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后感

2024-09-10

中国文化读后感(共10篇)

1.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一

《中国文化读本》是2010年3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朗、朱良志。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明和当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范文一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想阐述得目的是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作者通过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今天,给读者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让我们看到、知道自己兜里揣着什么值钱的东西。自从近代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一切都被打趴下了,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习西方的各式各样上面,所谓“睁眼看世界”,并习惯上了西方的方方面面,忽略了自我认识,以及让西方知道我们有什么。这本书就是一样一本条理非常清晰,脉络通畅,将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讲述我们自己成功的发展经验,告诉全球人民一个真实的中国。其实,我想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自己,不要蔑视自己的文化,只有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才是别人主要投入怀抱的关键所在,别人才会投以羡慕的目光。

只有文化自信了,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爱我中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才能不断地增强。可以说,这本书是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礼物!

《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范文二

《中国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中国文化读本》读后感范文三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发展的强盛外,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黄腾达,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迫在眉睫。

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但仍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中国文化不绝,中华民族便不灭。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了青少年及炎黄子孙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诵读的持续深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神话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浩瀚大地,轻闻诵读之声,细品传统经典,蔚然成韵,萦绕于心。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重现旧时的辉煌!所谓重回辉煌,就是在新的时代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神迹”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改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心包括思想。这一历史性的创举带来的将会是青少年宏伟的未来,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将是全国的荣幸之至,乃至世界!

书中描写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成度极其活跃,文化程度极其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候,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多名人前辈并作绝世佳话,儒家、法家、道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也因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坚若磐石的基础。其中最令人铭记于心当然是儒家学派的学说。

儒家学派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呕心沥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最被世人认可的的一派,也是百家争鸣中数一数二的强者,居十家之首。并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佳作,譬如《论语》、《孟子》、《荀子》等。其中,《论语》是迄今仍广为流传的著作。但成为现代人熟记于心的,不过尔尔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不懂自己老祖宗倾心付出的著作?为什么曾经中国文化被“埋没”了些许时日呢?为什么是中国人却抓不住真正的中国魂呢?可能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促使中国文化得以“隐姓埋名”。科技的发展虽然使时代更加先进,但文化一类,着实不如古时了,科技这把双刃剑,无情的削去了中国不可缺少的文化。

现在的学生们日夜与手机为伴,对父母的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老师没有应有的尊重和爱戴,处处犯犟;对同学不以礼待人,总以武力相逼;每句话不带脏字就不舒服,油嘴滑舌,出口成脏,整日胡言乱语;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想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

而本书恰恰把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描写的淋漓尽致,面面俱到,令人不禁浮想连翩。书中写到紫禁城、天坛、兵马俑、民居建筑等一处处有形实物,又写到书法、绘画、京剧等一系列艺术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生命色彩,尽情的伸展着他们娇嫩的肢体,显露他们活的精神。都凝聚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我由此看到了一个多彩的、流动的新世界。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本书的重点,集各种文化特色为一体。中华文明历久不衰,可能与中国的灵魂——中国文化有关。

中国人民现急缺民族精神,而中国文化就是最好的补药。了解中国的文化,就能透彻的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能体会到作者奥秘的内心世界,更能了解中华民族历经浩劫不灭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

2.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二

我们都知道技术含量低的东西附加值就低, 比如说纺织业, 而在中国恰恰就是纺织业最为盛行, 不得不说在以前纺织业不光可以创汇而且可以提供大量就业, 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稳定社会安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中国制造”这个口号就是中国纺织业为中国企业打下来的。然而无论纺织业有着多么辉煌的过去, 现在还是势不可挡的衰落了, 原因无二, 技术含量低。所有新兴发展中国家都已纺织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逼迫原本利润低廉的中国纺织业进一步压缩价格, 而压缩的价格又逼迫企业压缩成本以盈利,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原材料价格一定的情况下, 最后受损的还是纺织工人。举个列子, 在2005年巴黎举行的“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上, 时任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给在场的法国企业家算了一笔账, 由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利润较低, 中国出口约8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8亿∶1!

问题出现了, 同样是法国, 同样是服装纺织业, 法国的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品而被世人所称赞与欢迎, 法国的时装也在世界服装奢侈品中独占鳌头, 一件CHANAL的时装售价1000欧以上, 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 同样是一件衣服, 为什么中国制造与法国高档时装有那么大的区别?原因的根本就是文化,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 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 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碰撞, 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宗教习俗, 这些差异导致了更多政治经济上的区分, 比如说在俄罗斯再受欢迎的伏特加也不可能在阿拉伯国家出售, 同样在欧洲普通的超市你也不可能买到中国的调味料。而联通各个不同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贸易, 以及贸易中的商品。因此鲁迅说的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起到了向导, 指示作用。独有的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可以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给产品在无形中提高内在价值, 提升品牌价值。

在欧美, 一个品牌除了优质以外, 必定有着一段刻骨铭心, 源远流长的品牌历史以及妇孺皆知的企业文化, 甚至文化本身也可以作为商品。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日本的动漫游戏, 欧洲的奢侈品, 都不在是单纯的商品, 而是与文化捆绑, 以一种新的模式出现。因此, 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其独有的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的被世界市场所接受。

所以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上的创造, 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提高品牌价值, 提高全球知名度, 由低文化内在附加值生产到高文化内在附加值的生产。

日本的丰田在进入美国的时候曾遇到重重困难, 当时的美国人因所处的时代所以分外自信与骄傲, 那时候美国人心目中完美的车有3大特点:大气, 宽阔, 高耗油。而来自东方的丰田有着东方文化的普遍特点:精致, 内在, 节俭, 家庭。而在这种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难以被美国人所接受的, 所以丰田以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品牌企业文化推广策略, 慢慢的改变这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美国学生参观丰田在美国的工厂, 每年都有丰田赞助的日本文化展在美国巡展, 每年丰田都不遗余力的支持者日本本土文化与自其企业品牌文化的输出, 正是这种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 与风靡世界的日本文化。而现观中国, 我们难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联想收购IBM的笔记本电脑业务, 拥有了其全球销售与售后服务平台, 但是联想自己的品牌却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就是因为没有相映的知名品牌效应, 收购的IBM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的品牌文化归根结底还是IBM的, 还是美国的, 所以没有人会留心这个中国东家的产品, 这也导致联想产品难以突进国际市场。

而提及文化, 特别是中国文化, 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中国文化连绵5000年, 在这其中有多文化理念, 传说故事, 历史名人, 箴言可以引进中国制造里。拥有这些独有的文化的中国产品与中国独有的文化相映成章, 使中国文化具体化, 使中国制造深刻化, 用东西方人所对中国文化好奇的特点为切入点, 让本已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真正的深入人心, 为世人所接受所追捧。

参考文献

[1]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何立, 凌文辁.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创建有效的组织文化[J]企业经济, 2003, (11) .

3.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文化 篇三

以舒伯特等为代表的欧洲艺术歌曲大师的作品传入中国后,对中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歌曲领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由于历史传承原因,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被杨荫浏、叶栋先生等专家逐渐发掘出来。)和我国多民族的民歌,也对近现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中西音乐文化的合璧,专业音乐家的创作和民间音乐的合璧,构成了从二十世纪初叶以来近百年间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廊。

一、中国古代艺术歌曲与古代文化

其实,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很早就产生了。《诗经》的“风、雅、颂”,是否有艺术歌曲成分,已无据可考,但敦煌所保存的唐代古谱中,经叶栋先生等人的考证,就有“曲子”。它原是流传于乡间的民歌,后来有的进入城市,经过乐人加工,实际已形成一种艺术歌曲而有别于一般的民歌,故称为“曲子”,而不叫民歌。宋以后就更明显了,南宋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自度曲,是现存八百年前最重要的艺术歌曲,还有其他词人的词曲,元、明、清的散曲、琴歌等。似都可归于艺术歌曲的范畴。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也在音乐(包括艺术歌曲)中折射出来。如唐朝的强盛与开放,与西域的经贸往来,日本的多次派遣唐使,外交带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与外族的不断征战,边塞诗歌中透出的豪放气息等,都在唐“曲子”“大曲”等音乐中表现出来,如《饮酒乐》《弊契儿》《秦王破阵乐》等。而宋代则不同,北方民族的南侵,山河的破碎,小朝庭的偏安,都给诗人和音乐家内心带来巨大的苍凉和悲苦。宋代诗歌已从唐诗的充满阳刚气逐渐转入宋词的阴柔与婉约,虽然仍有苏辛词的豪放,但大量的宋词都充满着哀怨与感伤,加上长短句的语言韵律和音乐的结合,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像姜白石十七首歌曲中,几乎全都是伤怨之作。试以《凄凉犯》为例,作者在该曲的小序中说:“合肥(宋金对峙,当时合肥已是南宋的边域)地方的街巷,都种着柳树。晚上秋风一起,发出骚骚的声响。我旅居在那里,关上门,时时听到马嘶嘶的声音。出城向四周一看,则满眼都是荒烟野草,景象十分凄清而黯淡,因此作了这首歌曲,七弦琴有凄凉调,就借它作为曲名。”整首歌曲音乐语言十分简洁,自由散淡的节奏,多是下行又不断起伏的旋律线条,几次的向下小六度的大跳方程,非常浓烈地营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悲凉、无奈的情怀。姜白石的歌曲充分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士”的文化精神,既忧国忧民,又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词曲。

元代之后,散曲和杂剧一样,逐渐在市井兴起,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音乐也更丰富多样化,元曲词的口语化,也使音乐更为生动。少了宋代词曲的那种古朴、凝重,而更多了民间的生活气息。如《快活三》《金盏儿》的清新流畅,《甘草子》《青哥儿》的开阔爽朗,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散曲的套曲,如白朴的《恼煞人套曲》,马致远的《夜行船套曲》等。

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循着诗、词、曲的发展路子,也走过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由于当时还没有保存、记录这些音乐的办法,我们至今无法想象过去的盛况。但是,千百年来不争的事实是:这些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语言。研究它们的艺术规律,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近现代文化

西方艺术歌曲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实践,不但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和无数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音乐创作理论。上个世纪上半叶,当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浪漫派作品相继传入中国后,相应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也被老一辈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传授给我国的作曲学界,于是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以西方作曲技法为指导的艺术歌曲。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爱国的、同时也是激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西体中用”等思潮的掀起,以及提倡白话文运动的开展,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并对多种文艺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批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文化精华,又代表当时中国民族文化意识的艺术歌曲应运而生了,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

最早的这一批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大都是学者,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知度都比较深。贺绿汀先生曾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发表过非常精辟的看法,他说:“对专业作曲者来说,它的词、曲、伴奏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词曲本身都十分典雅流畅而细致,诗一般的抒情,并不是浅薄庸俗的口头语言,这是全曲的主要特点。它好像一株自然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野花,而不是由人工做出来的纸花。就是说,它是词曲作者从自己感情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心声,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它是一首艺术歌曲。也许带点‘洋’味,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旋律上有中国民族特点,并与语言结合得很密切,深刻地抒发了原诗的意境和情绪。也许可以说,抒发了刘半农、赵元任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特点。”

赵元任先生在谈到他自己的音乐创作时,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中国人要么不做音乐,要做音乐,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得用和声。中国既然还没有和声学,当然是只有用西乐的和声法。至于和声运用的方法,那当然很要细研细究,不能像赞美诗的乒乒乓乓或是进行曲的叮叮咚咚一来就算了。我在这个歌集里头也稍微做了一点试验。……至于歌调方面,加入中国风味的机会更多了,在好几处地方我都用了滑音像说话或是唱中国儿歌的唱法,有些地方花音用得也特别的多一点。”这种学习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或是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结合的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主要取向。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艺术歌曲形象鲜明、情景交融、感情细腻,特别是钢琴伴奏的写法,和对主旋律的烘托,有其艺术独到之处,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钱仁康先生曾这样评价:“《思乡》和《春思曲》中的某些意境,都是由钢琴用造型手法(如春雨潇潇,柳丝轻拂和鹃啼声声的描绘)与和声手法(如描写“陌头杨柳、分色帘边”的色彩性转调)表现出来的。在这两首抒情歌曲中,钢琴伴奏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歌调,几乎可以成为钢琴独奏曲。”

抗日战争爆发,救亡运动掀起。民族的危亡,山河的破碎,都使诗人和音乐家的爱国激情空前高涨。这时的艺术歌曲,已不再是过去的典雅、缠绵,而是情感浓烈,音调起伏跌宕。如陆华柏的《故乡》,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冼星海的《黄河颂》等。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带有明显的西方朗诵调音乐风格,整首歌曲节奏很自由,形象很鲜明,词曲结合得非常好,生动地表达出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的悲愤心情和要与敌人战斗的决心。冼星海的《黄河颂》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音乐气息宽广,情绪昂扬、豪迈。它们都是抗战时期艺术歌曲的杰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经历了由觉醒、斗争到愤怒的历史进程,文化上也经历了封建文化的衰落,西方文明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民族大众救国解放运动的风云激荡。艺术歌曲的发展也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和文化潮流而逐渐地趋于成熟。

三、当代艺术歌曲与当代文化

中国的当代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走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

而西方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是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德彪西艺术歌曲中和声已大胆突破,福列的艺术歌曲则依然贯穿着法国浪漫主义的纯情与优雅,同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则带着强烈的斯拉夫式的冲动,格什温的许多歌曲大量运用了爵士音乐的元素。尤其是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序列主义,对调性、调式、和声、复调等的全面突破,带来了整个音乐创作领域包括艺术歌曲创作的全面多元化。在我们刚刚开放的七八十年代,西方的这种多元的“春秋”局面,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求新的过程。

西方当代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无疑大大影响了我国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领域,虽然变化不如其他音乐创作领域那么大,但从总的来说,已经出现了多种有不同追求和走向的现状。相当部分的作曲家,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中国艺术歌曲传统以及自己的创作个性,走传统基础上出新的路;一部分作曲家更多地从民间音乐和多民族民歌中吸取精华,走艺术歌曲民族化的路;有的作曲家希望将艺术歌曲与流行音乐包括爵士乐、百老汇歌曲等结合起来;有的作曲家则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包括十二音序列,自由无调性、多调性等手法来创作新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曲家把电子音乐的发展成果引入艺术歌曲领域,走科技化的道路……

科技的进步大大推进了当代文化的进程。信息化、全球化等经济文化现象,强烈地冲击当代人的生活积习和文化理念,大众文化需求也呈现出横向的多样化和纵向的快速求新化。这样的文化氛围既促进了艺术歌曲创作的多元化,同时也给词曲作家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如何来适应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我想,不管当代文化怎么发展,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性魅力这几个因素,都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歌曲创作除了这些,还必须紧紧抓住“艺术”这两个字,它是这一歌曲领域有别于其他歌曲领域的最重要的象征。至于各种“艺术”是否成功,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被人民接受的艺术才是成功的艺术。

章绍同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4.中国文化精神读后感 篇四

它具体表现在人们重整体轻分析、重直觉轻知解、重关系轻实体、重实用轻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知解、实体和公理化体系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国古代强调“天地一体”“变化日新”,其许多结论与支配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学自然观”格格不入。

这里要指出,中国人缺少实证科学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科学技术。比如,当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认为中医药学不是科学,原因是中医药学不能把病理说清楚,中医药学中的“穴位”“脉象”“养气”“食补”等学说,在西医科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中医药学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缺少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就彻底否认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盲从或者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必须引起警惕。

5.《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篇五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先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习俗文化等方面广博而深厚的建树,丰富知识,启发潜能,提高日后工作的热情,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了解国情,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个人责任的理解。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修养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包括它的广泛性,连续性,平和性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质态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的共有文化。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先民不断地滚动式融合的结果。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先有各地区部落,部族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形成区域性文化。如先秦区域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西域文化等等。秦统一六国之后,这些文化的大部分都先后融入汉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吸收了历史上蛮,夷,羌,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未被融合而独立流传至今者,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

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他对域外不同质态文化的改造,消化和吸收。如印度佛教文化,中亚细亚的科技文化等等。有容乃大,真是中国文化的无比恢弘的气度和无限宽广的胸怀,在将自己民族文化成果无私地传播给世界人民的同时。有融摄、综合了世界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成分,才形成如同今日的面貌。

6.中国文化深层结构读后感 篇六

——————品读孙隆基先生《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最近找到一本上世纪80年代的禁书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新版,尽管内容已经删节,但还是看到了一本与柏杨等学者完全不同的对于国民性的解读。作者是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他祖籍浙江,生于重庆,曾先后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美国等地生活,对各地的华人文化圈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身上,他发现了很多相同的文化特质,并确定这些特质是从古至今未曾发生过变化,对此他进行了深刻探讨。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指出这些基因文化对当下现今中国人的习惯和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指出评价中国文化不要走前人的道路,不要习惯用马列主义去进行分析,因为有了这种框架,判断的标准,在人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让人们习惯的去根据理论或者标准到现实中找这样的现象规律。作者认为,良知系统这个新的概念可以作为讨论中国文化的第一步。良知系统就是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它虽然从古代就存在了,但依然是现今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文化行为,这些行为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这些文化存在到至今要归功于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中国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作者提出了“心”、“身”的概念。单个的中国人只能称为“身”,在社会关系中,至少要两个人之间,才能称为“心”,两者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良知系统。论证了“心”、“身”关系之后,以此为主线,通过中西方对比和举例等手法,指出中国到底存在哪些“深层文化”,它们对当下中国人造成了哪些不良行为和嗜好。

第三部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上升到国家的高度,阐述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对古代、近代与当今社会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如 “夷夏之防”,认为正是这样的深层文化,导致近现代中国的各种政治弊端,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正是中国深层文化的外在体现。

本书的最大的独到之处,是作者用语言的文法结构来比喻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力求罗列这个结构的“内在关联性、其可能性的扩散以及扩散的形态”,独辟蹊径,使得本来晦涩艰深的文化解读变得有趣起来,雅俗共赏,获得了最大的受众,这是本书历经三十年风雨飘摇仍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本书从结构主义视角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析,对于民主党派应该颇有启发。

中国社会的运行特点与其它民族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来说,其它社会一般有一个动态的运行目标,近邻日本,自认是太阳神的子民,天生就应该一直成为世界的领袖,因此全社会上上下下都有强烈的紧迫感,不断追逐世界强国的脚步,害怕被其它国家超越。惊人相似,岛国英国,强调国家的运行目标就是雄霸天下,最终成就“日不落”。反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形态振幅很小,基本在一乱一治的周期中轮回,当出现政权与民众不能相 “养”,社会就趋于大乱,当政权和民众相互“交心”,相互能够安身、安心,社会就呈现大治。只有遇到外族入侵,才能调动整个社会的趋同性,一致对外。中国内部形形色色的圈子,始终在发挥作用,了解中国的洋人眼里,中国的内部有无数个中国。甲午海战后,南洋水师去找日本人要求归还其战舰,理由是战争是北洋水师和他们打的,与南洋水师无关。大清王朝覆灭之后,各地纷纷宣布独立,即是各个圈子迫不及待抓住这个机遇自我强化的表现。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圈子之间既寻求独立,又需要互相依赖,这与中国人文化结构中的儿童化相互依赖有关,总要通过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如果总结其发展目标,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镇止民心,使之少知寡欲而不乱。然而,不乱,则不动,不动,则社会无法破旧立新。所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基调是静态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性设定和社会深层结构所造成的。当年自上而下地发动了由下级来反对上级,由社会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对中国千年文化特质冲击巨大的革命,毛希望通过这样的运动来打破中国的二人结构,通过串联的方式来打破狭碍的圈子。但中国文化深层次结构的复杂性远超越了包括文革策动者的预设,最终文化大革命旧的既破,新的未立,导向了人性的无所适从,传统道德规则土崩瓦解,迷茫的人性在改革开放以后彻底走向崩溃。

7.中国模式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 篇七

模式是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些吸金能力较强的电视节目, 把模式神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也把模式推上“神坛”。随着一股股抄袭、克隆之风盛行, 也随着一批批所谓模式产品并未能在中国电视土壤里生根发芽, 人们对外来模式有了质疑之声。外来模式频遭限令, 水土不服凸显。

价值观是模式之魂。价值观是电视栏目的根和魂, 是电视内容发展的精神内核。个别引进模式类栏目, 只重视形式, 而忽视精神价值。比如某卫视栏目《第一次心动》, 宣称“世界就是舞台, 人生就是表演”。从宣传定位上就呈现出扭曲的价值观——人生岂能是表演!矛盾爆发点在一枚戒指:甲选手在表演结束后, 突然跑向乙评委, 跪求戒指, 得到后又跑向丙评委并下跪赠送这枚戒指。当主持人追问甲选手, 在乙评委和丙评委之间选女朋友会选谁时, 甲选手声称会选乙评委。丙评委怒斥甲选手不真诚, 并还戒指, 乙评委不堪其辱, 失声痛哭。这一“狗血剧情”被国家广电总局通报批评为“严重偏离比赛宗旨, 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 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 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 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总局通报还认为, 《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 评委言行举止失态, 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 演唱曲目庸俗媚俗。导致这一结果的病因在于栏目缺乏核心价值观, 或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致使一个好的模式和创意在精神轨道上越偏越远。

在价值观失衡的状态下, 还会导致诸多价值偏差。

1.拜金主义倾向。益智类节目是比重较大的模式节目, 国外益智类节目多以巨额奖金为诱饵。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对益智类节目奖金额度有明文限制, 但是部分益智类栏目还是充满了现金和物质的诱惑。比如有些栏目, 直接把奖金兑换成一元纸币, 成沓成沓地摆放在演播室内, 大有一掷千金的味道, 尽管金额并未超限, 但是视觉上金钱的冲击力还是很明显。目前, 热播荧屏上的益智类栏目, 尽管加入了“公益”“居家”“幸福”等正能量的主题, 但是选手获胜和晋级之后的狂喜, 仍然掩盖不住对物质的私欲。某文物鉴定栏目, 持宝人戴香奈儿名表, 背LV名包, 直接声称自己不用工作, 主要靠“干爹”养着。该节目主持人在专家对文物估价后, 发出羡慕般的惊呼。著名亲子栏目《爸爸去哪儿》中, 对明星子女的名牌服装、名牌行李、名牌用品等进行过分展示, 这些都是拜金主义的体现。这些拜金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受到观众诟病。

2.血腥直白露骨。《美丽新约》是一档引进自美国的电视整容美容节目, 以女性整容的全程实录为题材, 节目“画面血腥、恐怖、暴露, 格调低下, 活动组织奢华铺张, 审查把关不严, 片面追求收视率”。国家广电总局由此叫停整容、变性类栏目。首先, 栏目价值观扭曲。放大了因容貌、外形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夸大了整容改变形象的能力。其次, 栏目画面血腥, 甚至达到恐怖的效果, 尤其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某相亲真人秀栏目, 女嘉宾深夜潜入男嘉宾房间, 并色诱男嘉宾。节目播出时, 画面并未对此进行交代和说明等处理。直接把所谓的真实暴露给观众, 堪比情色大片。再如某跳水真人秀节目, 因女星穿着香艳性感泳衣而引发争议。

3.对隐私的窥探。一家知名地面频道曾经引进一档叫作《交换主妇》的真人秀栏目, 即把城、乡“真夫妻”拆开重组成“假夫妻”, 让“假夫妻”去体验“真夫妻”的感受。节目一播出, 引起了激烈争议。“假夫妻”同泡温泉的镜头, 观众认为有悖传统道德。一些明星真人秀, 不注重对明星个人隐私的保护。在亲子真人秀当中, 对孩子的隐私不注重保护, 甚至贩卖孩子的隐私。

西方电视过多地涉及隐私窥探、人性拷问、色情暴力、普世价值等等。比如美国电视热衷于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宣扬个人奋斗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宣扬美国领先世界、主导世界的国家价值观。《超级女声》海选阶段以“审丑”为看点, 属于典型的“以别人缺陷为取笑对象”的畸形审美心理。“海选”也是美国式民主思想在中国的渗透。

中国电视直接引进西方模式, 不仅付出巨额的经济代价, 更会成为西方时尚的追随者和附庸者。在西方创新体系中, 时尚话语不可避免地裹挟着西方价值观。比如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 诺贝尔文学奖取代茅盾文学奖, 奥斯卡奖取代金鸡百花奖, 普利策新闻奖取代中国新闻奖, 艾美奖取代白玉兰奖等等。不同的价值观标准, 产生不同的模式导向。中国电视不能总是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面裸奔, 须警惕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价值观的消解和稀释。

中国模式需要中国价值观。中国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价值体系。它强调“责任高于自由”“义务高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关系高于利益”。央视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战》, 把节目定位为“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 才是人生最了不起的事”。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情节, 重庆棒棒军冉师傅家徒四壁, 为供儿子上大学, 坚持做挑夫。他说出掷地有声而又非常朴素的话, “生活可以清贫, 但是要乐观”, 符合“中国梦”的主题。

在此期间, 中国电视人开始理性地探索具有中国气质、中国情怀的中国模式。即便再引进国外模式, 也渗透了诸多的中国元素, 以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实践证明, 中国模式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 才能创造出反映中国、适合中国、代表中国的优秀电视栏目。

1.传统文化是模式之根。传统文化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结,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经过时间和空间检验了的文化积淀。电视的模式创新, 首先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比如西方模式下的相亲节目, 更关注男女双方个人的喜好和情趣。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亲, 要观照两个家庭的背景, 两个人的工作、经历, 以及价值观等等。《缘来非诚勿扰》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 加入了生活服务功能、社会化功能, 甚至新闻功能。如此, 一个相亲多了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展现。其次, 传统文化是模式创新的起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意来自于汉字, 这是一个最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符号。从这个起点出发, 既展示了汉字的魅力, 又突出了汉字的运用。第三, 传统文化创造了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需求。不管哪一种模式, 引进或者原创, 最终是以电视节目的面貌呈现给受众。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观众, 会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或者审美习惯去接受创新模式下的电视栏目。比如西方国家热播的《生存者》《老大哥》《阁楼故事》在中国遭到冷遇, 就是文化背景下审美差异。

2.生活形态是模式之源。电视节目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不管是生活的真实, 还是艺术的真实。模式是真实呈现的一种方式, 或者直接移植, 或者艺术化改造。模式不能是实验室里面的图纸, 不能闭门造车。比如一档姓氏寻亲栏目, 模式设计为“寻找今人与古人的关系”, 如曹姓是不是曹操的后人。历史越久远, 证明的难度就越大。能证明关系的证据除了传说, 很少有物化的证据。这种寻找的难度就非常大。节目播出不久, 就难以维持下去。而另一档以寻找亲人为模式的寻亲节目就成功了。央视播出的《等着我》栏目, 是对生活中“找人”形态的真实还原, 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某卫视重金打造的明星挑战极限来救助弱势群体为内容的大型全外景公益挑战类综艺节目, 模式属于功能拼凑, 不符合生活原始状态, 也不符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尽管靠重金吸引明星参与, 最终也是草草收场。汉字节目中的“听写”, 就是生活中存在的形态。甚至唱歌节目中, 拍转椅, 或者按表决器, 也符合人在如获至宝状态下的本能反映。

3.本土资源是模式之基。资源是创新的基础, 资源也是独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模式创新, 任何要素都可以复制或者克隆, 唯有资源是独家的、专属的。河南卫视近年来利用本土资源实现模式创新探索, 取得成功。比如《梨园春》利用豫剧资源, 《武林风》利用武术资源, 《华豫之门》利用文物资源, 《汉字英雄》利用汉字资源等等。东方卫视充分利用喜剧资源, 相继开发了《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两档喜剧类栏目, 《欢乐喜剧人》充分利用了“德云社”“开心麻花”“东北二人转”的喜剧资源优势, 打造具有现代意义的喜剧电视栏目, 取得不俗的效果。把本土资源作为模式创新的根基需要把握两点:第一, 对资源要有全新的认识。资源是指可被利用的一切优势, 包括人、物、心理和精神气质等。比如北京人才众多, 就是嘉宾优势;河南人口众多, 就是受众优势。第二, 对本土化不要狭隘理解。本土化是由频道定位决定的, 如果走全球化市场, 世界是一体的;如果走全国概念, 本土化就是民族化;如果走区域化, 本土化就是本地化。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基于传统文化进行了模式创新。

4.中国表达是模式之策。模式创新需要对应的表达方式。中国电视曾经走过鹦鹉学舌的弯路, 港台腔影响了一代电视人。现代电视的模式创新需要现代表达方式, 需要中国化的表达方式。第一, 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语言表达。比如一些选秀节目中, 毒舌评委难以让中国观众接受, 《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或者导师, 就是以欣赏、赞赏的语气评价歌手, 深受观众喜欢。第二, 符合中国观众的情绪表达。中国观众喜欢温暖、快乐、励志和感动的情绪, 传统的煽情已经被观众所唾弃。第三, 符合中国观众的形象表达。中国观众喜欢具有贴近性和亲民色彩的形象。不管是百姓, 还是明星, 来自生活, 能回归生活的形象总是最受追捧的。岳云鹏在《了不起的挑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倒霉蛋”形象, 让观众感觉像邻家大哥。鹿晗在《我去上学啦》中表现出“鹿不羁”形象, 让观众感觉真实可信。不管是明星, 还是百姓, 在电视节目中, 需要一个真实的自我, 而不是艺术化的形象, 这样的表达才是观众需要的。

中国模式尚处于成长之中, 在全球节目形态中的话语权正在形成。随着电视体制的变革和电视节目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模式将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辉。

摘要:价值观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在中国电视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价值观失衡的情况, 导致拜金主义、血腥露骨、窥探隐私等价值偏差。中国电视人在探索具有中国情怀的中国模式时, 需要把握传统文化, 反映真实社会生活,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8.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八

闭幕式以“达茂欢迎你”为主题,以五彩达茂、魅力达茂、和谐达茂和相约达茂四个华丽篇章为主线。800匹骏马踏着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的激越旋律飞奔而来,800名中学生组成的五色哈达队型“达茂欢迎你”,表达着达茂人民对各界群众的真诚厚意,200人组成的代表希望的向日葵队在秋日的阳光下绽放笑容。绚丽的色彩,恢宏的场面,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闭幕式在震撼的视听盛宴中拉开了序幕。

闭幕式文艺演出磅礴大气,精彩纷呈,极具民族特色。悠扬的长调、深沉的呼麦、欢快的好来宝,唱出了草原世界的独特魅力;绚烂夺目的民族服饰展、缓缓前行的勒勒车队,再现了达茂游牧文化的深厚久远;神秘的祭祀,奉上吉祥如意,虔诚的萨满舞,跳出丰年盛世;年度马王和西部 “跤王”颁奖仪式,见证着首届游牧文化旅游节的完美收官。

7月21日,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也是在这里拉开的帷幕。80天草原欢歌,80天文化盛会 ,精彩的节目至今历历在目。开幕式上的摩托车极限表演,之后的全国摩托车锦标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晋蒙陕冀”二人台坐腔大赛,全国中学生柔道锦标赛,中蒙选美大赛,特别是每周都有的赛马比赛和搏克争霸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各具特色的商贸活动,让达茂旗真正成为了草原旅游圣地,也让当地百姓在享受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的同时,也捕捉到带来了文化节带来的诸多商机和发展希望。

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是一次繁荣文化、提升形象的盛会,也是一次推动达茂文化旅游产业驶入快速发展轨道的盛会。

为期80天的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获得巨大反响,使达茂旗的旅游收入创下5.3亿元的历史新高。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充分挖掘了达茂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和弘扬地区民族文化,多渠道展示民俗活动,打造达茂旗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繁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尝到旅游文化甜头的达茂人将在2014年7月12日至10月7日举办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此次游牧文化旅游节保留群众喜爱的、具有市场潜力和文化价值的活动项目;延伸活动内涵外延,不断引进高规格高水平的高端活动,推进游牧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流融合。此次,游牧文化旅游节活动主题将分为英雄草原、激情草原、欢庆草原三个板块。

英雄草原活动

从7月12日到8月15日,将以“游牧文化”为主题活动内容,重点活动内容有: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第25届草原那达慕大会、“马背争雄”赛马月、“绿茵争霸”搏克周、“沙漠之舟”骆驼赛、“游牧草原”勒勒车搬家比赛、哈撒儿文化艺术节、草原国际论坛等。

激情草原活动

从8月16日到9月30日,将以“现代文化”为主题活动内容,重点活动内容有:“寻梦花海”赏花月、国际顶级摩托车极限挑战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全国顶级书画家采风达茂、全国大学生徒步、长跑、自行车“草原三项”越野赛、中国首届二人台大赛、“爱在达茂”草原合唱节、中国汽车俱乐部环达茂草原友谊赛、陈刚独步中国穿越达茂草原骆驼赛、“最美星空”中秋赏月、中国首届蒙古马拉力赛、中国环达茂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牛羊肉伴侣节等。

欢庆草原活动

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将以达茂“民俗文化”为主题活动内容,重点活动内容有:内蒙古自治区赛马友谊邀请赛、“幸福达茂”重阳节老年才艺大舞台、内蒙古自治区跤王争霸赛、蒙餐烹饪暨牛羊肉伴侣大赛、内蒙古自治区自行车俱乐部友谊赛等活动。

2014年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在达茂草原上继续精彩绽放,一出出演出、一场场比赛、一次次展示,接地气、演生活、彰显民族特色,百余场不同风格的文化体育商贸活动,将极大地满足各地游客多样化需求。为游客带来美的享受,展示达茂草原的无限魅力和深厚底蕴。夏秋时节游草原,点滴之处品文化,让我们共同参与这一文化盛宴吧!

9.《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篇九

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

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

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

10.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读后感 篇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至关重要。虽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潜移默化,润人心田,德泽后代。

当前国际竞争趋势日益严峻,其背后最深层次的竞争是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共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径。

掌握要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比如,“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孔子对“仁”的含义回答不尽一致。如不进一步深入研究,仅阅读文本很难弄清“仁”的具体内涵。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学习是基本规律,但更要善于学习,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能同于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否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大处着眼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所谓“得其大者”是指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这种核心要义是指长期以来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大学”与“小学”之分。“大学”也被称为“德性学问”,重在心性之学、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小学”也被视为“文献学问”,重在考据,研究文字、训诂和音韵。前者强调“尊德性”,后者强调“道问学”。两者既相互争辩又共同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但对于当下普通大众而言,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侧重于其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化繁为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繁多,但核心在于儒道两家。学者夏海在《国学要义》中指出,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抓住了儒道经典和概念,就基本建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四梁八柱。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本源,是最有价值的著作,儒道的基本经典有《老子》《庄子》和“四书”;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儒道的基本概念包括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等。学习经典要注重原著的学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著本身。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阅读经典可先从阅读权威注解版本入手,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陈鼓应的《老子古今译注》等,弄懂经典文本含义;再阅读阐发经典核心要义的权威通俗学术著作,如夏海《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经典要义;最后再回归经典文本本身,反复研读,深化理解,融会贯通。

把握时代价值

上一篇:超经典小学毕业教师赠言下一篇:严格程序 尊重民意