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2024-06-24

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共15篇)

1.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第四课:线与造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思路

(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种类,比如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二)通过欣赏评述,利用“简介强化法”,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充分认识到线在美术造型中的运用,积累丰富的视觉和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运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头发。结束时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一、导入阶段 1.播放课件《球的运动轨迹》。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最终能形成什么? 2.教师归纳小结: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

3.出示中国画线描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教师出示课题——《线与造型》)

二、讲解演示阶段

1.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2.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

3.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 线的特点: 直线 曲线 粗线 细线 长线 短线 波浪线 折线 4.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 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

5.教师小结: 线的组合: 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 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根据物象的特性,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最明显的就要 属头发啦。6.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用头发作比喻,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鬈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7.教师找学生作模特,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并板书绘画步骤。8.学生看教材第11 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创作思维。

三、发展阶段 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请同学们给老师设计一款发型,看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画时重点表现 人物的头发。)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头发画得怎么样,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

五、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1.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2.能否感受到线与造型是分不开的,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3.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2.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二

钢笔画的一大优势就是做图工具非常的简单方便,只用一支钢笔和一张白纸就可以开始画,它几乎不太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常常在咖啡店等人的时候,课间休息的时候,甚至在飞机上都可以随意的勾画。画面的内容不仅限于空间效果的表现,在很多时候什么事物能直接打动我,我就画画什么。有一次去山东爬泰山,早晨我们在山路上走着,刚好在不远前方的高处有一位挑山工,他皮肤黝黑,赤裸着上身,由于货物很重,担子被压得弯弯的,感觉有些不堪负重的他,身上的青筋突起,汗珠豆大的流淌,在逆光下显得特别的突出。这样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回到酒店凭着记忆画面描绘了下来。钢笔画的又一大优势是,它可以用细密的线条表现出丰富的黑白调子,通过调子体现层次,达到相当真实、生动地体现画面的效果。我画的熊就是通过短线的排列来表现白和灰各层次,所以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来了北极熊厚厚的皮毛,通过一些留空也体现了毛的松软。

我平时的工作除了教书还要做一些设计的实践工作,所以时间紧、压力大,画钢笔画就成为放松自我,回归自我的最好途径。拿起画面,就能心无旁骛地安静下来。我喜欢研究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肌理的方法,创造良好的肌理效果,才能更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不同的笔触自然会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丰富了画面的可读性,同时也增强了其趣味性。我画海,就是采用了旋转排布线条的方式,随着波浪的不同方向,不同重心来画线条。通过自身的线条穿插排列产生出浪花和波涛,表现了大海那种时而宁静,时而汹涌的气质。

3.线与角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线与角

课型 复习课

1、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会画指定度数的角、量角 教学重点 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及角的分类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画角和量角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老师出有关直线、射线及线段的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引出本节课的复习课题

3、板书课题

4、明确复习目标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让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特征

2、学生读、记直线、射线、线段特征

2、指出下面图形中哪条是直线?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

二、复习角

1、让学生回顾角的意义

2、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复习角的分类

(1)让学生回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含义(2)学生读、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含义

4、复习量角和画角

三、巩固练习练习

一、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5、1个周角=()度=()个平角=()个直角。练习

二、请你来判断对错(1)一条射线长5厘米。()(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5)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6)平角是一条直线。()(7)直线比射线长。()练习三

1、分别画一条直线和射线。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出40度的角 练习

五、找一找有几个角?

回顾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第二单元 线与角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知道角的组成部分和读法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具准备:量角器 三角板 活动的角 单元教学措施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本单元约需6课时

第1课时: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活动一:阅读。

让学生通过读书,从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活动二:“认一认”

a 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 b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c 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活动四:画一画,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练一练。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点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

会计算未知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活动一:旋转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活动二:练一练。

1、观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2、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活动三:交流本节课 的体会和感受。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本知识时,可以从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着手,在比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较接近时无法进行比较,这时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上计量单位与排列特点。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2)数学游戏

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页上的材料,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活动角的学具。学生开始猜角度时可以作一些指导,如看到这个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缩小学生猜角度的范围。学生有了一些经验后,可以放手组织同桌的两个学生进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动。

《画角》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3、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描述各种角的特征,生答是什么角。

小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大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等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什么角?一条射线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什么角?

2、按度数分类。90°、125°、75°、1°、89°、180°、360°、179°、91°.二、自主画角。

1、提出画角要求。

师:我们认识了各种角,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测量出它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角。

2、交流学生画出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画出的是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

三、按要求画角。

1、谈话引出画指定度数的角,并示范画40°的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想画的角,并测量出了角的度数。如果让你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怎样画?大家说,老师在黑板上画。师生边讨论,教师边画。

⑴先画一个点作角的顶点,再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作角的另一条边;

⑵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这条射线重合;

⑶在量角器40°的刻度线上点一个点; ⑷从射线的端点过这一点画出一条射线; ⑸最后在画出的角上标上40°。

2、让学生画出一个45的角,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说画法。学生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教师提出画一个开口向左的45°角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画。

4、交流画的角。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让学生了解用量角器画开口向左的角时,要根据外圈的数来确定另一条边的位置。

四、用三角板画角。

1、拿出一副三角板,让学生指出三角板上45°的角。让学生用这个三角板画一个45°的角。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画误差小。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提出画75°的角。学生试着画一画。

五、课堂练习。(做到作业纸上。)

1、练一练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3题。

4.线与角整理课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垂直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在观察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和角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整理,使学生经历回顾以学过内容,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知识图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图一张。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六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图

(一)学生解读各自的整理图。(3分钟)

【设置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这一理念,此环节的教学,我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去。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学生交流,大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小组内欣赏与交流组员的整理图(4分钟)

(三)评选出本组最有创意(满意)的整理图。组员说出评选此图的理由。(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二、反思知识点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了个了解,回忆一下,当初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哪些你是感觉最难掌握,到现在还觉得是个难点的?

【设置意图:此环节放在学生们已自行整理知识后,但因为有个搜集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会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缺被漏,对自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

三、检查知识面(23分钟)

1.请你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2)学生欣赏图片。

2.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墙上,至少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学生现场拿纸条,做试验来证明结果。

3.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如右图),为什么人们通常选择中间的直路?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答案。

(2)学生说理由。

【设置意图:通过“说一说”这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进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质疑的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不是老师直接解决,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如果需要,老师会适时给予帮助的。】

四、量出下面的角的度数。

(1)小组里说说测量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测量角的方法。

(3)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度数。

(4)比较角的大小。

5.画一个120度的角。

(1)小组里说说画角的方法。

(2)学生观看课件,回忆画角的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画角。

(4)利用三角板画特殊的角。

6.提升知识层

请你做设计师:

在我们张家边“一加一”商场旁边,一个叫“至尊豪苑”的楼盘刚刚落成(出示图),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在进行周边的生活设施建设,请你做设计师:

1.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样接管道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

2.在天然气管道上面要建一个花基,他们有几种设想(如图),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花基形状呢?该怎样向工人具体介绍你的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练习巩固线与角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收获(2分钟)

5.《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反思 篇五

这一段时间复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三线八角”中,有不少同学一直认为,只要是同位角和内错角,就应该相等,只要是同旁内角就是互补的,把前提条件两直线平行这个条件就给忘记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反思。这个知识点要再给学生讲清楚,不能让学生有误解的。

2.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中,学生不太明白是哪两条直线应该平行,或者说由哪两条直线应该得到哪些角平行,不少学生搞不太清楚。比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AC,不少学生搞不明白,假如是AB∥CD,应该得到∠DCA=∠CAB还是得到∠DAC=∠ACB,所以在学生练习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白在平行的三条线中,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应该得到哪些角相等,要让学生完全弄明白,教学反思《《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反思》。

3.在平移中,学生对于画平移的图形掌握的不是太好,要么是画图时不体现画图痕迹,要么是不会画,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在画图,说明学生对于平移的规律和特征没有掌握,要以后练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对于有关平行的计算和证明,做的也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不会做,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做,但是不会写解题过程,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

6.煤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3例, 均经X线胸片检查考虑为尘肺, 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占位性病变, 均为男性, 有15~20年煤尘或岩尘接触史,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咯痰症状, 伴有胸憋、气短12例, 伴有胸痛3例, 痰中带血4例。

1.2 检查方法

X线胸片摄影采用日本岛津1200多功能X线机, 摄取标准胸部后前位高千伏片, 其中5例加摄侧位片。CT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产DX/i全身螺旋CT扫描机, 层厚10mm, 层距10mm。

2 结 果

2.1 主要X线征象

(1) 圆形小阴影:以“p”、“q”圆形小阴影为主, 其中p直径≤1.5mm, 1.5mm<q直径≤3mm。 (2) 不规则形小阴影:以“s”、“t”类不规则小阴影为主, 其中s宽度≤1.5mm, 1.5mm<t宽度≤3mm。约半数病例不规则小阴影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 表现为网状或蜂窝状。 (3) 大阴影:大阴影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10mm的阴影。并且多对称的出现在两肺上中野中外带, 呈“八字形”排列。 (4) 胸膜改变:见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等改变7例。 (5) 肺门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 并可见点状高密度影8例。 (6) 肺纹理改变:肺纹理增粗、紊乱13例, 肺纹理模糊、减少3例。

2.2 主要CT征象

(1) 位于小叶中心的微结节, 直径2~5mm, 弥漫分布于两肺, 以中下肺为多, 且多数位于后肺野。 (2) 块状大阴影, 多表现为不规则的卵圆形影, 边缘凹凸不平。大阴影密度不均匀, 其内可见斑片、点状钙化或坏死及空洞形成8例。 (3) 肺纹理扭曲、变形改变18例。 (4) 见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等改变13例。 (5) 肺门影增大, 肺门钙斑呈全钙化、斑点状钙化或蛋壳样钙化20例。 (6) 肺气肿与肺大泡。肺大泡常见于肺尖及肺底部。

3 讨 论

煤工尘肺临床早期无症状, 中、晚期可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和胸痛等症状, 其病理基础是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影像学检查结合职业史可进行初步筛查, 至于煤工尘肺的期别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具有尘肺诊断资质的机构来进行。胸部CT扫描在发现和分析胸膜及肺门改变方面优于X线胸片[1], 并且在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时, 胸部CT扫描有较大帮助。

类圆形小阴影与血性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煤工尘肺圆形小阴影边缘较清楚, 多首先出现于两肺中、下区, 肺尖往往清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具有“三均匀”特点, 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及密度均匀。亚急性或慢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特点是多种形态病变 (渗出、纤维化及钙化) 同时并存, 病变多自上肺区开始向下蔓延。结合职业史及患者症状和体征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典型煤工尘肺大阴影的密度较浓, 边界清楚;周围有明显的肺气肿;多出现于两肺上、中区, 常对称出现;大阴影的长轴常与后肋垂直, 不受叶间裂的限制;与肺癌鉴别不难。不典型大阴影可表现为孤立球形块状大阴影, 易与周围型肺癌混淆。区别在于孤立球形块状大阴影亦是大块纤维化病灶, 其内可见斑片、点状钙化, 周围有“伪足征”及气肿带, 而周围型肺癌呈分叶状轮廓, 边缘毛糙, 多有短细毛刺影与之相连。

基层医院对煤工尘肺的影像学检查以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摄片为主, 诊断不明确患者可结合胸部CT扫描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 鉴于CT在煤工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很有必要与胸部高仟伏片作为互补,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7.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七

这一周的教学进度异常缓慢,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十分艰难,这一章是《相交线和平行线》,学生平生第一次遇到几何推理,而且要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出逻辑推理的过程,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但是经过这一周的攻坚战,学生的.畏难情绪正在渐渐消失,他们从迷茫中慢慢理顺着思路,我看到课堂上一双双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学生们从几何学习的“悟”中品味到了一点点数学的简洁美、逻辑推理成功的愉悦感;经历了从认识到害怕、到再认识、到小的成功的过程,学生对几何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作业质量日渐提高。这一良性变化证明了教学中几点收获:

1、适时多给学生唱赞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得轻松一些。

2、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可递进式的逐步提高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缓冲地带,不可一步到位。

3、精心备好几何入门课的同时,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优化;使之最贴近学生;练习题作业题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体现从单一到运用再到综合的循环上升。

4、多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辨析,多对学情分析反馈;

8.线与风筝作文500字 篇八

唉,又和父母闹别扭了。

清晨,我带着一颗忧愁而迷茫的心在中心广场上漫无边际地游走。风,凉丝丝的;云,厚厚的,见不到一丝阳光。我仿佛觉得万物都失去了光彩,无论是树,是花,还是草。不远处的草地上,有一个小女孩托着下巴,笑眯眯的向上望。我顺势望去,顿时一震——那不是风筝吗?

在我七彩梦幻的童年中,也曾有一只风筝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儿时的我,也如那小女孩一样,再广阔的蓝天中飞舞,和清风为伴,跟白云谈心,与鸟儿翱翔……那有多好!

曾以为风筝是自由的,而现在才知道它也被一条细细的线牵引者;曾以为风筝可以无拘无束地随意飘飞,现在才知道它与风、雨、鸟、都有一层隔膜。也许风筝好想按自己的意愿去飞,可身上的线却不允许他那样做;也许风筝很茫然,他不知道这条线到底是善意的导向还是恶意的`束缚。望着风筝,我想到了我自己,难道成长真的意味着更多的烦恼?

有时,在我的眼里,天不再是那么蓝,而是灰蒙蒙的,像一口扣在头顶的锅;草地也不再是那么绿,而是像一片黯淡无光的沼泽……

忽然,起风了,那位父亲用力的拉着风筝线,小女孩大声喊:“爸爸,线要断了!”我一听,心里不禁一喜:“风筝要自由了!”线果然断了,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悲伤起来。因为风筝在空中不停地打转儿,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任凭风的摆布——他不知如何是好。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风筝身上要有一条牵引的线——那是一条导向的索:当风筝迷失方向的时候,它会走向一条光明的路!线的一头是它自己,另一头是充满爱与关怀、理解的“家”,我突然发现自己由烦恼为快乐了,有一种长大的感受。

9.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外科收治42例经过术后病理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 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9例, 年龄在26~72岁, 平均年龄为 (51.2±5.3) 岁, 肿瘤类型:19例患者是良性肿瘤, 其中包括12例患者为平滑肌瘤;7例患者为间质瘤, 1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 其中包括8例腺癌患者, 8例恶性间质瘤患者。本组患者的平均患病时间为14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18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 11例患者出现腹胀痛或者绞痛, 有11例患者出现严重呕吐, 有8例患者出肠梗阻症状。肿瘤的位置:12例患者为空肠原发性肿瘤, 16例患者为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 14例患者为回肠原发性肿瘤。

1.2 检查方法

X线:小肠气钡造影。CT检查。

2 结果

本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患者均采用了小肠气钡造影以及CT检查, 发现本组患者的X线表现为小肠充盈有所缺损, 小肠的黏膜一定程度的破损, 小肠壁较硬, 肠套叠以及肠梗阻;CT检查提示有软组织的块状阴影出现, 小肠壁较窄, 肠套叠以及肠梗阻。

3 讨论

原发小肠肿瘤临床特点不明确以及较低的发病率决定其较高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只有通过加强对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认识以及影像学的诊断特征, 通过相关性的检查, 可以进一步避免其出现误诊[3]。因此对于患者出现不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或者不明原因的贫血, 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要考虑此类疾病的可能。本组观察的42例患者中出现了各种良恶性肿瘤, 国内的相关文献提出原发性小肠肿瘤主要表现为出血或者小肠占位。而且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也为出血以及梗阻等症状[4~5]。其X线以及CT检查也进一步印证了此类症状。本组患者的X线以及CT检查均提示患者小肠的损伤以及梗阻的出现[6]。

综上,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其X线检查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点, 再结合CT对于临床确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讨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的比较。方法 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外科收治42例经过术后病理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患者的小肠造影以及CT的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患者均采用了小肠气钡造影以及CT检查, 发现本组患者的X线表现为小肠充盈有所缺损, 小肠的黏膜一定程度的破损, 小肠壁较硬, 肠套叠以及肠梗阻;CT检查提示有软组织的块状阴影出现, 小肠壁较窄, 肠套叠以及肠梗阻。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其X现检查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点, 再结合CT对于临床确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肿瘤,X线,CT

参考文献

[1]刘琰, 丁乙, 朱兰香.等.小肠原发性肿瘤的X线双重对比造影诊断[J].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 20 (4) :395~396.

[2]Chao K, Hou Z Y, Jiang XX, et a1.CT diagnosis of prima r y sma ll bowel neopalsm (Areport of 18 cases) [J].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 2003, 19 (8) :1072~1074.

[3]Xu YS, Wu CF, Wang J L, et a1.X—ray diagnosis of gastroin festinal stromal tumor (a report of15cases analysis) [J].Radiol Pract, 2003, 18 (8) :598~600.

[4]宋鲁新, 蒋学祥, 任全敬.小肠原发性肿瘤的X线诊断 (附40例报告) [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15 (11) :645~647.

10.六年级童话作文:线与风筝 篇十

朦胧之中,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被挂在卖风筝店铺中最显眼的位置,不久,我就被买走了,有了一个非常喜欢我的小主人。

那个孩子一点一点地将我放飞。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风友好地向我打招呼,轻轻托起我美丽的身躯。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充分体会着飞翔的乐趣,越飞越高,在空中摇摆着,感觉自己无比自由。但是渐渐地,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在一点一点地往下降,原来是我身上的那根线让那个孩子一点一点地将我拉了下来。为什么要拴住我!为什么要将我束缚!我要飞,我要自由!天空才是我真正的家!

每当这个孩子将我放上天空时,我都会努力地向上飞,企图挣开这根约束着我的线。

每天,每天,一直如此……

终于,机会来临了,我在天空中飞翔时,遇到了一阵狂风,我奋力一挣,束缚我的那根可恶的线终于断了。

我自由了!摆脱了线的约束的我激动不已。我越飞越高,我触到了白云,我俯视着大地,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美景都归我所有。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这就是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我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飘荡,我感觉我是这世间最幸福的风筝。

欢愉过去,渐渐地我发现这种飘荡毫无新意,漫无目的。我失去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道路……

一阵大风刮来,我被吹的四处乱撞,没有了线的牵引,在空中的我已经无依无靠,无法自主。最终我被风吹得破破烂烂,无助地挂在一棵树上。一天又一天,风吹过,雨淋过,没有人再来理我,没有人来在意我,每天就是如此虚度光阴。当时放飞我的那个孩子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新风筝,他看着如此破烂的我,将所有的嘲笑,嘲讽全都投向了我。

我猛地睁开眼,满脸都是汗。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其实我们的未来有很多种,人生的道路也有很多条,但就象梦中的那个风筝,没有了线的约束和牵引,就会失去方向,陷入迷茫。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轻松而失去了我们的未来。我要将我断掉的那根线重新接好,要让我的未来之路始终指向正确的方向。

11.历年小升初满分作文:线与线段 篇十一

【优秀作文】

线与线段

房间里零零散散地堆满了一把又一把的尺子。这是我在数学上常用到的工具,毫无规律整洁可言地放在桌上,有些甚至抹上了灰。

随便从书包袋里拿出一把,是把直尺,我在草稿纸上画了条直线。我记得,数学上对直线的描述,是无法测量,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在做一道道的数学题时,我甚至把这可无限延长的直线,当做了难以释怀的压力。如果这压力,只是一条长一厘米的线段的话,或许,也只是可有可无的`情感。但未知长短的线,只会跟着自身的烦恼,变长变短。我所有的快乐,轻松仿佛被这无形的线压迫在深处,难以察觉的地带。

时间真的是种奇怪的东西,可以调动人一身的情感。虽然不知道可怕的期末考是在日历上的哪个数字中,总觉得,濒临在悬崖边,不知道这悬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到山脚。我在日历上圈圈点点,每个数字旁边都注满了文字,像“高兴”“压力”“努力”……然而,最多的便是“压力”。我不知道这压力从何而来,或许是课堂,或许是成绩,也或许是发生在周边的事。俗话说:压力便是动力。可现在我这脑子里的线,未免延长得太远了,不仅丝毫没有动力,甚至于无力与疲倦。

放学前的一节课,电风扇“呼呼呼”的声音引人困意连绵。窗外有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身处闹市,却依旧要心无旁骛。执笔,布置作业。双休日的作业,是最牵绊人心的。这次的作业分外的多,一行一行地占了五六行。难免会有一阵阵的叹气,很多同学额头上都爬上了黑线。“周记?试卷?”一向仁慈的老师像是不会如此布置作业,人性化?现在何谈人性化呢?题海战术虽为老套,但传统的东西免不了都是精华。看着满满的题目,看着歪歪扭扭的字由认真到潦草,从详细到精简。仿佛出题的人也有着一样的思想,越后来的题越简单。

我抓着刘海,无奈地把一把破旧了的尺子扔进垃圾桶里。真巧,下课了,我收拾好书包袋,理理回家了。

路上,我盘算了,扔了把尺子,是不是丢了份压力呢?

我又在草稿纸上,把那条线加上了两个点,成为了一条线段。而数学上,对线段的解释是:可以测量,有两个端点,无法延长。我想把这条三厘米的线段,变成我的抱怨,我不需要无止境的抱怨,不需要无止境的吐糟,抱怨终有个结果。我想,只要在未来的x天里,扎上奋斗的绑带,就能把无止境的压力,变成一条线段,乃至于一个点。

12.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 其中男52例, 女36例, 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为36.5岁。根据其受伤原因进行分类, 交通事故46例, 高空坠落25例, 重物砸伤14例, 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两种影像诊断, 并签署同意书, 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均无生命危险。

1.2 方法

首先患者进行X线检查, 采用X线摄影机进行胸腰椎的正侧位拍片, 对于有病情需要的患者则加摄斜位片;然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 嘱患者取仰卧位, 将其扫描范围定在损伤水平内的各个椎体, 其扫描平面与椎管相垂直, 每层厚度为2~5 mm, 对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厚度为1.0 mm的图像重建, 然后进行轴位图像拍摄, 经处理后可形成二维或者三维图像, 对其进行多平面重建[2]。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 比较两种影像诊断方法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上表可知采用X线诊断其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72.7%, 而采用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88.6%, CT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多是由于外力造成, 对患者的胸腰椎骨质有很强的连续破坏性, 其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其在青壮年人群中的损伤率较高, 这往往与高能量的重力损伤密切相关, 另外对于一些老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来说, 可能与其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相关[3], 联合较为强大的外力, 使得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 这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以及病情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病情诊断非常重要。

X线检查是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 其价格便宜, 患者的接受度也较高, 但是其对附件骨折的漏诊率较高, 同时受累椎管的显像较为模糊,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CT扫描诊断, 其能够对骨折细节有更清晰的显像[4]。从矢状和冠状进行图像重建对脊柱的纵行排列、骨折线、椎体压缩以及椎管移位进行密切观察, 同时对周围的软组织还有一定的显示, 如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血肿均可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5]。以往有报道显示, CT扫描诊断技术与X线相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 能够为患者的手术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和信息, 在临床工作中也受到医师和患者的较高满意度[6]。该研究中, 采用X线诊断其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72.7%, 而采用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88.6%, CT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 与有关报道数据一致。

综上所述, 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过程中, 采用CT扫描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 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X线和CT诊断在胸腰椎骨折额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这患者88例, 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对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度。结果 采用X线诊断其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72.7%, 而采用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88.6%, CT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影像诊断中, 采用CT诊断其诊断准确率由于X线诊断结果, 可作为胸腰椎骨折诊断的首要影像选择。

关键词:CT诊断,X线,胸腰椎骨折,手术诊断

参考文献

[1]刘良峰, 严金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腰椎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3 (24) :492-494.

[2]王阳光, 倪荣凤, 浦立群.胸腰椎骨折X射线CT及重建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9 (30) :1364-1365.

[3]黄长明, 陈勇, 颜志平, 等.螺旋CT重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颈腰痛杂志, 2003, 3 (24) :151-153.

[4]敖登其木格.多层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D].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4 (24) :451-452.

[5]王玉群, 宋敏芳, 储慧娟.X线平片与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0 (17) :1560-1561.

13.线与角知识点练习题 篇十三

1.从12时到12时15分,分针旋转的角是。

A、周角B、平角C、直角

2.属于射线的是()

A、圆的`半径B、角的边C、平行线D、弧

3.用一副三角尺能拼成()的角。

A、120度B、100度C、75度

4、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

5、等腰梯形的()相等。

A、两腰B、对边C、上底和下底D、腰和高

6、在同一个平面内,可以画()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14.线与造型 教学设计 篇十四

青岛第四十四中学 姜蓉 2015.5.28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相关知识,梳理本章内容,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并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2.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

重点:复习近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与平行的综合运用 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一、以题为引,回顾旧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平行。(2)两条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可能既不相交也不平行。(4)两条线段垂直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D和∠BOC的和为202°,那么∠AOC的度数为()A.89° B.101° C.79° D.110°

3、如图,AC⊥BC,CD⊥AB, 垂足为D,图中共有___个直角,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线段_______的长表示点C到AB的距离,线段________的长表示点A到BC的距离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A、2 B、4 C、5 D、6

6、如图,已知∠1=∠ACB,∠2=∠3,你能判断出CD与FH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解:∵∠1=∠ACB(已知)

∴DE∥BC()∴∠2=∠DCF()又∵∠2=∠3(已知)

∴∠3=∠DCF()

∴ CD∥FH()

二、老题新做,提升思维 老题展现:

如图,AB∥DC,试问∠B、∠D、∠BED有什么关系. 解:∠B+∠D=∠BED 过点E作EF∥AB,则∠B=()∵AB∥DE,AB∥CF,∴____________()∴∠D=∠____()∴∠B+∠D=∠1+∠2 即∠B+∠D=∠BED. 老题新做:

例题:已知:如图,∠B+∠D=∠BED,请问直线AB与C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练习: 已知:如图,AB∥DC,∠ABF=∠DCE。请问直线BF与CE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你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完成?

三、灵活运用,拓展提升

1、如图所示,AB//CD,A=135,E=80。则CDE= 。

2、如图所示,AB//CD,请用α、β、γ 表示X

四、小结反馈,查漏补缺

1、已知∠A=28°,则∠A的余角的度数为,∠A的补角的度数为。

2、如图,AB∥CD, ∠DCE=80°,则∠AEC的度数为()A.120° B.110° C.100° D.80°

3、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E,DF∥AB,若∠D=70°,则∠CEB=()A.70° B.80° C.90° D.110°

4、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B,AD⊥b,垂足为D,若∠1=47°,则∠2的度数是()A.43° B.53° C.47° D.57°

15.造型规律与设计应用 篇十五

早在17000年前,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开始利用钻孔、刮削、磨光等技术, 并采用石块、兽牙、海贝等自然材料来制作装饰品。它们是原始人类审美观念的反映, 体现了人类对于生活的信念和热爱。从遗存的大量石器的造型来看, 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塑造一定的形体, 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这些形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 体现了功能性与形式感的统一。

随后, 造型的功用、方式方法、材质、审美都开始逐渐演变并出现各种分支。青铜、玉器、铁器、陶瓷、塑料等材料相继出现。并且, 造型活动也从早期间的安身立命的手段逐渐向多角度演化。建筑、交通、武器、日用品、首饰等无处不体现造型技艺的重要;并且, 造型活动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后, 审美情趣也开始日渐明显。不同时代、地域对造型的追捧和评判都有所不同, 这不仅是材料技术的演化;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演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造型也随之出现应用上的分支;从造型所处的空间形式来看, 造型又可以分为平面造型 (二维空间) 和立体造型 (三维空间) 。如绘画作品、海报、这样有上下、左右两个方向;在一个平面上的内容就可以看成是二维;即只有面积, 没有厚度的空间形式。只有形状加工的可能性。自然也蕴含着二维空间的情感特征;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 他利用独特的构图理念, 用绘画的基本元素来表现多变的自然景象, 用直线与颜色组合产生富有节奏的画面。用单纯的平面造型结构来诠释主题的活力与律动。

而相对有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叫做三维空间存在。可以表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就如雕塑、产品、建筑等领域的作品。蕴含着更多的情感特征和实用因素。Eva Hild是瑞典的一位造型艺术家, 她用陶瓷材质和三维造型形式表现对环境的感悟, 她将压力、紧张、衍生、流动等感觉融入作品, 并将其转化三维的实体。同样, 所有的造型作品也都会通过自身的形式语言表现其特有的情感。

二、造型的好看与好用

自从造型活动出现以来, 随之对于形态的评价也就开始了。试想最初一定是以实用性为评价标准的;一个立体形态的武器是否能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一幅画面能否清晰的记载事件;可能是早期造型好与坏的主要评判标准。记事岩画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转向艺术绘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有大量的远古岩画作品, 是实用作用向艺术活动过渡的展现, 画面凿刻了马鹿、飞翔的大雁, 此外还有盘羊、岩羊、野牛、野驼等动物。画面展现了当年的动物群落分布和狩猎景象, 是早期铁器时代游牧人的记事作品。

因为造型最初是“实用”为主。很多物品是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 造型才在审美上有了新的尝试。生活用品也开始为更好用而有了设计的成分, 进而出现各种合理的造型和美丽的装饰纹样。大汶口陶器中的典型器物——陶鬶, 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当时的器物就已经做的即实用又美观。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 东夷人崇尚鸟图腾, 故把鬶等器物做成各式各样的禽鸟形象。古人运用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理为基础, 创出三个袋形锥足, 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煮时间的作用。而造型的发展也受到科技进步、地域文化、乃至个人因素的影响。

三、实用性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 平面造形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造型作品中实用美和形式美共存。不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 在形式美的评判和应用上, 要靠设计师把握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平面造形应用如绘画、海报、包装都有相应的艺术美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多设计惯例, 在比例关系上, 1∶2、4∶3、1∶1.618的比例是很常用到的;在色彩使用时, 也要把握不同色彩比例关系和色彩分割与调和, 在一些应用识别上却有一些规律遵守。以标识为例, 易于识别、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的标识被广泛认可。有一些已经成为行业规范。比如:红色被用作表示危险、黄黑相间的标识一般被用作警戒。4∶3的比例被用做显示器、照片、书籍等行业规范。这不仅是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审美习惯和行业规范;也是有一定人体工程学依据的。这样的造型更容易让人接受。虽然在社会、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比例模式、色彩搭配方面也有了很多发展和变化。但最初的程式化的东西还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比如:色彩在交通标志上有着重要作用。首先, 通过颜色的刺激, 驾驶员能迅速地发现交通标志。其次, 通过颜色的象征性和联想性作用, 使人能迅速地解读交通标志的内容。根据人的心理作用和颜色视觉特性, 世界各国较普遍采用的标志颜色是红、黄、绿色。所以在平面造型的应用过程中要考虑美观性和实用性双重因素。

(二) 立体造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在立体造型的设计上就更显得复杂一些, 除了在三维空间感受其形式美、视觉心理感受上考虑实用性以外。我们还要考虑材质感和触觉特征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自然世界中每种材质都有它自身的“性格特点”, 木材天生朴素、中庸, 在家居、家具中经常被用到。金属材料犀利、刚毅, “金”是武器的代名词, 足见金属的气质中的杀气。石材稳重踏实, 基石是稳固的表现。塑料是现代新兴的高分子聚合材料的代表, 材质特点显得比较活泼而富有弹性。新型材料多的举不胜举。立体造型在整体造型设计中不仅考虑材质美感还要顾及到空间感;整体的虚实对比和空间平衡感也是立体造型情感体现的评判标准。如同亨利.摩尔的造型作品一样, 形象和空间感同时顾及才是好的造型作品。当然美观性只是造型评价的一个因素, 利用材质的性格和特性制作实用的造型是更为重要的。

四、结语

造型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现代社会, 我们除了要考虑造型的美观性还要考虑造型的实用性, 而不管是美观性还是实用性, 都是以一定规律作为指导的。设计实用造型, 要合乎一般的人机交流习惯和判断习惯。人们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造型手段;同时也形成了很强的操作习惯和审美判断习惯。这是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也是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所要求的;遵循一定规律的设计活动, 才能更好的发挥造型应有的作用。

摘要:造型活动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出现的历史一样悠久;造型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的打制石器时期。古人类生活狩猎活动要依靠一定的工具来完成, 在没有选择的利用石块、木棒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造型的优劣。所以刻意的选择乃至制作工具成为造型活动的开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 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 是现代造型设计活动的基本设计规律。

关键词:造型,平面造型,立体造型,人机关系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蓝色光标校园招聘笔试经验下一篇:劳动节见闻小学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