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查作文

2024-07-22

环境调查作文(共12篇)

1.环境调查作文 篇一

河口的环境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调查下吧。

调查地点一:黄岗山大道

大道两边的花圃遭到行人的任意踩踏。园林工人铺上了一条路,但人们为了方便仍然不踩到路上。有些酒店都会把解剖过的动物身上的脏东西丢到地上。你看正巧就有个人把鸡血、鸡毛混合在一起泼到地上。还有阿姨把餐巾纸丢到地上,然后又有个叔叔把装包子的塑料袋子丢到地上,一辆车开过来,袋子飞到了天上,然后又掉下来,袋子仿佛在说:“快把我捡起来,要不然会污染环境的。”

调查地点二:法院后居民区

楼道口广告很多,墙上到处被贴得花花绿绿,有寻人启事,有招工的,还有玩牌绝技。有的是广告纸,有的是盖印章,有的是拿记号笔书写的。墙面乱七八糟,不堪入目。

调查地点三:惠济河河口二小段

惠济河被两岸居住的人们当成了化粪池使用,还有的直接把大便排到里面去。惠济河上的垃圾应有尽有,有方便面袋子,有饼干盒,还有装包子的袋子。河水由黑又臭,我们都忍不住捂住了鼻子。

河口的环境如此之差,我们该怎么办呢?

2.环境调查作文 篇二

关键词:体育场馆,多功能,声环境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对生活品质的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健康状态成为幸福生活的目标之一。作为健康社会、合作精神、人际交往、团队意识的群体性体育锻炼方式也受到大众的欢迎。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来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文化体育娱乐需求与相关产业的建设管理相脱节。为了缓解此类矛盾各地新建、扩建、改建的演艺、体育场馆呈现出跃进式的发展。

其中兴建了各类为人们提供训练场地的体育场馆。这类体育训练场馆多采用钢结构, 桁架、网架等空间结构形式, 形成大跨度、大空间, 屋面采用弧形造型以及新型轻质的屋面材料, 满足体育场馆的需求, 但实际使用时由于该类体育场馆容积普遍较大, 场内声环境问题突出。尤其是在有多功能使用时, 超出了原有的单一训练设计, 体现出环境嘈杂, 语言听闻辨识难度大、交流困难甚至产生焦躁等情绪。这都是设计功能单一且未经声学处理、混响时间较长等暴露出来的问题。

还有很多场馆在设计之初因为缺乏国家相关规范, 又按照单一的使用场景设计, 例如训练场馆做会议、演奏等场馆使用, 在实际使用暴露出更多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针对比赛类场馆的, 如《体育馆声设计及测量规程 (JGJ/T 131-2000 J42-2000) 》。不能满足体育类场馆实际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因而对这类体育场馆的调查和研究是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同时存在现实意义。为今后此类场馆的新建、改建提出理论指导。

体育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的环境与文明的进步。从劳动起源说到游戏起源说众说纷纭。相应的体育场所的产生、发展也随着文明进步被一步步建立和完善。从古代罗马的竞技场到全球为各大赛事兴建的各类满足不同功能的体育竞技馆、训练馆、综合类场馆都是人类文明与工程技术发展的体现。

而现代生活对体育休闲、文化娱乐需求的增长使得人们在新建或改建场馆时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多功能”。这远远超出了原本体育场馆设计的单纯竞赛或体育活动的功能要求。新的体育场馆要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既能组织体育活动, 还要求举办各种大型会议、报告以及大型文化娱乐活动, 例如:演唱会、马戏、时装表演、发布会、商业展销会、甚至专业的演奏会等。这就要求体育场馆的设计要在突破以往单一功能的同时, 扩展更复杂的设计, 使得内涵与外延充满多种可能。

在多功能这一前提下新建的体育场馆主要反映出体量较大, 造成混响时间难以控制, 很容易产生回声、声聚焦等问题。加之使用要求的大空间使得可以做吸声处理的部位和所占面积十分有限。种种问题汇总在一起极大的增加了声学设计的的难度。

在对体育场馆的设计做调查之初应对通过大量文献的学习, 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并了解相关建筑学与城市规划设计等理论知识对体育场馆的设计有哪些影响。

体育场馆不仅要外部形态优美壮观, 更重要是内部空间满足使用要求。体育馆和很多公共建筑一样作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 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要求。一直以来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师和政治家们推崇和热衷的对象。体育馆的建设不但受到其内部功能影响, 还受到文化、政治、经济、工程技术的影响、这对于体院馆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之初就应当结合城市风貌与建筑学理论, 设计符合要求的建筑样式和满足功能的内部空间。

我国体育事业是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的。国家的重视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同时刺激着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调查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发现, 越来越多的体育馆都按照“多功能”模式设计。与经济、工程技术、新材料发展相同步的是越来越多的体育场馆造型复杂多样, 这样的设计趋势也给相关场馆的声学环境设计带来了困难。因而, 对于此类综合性体育场馆所出现的问题应提出类型化的问题。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体育场馆类建筑应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听闻环境、防止噪声干扰。对语言信息做到准确清晰传达、对音乐演奏要求应是提供美的享受, 能配合音响设备一起发挥作用, 杜绝回音和啸叫等声缺陷。

通常体育场馆的声学设计要求有合适的响度, 使得在没有其他噪声干扰的情况下, 观众可以有舒适的听闻环境。第二是在体量较大的体育场馆内有合理的声场均匀度, 使得观众席上的每个座位听到的响度差别不大。第三是合适的混响时间, 这就对大空间内的混响时间有比较高的要求。语言的清晰度要求混响时间不宜过长, 语言的丰满度则要求混响时间不宜过短。这就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来设计, 使得场馆内有适合功能要求的混响时间。第四是声聚焦、回声、声影、颤动回声等音质缺陷。消除此类音质设计的缺陷是设计师的任务。第五是由于通风、空调系统等带来的噪声, 作为主要的噪声来源如何合理的解决也是体院场馆设计的任务之一。

综上所述, 体育场馆的声环境设计受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材料设备等多方面的影响, 要综合好各方因素才能在满足“多功能”体院场馆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钟丹.中小型体育馆建筑声学处理方法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36-80.

[2]曹孝振.体育馆内的声环境[J].电声技术, 2002:10.

[3]曹孝振.体育馆声学设计的建筑因素——屋盖结构的声学特性[J].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 2004:42-90.

[4]郭宇.多用途剧院建筑音质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出版社, 2011:28-70.

[5]王一鸣.我国体育馆建筑造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30-90.

3.临湘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篇三

地质环境问题

临湘市原有矿山企业167家。其中,生产企业80家,停产、闭坑矿42家,合并矿山45家。矿业活动对该市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有的矿山企业法人灭失,破坏了的地质环境没有得到彻底恢复治理,日益影响到群众生居环境及生命财产安全。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矿山“三废”污染严重。矿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品、废水、废渣对环境污染严重。据初步统计,矿业年废气排放量为3.47亿标立方米,SO2排放量1141.60吨,烟尘116.1吨,粉尘38吨。排放量大的主要是建材矿业,矿业废气排放量达标率为58%;矿业废水(包括矿坑水、选冶水和矿池水)排放量为20万吨,达标排放量15万吨,达标率75%;矿业废渣(尾沙、选冶废渣、废石)产生量14.51万吨,处置量3.9万吨,处置率26.8%,综合利用量4.05万吨,综合利用率27.9%,矿业废渣累计堆放量已达9000多万吨。

二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采矿活动不可避免占用耕地、山地,并对田地造成破坏,有的成为不可复垦地。全市各类矿山占地面积达578公顷,其中耕地185.5公顷,占总面积的32%,耕地主要是被砖瓦窑企业占用;占用林地、草地11.1公顷,占总面积的1.9%;占用其他地类381.41公顷,占总面积的66.1%。各类矿山应复垦还绿面积(包括废渣堆存用地、废弃地、地质灾害摧毁土地等)201.2公顷,实际已复垦40.2公顷,复垦率为20%;恢复植被面积35公顷,还绿率17.4%。

三是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由于矿业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近几年来,发生地面塌陷5处,塌陷面积25公顷,滑坡、崩塌11处,泥石流2处,治理率不到30%。因灾伤亡累计达10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超过500万元。

四是对地下水系统影响严重。全市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对地下水系统影响不大。但分布在该市忠防、詹桥、贺畈、桃林等乡镇的铅锌矿,由于开采较深,产生多处塌陷。特别是桃林铅锌矿上塘冲、银孔山的陷塌区,对地下水破坏较为严重,往往导致井水干涸,田地耕种缺水。

寻找症结因素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政策性法规,只在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中作了部分规定。据此,各产业部门相应制定了一些与矿山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性法规。然而,在具体执行和细则管理上往往存在偏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是治理责任难落实。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矿山特别是许多老矿山遗留了沉重的生态环境包袱。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太多,新老问题日积月累,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压力巨大。例如:矿山虽然进行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但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方案、矿山规划和建设中没有纳入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的内容;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促使采矿权人及时治理;矿山闭坑时,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工程不了了之。

三是环境治理技术落后。一方面矿山开采本身缺乏技术指导,无规划滥采,生产中和闭坑后均留下了无法恢复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效益,基本未设置矿山环境监测与保护机构,更谈不上投资矿山环境保护。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矿山环境预测滞后,也没有系统的环境预警系统,矿山企业生产人员、管理者对矿山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防治知识,造成了矿山环境问题。在开发过程中,重开发利用,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轻环境效益和发展质量。在发展战略和计划中,重经济项目,轻矿山环境项目;在项目决策中,重经济评价轻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治理却远远赶不上矿山对环境的破坏。

科学谋划对策

一是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强化矿业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矿业生态环境;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体系,改善地质环境条件。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在采矿业采取整改措施,限期改进,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关闭无力整改和不合格的矿业企业。实施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管理,防止人为工程活动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二是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建立矿业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书面承诺与保证金制度,保证矿业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执行。完善矿业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评价审批制度。与采矿权市场建设相结合,规范矿业开采方式。理顺管理关系,明确权利义务,依法行政,从根本上促进矿业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督促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恢复。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民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国策”意识。开展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实施《临湘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各级国土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民众对资源环境“国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实施基本“国策”的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矿山环境保护氛围。定期举办“环政”管理人员和采矿权人的培训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环政队伍建设,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配齐、配强地质环境管理人员,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的作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提供信息保证。

四是因地制宜,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重灾区的恢复治理工作。在砖瓦粘土用地整治方面,借鉴外地土地复垦与整治经验,加大治理力度,实施边开发、边复垦的措施。力争在开发结束的当年,复垦率达到100%。对于已经关停或即将关停的窑业企业的粘土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和复垦。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提倡节约用水,制定合理的供水结构;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对地下水位、水量、水质进行长期监测,新增井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控制,避免地下水开采“三集中”(开采时间、开采地点、开采层位集中)现象;密切监视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条件成熟时可建立地面沉降测量基岩标。

五是实施严格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矿山地质环境经济损益评价作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是否适宜矿业开发的重要评判指标。对一些影响范围大、涉及人员多的矿山在审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实行听证制度。建立市、乡、村三级监测制,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停产整顿以及关闭等措施。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国土、环保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整顿的良好管理体制。

4.环境调查作文 篇四

调查证明,这些废气、污染水对人类的危害可真不小。不说别的,光工厂的废气,就严重地污染了空气。

有些工厂,排出的烟特浓、特黑,好象能把太阳给遮住了。同时,烟雾里还带着灰尘,灰尘落在地上、河流里,有时还会飘到大气层中等等,还有许多地方。每年落下来的灰以六亿吨的速度上涨着。飘入大气层中,空气会被污染,蓝天、白云就会很少出现的。还会导至下对人类、对一切的事物都会造成影响的雨---硫酸雨。它是一种含有化学成份的雨。它一但落入地面,下雨的那一大片地方都会遭到破坏的。地球着几百亿年才形成的美好环境就会毁于一旦了。落入河流,河水也会受到破坏。所有的人都是不可缺少水的,世界上每年水污染以约23.3%的速度上升着。有2.5万人死亡,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这是1994年“世界环境”日提出的。联合国订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我们几万个家庭,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着。

5.家乡环境调查作文 篇五

我们到了,我们走了一段,一阵微风吹过来,我们到了一阵臭气,我闻着气味过去,走了不远,看到了小河里面的生命都死了,小河旁边有很多垃圾,以前小河还是清澈见底,小鱼过的很好,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许多人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空气受到污染,旁边的树也是,叶子全掉光了。”我们把垃圾清理了,回到家,我做了一个告示牌,告示牌上面写着不要乱扔垃圾,乱扔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树木枯萎。我们拿着告示牌,过去了,插在了那里。

回去的时候,我们就见一个人马上要点火,我们就过去,对他说:“不要点火,点火会污染空气,空气被污染,空气就不新鲜了。”

6.家乡环境调查作文 篇六

调查过程中我发现那里的环境比较差,很少有人管理。第一,人们都在河边洗衣服,肥皂水都在河面上飘浮着,严重影响了河水的清洁。第二,旁边新建了一个龙洲农贸市场,市场门口有很多早餐店,还有很多卖菜的人,他们随意把废水、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纸杯、牛奶盒、剩菜叶等倒入河中,本来河里有小鱼小虾,现在连影儿都没了。第三,因为旁边没有公厕,一些人随意大小便,或者随意把痰盂倒入河中。这几天因为下雨,河水还比较干净点,但是天气一热,气温上升,河水就会发臭,路人都捂着鼻子跑开了。

记得爷爷曾告诉我,十年前,我们刚搬入小区的时候,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捕到许多鱼,现在这种景象越来越少了,再不保护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了。

7.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问卷剖析 篇七

2008年12月15日,随着北京城市模型沙盘里的长安街、CBD商业区、鸟巢等众多标志性建筑灯光被熄灭,WWF“地球一小时”2009年活动正式在中国启动。来自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代表齐聚北京城市规划展示馆,共同表达了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意愿,并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上20:30-21:30熄灯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展示了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环保NGO的作用逐渐凸显。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解决环境问题,走永续发展之路,需要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既是民主思想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内的延伸,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其核心内容为公众参与环保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其更强调的是公众的权利与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根本上属于一种权利本位。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途径不多不畅,制约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真实状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高校、社区、机场、超市、网络进行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共发问卷200份,回收率91%,网络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全部问卷的回收率94%,达到了调查的基本要求。

1. 个人基本信息登记

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当,由于考虑到本调查问卷的真实有效和被调查者的操作性,故排除1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然后是被调查者学历统计,其中本专科生占58.7%,小学初中的占18.2%,高中的占14.3,研究生及以上的占8.8%。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认知程度调查

调查“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有54.5%的人选择了6月5日的正确答案,占了四个选项的大多数,说明公众参与认知环境保护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您是否听说过NGO组织”,有62.3%的人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只有6.5%的人表示明确知道这种组织的存在,并且了解这是什么样的组织。NGO组织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学术界一致公认,但是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却无法凸显,无法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您是否听说并参加过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听证会”问题上,只有7.8%的被调查者明确自己参加过,31.2%的人表示听说过。剩下的62.0%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恰好说明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不通畅。在要求被调查者“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一部到两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书回收的问卷中,诸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表示关于环境管理的法律在公众中的认知程度不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 对被调查者居住生活的周边环境调查

在“您对居住的周围环境是否满意”问题上,出乎意外的是62.3%的人表示比较满意,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哈尔滨近几年的综合城市治理有莫大的关系,这是一种良好的信号,说明政府正在积极关注城市的环境问题,并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进一步的问题“您对居住城市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总体评价”:认为环境在恶化或没有大的变化的各占29.8%,认为周围环境在逐渐改善的人群占了多数,已达41.4%,进一步说明了哈尔滨近几年环境的逐渐改变,并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当被调查者被问及“您是否举报过破坏环境的行为”,有71.4%的人表示怕麻烦,不愿意去举报,只有23.3%的人明确表示举报过。此外,“如果有的企业在您所在的社区排放有害气体和废液等造成了污染,你该怎么办?”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占52.0%,与排污单位协商解决的人数占31.1%,希望周围人去解决而自己不愿意去解决的人占6.5%,不知道怎么办的人数占10.4%,说明公众已经把法律作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工具,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4. 对公众是否参与环境保护,参与渠道问题的基本调查

对公众是否参与环境保护,参与渠道问题的基本调查,其中被调查者中只有38.9%的人表示参加过环境保护的活动,只占了其中的一少部分。在调查参加环境保护的的渠道时,有40.2%的人表示是通过政府举办的环境保护活动和宣传来参加的,有39.9%的人表示是通过民间团体发起的环境保护活动来参加的。还有19.9%的人是通过其他渠道来参加的。其他渠道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注意保护环境的行为,列举了诸如“节约用水、用电”“尽量不用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物品”等行为。在问及“您认为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在谁?”问题上,32.5%的人表示责任在政府,12.9%的人认为在于企业,认为公众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的选项占了多数,达到50.6%,其他还有认为在于新闻媒体和其他的,人数比例很小。在问及“你感觉政府在环境保护宣传的工作怎么样”问题上,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差不多,各占48.1%,40.3%,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关于“你通过什么途径来关注城市环境状况”问题,被调查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有72.7%的人是通过新闻媒体获知的信息,说明新闻媒体在环境保护宣传上功不可没的作用。在问及“您认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时”,53.2%的人表示是由于人们的综合素质较差,只注重物质发展而造成的,认为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和企业单纯为了自身发展的各占22.1%和20.8%。

5. 对具体实例部分的调查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国家6月1日实施的限塑令,你持什么态度?”84.5%被调查表示积极支持,响应国家号召。只有9.1%的人明确表示反对实施,因为造成了购物的不便。可以看出,国家颁布的此项措施深得民心,说明在公众的心里,环境保护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二是“如果市场上禁止使用方便饭盒和一次性筷子,您的反映如何”,有77.9%的人表示十分赞同,11.7%的表示无所谓,只有10.4%表示了反对,其中不排除有些人考虑到饭店的卫生问题而选择此选项。总的来讲,在塑料袋和一次性方便盒和筷子上,公众表现出了很强的觉悟,这种结果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三是请被调查者对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环境保护活动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议或者措施,在回收的问卷中,被调查者提出的解决措施很多,象“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对污染企业实施严格的环境管制措施”、“增加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定期组织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讲座”、“政府牵头,全民参与”、“加大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力度”、“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环保网络”。

三、凸显的问题

1. 公众参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

本次调查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列举自己知道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可列举出环境法律少之又少。只简单列举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水资源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法律制度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保证,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法》中强调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其他的相关制度中也提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但这些法律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使广大公众难以参与到其中。如我国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仅规定了建设项目和规划可以有公众参与的机会,忽视了国家立法、政策以及替代方案等战略方面,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并且公民及其团体在法律上的地位不明确,甚至没有法律地位,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参与国家管理的机制尚未建立,更没有积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使得公众在参与环保活动的过程中举步维艰。此外,我国的环境权益维护还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赋予公众,也没有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的立法,造成许多公众成为“环境弱势群体”。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如果有的企业在您所在的社区排放有害气体和废液等造成了污染,你该怎么办?”,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占52.0%,虽然人数上占了大多数,但是在自己的权益真正收到威胁时,具体改用什么法律来维护自己,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却很少有人知道,造成了“知道用法律来保护,却不知道怎么保护”困境的产生。

2. 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只有6.5%的人表示明确的知道环保NGO组织的存在,并且了解其具体的作用。62.3%的人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其余的表示好像听说过,但是不知道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基本作用,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现有2768家环保民间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有4类:即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民间自发成立的草根环保组织、学生环保社团、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等,76.1%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经费来源。这些组织中由政府扶持的官办型民间组织占49.9%,真正由民间人士发起成立的草根组织却仅占7.2%。作为整体的民间环保组织的会员人数、规模、资金、号召力、组织能力、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主体制约能力、对环境决策的影响力等都很有限,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对环保NGO而言,最为不利的是“双重管理”和“非竞争性原则”。这种现状需要急需进行改革。

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不畅

环境听证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调查问卷中,在“您是否听说并参加过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听证会”问题上,只有7.8%的被调查者明确自己参加并听说过,31.2%的人表示听说过,但是没有参加过。剩下的62.0%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主流媒体几乎每天都有环保新闻的报道,但都是泛泛的说事。在改怎么解决凸显出来的问题上,媒体几乎没有跟踪报道,以至于培养出的只是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却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在环境听证会制度上,组织和参与的人更是寥寥。

四、问题的解决

1.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相关法律制度

首先,要广泛依靠社会公众排查环保问题和环保隐患,检举揭发破坏环境、损害社会和后代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揭发举报的人实施必要的激励措施,做到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违法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跳出“违法———整治———再违法———再整治”的循环怪圈。

其次,要促进对我国公众的环境权的确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是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公众的环境权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并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由此世界很多国家在立法中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公众参与的原则予以规定。环境权具体表现为:公众广泛的参与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立法参与权、环境行政执法参与权、环境救济权、公众直接或间接进行环保投资、或者与自己的消费决策和消费偏好来影响和改变生产者的决策等权利。通过对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参与意识的教育,开展一系列公民环境权利的宣传活动,来填补我国公众对环境权认识的空白,改变公众“环境弱势群体”的的局面。

2. 加大力度发展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首先,作为政府机关,要对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予以支持引导,对各类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培训,多层次的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与对话的平台。譬如在经费的额度、人员的数量等方面可放宽限制,环保组织成立的审查制也可改为备案制。培育环境保护民间组织,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各种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和公益活动,使其在环境教育、政策制定、执法监督、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其次,进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个人的积极加入,给环境保护事业带来勃勃生机。

最后,作为真正的环保NGO组织讲,应当与官方的环保组织有所区别,在体系架构、筹集经费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模式,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立法的制定,对国家立法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建设,加强和媒体、企业、政府和普通市民合作,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帮助提起公益诉讼,推动政府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倡导普通公众绿色消费,依靠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推动环保工作。

3. 健全环保听证会制度

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广大民众拥有当然的知情权。目前,我国在环评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这仅是开始,需要建立听政会制度的领域还很多。如对各企业开展的污染评级制度,由于缺乏必要透明度,受到不少人的批评,如果将污染评级的依据,排污现状,违法事实集中公示,然后由社会各界的代表以听政会的形式来对企业排污进行评级,将会起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还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环境决策,按一定的标准在社会上选择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听证委员会,该委员会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有硬性的业绩指标,以防止人浮于事。公开听政结果,说明采纳的理由和不采纳的原因,既公开了政务,又调动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听证会的举行,无疑可以促进当地政府部门的环保工作,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和公信度。并可规范环保许可活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许可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民主性。同时,听证会对丰富民众的环保知识和提高环境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公众参与的力量,是一种蕴藏巨大潜能的力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既然任何环保问题都会影响部分或全部公众的利益,公众就必然会基于对利益的关注而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行而必行。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理论前沿,2004,(6):12~13.

[2]谢小亮.工资是没有的,垫钱是经常的[N].中国青年报,2006-04-24:(2).

8.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篇八

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以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调查,对环评以及环保设计中提出的措施进行核查。

(一)水污染防治

调查施工期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等生产废水及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二)固体废弃物处置

工程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生活垃圾与施工弃渣两类组成。在工程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为:规划多个渣场集中堆放工程土石方弃渣,并对各渣场进行防护;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卫生填埋。调查中将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三)大气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配备专用洒水车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用以减少粉尘;设计选择粉尘污染程度小的设备,如自动化拌和楼,水泥罐设置袋式除尘器等;洞室开挖、骨料破碎等采取湿式作业;加强施工人员的卫生防护,如配备防尘口罩、防尘眼罩等个人防护用具。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四)噪声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对施工噪声防治制定的措施为:加强对拌和楼等强噪声工作岗位人员的防护,如修建隔声隔音的值班室、操作室,个人配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控制生活区附近施工道路的车流量,禁止车辆夜间鸣放高音喇叭,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此项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疾病防治工作:调查施工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设立医疗保健站等机构,施工区喷洒药物消除或减少蚊虫孳生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及饮用水消毒情况,职工食堂卫生消毒等措施。

(六)库底清理环保措施

具体调查包括:①水库清库概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库区水域面积,正常蓄水位,各清理阶段所涉及地区和人口,淹没线以下房屋面积,影响区房屋面积等。②库底清理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库底清理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内容;库底清理的依据及清理质量要求,库底清理的各阶段工程量,淹没线以下地上房屋、附属建筑物的拆除和平整,林木移植和砍伐,厕所、粪坑等卫生清查点深埋和消毒处理,坟墓迁出处理和消毒处理,危险品的清除及消毒处理,专项迁建后的场地清理,库底清理的验收等方面的情况。

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将重点了解以下内容:(1)电站管理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油泄漏问题制定的预防、处理和补救措施,电站进入运行期后油泄漏事故发生的情况、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结果;(2)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排放时的达标情况;(3)生活垃圾收集、分類和处置的方法。

此外,电站建成后,电站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进行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因此,还将调查电站管理部门针对所辖区域环境开展的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落实情况调查

(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41.39亿元人民币(初设报告批准值),从工程的总体预算中分离出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为1122.21万元(初设审查后调整值)。环境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站网建设费、人群健康保护费、施工区环境保护投资、移民安置区水土流失治理费和环保工程设计费等五个方面。水土保持投资在初设阶段并未列入环保投资。通过调查最后形成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的预算调查表,以明确各项投资的来源和用途,并按大类进行统计。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实际发生调查

对照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预算表,明确预算中的各项是否得到落实,资金是否足额,投资来源和用途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进行说明。此外,如有超出原预算的投资,要说明其原因和来源。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9.环境调查作文 篇九

下课后,我跑到操场,找目标。这时,我看到几个垃圾掉在地上,没有人去捡。于是,我把垃圾都捡了起来。我想对那些扔垃圾的人说:“你们不能扔垃圾。如果世界上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将充满垃圾,我们的生活将非常困难。”

我又去了后花园。我发现了几个垃圾桶,但是很多垃圾掉在垃圾桶旁边。真的希望下次不会再看到这种现象了。其实就是一点点努力!

最后,我又去了中央花园。我看见几个清洁工正在用钳子捡垃圾。还看到一个准备往校外送垃圾的老人,骑着垃圾车出了学校。我忍不住向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这些人在默默为我们保护着美丽的校园,而我们却在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不禁感到有些惭愧。没有这些人,我们的世界将被污染!

世界只有一个,请弯腰捡起来,也许你可以改变环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10.家乡环境调查作文 篇十

我平时没注意环境这方面,当接到老师布置关于“环境大调查”的作业时,我开始在这方面留心观察,下面是我要提出的三大问题和建议:

第一个问题:在我爷爷家附近几条巷子里,地面几乎是凹凹凸凸、高低不平的,乘公共汽车经过时,总是一颠一颠的很不舒服。而且,一到下雨天,路上会积水,开车经过时,会溅到别人一身水。

第二个问题:我家附近菜市场里面,菜都腐烂了,掉在地上,甚至粘在地上,可是都没人来打扫,而且腐烂的菜还有一股臭味,买卖的人都要捂着鼻子进去。

第三个问题:家乡厕所里没有门,臭味从厕所散发出来,臭气熏天,而且没有人拖地。

我多么希望,政府来好好管理一下,住在附近的居民,也要好好配合。一是把小巷里的路铺平;二是菜市场要多扫扫地;三是厕所装个门,多拖地。

我看到环境好了,我会联想到湛蓝的天空,五颜六色的花,青青的小草,多么让人赏心悦目啊!公路也平整了,菜场的地面上也没有腐烂的菜了,厕所也有门了。

11.丰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调查 篇十一

一、环境连片整治的做法及成效

丰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垃圾处理、清洁田园、水污治理、净化水源”为内容,重点解决影响农民群众健康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两年来,全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入4324.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741万元。涉及全县7个镇街、25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71166人。重点实施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大工程。其成功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到位,协调保障有力。成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环保主抓的组织保障机制,强化落实了部门职责。形成了保障项目实施技术指导、资金筹措、质量监督、组织协调的运行体制。二是配合到位,资金利用合理。项目实施以整治资金为主,引导农业、水利、林业、能源、卫生、交通等部门涉农资金投向“项目村”,即整合部分市县级专项资金,在整治村内联动开展农村改厕、土地整治、农村沼气、垃圾清运、基本农田改造等整治项目,做到了“资金节约,亮点突出”。三是规划到位,整治任务明确。连片整治规划是根据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工艺,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项目实施点的环境和地质条件进行设计规划的,经专家审查后由市环保局批复。设计方案充分结合了“项目村”地势地貌和自然村布局及整治要求,做到了规划先行,任务明确。四是管理到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基本建设程序,加强监管,按时保质完成环境连片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设计效果和垃圾、污水处理工艺水平。

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丰都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以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较好地完成了建设目标任务。“项目村”脏、臭、乱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村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活污水不再乱流,畜禽养殖污水有了去处,纸屑、果皮等生活垃圾不再随意丢弃,村民也逐步养成了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二、环境连片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与规划不科学。

个别建设单位随意调整建设地址,粪污、人工湿地处理池离居民区较近,在多风或炎热夏季,居民区将难忍臭气,造成周边居民反映较大。一些项目地处公路边,土地经济价值高,农户不愿意将土地置换供其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以致个别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建设项目无法实施。

二是项目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连片整治项目完成后,由于缺乏引导督查机制,“项目村”村民不能有效利用项目,部分人工湿地无法运行,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个别养殖区域仍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权责不清,建设与管理脱节。

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由环保部门负责,管理由当地镇村负责,缺少运行管护人员,缺少运行管护经费,导致项目未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及运行的建议

一是重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项目规划应根据轻重缓急,整体设计,分步推进,避免项目建成后成摆设的现象。选择人口多、居住村较大,或离(乡)镇较近、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居住村以及县、(乡)镇重点发展的养殖大户或养殖散户较大或集中的区域进行科学实施。

二是加强引导,强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连片整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项目村”的村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环保科普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管好、用好已建设完工的环保设施,让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能产生社会效益。

三是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探索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运行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应配合项目镇(乡)建立“以村民为主,环保统一协调,镇(乡)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引导村民要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管理。项目实施镇(乡)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组建农村环保队伍和环保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与任务,落实工作经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四是拓宽资金渠道,确保农村环境连片项目正常运行。

根据环境连片整治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完成后,结余的建设资金百分之六十作为项目完成后的运行费用,显然仅用有限的结余资金无法保障项目的长期运行,建议多渠道筹集资金。项目受益镇(乡)可以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解决一部分,县环保局可从排污费中解决一部分,县级财政可补助解决一部分,形成镇(乡)、环保局、县财政多位一体的筹资方式,再加上调动农民群众筹资、投劳积极性,形成政府投入与群众筹资管建管护的良好局面,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丰都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12.小学生德育环境的调查研究 篇十二

调查概况

课题组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委托,于2009年4月对全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全国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结构的确定以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为主要依据。在参考国内大量相关相关文献和广泛征求专家、校长和基层教育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上对问卷作了数次修改和补充,最终形成。本文是对其中德育环境部分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全国6省12个城市48所小学、96个班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共5376名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当前小学生德育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况和总结,目的是了解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德育环境的建设现状并能提出相应的优化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小学生德育环境状况的现状和特点

(一)家庭环境

1.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深切的关爱,但是这种关心呈现出“重智轻德”的特点。

当前,虽然整个社会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家庭教育的四周,在现实生活中,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成为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并在教育实践中也较多地体现出来。家长们最关心就是孩子的分数,父母也常把孩子在班上、在年级总分排第几名作为炫耀的资本。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父母最关心你的什么”时,根据百分比从高到低,学生的选择依次为:学习成绩(42.1%)、身体状况(27.7%)、人品(14.4%)、生活得是否愉快(9.2%)、其他(6.5%)。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关注远高于对孩子的身体状况、人品和生活得是否愉快的关注,说明学习成绩是父母关注的重点,父母对和学生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特别是人品关注不够。

2.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不够密切。

在问及“你的心里话是否和父母说”时,57.26%的学生只是有时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只有24.65%的学生能和父母无话不谈,11.34%的学生很少和父母说心里话,有6.96%的学生从来都不和父母说心里话。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各个方面对父母的依赖都很强,理应和父母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调查显示只有24.65%的学生能和父母无话不谈,这一状况应该引起教育者的深思。国内另一项关于青少年亲子关系的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说明当前父母交流的方面的确存在问题。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随着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许多家长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与孩子的交流,致使亲子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部分家长(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交流意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农村里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平时正常沟通交流的机会就很少,久而久之感情淡漠,更疏于交流了。

3. 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但是低学历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问题。

在问及“如果你期终考试没有考好,你的家长通常会怎样做”时,73.58%的同学选择的是耐心教导分析原因,16.87%的同学选择的是批评数落,5.33%的同学选择的是体罚,4.24%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关心和其他,说明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但是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学历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父母学历层次越高,越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耐心教导分析原因)教育孩子,相对学历层次较低的父母较少用批评数落、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结果说明现在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教育方式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二)学校环境

1. 师生交流不够密切,并且表现出地域性差异。

在问及“当你遇到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时,老师经常找你谈心吗”时,48.49%的学生选择老师有时和其谈心,24.30%的学生选择经常和其谈心,27.21%的学生选择从不和其谈心。国内一项相关调查发现,26.30%的教师认为有“很多”学生经常主动找自己谈心。这一结果和本调查学生认为老师经常找自己谈心的比例很接近,说明师生交流不够密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查还发现,不同地区的师生交流情况存在差异,乡村学校学生选择“老师经常与其谈心”的最多,往下依次为县城和城区,选择“老师从不与其谈心”的城市学校学生最多,其次为县城和城区,总体上,乡村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最密切,其次为县城,最不密切的是城区老师。是否社会越发达,人们真的就越缺乏交流,这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2. 教师职业素养较高,多数老师能做到教书育人、言行一致。

在问及“除《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外,其他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给你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时,调查结果显示,63.24%的老师(不包括品德与社会课老师)能经常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34.64%的老师有时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只有2.12%的老师从不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说明多数老师基本能做到教书育人。

在问及“在做人方面,你的老师有没有言行不一的情况”时,调查结果显示,65.2%的老师从来没有过言行不一的情况,29.8%的老师有时有过言行不一的情况,说明多数老师基本能做到言行一致,但是仍有5%的老师经常有言行不一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因为作为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3. 多数学生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但是在一些学校品德与社会课却不能按时上。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新的课程既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都有了改革。本次调查显示《品德与社会》课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受到小学生的普遍欢迎。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你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吗”时,有54.27%的学生选择很喜欢,36.92%的学生选择比较喜欢,5.8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2.94%的学生选择不喜欢。结果说明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还是比较喜欢的,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

虽然品德与社会课程受到多数同学的欢迎,但是这门课的开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问及“你们班的《品德与社会》课按时上吗”时,有61.99%的学生认为学校能严格按照课程表上品德与社会课,有8.08%的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25.69%的学生认为有时被其他课挤占,有4.24%的学生认为学校根本不能按时上《品德与社会》课,有4.24%的学校根本不上。

4. 体罚现象时有存在,差生遭受的体罚更多。

调查结果显示,有59.26%的学生从没有遭受过体罚,有37.82%的同学有时会受到体罚,2.91%的同学经常遭受体罚,说明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数据分析还发现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体罚现象更为严重一些,对于优秀生有时遭受体罚的比例是23.05%,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这一比例上升到54.22%,可见这部分学生遭受的体罚情况更为严重。

(三)社会环境

1. 相对于乡村学校,城区学校周围的网吧等娱乐场所较多,学校周边环境有待净化。

在问及“你们学校周边是否有网吧、电子游戏厅、彩票投注点等娱乐场所”时,21.65%的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这些类娱乐场所,57.02%的学生认为没有这类娱乐场所,21.3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说明部分学校周边存在这类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的环境有待净化。相对于县城和乡村,城区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相对较多,乡村学校周边的相对较少。

2. 学生上网目的比较正确,但存在多元化的趋势

在问及“平时,你上网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时,学生选择查资料的最多(34.09%),其次为玩游戏(17.75%),和同学朋友联系(14.94%),看电影、电视(6.53%),看新闻(4.45%),其他(3.67%),还有一些学生表示没有上过网(18.57%)。说明多数小学生的上网目的还比较正确,但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存在进一步分化的可能。

3. 学生对大众传媒的作用认识不一致。

在问及“当前电视、网络媒体是否对你的成长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时,32.4%的同学认为大众传媒对成长总是起到积极作用,59.78%的同学认为大众传媒的作用不好说,有时有积极作用,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7.82%的同学认为从来没有积极作用。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当前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的认识很不一致。成长于传媒时代的青少年被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自然包围,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媒体中消极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他们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

4. 电视是小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在问及“平时,你获取时事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什么”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次为电视电台的新闻节目(54.43%)、报纸(13.96%)、网络(12.46%)、品德与社会课(10.16%)、家长和同学之间的谈话(4.03%)、学校的广播(3.21%)、其他(1.75%)。其中电视电台成为大众传媒中对学生获取信息最具影响力的渠道。

5. 小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

在问及“课余时间,除了写作业,你主要做些什么”时,看课外书是学生们的首选,然后依次为帮家长干活、运动、出去玩、听音乐、上校外班、上网、购物、睡觉。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像看书、听音乐、上网等静态活动占了他们课余生活中不小的比例,运动、玩耍等活动比例略显不足,因而教育者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小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外生活方面的指导。

6. 校外活动场所缺乏,校外教育开展不够。

虽然很多地方也比较重视发展和规范校外教育事业,兴建了各种青少年活动场所设施,但是这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落实,本调查显示在问及“你是否常去以下地方(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校外图书馆)”时,除了校外图书馆,多数学生很少去其他那些校外活动场所,有的学生对一些校外教育场所(比如科技馆、博物馆)甚至闻所未闻,对乡村学校的学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启示和建议

(一)家庭教育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家长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这句话对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具有指导意义,作为家长,应该尽力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的现状,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加大对家长进行教育的力度,此外社会大环境特别是教育体制应该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社会建立起和谐发展的氛围。

李岚清同志曾指出:“家长必须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孩子怎样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这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必须对现代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观念和人才观有更多的了解,不仅要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而且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学历层次较低的家长,这一点尤为重要。希望社会也能重视对这部分家长的教育和培训。

(二)德育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原因是德育要求一刀切,德育方法生硬,缺乏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理念。研究显示学生的自身特点、生活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针对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并且考虑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教育。比如,如何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教育,如何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群体进行引导,如何考虑城乡地域差异等问题都是应该引起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渠道作用。

调查显示,一方面学生普遍喜欢品德与社会课,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的开课情况不容乐观,根本不上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这一点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与管理,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丰富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形式,切实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主渠道作用。

(四)净化社会环境,创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积极向上大众传媒。

社会应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杜会文化环境。要综合运用各种执法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市场,查缴和封堵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对学校周边地区和居民社区,要重点清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电视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各级电台、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开设、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使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喜爱的节目。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减少电视节目中涉黄、涉暴、涉案节目的数量,把电视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五)善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上一篇:最经典初中毕业班主任评语下一篇:秋季学前班学期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