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24-07-2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共14篇)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一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我学习了《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辩论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展开辩论。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辩论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组织课堂辩论,可采取以下步骤:

一、选择辩题。

教学辩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成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辩题必须和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的性质与程度的差别以及组织辩论的具体目的,思想品德课辩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选择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争议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

在《面对不良诱惑》教学中,为使学生认清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利弊,特组织安排了一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组织辩论小组。

辩论小组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甚至不刻意去划分辩论小组,就根据辩题随机展开辩论,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一般来讲可以先将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确定本方观点,推选四名同学当辩手,在自由辩论中本组其他同学做补充发言,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

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思想品德教学和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该发挥这种特殊优势,以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思想品德的过程。为此,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抓住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针对这个结合点来设置讨论题。讨论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探究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特别注重挖掘利用当地德育资源,以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特长爱好、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背景、守纪状况等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这样有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按能力水平将学生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伴互教,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丰富学生的思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那么,小组的规模就应最小不少于3 个人,最大不多于 5 个人。若多于 5 个人,每个成员参与的程度就会降低,其结果是小组的效率减弱,每个成员的满意程度也相应减弱。5人小组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更符合一般社会组织的特征,也不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组,少数派也得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激发小组内的讨论,又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除此以外,我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始有终。我们还应该在新课的导入和结尾的设计上用心思考。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本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我们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更好得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2012-10-22

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二

一、自主开始于活动前的准备阶段

我认为要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要让孩子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 包括活动前的任何一个策划与准备阶段, 这样才是给学生自主的权利。比如在《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主题活动中, 我尊重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的原则, 做到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在活动前让学生们到自己的生活的周围找一找破坏环境的现象。什么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这些关于环境破坏的关键词全部抛诸脑后, 因为它们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虽近但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太远, 如果不能够贴近孩子那便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自主, 唯有从孩子的生活实际中让他们自己去找到活动的素材, 我想那才是真正实现孩子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当然布置活动准备并非告诉孩子做什么就可以,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还不足以使他们顺利完成这种调查任务, 真正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任务更要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因此, 在布置任务的同时, 我教给孩子们调查的方法:在上下学的一路上和你玩耍过的地方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 哪些地方遭到了破坏,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就这样将学生的目光拉回到他们的身边, 同时也抓住了学生一天当中活动的主线路———上下学的路上和玩耍的区域。学生知道了怎样去在课堂外做好自主的调查, 轻而易举又不费周折地就完成了活动的课前准备, 留心观察并得到了结论的他们对课堂活动该有多么大的期待啊, 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调查的成果呢!这样的课堂活动可是他们自己想要开展的, 并非是老师安排的哦。自主在活动前已经悄然开始了……

二、自主贯穿于孩子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

老师们总认为热热闹闹地课堂气氛便是充分调动起学生活动的兴趣, 便是让学生充分参与了活动的过程。但我想呼吁该给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减减肥了, 为品生课堂活动的减肥势在必行了。因为想让课堂瘦身, 让课堂回归朴素自然, 让老师不必陷于繁琐的准备, 课堂上必须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 现在仍以《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一主题活动为例, 比如本主题开课伊始, 我便出示了孩子们生活周围美丽的环境图片:干净的街道、漂亮的楼房、斑斓的公园……当学生们陶醉在美景之际, 一串环境污染的图片不免将学生的心情降至零点, 气愤之情油然而生, 下面自然而然开始了孩子七嘴八舌的交流, 因为课前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被破坏的令人气愤的现象, 就这样自然地牵引出了学生课前经验, 一张张涨红的小脸, 一段段发自肺腑的谴责。当然说出现象并非目的, 自主交流后我又加了把柴———环境破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严重的后果, 一系列的数字分析触目惊心。勿需多说, 孩子们早已认识到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怎样保护环境呢?老师教给孩子方法吗?不需要。因为孩子们找到的现象就是他们生活周围的现象, 比如草坪中消失的小草、小区墙上乱涂乱画、操场上可恶的口香糖废纸, 这样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小小的他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在小组内围绕他们自己找到现象逐一交流对策就可以了。已有因何愁无果, 孩子准备充分了何须老师再绞尽脑汁设计华丽丽的活动呢?当然, 并非说孩子自主活动了老师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活动中老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 及时适当提供指导, 为他们以后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自主开展打下基础。

三、自主延伸到活动后自主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除了生活性与活动性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 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时间体现在活动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 空间体现在活动既可以在教室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者其他场所。开放的活动中不可能一直伴随着老师们的身影, 不开放的话很多活动仅仅就是空中楼阁, 课堂说的再美, 课后也会变成泡沫, 那品德与生活课也就失去它存在的价值了。这时孩子课后延伸活动中的自主评价应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内因, 有评价才有反思, 有反思才能提升活动的有效度。如何开展自主评价呢, 仅仅是好与坏, 完成未完成吗?非也。自主评价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去设计, 当然这时又要体现老师在活动中指导性了, 所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会提到“我们老师角色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还是以《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主题为例, 自主评价的设计老师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 将学生搜集到的破坏环境的现象、保护环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交流后整理在一张“环保卫士”的表格里, 一条现象对应一种方法, 每一种方法后面对应一条是否达成的评价, 每完成一条可以让孩子们在表格中为自己加一颗环保星, 累积看自己一月或一学期能够得到多少颗环保星, 坚持21天, 相信保护环境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良好行为习惯, 坚持88天, 相信保护环境会成为孩子自然而然的意识了。这一主题活动才真正圆满地达成了它的活动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三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要善于反思,更要重视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位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种知识背景,在平时的读书中积累自己,积淀一种文化底蕴。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又建立起独特的风格,这样就会具有你自己的个人魅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4.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四

学习体会

三店街宋寨小学

陈顺发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理解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课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二、课程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们忽视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同时也忽视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课改注重了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和小组个人的评价。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流与分享的竞赛活动。各小组分别从了解服饰、饮食、居住、婚俗、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选一项内容接受任务。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各组交流展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各组倾听的质量等等。各组也会制定评价组员的一些标准。评价学生在组内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与人合作的情况等。通过分享交流竞赛,指出各小组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分别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编辑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听众奖等。

5.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五

学习心 得

令卫涛 2012-8-10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文化多样多元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每日每时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战线也在发生着改变。课堂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师生观念都在发生转变,通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为了应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培育新时期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牢记: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课程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是传承和培育优良文化传统、正确思想意识、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价值观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种新思想、新思潮得到广泛的传播,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去认识和辨别这些新思想和新思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然成为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老师成为关键,老师一定要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提升自己,跟上时代潮流,否则无法驾驭课堂,无法与学生沟通交流。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例如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老师的能力,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方法上更有使老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落伍与学生无法沟通。总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武装自己,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丰富元多化课堂,使自己不仅会教书,而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喜欢自己的思想品德科目,喜欢思想品德的课堂。

二、新课改下的课堂课程设计思路以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为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来提取、组织知识模块,把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准。这要求师生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要求教师要建立起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愿意走近老师,接受老师的引导,让老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这样教师才能完成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的任务。

三、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旧课标“知识——能力——情感”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记住某个结论或知识点,更应关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道德观的形成和人格塑造。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是每位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合法公民。

6.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六

布里中学

任永刚

此次课标的修订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对课标部分的修订也是适应了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课标的具体修订内容(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

(2)“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的重要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开诚布公的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

(3)“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从原来的四个部分改为三个部分,即“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环境——现代媒介;补充了“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2、课标学习体会及教学策略(1)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2)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首先,创设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积极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改变过于遵循学科逻辑的分科教学思路,改变孤立的传授和记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7.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七

一、把握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

(1) 把握《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热爱生命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让学生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 树立珍惜和尊重生命的态度, 培养欣赏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才能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课程标准》还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 品德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生命意识得到了彰显,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成为品德课程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才能在课程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

(2) 明确教材内容要求。《品德与生活 (社会) 》以儿童为主体, 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设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教材涵盖了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并按不同年级分层次进行不同的要求。一是唤醒生命意识。低年级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生命的由来, 知道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自己做小家务, 懂得户外运动有益身心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方法, 具有自我防范意识, 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二是欣赏生命美好。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 中年级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 感受生命的美好, 获得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进而珍爱生命, 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三是创造生命价值。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 明白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生命价值, 增添生命的色彩和情趣, 实现人生的意义。

可见, 教学内容由生命意识到欣赏生命、领悟生命, 再到探求和建构生命质量, 做到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造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 明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寓生命教育于品德课程之中。

二、追求教学的生命教育活力

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内化过程,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更应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命的浇灌和养护, 努力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首先, 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是生来平等的, 都有受到尊重、呵护和教育的权利;他们的存在无论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非常珍贵的, 任何教育行为都只能有益于这些鲜活生命的发育、成长与完善, 而决不能妨碍、伤害他们。其次, 要有神圣的职业感。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帮助生命成长、发展从而使生命灿烂起来, 而教师正是从事这一工作的。认识到这一点, 教师就不会感到教书仅是一种职业, 仅是为“稻粮谋”, 而是强烈地感受到职业的神圣性, 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对自己的最大奖赏, 把成功的教育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好实现形式, 从而把生命教育贯穿到自己教学的全过程。再次, 要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心爱护学生, 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自信心确立起来, 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获得健康发展, 使生命不断灿烂起来。

三、提升课堂的生命教育实效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感染灵魂的教育, 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当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才能领悟生命的珍贵。教师要重视体验、活动以及评价等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提升课堂的生命教育实效。

(1) 把体验引入课堂。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认识生命的可贵, 更要以行动去实现生命价值。然而, 许多教师往往只凭借书本所列举的事例让学生去想象和思考, 虽能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 但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致造成知行脱节。如在学习《献出我们的爱》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时, 让学生讨论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一般能分析出诸如“过马路”“课外活动”等困难和不便, 但他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若是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开展“体验残疾生活”活动, 让学生尝试模仿盲人、哑子、聋子等不同的残疾人, 或设计一个弱势群体遭受歧视的模拟情境, 使学生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去换位思考, 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或感悟不公正待遇给弱者带来的心灵痛苦, 从而懂得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关爱, 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更加尊重残疾人, 积极帮助困难群体。

(2) 把活动融入教学。生命教育需要在活动中实践, 以不断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 把品德课堂的生命教育与学校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相整合, 合理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讨论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生命知识和更深入的生命感悟。如学习《爱美丽的生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 课外可让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手术室, 组织学生进行野营训练, 或参观抵制吸毒、预防艾滋病的展览, 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 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宝贵。又如, 在开展“遇到危险怎么办”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教育时, 可在课外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 共同寻找安全出口和安全标志, 画出安全逃生路线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也使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在实际的感悟中不断深化。

8.活动,让品德与生活课程彰显活力 篇八

1.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明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

问题情景怎么产生呢?教师可以引用实例、故事,配合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现一个事件冲突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清楚、明确(可包含过程、对话,甚至动作),让学生看(听)到整个冲突事件的发生经过,至冲突出现为止。

如在《给垃圾找去处》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vCD让孩子们观看一段我自拍的厦门的“风光片”:有风景秀丽的公园、优雅别致的生活小区、干净整洁的校园、宽敞的街道、宏伟的立交桥、一望无际的大海,也呈现一些在拍摄过程中抓拍到的一些照片:在美丽的公园里随手扔掉的垃圾,在生活小区里随处堆放的垃圾,在校园里对地上的塑料袋、纸屑视而不见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们畅所欲言:“这么美丽的公园,为什么还有人要把它弄脏呢?”“我们的生活小区这么舒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卫生问题呢?”“看到垃圾为什么不随手捡起来呢?”“为什么不爱护环境,要使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城市吗?”学生发现了问题,我进一步引导思考:①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如此美好?(学生说,因为有辛勤的清洁工人,因为大家都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因为有清新的空气,有四季长青的花草树木……)②为了家园更美好,我们该做什么?于是孩子们“给垃圾找去处”的愿望就产生了。我因势利导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给垃圾找家。我出示了许多垃圾图片:果皮、过期药品、旧玻璃瓶、丢弃的塑料袋、碎砖头等。并给每个组提供垃圾(纸片)和垃圾箱(3个一次性杯子),要求学生给垃圾找家。此学习活动的意义在于学生操作时必须同时思考哪些垃圾是有毒有害的、哪些是可回收利用的,摆放、移动学具,给垃圾找到自己的“家”,促进学生把“动作”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学生道德和知识的内化。这样的课堂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学生紧闭的嘴打开了。孩子们开口表达自己对各种垃圾分类的不同意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参与大组交流。如有的小组认为: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因为它易腐烂。此时立即有小组反对:有些果皮是不能回收,但是橘子皮就可以回收制药,因此,果皮是否可回收要视情况而定。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却能通过动手自己给垃圾分类、动口自己解释这样分类的理由、动脑思考这样分类的原因。该课的实践阶段,我组织学生走访调查——生活中的垃圾,让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的严峻,认识到要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盘点了自己以前的行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及今后的正确做法。我这样处理教材、组织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2.回归真实生活,在感受生活过程中悟情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学生的每一点滴事情都是孩子们真实生活的反映,每一句话无不袒露出他们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品德课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生活化是品德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而学生又是如此的率真与可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他们所熟悉的、常经历的活动,使他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自然的融入教学小课堂之中。

在第一次执教《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我在课中安排学生例举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竞千篇一律地举的都是自己生病了,父母如何送自己去医院的事例。而现实生活中,父母疼爱孩子的事例俯拾皆是,为什么孩子却觉察不到呢?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孩子们没有获得对生活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使这外部引起的“触感”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突现情感的价值意义。同时,要注重教材特点,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主体化大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乐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为此,我与孩子们一起制定小鬼当家的活动计划表。每位学生独立制定一日当家计划并付诸实施,请家长作及时评价,然后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当时的体会和感受。通过实践体验、交流分享,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爱。在交流分享中,易婧同学讲到:“平时妈妈下班后,除了做饭还要洗衣服、拖地板……,于是那天就帮妈妈擦洗家里的地板、擦洗桌椅。虽然平时看妈妈做这些事情时好像很轻松,但自己做完后,却是腰酸手疼,大汗淋漓。晚上躺在床上,更是渾身酸痛,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过几天,手臂、腰部疼痛才得以缓解。从那以后,她才开始懂得父母的辛苦,在上完班后,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却从不让自己插手,为的是让她专心读书,她也从中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决心在今后认真读书的前提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当父母的“小麻烦”:打扫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小衣物;帮父母买东西;在父母工作劳累时给他们捶捶背;吃饭时,帮父母摆碗筷,给父母盛饭……

9.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篇九

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在实践中体验、充满生活气息、丰富生活经验自己教育自己

一、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粒粒皆辛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农民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体验小麦的的种植过程,我带领学生访问附近的农民伯伯,让他们了解小麦的生长周期及田间管理。并让学生体验农民身背喷雾器给小麦打药除虫的情景。这样的调查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亲自感悟到一粒普通小麦的来之不易,从而产生对农民的尊重与感激、自觉尊重农民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活动的形式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大量采用情景式图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真实地反映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教材中的知识都来自生活,课堂活动都充满生活气息。比如:在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时,同学之间自由组合(2人一组),进行情景打电话表演。随后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电话都停了,世界将会怎样?并引导学生以“电话停了”为主题,进行小品表演。最后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话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打电话的学问,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如《身边的科技》这个单元正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活动,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并在小组或者集体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学、爱科学应当从小做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四、回归生活,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就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1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篇十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我 国 的 国 歌 全 名 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原名是 ;(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志远小学品社(生)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

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19 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

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线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人参 B.灵芝C.鹿茸 D.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的重要性。

A.财富” B.智慧C.友谊 D.健康

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地动仪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4分)

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

2.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

三、材料分析(10分)

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

1.你认为老师对常小天的批评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你是常小天的老师你会对他提出怎样的意见?

三、论述(10分)

结合近几天所看的讲座和课例,任选一内容联系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怎样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文昌小学品社新课标测试卷(2012.10)

教师姓名: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个案分析等。

7、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成为具有()、责任心、()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

新课程是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自然与社会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结论与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播种春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教材提示来互相交流播种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学生进行分小组实际操作。第六组播种的是向日葵的种子,爱动脑筋的学生竟好奇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播种向日葵时种子是头向下还是尾向下?”我并没有直接给答案,让全班学生互相讨论,他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大家想办法,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在花盆里播种,让学生在花盆上粘贴上标签,标明播种植物的名称,播种的日期、方法和姓名等。再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轮流当好小园丁,以保证植物有效生长,我还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提醒学生每天注意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形态,对植物进行观、闻、问、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多天过去了,学生播下的种子都先后冒出了小芽,尤其是做向日葵发芽对比实验的第六组,他们也得出了结论:“无论是哪种播种方法,向日葵种子都能长出小芽。”现在向日葵长得比学生都高了,他们高兴极了,因为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了科学结论。

每当我上课时,都让学生看着那些茁壮成长的小苖,说上一两句话,有的学生谈体会,有的竟也能作上小诗一首,有的谈小苗生长过程。播下一粒种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还可以形成生命意识。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教材中的内容必然丰富,但有很多知识内容书中还是涉及很少。于是,我在充分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超越教材,开展富有生机的教学活动。如,教材中只有《感受春天》一课,所以,我在夏天、秋天和冬天到来时也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小区,共同感受一年四季里动物、植物和人等各方面的不同变化。每一个季节里,我都会让学生认真画出一幅美丽的画,然后我把他们的画存在电脑里,制作成课件。在不同的季节里,上课时展示他们的作品,他们知道了不同时间事物的变化,更看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增长的知识,激发了兴趣。

三、优化评价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我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等评价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并能与其他同学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在活动时,我把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和体会写成的活动感受、自编手抄,还粘贴、收集环保资料,把自我生活照片、书画作品以及一年的成长变化和不同奖励都装入成长记录袋中,定期让学生打开成长记录袋看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有时也让他们相互交流,看彼此之间的进步,再谈感受。在教学活动时,我还采用了学生自评、他评及家长评价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逐步学会评价。例如,我在讲“想一想、评一评”这节活动课时,采用了自评、他评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课堂激励性语言并不是多多益善,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等进行评价,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而课堂上鼓掌不能滥用,也不能被动地去用,表扬要去伪存真。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不要被教材知识内容所束缚,大胆地采用求活、开放的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1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十二

品德教学不应囿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而应利用儿童身边的教育资源, 以教材内容为点, 以课本以外能使儿童获得体验的生活为面, 以点带面进行扩展, 从而丰富品德教学内容, 增强品德教学的感染力。

1. 捕捉生活素材。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 都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

如在教学《逛商场》一课时, 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 通过介绍 ( 可配合照片) , 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购物场所。买东西的学问很多, 其中的一些小常识我们应该知道, 比如: 发票有什么作用? 哪些东西要看保质期和生产期? 怎么看? 什么是“三无产品”? ……教师可带着学生拿出商品包装袋, 认一认、看一看它的商标、生产厂家、厂址、产品说明等。

2. 探究生活问题。儿童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品德课程需贴近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让儿童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 发现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找到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教学中, 教师需创设出贴近儿童生活多样化的活动情景, 让孩子学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探究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 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自信、积极地走进生活, 认识社会, 健康成长。

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 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 孩子们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校园中某处水龙头没有被关紧, 水一滴一滴地流着; 有的同学洗手要用很长时间, 涂肥皂时任由水在哗哗地流着; 有些同学喜欢打“水仗”……从学生这些举动中, 我感觉到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 在学生中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教育非常必要。于是, 我以“水———生命之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二、活动感悟, 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

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 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品德教学要采用活动化的方式, 精心设计活动,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激发儿童内心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识。

1. 模拟生活场景。品德教学活动应还原“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 设计儿童所熟悉、所喜欢的活动。教师通过联系和拓展儿童的生活, 以游戏或主题活动为载体, 引领孩子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 经历道德难题,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 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通过再现生活的模拟活动, 儿童的价值判断得到培养, 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 开展“我是×× 小能手”比赛, 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文具盒、整理衣服……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掌握技能技巧。活动结束后, 让学生自评、互评, 很多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明白了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才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增强责任感。这样的模拟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通过孩子的自主参与、自身体会, 自觉受到教育。

2. 深化生活体验。新课程的课堂学习方法十分关注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在自主观察、调查、了解基础上, 通过互相交流, 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 深化他们自身的体验和经验, 从而提高他们生活的能力。

如在《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教学中, 针对《凡卡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了“凡卡可不可以回家?”的辩论活动。在课堂辩论中, 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 气氛十分热烈。正方认为凡卡可以回家, 并阐述了理由: 1小伙伴走了, 凡卡也可以走了。2要是这是个偏僻的公园, 爸爸妈妈找不到他, 该多么着急啊! 3要是大孩子几天不来找他, 他就几天不离开? 我想他会饿出病来的。4要是被坏人发现了, 他可能会被拐骗的……反方认为凡卡不可以回家, 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 1说话要算数。2要是说话不算话, 那么以后就再也没人相信你了。3不可以离开, 做游戏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辩论过程中, 老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点拨和总结。

三、实践运用, 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

品德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品德的培养要回归生活, 需要教师创造条件让儿童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从而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就应该让学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让孩子们活学活用, 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真正的教育, 才算真真切切地陶冶他们的性情, 达到育人的目的。

另外, 我校处于开发区, 学生处在的社区属于“新农村”, 在教学中, 合理地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 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事、物, 感受自己的亲历、目睹、耳闻, 比如让学生关注“邻里关系”, 对如何改善邻里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小区安全状况”、“社区环境问题”等进行调查, 交流研讨, 发起倡议……这样, 能使他们更好地去适应生活, 健康、安全、有责任地生活在集体中, 有效地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们应善于开发与利用品德课程生活化资源, 让教学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使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摘要: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儿童所熟悉的社会生活, 拥有的心灵体验, 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矛盾与困扰都是品德课最有效的课程资源。本文通过对资源利用、活动体验、实践运用的教学研究, 阐述了小学品德课程中相关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1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十三

情境创设的目的: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教学中的情境首先要反映真实的生活。如《冬去春来》一课的教学,我首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找春天,将学生们真正带到充满生机的春天。

情境创设的意义: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并且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深度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典型的情境,如:《大自然的力量》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洪水、地震的破坏性。多创设典型的情境,能让学生看到社会事物中的不同方面,以后走入社会,能很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14.品德与生活分层体会 篇十四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因材施教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解放,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四、分层评价

上一篇:1000米跑步考试技巧下一篇:电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