中遴选出优秀的教学反思和教案进行展览。

为成员搭建成长平台,安排成员到四中、五中、六中参加听评课活动;办公室成员里的部分双语教师参与学校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进一步促进分管领导的业务能力,在管理岗位进行每一阶段的反思,总结出“得”与“失”。初步完成了《以学科教研引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并进行了申报。

经过一年的努力,效果明显,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由于学校新建,绝大多数教师来自偏僻乡镇学校,教学理念、观念亟待转变,终身学习理念还需加强,因此影响到全员参与度。

2、特殊区域维稳工作任务重,加之标准化学校创建经费紧张,虽大力支持“工作室”工作,但落实到位经费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如:区内外观摩有限,无法有力的开拓教师成长视野。

2.名校长工作总结 篇二

刘刘堂堂江江:我按采访顺序来介绍三位嘉宾。1990年, 我采访魏书生, 时任盘锦实验中学校长;1993年, 我采访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1999年5月, 采访高密一中校长李希贵。3个人都是我的老朋友。现在我问一个敏感的问题。你们三位对自己的教育家身份敢不敢答应?

李希贵:我不敢答应。从小到大, 我一直是听着魏老师和冯老师的报告——变老的。尽管“教育家”现在变俗了, 但在我内心里定位还是比较高的, 我从魏老师身上学自主管理, 从冯老师身上学课程开发, 在两位老师面前, 我只能算是老教师、老校长。

冯恩洪:我目前指导着1344所学校, 每天奔波在路上, 我希望优质教育能够大面积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前, 我要选择李希贵的答案。

魏书生:我就是打工的, 干活的, 早年种过地, 也当过工人, 费了好大的劲儿教上书, 咱就好好干, 没想过什么“家”, 总想干好, 把活干好不就完了嘛!话说回来, 各个地方都有舞蹈家、音乐家协会, 医生也分专家门诊, 如果说干得好可以称家, 我还可以。高的定位, 不敢当。

刘刘堂堂江江:尽管你们自个儿不承认, 但我相信, 在大多数同行眼里, 你们就是我国当下著名的教育家。那么,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教育家呢?

冯恩洪:发展学生, 发展教师, 发展自己, 发展教育, 这四个“发展”是未来教育家成长的轨迹。

魏书生:像温总理说的, 一辈子从事教育, 有教育理想, 把自身、家庭、国家……把天下的利益统一起来, 帮助自己, 帮助学生, 成长, 发展, 生存, 这么一个理想。操作层面上, 好好教课, 办学, 写点东西, 我觉得, 也就这些吧。

李希贵:我认为像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 在教育领域, 有所建树, 有所改变, 有一定影响, 如此就可以称为教育家了。

二问:你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哪些关键节点?

李希贵:我说三个吧。我刚当校长时, 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 对“事事有人管, 人人都管事”印象特别深刻, 于是就把魏老师治理班级的思想放到学校管理里。再后来, 到建平去学习校本课程开发, 我还到冯老师家里合过影。1999年, 刘堂江老师到高密, 欣赏我的“为40岁做准备”的办学理念, 在火车站临别时, 刘老师对我说, 你不要离开学校!这直接堵塞了我的政治前途——我有当组织部长的机会, 后来还有当市领导的机会, 一句你“不要离开学校”把我的政治命运断送了! (众笑) 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几个节点。

魏书生:下乡种地, 种好了就教书。教了两年, 成了全地区先进个人, 因为书教得好就进了工厂。感觉还是喜欢教书, 请求了6年, 第二次教书, 越教越高兴。以后没啥节点, 1986年当校长, 1997年当局长兼书记。现在办民办学校, 书生中学, 浙江, 5万平方米, 4900人, 完全中学, 股份制, 我是董事长, 私立的。我现在退了, 局长当到60.5周岁。这算节点。

冯恩洪:我的教育人生分三个阶段, 1985年前, 做了20年的教师;当了18年建平中学的校长, 2003年, 我请辞建平集团总校长……这张登机牌是我本年度的第216张, 云游四方, 这是我的现状。1993年, 建平中学誉满天下, 招生时, 有个处长孩子差3分, 没有考进, 他找到我谈话。外面有两排长队等着我, 处长生怕我溜掉——我的人格尊严被伤害了。回到家, 爱人问我为什么一脸的不高兴, 等她知道了原委, 说:“如果我是那个孩子的家长, 我也会像他一样……”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引发了我要把学校变成集团, 成规模发展, 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第二件事, 受重庆市教委的委托, 指导40所初中和60所农村小学, 搞“领雁工程”。在重庆听课时, 《幸福在哪里》语文课, 一个女同学这样发言:1岁时妈妈离家出走, 7岁时父亲惨死, 13岁爷爷撒手……在无依无靠的环境下, 没有感到孤独, 课堂是如此的快乐, 幸福就在我身边……我当时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落泪了。打造卓越课堂, 继续追求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我的全部。

三问:您成功的理念、秘诀是什么?

李希贵:有人在网上替我总结关键成功因素, 第一, 我愿意寻找制高点, 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谁在这个领域最有权威, 哪本书必须读, 哪个地区做得最好, 一直在寻找。我真有这个习惯的, 哪个地方有好的经验, 有改革举措, 我一定去学。第二, 我愿意把教育行业以外的经验模式嫁接到教育领域里。我喜欢看企业管理的书, 最好的管理不在学校,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第三, 我愿意找一些有特点、有建树、有个性的朋友, 愿意和他们走在一起, 切磋琢磨……网友总结了七八条, 我觉得说得还可以。

冯恩洪:我19岁教课, 那时的优秀老师不叫“特级”叫“超级教师”, 全上海有两位, 小学叫袁珞, 中学叫高润华。我听高老师的课, 得知高老师53岁了, 我自负地宣誓:“苍天作证, 大地作证, 在座的老师作证, 本人不用到53岁, 就要上出像高老师这样的课来……”年少气狂的我, 发誓当老师就要做中国最好的老师。这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奋斗目标。后来做了建平中学校长,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上海《文汇报》组织专版大讨论, 一夜之间, 把我卷入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深水区, 我懂得了, 感觉只能解决现象, 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所以我发奋学习。1980年起, 每天自学一小时, 一直到昨天晚上, 几十年坚持每天自学一小时。我考取了同济大学高级工商企业管理的研究生, 研究企业。教育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不如企业快, 为什么, 我要研究。第三个特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好是一时的, 更好是永恒的。人要有生长性, 不能在涨停板上津津乐道, 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和成就上沾沾自喜, 天天想曾经上过的课是多么卓越, 那就不会成长了。要勤反思, 不断开始新的生长。我的教育生涯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如果一定要说成长的关键词, 我列三个:目标、读书、反思。

魏书生:一靠民主, 二靠科学。一开始, 我不会教书, 就跟学生商量着怎么学习, 我是学生的助手, 学生也是我的助手, 商量着, 和学生一起进步成长, 班级管理, 强调民主。第二点, 科学。科学就是研究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 根据规律制定规矩, 定了规矩执行规矩, 规矩过时修改规矩, 规矩过简细化规矩, 规矩过细简化规矩。按规矩办事, 科学省劲, 规律之外的东西, 屏蔽。我在官场, 既不吃请, 也不请吃。我做人的原则是永远不骄傲, 永远不懈怠, 永远不折腾。

四问: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什么?

魏书生:爱事业, 静下心来育人, 不想杂七杂八的事, 不受诱惑, 这是成长的规律。千万别说教师这个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 各行各业都光辉, 最要紧的是全身心地干这个活。再一个, 深入课堂, 要真正地把课教好。把自身, 把家庭, 把人类的命运串起来思考, 大的问题看历史阶段, 小的方面扎根课堂。

李希贵:放眼全世界, 教育家往往并不产生在有名气的学校、优秀的学校, 这个现象值得关注。许多名家往往诞生在薄弱学校, 就像逆境出英才一样。顺风顺水, 一教就好的学生, 不会产生教育家。我同意魏老师的说法, 顶天立地, 和学生绑在一起, 和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

冯恩洪: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 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 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 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我非常感谢我所处的上海这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建平中学就像一块红色根据地, 有组织挂靠, 但没有太多“婆婆”来管。当时, 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我说:“我怎么想学校发展, 也超不过你天天想的校长。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我来帮你创造, 学校发展的事情, 我一点也儿不过问。”我的成长得益于这个环境。

李希贵:我有篇文章还未发表过, 题目是《为什么不太听话的校长能成功》, 后来又改成《为什么那些好学校的校长总是不听话》 (众笑) ?无论什么家, 有一个东西必须要有的, 叫“灵魂”。我主张有选择地听话。三中全会提出“放权”, 我感觉, 在教育系统放权没有多少价值。人事、财务、招聘、招标, 都不在教育系统手里, 已经无权可放。于是, 就去管更具体的, 在教学进度、教学模式、订购资料上, 全都要管。校长无权, 就收教师的权, 课堂上讲10分钟还是8分钟, 都有规定。教师再收学生的权, 层层收权, 不容乐观。土壤, 不是很好, 必须洗一洗, 铲除一些东西, 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魏书生:希贵谈得好, 我深有体会。管13年基建、财务、人事, 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 没有多少自主性。体制, 没办法。那咱就眼睛向内, 小事, 上边还没有时间管, 我们就把自己的小事做精做细。难是难, 再难, 还能比释迦牟尼、孔子、耶稣、苏格拉底难?这四个人比咱苦多了。咱的环境, 可为的空间, 还是有的。有更宽松的环境, 当然更好。没有宽松的环境, 咱也得好好干活。岩松, 它也想在故宫后花园里生长啊。进不去怎么办?只能在岩石里扎根, 照样努力生长, 照样苍翠挺拔。不管有没有好环境, 都要好好儿干活, 这一点最重要!

五问:非语文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刘堂江刘堂江:现在中国当代的教育家, 像斯霞、于漪、霍愗征、李吉林都是教语文的。好像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教育家, 你们三位也都是语文学科的。其他学科好像难一些。请问非语文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李希贵:跟学科没有多大关系, 只不过能写文章, 更容易让别人知道。有一大批教师, 不会写文章, 但他们真是教育家, 只是不被人知道罢了。我们十一学校, 就有几十个教师, 达到了教育家的境界, 学问很深, 造诣很高, 深受学生爱戴。更多的无名教育家, 没有时间写文章, 也可能不太会写文章。当然, 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口若悬河, 讲得非常棒, 影响自然会扩大。写作能力挺重要的, 不管对哪个学科都一样重要。

冯恩洪:不能说语文教师才能成为教育家, 今天来参会的上海建平中学的杨振锋校长, 是我从南京师大引进的人才,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公认的教育行家。前不久, 我在铜仁收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 徐洋, 22岁, 教数学的, 也很优秀。不管哪个学科, 都要研究教育规律, 遵循学习之道, 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平台, 多搞问题探究式教学。

魏书生:像希贵说的, 勤写作, 能力提高得快。把问题当课题, 研究研究, 写一写, 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 商量商量怎样解决……把研究过程写下来, 这样成长进步比较快。不写, 在头脑里印象不深刻, 逻辑关系不严谨, 一写下来模糊的事情会更清晰。我提个建议, 把问题当课堂, 高高兴兴地写。

六问:怎么理解教育家办学?

李希贵: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过,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那个时代, 优秀校长对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天, 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到国家课程校本化, 生生有特长, 校校办特色……再仅仅靠一个校长是很难办到的。要实现教育家办学的梦想, 只有在一所学校里, 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人, 怀有教育家的担当、责任和智慧, 影响学生发展, 推动学校进步。教育家应该是一个群体,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不断产生思想的火花, 引领周边的同伴, 追求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那个时候, 这所学校才能实现教育家办学。

冯恩洪:现代教育强调多元智能, 肉眼看得到的差异容易识别, 如身高啊体重啊什么的;但有很多差异是肉眼不容易看得到。教育工作者要紧紧盯住肉眼看不到的差异, 如强势智慧、心理情感。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 要打破“课程”与“时间”僵化的组合, 减少“圈养”学生的时间, 增加“放养”学生的时间。大数据时代, 能力比知识重要, 情商比智商重要。顺应学生的发展, 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 才是教育家办学。

魏书生:我觉得校长、教师和学生, 共同寻求心灵深处求真向善崇美的那种感觉, 不断强化, 不断发展, 追逐真理, 务实工作——也就是提高追求的层面吧。

七问:当下制约教育家办学的因素有哪些?

魏书生:人财物吧, 给学校更多的人事权、招聘权、中层干部的任免权。财呢, 这也不是咱教育口自己说了算的事 (众笑) , 反正, “财政部”要相信“教育部”能把钱管好、用好。只要透明公开, 谁管都无所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好多事一公开, 全都没问题。对教育本身, 特别是具体教育教学, 千万别管那么紧……当然国家也正在放开, 这需要一个过程。希望能有个更宽松的环境, 校长对教师也是如此。教师有了宽松的环境, 搞个实验, 做点研究, 乐乐呵呵地, 更容易百花齐放。

冯恩洪:我在全国各地都遇到了一个复杂的课题——教师职业倦怠, 唯独上海不明显, 为什么?早在1995年, 上海就打破铁饭碗, 施行聘任制, 年终要接受学生的考评……这种最优化管理, 不是经济问题能解决的。机制上, 要释放教师的潜能。上海的普教战线, 教师珍惜工作机会, 珍惜讲台, 把工作当成了事业, 这恐怕和机制有关系。简单地说, 管、办、评三权分开, 采取校长负责制, 教师聘任制, 社会监督制。

李希贵:年, 我与哥德学院谈合作, 定好了时间, 对方却狐疑地问了三遍。问到第三次的时候,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不放心, 他说他跟中国三个校长谈过合作, 最后全都变卦了。我苦笑着解释说:“你不了解中国, 你们的校长只有一个上级, 中国的校长碰到的全是上级。”到国外, 校长陪你一天, 一个电话没有, 没人找, 没有那么多上司。所以, 要给中国校长减少上级, 把权力还给学校, 我呼吁制定《学校法》, 已经呼吁了十几年。要通过法律明确政府和学校各方面的关系, 这样学校生态会更加健康。

八问:办好一所学校,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冯恩洪:截止到上个星期五, 我听了4675节课。课堂有三个要素——教材、教师和学生。不管你是卓越课堂, 还是幸福课堂、生本课堂, 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 关键的是“书”和“人”的关系没解决好。人的强势智慧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学生却要面对相同的教学目标, 相同的教学进度, 甚至连测评都是相同的, 大一统, 书和人的关系无法协调!第二, 人和人的关系, 即师生关系, 怎么教, 怎么学?要高度关注。哈佛大学研究表明:讲授式、被动式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的、探究的课堂是高效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 撬起教育质量的支点是变革课堂, 我认为这就是关键因素。

李希贵:“谁”认为这所学校是好学校, 这个判断主体很重要!如果是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来判断,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美国有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同伴关系, 研究结果是, 在孩子眼里同伴关系是最重要的。孩子到校不是为了学习, 是为了寻找同伴。同伴关系是好学校最重要的标准。这个关系的主导是教师, 判定是学生。没有优秀的教师群体, 就不会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用陶西平的一句话概括, 好学校就是“好的教师实施的教育”。

魏书生:办好一所学校, 最关键的要有三个条件。第一, 民主, 在学校里, 师生有主人翁责任感, 互相尊重, 感觉很舒服;第二, 科学, 符合人性的, 符合教育规律的;第三, 好的物质条件。一句话, 学校应该像个家, 老师同学是咱兄弟姐妹……在家里, 当然要研究过日子, 大家齐心协力, 好日子就过出来了。

九问:校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家?

李希贵:我们学校处于转型期, 4100多名学生, 1960个教学班, 有的是一个学生一个教学班, 没有平行班, 没有班主任, 这样的学校没法管理。因此, 在我们学校, 领导就是服务, 为每个岗位上的教师去服务, 解决困难。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校长要服务于教师的发展。第二点, 要给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校长要给教师平台供他打拼。在十一学校, 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 那就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我初到十一, 前三年没干事, 就和教师讨论学校的文化。讨论十一学校60年的成功基因, 规划未来的进取方向。共同的文化追求, 共同的价值判断, 个性的文化展示, 个性的行为方式, 使得教师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 一种自愿, 一种自主。没有内在的动力, 仅靠校长的引领, 想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 是远远不够的。

冯恩洪:最重要的是要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 很多校长都在关注教师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了。像北上广这些大城市, 钱袋子鼓了, 脑袋里是不是也富裕了?不见得。所以, 要把引领精神发展放在首位, 要让老师们感觉, 来到地球上, 不能白白走一趟, 要建功立业。

魏书生:校长引领什么?引领大伙享受幸福快乐。我在盘锦当校长局长, 工作计划年年印发, 人手一册, 每页上都印着“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 每天都看到这句话, 年年都是这一句话, 页页都是这一句话。人, 都需要学习, 做点事, 尽点责, 帮助别人——只要你活着。我到监狱给犯人作报告, 也强调把这种观念守住, 守不住, 不就进来了 (众笑) 。要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 否则越陷越深。守住, 不动摇, 不折腾, 不懈怠;做深, 做细, 做大, 做强。守住, 我们就能高楼住得, 茅屋居得;高官做得, 百姓当得;顺境处得, 逆境受得;表扬经得, 批评听得。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 也包括教育者本人抓住机遇、守住自己, 学习、工作、尽责、助人, 坚守坚守再坚守。

3.名校长的风范和魅力 篇三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成为名教师的先决条件,一位名教师的发展轨迹一般为:成长——成才——成功——成名。我认为,成长只是跟上时代的教学理念,适合做教学工作;成才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成功是把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推出去,学生、家长、社会都能接受和认可,而且是高效轻负的;成名则是在成功的基础上,校内外教师要向你学习、借鉴。使之更大范围地接受、发扬开去。可是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人处在成长期,而且是一生都如此。也可能有个别老师在成长中还有发育不良呢。少数人处在成才期,极少数人走向成功和成名中,扩大成才率,增强成功率,促成成名,是管理的重点,是强化教师能力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立校之本。围绕这个师能建设核心,如何去做,要有个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管理与策略。

一、明确主攻方向,建立师能档案

大多数教师不可能一人只教一门学科。在各门学科中,每人总有一门学科为主的。但也有不为主的第二门学科却是他所喜爱的学科或第二门学科是学校教学中的佼佼者,在担任各种学科的情况下,可要求每位教师任选一门主攻学科,作为自己师能体现的学科,重点研究主攻学科,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确定主攻方向的基础上,给教师建立该门学科的师能档案。档案既是记录师能的实绩,如:开课、发表论文、获奖、荣誉成绩等,又有量化标准及量化得分。量化师能的标准是一项细致工作,要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切不可看人定标,要兼顾大局,具有促人发展现,给人信服度。量化能激励老师向高峰目标攀登,能激起老师心理上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限定成长时间。鼓励迅速拔尖

有了量化,并不等于老师能完全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师能,还得有一个时间观。可以这样确定时间观:“三年成长,五年成才,八年成功,十年成名。”三年成长,指老师主攻的学科在现阶段所掌握的教学动态、趋势、争议、前卫的教学手段、方法等,让他们自己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综观及驾驭该门学科。五年成才,指老师在成长过程中,创建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模式,能取得市级以上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称号。八年成功,在成才的基础上,能把自己的教学模式推出去,让别人接受你的模式,能获得学科带头人及优质课一、二等奖的荣誉。十年成名,指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社会公认,成为市内一等名牌学科,向全市推广,甚至扩展到更大范围,成为市级或市级以上名教师。提出时间的限度,给了人们一种紧迫感。

三、实行师能考核。评定星级教师

有了师能档案,有了师能量化,就得有个师能考核。师能考核以师能量化的得分为基础,结合师德情况,实行校级星级教师制,在师德合格的情况下,推出量化得分的档次。成长型为一星级教师,成才型为二星级教师,成功型为三星级教师,成名者为四星级教师,成专家者为五星级教师。星级教师,一方面挂牌上班,向社会公示,另一方面与评优晋职联系。同一层面的教师,以量化得分的多少确定谁优,谁晋职。星级制,促进了教师去提高自己的师能。师能提高了,科研型教师多了,苦教型教师少了,学生减负自然落实了。能力越低下的教师,他一心想教好,也只得去苦教。所以,努力提高师能建设也是当前减负的需要。

4.名校长工作室2015年工作总结 篇四

名校长工作室2015年工作总结

本“汤xx名校长工作室”在上级领导及各部门、各兄弟学校的关心支持下,依照计划和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各项学习、培训、考察、研讨等活动,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对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立工作室研究主题

今年春期开学,汤xx校长组织召开工作室工作启动会,会上汤校长结合涪陵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了以“提升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为本研究主题。要求工作室成员,立足本校,放眼世界,思考校园文化建构。指出,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品位的提升,教育内涵的发展。通过工作室平台,学习交流、思想碰撞,最终要寻找到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

二、搭建了工作室成员研修平台

工作室以活动为载体,通过阅读自修、专题研讨、教育考察等形式促进学员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1.读书学习,提升学员教育理论水平。

本,工作室成员都研读了两本以上教育专著。上半年工作室统一为学员购买了秦智林校长编写的《学校——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绿洲》一书。学员同读一本书后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学员畅谈了读书心得。下半年要求学员自己购买一本喜欢的教育专著,每人撰写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通过个人自修、交流研讨、经典解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现在工作室倡导学员坚持“每天阅读1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活动,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校长成长的起点。

2.主题研讨,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

工作室在今年3月组织了关于学校文化的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让学员对校园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从4月开始,汤校长带领工作室成员,逐一走进学员所在各校,全方位了解各校的文化特色,现场召开研讨会点评各校学校文化,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员受益匪浅,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发展。

3.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促学校发展。

工作室积极鼓励成员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申报课题。工作室成员代青春校长主讲了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付晓燕校长主讲了课题实验方案撰写。十五中展示了近几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工作室的鼓励下,成员所在校都申报了课题或已有课题改进了研究策略,收到了好的效果。

4.培训考察,开阔学员眼界。

本有计划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考察3次,3月份组织学员到巴川中学培训考察,8月份组织了学员赴悦凯教育基地考察,现场感受了亲子教育的魅力,11月组织考察了涪陵新纪元学校、巴蜀中学、涪陵中学。这些活动,开阔了学员视野,促进了理论内化。

5.搭建平台,开展成员讲座活动。

“教然后知不足”,给学员布置教学和研究任务,让其办主题讲座汇报,能促进学员学习和研究,激发学员学习欲望。本一共组织了4次学员讲座。4月郭斌校长主讲了“体育课程整合,打造学校体育文化”,5月份代青春校长主讲了“用课题引领学校发展”,9月份肖剑校长主讲了了“薄弱学校的突破”,11月付孝燕校长主讲了“落实义务教育法,办人民满意教育”。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发挥了各成员的资源优势,促进了快速成长。

四、工作室主要成效

1.工作室成员紧密联系各自学校的实际展开研究,以自己的办学实践为主线,边学习边研究,促自己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进了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以工作室为平台,各学员交流学习,外出培训,相互切磋,增进了友谊,学到了知识,启发了思想,开阔了眼界。

3.工作室成员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增强。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都申报和在研有区级以上课题,其中十五中有区级课题2项,市级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课题1项,为各校表率;学员在市级论文发表或获奖3篇次,在区级发表或作大会交流5篇次。十五中作为课改典型,在重庆市教育学会年会作经验交流,课程改革事迹和经验在《重庆晚报》专题报道。

4.学员所在学校在各项考核中(据不完全统计)获区市级等次奖80余项,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社会评价良好。

5.名校长工作总结 篇五

名校长工作室中学2013—2015年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教育局、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名校长工作室牵头学校xx市第一中学的带领下,2013—2015年期间,54中学取得了全方面的迅速发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教学教研制度更加完善。

出台并逐步完善“xx第54中学教师听评课制度”“54中学集体备课制度”xx市第54中学教师教学教研工作奖励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在加强“四要”(要具体的教研组工作计划;要在备课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集体备课;组员在备课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有具体的备课组活动记载)的同时,落实教师的业务量化考核与教研活动的联挂制,在学期结束时,评出先进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给予奖励。

各教研组认真落实听、评课制度。积极组织本组老师参与互听互评。每上一堂教研课、开展一次活动,都有专人负责,做到计划周密、过程严谨、反思总结及时。加强课堂教学诊断力度,认真落实教学目标。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出两节校级公开课,本组成员为讲课教师评课,教务处,教研室领导参加,做好评课记录。每学期请区,市级教研员前来听课诊断,帮助教师进步。

二、教师专业成长明显。

本着学校帮助个人成长,个人成长带动团队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市教研中心和新市区教研室启动的“名师工作室”为契机,启动了我校的“名师工程”,坚持推动“青蓝工程”。学校成立了8个学科的校级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共3期40多对师徒结对。大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学校有24人次的教师成为新市区“三类人”,6人成为市级三类人。王景风老师成为自治区专家团队成员,3位老师被聘为市名师工作室导师,2位老师聘为新市区首席名师,还有8位老师成为新市区名师工作室导师。

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对教学,带班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找到解决办法,形成论文。三年来,学校共有300多人次的教师论文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获奖,100多人次的教师论文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学校结集出版了4期54中教师论文集。学校图书室除了正常为教师们配备的图书、杂志外,还投资数十万元充实了教师活动室的图书,并投资改善了环境,使其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研讨交流的好去处。

和高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等学习网站合作,充实本校教学资源库,积极参加校级联动和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业务比赛,发扬团队精神,近年来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300多人次的老师在论文,课件,教学设计,说课,大赛课等方面获得区、市级以上奖项。如2015年自治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录像课网上晒课活动,我校共有13位老师的13节精品课在国家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上展示。xx市“英语名师工作室”,“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高新区“政治名师工作室”,“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等各工作室本学年共有12次在我校举行各类活动,参加人数超过230人次,增强了与外校和上级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多次请各级专家,名师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2015年市教研中心和区教研室联合到我校督导听课126节,听课意见反馈111节,其中,优质课47节,占42.3%。

加大教师外派学习力度,走出校门、考察学习,是我们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三年来,先后派一线优秀教师70多人次,前往北京育英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新绛中学,天津大港一中等内地优秀学校学习交流。

如2015年,教师前往天津大港一中24人,名校长工作室外派考察学习3人,衡水中学考察学习4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3人,市级优青培训3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1人,继续教育培训27人,外出培训共计39人次,市内培训27人次,超过了一线教师人数的1/3。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们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对自身提高和带动团队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交流,开阔了眼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三、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以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多种竞赛,强化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管理的重点是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引导教师课堂多关注学生活动和学生收获,多关注后50%的学生的学习状况,90%以上老师已形成共识,协助教导处全面落实“十分计划”。从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操行等诸方面分层分类,教师进行全面、全方位、全程地辅导帮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我定位,拟定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全面地发展自己。

近年来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仍然在xx市处于领先位置,2013-2014连续2年,我校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面向全市进行展示,各校前来观摩,受到好评。2015年获xx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组织单位。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教师带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学生参与竞赛获奖的含金量不断增加,成绩斐然,令人惊喜。1人获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奥赛)铜牌,在二批次高中学校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国芯”全国计算机表演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学生依然保持着高获奖率。

积极开展校级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各教研组组织的校园学生竞赛大大丰富了学生活动,参与度高(每年均超过3000人次),对学习的促进有很大帮助。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自我认同感,教研室已形成工作常规,每年定期出版印刷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文学作品集,并放在开放的阅览室,图书角,供大家学习,阅读,为打造书香校园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找到高效课堂的模式,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成绩,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2014-2015学年我校立项13个市级小课题,结题12个,结题率92.3%,18个区级小课题立项,结题11个,结题率61%,十二五规划课题2个全部顺利结题,结题率100%,并获得市级十二五课题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5-2016学年,我校自治区级立项小课题1个,市级立项小课题14个,区级立项小课题14个,在新市区名列前茅。

6.名校长工作室网络学员心得体会 篇六

20xx年8月4日,“吴海芳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网络直播会议,我有幸参与其中,怀着求知若渴的心观看直播,非常认真,并做了笔记,通过此次直播,是我更清晰地了解到了工作室,对我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9点钟开始直播,怀着期待、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终于迎来了美丽大方智慧的吴海芳校长发言,她如一棵优雅高洁的牡丹花向我们娓娓道来,我耐心的`听着。吴校开会的主题是“携手并进,筑梦远航”,向我们传达了工作室的标志理念“培育、携手、共享、创新”,接着跟我们介绍了她本人吴海芳校长、赖雪芬和李彦刚教授以及两位助手,都是精英组合,这样使我们更有信心向更高更远处学习发展。本工作室入室学员有12人,网络学员60人,我相信我们都是吴校说的那一群人,成长需求积极上进,充满正能量的人;态度端正,专业突出有可塑性的人;精通信息,对外交往能力强的人,让我们一起奔跑吧!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着眼于校长或者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在反思中定位自我,在行动中发展自我,在展示中实现自我”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构思,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加强沟通。第二阶段专题研讨,实践探索。第三阶段中期小结交流展示。第四阶段总结经验,成果推广。接着展示了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展、以及近期的工作这几个方面,深入人心,最后是学员代表发言。

7.名校长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需求,对策建议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引领者, 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和发展。就现实条件来看, 提高校长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是参与专业化的培训, 因此, 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需求的特点是搞好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前提。据调查显示, 有68.3%的校长对校长培训持积极态度;29.3%的校长对校长培训持一般态度;还有2.4%的校长不愿参加校长培训。那么, 什么样的培训是农村中小学校长最需要的?现实的培训内容和形式符合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需要吗?校长培训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怎样改进 2009 年12月我们对河南省164名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了解他们对培训的需求情况。

我们共调查农村中小学校长164 人, 其中中学校长28人, 占17.1%;小学校长136人, 占82.9%。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 并辅以访谈研究。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Excel 等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 通过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和分析如下:

一、内容需求:培训内容的需求体现出强烈的实用取向, 主要是集中在教育技术、管理理论和教改经验三大领域

调查表明, 农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校长培训侧重点应在学校管理能力的提高 (38.7%) ;研究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23.2%) ;开阔视野 (12.4%) 和校长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10.3%) 等几方面。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 唯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开阔教育视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校管理的能力, 才能管理好学校。针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对培训侧重点的认识, 培训机构应加强对校长发展现状进行调研, 针对校长发展的薄弱环节, 选准培训的重点, 避免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重点和校长们认定的培训重点不一致的弊端。

在培训过程中, 中小学校长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调查发现,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 (均为29.3%)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 (19.5%) ;新课程改革 (14.6%) 。农村中小学校长认为培训时最需要学习的前四项内容依次是现代教育技术 (21.5%) ;学校管理理论 (17.7%) ;名校管理与教改经验 (14.4%) ;学校管理与教育案例分析 (10.5%) 和经验交流 (10.5%) , 详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 中小学校长对培训内容需求方面体现出强烈的实用取向, 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教育技术、管理理论和教改经验三大领域。当前, 如何提高校长办公自动化是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中小学校长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需求十分迫切。在调查访谈中, 很多校长提出,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 应重视教育案例分析的使用。案例分析由于其结合具体的教育管理情境, 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 培训机构应根据校长的需要, 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

二、能力需求:校长们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决策、用人、协调能力几方面, 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但对调研能力的需求不高

学校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校长具备全面的领导能力。在调查中, 笔者设计了与领导角色相关的几种能力, 供校长们选择, 并要求按重要性程度排列。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校长们希望获得提升的能力主要是学校发展策划能力, 占54.9%;教学指导能力与政策分析及运用能力, 占23.2%;识人用人能力, 占15.9%;人际沟通能力, 占6.1%。访谈中也发现, 校长们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决策、用人、协调能力几方面, 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但对调研能力的需求不高。事实上, 调查研究能力是发现问题的重要因素, 也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前提。校长们对调研能力重视不够, 说明了校长们尚未意识到调研能力的重要性。

三、师资需求:农村中小学校长最希望的培训师资是名校校长

为了了解校长们对培训师资的需求, 本调查列举了专家、教授、教育行政官员、名校校长、教研人员等几种主要的培训者, 请校长选择自己最希望的培训者。调查结果表明, 首先是名校校长, 有55.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名校校长。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校长来自教育管理一线, 他们的经验来自实践, 因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容易为参训者模仿和学习;其次是教育专家和教授, 有25.9%的校长选择了专家、教授。教育专家、教授具有较全面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同时又熟悉中小学实际, 在培训中能够高屋建瓴, 又能做到深入浅出, 会对参训校长的教育理念产生极大的启发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 校长们不太喜欢教研人员充当培训者, 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培训机构的重视。笔者在访谈中发现, 校长们认为教研人员虽然能给他们理论上的指导, 但不能给他们实践上的帮助, 他们普遍认为应邀请名校校长讲座, 到名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比什么都强。

四、层次需求:农村中小学校长最渴望接受的培训层次是省级培训

在农村中小学校长渴望接受的培训层次调查中, 有46.9%的校长选择参加省级培训; 37.0%的校长希望参加地方培训;8.6%的校长选择参加校本培训; 7.4%的校长希望参加国家级培训, 详见图2。调查数据提示我们, 校长们渴望接受省级层次培训的比例最高, 反映了他们求变、求提高的愿望非常强烈。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安排校长就近接受培训的同时, 应多创造机会让更多校长接受高层次培训计划。

五、形式需求: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座、挂职锻炼是中小学校长认为最有效的四种培训形式

对于培训方式, 本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您认为下列哪种培训方式对您是有效的?”调查结果表明, 排在前三位的授课方式分别是:参观学习 (25.4%) ;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座 (均为17.7%) ;挂职锻炼 (10.5%) , 详见表2。在进一步问及“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调查结果表明, 校长心目中最喜欢的培训方式和他们认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是一致的, 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参观学习 (45.1%) ;经验交流 (20.7%) ;专家讲座和挂职锻炼 (均8.5%) 。而对于短期集中面授, 选择的人数很少, 只占总人数的1.4%, 没有人认为个人自学的形式是有效的培训方式, 详见表2。由此说明, 校长们更强调参与、互动、体验、生成的新型培训方式, 由于其发挥了校长在培训中的主体性, 其培训效果较好, 受到校长的重视。访谈中笔者也发现, 校长们认为, 由于短期集中面授往往过多地注重理论的前沿性, 因而缺乏可操作性。个人自学的时间缺乏保证, 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 因而效果很差。而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有利于校长学习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 获得对学校管理的直观感知, 因而受到校长们的推崇。

六、时间需求:校长培训时间安排平均为25.8天最合适, 与教学业务有关的、短时间的培训内容, 可安排在工作日;在假期时间, 则进行系统的培训比较好

校长认为培训安排多少天最为合适?培训时间最好安排在什么时候呢?调查发现, 根据校长的选择, 认为校长培训最合适时间平均为25.8天。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71.3%的校长认为最好安排在假期;22.5%的校长认为最好安排在工作日;选择其他时间和双休日的分别为3.8%、2.4%, 详见图3。在对校长访谈中发现, 他们认为一些针对教学业务有关的培训内容, 短时间的, 可融入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的培训内容可安排在工作日;在假期时间, 则进行系统的培训比较好, 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七、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就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而言, 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现存管理体制和培训观念的影响, 与城市相比 , 可能还存在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和问题, 制约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地调查中, 校长们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是:培训内容脱离农村学校的实际 (34.0%)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27.2%) ;培训形式单一 (25.2%)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6.8%) ;培训人员的选择不当 (6.1%) ;其他 (0.7%) 。因此, 对校长培训而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必要反思现存的这些问题, 为下一步实施高质量的培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对于此, 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培训内容上, 要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 确定科学的培训内容, 积极稳妥地推进培训工作

科学地安排培训内容是搞好校长培训的关键因素, 校长培训要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管理理论和教改经验为主的培训课程体系, 进一步更新校长教育理念、生发校长治校智慧、提高校长管理学校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符合学校管理发展的需求, 符合校长在新时期专业发展的需求。

2.在培训形式和方法上, 要满足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多样化的需求

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注意把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专家讲座、挂职锻炼、问题研究、理论学习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使校长通过培训, 达到既能更新教育观念, 又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目的。

3.在培训师资和层次上, 要整合培训师资力量, 使之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多创造机会让更多校长接受高层次培训

要注重校长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确保培训师资的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根据校长需求特点, 首先要密切联系本地和外地知名中小学校长, 把其任职学校作为校长培训考察实践基地;其次要紧紧依靠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 聘请他们为兼职教师;第三是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养, 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让培训教师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 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增强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组织培训教师深造、学习, 增强与各地校长培训机构的横向沟通与合作, 以适应校长培训工作的需要。就培训层次而言, 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安排校长就近接受培训的同时, 应多创造机会让更多校长接受高层次培训, 鼓励和扶持农村中小学校长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培训, 接受高层次的教育。

4.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 要切实解决好校长培训的工学矛盾,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校长培训工学矛盾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培训机构方面的原因, 也有校长自身的矛盾。因此, 解决校长培训工学矛盾应从培训机构和校长自身两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从培训机构来说, 要根据校长培训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如学分制培训方式, 使校长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的需要, 自由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 只要获取规定的学分即可。从校长自身来说, 要提高对培训意义的认识。为激发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校长的选拔与任用、经济待遇的提高与培训的绩效挂钩的政策制度, 利用行政推动和利益驱动相结合的办法促进各级校长积极参加培训活动。

5.在经费支持上, 要落实农村中小学校长专项培训经费, 并明文规定在各地的教育经费拨款中

对校长培训经费给予单独列项, 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校长培训不受经费的干扰, 切实解决校长参加培训的后顾之忧。

6.在技术支持上, 要加强培训资源整合, 构建本地区域网体系, 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一方面可借助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光盘等国家及先进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优质资源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本地区域网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现代化水平, 为校长提供包括网上学习、交流和信息服务在内的具有多种教与学功能的综合平台。

7.在培训效果上, 要加强培训、教研和教学反思

及时发现新问题, 总结新特点, 探索新模式, 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编制地方教材, 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之路。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应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和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 把握时代脉搏, 丰富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前瞻性。在培训之前, 要用更多的时间到农村中小学走一走, 多听听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呼声, 多了解一些农村中小学管理和教学的实际需求, 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增强培训实效, 达到应有的培训之目的。在培训之后, 要进一步探讨和寻求培训成果运用的跟踪研究, 做好跟踪指导, 适时地指导他们将培训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积极提倡校际之间要把培训所得进行广泛交流, 关注培训后校长对培训工作改进的建议, 努力做到在培训中研究, 在研究中培训, 在交流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高。这样才能巩固校长培训的成果, 补充和完善校长培训的成效, 才能提高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也是校长培训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范国睿, 王雪雁.现代成人教育与培训:新理念与新模式[J].长白学刊, 2000 (5) :87-91.

[2]管培俊.教师网联计划教师教育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 2003-10-14.

8.名校长工作总结 篇八

据了解,郑某波今年37岁,2009年开始担任英利镇某小学校长,其妻子也是该校教师,因为要照顾孩子,每晚必须回到英利镇家里,其他老师也很少留校。

经讯问,郑某波对其今年5月以来,以辅导课程等为借口,将该校两名女生多次诱骗至学校宿舍实施强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波已被刑事拘留,两名受害女生及家庭成员情绪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据知情者称,事件中两名受害者都是该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较好。郑某波每次都是以辅导为借口,将该两名女生一起叫到他的宿舍,强行发生性关系。事后,郑某波还威胁女生不准告诉家人和其他人,否则会使她们长大后嫁不出去。

本月中旬,其中一位女生家长发现女儿表现很不正常,便开始留意其动向,并反反复复地做思想工作,女儿才说清楚事情的具体经过。22日下午,两名受害学生的家长一齐带着女儿向警方报案。

接到报案后,雷州市公安机关立即组织刑侦等部门人员赶赴英利开展案件侦查工作,22日晚22时许,犯罪嫌疑人郑某波向警方投案自首。

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安排有关人员做好受害学生心理辅导及家庭安抚工作,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中新網)

【名校长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名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06-21

名校走访总结报告11-04

上一篇:毛邓三历年简答考题下一篇:文艺部创意简介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