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2024-06-17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共10篇)

1.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篇一

一、运用古诗, 体味辩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引用李商隐的《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可以体味,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以体味, 黄河水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奔流到海、一去无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 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而且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类似的古诗还有“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等等。

二、运用古诗, 探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就像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半》中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获得认识可以有间接经验, 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苏轼还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 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 以“秋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 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 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 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三、运用古诗, 理解唯物辩证法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 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 “梨花”与“春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苏轼的《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显然, 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本身又离不开妙指的拨弄。

教学“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 可以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可以引用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河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都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此外,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都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世间万物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诗句在感伤中透出豁达, 以形象包孕哲理。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要正确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 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这里, 噪与静, 鸣与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以“蝉噪”反衬“林静”, 因“鸟鸣”更显“山幽”, 动中写静, 以静衬动, 妙趣横生, 诗意丰盈。也可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里, “松”“石”的静与“明月”“清泉”的动两两相应, 相互衬托。失去了“松”“石”的静态美, 人们就难以观察到“明月”“清泉”、“照”“流”的动态美, 即所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们想以刀断水, 没料水被阻隔导致满溢, 可一旦放手水流会更湍急;想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愁思, 却不料醉酒后愁绪混乱越发忧愁。这就是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在。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节时, 可引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山脚的桃花已凋谢了, 但山上大林寺里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这是因为地势不同、气候差异所致。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脱离了山脚和山腰因地势不同而气温不同这一特殊性, 我们就不能理解诗中的含义。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 有很多内容由于太过抽象而使学生难于理解, 所以, 我们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 而恰当地运用古诗词, 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通过古诗词, 既可以有效地把哲学教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古诗中的快乐儿童 篇二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牧童,更像个小雷锋。 “欲断魂”的路人刚一提问,他就热情相答,并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吕岩(吕洞宾),也写过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宽阔的田野,悠扬的笛声,辛劳的牧童放牧归来,吃过了饭连蓑衣都来不及脱,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牧童》又与众不同。一个夏日的午后,袁枚去拜访朋友,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褂、骑着黄牛的牧童在高声唱着《放牛歌》。袁枚正听得如醉,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原来牧童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并熟练地爬上牛背,踮起脚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壮的树干。而机灵的知了,却 “嗖”地一声飞走了。袁枚见状,哈哈大笑。回家后即赋诗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对而言,白居易的《池上》,则更为妙趣横生: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塘中一个个的大莲蓬,清香诱人。一个小孩儿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但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又淘气又可爱的顽童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杨柳轻扬,正是一派大好春光。放了学的儿童们,纷纷跑回家里拿出风筝,趁着东风放上天空。这样的春天,让孩子们陶醉,也让大人们向往。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写儿童诗最多的是宋代的杨万里。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还有《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的蝴蝶,淹没在黄色的菜花中。令急走的儿童,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儿童的词句,我知道的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一句 “最喜小儿无赖”,把父母之爱,儿女之欢,都尽在其中。

苏轼说: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舍讲:“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天真无邪的儿童,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快乐,而且还带来了希望。

3.让古诗词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三

一、营造充满情趣的诗文氛围

我校开展了“诗文诵读”活动, 全校师生与经典诗词同行。师生一齐动手, 给校园中的角落都制作了古诗词卡片。课余时间, 学生们三三两两一起诵读古诗训。另外, 我还充分利用音乐课, 播放优美动听的古诗词歌曲。就连上课、下课的铃声, 也专门配制了古诗词乐曲, 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诗词的氛围。

教室的布置也从诗教的角度着手, 很多班级都用学生的诗词书画作品装点教室。班级黑板报开辟了“古诗词园地”, 介绍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活动成果。教室前面的黑板左上角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诗文角”, 作为抄写“每周一诗”的固定版面。每星期一上课之前, 老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诵读的古诗, 抄写在“诗文角”上, 利用课前几分钟、晨会课、放学前的零星时间让学生大声背诵。浓厚的诗文学习氛围, 给学生带来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二、在理解品味中调动情趣

1. 引用故事激发兴趣

因为古诗词毕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 而且十来岁的孩子知识积累较少, 学习一首新诗一般需要教师先作一番简要的介绍。比如, 作者生平、写诗的时代背景、写作时的境遇等。例如学习李白的《赠汪伦》, 教师可以先说一个相关的故事, 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李白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诗人, 而且最喜欢喝酒。汪伦用美酒作“诱饵”, 请李白去他家作客。他们一起饮酒作诗,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天李白正要回家, 汪伦前来相送, 于是李白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

通过讲故事, 不仅很快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 而且也引起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2. 利用插图帮助理解

许多古诗词都具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意境, 现在很多古诗词读本也都配有插图。因为插图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在教学时适当运用插图, 不仅有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意境。有的字词解释也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小学古诗词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联想, 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理解诗句的同时走进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中去。如《所见》是一首童趣十足的古诗, 文字浅显, 意境优美。在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想象牧童骑黄牛、准备捉蝉的情景, 还要让学生联想到蝉鸣的声音,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夏天的树林中, 听着“知了, 知了”的声音, 感受到诗中的情趣。

三、寓情趣于吟诵中

1. 联系生活实际吟诵

古诗词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贴近生活, 融入生活。我们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 选择与之相应的古诗词和学生一起背诵, 使学生感觉古诗词离实际生活并不遥远。春天来了, 学校门前的柳树绿了, 我们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雨绵绵时, 我们大声诵读“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到了, 我们背诵《清明》和《寒食》等诗词, 了解古时候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表现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 诗人的思想、情感就活在文字中。

2. 分门别类吟诵

根据古诗描绘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吟诵, 能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最常见的是按照四季顺序归类。如描写春天的诗句有:“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夏天风光的诗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冬天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学生们踏着诗人的脚步, 走过了五彩缤纷的四季。

四、在活动中激发情趣

1. 开展情趣盎然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诵读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分工合作, 搜集整理了许多古诗词。同学们兴致盎然, 将收集到的古诗词做成精美的卡片, 挂在校园里, 校园成了一道古诗词风景画。同学们下课休息时, 都会跑去看看自己的作品。此外, 学校还举行了“诗文诵读”等主题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2. 情境表演

4.亲近古诗词:从儿童出发 篇四

[关键词]古诗词 儿童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22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在他们的眼中“柳树是风的梳子”“快乐是叶子不再蜷着枯黄的身体”……诗人王小妮说:“孩子才是距离诗歌最近的人,成人的过程就是诗性慢慢消失的过程。”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都很有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比较欠缺的小学生而言,古诗词就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看起来万般美好,学习起来却是不一般的困难。反思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主要问题在于“成人意识”过多,“儿童立场”不够。教师习惯以成人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替代儿童的兴趣,从而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目标。所以,要想让儿童亲近古诗词,必须从儿童出发,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诗词解读,追求“浅语艺术”

浅语,顾名思义,就是无深意的话语。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是“浅语艺术”的倡导者。他倡导使用日常浅显的生活语言作为写作的表达工具,为成人写作,也为儿童写作。汉乐府的《江南》可以称得上是“浅语”之作。在诗人中,白居易、孟浩然等人的作品也都符合“浅语艺术”的要求。面对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教师在解读时,应该以儿童的视野进行观照,努力用口语化的生活语言,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让儿童自读、自悟。例如,我对《鹅》一诗的解读——

唐诗里“走”出一只鹅

一只普通的鹅,没有人会记住。可是,如果这是一只从唐诗里“走”出来的鹅,情况就不一样了。

它在水中的姿态是那样的优雅,一身纯白无瑕的羽毛,衬托出颀长、挺拔的脖颈。它浮在水面上的时候,就像一朵白色的云,圣洁、高雅、轻盈。

一个孩子,突然发现了池塘里有这样一只鹅,那份惊奇和喜悦,不言而喻。于是,不知是鹅高兴了,一个劲儿地叫着“鹅,鹅,鹅”,还是孩子高兴了,一个劲儿地叫着“鹅,鹅,鹅”。总之,他们的相逢,成就了唐诗中的一个经典。

这只姿态优雅的白鹅,它把脖子摆成优美的曲线,引颈高歌。在一个孩子听来,这单纯的曲调就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白鹅挺着胸脯,轻轻舞动着两片红枫一样的脚掌,碧玉般的水面,立刻漾起一圈圈好看的涟漪,就像开放在水中的清莲。

白色的鹅、绿色的水、红色的掌、青色的波,再加上岸边雀跃的孩童,你可以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回味这画面。当沉浸在这样优美的画卷中时,你怎么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个七岁孩子写的诗!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故事,具体情节是否如此,史无明载,这里只能按传说缀成。但这首诗,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广为流传,成为各地学童人人喜爱诵读咏唱的歌谣,骆宾王从此也就得到“江南神童”的美誉。

岁月流转,这首诗连同骆宾王七岁咏鹅的故事,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七岁的孩子,用一幅白鹅的素描,就这样让我们记住了他。

二、古诗词教学,遵循“慢的哲学”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词。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少女恋歌,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亦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更有“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的伤世悲音……在我看来,古诗词理解是一道功夫茶。学生对古诗词的涵养与积淀,靠的是长期的濡染和坚持。下面就以《江雪》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看看这道功夫茶究竟该怎样“慢”品。

师:(出示月夜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诗句?

生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出示秋枫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又会想到什么诗句?

生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师:刚才是看到画面想诗句。我们在读诗句的时候,也要尝试着把诗句想象成画面。如果让你给《江雪》配一幅画,你会画哪些内容?请在诗句中圈画出这些词语。

(学生自读圈画,教师板书:千山 万径 孤舟 蓑笠翁)

师:除了诗句中有的这些景物?还要画一些什么?

生:还要画皑皑的白雪、茫茫的江面、江边枯萎的芦苇……

师:请把自己想到的画面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把小组内几个人想到的不同画面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流动的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想想看:可以怎么连接。

生1:可以由远到近。

生2:可以先景后人。

师:哪个同学连起来说一说你头脑中想到的画面?

生:寒冷的冬日,北风萧萧,白雪纷飞,远处所有的山都被白雪覆盖着。鸟儿已经不再歌唱了。在弯曲的石头路上,雪已经成了路的外衣,人们不再出来,路上再也没有人的踪迹了。近处,在辽阔的江面上,一叶小舟孤零零地飘荡在江心。船上一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正在江心独自垂钓。

三、古诗词理解,尊重个性表达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诗无达诂”的概念,“诗”即《诗经》,“达”是“一致”的意思,“诂”指评价。这句话揭示了审美主体的差异性,类似于西方提出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如画一画、演一演等。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一座桥梁。

(一)以画代讲

德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的方法,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征。下图是我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诗文的理解创作的诗配画。通过画一画,学生把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形象化。把这些诗配画张贴在教室中,既是分享,也是提供了一次彼此再学习的机会。

(二)以演促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形,理解越快、越真。在古诗词教学中,当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时,可以借助教师和学生的演示,展示语言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当课堂一旦成为学生的舞台,他们便可自由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演自己心目中想演的内容,说自己要说的话,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我根据词的内容,改编课本剧,让学生表演。

【宋孝宗淳熙9年(1182年),诗人辛弃疾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辛弃疾:(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带湖吾最爱,千丈翠奁(lián)开。先生杖屦(jù)无事,一日走千回。

【一座低矮的茅屋前,一对白发老者正坐在门前的一张小桌前喝酒,聊天。】

老公公:老太婆,你喝了点小酒之后,脸色真好,好像你年轻的时候一样。

老婆婆:你这个老头子,喝了一点酒,话就多了。

老公公:想当年,你刚嫁给我的时候,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也就可以享享清福喽!

老婆婆:是啊!我们家三个儿子,他们都很勤劳,也很孝顺。

老公公: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我们小儿子,你看他鬼精鬼精的,讨人喜欢着哩!

老婆婆:是啊,嘴巴也甜,每天娘啊娘啊地喊我,心都被他喊醉了。

老公公:儿子好,日子好,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也会好,想想都令人开心啊!

【大儿子扛着锄头上。】

大儿子:爹,娘,我到小溪东头的豆田里除草去了。

老婆婆:外面热,别忘了戴上草帽,记得早点回来。

大儿子:知道了,娘。

【二儿子提着竹条上。】

二儿子:爹,娘,我到屋前那棵大歪脖子柳树下编鸡笼去了。

老婆婆:竹篾会刺到手,编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二儿子:谢谢娘的提醒,我知道了。

【辛弃疾上。】

辛弃疾:两位老人家,能否讨碗水喝?

老婆婆:行行行,客官先坐,我马上就给你装碗水来。

老公公:客官贵姓?

辛弃疾:在下免贵姓辛,你们叫我稼轩好了。

老婆婆:官人,水来了!

辛弃疾:多谢!这水好甜哪!

老婆婆:这是我家山后的泉水。

辛弃疾:难怪这么甜!

老公公:稼轩居士,既然来了,不如坐下和我们一起喝碗小酒?

辛弃疾:不客气了!刚才这两个都是你们的儿子?

老婆婆:是啊,是啊!

辛弃疾:他们可真勤劳啊!

老婆婆:我们家还有一个儿子呢!

辛弃疾:我怎么没看到?

老公公:那个小鬼豆子,他在小溪边玩着哩!

【音乐《江南》声响起,小儿子跟唱。】

小儿子:莲子真好吃,我再剥一些给我的爹娘和两个正在辛苦干活的哥哥吃!

【小儿子手捧莲子上。】

小儿子:爹、娘,给你们吃莲子,可好吃了!

辛弃疾:二老真是好福气啊,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

老公公:哪里哪里,时候不早了,老婆子,快去做饭吧,我们留这位稼轩居士吃午饭。

辛弃疾:不了,不了,还要急着赶回去呢,告辞了!

老婆婆:下次再来。

辛弃疾:好一副和谐美好的“村居图”啊!你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剧终。

四、古诗词学习,实现与时俱进

任何文学艺术的诞生,必然有一个起源、推广、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诗词也不例外,它最早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节奏(如劳动号子)、有韵律、极富感情的语言形式。我国诗词经历了从“诗经”、汉赋、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歌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例如,在《黄鹤楼送别》的学习中,可让学生根据时代特点进行表达练习。

师:同学们,1200多年过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依然广为流传。人们还把这样一个故事、一种真情、一段佳话,写成了歌词,谱出了旋律。

(播放歌曲《烟花三月》)

师:你们看,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感情。李白用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对故人的依依惜别和敬仰爱戴之情,歌手陈小奇用《烟花三月》这样的歌曲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无限思念和牵挂。如果诗仙李白生活在我们今天,面对远去扬州的老朋友孟浩然,他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离别之情呢?

生:发一条短信。

师:是呀,只要孟浩然的手机信号没有问题,他这一路将不再孤单寂寞,因为李白的短信总是时刻陪伴着他。

生:发一篇微博。

师:相信李白充满深情告白的微博一定会有很多粉丝围观的!

生:QQ留言,发一封电子邮件。

师:是呀,旅途劳累的孟浩然打开QQ,打开邮箱,读了李白贤弟的留言一定特别幸福。

生:作一首现代抒情诗。

五、古诗词拓展,主张自主探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理解,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强调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与同伴交流,相互切磋,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古诗词学习也应该在新课标精神的观照之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以一首带一组,把薄薄的书读厚。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结束后,我给学生提供两道选择性的作业:

选题一:研究性阅读。

辛弃疾一生写过620多首词,其中有120多首出现了“醉”字。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结合《清平乐 村居》,体会其中的“醉”字,尝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 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选题二:同类诗词积累。

快乐的童年带着浪漫。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遥指杏花村”的牧童,有“骑牛唱《竹枝》”的巴女,有“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童孙,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有“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稚子,有“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牧童,有“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两小童,有“溪头卧剥莲篷”的无赖小儿……

请你回忆一下,还有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试着找出来,读一读,感受古诗中儿童的特点。

审视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可谓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而现在,我们正走在研究的路上,正经历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艰难探索。相信终有一天,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和喜悦!

5.低年级儿童古诗文辅读的途径 篇五

所谓古诗文辅读,指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不加重儿童负担的前提下,激发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浅近古诗文的能力,适时、适量、适度辅助儿童吟诵古代经典诗词和文言文,儿童对有韵律的语言非常敏感,诗文最容易融进儿童的语言习惯中,让儿童从小吸收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营养,陶冶性情,夯实文化底蕴。因而,古诗文辅读重点在“辅”,途径在“导”,落脚点在“育人”。与课外活动结合,与生活相连,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儿童的“库存”。

一、贴近儿童,选读诗文

1.对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进行相似链接

儿童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读诗方法,乘这股“东风”,鼓励他们积累相似的诗文。如学会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的《江南》这首民歌,可以拓展开来学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杜牧的诗《江南春》和王昌龄的诗《采莲曲》。这一组诗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美景图,达到了深化理解、丰富积累的诵读效果。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系列诗歌的强烈震撼中得到强化和升华。

2.按时序节令变化组织系列诗歌

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如能在自然中得到体验,这种感知的深刻是无法比拟的。依季节的变化,笔者引导学生把诗文整合成一个系列,如“春日寻芳”“夏日情趣”“秋日枫情”“冬日飘雪”。笔者曾经借踏春之际向学生介绍了一组咏春诗,学生兴趣很浓,因为他们踩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地,他们抚摸着“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柔柳,他们在“千朵万朵压枝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花园里尽情地欢唱……

3.以故事引导出相关的诗人和作品

儿童是天生的故事迷,当他们听了曹丕逼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他们吟诵起《七步诗》来特别有感情;《铁杵成针》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相继讲读文言文,在古今语言的对比中,学生初步体会古文字的韵味,不知不觉他们便喜欢上真实、亲切的小李白,教师引出李白的一串耳熟能详的诗,孩子们吟诵起来兴趣盎然,这样既学文又学诗。

二、以美激趣,喜吟乐诵

1.理解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学生要欣赏语言,必先读懂。古汉语中常识性的知识应当教给学生,这是读古诗文的工具,但不宜讲得太深,宜着眼于为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服务。古今词义的变迁现象:例如《江上渔者》“但爱鲈鱼美”中的“但”是“只”的意思,不是今义的“但是”。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绿”,是形容词活用,教者把十几次修改过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活用法无须细讲,使其能体会语言的凝练美即可。还有其它如倒装、省略、互文等古汉语知识,可在具体诗文中给学生感性认识,在不断的诵读中以熟带生、举一反三、逐渐领悟,培养语感,努力达到自动化。

2.情景物交融,体味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在辅读过程中充分挖掘诗的意境,营造氛围,给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如学杜牧的《山行》,字字都是可感可触的秋景,句句皆意境,无须教师讲解,借助画面或身临其境地想象吟诵,便能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如果教师把诗意讲碎,学生再来品味,便觉味同嚼蜡,毫无兴致。认识诗的思想境界,感受作者的心灵美,也离不开对诗文写景状物的理解和自我的真切感悟,例如《咏石灰》,儿童明白了石灰的特征,了解了诗人的生活背景,自然能体味出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本质。

3.吟诵出节奏,品赏声韵美

古诗文平仄和谐,声韵动人。儿童喜爱韵律感强的语言,好念好听的古诗、韵文正合其口味,索性让其尽情吟唱,“以声动情”,抑扬顿拙、铿锵有力中便是情感。语言的习得本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古诗文的语言会转化为儿童的潜意识语言。儿童在吟诵的悦耳声中,感受到音韵、节奏、抑扬顿挫的美,有的孩子还能依据这声韵,自己有滋有味地填词作诗呢。

三、细水长流,点滴积累

1.遵循感知规律,探寻辅读的课堂模式

儿童的感知特点是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逐步感悟。在每周的课外活动课里,抽出一节课进行辅读,在实践中摸索出“两个为主,六个环节”的辅读方法,即遵循“学生为主,诵读为主”的原则和“自学——质疑——辅导——赏读——拓展”的辅读模式。

2.辅读时间的点滴运用

辅读时间是“挤”和“聚”起来的。心理学中遗忘曲线显示表明:不断复习巩固的内容达到一定程度将成为永远的记忆,“温故而知新”,不断反复便能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习惯。教者把复习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每天晨会课挤出五分钟复习巩固,每节语文课前的两分钟的吟诵聚起来,“聚沙成塔”,课间游戏融诗文吟唱于玩乐中,如在儿童跳牛皮筋的游戏中,配以相适宜的古诗吟唱。

牛顿曾谦逊地说:“如果我之所见比笛卡尔等人要远一些,那只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笔者认为,流传至今的古诗文,便是我国母语文化里的巨人。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孩子在“浩瀚无涯的大海”边,也能偶尔很高兴地拾到几颗光滑美丽的石子或贝壳。

6.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篇六

关键词:社会生活技能,学业评价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积极促进学生发展, 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 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倡导多元的、开放性的评价。社会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性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 运用自己已有的社会知识, 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种成分。社会生活技能在儿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儿童社会技能水平有助于儿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小学品德课程在发展儿童生活技能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基于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 特别关注了学生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尝试利用创新、多元的评价, 促进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学生社会生活技能发展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如非纸笔测试的情景再现、调查记录单、学习任务单、学生作品、成长资料等。

一、利用非纸笔测试, 促进社会生活技能发展

(一) 巧用情景再现, 评判学生水平

利用非纸笔测试的这种方式, 在对学生学业评价上, 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品德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交往是堂必修课”中《诚信真可贵》中, 有这么一个作业:

近日有一位小学生, 在骑车上学的途中, 与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发生了刮擦。当时车主刚好不在。如果你是这位小学生, 你会怎么做呢?

在这个案例中,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行动”展示、表演。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 “东瞧瞧, 西瞧瞧发现没有人关注这件事, 立刻悄悄地溜走, 当作没有这回事。”得不合格;“自己不知所措, 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让他们帮助来处理。”得合格;“留在原地等车主, 如果等了一段时间, 车主还没有来, 就留下字条说明情况, 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车主。”得优秀。

这样的评价方式, 旨在对学生社会生活技能中的一个方面人际交往技能发展的一个评价。试题的考察的目标的综合性强, 将学生至于真实, 具体的生活情景中, 要求其在短时间里做出行为的反应。这样的情景再现非常具有挑战性, 通过学生具体的行为反应, 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评判学生自我负责、人际交往的所达到的水平。

(二) 提托学习菜单, 促进学生习惯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给学生布置学习单。如在教学浙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让我自己来》的作业:

在这里例子中, 教师对学生系鞋带、扣扣子、自己会整理书包, 自己会抓紧时间做作业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习惯养成的考察。得到48个以上大拇指为优秀;得到大拇指数在30—47之间为良好;得到29个一下大拇指的为合格。

这样的评价方式, 旨在对学生社会生活技能中的一个方面正确对待自我的技能的一个评价。试题的考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学习习惯以及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评价的要求比较简单, 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评价的主题为家长, 助于家长帮助、督促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 凭借调查记录, 掌握沟通技能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 在平时的作业中, 利用学生的作业调查记录,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师在执教浙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的一家”中《家庭收支知多少, 布置了这么一个课前调查作业:

任务一:钱从哪里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每家每户的经济来源也更为多元化, 一般有父母的工资收入, 有基金、股票的收入, 还有房租收入等, 那你家的收入主要有哪几块呢?赶快调查一下, 写下来吧!

任务二:钱到哪里去?

这个作业调查记录单, 收集的资料很完整, 字迹很工整, 能够根据资料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 感受写得很深刻, 得优秀;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 字迹比较工整, 能够根据资料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 感受写得比较很深刻, 得良好;收集的资料不完整, 字迹潦草, 看不清楚, 能够根据资料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 感受写得很简单, 得合格。

这样的评价方式, 旨在对学生社会生活技能中的一个方面完成任务的技能的一个评价。教师以学生调查了解家庭收入、支出的学习活动为基础, 帮助学生制订一周家庭费用预算计划, 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初步学会统计家庭收支情况, 合理消费, 学会一些与父母和家人沟通的办法, 掌握合理理财的技能。

(四) 巧用学生作品, 掌握基本技能

巧用学生自己的作品, 能促进学生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中《小小安全员》一课时, 有这么一个作业:

请根据你家房屋的实际情况, 画一张逃生示意图。

(其中一个学生的作品。)

逃生线路完全正确, 清楚地标注处逃生出口, 得优秀。逃生示意图清晰。逃生线路比较正确, 能地标注处逃生出口, 得良好。逃生示意图比较清晰, 逃生线路或逃生出口有明显一两处错误, 得合格。

这样的评价方式, 旨在对学生社会生活技能中的一个方面顺应学校、社会环境的技能的一个评价。作业任务符合高年级学生爱动脑、要动手操作的特点。通过作业任务让学生认识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知道基本的逃生的技能。

二、利用纸笔测试, 夯实社会生活技能发展

社会生活技能在儿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儿童社会技能水平有助于儿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在采用纸笔评价的基础上, 适当采用非纸笔评价, 可以弥补纸笔评价的一些不足。由此, 我们在设计学生学业评价时, 也可以纸笔测试的内容。

(一) 利用判断题型, 提高认识能力

在非纸笔评价的基础上, 运用适当的纸笔评价, 能提高学生们的认识能力, 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

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勾。

(1) 在高层建筑被火围困时, 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 夜间则打手电, 发出求救信号。 ()

(2) 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 要迅速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以防止引起火灾。 ()

(3) 火灾时可利用一般电梯逃生。 ()

(4) 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 应该到门口或街上等候消防车到来。 ()

(5) 当遇到火灾时, 要迅速向人员多的方向逃生 () 。

(二) 利用连线题型, 加深认识能力

在纸笔评价中, 除了可以用判断题进行评价外, 还可以采用连线题, 加深学生的认识, 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

请你连一连。

(1)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糖脂肪

(苹果、梨) (瘦肉、蛋) (开水、蔬菜) (海带、虾皮) (米饭、面包) (奶油肉)

(2) 火警电话急救电话报警电话

除了这些题型外, 还有填空题、画图题等。在老师精心设计下, 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 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栏目, 使整张练习宛如成了一份,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的儿童报, 既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接受书面的评价, 同时增强了纸笔对学生的评价功能, 促进了儿童生活技能的发展。

小学品德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生儿, 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 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而儿童社会性发展, 同时促进儿童生活技能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 尝试利用创新、多元的评价, 运用非纸笔的评价和纸笔的评价的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立体的学生学业评价结构, 促进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著.《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版.

7.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篇七

中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采桑子》

宋·黄庭坚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山家》

宋·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村晚》

南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8.高考写作素材之古诗中的惬意生活 篇八

《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山中书事》元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饮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临江仙》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终南别业》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西江月》宋 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自遣》五代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辋川集二十首·欹湖》唐 裴迪

9.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 篇九

关键词:弱智儿童,生活技能,培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心理“侧重于社会能力, 是指一个人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面临的挑战的能力, 同时还能够在与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行为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弱智儿童的生存与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 如何提高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 从而使之能够立足于社会, 不仅是当前弱智儿童教育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要求的体现。

一、确定培养目标

要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为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制订培养目标。总体而言, 弱智儿童生活技能培养目标的制订要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儿童的潜能为基本原则, 以日常生活为中心, 根据这些孩子的实际能力情况、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 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步进行。具体而言, 可以根据弱智儿童的年龄特征, 制订高、中、低等不同层次的生活技能衡量指标体系, 并分别从生活自理、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等三方面来教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解决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并定期对其进行测量、记录, 并完整备案, 为今后的衡量指标动态调整形成重组有效的数据基础。

二、创设培养情境

应通过多学科对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教育进行全方位渗透.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在弱智儿童生活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要密切联系弱智儿童的生活经验,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生活技能培养的积极因素, 从而在互动氛围中为他们创设出充满乐趣、积极向上的生活技能培养情境。

研究表明:弱智儿童同样也具有较为强烈的创造欲望, 这就意味着弱智儿童也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和正常儿童一样, 同样拥有创造潜能, 只要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的良好环境, 就能有效激发其创造力。基于此, 辅导教师可以在生活技能的教学中有效借助多媒体对现实生活的演示、示范和操作, 使孩子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接触到实际社会的生活, 并由此举一反三, 从而逐渐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拓展生活经验

首先, 鼓励弱智儿童勤动手, 并逐渐锻炼其思维能力, 由此丰富弱智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并进一步开阔他们的眼界, 使他们能够掌握未来生活所必备的生存知识和社会应急能力。为了培养弱智儿童的想象力, 挖掘其想象潜能。例如, 辅导教师可以在生活技能教育课程中为弱智儿童开设烹饪、修理、折餐巾、编十字绣、编织、缝纫、丝网花制作等一系列生活型强、格局特色的实践教育课程, 这些技能教育既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又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 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效互动的良好氛围, 使他们能够通过一定时期内的学习, 形成“人人有专长, 样样都熟悉”的良好局面, 并且还能在互动过程中养成助人为乐、乐于交流的良好习惯, 这也正是他们能够养成积极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鼓励积极参与

弱智儿童不能长期生活在外界社会对他们的“特殊照顾和关怀”之下, 最终都要迈入社会, 生活在现实中。然而从目前来看, 对弱智儿童的教育过于局限在理论层面, 从而在弱智儿童和真实社会中形成了一道屏障。理论上, 弱智儿童生活技能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鼓励弱智儿童服务社区来熟悉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习俗、人文景观等要素, 继而对其生活的社区萌生出亲切感和自豪感, 并在这一积极情绪下逐渐掌握社区生活的技能。对于此, 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培养和教育应该冲破这道屏障, 使儿童能够真正做到主动参与和融入社会, 从而获得真实的社会体验。基于此, 本文认为, 社区生活对弱智儿童的生活技能培养起到巨大的作用, 社区生活是外界社会的一个缩影, 弱智儿童可以通过对社区生活进行接触和了解, 从而逐渐进入外界大社会的情境之中, 并逐渐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由此熟悉和理解外部社会的基本生活内容及其相应的运作方式。相应的, 社区居民也应对弱智儿童的社区服务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 在适当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给予帮助, 使他们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温暖, 并由于自己的社区服务行为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而逐渐获得了自信, 这对其今后投身于现实社会的日常生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10.儿童古诗 篇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

忆江南乡(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赏析

这是写景。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出没⑤**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解说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抓住景物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赏析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经过。

⑤斜:倾斜。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赏析

这首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小池(白居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

上一篇:2024年度小学校长述职报告下一篇:3月9日浙江省丽水市赴武汉人才招聘会岗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